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指标术语
- 格式:doc
- 大小:55.50 KB
- 文档页数:3
财务专业词汇财务专业词汇是指在财务领域中常用的术语和词汇,它们是财务专业人员日常工作中必备的工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财务专业词汇及其解释:1. 资产负债表(Balance Sheet):一份会计报表,用于显示一个公司在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
2. 利润表(Income Statement):也称为损益表或收益表,用于显示一个公司在特定期间内的收入、成本和利润。
3. 现金流量表(Cash Flow Statement):一份会计报表,用于显示一个公司在特定期间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4. 财务比率(Financial Ratios):用于衡量一个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绩效的指标,如流动比率、资产周转率等。
5. 盈利能力(Profitability):指一个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利润水平,如净利润率、毛利率等。
6. 偿债能力(Solvency):指一个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如债务比率、利息保障倍数等。
7. 财务分析(Financial Analysis):对一个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绩效进行评估和解释的过程,以支持决策制定。
8. 财务规划(Financial Planning):制定和实施财务目标和策略的过程,以实现长期的财务可持续性。
9.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识别、评估和应对财务风险的过程,以确保企业的稳健运营。
10. 财务审计(Financial Audit):对一个公司的财务报表和业务活动进行审查,以确定其准确性和合规性。
除了以上列举的词汇,财务专业领域还有许多其他术语,如财务资本、财务杠杆、股息、资本预算等。
掌握这些词汇对于财务专业人员来说至关重要,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财务数据,做出明智的决策。
100个常见的财务术语的中英文对照:1.资产负债表-Balance Sheet2.利润表-Income Statement3.现金流量表-Cash Flow Statement4.权益-Equity5.负债-Liabilities6.应收账款-Accounts Receivable7.应付账款-Accounts Payable8.折旧-Depreciation9.摊销-Amortization10.毛利润-Gross Profit11.净利润-Net Profit12.营业收入-Revenue13.税前利润-Pre-Tax Profit14.税后利润-After-Tax Profit15.税收-Taxes16.预付账款-Prepaid Expenses17.固定资产-Fixed Assets18.流动资产-Current Assets19.非流动资产-Non-Current Assets20.货币资金-Cash and Cash Equivalents21.存货-Inventory22.无形资产-Intangible Assets23.有形资产-Tangible Assets24.股东权益-Shareholders'Equity25.市值-Market Value26.减值-Impairment27.财报-Financial Statements28.财务指标-Financial Ratios29.收入-Income30.费用-Expenses31.盈利-Profit32.成本-Cost33.利率-Interest Rate34.汇率-Exchange Rate35.通货膨胀-Inflation36.汇兑损益-Foreign Exchange Gain/Loss37.现金流量-Cash Flow38.资产负债表债务比率-Debt-to-Equity Ratio39.财务杠杆-Financial Leverage40.资本回报率-Return on Capital41.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42.内部收益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43.投资回报率-Return on Investment44.市盈率-Price-to-Earnings Ratio45.市净率-Price-to-Book Ratio46.经营性现金流-Operating Cash Flow47.财务性现金流-Financing Cash Flow48.投资性现金流-Investing Cash Flow49.营业成本-Cost of Goods Sold50.资金流量-Funds Flow51.长期借款-Long-Term Debt52.短期借款-Short-Term Debt53.货币兑换-Currency Conversion54.固定成本-Fixed Cost55.变动成本-Variable Cost56.利润率-Profit Margin57.资产周转率-Asset Turnover Ratio58.财务分析-Financial Analysis59.资产减值准备-Allowance for Doubtful Accounts60.市场份额-Market Share61.总资产周转率-Total Asset Turnover Ratio62.资产负债率-Debt-to-Asset Ratio63.自由现金流-Free Cash Flow64.资产收益率-Return on Assets65.负债收益率-Return on Liabilities66.股票-Stocks67.债券-Bonds68.期权-Options69.期货-Futures70.衍生品-Derivatives71.投资组合-Investment Portfolio72.收益率-Yield73.偿付能力-Solvency74.信用评级-Credit Rating75.现值-Present Value76.未来值-Future Value77.现金比率-Cash Ratio78.流动比率-Current Ratio79.速动比率-Quick Ratio80.息税前利润-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es(EBIT)81.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arnings Before Interest,Taxes, Depreciation,and Amortization(EBITDA)82.