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谷县鸿锋煤矿安全避险系统评估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6
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工作方案1、评估的目的为切实推进煤矿企业安全保障能力建设,提高煤矿整体救灾、抗灾能力,更好的做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六百七三条规定,由煤矿总工程师组织开展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
二、评估组织机构组长:总工程师成员:各专业副总、调度室主任、安全管理部部长、通风区区长、井运机电区区长、通风区机电区长。
总工程师职责:负责统筹安排组织开展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
各专业副总职责:负责分管专业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
调度室三、评估标准监测监控系统能否有效的监控井下甲烷、一氧化碳、温度等的浓度;紧急避险系统避难硐室物资、装备是否齐全,是否能够可靠、合理的保障应急救援时作业人员的安全;压风自救系统是否能够满足井下人员灾变期间的自救要求,所有采掘工作面作业地点在灾变期间是否能够提供压风供风需要;供水施救系统是否能够满足井下人员灾变期间的自救要求,是否能够按照所有采掘工作面作业地点在灾变期间提供供水自救要求;人员定位系统设备是否具备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否能够准确定位的要求;通讯联络系统在灾变期间是否能够及时通知人员撤离与避险通话的要求,是否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能保障系统的可靠运行,矿井内、外通讯是否畅通等。
四、评估程序xx年1月18日评估组织机构成员根据紧急避险系统的基本情况进行查阅资料结合现场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提出解决方案,对紧急避险系统进行有效性评估。
五、评估方式序号项目评估内容存在问题处理结果评估结果评估部门评估人1监测监控系统1、系统主机必须双机备份,备机热备。
主机或显示终端必须设在调度室。
2、地面中心站必须双回路供电,配备不小于2h在线式不间断电源,对联网主机应配备防火墙等安全设备。
3、机房必须有24h值班记录,值班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4、各类传感器位置及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和断电范围的定义必须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监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xx)的要求。
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报告为加强矿井防灾抗灾能力,在发生安全灾害后,能够缩小事故范围、降低事故损失,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六百七十三条的规定,矿井必须根据险情或事故情况下矿工避险的实际需要,建立井下紧急撤离与避险设施,并与监测监控、人员位置监测、通信联络等系统结合,构成井下安全避险系统。
为此矿对各系统进行调查分析,编制了矿井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报告。
一、监测监控系统:(一)监测监控基本情况:我矿为低瓦斯矿井,为加强对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的管理,建立了瓦斯管理与瓦斯防治系统,配了专职瓦斯检查员,建立了瓦斯巡回检查、瓦斯超限处理、密闭管理、瓦斯日报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瓦斯日报每天由矿长、总工程师、通风矿长审查并签字。
现采用江苏三恒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KJ70N型综合监测监控系统。
地面调度监控中心站配备2套监控主机,1主1备,确保系统24小时正常运行,系统具有对甲烷、一氧化碳、风速、温度、水位、粉尘、二氧化碳等环境参数的采集、显示与报警功能;具有对馈电状态、风机开停、风门开关、各种机电设备开停等生产参数的采集、显示、报警、控制等功能。
形成了瓦斯个体巡回检测与安全监控监测双重瓦斯防治系统。
监控设备情况一览表(二)井下设备情况:根据我矿目前实际情况,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在井下各地点安装监控设备:永久性避难硐室、中央变电室、10#联络巷变电所、中央水泵房,151采区水泵房、各采掘工作面、主井机房,共安装23台分站、低浓度甲烷传感器40台、一氧化碳传感器19台、温度传感器15台、风速传感器5台、二氧化碳传感器5台、水位传感器2个、负压传感器1个、氧气传感器5台、开停25个、风门传感器14个、烟雾传感器6台、风筒传感器4个。
(三)传感器监控布置地点:1、矿井总回、综采工作面回风巷及上隅角与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回风巷及工作面、回风流中机电设备上风侧、避难硐室内外、中央变电室、水泵房安装甲烷传感器。
2、矿井总回、采掘工作面回风巷及上隅角、避难硐室内外、各皮带运输机头安装一氧化碳传感器。
府谷县鸿锋煤矿12204工作面设计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府谷县鸿锋煤矿2020年7月27日目录第一部分矿井危险因素 (1)第二部分风险辨识范围 (2)第三部分风险辨识评估 (2)第四部分风险管控措施 (7)附件重大(一般)安全风险清单 (10)府谷县鸿锋煤矿12204工作面设计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参与人员签字表序号姓名职务签字备注1张忠学总工程师2王景华生产副矿长3杨文彪安全副矿长4朱润东通风副矿长5 王永林机电矿长6 张永建技术副总7 田阳洋通风副总8 王海青机电副总9 杜小军地测科长10 王伟调度室主任11 安检科长第一部分矿井危险因素府谷县鸿锋煤矿生产能力90万吨/年,采用缓坡斜井开拓,布置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三条井筒;主采2-2号煤层,平均厚度1.80m;井下布置1个综采工作面,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两个掘进工作面。
