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
- 格式:doc
- 大小:8.73 MB
- 文档页数:3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时间:90分钟满分100孩子们:一个学期就要结束了,我们来一次小小的检测。
放松心情,认真审题、仔细作答,你一定能取得好成绩的,加油!一、基础知识。
(6小题,共31分。
)1、读音节,找词语朋友。
(10分)2、读一读,加点字念什么,在正确的音节下面画“_”。
(4分)镌.刻(juān juàn)抚摩.(mó mē)扁.舟(biān piān)阻挠.(náo ráo)塑.料(suî sù)挫.折(cuō cuî)归宿.(sù xiǔ)瘦削.(xiāo xuē)3、你能分辨清吗?组词试试。
(5分)辩()侵()谦()抑()幕()辨()寝()歉()仰()慕()3、请你为“肖”字加偏旁,组成新的字填写的空格内。
(4分)陡()的悬崖胜利的()息俊()的姑娘()好的铅笔弥漫的()烟畅()的商品()遥自在的生活元()佳节5、按要求填空,你一定行的。
(4分)“巷”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再查音节()。
按部首查字法先查()部,再查()画。
能组成词语()。
“漫”字在字典里的意思有:①水过满,向外流;②到处都是;③不受约束,随便。
(1)我漫.不经心地一脚把马鞍踢下楼去。
字意是()(2)瞧,盆子里的水漫出来了。
字意是()剩下一个义项可以组词为()6、成语大比拼。
(4分)风()同()()崖()壁()()无比和()可()()扬顿()()高()重 ( )不()席张()李()二、积累运用。
(3小题,共20分。
)1、课文加油站(每空0.5分)人们常用﹍﹍﹍﹍﹍来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用﹍﹍﹍﹍﹍来赞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当我们面对一篇好文章时,我们可以说﹍﹍﹍﹍﹍。
2、《山中访友》一文中作者见到的第一个朋友是。
3、感受“水浒”“三国”的英雄豪气。
这句话中涉及到的名著是<< >> 和<< >> 。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2018-201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六年级语文试题时间:90分钟分数:110分(含卷面分5分)温馨提示:书写要认真、清楚、整洁美观,展示自己一学期的收获吧!卷面分:请阅卷者根据学生书写是否认真、字迹是否清楚、端正、美观,综合评定为()级。
A。
5分 B.3分 C.2分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与积累运用(48分)一、读拼音写词语。
(5分)雾霾天气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让人们更加怀恋以前的空气。
只要我们悉心保护和爱护可亲的地球母亲,她一定会赐予我们美好的环境——雄鹰翱翔的蓝天,君马、小路沿着闲散步的绿草如银的草原。
二、根据句子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3分)1.出差的这些人,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可动手操作能力却一个不差。
(√)2.在散步的时候,我无意中买到了《冰心散文集》。
(√)3.他都奔六十的人了,奔跑的速度还很快。
(√)三、先把词语补充完整,然后选择其中一个成语写一句话。
(8分)发愁图谋肃然起敬勤奋好学不同凡响余音绕梁庞大无比四、按照要求写句子。
(4分)1.松鼠跳上餐桌,叼起一块面包皮,跳上了大柜顶!(复合句)2.在6月初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多次获得世界冠军的我国名将——29岁的XXX不敌韩国选手XXX,最终无缘16强,心情非常低落。
如果你是现场的一名观众,赛后会对失利的XXX说些什么?(自由发挥)五、学以致用。
(5分)假如组织“元旦联欢”活动,要经历了下面这些事情,你会怎么解决呢?1.班级征集联欢会主题语,要求是简洁、形象的一句话或一个短语。
你会写什么?(自由发挥)2.学校有几位老师想参加元旦联欢会,带来节目和祝福语。
请你安排他们的上场顺序并说明理由。
顺序:XXX、XXX、XXX理由:首先安排XXX,因为体育老师的节目能够活跃气氛,让大家热情高涨;其次是XXX,因为语文老师的祝福语能够表达深刻的情感,引起共鸣;最后是XXX,因为音乐老师的表演能够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回忆,让人心情愉悦。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六年级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五、语文综合运用1-5DBCDD 6-10ADBDD11-15CBCDA16-20DDBCC21-24DDCB六25、(1)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2)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4)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26、口语交际与综合运用。
(1)原因一:网络科技的发展,电脑、手机的普及,人们打字多采用拼音输入法。
原因二:许多学生沉溺于网络,看书时间非常少。
