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的轴数系数。当轴间距大于3m 独的一个轴计算;当轴间距小于
3m时,双轴或多轴的轴数系数按下式计算:
C 211.2(m 1) ( 14-2 )
m—轴数。
(2)当以半刚性材料层的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
N'
K i1
C'1C'2niPPi 8
( 14-3 )
C’为1—1被8.5换,算四车轮型组的为轮0.0组9;系数,双轮组为1.0,单轮组
n 我国现行规范--《公路沥青路设计规范》JTJ D50-2006采用力学—经验法。采用双圆图式, 标准轴载BZZ-100,以弯沉和结构层的层底拉 应力为设计指标。
四、 沥青路面交通等级
n 路面结构设计的目标:在设计年限内在 预测交通量的车辆能够按设计车速安全、 舒适地通行。
1. 路面设计年限(06规范)
1 基本假定:
(1)各层为连续、均质、各向同性的线弹性体。其
中最下一层为半无限大,其上各层厚度有限, 水平方向无限大;
δδ
ρ
h1
E1,μ1
hi
Ei.μi
08.03.2021
E0,μ0
14
(2)各层水平方向的无限远处及最下一层无限 深处,其应力、应变和变形均为0;
(3)小变形; (4)层间接触条件,或为完全连续(称连续体08.03.2021 Nhomakorabea17
3.主应力计算
因要验算结构抗拉强度,需计算各层应力。 主应力按(14-17)式计算。
08.03.2021
18
第3节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原则)
1. 适应行车荷载作用的要求
n 根据公路等级、交通等级、使用要求选择面层 类型,参考表14-5
n 沥青面层厚度适中,各种类型的沥青层的最小厚度 (不宜小于混合料公称最大粒径*的2.5~3倍, OGFC和SMA为2~2.5倍)、适宜厚度参见06规范 表4.1.3-1(与书中表14-6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