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简介
- 格式:pptx
- 大小:10.27 MB
- 文档页数:42
江南小镇--江苏镇江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名城镇江,地处江苏省南部,江山秀美,物产丰富,古迹众多,气候宜人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江南水韵城市的起点。
美丽富饶风景迷人的镇江,旧时曾有朱方、谷阳、京口、润州等名,有三千多年的建城史,二千年前秦汉开始建县,孙权几代在此称雄江东,与蜀、魏形成三国鼎立的历史局面,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东吴时期的政治文化中心。
长江与运河在镇江交汇,大江横陈,群峰环抱,地势险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镇江又是南北文化的交融处,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也塑造衍生了丰富的民俗文化。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镇江别具区域性的民俗文化,养育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镇江人,镇江人又继承和发扬着这方的文化,这方的历史,使镇江的民风民俗散发着璀璨的光芒。
民风民俗每年的正月初一,镇江民间有“秤江水”的习俗,《至顺镇江志》风俗篇中介绍:“京口江中沙田户,每岁旦,收一瓿以秤水。
水重,则江水大,水轻,则江水小。
岁岁不差。
”这种风俗,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就有部分展示。
正月初五财神日,有“骑驴上金山”的风俗,俗称“拾金子”寓意幸福发财之说。
“正月十三上灯,十八落灯”的元宵灯会,也吸引着许多民俗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如今这一习俗还在镇江有所保留。
五月初五端午节,又有观赛龙舟的习惯。
明代张岱曾拿镇江的龙舟赛事与南京、杭州、无锡等地做过比较认为:“西湖竞渡,以看竞渡之人胜,无锡、苏州亦然,秦淮有灯船、龙船,不瓜洲相比,而看龙舟亦无金山寺比。
”可见金山竞渡早已名震四方。
端午节时镇江人吃棕子还要食“十二红”,孩子们要穿老虎衣,挂老虎肚兜,系“长命缕”等辟邪之物件,而这些习俗,又都与起源于镇江《白蛇传》有关。
黄明时节上chui山,每年的清明节前,上万人爬上chui山登高远眺的场面十分壮观。
民居古迹镇江的民居古建筑众多,保存完好的多集中在大西路、京畿岭一带,尤以“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而闻名天下的西津古渡最具价值,这里聚集了从六朝到唐、宋,从元代到明、清的古西津渡口遗迹,石塔、观音洞、救生会等等,沿街两旁,晚清时代繁华的店铺依稀可见,五十三坡旁的街道店面多为砖木结构,飞檐雕花的窗棂,下层铺子上层居人,这些极具区域文化特色的古建筑群,无不展示着镇江人的勤劳智慧。
介绍镇江的导游词介绍镇江的导游词导语:镇江是一座干净安宁,平和静谧的城市,是一座美丽大气,具有悠久文化的城市。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介绍镇江的导游词,希望对你有帮助!各位游客:在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闪耀着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这就是美丽的历史文化名城——镇江。
镇江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南岸,雄踞在祖国两大黄金水道的十字交汇处,京沪铁路横贯东西,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自古以来,是长江下游的重要商埠和兵家必争之地。
宋时以气概之雄,形势之险,足以控制大江南北镇守江防而得名“镇江”。
自1985年以后,镇江已被列为我国沿海开放城市、重要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1987年,镇江港为全国十大港之一,是长江第三大港,正式向外国船舶开放。
镇江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据史籍考证,已有3000多年历史。
西周时为宜侯封地,春秋时名朱方,战国时称谷阳,秦改为丹徒,三国时又称京口,南朝时称南徐州,隋改延陵县,置润州。
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升润州为镇江府,镇江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镇江地理位置独特,深受海洋性气候的影响,终年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5.4度,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
年平均日照率为47%,全年日照时数在2000小时以上。
气候特征是:全年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春季风和日丽,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干燥稍冷;全年降水量适中,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这种典型的江南气候对农业生产及旅游事业非常有利。
镇江枕山濒江,东、西、南三面山峰起伏,北面大江如画,是一座天造地设、鬼斧神工的.著名古城。
“城在山中,山在城中”,素有“城市山林”之称。
