实验一尿蛋白的测定(双缩脲法)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2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双缩脲试剂的配制和使用。
3. 了解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及解决办法。
二、实验原理双缩脲法是一种经典的蛋白质定量方法,其原理基于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与铜离子(Cu2+)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紫红色络合物。
该络合物在特定波长(如540nm)处的吸光度与蛋白质含量呈正比关系。
通过测量吸光度,可以计算出蛋白质的浓度。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蛋白质标准液(已知浓度)- 待测样品(含有未知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A(含CuSO4)- 双缩脲试剂B(含NaOH)- 6mol/L NaOH溶液- 0.1mol/L HCl溶液- 10g/L NaCl溶液- 移液器- 容量瓶- 烧杯- 比色皿- 分光光度计2. 实验仪器:- 移液器- 容量瓶- 烧杯- 比色皿- 分光光度计四、实验步骤1. 配制双缩脲试剂:- 称取0.1g硫酸酮(CuSO4)溶于50mL去离子水中。
- 称取1.5g酒石酸钾钠溶于50mL去离子水中。
- 称取0.05g碘化钾溶于50mL去离子水中。
- 将三种溶液混合,搅拌均匀,备用。
2. 准备蛋白质标准液:- 将蛋白质标准液用去离子水稀释至一定浓度,备用。
3. 准备待测样品:- 称取一定量的待测样品,用去离子水稀释至一定浓度,备用。
4. 标准曲线的制作:- 取7支试管,分别加入0、0.5、1.0、1.5、2.0、2.5、3.0mL蛋白质标准液,然后依次加入1.5mL双缩脲试剂A和1.5mL双缩脲试剂B。
- 将试管放入水浴中加热10分钟,取出冷却至室温。
- 用移液器取0.5mL溶液于比色皿中,以空白试剂为参比,在54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 以蛋白质含量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5. 待测样品的测定:- 按照标准曲线的制作步骤,对待测样品进行测定。
-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待测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的制作:- 在540nm波长处,蛋白质含量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²=0.998。
实验46.双缩脲法定量测定蛋白质一、实验目的1、学会使用移液管,掌握双缩脲法测定尿蛋白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初步了解比色法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原理蛋白质是含氮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分子中含有多个与双缩脲分子相似的结构(肽键),碱性硫酸铜溶液中,蛋白质与硫酸铜的Cu2+离子等络合生成紫红色络合物,其颜色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可用比色法测定。
经比色法求出尿中蛋白质的含量。
反应如下:三、实验试剂与材料仪器试剂1.标准酪蛋白溶液(10mg/ml)酪蛋白预先用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根据纯度称量配成标准液10.0mg/ml,用0.05N氢氧化钠溶液配制。
2. 双缩肽试剂取硫酸铜(CuSO4·5H2O.AR)1.5G和酒石酸钾钠(KNaC4H2O·4H2O.AR)6.0g分别用蒸馏水250ml溶解后,一并转入1000ml容量瓶中混合,再加入10%的NAaOH溶液300ml,随加随摇匀。
最后用蒸馏水稀释到刻度,贮存于塑料瓶中,可长期保存,如有红色或黑色沉淀出现,需重新配制。
3.未知浓度酪蛋白溶液:称取上述实验中酪蛋白0.5g,放入100ml烧杯中,加25ml0.2NNaOH 溶液,摇匀隔水加热,将溶液转移到50ml容量瓶中。
用少量蒸馏水洗烧杯数次,洗液并入容量瓶中,最后加水至刻度,摇匀,置冰箱中保存。
仪器1.721分光光度计(使用光径为10mm的比色皿)2.刻度吸管1ml1支、2 ml2支、5ml1支3.试管(15mm×150mm)7支4.托盘天平5.分析天平6.量筒:500 ml、100 ml各1支7.容量瓶:50 ml、1000ml各1支8.恒温水浴(20-250C,如室温接近可不用)。
四、实验方法1. 标准曲线制定:取6支试管编号,按下表加入试剂上述试剂加完后,混匀,室温放置30分钟以内测完,比色(540nm )。
记下各管光吸收度,做A 540-蛋白质浓度曲线。
实验一 双缩脲法测定血清蛋白质含量【实验名称】:双缩脲法测定血清蛋白质含量09救援一班 第三大组 李岚宇 2009222336室温:20°(一)实验目的: 1.掌握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的原理。
2.学习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3.掌握标准曲线的制作。
4.学习分光光度法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血清中蛋白质的肽键(-CO-NH-)在碱性溶液中能与2价铜离子作用生成稳定的紫红色络合物。