理财产品-Financial Products83.资产管理-Asset Management84.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85.资金管理-Cash Management86.保险-Insurance87.投资银行-Investment Banking88.证券市场-Securities Market89.投资顾问-Investment Advisor90.股票交易-Stock Trading91.债券交易-Bond Trading92.基金-Mutual Fund93.证券投资-Securities Investment94.金融市场-Financial Market95.财务规划-Financial Planning96.财务顾问-Financial Advisor97.财务报表分析-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98.会计准则-Accounting Standards99.会计周期-Accounting Period100.税率-Tax Rate。
财务日常术语财务日常术语: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是最常见的财务报表,也是财务日常术语中的重要内容。
它们分别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状况和现金流动状况,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财务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利润表,也称为损益表,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所发生的各项收入和费用的汇总表。
利润表的主要目的是计算企业的净利润,以反映企业盈利的能力。
利润表通常包括销售收入、成本费用、税费等各项指标。
通过分析利润表,可以了解企业的销售状况、成本控制情况以及盈利水平,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资产负债表,简称资产表,是企业在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总结表。
资产负债表的主要目的是反映企业的资产规模、资金来源以及资本结构。
资产负债表一般分为资产部分和负债部分,资产部分包括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负债部分包括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可以了解企业的资金状况、偿债能力以及资本结构,为企业的经营和融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现金流量表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流入、流出及其变动情况的报表。
现金流量表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企业的现金收入和支出情况,以及现金的净增减额。
现金流量表一般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部分。
通过分析现金流量表,可以了解企业的现金流动情况,评估企业的现金流量风险和经营能力,为企业的经营和投资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核心报表,对于企业的经营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这些财务报表,可以全面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现金流动状况,为企业的发展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在实际工作中,财务人员需要掌握财务日常术语,灵活运用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为企业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和决策支持。
盈利能力比率此类衡量标准将销售额和利润表示为与其他各种不同项目的百分比,以此来衡量公司的盈利水平。
•资产回报率(Return On Assets, ROA):资产回报率对公司资产投资的状况提供了定量的描述。
要计算资产回报率,用净收入除以资产。
•权益回报率(Return On Equity, ROE):权益回报率表示由公司所有者所提供的资金部分的回报率。
要计算权益回报率,用净收入除以所有者权益。
•销售回报率(Return On Sales, ROS):销售回报率又称为利润率,它衡量的是将销售额转化为利润的能力。
例如,如果一家公司每实现100美元的销售额可以盈利10美元,那么它的销售回报率就是10/100,即10%。
要计算销售回报率,请用净收入除以总销售收入。
•毛利率:该比率衡量毛利润相对于销售收入所占的比例。
毛利润指减去销售成本后的利润或收入。
毛利润减少可能意味着公司将没有能力支付费用。
要计算毛利率,首先需从销售额中减去销售成本来算出毛利润。
然后用毛利润除以销售额算出毛利率。
•息税前利润(EBIT)率:该指标又称营业毛利率,许多分析师使用这项指标来衡量公司经营活动的盈利能力。
要计算息税前利润率,用息税前利润除以净销售额。
运营比率此类衡量标准将不同的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数据联系起来,评估公司的经营效率。
•资产周转率:该比率显示公司的资产利用效率。
要计算资产周转率,请用销售额除以资产。
得出的数字越大越好。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最好能立即收回应收账款。
该衡量标准可以具体地告诉您公司收回欠款所需的实际时间。
相对于用4天时间就能收回应收账款的公司来说,需要45天时间才能收回应收账款的公司需要更多的运营资本。
要计算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请用给定时间段内的应收账款净额除以销售净额,然后用所得的商乘以365。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该衡量标准可以告诉您公司向供应商支付货款所需的天数。
所用天数越少,公司拖欠债务的可能性越小。
要计算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用考察期间的应付账款除以销售成本,然后用所得的商乘以365。