镇江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旅游城市之一。
全市有焦山碑林和丹阳南朝陵墓石刻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区“三山”风景区、南郊风景区为省级风景区;市区附近还有茅山省级风景名胜区和宝华山省级山林自然资源保护区。
镇江风景名胜绔丽多姿,具有真山真水、雄伟峻秀的独特风貌,山、水、古、洞、港、泉等各具特色。
镇江简介镇江地处苏南,江苏省省辖市,面积3847平方公里,总人口302万,辖丹阳市、句容市、扬中市、丹徒区、京口区、润州区和镇江新区。
先后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空气质量指数、生活质量指数均位于江苏省前列。
2008年,镇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21亿元,人均GDP6700美元,财政总收入233.2亿元。
镇江是一座底蕴丰厚、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
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不仅是“甘露寺刘备招亲”,“白娘子水漫金山”等传说的发源地,也是《文心雕龙》、《昭明文选》、《梦溪笔谈》等巨著的诞生地。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历代文人墨客在镇江留下的名篇佳句,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
镇江金山镇江是一座清新秀丽、个性鲜明的山水园林城。
枕山襟水,以“真山真水、山水形胜”闻名海内外,素有“天下第一江山”和“城市山林”的美称。
市区的北面,长江与金山、焦山、北固山交相辉映,展现出一幅秀美的山水画卷;城市的南郊,山岗连绵,特别是南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古人隐居读书的神往之地;西津渡古街、梦溪园旧址、天下第一泉、芙蓉楼等古迹久负盛名;还有道家“第一福地”茅山,“律宗第一名山”宝华山等等,都是观光旅游的胜地。
镇江是一座区位独特、条件优越的交通枢纽城。
镇江处于上海经济圈和南京都市圈的交汇点、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的相约处,区位优势突出,水陆交通发达。
京沪铁路、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104国道穿城而过,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润扬长江大桥贯通南北。
随着京沪高速铁路、镇(江)泰(州)过江通道的开工建设,镇江的交通枢纽地位更加突出。
镇江拥有长江岸线259公里,其中稳定的深水岸线80余公里。
镇江港是长江第三大港口。
镇江是一座产业特色明显、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新兴工业城。
镇江翻译镇江是江苏省的一个美丽城市,位于长江北岸,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
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镇江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而闻名于世。
以下将为大家介绍镇江的历史、文化、旅游景点和美食等方面。
首先,镇江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
自古以来,镇江就是江苏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
在唐代,镇江曾是中国的十大名城之一,尤以它繁荣的航运业和盛产盐业而闻名。
古时的镇江是一个繁华纷呈的商业中心,不仅有许多闻名中外的商家,还有许多名人墨客聚集于此。
其次,镇江以其丰富的文化资源而闻名。
镇江是中国重要的文化名城之一,有着众多的历史古迹和文化遗址。
镇江被誉为“文化名城”,是因为这里有着许多古代建筑、寺庙和园林,如金山寺、状元府、滕子山风景区等。
这些古迹和景点都展示了镇江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卓越的建筑技术。
镇江还是一个旅游胜地,拥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
其中最著名的是古运河和它的运河文化。
古运河是中国境内历史最悠久、最完整的运河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在古运河畔,你可以漫步于古老的街巷之间,欣赏精美的古建筑和独特的运河风光。
此外,镇江还有丹阳市的庙山风景区、扬中市的瘦西湖风景区和镇江市的宝堰景区等,这些旅游景点都各具特色,吸引了众多游客。
最后,镇江还以其丰富的美食而受到赞誉。
镇江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有许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菜肴。
著名的菜品包括镇江烤鸭、毛豆腐、百叶豆腐和豆腐脑等。
镇江烤鸭是一道具有悠久历史的名菜,有着独特的烤制技艺和独特的口感。
镇江的美食以其丰富的味道和精美的制作而吸引了许多食客,成为不可错过的美食之地。
总之,镇江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和文化的美丽城市。
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人文资源和美味的美食使得镇江成为一个独特的旅游目的地。
希望大家有机会能够亲自去镇江体验它的美景和美食,感受这个古老城市的魅力。