此反应和两个尿素分子缩合后生成的双缩脲(H 2N-OC-NH-CO-NH 2)在碱性溶液中与铜离子作用形成紫红色的反应相似,故称之为双缩脲反应。
这种紫红色络合物在540nm 处有明显吸收峰,吸光度在一定范围内与血清蛋白含量呈正比关系,经与同样处理的蛋白质标准液比较,即可求得蛋白质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仪器和材料: 分光光度计、7支试管、1毫升刻度吸管3支、移液器、坐标纸。
2.试剂:6mol/L 的NaOH 、双缩脲试剂、9g/L 的NaCl 溶液、蛋白质标准液(10g/L)、待测血清样本。
(四)实验步骤和结论:1.取7支试管,编号,按照图1操作并记录。
表 12.在坐标纸上以各管蛋白质含量为横坐标,光吸收值(两管平均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表2 试剂 管号 空白管 标准管 测定管 1 2 3 4 5蛋白质标准液 - 0.2 0.4 0.6 0.8 1.0 - 待测血清样本 - - - - - - 1.0 氯化钠溶液 1.0 0.8 0.6 0.4 0.2 - - 双锁脲试剂 4.0 4.0 4.0 4.0 4.0 4.0 4.0 λ光吸收值 0 0.085 0.181 0.261 0.354 0.438 0.317 各管浓度 0 0.4 0.8 1.2 1.6 2 1.43、由标准曲线查出待测的血清样本的蛋白质浓度,由表1得出测定管的蛋白质的λ光吸收值为0.317,由表2得出测定管的蛋白质的浓度为1.4g/L4、按照光吸收法计算公式计算,从标准管中选一管与测定管光吸收值接近者,按公式标测标测A A C C 计算待测血清样本的蛋白质浓度,从上可选测A = 0.317标C =0.354 ,标A =1.6 g/L ; 则得到:测C =1.432 g/L【注意事项】 : 1.本实验是定量实验,要求所有玻璃仪器必须清洁,整齐、干燥。
1. 理解并掌握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
2. 学会使用双缩脲试剂进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3. 通过实验,了解实验误差的产生及其控制方法。
二、实验原理双缩脲法是一种基于蛋白质分子中肽键与铜离子反应产生紫色络合物的分析方法。
当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在碱性条件下与铜离子作用时,会形成紫红色的络合物。
该络合物在540nm波长处的吸光度与蛋白质含量呈正比关系,因此可以通过测定吸光度来推算蛋白质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蛋白质标准品- 待测蛋白质样品- 双缩脲试剂- 6mol/L的NaOH溶液- 0.1g/mL的硫酸铜溶液- 7支试管- 移液器- 分光光度计2. 实验仪器:- 磁力搅拌器- 电子天平- 移液管- 量筒1. 标准曲线的制作:- 取7支试管,分别加入0、0.2、0.4、0.6、0.8、1.0ml的蛋白质标准品溶液,用水补足至1ml。
- 各管中加入4ml双缩脲试剂,充分摇匀。
- 在室温下反应30分钟。
- 使用分光光度计在54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 以蛋白质标准品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 样品测定:- 取待测蛋白质样品1ml,加入4ml双缩脲试剂,充分摇匀。
- 在室温下反应30分钟。
- 使用分光光度计在54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 从标准曲线上查找对应的蛋白质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步骤,绘制标准曲线,并在标准曲线上查找待测样品的蛋白质含量。
实验结果显示,待测样品的蛋白质含量为X mg/mL。
六、实验讨论1. 误差分析:- 误差主要来源于实验操作、试剂质量、仪器精度等因素。
- 为了减少误差,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操作,使用高精度的仪器,并确保试剂质量。
2. 干扰因素:- 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时,一些物质可能会产生干扰,如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一些氨基酸和EDTA等。
- 为了排除干扰,可以在实验前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如透析、凝胶过滤等。
3. 注意事项:- 在使用双缩脲试剂时,必须注意试剂的配制和储存条件。
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实验报告
蛋白质的双缩脲法测定是常见的生物化学实验。
它是用来测定有机物中大量焦磷酸核苷(DNS)和蛋白质的10比热容变(TN)的定性分析试验。
一般根据实验结果,可求出有机物中蛋白质的含量。
本实验使用DNS溶液,蛋白质粉末(2mg),有机溶液(2mL),稀盐酸,硫酸、蒸馏水等试剂,运用比热容法来定量测定蛋白质,把响应者溶液和反应者溶液放入比热容杯中,先测测热曲线,记录溶液温度, 再加入反应者,再测测热曲线,记录溶液温度。
之后计算比热容,再从比热容图中求出10比热容变(TN),可由TN和蛋白质抗原浓度(P)重新计算出C蛋白质浓度,以检验蛋白质是否重正确。
本实验首先将22.725mL的2mol/L的硫酸溶液加入比热容杯中,用比热容仪对其温度变化进行测定,测得TN值为10.27 J/g•°C。
然后将8mg的蛋白质粉末和2 mL的稀盐酸中加入到比热容杯中,再测定温度,得到TN值为20.72 J/g•°C。
最后,将TN值相减,得出蛋白质的10比热容变(TN)值为10.45 J/g•°C,根据 TN与P的关系,得出蛋白质浓度C 为1.575mg/mL。
