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各地市人口与占地面积
- 格式:xls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3
陕西简介
陕西简称山,也称为秦朝。
是中国的工业和农业,交通更发达的省份和地区北西。
位于黄河中游,东山西、河南、湖北南部、四川、甘肃西部、西北和北部毗邻宁夏、内蒙古。
占地面积20.56平方公里。
西安市的首都。
秦始皇兵马俑
山西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北方是陕北黄土高原覆盖深;中央是渭泾,河流,如下游冲积形成关中平原;构建强劲的向上运动在陕南南部山区。
复杂的自然条件,以秦岭为界,北部和南部男科非常不同。
陕西季风气候税率和大陆性气候的影响更明显,从南到北有北亚热带湿润气候,暖温带半湿润气候温暖的温度特性。
陕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其悠久的文明。
十几个世纪前在陕西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周、秦、汉、唐14个朝代在此建都,如超过1100年。
现代的陕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在陕西,领导中国革命,是国内在这个创造了法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陕西已发现各类文物35750年、372余额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省现有的博物馆收藏,共有560000台(套),国家一
级文物3526件,其中123是推荐为“全国文物。
文物的密度、数量,在中国排名第一。
黄河壶口瀑布
陕西省为主与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53%,和其他少数民族回族、满族、蒙利率古族、壮族、藏族等,主要是分散的西安市,宝鸡、汉中、安康和咸阳。
陕西省旅游资源丰富,西安市,古都,华山、咸阳、宝鸡法门寺地区,皇室陵墓的燕的一个和榆林堡垒是一个著名的风景区风景。
秦始皇兵马俑被誉为八大奇迹之一的世界。
西安市生活垃圾现状分析一、西安市概况西安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北临渭河,南依秦岭,是陕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9区4县,总面积10108平方公里。
这里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宜,日照充足,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它是我国北方中西部地区重要的工业、科技、文化、教育、商贸、金融中心和国际旅游城市,1992年7月国务院批准为内陆开放城市。
在全国区域经济布局上,西安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陇海兰新铁路沿线经济带上最大的中心城市,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桥头堡,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战略地位。
据2010年第六次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8467837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7411411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056426人,增长14.25%,年平均增长率为1.34%。
全市常住人口的地区分布如下:二、西安市生活垃圾的种类及特点(一)垃圾种类西安市的生活垃圾主要可分为三类存放和弃置第一类是:可回收垃圾,包括纸、织物、橡胶、塑料、金属、玻璃等,第二类是:不可回收垃圾,包括厨余物、果皮、花草、灰土等;第三类是:有毒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荧光灯管、水银温度计、油漆桶、过期药品、化妆品等;第四类是:大件废弃物,居民废弃的旧家具、旧电器等大体积的废弃物。
(二)垃圾的特点1、垃圾产量逐年增加。
据西安市市容园林局固体废弃物管理处统计,2007年西安市城区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有3300吨,2008年西安城区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为3700吨,2009年夏天生活垃圾产生量突破4000吨,2010年的垃圾产量为5000吨,目前西安市生活垃圾产量进入夏季可达6000吨。
2、成分变化较大。
西安市近年来,家庭燃料构成的改变导致垃圾中无机炉灰比重大为降低;冷冻食品、预制成品及半成品的逐年普及,使家庭垃圾成分也发生改变,食品废物明显减少;随着包装技术与材料的改革,纸、塑料、金属、玻璃等废物则大大增加。
洛川县位于中国陕西省中部。
延安市南部。
(东经109°13′14〞-109°45′47〞,北纬35°26′29〞-36°04′12〞。
总面积1886平方千米。
总人口20万人,1990年人口17.61万,汉族为主。
秦、汉置鄜县,魏、晋匈奴入据,后秦姚苌建初八年(393)划鄜县北部置洛川县,因境内洛水得名。
后几经迁治,县名沿用至今。
