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 格式:pdf
- 大小:2.22 MB
- 文档页数:23
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乘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笔算乘法教学目标:1.学习末尾或中间有零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理解算理并能熟练计算。
2.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柴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对同一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操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让学生潜意识里感受大海的富饶,增强保护大海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习末尾或中间有零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理解算理并能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在计算过程中注意末尾或中间的0,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一)由教师去海边城市旅游,让学生帮老师选择一些地方特产的话题引入。
(二)学生观察情境图,发现数学信息。
一定能够要提醒学生能发现哪些有数学有关的信息,尽量避免学生说一些与本节课无关的信息。
(三)学生分组交流,然后汇报,师板书信息。
鱿鱼丝: 30元/盒,净重:350克虾:105元/盒,净重:300克海参:406元/盒,净重:250克(四)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根据上面的信息,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师随机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1)…盒鱿鱼丝多少元?…盒鱿鱼丝多少克?(2)…盒虾多少元?…盒虾多少克?(3)…盒海参多少元?…盒海参多少克?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一)教师引导学生先来解决:例如3盒鱿鱼丝多少元?1.列式:30×3=2.探究:为什么这样列算式? 30表示什么意思?3又表示什么意思?(渗透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数量关系,并举生活中买东西的例子。
)3.思考:这道题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有什么不同?(板书课题: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4.计算方法学生自己先独立思考,然后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1)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后面添上零。
(2)3个30 相加。
5.强调算理30×3就是求3个30是多少?(二)解决:3盒鱿鱼丝多少克?1.列式:350×3=2.探究:为什么这样列算式? 350表示什么意思?3又表示什么意思?3.计算方法(1)估算学生自己先独立思考,然后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有两种情况:一是:把350看做300,300×3=900;二是:把350看做400,400×3=1200;猜测实际的积比900和1200小还是大呢?学生的意见可能不统一,也可能认为在900和1200之间。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一,教学内容三上教材P67例5例6二,二、课时目标1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及简便写法。
2能正确地计算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3培养学生运用类推迁移的数学思想和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列竖式计算的写法,尤其是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养成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答题纸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师:新建的运动场竣工了,老师带大家去参观,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整个运动场的看台分为8个区,每个区有604个座位。
运动场有多少个座位你能算出吗试试看,1学生思考后,指名说一说,怎样列式计算、2观察算式中因数的特点和同桌说一说。
揭题:我们已经知道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如果0藏在乘法算式一个因数的中间,你还会计算吗这节课我们就先来解决这一问题。
板书: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二、互动新授1 教学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算法。
引导:我们先来估算一下有多少个座位。
追问:如果我们想要知道运动场座位准确的数量,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坚式计算让学生在答题纸上独立列出坚式,并试着计算。
教师巡视,对计算有困难的学生给于提示。
回集体交流,说说计算过程小组讨论因数十位上的“O”应该怎样乘积的十位上写几小组代表发言:因数十位上的0乘8还得0,再加上进上来的3得3,所以积的十位上写3师小结:不管因数中间是否有0,都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另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字:哪一位上的乘积是0,若没有进上来的的数,要在那一位上写0,若有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
2探究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算法1 出示数材第67页例题6,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让学生自己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让学生列出算式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280X3,也就是3个280是多少。
3让学生观察算式中因数与例5有什么不同,指名回答因数末尾有04在答题纸上试算。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五课时《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课题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单元第六单元学科数学年级三年级学习目标1.创设具体的情境,学会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知道0乘任何数都得0。
2.体验类推、迁移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估算意识。
3.通过创设具体的生活情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重点学会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
难点能够利用0乘任何数都得0正确计算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一、复习旧知1.打保龄球。
2.列竖式计算。
45×2= 146×3=师: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怎样计算?反馈: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二、导入新课课件出示:师:话说孙悟空大闹天空后,把蟠桃带回花果山,小猴们可开心了,每只小猴都吃得美美的、饱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学生自由说说。