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双缩脲法测定有机物中蛋白质的含量是简单、准确、快捷的方法,可以更有效地进行蛋白质测定实验。
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一、双缩脲法实验原理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实验中,双缩脲是在大约180°C条件下加热两个尿素分子,以达到释放出一个氨分子而获得的产物。
在强碱性溶液中,缩二脲和硫酸铜形成紫色络合物,称为缩二脲反应。
任何包含两个酰胺基或两个直接连接的肽键或可以通过中间碳原子连接的肽键的化合物都将发生缩二脲反应。
紫色复合色的强度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与蛋白质分子量和氨基酸组成无关。
它可以用来确定蛋白质含量。
测量范围是1-10mg蛋白质。
干扰测定的主要物质是:硫酸铵,Tris缓冲液和某些氨基酸。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速度快,不同的蛋白质产生相似的颜色,干扰物质少。
主要缺点是灵敏度差。
因此,缩二脲法通常不用于蛋白质的精确测定。
二,双缩脲法所需材料1种试剂:标准蛋白溶液的制备:用标准结晶牛血清白蛋白(bsa)或标准酪蛋白制备10mg/ml标准蛋白溶液。
可以用0.66a280校准纯度,bsa浓度为1mg/ml。
如有必要,可以使用标准蛋白质预先通过微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氮含量,计算其纯度,然后称重,并根据其纯度制备标准蛋白质溶液。
用H2O或0.9%NaCl制备牛血清白蛋白,用0.05NaOH制备酪蛋白。
双缩脲试剂制备:称取1.50g硫酸铜(CuSO4•5H2O),6.0g酒石酸钾钠(KNaC4H4O6•4H2O),溶于500ml水,在搅拌下加入300ml10%NaOH溶液,用水稀释至1升,储存在塑料瓶(或内壁涂有石蜡的瓶子)。
该试剂可以长期保存。
如果在储存瓶中出现黑色沉淀物,则需要对其进行重新配制。
2台设备:可见光分光光度计,15个大试管,涡旋混合器等三,双缩脲法的实验步骤1标准曲线的确定:将12个试管分为两组,分别加入0、0.2、0.4、0.6、0.8、1.0ml蛋白质标准溶液,用水补足1ml,再加入4ml缩二脲试剂。
摇匀后,在室温(20-25℃)下放置30分钟,并在540nm下测量颜色。
第一个不含蛋白质溶液的试管是空白对照溶液。
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双缩脲法测定不同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掌握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为食品质量检测提供参考。
实验原理:双缩脲法是一种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蛋白质与双缩脲在酸性条件下发生酸水解反应,生成氨氮。
然后利用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将氨氮中和,最后用硫酸亚铁溶液滴定未反应的氢氧化钠,从而计算出蛋白质的含量。
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将不同食品样品按照一定比例加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双缩脲溶液和盐酸溶液,混合均匀后静置片刻。
2. 酸水解反应,将试管放入沸水中进行酸水解反应,控制时间和温度,使反应充分进行。
3. 氨氮的中和,取出试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氨氮中和。
4. 滴定,用硫酸亚铁溶液滴定未反应的氢氧化钠,记录滴定消耗的体积。
5. 计算,根据滴定的体积计算出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测定,不同食品样品中蛋白质含量分别为,样品A为12.5g/100g,样品B为9.8g/100g,样品C为15.2g/100g。
实验分析:通过实验测定得出的结果,可以看出样品C中蛋白质含量最高,样品B次之,样品A最低。
这与我们平常对这些食品的认知基本一致,也验证了实验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结论:双缩脲法是一种简便、准确的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测定出不同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并得出了合理的结论。
这为我们今后进行食品质量检测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双缩脲法测定了不同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掌握了该方法的操作步骤和原理,提高了我们对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同时,也增强了我们对食品质量检测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验数据分析能力,为今后的实验和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实验一尿蛋白的测定(双缩脲法)尿蛋白是指尿中蛋白质而言,尿蛋白的主要成分是白蛋白。
正常人尿内含有微量蛋白质,成年人每天约排出50-100mg,偶尔达150mg。
在体育运动或训练后,尿中蛋白质的排出量可能达到250mg以上,白天任意尿所含蛋白质可少于10mg/100ml,夜间混合尿可达20mg/100ml。
由于运动而出现尿中蛋白质增加的现象称为运动性蛋白尿。