矿井主要危险因素如下:1、顶板:2-2号煤层顶板为含碳泥岩,粉砂岩,基本顶中粒砂岩,中等稳定。
2、瓦斯:矿井相对瓦斯(2018—2019年度鉴定值)涌出量0.18m3/t,绝对瓦斯涌出量0.34m3/min,属低瓦斯矿井。
3、煤尘:2-2号煤层挥发分20%,煤尘具有爆炸性。
煤尘属于重大危险源。
4、自然发火:2-2号煤层属于易自然煤层,自然发火期约70天。
自然发火属于重大危险源。
5、矿井水:矿井设计最大涌水量为12.72m3/h,实测最大涌水量16.38m3/h。
根据勘探区水文地质勘探类型应划分为二类一型,即以裂隙含水层充水为主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床,根据现有实测地质资料,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
6、冲击地压:2-2号煤层无冲击倾向性。
12204工作面概况一、工作面概况一)地面位置:地表位于张三沟南部,高相公社南面,其西部为亿源井田,地面标高:+1270.00~+1347.00m。
二)井下位置:12204工作面位于二盘区南部,其南部邻12203工作面(待安装),北邻设计12205待掘工作面(实区),东邻二盘区运输大巷,西邻旧探巷保安煤柱。
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报告为加强矿井防灾抗灾能力,在发生安全灾害后,能够缩小事故X围、降低事故损失,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六百七十三条的规定,矿井必须根据险情或事故情况下矿工避险的实际需要,建立井下紧急撤离和避险设施,并与监测监控、人员位置监测、通信联络等系统结合,构成井下安全避险系统。
为此矿对各系统进展调查分析,编制了矿井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报告。
一、监测监控系统:〔一〕监测监控根本情况:我矿为低瓦斯矿井,为加强对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的管理,建立了瓦斯管理和瓦斯防治系统,配了专职瓦斯检查员,建立了瓦斯巡回检查、瓦斯超限处理、密闭管理、瓦斯日报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瓦斯日报每天由矿长、总工程师、通风矿长审查并签字。
现采用某某三恒科技某某生产的KJ70N型综合监测监控系统。
地面调度监控中心站配备2套监控主机,1主1备,确保系统24小时正常运行,系统具有对甲烷、一氧化碳、风速、温度、水位、粉尘、二氧化碳等环境参数的采集、显示和报警功能;具有对馈电状态、风机开停、风门开关、各种机电设备开停等生产参数的采集、显示、报警、控制等功能。
形成了瓦斯个体巡回检测和安全监控监测双重瓦斯防治系统。
监控设备情况一览表〔二〕井下设备情况:根据我矿目前实际情况,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在井下各地点安装监控设备:永久性避难硐室、中央变电室、10#联络巷变电所、中央水泵房,151采区水泵房、各采掘工作面、主井机房,共安装23台分站、低浓度甲烷传感器40台、一氧化碳传感器19台、温度传感器15台、风速传感器5台、二氧化碳传感器5台、水位传感器2个、负压传感器1个、氧气传感器5台、开停25个、风门传感器14个、烟雾传感器6台、风筒传感器4个。
〔三〕传感器监控布置地点:1、矿井总回、综采工作面回风巷与上隅角和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回风巷与工作面、回风流中机电设备上风侧、避难硐室内外、中央变电室、水泵房安装甲烷传感器。
2、矿井总回、采掘工作面回风巷与上隅角、避难硐室内外、各皮带运输机头安装一氧化碳传感器。
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工作方案府谷县老高川乡恒益煤矿有限公司二〇二〇年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工作方案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六百七十三条之规定:“安全避险系统应当随采掘工作面的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每年由矿总工程师组织开展有效性评估”以及《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安监行管〔2017〕5号)中安全培训和应急管理部分之规定:“按规定建立完善井下安全避险设施,每年由总工程师组织开展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
结合矿井实际情况,特制定安全避险系统评估工作方案,具体内容如下:一、成立安全避险系统评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总工程师副组长:生产矿长、安全矿长、机电矿长、通风矿长成员:各科室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检科,由安检科长任办公室主任。
领导小组组长职责:全面负责安全避险系统的评估工作。
领导小组副组长职责:协助、配合组长搞好安全避险系统的评估工作。
成员职责:协助组长、副组长完成好安全避险系统的评估工作,按照各自职责和分管范围对安全避险进行有效性评估,提出防范措施并组织落实。
二、安全避险系统评估时间2020年3月底之前三、安全避险系统评估形式及程序1、评估形式评估形式采用分系统、分专业的方式进行评估。
具体各系统评估和负责人分工如下:(1)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及通讯联络系统由监控室主任黄晓华负责;(2)压风自救系统由通防科科长负责;(3)供水施救系统由机运科科长负责;(4)紧急避险系统由安检科科长负责。
2、评估程序评估程序采取现场检查和查看设计资料相结合的方式。
