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ML的学生网上选课系统建模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4
信息系统集成技术及应用题目:UML系统分析设计、建模与实现学号:100430112022姓名:杨家建专业:计算机技术指导教师:舒远仲UM L系统分析设计与建模以简单的学生选课系统进行详细的系统分析与建模。
(一)系统用例图1•首先根据需求分析可知:管理员维护课程信息,对其进行添加、修改、删除等。
学生可以在线查询课程信息,并进行选课,也可以在规定时间内更改选修 的课程。
我们发现系统中的参与者有:管理员和学生,然后从参与者的角度就可 以发现系统的用例,并绘制出系统的用例图,如图 1所示:图1学生选课系统用例图2.对部分用例进行描述:“添加课程”用例1) 用例名:添加课程2) 执行者:管理员3) 目的:管理员通过系统界面进入,添加所要开设的课程,确认无误后将其信息保 存到数据库中,以供学生选择。
4)过程描述:5) 管理员选择进入管理界面,用例开设修改课程停开课程A —管理员vvinclude>><<include>>添加课程vvinclude>><<extend>>删除课程查询课程信息6)系统提示输入管理密码7)管理员输入密码8)系统验证密码9)A1:密码错误10)进入管理界面,系统显示目前所建立的全部课程信息11)管理员选择添加课程12)系统提示输入新课程信息13)管理员输入信息14)系统验证是否和已有的课程冲突15)A2 :有冲突16)10 )系统添加新课程,提示课程添加成功17)11 )系统重新进入管理界面,显示所有课程18 )12 )用例结束19 )异常事件流处理:20 )A1 :密码错误:1)系统提示再次输入。
2)用户确认后进入第5)步。
21 )A2 :有冲突:1)系统提示冲突,显示冲突的课程信息。
2)用户重新输入,验证无误后进入第10 )步。
选课”用例1)用例名:选课2)执行者:学生3)目的:学生进入选课系统界面,浏览的课程,最后选择一门自己喜欢的课程并提交。
学生选课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说明:本文档详细展示了“学生选课管理信息系统”的UML建模过程,供大家对自己的系统进行建模时参考。
目录第一章需求分析 (2)一、需求调查 (2)二、建立用例图 (2)三、描述用例 (3)第二章系统分析 (5)一、寻找系统中的类 (5)二、建立交互图并寻找类的操作 (6)三、建立类图 (13)第三章系统设计 (15)一、类图的调整与完善 (15)二、人机界面设计 (16)三、数据库设计 (19)第四章系统实现 (21)一、开发环境 (21)二、建立数据库 (21)三、程序设计 (22)四、系统测试 (29)五、使用说明 (33)第一章需求分析一、需求调查为提高学生选课的准确性,提高数据处理的工作效率,特开发学生选课管理信息系统。
经过调查,发现该系统的需求如下:教务科管理和维护学生和课程信息。
查看所有的学生信息和课程信息,对以上信息进行添加、修改、删除。
学生在线选课。
选择好课程后进行提交,系统要记录学生所选择的课程和提交的时间;学生也可以撤销提交。
选课中心处理选课数据。
查看选课信息,统计每门课程的选课人数,停开选课人数少于规定人数的课程。
二、建立用例图从以上需求陈述中,我们发现系统中的参与者有:教务科、学生、选课中心。
识别出参与者后,从参与者的角度就可以发现系统的用例,并绘制出系统的用例图,如下图所示。
用例图三、描述用例用例图中仅仅给出了用例的名称,每一个用例的内部细节尚不清楚,需要对此进行描述。
描述用例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文字或表格,另一种是活动图。
下面分别用表格和活动图描述一个用例。
1、“添加学生信息”用例的描述采用表格的形式描述用例,如下表所示:“添加学生信息”用例的描述用例名称添加学生信息用例标识UC1001基本操作选程1、通过查询确认学生信息不存在2、将学生信息保存到数据库中3、将学生信息在页面上显示出来可选操作流程如果要添加的学生信息已经存在,则显示相应的提示信息2、“删除选课人数不足的课程”用例的描述采用活动图描述该用例,如下图所示:“删除选课人数不足的课程”用例的活动图第二章系统分析一、寻找系统中的类1、实体类通过对系统需求的分析,我们发现系统中的实体类有:学生信息类、课程信息类、选课信息类。
《学生网上选课管理系统(UML)》一、系统概述学生网上选课管理系统是基于UML(统一建模语言)进行设计的,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便捷、高效的选课平台。
本系统通过对选课流程的规范化管理,提高了选课效率,降低了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保证了选课过程的公平、公正。
二、系统功能模块1. 用户登录模块用户登录模块包括学生登录和教务管理员登录两个部分。
学生通过学号和密码登录系统,进行选课操作;教务管理员则负责维护课程信息、监控选课过程及处理异常情况。
2. 课程浏览模块课程浏览模块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程信息,包括课程名称、课程编号、上课时间、上课地点、授课教师等。
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和需求筛选课程,为选课做好充分准备。
3. 选课操作模块选课操作模块是系统的核心部分,学生可以在该模块进行课程选择、退选、查看已选课程等操作。