镇江市简介镇江市位于中国经济最发达、最具潜力的长江三角洲,地处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西接南京,东临上海,北与扬州“京口瓜州一水间”,是长江三角洲的咽喉之地。
全市总面积3843平方公里,建成区土地面积132.2平方公里,总人口268.77万人,辖丹阳市、句容市、扬中市、丹徒区、京口区、润州区、镇江新区等4县(市)3区。
境内有铁、铜、锌、钼、铅、银、金等金属矿藏和石灰石、膨润土、白云石、大理石、磷、耐火粘土、石膏、石墨等非金属矿藏。
其中,石灰石储量30多亿吨;膨润土矿1.5亿吨,储量居全国第三。
宝华山发现省内第一处大型红柱石矿,开发前景广阔。
此外,尚有煤、泥炭和地热资源等。
镇江市因地处沪宁工业带,长江和运河十字交汇点,具备长江沿线经济开发带一般城市无法比拟的港口、交通、能源、水利等优势条件。
镇江是一座具有3500多年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又是一座集港口、工贸、旅游于一体的新兴工贸、旅游城市。
全市形成了以化工、造纸、建材、铝业、食品、电子等行业为支柱的工业体系。
近年来,建成了亚洲最大的纸城――江苏金东纸业有限公司;年生产PS 工程塑料15万吨的奇美化工为亚洲最大;江苏索普集团年生产能力10万吨醋酸工程竣工投产,成为全国最大醋酸生产厂家;镇江谏壁发电厂拥有10台发电机组装机容量162.5万千瓦,是全省最大的火力发电厂等一批重点项目。
一批世界著名企业,如:法国罗克韦尔公司、道达尔公司,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嘉吉公司、泰克国际公司,德国克劳克耐尔默勒公司、西门子公司,日本日商岩井、三菱商社,意大利泰克西公司,比利时国家动力集团等,已先后在镇江投资兴业。
镇江地处丘陵地带,地形起伏,群山怀抱,城在山中,形成了“城市山林”的独特风貌。
金山、焦山、北固山与长江、京杭大运河组合成一幅山水长卷;南山、茅山、宝华山分别以“江南九寨”、“第一福地”、“四大奇秀”各领风骚,展开了一幅水墨图画。
江山之浩气,山河之壮丽,自南朝以来镇江就有“天下第一江山”的美誉,为这块旅游胜地增添了神韵。
镇江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地处长江运河“十字黄金水道”交汇处,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港口、工贸和风景旅游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人民满意城市、中国经济十大领军城市、省文明城市。
总面积384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11万。
现辖丹阳、句容、扬中3个市,丹徒、京口、润州3个区和镇江新区。
镇江西距南京50公里,东距上海200公里,处于上海经济圈和南京都市圈交汇点,区位优势独特。
沪宁铁路、沪宁高速铁路和沪宁、宁杭、扬溧三条高速公路穿越镇江,润扬长江大桥联结南北,正在建设的京沪高速铁路、泰州过江通道,将使镇江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
境内长江自然岸线270公里,其中深水岸线87公里,2011年港口吞吐量达到1.07亿吨,同比增长11.45%。
拥有6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1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公司和财团在镇投资,世界500强中有30余家落户镇江。
镇江产业特色明显,初步形成装备制造、新材料、绿色化工、造纸、特种金属五大主导产业。
2011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10.4亿元,增长12.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81.9亿元,增长3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23.45亿元,增长22.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8.07亿元,增长17.6%;实际利用外资18.08亿美元,增长12%;进出口总额突破100.75亿美元,增长23.6%;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63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825元,分别增长14.7%;增长17.9%。
2012年前10个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收入4949.4亿元,同比增长17.1%,实现利税总额441.97亿元,同比增长15.7%,实现利润总额287.67亿元,同比增长16%。
前10个月固定资产达到1238.27亿元,增长21.7%,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715.92亿元,增长20.6%,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517.89亿元,增长23.7%。
镇江概况导游词2024年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镇江!我是你们的导游,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一起探索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镇江是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江苏省境内,毗邻长江和扬子江,被誉为“长江之灵”的美誉。
