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中国果树生态区划及果树带
- 格式:ppt
- 大小:405.50 KB
- 文档页数:68
简述我国果树带的划分我国果树带是指我国果树栽培的分布区域,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的差异,我国的果树种植分为北方果树带、南方果树带和西北果树带三大类。
北方果树带位于中国的北方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地区、内蒙古地区和陕西北部地区。
这个果树带的气候条件比较寒冷,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而凉爽。
由于北方地区气温较低,果树的生长期比较短,果树的开花、结实和成熟所需的时间相对较短。
主要适合生长的果树有苹果树、梨树、桃树等,其中以苹果树为主。
北方果树带的土壤条件比较适宜果树生长,土质肥沃,养分丰富,有利于果实的生长和发育。
南方果树带是指中国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地区,主要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广东等地。
南方果树带的气候条件比较湿润,四季温暖,降雨充足。
南方地区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果树生长,所以这个区域的果树种植十分丰富,包括柑橘、葡萄、香蕉、菠萝等多种水果。
南方果树带的土壤主要是红壤和黄壤,土质比较肥沃,适合果树的生长。
西北果树带是指位于中国的西北地区,主要包括新疆、甘肃、宁夏等地。
西北地区的气候条件较为干燥,降水稀少,温差较大。
这个地区的果树种植主要依靠人工灌溉和温室环境保护。
西北地区的果树主要包括葡萄、枣树等,其中以葡萄为主。
西北果树带的土壤条件相对较差,大部分是荒漠沙化土壤,养分含量较低,因此果树的种植需要充分施肥。
除了这三大果树带之外,我国还有一些特殊的果树带,如台湾果树带和海南果树带。
台湾果树带的气候条件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雨充沛,温暖湿润,适合种植柑橘、芒果、荔枝等水果。
海南果树带位于中国的最南端,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较高,降雨充沛。
这个地区的果树主要包括橡胶树、椰子树、火龙果等。
总结来说,我国的果树栽培区域可以划分为北方果树带、南方果树带、西北果树带以及一些特殊的果树带。
不同的果树带有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适宜种植的果树也有所不同。
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科学合理地选择果树种植,能够提高果树的产量和品质,促进我国果树产业的发展。
我国果树带的划分及主要果树品种分布
我国果树带的划分主要根据气候和地理条件的不同,分为北方果树带、南方果树带和西南果树带三大类。
1.北方果树带主要包括黄淮海果树带和东北果树带。
2.热带常绿果树带位于北纬24°,大体与北回归线相一致的以南地区,主要包
括广东的潮安、从化,广西的梧州、百色,云南的开远、临沧、盈江,福建的漳州以及台湾的台中以南,包括海南及南海诸岛的全部地区。
本带为我国热带、亚热带果树主产区,主要栽培的热带果树有香蕉、菠萝、椰子、芒果、番木瓜等;亚热带果树有柑桔、荔枝、龙眼、橄榄、乌榄等。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还有疑问,建议查阅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绪论果树:主要是指能生产人类食用的果实,种子及其衍生物的木本活多年生草本植物。
果树生产的特点:1. 种类多、品种丰富2. 生产周期长3. 集约经营4. 高效益,高产值5. 产品主要用于鲜食第一章我国果树资源1. 裸子植物果树银杏科银杏2. 被子植物果树石榴科、猕猴桃科、醋栗科、蔷薇科、榛科分类一、根据果树生物学特性: 1落叶果树 2常绿果树包括南方的柑橘、荔枝、龙眼、枇杷、芒果二、根据果树生态适应性分类:1寒带果树:葡萄、秋子梨、榛子;2温带果树:苹果、梨、桃;3亚热带果树落叶性亚热带果树:扁桃、猕猴桃、无花果、石榴;常绿性亚热带果树:柑橘、荔枝、杨梅、4热带果树一般热带果树:番木瓜、香蕉、菠萝纯热带果树:榴莲、可可、槟榔山、竹子、面包果三、根据植株的形态特征分类1乔木果树:苹果、李、桃 2. 灌木果树:沙棘、欧李3. 藤本果树:猕猴桃、葡萄、树莓 4. 草本果树:草莓四、根据果实构造分类1.仁果类2.核果类3.坚果类4.浆果类5.荚果类6.柑果类7.荔枝类8.聚复果类第三节我国果树带划分1、热带常绿果树带2、亚热带常绿果树带3、云贵高原常绿落叶果树混交带(山西)4、温带落叶果树带5、旱温落叶果树带6、干寒落叶果树带7、耐寒落叶果树带8、青藏高寒落叶果树带第二章果树的生长发育规律1、根系的类型1.按发生及来源分:(1)实生根系:从种子的胚根发育而来的称为实生根。