系统会实时更新选课结果,确保学生选课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4. 课程管理模块课程管理模块供教务管理员使用,主要包括课程信息维护、选课人数限制、选课时间设置等功能。
教务管理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课程安排,确保选课工作的顺利进行。
5. 数据统计与分析模块数据统计与分析模块负责收集、整理选课数据,为教务管理员提供决策依据。
通过分析选课结果,教务管理员可以了解学生选课偏好,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
三、系统特点1. 操作简便:系统界面设计简洁,操作流程清晰,便于学生快速上手。
2. 高效性:采用UML建模,系统结构合理,数据处理速度快,提高了选课效率。
3. 安全性:系统采用加密技术,保障用户数据安全,防止信息泄露。
4. 可扩展性:系统设计充分考虑未来发展需求,便于功能扩展和升级。
5. 易维护性:模块化设计,便于后期维护和故障排查。
《学生网上选课管理系统(UML)》四、系统角色与权限划分1. 学生角色查询和浏览课程信息;进行选课、退课操作;查看个人选课记录和课程表;接收选课通知和系统消息。
2. 教务管理员角色发布和更新课程信息;设置选课时间、人数限制等参数;监控选课过程,处理选课异常情况;管理学生账户信息,包括权限分配和密码重置;查询和导出选课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第25卷第1期V ol 125 N o 11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angchun N 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2006年2月Feb 12006基于UM L 的学生网上选课系统建模任丽君(绍兴文理学院初等教育学院,浙江绍兴 312000)[摘 要]本文讨论了面向对象技术的基本概念和UM L 建模语言,分析了高校学生网上选课的特点,结合软件工程和面向对象技术,设计了基于UM L 用例图和顺序图的学生网上选课系统模型,并运用UM L 的活动图描述了学生网上选课的工作流程。
[关键词]UM L (Unified M odeing Language );面向对象;图;网上选课[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8-178X (2006)01-0072205[收稿日期]2005-11-01[作者简介]任丽君(1978-),女,浙江上虞人,绍兴文理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助教,从事软件工程及多媒体技术研究。
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很多高等院校都开始对课程设置结构进行优化,从传统课程结构的单一性转向现代课程结构的基础性和综合性,从纵深型转向宽广型,越来越多的高校实行学分制教学,开设了大量的选修课,但是目前大多数学校使用教务管理软件是诸如面向过程方法等非面向对象技术开发的,这使得这些管理软件在可扩充性、交互性、网络应用等方面存在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很难适应教育需求的变化,使得这些软件不能得到长期稳定的应用。
新一代的高校教务管理系统必将是使用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技术系统开发的、以各种持久对象为基础的、使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编制的管理信息系统,与传统的面向对象过程开发方法(比如生命周期法)相比,使用面向对象开发方法可以在开发过程中应用原型法反复迭代开发,模型便于修改以适应需求变化。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方法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出现了一个高潮,UM L (Unified M odeing Language )是这个高潮产物,它统一了Booch 、Rumbaugh 和Jacobs on 的表示方法,融入了软件工程领域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提出如模板、扩展机制、活动图等新概念,使它不但适用于面向对象的软件分析与设计,还支持从需求分析开始的软件开发的全过程,最终统一为大众所接受的标准建模语言。
学生选课系统UML分析建模1.学生选课系统随着高校教学管理的系统化和计算机的网络化,以及学分制教学改革的加快,网上选课系统已成为教学教务管理的重要部分。
当前,高等院校正逐步实施学分制,学分制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课程,具有分散性、时间不确定性,难于人工调配与集中管理。
另外,随着各个高校扩招程度的加快,学生人数日益增加,造成教学资源比较紧张,这无疑增加了选课管理难度和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传统基于集中式管理的选课无力适应这些新的变化,建立网上选课系统势在必行。