财务分析所需术语一、财务分析概述财务分析是指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进行系统、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评价,以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在进行财务分析时,需要掌握一些财务术语,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财务数据。
二、财务报表术语1. 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企业在特定日期上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总结表。
其中,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负债包括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的净资产。
2. 利润表:利润表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收入、成本和利润的总结表。
其中,收入包括销售收入和其他收入,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净收入。
3. 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总结表。
其中,现金流入包括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和筹资活动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包括经营活动现金流出、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和筹资活动现金流出。
三、财务比率术语1. 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计算公式为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2. 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计算公式为速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
速动资产是指除去存货的流动资产,速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3. 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是衡量企业财务风险的指标,计算公式为总负债除以总资产。
资产负债率越低,说明企业的财务风险越小。
4. 净利润率:净利润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计算公式为净利润除以营业收入。
净利润率越高,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5. 资产周转率:资产周转率是衡量企业资产利用效率的指标,计算公式为销售收入除以平均总资产。
资产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率越高。
四、财务分析方法术语1. 横向分析:横向分析是通过比较同一企业在不同会计期间的财务数据,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变化趋势。
2. 纵向分析:纵向分析是通过比较同一会计期间不同财务项目之间的关系,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结构和变化。
会计100个经典术语1. 财务报表:用于汇报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的文件,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2. 资产负债表:反映公司在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的表格。
3. 利润表:反映公司在特定期间内的收入、成本和利润的表格。
4. 现金流量表:反映公司在特定期间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表格。
5. 财务比率:用于衡量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的指标,例如流动比率、偿债能力比率和盈利能力比率。
6. 应收账款:公司出售产品或提供服务后尚未收到的款项。
7. 应付账款:公司购买产品或接受服务后尚未支付的款项。
8. 折旧:用于衡量资产价值减少的会计方法,通常应用于固定资产。
9. 摊销:用于分摊资产成本的会计方法,通常应用于无形资产。
10. 预付款项:公司提前支付的款项,通常用于购买产品或接受服务。
11. 固定资产:公司长期持有的物理资产,例如土地、建筑和设备。
12. 无形资产:公司持有的非物质资产,例如专利、商标和版权。
13. 股东权益:公司的净资产,包括股本和留存收益。
14. 资本开支:用于购买或改善资产的支出,通常是长期性的投资。
15. 营业成本:用于生产和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直接和间接成本。
16. 销售收入:公司通过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获得的收入。
17. 税前利润:公司在税收和利息等费用扣除前的利润。
18. 税后利润:公司在税收和利息等费用扣除后的利润。
19. 现金流量:公司在特定期间内实际收到和支付的现金。
20. 现金流入:公司收到的现金,包括销售收入和融资活动所得。
21. 现金流出:公司支付的现金,包括购买成本和支付债务。
22. 财务分析:通过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23. 会计准则:规定财务报告准则和方法的规则和原则。
24. 净利润:公司在特定期间内的总收入减去总成本和费用后的利润。
25. 会计周期:用于编制财务报表的特定期间,通常是一年。
26. 财务审计:对公司财务报表进行独立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
会计100个经典术语1. 资产(Assets):企业拥有的资源,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固定资产等。
2. 负债 (Liabilities):企业所欠的债务,包括应付账款、贷款等。
3. 所有者权益 (Owner's equity):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的投资,等于资产减去负债。
4. 收入 (Revenue):企业从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中获得的金钱。