(2)多动笔书写作业,不要沉溺网络,上课认真做好笔记,规范书写汉字。
七27、(1)期:约定(2)去:离开(3)引:拉,牵拉(4)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28、(1)译:和别人相约同行,丢下我就走了。
(2)译:朋友很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进门连头都没有回。
29、答案一:没有失礼,客人不讲诚信,没有礼貌,元方指责他,维护了自己及父亲的尊严,说明他机智聪明,对粗俗的客人这样做,表现了他正直的性格。
另外,对一个七岁的小孩,我们也不应该求全责备。
答案二:失礼了,客人已经认错了,就应当原谅他,况且客人也是长辈,而元方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十分尴尬。
30、答:元方是一个机智聪明、正直勇敢、懂礼识节的孩子。
31、答:在生活中我们要努力学做一个讲诚信的人,在一点一滴二等小事中培养自己的诚信观念,因为诚信乃为人之本。
同时,我们也要做一个有礼貌的人,要以礼待人。
八32、答:表面上是指婆婆给的“两元钱”或一元钱;实际上是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永不贬值的精神财富(或者让我懂得了如何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33、示例:花白的头发上搭着一条破烂的头巾,脸上的皱纹如同松树皮一般,手里拄着一根拐杖。
34、(1)说明瞎婆婆年事已高,动作缓慢,同时这也是瞎婆婆对这来之不易的“两元钱”作出重大决策的表现。
(2)我被瞎婆婆的举动感动了,深知瞎婆婆送这“两元钱”的深情厚谊,所以这是不能自已的表现。
2018—2019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第一题、基础知识(17分)一、书写。
(2分)要求:①蓝黑墨水书写。
②卷面整洁。
③大小适当。
④行款整齐。
二、读拼音,写字词。
(4分)m ìǎi kuí w ú h ú l ún静()和()() ( )吞枣三、用“”线画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3分)挫.折(cu ō cu ò)扁.舟(bi ǎn pi ān) 北风怒号.(h áo h ào) 晶.莹 (j īn ɡ j īn ) 阻挠.(l áo n áo) 张冠.李戴(ɡu àn ɡu ān) 四、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4分)()耳欲聋余音绕()饱经风()悬崖()壁()不经心曲高和()自()自受独具()心五、按要求,写词语。
(4分)“看”有多种,亲眼所见叫“目击”,上级察看叫“视察”……你还知道的有:、;“别”也有多种,长久分别是“阔别”,不愿分别是“惜别”……你还知道的有:、。
第二题(20分)一、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4分)1、“碧绿、杏黄、乌黑、桃红”属于同一类的词语。
()2、“外婆的心脏..不太好”;“北京是祖国的心脏..。
”两句话中“心脏”的意思相同。
()3、“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
”可以改变语序变为“世界文化遗产是长城。
”()4、“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
”是一个比喻句。
()二、句子练习。
(12分)1、看到祖国发生的巨大变化,每个海外华人都会感到自豪。
(改为反问句)2、山泉从蜿蜒的山涧流了下来。
(改为拟人句)3、用恰当的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他经常回忆过去有趣的往事。
(2)我们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4、把句子补充完整。
(注意带点的词)(1)因为..只有一个地球,。
(2),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三、生活中的语文。
(4分)1、课外阅读时,我会用、等方法读懂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018-2019学年度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基础练兵场(48分)一、看拼音,写词语。
(6分)为了探索大自然的ào mì(),借着ménɡlónɡ()的月光,我进入了一片jìnɡmì()的树林。
突然,一个高大kuíwǔ()的黑影映入眼帘,令我xīn jīnɡròu tiào()。
二、给带点字选择读音。
(3分)沉闷(mēn mèn)模样(mómú)排山倒海(dǎo dào)埋怨(mái mán)肖像(xiāo x iào)浴血搏杀(xiěxuè)三、查字典按要求填空。
(3分)“和”用部首法查()部,再查()画。
它的解释:①平和,和缓;②和睦,和谐;③连带;④和谐跟着唱。
给“和”选择解释。
和衷共济()和颜悦色()一唱百和()和盘托出()四、下列词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并改正错误。
(3分)1.狂风怒号别拘一格不落窠臼雕粱画栋()2.雅俗共赏长途跋涉囫囵吞枣可见一斑()3.苟延残湍竭泽而渔烩炙人口焦躁不安()五、先填空,再解释所填字的意思。
(4分)曲高和()__________ 张()李戴__________德高()重__________ 抑扬()挫__________六、句子加工厂。
(10分)1.句子模仿。
微笑是甘甜的清泉,滋润干涸的幼苗。