四、安全避险系统评估标准和内容依据《陕西省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验收标准及评分办法(试行)》、《府谷县老高川乡恒益煤矿有限公司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设计方案》要求进行评估;具体评估内容和标准如下:1、监测监控系统矿井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应满足《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及《煤炭工业矿井监测监控系统装备配置标准》的相关要求,并且应随井下采掘系统的变化,及时调整和不中完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工作方案一、评估的目的为切实推进煤矿企业安全保障能力建设,提高煤矿整体救灾、抗灾能力,更好的做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六百七十三条规定,由煤矿总工程师组织开展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
二、评估组织机构组长:总工程师成员:各专业副总、调度室主任、安全管理部部长、通风区区长、井运机电区区长、通风区机电区长。
总工程师职责:负责统筹安排组织开展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
各专业副总职责:负责分管专业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
调度室三、评估标准监测监控系统能否有效的监控井下甲烷、一氧化碳、温度等的浓度;紧急避险系统避难硐室物资、装备是否齐全,是否能够可靠、合理的保障应急救援时作业人员的安全;压风自救系统是否能够满足井下人员灾变期间的自救要求,所有采掘工作面作业地点在灾变期间是否能够提供压风供风需要;供水施救系统是否能够满足井下人员灾变期间的自救要求,是否能够按照所有采掘工作面作业地点在灾变期间提供供水自救要求;人员定位系统设备是否具备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否能够准确定位的要求;通讯联络系统在灾变期间是否能够及时通知人员撤离与避险通话的要求,是否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能保障系统的可靠运行,矿井内、外通讯是否畅通等。
四、评估程序2017年1月18日评估组织机构成员根据紧急避险系统的基本情况进行查阅资料结合现场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提出解决方案,对紧急避险系统进行有效性评估。
五、评估方式五、评估结论由评估组通过查阅资料结合现场检查对矿井的监测监控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人员定位系统、通信联络系统工程进行有效性评估总结,总结安全避险系统的有效性程度、问题的整改及跟踪、设施完善程度等。
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实施方案府谷县鸿锋煤矿2017年7月5日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实施方案鸿锋煤矿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及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手册中将危险源分布情况,分别制订管理标准和管控措施,明确责任岗位,确保技术、人员、资金有保障。
为保证该项工作有效开展,并落到实处,特成立重大安全风险控制领导小组。
一、安全风险控制领导小组及职责组长:袁瑞国副组长:张忠学成员:杨文彪王永林陈秉义张维才吴永兵领导小组职责:1、负责组织制定风险管控措施、岗位职责及规范;2、负责落实各系统、各岗位风险管控措施及行为规范;3、负责组织风险管控措施、岗位职责及规范方面的培训;4、负责组织各系统、各岗位对风险管控措施、岗位职责及规范进行动态更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安监科,张红旗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具体工作。
二、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科学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以治理隐患、防止大事故为目标,以落实责任为重点,全面排查治理隐患,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及重大危险源监控的长效机制,强化煤矿安全生产基础,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实现对安全生产风险超前预控,规范安全风险,有效防范和遏制重大事故的发生。
三、目标任务通过危险源安全风险评估、预警防控,使安全隐患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减少煤矿一般事故,防范较大事故,杜绝和遏制重特大事故。
四、重大安全风险管控实施方案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表(表1)通风系统1、矿井、采区和工作面应具备独立完善的通风系统,采区应实行分区通风,设专用回风巷。
2、风门、风桥、风筒、密闭等通风设施保持完好无损。
3、矿井总风量、采掘工作面和各种供风场所的配风量,应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
4、风速、有害气体浓度等,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
5、按规定及时测风、调风,以使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供风地点风量、风速持续均衡,并按规定的周期进行矿井通风阻力测定。
6、局部通风机通风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设置同等能力的备用局扇,保持连续均衡供风。