5. 成本 (Cost):企业从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中发生的费用。
6. 费用 (Expense):企业在日常运营中发生的费用,如租金、工资等。
7. 利润 (Profit):企业收入减去成本和费用后的剩余金额。
8. 财务报表(Financial statements):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9. 会计准则(Accounting standards):规范会计信息披露和报告的准则和原则。
10. 会计周期 (Accounting period):用于编制财务报表的一段时间,通常为一年。
11. 会计师 (Accountant):从事会计工作的专业人士。
12. 现金流量 (Cash flow):企业现金流入和流出的量,用于评估企业的偿付能力。
13. 应收账款(Accounts receivable):企业向客户出售产品或提供服务后未收到的款项。
14. 应付账款(Accounts payable):企业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后尚未支付的款项。
15. 固定资产 (Fixed assets):企业长期持有和使用的资产,如土地、建筑物、机器设备等。
16. 折旧 (Depreciation):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价值的减少。
17. 净利润 (Net profit):企业收入减去成本、费用和税费后的剩余金额。
18. 资本 (Capital):企业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金。
19. 市场价格 (Market value):资产或负债的估计现值。
财务分析所需术语1. 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是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主要记录和表达方式。
常见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2. 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一份反映企业在特定日期上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状况的报表。
资产负债表按照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进行编制。
3. 利润表利润表是一份反映企业在特定期间内的收入、成本和利润状况的报表。
利润表按照会计等式“收入-成本=利润”进行编制。
4. 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是一份反映企业在特定期间内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的报表。
现金流量表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个部份。
5. 财务比率财务比率是根据财务报表数据计算得出的指标,用于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常见的财务比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净利润率等。
6. 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用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计算得出的比率,用于评估企业偿付短期债务的能力。
流动比率越高,企业越有能力偿付短期债务。
7. 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是用速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计算得出的比率,用于评估企业在不变资本情况下偿付短期债务的能力。
速动资产不包括存货,因此速动比率比流动比率更严格。
8. 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是用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计算得出的比率,用于评估企业负债占总资产的比例。
资产负债率越高,企业的财务风险越大。
9. 净利润率净利润率是用净利润除以营业收入计算得出的比率,用于评估企业每一单位销售收入所获得的净利润。
净利润率越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10. 财务预测财务预测是根据历史财务数据和市场情况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财务状况进行预测。
财务预测可以匡助企业制定合理的经营策略和财务目标。
11. 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可能导致财务损失的各种不确定因素。
常见的财务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12. 资本预算资本预算是指企业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估和决策的过程。
资本预算分析包括估计项目现金流量、计算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等指标。
财务分析所需术语财务分析是一种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进行评估和解读的方法。
在进行财务分析时,需要使用一些特定的术语来描述和分析不同的财务指标和数据。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财务分析所需术语:1. 资产负债表(Balance Sheet):资产负债表是一份记录企业在特定日期上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报表。
它显示了企业的资产和负债的规模和结构。
2. 利润表(Income Statement):利润表是一份记录企业在特定期间内收入、成本和利润的报表。
它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
3. 现金流量表(Cash Flow Statement):现金流量表是一份记录企业在特定期间内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的报表。
它反映了企业的现金流动状况和现金的来源和运用。