镇江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南方的重要文化、政治中心之一。
首先,让我们来到镇江的标志性建筑和风景名胜之一——滕王阁。
滕王阁位于长江北岸,是一座木构楼阁式建筑,始建于唐代。
阁内还珍藏有许多历史文物和名画,让人们可以一窥镇江的历史变迁。
登上滕王阁,可以俯瞰整个镇江城市的美景,沿着长江一路蜿蜒而行,让人心旷神怡。
接下来,我们来到镇江的另一个著名景点——金山寺。
金山寺位于金山岭山上,建于唐代,被誉为“大唐明镜,江南第一佛教胜地”。
寺内有精美的建筑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是佛教文化和艺术的重要代表。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佛教禅意的氛围,静心冥想,寻求内心的宁静。
除了名胜古迹,镇江还以其丰富多样的美食而闻名。
镇江的特色美食之一是“镇江烤鸭”,烤鸭皮酥、肉嫩、味道鲜美,是众多游客的最爱。
此外,镇江还有许多其他美食,如金山炒饭、扬子鲈鱼、叫化童鸡等,无论是口味还是制作工艺都各具特色,绝对能满足你的味蕾。
在镇江还有一处必去的地方就是茅山。
茅山位于镇江的南部,是中国道教五山之一,也是道教的重要圣地。
茅山有险峻的山峰和古老的道观,是修身养性、寻找内心宁静的好去处。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道教文化的独特魅力,领略到道家思想的智慧。
最后,我向大家推荐一下镇江的最佳季节旅游。
镇江四季分明,春天的万亩桃花、夏天的碧绿江水、秋天的红叶山岳、冬天的银装素裹都各具特色。
其中,春天的镇江尤为美丽,各种花卉盛开,给人一种欣欣向荣的感觉,非常适合踏青赏花。
这就是我为大家介绍的镇江概况和旅游景点。
希望大家在接下来的旅程中能够愉快地感受到镇江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谢谢大家!。
镇江概况(地理环境)镇江位于江苏省南部,穿城而过的大运河在城市北面与奔涌而来的长江交汇,形成著名的黄金十字水道。
它西邻南京,东接常州,北与扬州隔江相望,南部有宁镇山脉横亘,城区坐落在南部山脉和长江之间狭长滨江平原之上,城内低缓的冈丘高低起伏,素有“城市山林”的美誉。
(行政区划)镇江是江苏省辖地级市,下辖丹阳、句容、扬中三个县级市及丹徒、京口、润州、新区四个区。
全市土地总面积3840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约317.6万人。
(历史沿革)目前可知的镇江的文明曙光发生在数十万年前。
1980年,考古人员在丹徒县高资地区发现两块古人类的股骨化石,它们介于古猿人和新人之间的过渡期,表明至少在二十万年之前长江南岸的沿江地区就有人类在这里休养生息了,镇江是古人类的栖息繁衍地之一。
1954年,在镇江丹徒大港的烟墩山墓中出土了西周时的青铜器宜侯夨簋,根据专家研究,宜侯夨簋上100多个铭文表明镇江最早建立的城市名称为“宜”,大约在公元前十一世纪,距今三千年左右。
春秋时镇江称朱方;秦朝设天下为四十一郡,改朱方为谷阳,后更名为丹徒;三国时孙权建铁瓮城,镇江改称京口;东晋时大批北人南渡,政府在侨人集中的地方侨置州郡县,其中在京口侨置徐州,于是又有习惯称这里为“南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唐太宗分天下为十道,名镇江为润州;唐后期,朝廷为加强对东南控制,并保证漕道畅通,在润州设镇海军,北宋初,因海口已远离这里,于是改镇海军为镇江军。
1113年(宋徽宗政和三年),北宋升润州为镇江府,“镇江”名称沿用至今。
1929年——1949年2月,由于南京被确定为中华民国首都,镇江成为江苏省省会。
1949年4月,始设镇江专区;后行政区划多有改变,1983年3月,撤销镇江地区,镇江市成为省辖地级市。
(人文底蕴)镇江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镇江风景绮丽,山川似锦,自古有“天下第一江山”美称,陆游赞颂镇江“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北宋辛弃疾更是在这里写下了“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的诗篇,千古流芳。
镇江市基本情况概述㈠自然概况镇江市位于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南岸,地处长江三角洲顶端。
在北纬31度37分至32度19分,东经118度58分至119度58分。
西邻南京,东南连接常州,北滨长江,与扬州隔江相望。
全市总面积3843平方公里,其中丘陵山区为196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1.1%;水域面积52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3.7%,耕地面积179.71公顷,城市建城区面积为62.9平方公里,预计到2010年,建城区面积为104.7平方公里。
全市地貌大势为南高北低,西高东低,以宁镇山脉和茅山山脉组成的山字型构造为骨架,山脉两侧由丘陵、岗地、平原分布。
镇江的西南部丘陵起伏、群山连绵,其中大华山为最高峰,海拔437.2米。
镇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常年平均气温15.5摄氏度,常年降水量1078毫米左右。
㈡社会经济、人口形势镇江市现辖丹阳、句容、扬中三县(市),京口、润州、丹徒、新区四区。
2002年,按当年的价格计算,国内生产总值502.66亿元,其中:市区220.25亿元,丹阳152.26亿元,扬中62.41亿元,句容67.72亿元。
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大陆对外开放最早、经济发展最快、外商投资最为集中、城市建设最先进的地区之一,镇江就处于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区域。