中文名称:洛川县行政区类别:县所属地区:陕西省延安市下辖地区:辖7个镇、9个乡政府驻地:凤栖镇电话区号:0911邮政区码:727400 地理位置:陕西省中部,延安市南部面积:1886平方千米人口:20万人气候条件: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著名景点:洛川会议旧址等代码:610629拼音:Luochuan Xian洛水。
即今河南省洛河。
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容与乎阳林,流沔乎洛川。
” 南朝宋鲍照《拟古》诗之四:“日夕登城隅,周回视洛川。
” 唐武平一《杂曲歌辞·妾薄命》:“ 洛川昔云遇,高唐今尚违。
”基本概况矿产贫乏。
农产有小麦、玉米、糜谷烟、油油栎等林箕产。
有洛[]行政t洛川县个l]凤l l]旧l l]交r rl]r rl]r rl]r rl]r rl]r rl]r rl]r rl]rl]、杨舒乡、石泉乡、秦关乡、百益乡、朱牛乡。
历史沿革汉高祖元年(公元206年)始置鹿县。
后秦姚苌建初八年(公元388年)分鹿县北部设洛川县,因洛河水穿境而过故名。
洛川县辖5个镇、14个乡:凤栖镇、旧县镇、交口河镇、老庙镇、土基镇、菩堤乡、黄章乡、洪福梁乡、永乡乡、后子头乡、京兆乡、杨舒乡、槐柏乡、石泉乡、武石乡、秦关乡、百益乡、石头乡、朱牛乡。
2000年,洛川县辖6个镇、13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00573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凤栖镇21060 旧县镇13148 老庙镇13422 土基镇9537 交口河镇10083 石头镇11717 菩堤乡6050 洪福粱乡2231 黄章乡8524 永乡乡13257 后子头乡21115 京兆乡6158 杨舒乡14824 槐柏乡12141 石泉乡5494 武石乡4476 秦关乡9731 百益乡7739 朱牛乡9866。
佳县概况一、地理位置佳县位于陕西省东北部黄河中游西岸,榆林市东南部,毛乌素沙地的东南缘。
东与山西临县隔黄河相望,西同米脂县接壤,南同吴堡县山水相连,北同神木县相毗邻,西南依绥德县,西北靠榆阳区。
辖20个乡镇,面积2144平方千米,人口26万。
耕地4.3万公顷,绿豆出口日本等国。
有佳榆、佳宋、佳吴三条公路干线与县内支线公路相连通。
境内有白云山庙、香炉寺、白云观、云岩寺等著名景观二、概况佳县属于大陆性季风半干旱气候,平均海拔664米,年均降水380毫米,平均气温10℃,无霜期159天。
辖20个乡(镇)653个村委会,总人口26万人,土地总面积2144平方千米。
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贫困县,2011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27.01亿元,财政总收入9218万元,固定资产投资30.1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6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58元。
佳县位于陕西省东北部,黄河中游西岸,县境南北长85公里,东西宽23.9公里,总土地面积2028平方公里(折合304万亩),其中粮田面积64.5万亩,农业人口人均2.8亩。
全县辖4镇20乡、653个行政村,总人口231435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3.01%。
佳县是一个纯山区,海拔高度675-1339.5米之间,由北至南呈现出支离破碎、纵横交错的复杂地形气候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0℃,无霜期159天,年降水量395毫米。
佳县农副土特产品十分丰富,特别是红枣、薯类、豆类、羊子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
1996年,全县枣林面积达到35万亩,年产红枣3000多万公斤,薯类年产1.2亿公斤,名优杂豆总产达1350万公斤,羊子存栏18.2万只。
佳县道路交通比较发达,榆(林)佳(县)路、佳(县)吴(堡)路纵贯南北,太(原)佳(到)路、佳(县)米(脂)路横贯东西。
东经佳(县)临(县)黄河公路大桥距首都北京760公里,西距宁复银川500公里,南距省府西安650公里,北到榆林城97公里。
陕西咸阳简介摘要:I.地理位置- 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 渭水穿南,嵕山亘北II.历史背景- 秦始皇定都咸阳- 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秦国都城定咸阳- 撤销咸阳地区,咸阳市改为省辖市III.现代发展- 2022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为2817.55亿元- 202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21.30万人- 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大智慧城市IV.旅游资源- 乾陵- 仿唐长安城格局构筑正文:咸阳市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渭水穿南,嵕山亘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
作为中国的一个重要城市,咸阳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作为秦朝的都城,咸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的首都。