4. 财务比率(Financial Ratios):财务比率是用来衡量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的指标。
常用的财务比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净利润率等。
5. 流动比率(Current Ratio):流动比率是用来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计算公式为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越有能力偿还短期债务。
6. 速动比率(Quick Ratio):速动比率是用来衡量企业快速偿债能力的指标,计算公式为(流动资产减去存货)除以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越能够迅速偿还债务。
7. 资产负债率(Debt to Equity Ratio):资产负债率是用来衡量企业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例,计算公式为负债总额除以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率越高,说明企业负债越多。
8. 净利润率(Net Profit Margin):净利润率是用来衡量企业每一单位销售收入中的净利润占比的指标,计算公式为净利润除以销售收入。
净利润率越高,说明企业盈利能力越强。
9. 资本回报率(Return on Investment):资本回报率是用来衡量企业投资获得的回报率的指标,计算公式为净利润除以投资额。
gp财务术语GP财务术语一、总资产收益率(Return on Total Assets,ROTA)总资产收益率是衡量企业利润与总资产之间关系的指标。
该指标可以帮助投资者了解企业利用总资产创造利润的能力。
计算公式为净利润除以总资产。
二、资本成本(Cost of Capital)资本成本是指企业为了融资所支付的成本。
它包括债务成本和股权成本。
债务成本是指企业支付给债权人的利息,股权成本是指企业支付给股东的股息或股权溢价的成本。
三、资本结构(Capital Structure)资本结构是指企业的融资方式和融资比例。
它包括债务和股权两种融资方式,债务融资包括发行债券或贷款,股权融资包括发行股票或吸收股东投资。
四、资本收益率(Return on Capital,ROC)资本收益率是指企业利润与资本投入之间的关系。
它可以帮助投资者了解企业利用资本投入创造利润的能力。
计算公式为净利润除以资本投入。
五、资本回报率(Return on Investment,ROI)资本回报率是指企业利润与投资之间的关系。
它可以帮助投资者了解企业利用投资创造利润的能力。
计算公式为净利润除以投资额。
六、盈余现金流(Free Cash Flow,FCF)盈余现金流是指企业可用于分配给股东或用于再投资的现金流量。
它是净利润加上非现金费用,并减去资本支出和运营资本增减额。
七、财务杠杆(Financial Leverage)财务杠杆是指企业使用债务融资的程度。
高财务杠杆意味着企业使用更多的债务融资,可以带来更高的回报,但也增加了债务违约的风险。
八、资本预算(Capital Budgeting)资本预算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决定投资项目的过程。
它包括评估投资项目的收益率、风险和资金需求,并进行投资决策。
九、现金流量表(Cash Flow Statement)现金流量表是一份财务报表,记录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它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
市盈率:
市盈率是一个反映股票收益与风险的重要指标,也叫市价盈利率。
它是用当前每股市场价格除以该公司的每股税后利润,其计算公式如下:市盈率=股票每股市价/每股税后利润
市净率:
市净率指的是每股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率。
市净率可用于投资分析,一般来说市净率较低的股票,投资价值较高,相反,则投资价值较低;但在判断投资价值时还要考虑当时的市场环境以及公司经营情况、盈利能力等因素。
每股收益(元):
(Earning Per Share,简称EPS),又称每股税后利润、每股盈余,指税后利润与股本总数的比率。
它是测定股票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分析每股价值的一个基础性指标,是综合反映公司获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它是公司某一时期净收益与股份数的比率。
每股净资产(元):
公司净资产代表公司本身拥有的财产,也是股东们在公司中的权益。
因此,又叫作股东权益。
在会计计算上,相当于资产负债表中的总资产减去全部债务后的余额。
公司净资产除以发行总股数,即得到每股净资产。
每股现金流(元):
每股现金流量是公司营业业务所带来的净现金流量减去优先股股利与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的比率。
每股现金流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每股现金流量= (营业业务所带来的净现金流量-优先股股利)/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例如:某公司年未营业带来的净现金流量为1887.6295万元,优先股股利为零,普通股股数为8600万股,那么:
每股现金流量= 1887.6295万元/8600万股 = 0.22(元/股)
每股资本公积金(元):
是指从公司的利润以外的收入中提取的一种公积金。
其主要来源有股票溢价收入,财产重估增值,以及接受捐赠资产等。
其用途主要是扩大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和增加公司注册资本
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六十九条:公司的公积金用于公司的亏损、扩大公司生产经营或者转为增加公司资本。
但是,资本公积金不得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
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又称股东权益收益率,是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
该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
净利润增长率(%):
净利润是指利润总额减所得税后的余额,是当年实现的可供出资人(股东)分配的净收益,也称为税后利润。
