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
- 格式:doc
- 大小:204.04 KB
- 文档页数:14
高中生物教师招聘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不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A. 增殖能力B. 遗传物质DNAC. 感知和适应能力D. 具有胚胎发育过程2. 细胞核内含有的遗传物质是A. 脂质B. 蛋白质C. 糖类D. DNA3. 以下属于动物细胞器的是A. 原生质B. 叶绿体C. 线粒体D. 球泡4. 下列哪种不是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方式?A. 二分裂B. 无芽生殖C. 减数分裂D. 产孢生殖5. 植物细胞具有而动物细胞不具备的结构是A. 原生质B. 线粒体C. 叶绿体D. 中心体二、简答题1. 请简述DNA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什么是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它们之间有何异同?3. 请解释细胞器的功能以及不同细胞器的特点和作用。
4. 请简要介绍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之间的区别。
5. 生物是如何适应环境变化的?举例说明。
三、解析题1. 请分析细胞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可能出现的生理现象,并指出可能的解决措施。
2. 请解释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并说明其在物质进出细胞过程中的作用。
3. 请描述细胞分裂过程中的重要现象,如染色体的运动和细胞质分裂。
4. 解释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维持生态平衡的意义。
5. 解释DNA复制的过程以及错误修复机制。
通过以上试题,我们希望应聘的高中生物教师能够全面了解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具备解答各类生物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教学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祝各位考生顺利通过考试,加入我们的团队,共同努力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力量。
生物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保护细胞B. 进行细胞分裂C. 进行光合作用D. 进行能量转换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DNA的组成成分?A. 脱氧核糖B. 磷酸C. 氨基酸D. 碱基答案:C3. 人体免疫系统中,负责识别和攻击外来病原体的细胞是?A. 红细胞B. 白细胞C. 血小板D. 淋巴细胞答案:B4. 下列哪种生物属于原核生物?A. 真菌B. 植物C. 动物D. 细菌答案:D5. 细胞周期中,DNA复制发生在哪个阶段?A. 有丝分裂期B. 减数分裂期C. 间期D. 末期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和蛋白质。
答案:磷脂2. 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
答案:DNA3. 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
答案:叶绿体4. 人体中最大的细胞是________。
答案:卵细胞5. 细胞呼吸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
答案:线粒体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答案:细胞凋亡是一种程序化的细胞死亡过程,由细胞内部的程序控制,通常不会引起炎症反应。
而细胞坏死是一种非程序化的细胞死亡过程,通常是由于外界因素如物理损伤、缺氧等引起的,会引起炎症反应。
2. 描述一下酶的催化作用。
答案: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速反应速率。
酶通过与底物特异性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促进底物转化为产物。
3. 解释一下什么是基因突变。
答案: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可能是单个碱基的替换、插入或缺失,导致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结构或功能发生改变。
4. 阐述一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答案: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提供人类所需的资源和环境服务、保护生物进化的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老师招聘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什么?A. 蛋白质和脂质B. 碳水化合物和脂质C. 蛋白质和核酸D. 脂质和核酸答案:A2. 光合作用中,光能被转化为化学能的场所是?A. 线粒体B. 叶绿体C. 核糖体D. 高尔基体答案:B3. DNA复制过程中,新链的合成方向是?A. 5'到3'B. 3'到5'C. 双向D. 单向答案:B4. 细胞周期中,DNA复制发生在哪个阶段?A. G1期B. S期C. G2期D. M期5. 以下哪个不是真核细胞的细胞器?A. 线粒体B. 叶绿体C. 核糖体D. 质粒答案:D6. 细胞凋亡是由哪种细胞内信号通路控制的?A. 