镇江与南京、苏州等五座城市一起,构起了江苏最发达的区域——“苏南经济板块”。
2001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0.84亿美元,人均2300美元,跨入了中国经济强市行列,所辖的丹阳、句容、扬中三个县级市均为“全国经济强县”。
至2001年末,全市总人口266.58万人,其中男性135.31万人,女性131.27万人,年末市区总人口62.82万人,人口自然出生率7.45‰,人口死亡率5.41‰,自然增长率2.03‰,呈下降态势。
0-4岁占3.76%,60岁以上占12.26%,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769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91元,国内生产总值502.66亿元,人均18852元,财政收入40.81亿元。
镇江市简介镇江是历史上有名的江南古城,地处江苏省南部的长江中下游南岸。
镇江下辖句容、丹阳、扬中3个县级市和京口、润州、丹阳、新区4个区。
历史上,镇江曾有朱方、谷阳、丹徒、京口、南徐、润州等称谓,早在秦始皇东巡江南时,始皇就被镇江雄伟的地理环境所震惊,为破其王气,发了300囚徒来此劈山断脉,镇江才有了丹徒之称,随着历史的变化,从隋代起镇江就被命名为润州。
后来由于地理位置的变化,宋徽宗将润州升格为镇江府,镇江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镇江依山傍水,三面山峰含黛,逶迤起伏,一方江流如带,波光粼粼,自然景观十分秀丽壮观,名胜古迹甚多。
最著名的风景区是沿江夹峙的三山——北固山、金山、焦山和南郊风景区。
金山以绮丽著名,焦山以熊秀见长,北固山以险峻称雄,南郊则以幽静取胜。
北宋大书法家米芾称其为“城市山林”。
如今,润扬大桥建成,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
镇江的市花和市树分别为广玉兰和杜鹃花。
镇江三怪: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锅里煮锅盖。
镇江古塔:铁塔、昭关石塔、僧迦砖塔铁塔位于北固山后峰东南面,昭关石塔坐落在云台山北麓,石塔不远处是有名的古渡——西津渡,它是古时去金山和江北瓜州的主要渡口。
僧伽砖塔坐落于南门鼎石山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所描述的地点是镇江一带镇江历史名人是祖冲之和沈括四大发明中有三项和镇江有关丹阳有许多六朝陵墓石刻是因为其紧邻六朝古都南京,丹阳是南朝齐梁两帝的故里,中国人有叶落归根的传统。
佛教在中国的八大宗派:三论宗、瑜迦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律宗、斋宗镇江句容宝华山被誉为“天下律宗第一山”丹阳茅山镇江蒜山又名算山。
位于云台山上,因云台山上多产山蒜,故名为蒜山。
而算山是由于周瑜和武侯议拒曹操谋算与此,故而得名。
长江三大名楼为: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江苏多景楼(坐落于北固山甘露寺后面)金山寺裹山、焦山山裹寺、北固甘露寺冠山。
金山寺庙规模宏大,建筑依山就势,层层楼台自山脚直至山顶,似乎把整个山林严严实实包裹起来,无论远瞻近瞩,只见寺塔不见山林。
镇江市镇江市位于中国江苏省中部,东接南京市,南接扬州市,西临安徽淮安市,北濒长江。
作为江苏省的地级市,镇江市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独特的地理优势。
镇江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片土地上就有人类的活动。
镇江市在中国历史上曾是战略要地,因为它处于长江和京杭大运河交汇的地方,为交通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
这也使得镇江成为重要的商贸城市,吸引了许多商人和旅行者来此交流和贸易。
镇江市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锡山。
锡山原名雪山,位于市区东部,以其婀娜多姿的山峦和秀丽的自然环境而闻名。
锡山山体上建有古老的佛教文化建筑,其中有数座古刹,吸引着无数信众和游客前来参观朝拜。
此外,锡山还有许多历史名人墓葬,如唐代的文学家杜牧和宋代的科学家沈括等。
这些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为镇江市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除了锡山,镇江市还有其他许多值得一提的景点。
其中,最著名的是古宅群景区,这里保存着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和古民居,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精髓。
另外,镇江市还有南山风景区、游岛景区等,让游客可以体验到不同的自然风光和文化氛围。
镇江市不仅拥有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还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目前,镇江市已经成为一个具备较高综合实力的地级市。
在工业方面,锡山、新区等地成为了重要的工业基地,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企业。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镇江市不仅提升了城市的经济实力,还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
此外,镇江市还注重发展文化和教育事业。
城市内有许多优秀的学校和文化机构,培养了很多具有才华和能力的人才。