在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秦国都城咸阳经历了九次迁徙后,正式定都于此。
自此,咸阳成为了秦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在咸阳市的发展历程中,它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时间的推移,咸阳市在不断发展壮大。
截至2022年,咸阳市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817.55亿元,常住人口421.30万人。
同时,咸阳市还荣获了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大智慧城市等多项荣誉。
咸阳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便是乾陵。
乾陵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陵,它仿唐长安城格局构筑,分为宫城、皇城和外城三个部分。
乾陵不仅展示了唐代高超的建筑技艺,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总的来说,咸阳市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现代发展活力的城市。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的最北部,在陕北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南缘的交界处,也是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辖榆阳区和府谷、神木、定边、靖边、横山、米脂、佳县、子洲、吴堡、绥德、清涧11个县,总面积43578平方公里,总人口360万,耕地64.1万公顷,为陕西杂粮的主产区。
能源矿产资源富集一地,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
有世界七大煤田之一的神府煤田,有我国陆上探明的最大整装气田。
轻工产品以皮革、纺织、毛毯最为出名。
名胜古迹有红石峡、镇北台、李自成行宫、易马城等。
地质构造单元上属华北地台的鄂尔多斯台斜、陕北台凹的中北部。
东北部靠近东胜台凸,是块古老的地台,未见岩浆岩生成和岩浆活动,地震极少。
地势由西部向东倾斜,西南部平均海拔1600--1800米,其他各地平均海拔1000--1200米。
最高点是定边南部的魏梁,海拔1907米,最低点是清涧无定河入黄河口,海拔560米。
地貌分为风沙草滩区、黄土丘陵沟壑区、梁状低山丘陵区三大类。
大体以长城为界,北部是毛乌素沙漠南缘风沙草滩区,面积约15813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36.7%。
得到治理的沙滩地郁郁葱葱;海子(湖泊)星罗棋布。
南部是黄土高原的腹地,沟壑纵横,丘陵峁梁交错,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控制,生态环境有了较大改善。
面积约22300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51.75%。
梁状低山丘陵区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白于山区一带无定河、大理河、延河、洛河的发源地。
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11.55%。
地势高亢,梁塬宽广,梁涧交错、土层深厚,水土侵触逐步得到治理。
(地理环境自然风貌)0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界接壤地带,位于东经107°28′—111°15′,北纬36°57′—39°34′之间,东临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宁夏、甘肃,北邻内蒙鄂尔多斯市,南接本省延安市。
黄河沿东界南下涉境270多公里,明长城横贯东西700多公里。
延安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介绍中共延安市委延安市人民政府(2011年8月)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
全市辖1区12县,总人口219万,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
1935年,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延安成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抗日救国的出发点和解放战争的转折点,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13个春秋,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党内的指导地位,孕育形成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奠定了新中国的基石。
5000多年前,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统一了三大部落,建立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部落联盟式国家,轩辕黄帝的陵寝安卧于我市黄陵县桥山的苍松翠柏之间,是海内外华人寻根溯源、谒祖祭奠的圣地。