凋亡信号通路B. 细胞周期信号通路C. 细胞应激信号通路D. 细胞分化信号通路答案:A7. 以下哪种激素不是由垂体分泌的?A. 生长激素B. 促甲状腺激素C. 胰岛素D. 促性腺激素答案:C8. 孟德尔遗传定律中,分离定律描述的是?A. 基因的自由组合B. 基因的连锁和交换C. 等位基因的分离D.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答案:C9. 以下哪种生物不属于原核生物?B. 蓝藻C. 酵母菌D. 放线菌答案:C10. 以下哪种生物过程不涉及细胞膜的流动性?A. 胞吞作用B. 细胞分裂C. 细胞凋亡D. 细胞内质网的运输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5题)1.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可以是__________的,也可以是__________的。
答案:内嵌;外嵌2. 真核细胞中,__________是细胞的能量工厂。
答案:线粒体3. 在遗传学中,__________是指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
答案:纯合子4. 细胞周期的G1期、S期、G2期和M期中,__________期是DNA复制的时期。
答案:S5. 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
答案:叶绿体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题)1. 描述细胞呼吸的过程,并说明其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笔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形成人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是“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该教学目标属于()。
A.知识目标B.肩皂力目标C.过程与方法目标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答案::D解析::《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具体目标之一是:初步形成生物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在一般培养温度下呈固体状态的培养基都称固体培养基,不可用于()。
A.菌种分离B.细菌鉴定C.细菌计数D.菌种的保藏答案::C解析::固体培养基可用于菌种分离、细菌鉴定和菌种的保藏,但是不适于进行细菌计数,因为固体培养基中的细菌一般都是重叠在一起的,很难进行观察计数。
3.假如你在研究中发现一种新的单细胞生物并鉴定该生物的分类,则以下何种特性与你的鉴定有关()。
①细胞核的有无②核糖体的有无③细胞壁的有无④膜上磷脂的有无B.②④C.①④D.②③答案::A解析::细胞核的有无是区分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最主要的标准,故①选;细胞生物均有核糖体,因此不能作为鉴定的标准,故②不选;由于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而其他绝大多数生物都具有细胞壁,所以根据细胞壁的有无可以判断该生物是否是动物,故③选;所有细胞都含有细胞膜,细胞膜的基本骨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所以不能根据磷脂的有无判断,故④不选。
因此答案选A。
4.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
A.基因突变B.基因分离C.基因重组D.蛋白质变性答案::A解析::知识点:生物变异的类型。
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
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但是后两种变异只是染色体之间的重组、互换,从根本上来说只是基因突变在时间上的积累,故A项正确。
5.在“DNA的粗提取”实验中,不能作为实验材料的是()。
生物老师招聘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加倍发生在:A. 间期B. 有丝分裂前期C. 有丝分裂后期D. 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2.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植物的六大器官之一?A. 根B. 茎C. 花D. 叶3. 以下哪个选项是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A. 细胞大小B. 细胞壁C. 细胞核D. 细胞质4. 光合作用中,光能被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发生在:A. 光反应B. 暗反应C. 光合作用的全过程D. 呼吸作用5. 以下哪个不是DNA的组成成分?A. 磷酸B. 脱氧核糖C. 核糖D. 碱基6. 细胞周期中,细胞体积增大的阶段是:A. G1期B. S期C. G2期D. M期7. 以下哪个选项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A. 植物B. 动物C. 细菌D. 真菌8. 基因突变是指:A. 基因数量的改变B. 基因位置的改变C. 基因结构的改变D. 基因表达的改变9. 以下哪个选项是孟德尔的遗传定律之一?A. 显性定律B. 隐性定律C. 分离定律D. 连锁定律10. 以下哪个选项是生物进化的证据之一?A. 化石记录B. 物种分布C. 基因序列D. 所有选项答案:1. C2. D3. C4. A5. C6. C7. D8. C9. C10. 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12. 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叶绿体中的_________。
