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讲:企业营销因素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 格式:ppt
- 大小:1.56 MB
- 文档页数:46
第十四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本章是重点章节,也容易出案例题。
本章主要介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原理,消费者权利和经营者义务、国家和社会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解决以及相关主体法律责任。
本章重点是消费者权利和经营者义务、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解决以及相关主体法律责任。
难点在于消费者概念及法律责任。
本章最容易出案例分析,分值很大,大家要重视。
本章主要有四部分内容。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概述二、消费者权利和经营者义务三、国家和社会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四、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解决以及相关主体法律责任。
第一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概述一、消费者概念(一)消费者概念:指为了满足个人生活消费的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居民。
居民是指自然人或者个体社会成员。
案例1:2008年5月16日,宝吉公司经理胡某前往汽车销售商华晨公司为单位购车。
胡某在检查了该车出厂合格证等有关文件后,未对车辆外观进行仔细查看就匆忙将车子开走。
次日,宝吉公司为该车购买了相关保险,支付保险费3500元。
第3日,宝吉公司在对该车进行美化装潢时,意外发现车辆有碰伤和做漆痕迹,遂向华晨公司提出质疑。
交涉无效后,宝吉公司向芜湖市工商局消费者申诉举报中心投诉。
后经芜湖市消费者协会委托,安徽省质量检验协会对该车进行了鉴定,鉴定结论为该车的前部表面曾进行过修复作业。
于是,宝吉公司以华晨公司的售车存在欺诈为由诉至法院,要求判令华晨公司收回修复车,返还购车款12.9万元及购车附加费、鉴定费9500元,另外按照“退一赔一”原则另行赔偿12.9万元。
芜湖市中院终审判决华晨公司一次性退还宝吉公司购车款12.9万元,并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给付自5月16日至实际退款之日的利息,赔偿保险费、鉴定费等直接损失9500元。
案例2:2006年8月,消费者朱敏以28.5万元的价格,从四川西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达州分公司购买了一辆广州本田雅阁轿车。
2007年初,一位知情人告诉朱敏,他所买的车是一辆事故车,该车在运送过程中曾与一辆出租车碰擦,右边车门变形。
消费心理学教案(有案例)一、教案概述1. 目的:让学生了解消费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提高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念和行为。
2. 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3. 课时:每章2课时,共10课时4.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5. 教学工具:PPT、案例材料、调查问卷等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消费心理学的基本概念1. 消费心理学的定义2. 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内容3. 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案例: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分析第二章:消费者行为模型1. 消费者行为概述2.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3. 消费者购买决策模式案例:某电商平台营销策略分析第三章:消费者心理特征1. 消费者认知心理2. 消费者情绪心理3. 消费者态度形成与改变案例:某品牌广告营销策略分析第四章:消费者动机与需求1. 消费者动机的概念与类型2. 消费者需求的含义与特点3. 消费者动机与需求的关系案例:某汽车品牌产品定位策略分析第五章:消费者权益保护1. 消费者权益保护概述2.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3. 消费者权益保护实践与启示案例:某知名企业消费者权益保护举措分析三、教学过程1. 课堂讲授:讲解章节知识点,分析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案例,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消费者和销售员,进行角色扮演,提高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其学习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完成质量,评价其知识掌握程度。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分析思路、观点阐述等方面的表现。
4.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消费心理学的试题,测试学生总体学习效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消费心理学相关教材2. 案例材料:收集与消费心理学相关的案例,用于课堂讨论和分析。
营销学考点一:何为促销及其作用?促销:就是企业通过人员和非人员的方式,沟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和兴趣然后购买的行为。
作用:提供商品信息;突出产品特点,提高竞争能力;指导消费;强化企业形象;滋生偏爱,巩固市场地位;影响消费,刺激需求,开拓市场。
二:影响定价的因素?1: 外部环境因素:2:内部因素:(1)市场竞争结构企业目标完全竞争市场最大利润目标完全垄断市场投资收益率目标垄断竞争市场销售增长率目标寡头垄断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目标(2)竞争以保持现状为定价目标(3)政府政策以适应竞争为定价目标三:名词解释市场营销:从卖方的立场出发,以买方为对象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以满足一切现实的和潜在的顾客需要为中心,提供和引导商品或劳务到达顾客手中,同时企业获取利润的经营活动。
市场细分:是根据整体市场上顾客的差异性,以影响顾客和欲望的某些因素为依据,将一个整体市场划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顾客群体,每一个需求特点类似的顾客群体就构成市场细分。