2.需求分析学生网上选课系统是针对在校学生和教师使用,从学生的角度来说,由于学校教学制度的改革,现在大部分高等院校开始实行的是学生的自主选课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按照学校安排好的课程上课——已经不能适应新型的教学手段,如果仍然通过纸上的方式选课,一方面浪费的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另一方面浪费时间以及在人为的统计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的差错等情况。
随着高校人数的增多,这种弊端会越来越多的暴露出来。
因此,利用网络,使学生只要在计算机前输入自己的个人选课信息即可完成原来几倍的作业量。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同样是节省了大量的工作量,由于教师提出代课申请完成课程发布的工作较学生选课而言更加的复杂,因此通过网上进行课程发布能大幅度的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减少错误的发生几率。
作为教师,也只要通过自己的电脑来操作即可,不用再奔波于教务处和办公室之间。
以UML构建思想来实现网上选课系统可以最大程度的做到实用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相结合,安全性以及规范化原则。
功能需求:选课系统主要是对学生信息,成绩信息,教师信息,课程信息进行管理和维护的功能。
对学生的功能,学生可以浏览个人的信息如学号,姓名,性别等,还可以查询成绩。
选课,可以查看课程信息,包括课程时间,类型,学时等,然后进行选课,并且可以查看教师,选课人数。
对管理员的需求,系统的日常维护,包括代码维护和数据维护。
学生选课系统完整的UML建模(一)系统用例图1.首先根据需求分析可知:管理员维护课程信息,对其进行添加、修改、删除等。
学生可以在线查询课程信息,并进行选课,也可以在规定时间内更改选修的课程。
我们发现系统中的参与者有:管理员和学生,然后从参与者的角度就可以发现系统的用例,并绘制出系统的用例图,如图1所示:图1 学生选课系统用例图停开课程删除课程2.对部分用例进行描述:“添加课程”用例1)用例名:添加课程2)执行者:管理员3)目的:管理员通过系统界面进入,添加所要开设的课程,确认无误后将其信息保存到数据库中,以供学生选择。
16)10)系统添加新课程,提示课程添加成功17)11)系统重新进入管理界面,显示所有课程18)12)用例结束19)异常事件流处理:20)A1:密码错误:1)系统提示再次输入。
2)用户确认后进入第5)步。
21)A2:有冲突:1)系统提示冲突,显示冲突的课程信息。
2)用户重新输入,验证无误后进入第10)步。
“选课”用例1)用例名:选课2)执行者:学生-可编辑修改-。
3)目的:学生进入选课系统界面,浏览的课程,最后选择一门自己喜欢的课程并提交。
4)过程描述:5)1)学生进入选课登录界面,用例开始6)2) 系统提示输入学号与密码7)3) 学生输入学号与密码8)4)系统验证9)A1:验证错误10)5) 进入选课主界面11)6)学生点击选课12)7)系统显示所有课程信息 13)8)学生选择课程14)9)系统验证课程是否可选 15)A2:不可选16)10)系统提示课程选择成功 17)11)用例结束18)异常事件流处理:19)A1:验证错误:1)系统提示验证错误,提示重新输入。
2)验证成功,进入第5)步20)A2:不可选1)系统提示课程不可选及原因。
2)学生重新选课。
3)验证成功后进入第10)步“修改”用例-可编辑修改-5)进入修改主界面,系统显示目前所建立的全部课程信息6)管理员选择要修改的课程7)是否确定修改该课程A2:不修改8)系统显示全部课程信息9)管理员输入新信息10)验证是否有课程冲突A3:冲突11)系统修改课程,提示修改成功12)系统重新进入主界面,显示所有课程13)用例结束异常事件流处理:A1:密码错误:1)系统提示再次输入。
基于UML的学生网上选课系统建模
作者:肖凯
来源:《数字技术与应用》2010年第12期
摘要:本文讨论了面向对象技术的基本概念和UML建模语言,分析了高校学生网上选课的特点,结合软件工程和面向对象技术,设计了基于UML用例图和顺序图等的学生网上选课系统模型,并运用UML的活动图描述了学生网上选课的工作流程。
关键词:UML 面向对象图网上选课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0)12-0045-02
前言
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很多高等院校都开始对课程设置结构进行优化,从传统课程结构的单一性转向现代课程结构的基础性和综合性,从纵深型转向宽广型,新一代的高校教务管理系统必将是使用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技术系统开发的、以各种持久对象为基础的、使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编制的管理信息系统,与传统的面向对象过程开发方法(比如生命周期法)相比,使用面向对象开发方法可以在开发过程中应用原型法反复迭代开发,模型便于修改以适应需求变化。
1 面向对象的统一建模语言UML
1.1 面向对象技术
面向对象技术是用归纳演绎的思想方法进行软件开发,用对象模式分析客户需求(OOA),进行系统设计(OOD),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实现软件系统(OOP),用面向对象的方法测试(OOT)。