13.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驱动力是_________。
14. 人类的染色体数量是_________对,共_________条。
15. 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_________。
答案:11. 保护细胞内部环境,控制物质进出12. 类囊体13. 生存竞争14. 23,4615. 组织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细胞呼吸的过程及其意义。
17. 解释什么是克隆技术,并简述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生物老师招聘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A. 蛋白质B. 脂质C. 糖类D. 核酸答案:B2. 光合作用中,光能被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发生在:A. 叶绿体B. 线粒体C. 细胞核D. 细胞质答案:A3.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非生物部分答案:D4. 基因突变是指:A. 基因数量的改变B. 基因位置的改变C. 基因结构的改变D. 基因表达的改变答案:C5. 人体中,负责产生抗体的细胞是:A. 红细胞B. 淋巴细胞C. 血小板D. 神经细胞答案:B6. 细胞周期中,DNA复制发生在:A. G1期B. S期C. G2期D. M期答案:B7.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细胞凋亡的特征?A. 有序的程序性死亡B. 细胞核和细胞质的解体C. 细胞内容物释放导致炎症反应D. 细胞体积缩小答案:C8. 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是:A. DNA → RNA → 蛋白质B. RNA → DNA → 蛋白质C. 蛋白质→ RNA → DNAD. 蛋白质→ DNA → RNA答案:A9. 以下哪个激素不是由垂体分泌的?A. 生长激素B. 促甲状腺激素C. 胰岛素D. 促性腺激素答案:C10.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主要目标是:A. 确定人类基因组中所有基因的位置和序列B. 确定人类基因组中所有基因的功能C. 确定人类基因组中所有基因的表达模式D. 确定人类基因组中所有基因的调控机制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膜的流动性是由_________的组成特性决定的。
答案:脂质双层2. 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_。
答案:叶绿体3.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真核细胞具有_________。
答案:细胞核4.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_________性、_________性和_________性。
答案:高效性、专一性、温和性5. 人体中,_________是最大的淋巴器官。
生物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项不是细胞膜的功能?A. 物质转运B. 细胞识别C. 细胞分裂D. 信号传导答案:C2. 细胞周期中,DNA复制发生在哪个阶段?A. G1期B. S期C. G2期D. M期答案:B3. 下列哪种激素不是由下丘脑分泌的?A.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C. 胰岛素D. 抗利尿激素答案:C4. 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分别发生在哪个部位?A. 叶绿体基质和叶绿体基粒B. 叶绿体基粒和叶绿体基质C. 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D. 线粒体和叶绿体答案:B5. 人体中,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蛋白质?A. 胰岛素B. 血红蛋白C. 胆固醇D. 抗体答案:C6. 基因突变是指?A. 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B. 染色体结构的增添、缺失或替换C. 染色体数目的增添、缺失或替换D. 基因表达的改变答案:A7.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A.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 基因的复制C. 基因的转录D. 基因的翻译答案:A8. 下列哪种生物不是真核生物?A. 酵母菌B. 蓝藻C. 草履虫D. 蘑菇答案:B9. 下列哪种生物属于原核生物?A. 酵母菌B. 蓝藻C. 草履虫答案:B10. 下列哪种生物属于病毒?A. 酵母菌B. 蓝藻C. 草履虫D. 噬菌体答案:D11. 下列哪种生物属于真菌?A. 酵母菌B. 蓝藻C. 草履虫D. 蘑菇12. 下列哪种生物属于植物?A. 酵母菌B. 蓝藻C. 草履虫D. 蘑菇答案:D13. 下列哪种生物属于动物?A. 酵母菌B. 蓝藻C. 草履虫D. 蘑菇答案:C14. 下列哪种生物属于单细胞生物?A. 酵母菌B. 蓝藻C. 草履虫D. 蘑菇答案:C15. 下列哪种生物属于多细胞生物?A. 酵母菌B. 蓝藻C. 草履虫D. 蘑菇答案:D16. 下列哪种生物属于自养生物?A. 酵母菌C. 草履虫D. 蘑菇答案:B17. 下列哪种生物属于异养生物?A. 酵母菌B. 蓝藻C. 草履虫D. 蘑菇答案:A18. 下列哪种生物属于厌氧生物?A. 酵母菌B. 蓝藻C. 草履虫答案:A19. 下列哪种生物属于需氧生物?A. 酵母菌B. 