直复营销:通常由直销人员通过对产品或服务的讲解和示范来进行的一种口渠道的销售方式四:成本导向定价法有几种?1:成本加成定价法2:盈亏平衡定价法;3:变动成本定价法;4:目标利润定价法;五:网络营销的优势。
1:跨越时空,扩大了目标市场范畴2 买卖互通,正真满足顾客个性化的需求 3 高效快捷,迅速获取顾客的需求信息4 费用低廉提高更高的顾客价值5 整合优势,获得更好的销售效果六:现代营销观念有哪些?顾客导向;整体营销;关系营销;创新营销;绿色营销;大市场营销;网络营销。
七:定价的方法。
1:成本导向定价;2:需求导向定价;3:竞争导向定价。
八,目标市场策略:无差异营销,定制营销;差异营销;集中性营销。
宏观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人口因素,自然环境,科技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微观环境:企业内部环境,渠道企业,顾客,竞争者公众九:影响消费者的行为因素:十:市场细分的标准1:消费者市场细分的标准: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心理因素,购买行为。
《市场营销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过程。
2. 掌握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的基本策略。
3. 理解消费者购买行为和市场营销组合的要素。
4. 学会运用市场营销原理分析市场情况和制定市场策略。
二、教学内容1. 市场营销概念与原则:市场营销的基本定义、市场营销的特点、市场营销的核心原则。
2. 市场营销过程:市场调研、市场分析、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
3. 消费者购买行为: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因素。
4. 市场营销组合: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
5.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分析具体企业市场营销案例,理解市场营销策略的实施和效果。
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策略。
2.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企业市场营销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市场营销的实践应用。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市场营销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团队合作能力。
4. 角色扮演:模拟市场营销场景,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案例分析的深度和理解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和市场营销知识的应用能力。
4.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市场营销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市场营销基础》教科书。
2. 案例资料:提供一些企业的市场营销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投影仪和课件:用于讲解和展示市场营销的相关内容。
4. 网络资源:提供一些市场营销的相关网站和文章,供学生自主学习。
六、教学安排1. 第1-2周:市场营销概念与原则2. 第3-4周:市场营销过程3. 第5-6周:消费者购买行为4. 第7-8周:市场营销组合5. 第9-10周:市场营销案例分析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原则、过程、消费者购买行为和市场营销组合。
2. 教学难点: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和实施,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分析,市场营销案例的解读。
消费者行为学教案一、课程简介章节名称:第一章消费者行为学导论教学目标:1. 理解消费者行为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掌握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3. 了解消费者行为学的历史和发展。
教学内容:1. 消费者行为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3. 消费者行为学的历史和发展。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消费者行为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介绍研究方法和历史发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消费者行为案例,加深对消费者行为学理解。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消费者行为学的理解和观点。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案例分析作业,检验学生对消费者行为学的掌握程度。
二、消费者心理章节名称:第二章消费者心理教学目标:1. 理解消费者心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消费者心理的主要影响因素。
3. 了解消费者心理在消费者行为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1. 消费者心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消费者心理的主要影响因素:感知、态度、动机、学习等。
3. 消费者心理在消费者行为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消费者心理的基本概念和影响因素,阐述其在消费者行为中的作用。
2. 心理测试法:进行心理测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消费者心理特征。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消费者心理体验,讨论消费者心理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心理测试题目,检验学生对消费者心理的理解程度。
三、消费者决策过程章节名称:第三章消费者决策过程教学目标:1. 理解消费者决策过程的基本环节。
2. 掌握消费者在不同决策阶段的行为特点。
3. 了解消费者决策过程中的心理因素。
教学内容:1. 消费者决策过程的基本环节:问题识别、信息搜索、评价选择、购买行为、购后评价。
2. 消费者在不同决策阶段的行为特点:介入程度、信息需求、购买动机等。
3. 消费者决策过程中的心理因素:态度、信念、价值观等。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消费者决策过程的基本环节和行为特点,分析心理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