它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净利润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重要指标。
净利润的多寡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利润总额,其二就是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等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乘以企业所得税税率。
我国现行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对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条件的企业,可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如高科技企业所得税率为15%。
净利润增长率代表企业当期净利润比上期净利润的增长幅度,指标值越大代表企业盈利能力越强。
每股未分配利润(元):
每股未分配利润=企业当期未分配利润总额/总股本
未分配利润是企业留待以后年度进行分配的结存利润,未分配利润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留待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二是尚未指定特定用途的利润。
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项目反映了企业期末在历年结存的尚未分配的利润数额,若为负数则为尚未弥补的亏损。
每股未分配利润的分析
[1]分析每股未分配利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每股未分配利润越多,不仅表明该公司盈利能力强,也意味着该公司未来分红、送股的能力强、概率比较大。
(2)一般而言,如果某公司的每股未分配利润超过一元,该公司就具有每10股送10股或每股派现1元红利的能力。
(3)每股未分配利润较多的上市公司,往往被各类投资者青睐,因为该类公司盈利和分红能力强,投资回报高。
(4)每股未分配利润较多的上市公司股票,在二级市场上,容易被一些主力特别是长线主力炒作。
主力资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与上市公司配合,通过多次分红送股的方式,或降低已被炒高的股价,或赚取上市公司的大比例现金分红,从而达到降低炒作成本的目的。
主营收入增长率(%):是企业营业收入增长额与上年营业收入总额的比率,反映企业营业收入的增减变动情况。
其计算公式为:
营业收入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额/上年营业收入总额)×100%
其中:
营业收入增长额=营业收入总额-上年营业收入总额
营业收入增长率大于零,表明企业营业收入有所增长。
该指标值越高,表明企业营业收入的增长速度越快,企业市场前景越好。
每股收益扣除(元):
每股收益扣除是指每股股票收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值。
每股收益包括非经常性损益和经常性损益。
上市公司通常会公布包括非经常性损益和经常性损益在内的每股收益,同时也会公布仅包括经常性损益的每股收益,即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而非经常性损益可能为正(盈利),也可能为负(亏损)。
如,2003年1-3季度A 公司的每股收益为0.147元,非经常性损益为94.41百万元,假设股份总额为:5.521亿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为-0.024元;再如,2003年1-3季度B公司的每股收益为0.11元,非经常性损益为-216.4百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每股收益反而上升至0.12元/股,由此可以计算其总股份为(216.4/0.01)*10^6=216.4亿股。
非经常性损益通常指与企业的主营业务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支,包括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股权处置损
益、补贴收入等科目。
包括非经常性损益在内的每股收益反映了公司的总体盈利状况,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每股收益则能更好地反映该公司主营业务的盈利状况。
由于公司未来持续、稳定的营收获利主要依赖于主营业务,因此我们对公司的投资价值评价也更多地参照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每股收益这一指标。
当然,还需要结合其他指标,才能作出正确的投资选择。
净利润(万元):
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公司的利润留成,一般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收入。
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为:净利润=利润总额×(1-所得税率)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净利润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
股东权益(万元):
股东权益又称净资产,是指公司总资产中扣除负债所余下的部分。
是指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的之和,代表了股东对企业的所有权,反映了股东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
分析要领
股东权益是一个很重要的财务指标,它反映了公司的自有资本。
当股东权益小于零时,公司就陷入了资不抵债的境地,这时,公司的股东权益便消失殆尽。
如果实施破产清算,股东将一无所得。
相反,股东权益金额越大,该公司的实力就越雄厚。
计算公式
股东权益(即净资产)=资产总额-负债总额
应用法则
股东权益比率应当适中。
如果权益比率过小,表明企业过度负债,容易削弱公司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而权益比率过大,意味着企业没有积极地利用财务杠杆作用来扩大经营规模。
操作实例
例如,上海汽车(相关,行情)1997年年底的资产负债表上,总资产为40.56亿元,负债是7.42亿元,股东权益就为两者之差,即33.14亿元,即是上海汽车的净资产。
其1997年底的股东权益比率为81.71%(即(33.14÷40.5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