蓝藻C. 草履虫D. 蘑菇答案:B20. 下列哪种生物属于兼性厌氧生物?A. 酵母菌B. 蓝藻C. 草履虫D. 蘑菇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21.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光合作用?A. 光照强度B. 温度C. 二氧化碳浓度D. 水分答案:ABCD22.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呼吸作用?A. 温度B. 氧气浓度C. 二氧化碳浓度D. 底物浓度答案:ABD23.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酶的活性?A. 温度B. pH值C. 底物浓度D. 酶浓度答案:ABC24.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细胞分裂?A. DNA复制B. 纺锤体形成C. 染色体分离D. 细胞壁形成答案:ABCD25.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基因表达?A. 转录因子B. 染色质结构C. mRNA稳定性D. 翻译后修饰答案:ABCD26.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细胞分化?A. 基因表达B. 细胞外信号C. 细胞内信号D. 细胞周期答案:ABC27.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细胞凋亡?A. 基因表达B. 细胞外信号C. 细胞内信号D. 细胞周期答案:ABC28.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细胞衰老?A. 基因表达B. 氧化应激C. 细胞周期D. 端粒缩短答案:ABD29.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细胞癌变?A. 基因突变B. 氧化应激C. 细胞周期D. 端粒酶活性答案:ABD30.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生物进化?A. 自然选择B. 基因突变C. 基因重组D. 环境变化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31.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中小学生物教师招聘考试题及答案题目一问题:简述下列生物概念的定义和举例。
简述下列生物概念的定义和举例。
答案:1. 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例如,人体内的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的。
2. 遗传:遗传是指在生物繁殖过程中,一代向下一代传递的遗传物质。
例如,父母的基因通过遗传传递给子女。
3. 进化:进化是生物种群在长时间内逐渐改变和适应环境的过程。
例如,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认为物种是通过适应和变异而进化的。
题目二问题:解释生态系统的概念并列举一个实际的生态系统案例。
解释生态系统的概念并列举一个实际的生态系统案例。
答案: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单元。
例如,一个森林生态系统由植物、动物、土壤、气候等因素组成。
题目三问题: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答案: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及一些细菌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释放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物能量的主要来源,同时也维持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题目四问题:什么是基因突变?请举一个基因突变的例子。
什么是基因突变?请举一个基因突变的例子。
答案: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变化的突发性突变现象。
例如,某个基因中的碱基序列发生变异,造成特定的遗传性疾病。
题目五问题:解释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
解释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
答案:有丝分裂是指细胞核按照一定的步骤和顺序进行的细胞分裂过程,其结果产生两个具有相同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细胞。
而减数分裂是指生殖细胞分裂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其结果是产生四个具有半数染色体数目的细胞,用于性繁殖。
山东教师考试招聘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洋葱是常用的实验材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观察有丝分裂实验中,剪取洋葱根尖2~3 cm制作装片B.观察质壁分离实验中,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做材料C.观察叶绿体实验.不能选洋葱鳞片叶内外表皮细胞做材料D.观察DNA、RNA的分布实验.可选洋葱内表皮细胞做材料答案::A解析::观察有丝分裂实验中,应剪取洋葱根尖2~3mm制作装片,只有分生区细胞正在分裂,剪取过长影响实验观察效果,A错误;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液泡内含紫色的色素,用作观察质壁分离实验的材料,便于观察细胞失水与吸水过程中的变化,B正确;洋葱鳞片叶内外表皮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用作观察叶绿体实验的材料,C正确;洋葱内表皮细胞没有色素,便于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可选做材料.D正确。