这些人才的培养和孕育,为镇江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总的来说,镇江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
作为一个具备活力和魅力的城市,镇江市吸引了许多人们的眼球。
无论是观光旅游还是商务交流,镇江市都为游客和商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我们期待着镇江市未来的发展,相信它将继续展现出自己的魅力,成为更加美丽和繁荣的城市。
镇江概况镇江素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称,被誉为“城市山林”。
全市面积3843平方公里,人口292万,辖丹阳市、句容市、扬中市、丹徒区、京口区、润州区和镇江新区。
镇江市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并先后荣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
镇江位于长江下游南岸,是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之一,南依冈峦逶迤的宁镇山脉,北临浩荡奔流的万里长江,世界闻名的“黄金水道”——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在此交汇,自古以来就是连接大江南北的重要口岸,是我国古时有名的通商大埠。
镇江拥有长江岸线259公里,有85公里深水岸线,是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镇江港是全国十大港口之一和长江第三大港,沪宁高速公路、京沪铁路、312国道、104国道穿市而过,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的建成为镇江提供了更为便利的交通条件。
镇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早在3000多年前,镇江就是商代土著居民荆蛮族的聚集之地。
西周时是宜候的封地,故名宜。
“春秋”时名朱方。
秦统一中国后,取名为丹徒。
三国时称京口。
南朝时名南徐州。
隋唐朝时名润州。
北宋时建镇江府,始称镇江,取镇守长江之意。
民国时期曾为江苏省省会。
解放以后是镇江地区行署所在地,1983年改为为省辖市。
三千年的文明史奠定了镇江深厚的文化底蕴。
镇江既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也是吴国早期政治、经济中心。
自古以来镇江名人辈出,璨若星河,遍布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等诸多领域,创造了许多“第一”或是“唯一”。
刘裕、沈括、米芾、辛弃疾、孙权、萧统、王维、王昌龄、李白、白居易、欧阳修、王安石、苏东坡、陆游、龚自珍等或驻足于此,激扬文字;或隐居期间,著书立说,以自己的才华和品格为名族的兴盛、地方的发展、科技文化的繁荣,立言、立功、立德,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留下了《梦溪笔谈》、《文心雕龙》、《昭明文选》等不朽巨著和“一片冰心在玉壶”、“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等绝妙好诗。
镇江市镇江市位于中国江苏省中部,东经119°25′,北纬32°16′,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下面将从地理、历史、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介绍一下这座美丽的城市。
地理镇江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东临长江,南靠太湖,地势平坦,河网密布。
全市总面积11813平方公里,下辖丹徒、京口、润州三个区和丹阳、扬中两个县级市。
由于地处长江和京杭运河的交汇处,镇江成为华东地区的交通枢纽。
历史镇江拥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夏朝时期。
在历史上,镇江曾是吴国、东晋、南朝宋的都城。
丰富的历史遗迹为这座城市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著名的丹徒古城、五台山是镇江历史文化的象征。
此外,城市还有众多的园林和寺庙,例如:锦屏山、天主教圣堂等。
经济镇江市是江苏省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长江大桥的建成使得镇江成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节点城市,成为中国内河港口体系的一部分。
近年来,镇江加大了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吸引了众多的投资项目落户。
同时,镇江的传统制造业也在不断更新换代,提高技术含量和竞争力。
文化镇江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而闻名。
镇江的古琴文化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琴台、闻韶等传统艺术形式的研究和传承在这里进行。
此外,镇江还有丰富的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如舞龙、舞狮、花灯等传统表演形式。
镇江的文化氛围浓厚,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交流。
旅游镇江市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著名的旅游景点有句容千佛山、大渡湖湿地公园、滴翠洞等。