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工作方案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是提高矿井应急救援能力和灾害处置能力、保障矿井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是全面提升矿山安全保障能力的技术保障体系,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六百七十三条的规定:安全避险系统应当随采掘工作面的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每年由矿总工程师组织开展有效性评估,以及《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中安全培训和应急管理部分之规定:按规定建立完善井下安全避险设施,每年由总工程师组织开展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
结合矿井实际情况,特制定安全避险系统评估工作方案,具体内容如下一、成立评估工作领导组组长:总工程师副组长:安全经理生产经理机电经理通风区长成员:生产调度室、安监处、通风区、机电区、地测科、信息中心,生产技术科等部门的负责人以上成员原则上由各区科主要负责人参加,由于工作原因未能参加时,由部门副职参加。
领导组组长职责:全面统筹协调安全避险系统的评估工作,保证评估过程的顺利开展,并组织指导编制安全避险系统评估报告。
领导组副组长职责:协助配合组长搞好安全避险系统的评估工作。
成员职责:协助组长,副组长完成好安全避险系统的评估工作,按照各自职责和分管范围对安全避险进行有效性评估,提出防范措施并组织落实。
二、安全避险系统评估时间年月日三,安全避险系统评估形式及程序1、评估形式评估形式采用分系统、分专业的方式进行评估。
具体各系统评估和负责人分工如下:(1)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及通讯联络系统由信息中心副主任负责;(2)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由通风区负责;(3)紧急避险系统由机电区负责。
2、评估程序评估程序采取现场检查和查看设计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四、安全避险系统评估标准和内容1、评估内容针对公司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是否能够满足矿井人员应急救援、日常工作需要进行有效性评估,具体如下:(1)监测监控系统有效性评估;(2)人员定位系统有效性评估;(3)紧急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4)压风自救系统有效性评估(5)供水施系统有效性评估(6)通信联络系统有效性评估2、评估标准依据《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验收标准及评分办法(试行)》要求评估,具体评估内容和标准如下:1监测监控系统公司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使用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KJ95N煤矿综合监控系统,地面设立监控中心站,机房按标准建设,矿井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是否能够把监测情况及时上传至矿井地面监控指挥中心,并保证系统运行稳定可靠,为煤矿井下发生紧急情况时的抢险救灾提供参考依据。
煤业有限公司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工作方案二〇一七年六月八日煤业有限公司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工作方案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六百七十三条之规定:“安全避险系统应当随采掘工作面的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每年由矿总工程师组织开展有效性评估”以及《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安监行管〔2017〕5号)中安全培训和应急管理部分之规定:“按规定建立完善井下安全避险设施,每年由总工程师组织开展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
结合矿井实际情况,特制定安全避险系统评估工作方案,具体内容如下:一、成立安全避险系统评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xxx(总工程师)副组长: xxx(矿长) xx (生产矿长)xxx 安全矿长) xxx(机电矿长)成员:调度室、安全科、通风科、监控室、机电科地测科、生产科、煤巷队以上成员原则上由各科、队负责人参加,由于工作等其他原因未能参加时由部门副职参加。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科,由李春锋兼任办公室主任。
领导小组组长职责:全面负责安全避险系统的评估工作。
领导小组副组长职责:协助、配合组长搞好安全避险系统的评估工作。
成员职责:协助组长、副组长完成好安全避险系统的评估工作,按照各自职责和分管范围对安全避险进行有效性评估,提出防范措施并组织落实。
二、安全避险系统评估时间2017年6月底之前三、安全避险系统评估形式及程序1、评估形式评估形式采用分系统、分专业的方式进行评估。
具体各系统评估和负责人分工如下:(1)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及通讯联络系统由监控室主任吕建勋负责;(2)压风自救系统由通风科科长xxx负责;(3)供水施救系统由机电科科长xx负责;(4)紧急避险系统由安全科科长xxx负责。
2、评估程序评估程序采取现场检查和查看设计资料相结合的方式。
四、安全避险系统评估标准和内容依据《河南省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验收标准及评分办法(试行)》、《郑宏恒泰(新密)煤业有限公司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设计方案》要求进行评估;具体评估内容和标准如下:1、监测监控系统现我矿用的监测监控系统为KJ209N,系统由地面中心站、地面及井下分站、不间断电源、瓦斯断电控制器以及各类传感器、信号电缆等组成。