2.下列实验中没有设置对照实验的是()。
A.温特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一种化学物质B.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C.萨顿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D.艾弗里实验证明S型细菌的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答案::C解析::3.下列叙述中,属于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是()。
A.皮肤对痢疾杆菌的屏障作用B.接种卡介苗后不感染结核病C.白细胞吞噬侵入组织的病菌D.泪液中的溶菌酶杀灭进入眼睛的病菌答案::B解析::知识点:人体的免疫调节相关知识。
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获得性免疫是经后天感染(病愈或无症状的感染)或人工预防接种(菌苗、疫苗、类毒素、免疫球蛋白等)而使机体获得抵抗感染能力。
人体的非特性免疫是机体生来就有的,主要依赖两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
A项和D项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免疫作用。
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C项属于此类免疫作用。
教师招聘生物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A. 储存遗传信息B. 调节细胞内环境C. 进行光合作用D. 合成蛋白质2. 人体中负责运输氧气的蛋白质是:A. 血红蛋白B. 胰岛素C. 甲状腺素D. 胃蛋白酶3. 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周期的阶段?A. G1期B. S期C. G2期D. M期4.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A. DNA和蛋白质B. RNA和蛋白质C. 脂质和蛋白质D. 糖类和蛋白质5. 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是:A. 线粒体B. 叶绿体C. 高尔基体D. 内质网6. 人体细胞中负责能量转换的细胞器是:A. 核糖体B. 高尔基体C. 线粒体D. 内质网7. 下列哪项是细胞凋亡的特征?A. 细胞体积增大B. 细胞内容物外泄C. 细胞核凝聚D. 细胞膜破裂8.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减半的阶段是:A. 有丝分裂前期B. 有丝分裂中期C. 有丝分裂后期D. 减数分裂9. 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A. 线粒体B. 叶绿体C. 高尔基体D. 内质网10. 人体中负责合成DNA的酶是:A. DNA聚合酶B. RNA聚合酶C. 逆转录酶D. 限制性内切酶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细胞膜的流动性主要是由于其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
2.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真核细胞具有_________。
3. 细胞周期中,DNA复制发生在_________期。
4. 细胞呼吸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
5. 细胞凋亡是一种_________的细胞死亡方式。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细胞分化的过程及其意义。
2. 描述有丝分裂的主要阶段及其特点。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基因表达调控在生物体发育中的作用。
2. 讨论细胞信号转导在细胞间通讯中的重要性。
结束语:本试题涵盖了细胞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旨在考察教师招聘考试中生物学科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考卷(满分为150分)第一部分生物教育理论与实践一、单项选择题(10分)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倡导的学生学习方式为()(1)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2)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3)获取新知识的能力(4)自学与探究的能力(5)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交流与合作的能力A.(1)(2)(3)(5)(6)B.(1)(2)(4)(5)(6)C.(1)(3)(4)(5)(6)D.(1)(2)(3)(4)(6)2.以下教学中不属于“重视知识生长过程”的是()A.浓缩、提炼或再现知识的发现过程B.暴露问题思考过程C.重视结论的应用过程D.重视先见、直觉、试误与错念的过程3.教师行动研究起点不正确的是()A.一个兴趣或新的想法B.一个任务或新的立项C.一个困难或新的问题D.一个困惑或不明情况4.校本研修中,属于教师同伴互助的基本形式有()(1)外出(2)协作(3)交谈(4)帮助(5)讲座A.(1)(2)(3)B.(1)(3)(4)C.(2)(3)(4)D.(2)(4)(5)5.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中没有()A.启发式教学B.支架式教学C.情境性教学D.随机进入教学二、填空题(10分)6.探究学习中的教师角色是顾问、、、、批判者。