面向对象的实质是从系统组成的角度对系统进行分析,利用类及对象作为基本构造单元,使设计出的软件模块化,可复用性、易于维护,降低开发维护费用,提高软件质量。
1.2 统一建模语言UML
统一建模语言UML是一种通用的可视化建模语言,用于对软件进行描述、可视化处理、构造和建立软件系统制品的文档。
它记录了对必须构造系统的决定和理解,可用于对系统的理解、设计、浏览、配置和信息控制。
每一种UML的视图都是由一个或多个图组成的,一个图就是系统架构在某个侧面的表示,它与其它图是一致的,所有的图一起组成了系统的完整视图。
2 基于UML的学生网上选课系统的分析
学生选课系统是高校教务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在本系统中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以及教学计划的指导,对开设的课程进行选择修读。
教师可提供所开课程的信息,同时还可通过该子系统查询选课学生的信息。
教务管理人员负责何时开放和关闭选课、发布信息、选课用户的管理和选课情况的监控等。
2.1 需求分析
系统的功能需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可以登录网站浏览信息、查找信息和下载文件。
(2)教师可以登录网站输入课程简介、上传课件文件、发布信息、修改和更新信息。
(3)系统管理员可以对网页维护以及批准用户的注册申请。
2.2 模块分析
满足上述需求的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
1)数据库管理模块。
数据库管理模块包含以下几个方面:教师信息管理。
课件简介信息管理。
文件上传信息管理。
2)基本业务模块。
基本业务模块包含以下几个方面:文件上传。
文件下载。
消息发布。
信息修改和更新。
页面维护。
用户注册批准。
3)信息浏览、查询模块。
主要用于网页上信息的浏览和查询,包括以下几方面:页面信息浏览。
文章信息检索。
3 系统设计
3.1 用例事件流分析
用例图(图1)描述了系统的功能,但对于系统内功能的具体设计及协作关系的描述,则需要进一步进行静态建模和动态建模。
系统静态模型可以根据问题描述及用例,提炼出系统的对象,进而画出类图,用以表示系统静态模型。
建立静态模型后,为了表达系统的动态特征,可以建立系统的动态模型,动态模型可以采用顺序图、协作图、状态图和活动图等表示。
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从“网站用户”这个参与者泛化而来,网站用户是指网站的注册用户,注册用户可以登录系统完成相关的操作。
图1可以清楚的看到泛化关系与各个参与者所参与的用例。
抽象参与者注册用户的用例只有系统注册一个,学生和老师用户除了包含这个用例以外,还各自有相对应的用例。
3.2 类的设计
类图的设计是系统设计最核心的部分,明确基本类及基本类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助于开发者的后续设计。
接下来将介绍网络选课系统中的类图的设计。
1)参与者相关的类。
系统中和参与者相关的类图如图2所示:
2)类图说明:USER类是所有类的父类。
Student类是学生类。
Teacher类是教师类。
Administrator是管理员类。
3.3 系统的配置与实现
在完成系统的逻辑设计之后,下一步要定义设计的物理实现,如可执行文件、库、表、文件和文档等。
对面向对象系统的物理方面进行建模时要用到两种图:组件图和配置图。
其中,使用组件图能够可视化物理组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描述其构造细节。
使用配置图可以描述软件执行所需的处理器和设备的拓扑结构。
组成Web应用程序的页面包括:维护页面Maintenance Page、文件下载页面 File Download Page、文件上传页面 FileUpload Page、信息发布页面 Message Issue Page和登录页面Login Page。
网络教学系统中的应用服务器负责保存整个Web应用程序,数据库则是负责数据管理。
4 结语
与传统的面向过程的学生网上选课系统相比,面向对象模型把系统中所有角色作为对象,把隶属于每一个角色的数据和操作封装在一起,既符合人的思维习惯,又便于系统的移植、修改和扩充,而且在构建新的高校选课系统时可以重用这些对象类。
尤其是在高校联网以实现资源共享的大趋势下,根据面向对象模型构建的单个学生网上选课系统能使用实施接口、对象封装器和对象适配器等面向对象技术,只做很少的改动即可进行网络功能的扩充,然后很方便地和其他高校系统互联。
UML能够对整个开发过程提供灵活、一致、易读的表达,表现出其强大的能力,它融合了各种面向对象的建模语言的优点,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它非常适合于开发以信息分布式、开放式为基础的供应链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美]Craig Larman 著李洋,郑等译.UML和模式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蔡敏,徐慧慧,黄炳强.UML基础与Rose建模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3]王凤斌等.UML面向对象建模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