延安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
一、“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发展成效十分显著、城乡面貌深刻变化、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
五年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用延安精神建设延安,积极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全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势头,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奋斗目标。
(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我们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经济总量快速扩张,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2006年以来,全市GDP相继突破400、500、600、700亿元大关,2010年达到885.4亿元,是“十五”末的2.3倍,年均增长14.8%,人均GDP位居全省第2位;地方财政收入由2005年底的45亿元增加到105亿元,年均增长18.5%,人均财力位居全省第1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173元,分别是“十五”末的2.4倍;7个县区先后跻身西部百强,6个县跨入陕西十强。
(二)主导产业迅速发展壮大。
一是能源化工产业快速发展。
延安是国家能源的重要战略接续区,全市已探明石油储量13.8亿吨,天然气预测储量2000亿立方米以上,煤炭储量115亿吨。
1.广东——1.1346亿2.山东——1.0047亿3.河南——9605万4.四川——8341万5.江苏——8051万6.河北——7556万7.湖南——6899万8.安徽——6324万9.湖北——5917万10.浙江——5737万11.广西——4926万12.云南——4830万13.江西——4648万14.辽宁——4359万15.福建——3941万16.陕西——3864万17.黑龙江——3773万18.山西——3718万19.贵州——3600万20.重庆——3102万21.吉林——2704万22.甘肃——2637万23.内蒙古——2491万24.新疆——2487万25.上海——2424万26.台湾——2359万27.北京——2154万28.天津——1560万29.海南——934万30.香港——745万31.宁夏——688万32.青海——603万33.西藏——335万34.澳门——63万全国各省人口数量排行,广东位居第一,你的家乡排第几2017中国民族人口排名。
中国各省市区占地面积和人口排列表(精确数字)一、中国各省市占地面积排名: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166万平方千米;2: 西藏自治区面积122.8万平方千米;3: 内蒙古自治区面积118.3万平方千米 ;中国各民族人口排名。
4: 青海省面积72.23万平方千米;5: 四川省面积48.14万平方千米 ;6: 黑龙江省面积47.3万平方千米 ;中国56个民族人口排名。
7: 甘肃省面积45.44万平方千米;8: 云南省面积38.33万平方千米;中国民族各人口2018年。
9:广西壮族自治区面积23.6万平方千米 ;10:湖南省面积21.18万平方千米;11:陕西省面积20.56万平方千米 ;12:河北省面积18.77万平方千米 ;中国2020年人口。
13:吉林省面积18.74万平方千米 ;2020年中国老龄人口。
14:湖北省面积18.59万平方千米 ;15:广东省面积18万平方千米 ;16:贵州省面积17.6万平方千米 ;17:江西省面积16.7万平方千米 ;中国2020人口。
临汾概况临汾地处山西省西南部,黄河中游。
最东段在安泽县良马乡西坡以东,最西段在永和县南庄乡咀头附近,最南段在翼城县大河乡关家窑以南的中条山主峰舜王坪脚下,最北段在永和县坡头乡白家崖附近。
南北最大纵距170 多公里,东西最大横距约200 公里,全市总面积20275 平方公里,占全省13% 。
临汾“南通秦蜀,北达幽并,东临雷霍,西控河汾”,整个地区大致呈不规则的梯形,东倚巍巍太岳与长治晋城为邻,西隔滔滔黄河与陕西相望,北起韩信岭与晋中、吕梁地区毗邻,南与运城接壤。
因其地理位置重要, 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地处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区, 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四季分明, 雨热同期。
但由于受地形影响,山区平川气候差异较大, 气候特征迥异。
临汾市气温的一般特点是冬寒夏热。
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均大。
光照时数全年为2417-2741 小时。
积温有效性高。
是华北地区光能资源高值区。
全市年平均气温介于8 .6 -12 . 6 ℃之间。
全市极端最高气温为42 . 0 ℃, 极端最低气温为-25 . 6 ℃。
全市无霜期平川长, 山区短。
全市无霜期介于156-227 天之间, 中部盆地无霜期为193-227 天, 东西山区为163-194 天。