微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蒙娜丽莎转瞬即逝的面部表情却成了永恒的美的象征。
(句子瘦身)3.鲁迅先生对我说:“曹先生的书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上“巧舌如簧、据理力争”造一个句子,描写激烈地讨论情景。
,上级察看叫“视察”……你还知道的有:……你))))4、把句子补充完整。
(注意带点的词)(1)因为..只有一个地球,。
(2),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三、生活中的语文。
(4分)1、课外阅读时,我会用、等方法读懂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小明与人交往常常说话不算数,我送他这样一句话:。
(填名言警句)3、华华的爸爸背上猎枪准备出门打鸟。
如果你是华华,你将怎样说服爸爸:。
第三题(33分)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7分)1、稻花香里说丰年,。
(1分)2、“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其作用。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2分)3、“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这句话的含义是。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2分)4、本学期我们认识了许多优秀人物:有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有的桑娜夫妇;有的贝多芬;也有的詹天佑。
(2分)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1分+14分)(一)伯牙绝弦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按原文内容将“”补充完整。
(2分)2、“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这句话的意思是。
你从文中哪里读出“伯牙善鼓,子期善听”,用“~~~~”画出相关语句。
(3分)3、读古文不仅要正确、流利,还要读出节奏。
请用“/”线标出句子的正确停顿。
(4分)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4、因《伯牙绝弦》这个故事流传千古,所以后人总把的人叫做“知音”,用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2分)(二)有一个人总是落魄不得志,便有人向他推荐智者。
智者沉思良久默然舀起一瓢水问这水是什么形状这人摇头说道水哪有什么形状智者2不答,只是把水倒进了杯子。
这人恍然:“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杯子。
”智者无语,又把杯子里的水倒进旁边的花瓶。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年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阅读短文(一)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共13分)
阅读短文(二)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共17分)
作文评阅标准及办法(共40分,含书写3分)
1、总体要求:
(1)选择材料:要切合题意,围绕一个中心来写。
(2)组织材料: 组材方式可多样,要有条理。
(3)语言运用:语句通顺,行款正确,表达自己对所选内容的“渴望”。
2、先确定某篇作文的类别等级,给予相应的等级分数(其中含汉字运用2分)。
一类 37分——34分
二类 33分——30分
三类 29分——26分
四类 25分(及格文 23分)
错别字2分,1-3个扣0.5分,4-6个扣1分,以此类推,最多扣2分。
最后得分= 等级分–错别字+ 书写分
3、书写3分。
要求:正确、端正、整洁。
可酌情给1—3分。
4、每篇作文由两位阅卷人阅卷,两人所给等级分数之差达到4分的,协商解决。
百分折合等级办法
优秀:87分及以上合格:60分—74.5分
良好:75分—86.5分待合格:60分以下
2019-1。
参考答案1D2D3B4B5D6C7C8C9B10C11A12D13 D14B15D16.轻叩潺潺朦胧静谧抑扬顿挫熏陶17.(1)不但……而且……(2)因为……所以……(3)既然……就……(3)即使……也……18.独具匠心雅俗共赏脍炙人口余音绕梁巧夺天工独具匠心雅俗共赏脍炙人口余音绕梁19.(4分)(1)嘴唇里发出声音。
(缩句)(2)如果大家都注意卫生,全校同学的健康就有了保障。
(修改病句)(3)我们不能不精心地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4)妈妈对我说,今天她要开会,让我自己做饭吃。
20.(1)遏:阻止,使停止。
(2)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3)轻诺必寡信。
(4)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5)高山流水(6)有所期诺,纤毫必偿一类文(20--18):1.字迹工整、美观;2.语句通顺流畅,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出自己的意思,能用上学过的成语、谚语、名句等,会用恰当的修辞方法;3.精心选材,故事内容具体,能紧紧围绕《与为友》把意思表达清楚,能进行生动而细致的描述;4.段落层次分明,有一定的逻辑性和思想内涵;5.正确使用标点符号;6.达到规定字数。