其中,句容千佛山以独特的地貌和丰富的石刻艺术而闻名遐迩。
此外,滴翠洞是一处天然溶洞景区,被誉为中国绿洲的明珠。
镇江旅游资源丰富,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旅游体验。
总结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镇江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而吸引了众多游客。
经济发展迅速,旅游业蓬勃发展,为镇江市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未来,相信镇江将以其独特的魅力继续吸引全球游客,成为一个更加美丽、繁荣的城市。
镇江简介镇江市地处江苏省西南部,是一座区位独特、条件优越的交通枢纽城。
镇江是长三角区位交通条件最好的城市之一,是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上海经济圈和南京都市圈的交汇点,区位优势突出,水陆交通发达。
京沪铁路、沪宁城际高铁,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104国道穿城而过,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润扬长江大桥贯通南北。
随着京沪高速铁路、泰州长江公路大桥、沪宁城际轻轨、宁杭城际轻轨的开工建设,镇江的交通枢纽地位更加突出。
镇江拥有长江岸线259公里。
镇江港是长江第三大港口,货物吞吐量超亿吨。
镇江机场位于新区大路镇吴家自然村,目前还在筹备建设中。
因此也构成了镇江水路空交通发达网。
镇江現辖丹阳、句容、扬中三个县级市和丹徒、京口、润州、丁卯三个区,总面积3843平方公里,人口约320万,其中市区273平方公里镇江经济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多家外资企业在镇江投资,包括2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
2000年底进入了“苏南经济板块”。
实现“四大突破”。
截止到2010年全市GDP突破2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2846元。
已超越了南京(62593元)。
此外一大批外资大项目纷纷落户镇江,世界500强企业有11家在镇江兴办了企业。
全市已初步形成了化工、造纸、铝业、建材四大支柱产业,有世界主要的锚链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造纸基地、工程塑料生产基地和全国重要的醋酸、易拉罐生产基地,恒顺香醋,丹阳眼镜驰名中外。
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镇江地处要塞,历史悠久。
过去是兵家必争之地,现在和将来更是商家必争之地。
镇江历史悠久,有3000多年的历史。
镇江人文荟萃,底蕴深厚。
历史上的唐宋八大家许多都在镇江留下名篇名作,一些宏篇巨著如《梦溪笔谈》、《文心雕龙》等都成书于镇江。
镇江环境优美,有山有水,真山真水,城市的自然禀赋得天独厚,素有“天下第一江山”、“城市山林”之美称。
除了金山、焦山、北固山、南山以及茅山、宝华山这些有一定影响的景点外,西津古渡街、梦溪园旧址、天下第一泉、芙蓉楼等也是久负盛名,焦山碑林、六朝石刻等都是国宝级的文物。
江苏镇江市基本介绍镇江,江苏省辖地级市,位于江苏省西南部,中国东部沿海,介于北纬31°37′~32°19′、东经118°58′~119°58′之间,东南接常州市,西邻南京市,北与扬州市、泰州市隔江相望;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
辖区总面积3843平方公里,辖3个区、3个县级市,常住人口318.63万人(2017年末)[1]。
1928年至1949年,镇江市为江苏省省会。
1949年,拆分镇江县为镇江市和丹徒县,属苏南行署镇江专署。
1958年,改名为常州专区。
1983年,改由省直辖。
镇江古时称“ 润州”,民国时期为江苏省省会。
是长江三角洲北翼中心、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和国家级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及江苏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在此汇就中国“江河立交桥”坐标,素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美誉。
镇江是全国闻名的江南鱼米之乡,也有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著名高等学府。
2018年12月6日,镇江市入选“中国大陆最佳地级城市30强”,排第10名。
1928年至1949年2月,镇江市为江苏省省会。
苏宁广场1949年4月拆分镇江县为镇江市和丹徒县,属苏南行署镇江专署。
1953年,镇江市改属江苏省镇江专区,同时常州专区被撤销,原所属武进、溧阳、金坛3县划归镇江专区管辖。
镇江专区辖镇江市和丹徒、扬中、丹阳、江宁、句容、溧水、武进、溧阳、金坛、高淳等11个市县,专署驻镇江市。
1956年,武进县划归苏州专区,原属苏州专区的宜兴县划入镇江专区。
扬中县划归扬州专区,后复划回镇江专区。
原属扬州专区的仪征、六合、江浦3县划入镇江专区,后复划回扬州专区。
镇江专区辖10县。
1958年8月,镇江专区改名为常州专区,专署由镇江市迁至常州市。
原由省直辖的常州、镇江2市划归常州专署领导。
将江宁县划归南京市领导。
撤销丹徒县,并入镇江市。
原属苏州专区的武进县划入常州专区。
辖2市9县。
1959年9月,常州专区改名镇江专区,专署由常州市迁驻镇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