全市降水量常年在454-688 毫米之间。
各地区分布不均, 山区多于平川。
降水量主要分布在夏季, 占全年降水量的55% 左右。
冬季降水量最少, 只占年降水量的3-4% 。
自然资源临汾市资源丰富,尤其是矿产资源得天独厚,素称“膏腴之地”和“麦棉之乡”,是山西省能源重化工基地之一和麦棉生产基地之一。
土地资源全市土地总面积20275 平方公里,受水热条件影响,临汾市土壤发育较完全,形成深重粘化层,养分含量较为丰富。
全市普遍分布的地带性土壤类型为褐土,此外还有草原草甸土、棕壤土、草甸土、沼泽土等几种类型。
草甸土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尤以临汾至霍州的汾河两岸比较集中,土质发绵,比较肥沃。
草原草甸土分布在地势较高的霍山、中条山、吕梁山的个别山顶,土壤湿润、温度高、有机含量丰富,是开辟天然牧场、发展畜牧业的重要资源。
陕西省兴平市陕西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学前教育学院2014级学前教育11班田雨1430111292015年6月23日兴平市古称“犬丘”,原为兴平县,1993年撤县设市。
位于陕西关中平原腹地,咸阳市西部,渭河北岸,与周至县隔渭河相望。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辖5个街道办事处,8个镇,总面积496平方千米,人口62万。
年平均气温13.1℃,年降水量585毫米。
东经咸阳距西安市40千米,西经扶风县至宝鸡市162千米,是一个以大中城市为依托的“卫星城”。
工业已形成航海、航空、电子、医药、轻工等50多个行业。
陇海铁路、西宝公路横贯全境,西兰公路从北穿过,各乡镇均通公路。
名胜古迹有汉茂陵、霍去病墓、杨贵妃墓、兴平北塔等。
土特产有兴平醪糟、云云馍等。
建制沿革编辑兴平市(16张)公元前21世纪,黄河以西秦岭以北为雍州,兴平属雍州,是犬戎族聚居之地,故称“犬丘”。
公元前9世纪初,西周懿王时,王室衰,北方猃狁族强盛,对镐京威胁很大,懿王二年(前908),都城从镐京(今长安)迁至“犬丘”(今兴平县阜寨乡南佐村)。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称为东周。
东周以后犬丘属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之地,改名“废丘”。
《国语韦昭注》曰:“周时犬丘,懿王所都,秦欲废之,更名废丘”。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确立郡县制,废丘置县,并在京畿置内史。
废丘属内史管辖。
公元前206年2月项羽入关,大封诸王。
立刘邦为汉王,都南郑;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都废丘;封司马欣为塞王,都栎阳(今临潼);封董翳为翟王,都高奴(今延安)。
汉王刘邦怨项羽背约,五月领兵从故道出袭雍地,八月塞王、翟王降汉,废丘章邯被汉兵围困。
公元前205年五月,汉王刘邦引水灌废丘,雍王章邯兵败自杀,废丘归属汉王管辖。
汉高祖三年(前204)改废丘县为槐里县(今阜寨乡南佐村),属中地郡辖。
九年废中地郡,复属为内史辖治。
汉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在槐里县茂乡为武帝修建陵墓。
公元前73年,汉宣帝在茂乡建“茂陵县”(县治在今西吴乡窦马村)。
附件一概述一、概况(一)市域汉中市下辖2区9县,即汉台、南郑区和城固、洋县、西乡、勉县、略阳、宁强、镇巴、留坝、佛坪县,总面积27246平方公里,2000年底人口3689306人。
1、自然条件汉中市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南与四川省广元市和达县地区为邻,西与甘肃省陇南地区接壤,东、北与本省安康地区和西安、宝鸡市相毗连。
北依秦岭,南屏巴山,中抱汉中、西乡盆地。
主要地貌类型为山地、丘陵和平坝,其中山地面积占75%以上,最高峰3071米。
汉中盆地东西长约116公里,南北宽5—30公里。
汉中为亚热带和暖温带气候天然分界线,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全年平均气温11℃—14℃,大部分地区年均降水在700—1800毫米,年日照1301—1784小时,为全省日照最少地区。
市域河流分属长江一级支流汉江和嘉陵江两大水系,流域面积分别占72.3%和27.7%。
汉江为长江最大支流,较大支流有沮水、玉带、褒河、胥水、酉水、牧马、泾洋等河流。
嘉陵江较大支流有毛坝河、碑坝河、后水、徐家河等。
2、建制沿革汉中市早在三十万年到七十万年前便有人类祖先在繁衍生息,夏朝时属梁州,殷商时属巴方,西周时并入雍州,春秋时又成为蜀国一部分。
战国时代,秦、楚、蜀、巴交错争夺,楚怀王和秦惠文王都曾设“汉中郡”。
秦统一中国后,袭之。
汉至明代,郡、府、路、道置废频繁,明洪武3年(公元1370年)改“兴元路”为“汉中府”,一直到民国2年方废府改道。
民国17年(1928年)废道而设陕西省第六行政督察区。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始设陕南行政公署,辖汉中、安康、商洛3个区,1951年撤销陕南行署,分设南郑(后改称汉中)专员公署,1968年改称汉中地区革委会,1978年设汉中地区行署,1996年初,经国务院批准撤地建市。
3、经济发展汉中市历史上是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的地区。
1949年全部工业产值只有1242万元,粮食总产45.8万斤,农业总产值13877万元。
陕西攻略一、概述陕西(Shaanxi),中国省级行政单位,简称陕或秦,又称三秦,古朴秦川,省会古都西安,是中国经纬度基准点大地原点和北京时间国家授时中心所在地。