(2)茎源根系:用枝条进行繁殖时,根系起源于茎上的不定根,称为茎源根系。
(3)根蘖根系:在根段上形成不定芽,并发育成根系最后形成独立的植株。
2.从功能上分:(1)初生根:生长、吸收、合成、部分死亡,部分转化。
多为白色(2)次生根:固定、贮藏、输导。
苹果根系分为褐色或黄褐色根系:(二)根系的结构1主根:由种子胚根发育而成。
2侧根:在主根上着生的粗大分枝。
3须根:在侧根上形成的较细(一般直径小于2.5mm)的根。
根际是指与根系紧密结合的土壤和岩屑质粒的实际表面,相当于紧贴生长根周围,内含根系溢泌物、土壤微生物和脱落的根细胞以毫米计的微域环境。
中国果树种植区域以中国自然地理特点及果树对生态条件的适应程度为依据,而划分的果树带或生产区域。
中国果树区(带)可分为8个果树带:一、耐寒落叶果树带:位于中国东北部,即沈阳以北至黑龙江的黑河。
年平均气温0.5-7.3℃,1月平均气温-13.0-23.5℃,7月平均气温22.8-24.9℃,绝对最低气温-33.1 -45.2℃;年降水量472.7-729.9mm;无霜期125-150天。
主要果树为:小苹果、秋子梨、李、杏、山楂、榛子、越橘、山葡萄、树莓、醋栗、穗醋栗等。
根据此带的自然条件,其南部可发展秋子梨、小苹果、山楂、李及杏;其北部可发展小苹果、李、树莓、醋栗、草莓、越橘、山葡萄等。
二、干旱落叶果树带:位于中国北部,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河北承德、怀来及北京怀柔以北,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甘肃兰州、青海西宁以北地区。
界限内年降水量一般低于300mm,年平均气温6.9-10.8℃,1月平均气温-6.2 -12.6℃,7月平均为18.7-27.2℃,绝对最低气温为-22.5 -31.8℃,绝对最高38.0-48.1℃;无霜期150天以上。
分布最广的果树为杏、梨,其次为沙果、槟子、海棠,再次为葡萄。
此外,桃、苹果、洋梨、李、核桃、枣、石榴、无花果、扁桃和阿月浑子等也有一定数量的栽培。
三、温带落叶果树带:主要落叶果树均在此带内集中生产。
其界限在干旱落叶果树带和耐寒落叶果树带以南,包括辽宁南部、西部、河北、山东、山西、甘肃、江苏和安徽部分、河南中、北部,陕西中、北部以及四川西北部。
年降水量多数在600-700mm。
年平均气温10-15℃,1月平均气温为-7.6-0.5℃,7月平均气温23.6-29.7℃,绝对最低-15 -29.5℃;无霜期200天左右。
栽培最多的果树为:苹果、梨、枣、柿、葡萄、杏、桃、板栗、山楂等;核桃、石榴、银杏、樱桃等也有较多栽培;在沿海宜大力发展甜樱桃、洋梨、无花果、草莓等水果;华北平原及黄河故道的沙荒碱地可发展梨、枣和葡萄;山区则宜发展板栗、核桃、杏、柿等干果。
【关键字】精品我国果树的主要种类与分布第一节种和品种的概念第二节果树的分类第三节我国果树带的划分第一节种和品种的概念●每种植物都有相应的名称。
不同地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叫法:如红薯在北京称为白薯,湖南叫红薯,江苏叫山芋,四川叫红苕,东北叫地瓜。
●植物学分类法是世界通用的统一的分类和命名方法。
界、门、纲、目、科、属、种苹果: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纲:双子叶植物纲目:蔷薇目科:蔷薇科属:苹果属种:苹果苹果的植物学学名:Malus pumila Mill.物种的概念■物种(species):生物可根据表型特征识别和区分(即分类)的基本单位。
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和自然分布区的一群类似生物。
•形态种(表征种):根据不连续的表征单位,即通过变异中的某些间断而与其它的种区别开来,同种个体形态学上彼此相似。
•生物种:根据不连续的繁育单位,即通过繁育上的障碍与其它的种区别开来,同种个体彼此间杂交能育或具有能育潜力。
★划分不同物种的标准是植物的形态差异,尤其是花和果实的形态差异,这些差异比较稳定,容易与相近的类群区别。
困难之处在于判断差异程度的大小是否达到种级的水平。
品种的概念■品种(cultivar)•按人类需要选择或培育出来的,具有一定经济价值,且在被繁殖后仍能保持其特征的栽培个体之集合。
※品种是人工生物群体,是劳动的产物。
