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主题活动设计--《你我手牵手》
- 格式:doc
- 大小:60.00 KB
- 文档页数:5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手拉手》教案背景和意义•教案背景:幼儿园中班涵盖了3-4岁的孩子,处于学龄前的儿童期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认知能力和想象力正在不断发展,他们开始进一步感知色彩、形状和线条。
美术是一个可以培养儿童审美能力,同时增加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学科。
因此,设计一份适合中班儿童的美术教案,既可以满足儿童的需要,又能让儿童在美术活动中得到快乐的成就感。
•教案意义:通过本次美术教能够向儿童介绍手拉手的含义,使他们领悟到合作和友谊的重要性和意义。
在团队活动中,可以提高儿童的自信心和参与性,同时锻炼其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手拉手的含义,掌握画家笔画的基本技巧。
•能力目标:提升儿童手眼协调能力,培养协作能力,增强儿童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儿童友爱互助精神,提高对美的鉴赏力和表现力。
教学过程情境营造1.播放相关视频或介绍手拉手的含义,让学生大致了解手拉手的含义和意义。
2.引导学生围坐一圈,让每位学生伸出自己的手,和邻座同学手拉手,营造合作友爱的氛围。
学习笔画1.向学生介绍毛笔的基本结构和不同类型的笔画。
2.给学生演示书法家进行笔画练习的基本姿势和方法,并让学生模仿练习。
3.引导学生体验毛笔在不同角度下,粗细不同的笔画效果,并辅导学生纠正练习方法。
练习笔画1.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和画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练习基本的笔画。
2.让学生在纸上自由发挥,体验不同笔画和颜色的组合效果。
体验画家1.向学生介绍中国画家,比如:徐悲鸿、齐白石等,让学生熟悉他们的经典作品。
2.以徐悲鸿的《手拉手》作品为切入点,向学生讲解作品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3.让学生模仿作品,用自己的方式绘制出手拉手画作。
作品展示1.在学习结束后,向学生展示出他们创作出的画作。
2.学生相互欣赏,老师逐一点评,鼓励学生表达他们的想法和看法。
教学评价•教师在指导学生练习笔画的过程中,要注意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指导其练习方法和姿势。
《手牵手》幼儿园中班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手牵手》的第二单元“我们都是好朋友”,具体章节为第二节“手牵手,一起走”。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手的结构,了解手的功能;培养小朋友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品质;通过手工活动,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小朋友了解手的基本结构,知道手的功能,能说出手的各个部分名称。
2. 能力目标:培养小朋友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小朋友关爱同伴、互帮互助的品质,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手的结构,了解手的功能。
难点:培养小朋友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手模型、挂图、PPT。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唱《手牵手》歌曲,让小朋友感受手牵手的温暖,引入课题。
2. 新课内容:(1)展示手模型和挂图,引导小朋友观察手的结构,认识手指、手掌、手腕等部位。
(2)讲解手的功能,如拿东西、写字、画画等。
(3)组织小朋友进行“手牵手,一起走”的游戏,培养团结协作意识。
3. 实践活动:(1)分发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引导小朋友动手制作手工作品。
(2)鼓励小朋友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作品。
4. 例题讲解:(1)出示PPT,展示各种手部动作,让小朋友判断是哪个部位完成的。
(2)请小朋友上台演示,增强互动性。
5. 随堂练习:(1)让小朋友在纸上画出自己的手,标注各个部位名称。
(2)组织小朋友进行“手牵手,一起走”的游戏,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手牵手,一起走2. 内容:(1)手的结构:手指、手掌、手腕(2)手的功能:拿东西、写字、画画等(3)实践活动:手牵手,一起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出自己的手,标注各个部位名称。
(2)与家人或同伴手牵手,共同完成一项任务。
2. 答案:(1)手指、手掌、手腕(2)任务完成情况,以照片或文字形式记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歌曲、游戏、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让小朋友认识手的结构,了解手的功能,培养了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品质。
幼儿园中班艺术教案设计:手拉手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培养幼儿的视觉艺术表现能力。
3.提高幼儿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4.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帮助幼儿认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和体验团队协作的乐趣。
2.培养幼儿的艺术审美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教学难点:1.指导幼儿正确使用画笔和手。
2.帮助幼儿克服对陌生人的恐惧心理。
3.应对幼儿在过程中的不安和抗拒情绪。
教学准备:1.准备幼儿绘画工具,如画笔、颜料、纸张等。
2.准备适当数量的手状模板。
3.准备经验丰富且富有亲和力的师资。
教学内容:步骤一:介绍题目和材料(10分钟)老师首先向幼儿介绍本次活动的主题“手拉手”,并解释活动内容和目的,缓解幼儿紧张的情绪。
接着,老师将手状模板放在幼儿面前,给幼儿自由选择。
步骤二:示范和指导(20分钟)老师示范如何用画笔把手状模板涂上颜色,并鼓励幼儿自由发挥、创造,让他们发挥想象力,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和方式。
当幼儿在涂色时,老师要指导他们正确拿笔和掌握色彩的搭配,同时可以给予幼儿鼓励和肯定。
步骤三:互动游戏(15分钟)老师将幼儿分为若干团队,组织手拉手的游戏活动,让幼儿体验合作和团队协作的乐趣。
在游戏中,老师会注意观察幼儿间的交流、互动情况,促进幼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步骤四:画作展示(10分钟)活动结束时,老师会鼓励幼儿将画作展示,并和他们分享画作背后的故事和灵感。
通过展示和分享,幼儿可以获得自我肯定和表达的机会。
教学总结:本课程的活动以手拉手为主题,通过绘制手和亲密互动的游戏,既锻炼了幼儿的视觉艺术表现能力,也加强了幼儿之间的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
在活动结束后,老师可以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和感受,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情感表达能力。
在此基础上,我们应当继续推进艺术教育,赋予幼儿更多的创造和发挥空间,助力他们健康成长。
幼儿园你我手牵手月总结
跋山涉水时,有手与手的搀扶;患难困苦时,有心与心的靠拢,这是美好友谊的真实写照。
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彼此手牵手,用真心与笑容建立友谊的桥梁。
我们手牵手是接纳,是友好,是关怀,是尊重,也是合作。
“你我手牵手”的主题从引导幼儿感知美好的友谊开始,知道友谊对人来说非常的重要,它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主题活动中引导幼儿与人交往不再总以自我为中心,遇到矛盾不单指责他人,也能从自己身上找问题。
在体育游戏“你抛我接”中,幼儿两人一-组合作游戏,关注对方并尝试配合彼此的行进节奏,感受朋友间互助互爱的友情,体验“有你真好”。
通过故事“夸夸好朋友”发现他人身上的优点,愿意夸奖、肯定他人,会用语言、肢体动作肯定他人。
在与人交往中,懂得尊重别人是友谊的前提。
活动“尊重你我他”“小主人,小客人”及相关的艺术活动表现了这一情感,引导幼儿懂得什么是尊重以及怎样尊重他人。
最后,在亲子活动“相聚好时光"中,和爸爸妈妈一同欢聚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