7.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和两个维度。
三、简答题(10分)8简述课外活动的作用。
第二部分生物专业基础知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狼体内含有a种蛋白质,兔体内含有b种蛋白质,狼捕食了兔之后,狼体内的蛋白质种类最可能是()A.A B.a+b C.少于a D.多于a2.科学家在被称为“九北”(东太平洋赤道附近的北纬9度)的漆黑的海底深处的火山口附近发现了“人丁兴旺”的生物村落。
这里的细菌能把有毒的废料当“早餐”,能利用硫化氢、铁、氢和其他一些化学物质来产生葡萄糖,从而维持自己的生命活动。
这些细菌代谢的同化作用类型是()A.光能自养型B.化能自养型C.光能自养和化能自养的混合型D.异养型3.如果人体在一段时间内不进行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并且体重不变,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主要转变成()A.电能B.热能C.机械能D.渗透能4.甜菜块根细胞中的液泡中有花青素,能使块根呈现红色,将块根切成小块,放入蒸馏水中,蒸馏水颜色无明显的变化。
但用盐酸处理块根后,则使蒸馏水变红。
其原因是()A.细胞壁被盐酸破坏B.花青素不溶于水而溶于盐酸C.盐酸破坏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盐酸破坏了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5.将水稻分别培养在成分相同但浓度不同的培养液中,发现在高浓度溶液中的水稻(A),其光合作用较弱,而在低浓度溶液(正常浓度)中的水稻(B)光合作用较强,这主要是因为()A.A吸收的水分较少B.A吸收的CO2少C.A细胞内离子浓度高,抑制光合作用D.A离子吸收少,光合作用弱6.如果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AA的比例占25%,基因型Aa的比例占50%,基因型aa的比例占25%。
已知基因型aa的个体失去求偶繁殖能力,则随机交配一代后,子代中基因型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A.1/16 B.1/9 C.1/8 D.1/47.在右图所示的玻璃容器中,注入一定浓度的NaHCO3溶液并投入少量的新鲜绿叶碎片,密闭后,设法减小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会看到叶片沉入水中。
然后再用光照射容器,又会发现叶片重新浮出液面。
光照后叶片重新浮出液面的原因是()A.叶片吸水膨胀,密度减小B.溶液内产生的CO2大量附着在叶面上C.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所产生的O2附着在叶面上D.NaHCO3溶液因放出CO2而密度增大8.下列是两类不同植物叶片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在CO2浓度较低时,下列叙述合理的是()A.乙是C4植物,CO2的移动途径是:CO2→含四碳的有机酸→三碳化合物B.甲是C3植物,CO2的移动途径是:CO2→三碳化合物→葡萄糖C.甲是C4 植物,CO2的移动途径是:CO2→含四碳的有机酸→三碳化合物D.乙是C3植物,CO2的移动途径是:CO2→三碳化合物→四碳化合物9.葡萄糖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
将一只实验小鼠放入含有放射性18O2的容器内,18O2进入细胞后,最先出现的具有放射性的化合物是()A.丙酮酸B.乳酸C.二氧化碳D.水10.下列哪一种包装盒中的牛奶可能已经变质()A B C D11.2003 年10月,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机获得圆满成功,杨利伟成为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位中国“飞人”,杨利伟在太空舱内主要以下列哪一种食物为食()A.以含糖类高的食物为食B.以含蛋白质类高的食物为食C.以含脂质高的食物为食D.以上说法都不对12.猫在饥饿时对纸片都感兴趣;饱食后,老鼠的叫声也常常不能引起猫的反应,这说明()A.猫的行为刺激来自身体内部B.鼠叫不是猫行为的刺激因素C.饱食后的猫,其神经系统变得迟钝D.猫的行为是内外刺激共同13.盛花期的连续暴雨影响了大田油菜的受粉。
防止减产的补救措施是( )A.喷施硼肥B.追施氮肥C.喷施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D.以上措施均不可取14.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往往可以表现为两重性:低浓度时可以促进生长,高浓度时则可以抑制生长。