•品种可以是某个物种之下的优良群体,也可以是不同物种之间杂交形成的优良杂种。
第二节果树的分类(Classification of Fruit Plants)一、植物学分类2、园艺学分类(一)按叶生长期特性分类(二)按生态适应性分类(三)按生长习性分类(四)按果实构造分类第三节我国果树带的划分一、果树带的含义2、我国的自然条件:地形与气候三、果树带的划分一、果树带的含义( Fruit Zone )•果树与自然环境关系非常密切,在其长期生长和发展过程中,经过自然淘汰和本身对自然环境条件的适应,有了一定的自然分布规律,形成了一定的果树分布地带,简称“果树带”。
第一章果树种类及其分布果树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全世界大约有 2792种果树,分布在 132个科、 659个属中, 我国约有 670余种,分布在 59个科、 158个属中。
这一章主要介绍果树的分类方法、资源分布及果树带的划分。
第一节果树种质资源果树种质 (germplasm of fruit tree是指可将果树遗传信息传给后代的物质。
凡是携带这种物质的材料都是果树种质资源(fruit germplasm resource ,如种子、接穗、细胞、 DNA 等。
一世界果树起源中心按 Zeven 和 de wet 1982年编著的《栽培植物及其分化中心词典》 ,介绍 12个起源中心。
l 中国和日本中心。
2印度尼西亚和印度支那中心。
3澳大利亚中心。
4印度和巴基斯坦中心。
5中亚细亚中心。
6西亚细亚中心。
7地中海中心。
8非洲中心。
9欧洲和西伯利亚中心。
10南美洲中心。
11中美洲中心。
12北美洲中心。
二我国现有果树资源分布1.广泛作为经济栽培,已经成为大宗商品的树种落叶果树有:苹果、沙果、梨、葡萄、枣、柿、桃、杏、李、梅、樱桃、板栗、核桃、山核桃、山楂、榛、石榴、银杏、猕猴桃、和草莓;常绿果树则有柑桔类、菠萝、香蕉、荔枝、龙眼、枇杷、杨梅、橄榄、椰子、杨桃、黄皮等。
2.局部地区有一定栽培面积,有较大经济效益的树种如无花果、果桑、树莓、醋栗、木瓜、山葡萄、阿月浑子、越桔、番荔枝、西番莲、枣椰子、人心果、油梨、苹婆等。
3.已引起人们注意,并已经进行开发利用的树种如沙棘、金樱子、小果蔷薇、刺梨、等含有大量维生素 C 的野生、半野生果树。
4.可供同属或近缘树种作砧木、或具有杂交育种用途的果树如苹果属、梨属、桃属、杏属、柑桔属、核桃属、栗属和柿属的野生、半野生种以及其他尚待研究利用的野生果树种类。
第二节果树的分类 classification of fruit trees果树的分类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植物学分类法,另一种是园艺学分类法。
★乔木果树:如梨、银杏、板栗、橄榄、木菠萝。
★灌木果树:如树莓、醋栗、刺梨、番荔枝、余甘。
★藤本果树:如葡萄、猕猴桃、罗汉果、油楂果★草本果树:如草莓、菠萝、香蕉、番木瓜等。
★我国果树带的划分:1。
热带常绿果树带2.亚热带常绿果树带3.云贵高原常绿落叶果树混交带4。
温带落叶果树带5.旱温落叶果树带6.干寒落叶果树带。
1. 胶东丘陵凉润水果区2.胶潍河谷平原半湿润杂果区3.鲁中山区半湿半暖杂果区4.鲁南山丘湿润干、水果区5.鲁西南平洼温暖半湿润故道果树区6.鲁西北平原半干冷枣梨果树区7.鲁北滨海干冷枣树区★根系的功能:固地、吸收、合成、分泌、贮藏、繁殖★根系类型1.实生根系:即用种子繁殖植株的根系,是由种子的胚根发育而成。
特点是主根发达,生活力强,入土较深,对环境条件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不同植株间差异较大2.茎源根系:用扦插、压条繁殖的植株,其根系来源于母体茎上的不定根。
主要特点是无主根,根系入土较浅,须根较多。
这类植株基本能保持其母体的特性,个体间差异较小。
目前国内繁殖苹果、梨的矮化砧,多采用茎源根系,以减少植株间的差异。
3.根蘖根系:有的果树在其水平分布的根上易产生不定芽而形成根蘖,与母体分离后,即形成独立的植株。
用分株法繁殖的果树其根系均属根蘖根系。
其特点与茎源根系相似。
★根系的分布。
1.水平分布(水平根系)●特点是沿土壤表层生长,多数与地表平行。
其分布的深度和范围,依土壤类型、树种、砧木类型及环境条件而异。
●水平根的水平分布范围一般为树冠直径的1.5~3.0倍。
●水平根的分布范围也受土壤、肥水管理的影响。
在土层深厚而肥活的土壤中,水平分布范围较小而细根及吸收根特别发达;反之,在干燥瘠薄的土壤中,水平根分布范围大而细根及吸收根均少。
在土质疏松而肥沃的表土层中,水平根分支多,着生细根多,吸收能力强。
因此,水平根是构成根系的主要部分。
2.垂直分布(垂直根系)●特点是向土壤深层伸展,大体与地表呈垂直方向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