位于中国西北内陆腹地,横跨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中部,地理坐标处于东经105°29′~111°15′,北纬31°42′~39°35′之间,自然区划上因秦岭-淮河一线而横跨北方与南方。
总面积20.58万平方公里,人口3733万(2010年),下辖西安1副省级市、宝鸡等9地级市及1农业示范区(杨凌)。
东邻山西、河南,西连宁夏、甘肃,南抵四川、重庆、湖北,北接内蒙古。
居于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的重要枢纽。
陕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上古时为雍州、梁州所在,是炎帝故里及黄帝的葬地。
西周初年,周成王以陕原为界,原西由召公管辖,后人遂称陕原以西为“陕西”。
陕西是中国重要科教高地之一,拥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8所985或211工程类大学。
二、最佳旅游季节春季到秋季最佳。
冬天比较寒冷,而春夏秋三季较为适宜,且景色特点在不同季节也各有不同。
三、当地气候及平均温度长城沿线以北为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陕北其余地区和关中平原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陕南盆地为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山地大部为暖温带湿润气候。
陕西温度的分布,基本上是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各地的年平均气温在7~16℃。
其中陕北7~12℃;关中12~14℃;陕南的浅山河谷为全省最暖地区,多在14~16℃。
由于受季风的影响,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陕北-10~-4℃,关中-3~1℃,陕南0~3℃。
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陕北21~25℃,关中23~27℃,陕南24~27.5℃。
春、秋温度升降快,夏季南北温差小,冬季南北温差大。
年降水量的分布是南多北少,由南向北递减,受山地地形影响比较显著。
春季少于秋季,春季降水量占全年的13%~24%。
杨凌全搜罗1、杨凌介绍杨凌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东距西安市82公里,西距宝鸡86公里,面积94平方公里,下辖县级杨陵区,总人口16万,城市人口8万人。
1997年7月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纳入国家高新区管理,是我国三大农业示范区之一(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北京现代农业科技城、黄河三角洲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规划面积22.12平方公里。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简称杨凌区或杨凌示范区,是中国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1997年7月29日在咸阳市杨陵区成立,由陕西省直辖,并和19个中央部委共管,具有地级行政级别,管辖县级杨陵区,但因为其作为农业示范区的特殊性,尚未被中国主管行政区划的民政部单独列为行政区,仍将杨陵区划属咸阳市。
示范区管委会享有省级经济管理权及部分省级行政管理权,享受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各项优惠政策、国家对农业的倾斜扶持政策以及西部大开发的各项优惠政策。
杨凌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发祥地。
早在4000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官——后稷,就在这一带“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开创了我国农耕文明的先河。
民国22年(1933)焦易堂与戴季陶、于右任、张继等国民党元老,力主发展大西北教育事业,振兴农业,以济民生,创办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业大学前身)。
此后的几十年间,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和陕西省在这里又陆续布局建设了一批农林水方面的科教单位,到1997年示范区成立时,这里共有10家农业科教单位,包括两所大学,5个研究院所,3所中专学校。
在不足4平方公里的地方,聚集了农林水等70个学科近5000名科教人员,被誉为中国“农科城”。
2、杨凌旅游A、杨凌农博园杨凌每年夏季都有国际性的农业博览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建设占地130亩,包括逸夫科技馆、昆虫博物馆、动物博物馆和土壤博物馆、植物博物馆、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5个专业博物馆和室外蝴蝶园、树木园及多种植物种质资源圃等,是国内在建的最大农业博物馆组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