若右图代表白杨树主干的上端,其中⑤为顶芽,①②③④分别是四个正常的侧芽,在自然条件下,如果把顶芽去掉,则首先发育的侧芽是()A.①B.②C.③D.④15.下列关于过敏原和抗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过敏原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过敏反应,抗原第一次进入就引起免疫反应B.过敏原第一次进入机体就引起过敏反应,抗原第二次进入才能引起免疫反应C.过敏原和抗原都是第一次进入机体就能引起免疫反应D.过敏原和抗原都是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免疫反应16.下列各项中,能看作是进入内环境的是()A.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受精B.牛奶喝进胃中C.注射胰岛素D.血液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中17.科学家们最近发现了一种功能类似于胰岛素的真菌化合物,这一发现为治疗糖尿病的研究开启了一个全新之门,它有可能使糖尿病患者只通过服药而不必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关于文中“真菌化合物”的推测,肯定错误的是()A.该化合物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功能B.该化合物应该不是蛋白质C.该化合物应该是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有机物D.该化合物应该是蛋白质18.图中甲和乙分别为青蛙和海星发育过程中的原肠胚时期的模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青蛙原肠胚已经分化成三个胚层B.海星原肠胚形成过程中动物极细胞周期持续时间C .青蛙原肠胚的发育变化是基因表达的结果D .海星原肠胚所含的有机物总量比受精卵多19.我国学者童第周等人从蛛螺内脏中提取DNA ,再注入金鱼的受精卵中,结果发现约有1%的小金鱼在嘴后长有一根有尾两栖类的平衡器,这个实验主要证明DNA ( )A .能控制生物的性状B .能进行自我复制C .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D .分子结构相对稳定20.在基因工程中,把选出的目的基因(共1000个脱氧核苷酸对,其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460 个),放入DNA 扩增仪中扩增4代,那么,在扩增仪中应放入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个数是( )A .540 个B .8100 个C .17280 个D .7560 个 21.20世纪70 年代基因工程技术刚刚兴起的时候,都是以微生物作为实验材料,且必须在“负压”(低于外界的大气压)的实验室里操作。
这里“负压”的作用主要是( )A .防止具有重组基因的生物进入人体或逃逸到外界,从而对环境造成基因污染B .提高微生物的基因突变频率C .加快微生物的繁殖速度D .避免其他生物对实验材料的污染22.多种海鱼一次产卵可高达数万粒至数百万粒以上,但鱼苗死亡率很高,因此发育为成鱼的数量很少。
这些鱼的高产卵量的现象是( )A .长期遗传和变异的结果B .一种适应性C .受非生物因素制约的结果D .适应的相对性23.在微生物群体生长规律的测定中,生存斗争最显著、最激烈的时期是( )A .调整期B .对数期C .稳定期D .衰亡期24.当河水被生活污水污染后,污水中的有机物可以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
其中蛋白质的分解过程可用下图表示,Ⅰ、Ⅱ、Ⅲ、Ⅳ、Ⅴ均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ⅠⅡ蛋白质氨基酸 不含氮部分 Ⅲ CO 2+H 2O233NO NO NH -- Ⅳ Ⅴ A .生活污水污染河水后,河水会发臭,主要原因是产生了硝酸盐B .Ⅰ过程和Ⅱ过程都产生水C .参与Ⅲ过程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属于消费者D .参与Ⅳ 、Ⅴ过程的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属于自养需氧型25.在下列生态因素中,哪一种因素与种群数量的相关性最小( )A .寄生B .代谢废物积累C .捕食D .严寒的冬天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70分)26.(9分)某地区有一片丛林和几家工厂,图中A 图形表示该地区一天内丛林水分散失,B 图形表示该地区一天内当地植物对CO 2净吸收或释放量,C 图形表示该地区当地附近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情况。
请分析图示,并回答有关的问题(S 代表面积, 横轴表示时间/h)。
(1)若S B <S A , 仅从外界环境推测, 当日气温可能偏 ,或者丛林地表土壤溶液的浓度 根细胞液的浓度,这时植物体内水分的含量将会 。
(2)若S B >S A , 则多余水分去向是用于 。
(3)若S B >S A ,S Ⅲ>S Ⅰ+S Ⅱ, 则这片丛林当日有机物的变化是 ,这是由于 。
(4) 图中大气污染物浓度降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5) 每天清晨,在这片丛林里有许多退休职工早起锻炼,从环境因素考虑,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说明理由。
。
27.(6分)对某一种蛋白质分析表明,在编码甘氨酸位点上发生的三次突变都是由一个碱基替换引起的,突变起源如图:用化学方法使一种六肽分子降解,其产物中测出三种三肽:甲硫氨酸—组氨酸—色氨酸;精氨酸—缬氨酸—甘氨酸;甘氨酸—甲硫氨酸—组氨酸氨基酸密码子:a精氨酸:CGU.CGC.CGA.CGG.AGA.AGGb缬氨酸:GUU.GUC.GUA.GUGc甘氨酸:GGU.GGC.GGA.GGGd组氨酸:CAU.CACe色氨酸:UGGf甲硫氨酸:AUG(1)甘氨酸的密码子可能是。
(2)这种六肽的氨基酸顺序为,编码这个六肽的RNA最多含种核苷酸。
28.(9分)右图表示氢随着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转移过程,分析回答:(1)[H]经①→②转移到C6H12O6的过程中还原X,则X指。
在形成C6H12O6的同时还伴有的产生。
(2)[H]经②→①转移到水中,则X代表,[H]在膜上传递给氧,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3)人体内实现③的转移,发生在腺体细胞中;植物细胞实现③的向右转移,是在和中进行的。
(4)X经④转移过程中,是通过作用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