通过复习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知做准备。
利用课前谈话创设情境,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饱的。
讲授新课一、关于0的乘法课件出示:师:大家看到了什么?师:盘子里一个桃子也没有,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师:说得真好!那么你们能算算7个盘子里一共还有多少个桃子吗?想想算式应该怎么列式?反馈:我列的是加法:0+0+0+0+0+0+0=0(个)师:还有不同的算式吗?反馈:我列的乘法算式:0×7=0(个)。
我是这样列的:7×0=0(个)师:能说说为什么这两个乘法算式都等于0吗?0×7和7×0都可以表示7个0相加,结果是学生:7只小猴把盘子里的桃子都吃完。
学生:可以用数字0来表示。
学生独自思考,然后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
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说说。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的中间或末尾有0)。
(教材第48~50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2.使学生学会用简便方法计算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
3.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
重点:竖式的简便写法以及积的末尾0的个数的确定。
重点难点难点:因数中间的0是否与另一个因数相乘的问题。
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口算。
老师出示口算卡,指名说得数。
12×1023×1032×308×13 6×50 24×202.提问。
出示:6×50师:这道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先用整十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一位数,再在得数的后面添一个0)出示:24×20师:这道整十数乘两位数的口算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先用整十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两位数,再在得数的后面添一个0)3.导入。
观察:6×50和24×20这两道题的因数有什么特点(都是整十数,末尾都有0)师:如果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有0,这样的乘法你会做吗板书:160×30=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1.学习例2(1)。
(1)老师出示例题。
(2)学生根据题意,独立列出算式。
(3)尝试笔算。
(4)反馈,请运用不同算法的同学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解答的。
生1:我是口算得出的结果,先算16×3=48,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两个0。
生2:我是这样算的:(5)提问。
这道题与前面学习的有什么不同(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有0)这道题怎样用简便的方法计算(学生丙的做法比较简便)师:写竖式时,要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再把0前面的数相乘。
提问: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怎样添0(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添几个0)(6)归纳总结简便算法。
《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2. 使学生能够正确进行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过程,体验类推、迁移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与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一个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算理。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提出问题:昨天我们学了和0有关的乘法,你还记得什么?预设:0乘任何数都得0。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与0有关的知识,为下面学习乘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做知识基础。
二、探究新知1.中间有0的乘法。
出示信息:运动场的看台分为8个区,每个区有604个座位。
运动场共有多少个座位?提出问题: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怎样列式呢?预设:604×8= 。
提出问题:估一估,大约有多少个座位。
预设:把604看作600,600×8=4800(个)大约有4800个座位。
提出问题:你能用竖式计算吗?预设:提出问题:十位上0和8相乘时是怎样计算的?预设:0乘8得0加上进位的3得到十位上是3。
提出问题:注意观察,在计算中间有0的乘法时应该注意什么? 预设:0也要乘。
总结说明:在计算过程中,不管因数中间是否有0,都要用这个数去乘多位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即使十位上是0也要乘。
当个位积不满十时,十位上要用0占位。
注:此图片是动画缩略图,如需使用此资源,请插入动画“【数学探6 0 4 × 8 4 8 3 23 42. 末尾有0的乘法。
出示信息:学校图书室买了3套《小小科学家》丛书,每套280元。
一共花了多少钱?提出问题: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怎样列式呢?预设:280×3= 。
提出问题:你能有竖式计算吗?预设1:预设2:教师说明:两种方法都可以。
一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中0前面的数,再看多位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后面添几个0。
提问:一共有多少金币?(12个)你怎么知道的?(3×4=12)说明:一下出现0×4有些突兀,给个过渡较好。
现在有多少金币你知道吗?(每个筐子0个金币)。
如果是5个筐子呢?提问:还可能是0和几相乘?你能举出类似的乘法算式吗?若生说到0×0板书,及时板书,若没有,则师提问:老师举0×0可以吗?等于多少?(板书0×0=0)提问:这样的例子举得完吗?说明:既然问例子是否举得完,得让学生举一举。
板书:0×0=0,0×4=05×0=0师:那你发现了什么?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贴板书)过渡:哎呀!看来,0的确很神奇!任何数与它相乘,就奇迹般地变为……0啦!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帖课题)乘数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二、情境引入师:一起看,(出示例题图)体育馆一个看台大约有102个座位,这有4个看台,一共有多少个座位?(手圈一下图)会列式吗?提问:能估算一下吗?是的,说的真好。
现在老师用方块图来表示座位。
(出示课件方块图的1个百和2个2.这是第一看台,这是10×10的看台。
)那你会算吗?(停顿一下)提问:你可以在图上圈一圈,表示出你的算法吗?先圈一圈,再列竖式。
(生操作,师巡视,请生上台板书)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圈的?怎么想的?提问:这位同学列的竖式对吗?哪些同学和他一样?谁能说说计算过程?(指名上台指着竖式说)为什么积的十位是0?提问:那我们现在再回到图中,你能结合图,说说积的十位上的为什么是0吗?(肢体语言,动作慢指着图)所以。
指式子,所以十位上是0.同学们解释得真好。
提问:那你觉得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提问:那现在稍微改动一下,会列式吗?103×4=提问:现在你能像刚才一样,再圈一圈,算一算吗?生独立完成,师巡视。
提问:出示例题图,十位上是1,这里的1哪来的?师:让学生写,让学生说。
(板书完成竖式)103× 4412师:十位上的1是哪里来的,你能结合图说一说吗?生:4和0相乘得0,再加上个位满十进上来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