府谷县鸿锋煤矿
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
工作方案
二〇一八年六月八日
府谷县鸿锋煤矿
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工作方案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六百七十三条之规定:“安全避险系统应当随采掘工作面的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每年由矿总工程师组织开展有效性评估”以及《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安监行管〔2017〕5号)中安全培训和应急管理部分之规定:“按规定建立完善井下安全避险设施,每年由总工程师组织开展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
结合矿井实际情况,特制定安全避险系统评估工作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成立安全避险系统评估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张忠学(总工程师)
副组长:袁瑞国(矿长)姜传红(生产矿长)
杨文彪安全矿长)王永林(机电矿长)成员:调度室、安全科、通风科、监控室、机电科
地测科、生产科、综掘队
以上成员原则上由各科、队负责人参加,由于工作等其他原因未能参加时由部门副职参加。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科,由付会峰兼任办公室主任。
领导小组组长职责:全面负责安全避险系统的评估工作。
领导小组副组长职责:协助、配合组长搞好安全避险系统的评估工作。
成员职责:协助组长、副组长完成好安全避险系统的评估工作,按照各自职责和分管范围对安全避险进行有效性评估,提出防范措施并组织落实。
二、安全避险系统评估时间
2019年2月底之前
三、安全避险系统评估形式及程序
1、评估形式
评估形式采用分系统、分专业的方式进行评估。
具体各系统评估和负责人分工如下:
(1)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及通讯联络系统由监控室主任周丹负责;
(2)压风自救系统由通风科科长吴永春负责;
(3)供水施救系统由机电科科长负责;
(4)紧急避险系统由安全科科长付会峰负责。
2、评估程序
评估程序采取现场检查和查看设计资料相结合的方式。
四、安全避险系统评估标准和内容
依据《陕西省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验收标准及评分办法(试行)》、府谷县鸿锋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设计方案》要求进行评估;具体评估内容和标准如下:
1、监测监控系统
现我矿用的监测监控系统为KJ350X,系统由地面中心站、地面
及井下分站、不间断电源、瓦斯断电控制器以及各类传感器、信号电缆等组成。
矿井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KJ350X是否能够把监测的情况及时上传至矿井地面监控指挥中心,并保证系统运行稳定可靠,为煤矿井下发生紧急情况时的抢险救灾提供参考依据。
矿井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应满足《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及《煤炭工业矿井监测监控系统装备配置标准》的相关要求,并且应随井下采掘系统的变化,及时调整和不中完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系统运行是否安全可靠。
2、紧急避险设施检查项:
(1)工作地点的灾害事故避灾路线的指示;
(2)巷道内避灾路线的标识;
(3)巷道交叉口避灾路线标识;
(4)井下应急广播系统;
(5)入井人员随身携带的压缩氧自救器;
(6)避灾路线上设置的自救器补给;
(7)避灾路线上的压风管路、供气阀门;
(8)避灾路线上的供水管路、供水阀门;
(9)避难硐室。
3、压风自救系统
矿井在地面工业广场设有地面空压机房,安装四台OG110F型风冷螺杆式空气压缩机,配套110KW电动机,供电电压380V,单台排气量20m3/min,排气压力为0.75Mpa。
采掘工作面是否按规定设置压
风自救装置,安全保护、防护装置是否齐全,系统运行是否稳定可靠,设备检测是否符合要求。
4、供水施救系统
采掘工作面按规定设置供水施救装置,是否保证所有供水施救装置齐全、完好,系统运行是否稳定可靠。
5、人员定位系统
现我矿用的为KJ319人员定位监测系统,在各主要地点出、入口及巷道交叉点处设置人员定位分站,把监测到的人员进出情况及时上传至矿井地面监控指挥中心,并保证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所有入井人员均配备标识卡,是否能够实时掌握井下各作业区域人员的动态分布及变化情况。
按照《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和管理规范》(AQ1048--2007)的要求,完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并做好系统的维护工作,是否能够保障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6、通信联络系统
矿井现有的调度通信系统交换机为SH-3000D型数字交换机。
利用矿井现有的调度电话通信系统,在井下各作业地点及固定岗位安装直通调度指挥中心电话,是否能与调度室保持联系。
五、其他要求
1、安全避险系统评估要由各系统负责人签字确认,针对查出的问题要按照“五定”原则的要求进行落实整改。
2、安全避险系统评估要有评估领导小组人员签字,系统评估后
要有结论,说明安全避险系统的有效性程度。
3、评估期间各系统负责人要切实负责,认真排查,不得流于形式、弄虚作假。
4、按照安全避险系统评估工作方案,经有效性评估完成后由总工程师组织编制安全避险系统评估报告。
二〇一九年二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