二类文(15--17):1.字迹比较工整、美观;2.语句较通顺流畅,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出自己的意思,能偶尔用上学过的成语、谚语、名句等,会用常用的修辞方法;3.故事内容比较具体,能围绕《与为友》把意思表达得较清楚,描述较生动;4.能合理地分段写作;5.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6.达到规定字数。
三类文(12---14):1.字迹欠工整。
2.语句基本通顺流畅,基本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出自己的意思,缺乏常用的修辞方法;3.故事欠具体,中心基本明确,缺乏生动的描写;4.层次不够清楚;5.标点使用大体正确,错别字多;6.达到规定字数。
四类文(9---11):1.书写不够认真;2.语句的完整性和通顺程度不够,句子的表达不完整,有语病,错别字较多;3.内容比较简单,中心不明确,文章的意思表达不清楚;4.层次不够清楚;5.标点符号使用不当;6.字数较少。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卷共三个大,31个小,分 100分;限 120分种完成答)基知40%一、填空.1—10 小共 10%1.下列中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是()A静.(mì)返璞.真(bǔ)B蜷.(juǎn)撮.嘴呼(cuō)C .弱(xiān)逸.趣事(yì)2.下列三自《日月累》,其中有的一是()A 古色古香脍炙人口B 雕粱画余音梁C 曲高和寡具一格 3. 下面四中加点字的解3. 不正确的一是 ()A 津津道.()寝.不安席(睡)可一斑.(点)B 自作自受.(承受)生命垂.危(接近).霜()C 瞬即逝.(消失)不已.(停止)不解之.(分)4.我听土和我仿佛..年,很是高.我在一起不到半天就熟了,仿佛..是朋友似的. 句中的两个“仿佛”的意思依次分是()A好像似乎B差不多好像C好像差不多5. 下面的句子中关使用最恰当的一是()桑娜一家(△△)生活十分,(△△)决定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A 与其⋯⋯不如⋯⋯B 宁可⋯⋯也⋯⋯C 尽管⋯⋯是⋯⋯6. “看了一堆枯蔫焦黄的草——前些日子我他的所有的草.”破折号的作用是 ()A表示声音的延B表示意思没完,作充明C表示突然折7. 下列句子中,不是病句的一是()A小的肩膀被沉重的担子得喘不气来.B人在期的践中,累了丰富的知和. C 他瞄准目,拉开弓,搭上箭,“ ”一下,箭射了出去.8. 《天沙·秋》:“青山水,百草叶黄花.”作者的察序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由及近由高及低 B 由近及高由低及高 C 由及近由大及小9. 下面段中加入点,你正确的一是()她激地得多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多芬先生吧A:“!!,?”B:“,,?!”C:“!!??”10.下列三句古代文学作品与作者的描述不正确的一是()A《三茅》、《罪》、《赤壁之》都出自《三国演》.B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分是:吴承恩的《西游》、中的《三国演》、施耐庵的《水》和曹雪芹的《楼梦》.C “猪八戒了白骨精——垂涎三尺”和“白骨精遇上悟空——原形露.” 两句歇后都出自古典小《西游》.二、按要求填空. 11—13 小共 22% 11.依据音在括号里填写出.6%xuán yá qiào bìrě rén jī xiào bō tāo xiōnɡ yǒnɡ()()()yīnɡ wǔ háo mài yìyánɡ dùn cuòdéɡāo wànɡzhònɡ()()()12.系文内容拓展填空.13%(1)《少年土》:的天空中挂着一金黄的月,下面是海的沙地,都种着的一个十一二的少年,手,一柄叉,向一匹猹那.猹却将身一扭,_____________了.(2)伯牙善鼓琴,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子期曰:“善哉,” !_____子期曰:“善哉,”!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乃,破琴弦,_____(3)本学期 ,我游了充“野”性的欣,了多芬写的___________,略了达·芬奇的世名_______________.13. 把下面的名言警句充完整.3%(1)但存方寸地,. ——警句(2)有所期,;有所期,.——《袁氏世范(3),俯首甘孺子牛.——迅《自嘲》三、按要求改写句子.14—17小共 8%14.把第一人称叙述改写成第三人称叙述,并加上恰当的点符号.我:“等你放暑假,再陪我去下你家看看.”15.中国明朝第一个追梦人万最先想到可以利用火箭的力量将人升入天空.(句)16.重温航天人走的登月之路,真叫人感慨万千.改反句:17.句(在句子中加上一个切的比,使句子更生).的手地平了我心灵的.30%一、《詹天佑》 18—23 小共 15%①詹天佑不怕困,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开始勘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哪里要把陡坡平,哪里弯度改小,都要勘,行周密算.詹天佑常勉励工作人:“” 他自和工人,扛着杆,背着,在峭壁上定点、构.