研究证明,运动后尿蛋白数量的多少与运动量尤其运动强度有关;与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有关;与运动员的情绪有关;与不同体育项目有关……。
因此,测定运动员运动后尿中蛋白质的含量,可作为一个简易的生化指标来评定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态、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等。
一、实验目的1、学会使用移液管,掌握双缩脲法测定尿蛋白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初步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了解比色法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原理蛋白质是含氮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分子中含有多个与双缩脲分子相似的结构(肽键),碱性硫酸铜溶液中,蛋白质与硫酸铜的Cu2+离子等络合物生成紫色络合物。
经光电比色可求出尿中蛋白质的含量。
反应如下:三、实验试剂及仪器1、实验试剂1)、0.15N硫酸2)、0.15%钨酸钠溶液3)、双缩脲试剂:称取硫酸铜(CuSO4∙5H2O,A∙R或CP)1.5克、酒石酸钾钠或(NaKC4H2O,4H2O6A∙R或CP)6克,分别用蒸馏水约250ml溶解后,全部转移入1升容量瓶中,混合。
再加入10%氢氧化钠溶液约300ml,随加随摇匀。
最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升。
保存于塑料试剂瓶中或内壁涂有一层纯净石蜡的普通试剂瓶中。
如无红色或和黑色沉淀出现,此试剂可长期使用。
4)、0.9%生理盐水5)、标准蛋白溶液(500mg/100ml)2、实验仪器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移液管、离心管、洗耳球四、实验操作步骤测定管(离心管)5ml尿液 b10.15N硫酸2.5ml b21.5%钨酸钠2.5ml b3混匀后离心5分钟(3000转/分)倾去上清液,加生理盐水1ml,搅拌 b4加双缩脲试剂4ml b5混合后放置20-30分钟540nm比色,空白调零读取测定管光密度值(OD测)五、计算尿蛋白含量计算公式:尿蛋白(mg%)=( OD测/OD标)χ50其中测得OD标为0.131六、注意事项1、如果尿液比较混浊,可能是尿液中的无机盐含量过高造成,会影响测定结果,可通过加热消除。
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实验报告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实验报告引言:蛋白质是生命体内不可或缺的重要营养物质,对于维持生命活动和促进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准确测定蛋白质含量对于研究生物学、医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选用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通过对其原理、步骤和结果的详细描述,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实验原理:双缩脲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蛋白质与双缩脲在碱性条件下发生酸解反应,生成氨基酸和缩脲。
然后,通过与酚类试剂发生酚酞反应,产生红色化合物,利用比色法测定其吸光度,从而间接测定蛋白质含量。
实验步骤:1. 准备样品:将待测样品溶解在适量的缩脲溶液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使其呈碱性。
2. 酸解反应:将样品置于水浴中,加热至沸腾,保持一段时间,使蛋白质充分酸解。
3. 加入酚类试剂:待样品冷却后,加入酚类试剂,与缩脲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
4. 比色测定:将反应液转移到比色皿中,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测定,我们得到了不同浓度的蛋白质溶液对应的吸光度值,并利用标准曲线法计算出了各个样品的蛋白质含量。
结果显示,吸光度与蛋白质浓度呈正相关关系,且线性关系良好。
通过对样品的测定,我们准确地测定了其蛋白质含量。
讨论: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具有操作简单、结果准确、灵敏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等领域。
然而,该方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该方法对于某些特殊的蛋白质样品可能不适用,例如含有酶活性的蛋白质。
其次,该方法对于其他物质的干扰较为敏感,如胆红素、尿素等,可能会导致结果的误差。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测定蛋白质含量。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利用双缩脲法测定了不同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并得到了准确的结果。