塞外常常是黄沙天,一不小心就有入深谷的危.詹天佑不怕条件怎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算.了找一条合适的路,他常常教当地的民.遇到困是我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不但那些外国人要笑我,而且会使中国工程失掉信心很多高山,不得不开隧道,其中数居庸关和八达岭两个隧道的工程最巨.居庸关山高,岩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的方法.山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是泥.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同吃同住,不八达岭隧道 1100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井法.从山往下打两口直井开.一来,六个工作面可以同施工,把工期短一半. ③ 路青附近,坡度特大.火怎么才能爬上的陡坡呢?詹了一种“人”字形路.北上的列到了南口就用两个火,一个在前拉,一个在后推.青,列向北前,了“人”字形就倒来,原先推的火拉,原先拉的火推,使列折向西北前,一来,火上山就容易多了.18.在第①段中找出两近.______和 _____________和_______(2%)19.在文中横上写出詹天佑勉励工作人的.(2%)20.用小标题概括①②③段的意思.(3%)②_____________ ___③________________①_______________21.根据节选的内容,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3%)①因为居庸关,所以詹天佑决定采用.②因为八达岭,所以詹天佑决定采用.③这两种方法是根据的不同而设计的,它们的好处在于.22.画出上述两种开凿隧道方法的示意图.(2%)居庸关隧道工程示意图八达岭隧道工程示意图23.读了上面这段话,你觉得詹天佑是怎样一个人?请用四个成语来形容一下.(2%)(1)(2)(3)(4)24.画出火车经过青龙桥的线路图.(1%)二、《沙子与海绵》25—30 小题共15%一桶水倒在干沙滩上,水立刻无影无踪.沙子表面上却湿漉漉的,好象吸满了水.但是抓一把湿沙子却挤不出一点水来.这样的沙子再经风吹日晒,就会立刻干燥如故了.这是因为沙子并没有真正把水吸进去,而是让水顺着无数个缝隙流走了,这只算“过水”.而海绵呢,却与沙子不同.将一块海绵浸入水中,再拿出来看时,它已经喝得饱饱的了,用手一捏,就可以挤出许多水来,可见海绵是吸到了水,并且(储藏储存)起来了.因此,我想到了在学习上存在的与此相似的两种情况.有的同学读书很不认真,一翻就是几页,一目十行,只看字面,不动脑筋,(粗枝大叶粗心大意),不求甚解,书本一撂,一无所获.这正是“沙子过水式”的学风.但是也有很多同学在看书学习中,不但做笔记,而且勤于思考,善于联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融会贯通,真正掌握了知识.这正是“海绵吸水式”的学风.我们应该提倡“海绵吸水式”的学风,吸得进去,挤得出来,读了书就长了见识,增加了学问,而不能像沙子过水似的,看了一遍书却一无所获.25.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2%一目十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融会贯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用“——”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2%27.文中划有横线的句子叫______句,起______的作用.2%28.你觉得沙子有什么特点?海绵又有什么特点?作者是采用什么方法来叙述的?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吸得进去,挤得出来”这种“海绵吸水式”的学风,你是怎样理解的?请你联系自己实际,举例说明.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习作30%31.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成功,有失败;有顺利,有挫折;有春风得意的风发,也有自卑沮丧的彷徨 ,, 选择其中你最难忘的一件事写下来.要求:①通过一件事来突出你的难忘,可以是你看到的,也可以是你亲身经历的;②选材要求紧扣“难忘”,并富有真情实感;③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书写规范,字数不少于 450 字,题目自拟;④文章中若出现自己的校名请用“XX 小学”代替,出现同学姓名请用“XX”代替.六上语文期末模拟评卷意见基础知识 40% 一、选择填空.1—10 小题每一选项1 分,共 10分.1、 C2、B3、B4、B5、C6、 B7、B8、B 9 A 10A二、按要求填空. 11—13 小题共 22 分11.依据拼音在括号里填写词语.共 6 分,每词 1 分,.错 2 字扣 1 分.悬崖峭壁惹人讥笑波涛汹涌英武豪迈抑扬顿挫德高望重12.联系课文内容拓展填空.共 13分.①深蓝一望无际的碧绿项带银圈捏尽力地刺去反从他的胯下②志在高山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洋洋兮若江河谓世再无知音终身不复鼓③索溪峪《月光曲》《蒙娜丽莎》13.把下面的名言警句补充完整.共 3 分.每句 1 分,①留与子孙耕②纤毫必偿时刻不易③横眉冷对千夫子三、按要求改写句子.14——17小题共8分14.