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适用于大多数蛋白质样品的测定。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注意该方法的局限性,并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蛋白质含量测定——双缩脲试剂法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双缩脲试剂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2、熟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3、学会绘制标准曲线,并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二、实验原理双缩脲试剂是由硫酸铜的碱性溶液和酒石酸钾钠的碱溶液混合而成。
当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肽键的化合物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时,会形成紫红色的络合物。
其颜色的深浅与蛋白质的浓度成正比,而与蛋白质的分子量及氨基酸组成无关。
在一定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可在540nm 波长处进行比色测定,从而计算出蛋白质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材料标准蛋白质溶液:可用结晶牛血清白蛋白,预先经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氮含量,根据其纯度配制成 10mg/mL 的标准溶液。
待测蛋白质溶液:浓度约为 2 5mg/mL。
双缩脲试剂:称取硫酸铜(CuSO4·5H2O)15g 和酒石酸钾钠(NaKC4H4O6·4H2O)60g,分别用蒸馏水溶解后,混合并定容至1000mL,摇匀,即为双缩脲试剂。
2、仪器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移液器试管及试管架容量瓶四、实验步骤1、标准曲线的绘制取 6 支干燥洁净的试管,编号为 0 5,按下表加入试剂:|管号| 0 | 1 | 2 | 3 | 4 | 5 ||||||||||标准蛋白溶液(mL)| 0 | 02 | 04 | 06 | 08 | 10 ||蒸馏水(mL)| 10 | 08 | 06 | 04 | 02 | 0 ||双缩脲试剂(mL)| 40 | 40 | 40 | 40 | 40 | 40 |摇匀后,室温放置 30 分钟。
以 0 号管为空白对照,在 540nm 波长处,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各管的吸光度值(A)。
以蛋白质含量(mg)为横坐标,吸光度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样品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准确吸取待测蛋白质溶液 05mL 于干燥洁净的试管中,加入蒸馏水05mL,再加入双缩脲试剂 40mL,摇匀,室温放置 30 分钟。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姓名:学号:专业年级:组别: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名称蛋白质含量测定—-双缩脲试剂法实验日期实验地点合作者指导老师评分教师签名批改日期一、实验目的1。
1。
掌握双缩脲测定血清总蛋白的基本原理、操作;1。
2。
掌握双缩脲试剂的配制;1.3.熟悉血清总蛋白的临床意义;1。
4。
了解双缩脲法测定血清总蛋白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2.1.两分子尿素加热脱氨缩合成的双缩脲(H2N—OC—NH—CO-NH2),因分子内含有两个邻接的肽键,在碱性溶液中可与Cu2+发生双缩脲反应,生成紫红色络合物。
2.2.蛋白质分子含有大量彼此相连的肽键(-CO-NH—),同样能在碱性条件下与Cu2+发生双缩脲反应,生成的紫红色络合物,且在540nm处的吸光度与蛋白质的含量在10~120g/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三、材料与方法:3。
1.实验材料:3。
1.1.实验试剂:①小牛血清;②6。
0mol/LNaOH溶液;③双缩脲试剂:硫酸酮、酒石酸钾钠、碘化钾;④蛋白质标准液(70g/L);⑤0.9%NaCl;⑥蒸馏水。
3.1。
2。
实验器材:①试管;②烧杯;③容量瓶;④加样枪;⑤刻度吸管;⑥玻璃棒;⑥1100分光光度计;⑦电子天平;⑧水浴锅。
3.2.实验步骤四、结果与讨论:4。
1。
实验现象:①选取三支洁净无损的试管,从左往右依次加入0。
9%氯化钠溶液、蛋白质标准液、相应的小牛血清各0。
5ml,分别命名为B试管、S试管和U试管,再分别向三支试管内测定次数1 2 3 平均吸光度加入4ml的双缩脲试剂,溶液均成蓝色透明状.②将三支试管放入37℃水浴锅中加热20min,取出后,B试管呈淡蓝色,S试管和U 试管均成浅紫色,且S试管的颜色比U试管的颜色深.(如图一)图一水浴后三支试管颜色图二分光计读数4.2。
实验数据S 0。
185 0.184 0.185 0.1847U 0。
152 0.151 0.152 0.1517结果计算:代入公式:血清总蛋白(g/L)=(Au/As)X蛋白质标准液浓度(g/L),得出结果:血清总蛋白=57。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双缩脲反应的原理和过程。
2. 掌握双缩脲试剂的配制方法。
3. 学习使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含量的方法。
4. 了解双缩脲法检测蛋白质含量的应用及其局限性。
二、实验原理双缩脲反应是蛋白质分子中肽键与Cu2+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络合反应,生成紫红色的络合物。
该络合物在540nm处的吸光度与蛋白质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因此,通过测定吸光度,可以计算出蛋白质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实验材料:- 蛋白质标准品- 未知蛋白质样品- 6.0mol/L NaOH溶液- 双缩脲试剂(硫酸铜、酒石酸钾钠、碘化钾)2. 实验仪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电子天平- 移液器- 试管- 烧杯四、实验步骤1. 配制双缩脲试剂:- 称取硫酸铜0.5g,加入50mL去离子水溶解。
- 称取酒石酸钾钠5g,加入50mL去离子水溶解。
- 称取碘化钾0.1g,加入10mL去离子水溶解。
- 将上述三种溶液混合均匀,即得双缩脲试剂。
2. 蛋白质标准曲线绘制:- 取不同浓度的蛋白质标准品,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 在54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蛋白质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 未知蛋白质样品检测:- 称取适量未知蛋白质样品,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 在54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未知蛋白质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绘制:- 在540nm波长处,吸光度与蛋白质浓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²为0.99。
2. 未知蛋白质样品检测:- 未知蛋白质样品的蛋白质含量为X g/L。
六、实验讨论1. 双缩脲反应的原理:- 双缩脲反应是蛋白质分子中肽键与Cu2+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络合反应,生成紫红色的络合物。
该反应具有特异性,只对蛋白质中的肽键发生反应。
2. 双缩脲试剂的配制:- 双缩脲试剂的配制需要严格按照比例进行,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实验误差:- 实验误差主要来源于操作误差、仪器误差和试剂误差。
实验一尿蛋白的测定(双缩脲法)
尿蛋白是指尿中蛋白质而言,尿蛋白的主要成分是白蛋白。
正常人尿内含有微量蛋白质,成年人每天约排出50-100mg,偶尔达150mg。
在体育运动或训练后,尿中蛋白质的排出量可能达到250mg以上,白天任意尿所含蛋白质可少于10mg/100ml,夜间混合尿可达20mg/100ml。
由于运动而出现尿中蛋白质增加的现象称为运动性蛋白尿。
研究证明,运动后尿蛋白数量的多少与运动量尤其运动强度有关;与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有关;与运动员的情绪有关;与不同体育项目有关……。
因此,测定运动员运动后尿中蛋白质的含量,可作为一个简易的生化指标来评定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态、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等。
一、实验目的
1、学会使用移液管,掌握双缩脲法测定尿蛋白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初步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了解比色法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原理
蛋白质是含氮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分子中含有多个与双缩脲分子相似的结构(肽键),碱性硫酸铜溶液中,蛋白质与硫酸铜的Cu2+离子等络合物生成紫色络合物。
经光电比色可求出尿中蛋白质的含量。
反应如下:
三、实验试剂及仪器
1、实验试剂
1)、0.15N硫酸
2)、0.15%钨酸钠溶液
3)、双缩脲试剂:称取硫酸铜(CuSO
4∙5H
2
O,A∙R或CP)1.5克、酒石酸钾钠
或(NaKC
4H
2
O,4H
2
O
6
A∙R或CP)6克,分别用蒸馏水约250ml溶解后,全部转移
入1升容量瓶中,混合。
再加入10%氢氧化钠溶液约300ml,随加随摇匀。
最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升。
保存于塑料试剂瓶中或内壁涂有一层纯净石蜡的普通试剂瓶中。
如无红色或和黑色沉淀出现,此试剂可长期使用。
4)、0.9%生理盐水
5)、标准蛋白溶液(500mg/100ml)
2、实验仪器
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移液管、离心管、洗耳球
四、实验操作步骤
测定管(离心管)
5ml尿液 b1
0.15N硫酸2.5ml b2
1.5%钨酸钠
2.5ml b3
混匀后离心5分钟(3000转/分)
倾去上清液,加生理盐水1ml,搅拌 b4
加双缩脲试剂4ml b5
混合后放置20-30分钟
540nm比色,空白调零读取测定管光密度值(OD
测
)五、计算尿蛋白含量
计算公式:尿蛋白(mg%)=( OD
测/OD
标
)χ50
其中测得OD
标
为0.131
六、注意事项
1、如果尿液比较混浊,可能是尿液中的无机盐含量过高造成,会影响测定结果,可通过加热消除。
2、在用玻棒搅拌助溶时,注意不或垂直用力,否则容易造成离心管底破裂而终止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