妈妈对我说,等我放暑假,再陪她去乡下我爷爷家看看. 人称 1 分,标点 1 分,共 2 分.15.缩两处以上即可.共 2 分.16.重温航天人走过的登月之路,怎么不叫人感慨万千呢?,标点 1 分,共 2 分.17.比喻恰当即可.2 分阅读30%(一)18—23小题共6分18.解释加点的词:①飞离②丰收的年景③出现19.写出两句词的意思. ①稻花飘香,诉说丰收的年景,听到一阵阵青蛙声.②以前土地庙附近的树林的小茅店,转过每题 1 分,共 2 分.20.明月、鹊、风、蝉、青蛙、星、雨、茅店、桥等(写出六个以上即可) . (二)21—24 小题共 10分 21.正确的词语:周密勉励精密讥笑(每词 1 分,共 4 分.)22.不但而且(1分)23.要点:①勘测路线② 开凿隧道③设计人字形线路(每点 1 分,共 3 分.)24.要点:① 天气恶劣②地势险恶每个要点 1 分,共 2 分.概括不到位酌情扣分.(三) 25—29小题共 14 分25.《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周晔谈《水浒传》谈“碰壁” 救助车夫关心女佣阿三(每个 0.5分,共 3 分)26.①把枣整个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笼统的接受. ②把姓张的帽子戴在姓李的头上了.比喻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27.①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 ②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28因.为伯父想借谈《水浒传》教育我读书应该认认真真,不应该马马虎虎,所以要跟我谈《水浒传》.我能明白伯父的良苦用心.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29.因为我”作为年轻人,记的东西比伯父还要少,不是因为记性差,而是读书马虎,所以听了伯父的话,我又羞愧,有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习作30%32、评卷建议:一类卷:(30—28)有具体事例,内容具体,意思明白,语言流畅书写工整美观,错别字很少.二类卷:(27—24)有一定的事例,内容较具体,意思较明白,语句通顺,书写规范,错三类卷:(23—19)内容较完整,语句较通顺,书写较清楚,错别字较多.四类卷:(18—15)表达欠清楚,语病较多,书写欠清楚,错别字多,字数明显不足五类卷:(14—5 )未成篇,或字数严重不足,或难以读懂,或抄文凑数.※题目不写扣1分;※书写质量高的斟情加1—3分.。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试卷共三个大题;31个小题;分值为100分;限时120分种完成答题)基础知识40%一、选择填空。
1—10小题共10%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A静谧.(mì)返璞.归真(bǔ)B 蜷.缩(juǎn)撮.嘴呼唤(cuō)C 纤.弱(xiān)逸.闻趣事(yì)2. 下列三组词语选自《日积月累》;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是()A古色古香脍炙人口 B 雕粱画栋余音绕梁 C 曲高和寡别具一格 3. 下面四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3. 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津津乐道.(说)寝.不安席(睡觉)可见一斑.(点)B 自作自受.(承受)生命垂.危(接近)饱.经风霜(饱满)C 转瞬即逝.(消失)赞叹不已.(停止)不解之缘.(缘分)4.我听说闰土和我仿佛..年纪;很是高兴。
我们在一起不到半天就熟了;仿佛..是朋友似的。
句中的两个“仿佛”的意思依次分别是()A好像似乎 B 差不多好像 C 好像差不多5. 下面的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桑娜一家(△△)生活十分艰难;(△△)决定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
A与其……不如…… B 宁可……也…… C 尽管……还是……6. “看见了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前些日子我买给他的所有的马草。
”破折号的作用是( )A表示声音的延长 B 表示意思没完;作补充说明 C 表示话题突然转折7. 下列句子中;不是病句的一项是()A小刚的肩膀被沉重的担子压得喘不过气来。
B 人们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C 他瞄准目标;拉开弓;搭上箭;“嗖”一下;箭射了出去。
8. 《天净沙·秋》:“青山绿水;百草红叶黄花。
”作者的观察顺序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由远及近由高及低 B 由近及高由低及高 C 由远及近由大及小9. 下面这段话中加入标点;你认为正确的一项是( ) 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A : “!!;?”B : “;;?!”C :“!!??”10.下列三句对古代文学作品与作者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顾茅庐》、《负荆请罪》、《赤壁之战》都出自《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