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十章 第一节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 同步测试
- 格式:docx
- 大小:64.11 KB
- 文档页数:11
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章《10-1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教学设计【作业设计】一、选择题概念理解类:1.可以用下列哪种方法测定某种物质是否含有能量()A.燃烧B.水浸C.压挤D.切割2. 在食物中有我们身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有机物,能够提供身体所需要的能量。
这些能量被释放出来通过()A.小肠的消化作用B.呼吸作用C.循环系统的运输作用D.光合作用实验探究类3. 生物兴趣小组用“食物燃烧放出的热能使水温升高”的方法去探究不同食物中含有的能量多少,实验结果如表。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食物名称花生仁黄豆核桃仁大米质量(克)20 20 20 20水(毫升)30 30 30 30温度上升(℃) 2.2 1.4 3 1.1A.每组食物燃烧前的水温应该保持相同B.每组食物必须燃烧完全后测量水温C.同质量的以上食物,大米中能量最多D.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应设置重复组二、综合题4.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不同食物含有不同的能量,他们准备了花生仁和核桃仁。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注:1毫升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187 J的能量)(1)A装置中的花生仁为2克,燃烧前,锥形瓶中的水温为10℃,燃烧后,锥形瓶中的水温为70℃(数据为实验重复3次的平均值),则锥形瓶中的水共吸收了热量________J。
(2)B装置中的核桃仁为2克,燃烧前,锥形瓶中的水温为10℃,燃烧后,锥形瓶中的水温为75℃(数据为实验重复3次的平均值),则锥形瓶中的水共吸收了热量________J。
(3)如果A、B操作过程科学规范,依据(1)和(2)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4)此实验常假设上述热量为食物所含能量,实际上食物全部燃烧产生的能量比上述热量____ ____。
5.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A与B两个锥形瓶中盛有等量的澄清石灰水,①②处为带有活动夹的橡皮管,其余部分为玻璃管。
实验时,口衔通气口呼气、吸气数次;呼气时只松开①处的活动夹,观察A瓶中石灰水的变化;吸气时只松开②处的活动夹,观察B瓶中石灰水的变化。
七年级生物下册10.1食物中能量的释放教学设计北师大版5篇第一篇:七年级生物下册 10.1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第1节食物中能量的释放一、教学目标:1、认识测定食物能量的基本方法,说明燃烧与呼吸作用本质的共性和区别。
2、说明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阐述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3、能够多了解检测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1、探究食物中储存的能量。
2、解释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教学难点:1、使学生明白探究食物中储存的能量的方法。
2、如何引导学生将体外燃烧与细胞的呼吸作用两个过程相联系。
3、阐述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模式:观摩式、启发式。
五、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体内的物质运输,了解的营养物质由血液来运输,那么我们人体如何从这些物质中获及能量。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0章人体的能量供应。
大家先用5分钟的时间阅读第1节食物中能量的释放。
板书:第1节食物中能量的释放(一)活动“探究食物中储存的能量”教师:通过刚才阅读,大家能否明白课文中的实验,是如何说明食物中储存的能量?(让学生回答,最后教师总结)教师:在“探究食物中储存能量”这个实验中,分别用质量相同的花生和核桃燃烧加热水,哪种物质加热水时上开的温度高,说明这种物质释放的能量多。
从而说明食物中储存能量。
(要求学生记下糖类、蛋白质、脂肪的储存的能量值)教师强调:人体生命活动年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其次为脂肪,脂肪是储备的能源物质。
板书:(二)细胞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教师:上学期我们分别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而我们人体也是通过呼吸作用,从营养成分中猎取能量。
下来,我们通过课本的演示实验,来了解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
(要求:先让学生阅读演示实验,根据课本知识,回答演示实验提出的问题,后教师进行总结)板书:1、呼吸作用的概念2、呼吸作用的意义教师强调:呼吸作用的意义○1维持体温恒定;○2用于推动各种生命活动。
第1节食物中能量的释放一、选择题1.在测量食物热价的探究实验中,2g花生仁充分燃烧后使30mL10℃的水温度升高了50℃,那么该花生仁释放出的热量为()A.125610.0JB.6280.5JC.3140.3JD.10048.8J2.对于探究实验“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①不同的食物中含有的能量有较大差异②通过实验测出的食物中的能量值符合实际数值③体内有机物的分解过程就是体外有机物的燃烧过程④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应选取最大值A.①②③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 如图是“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测定食物中的能量可以用燃烧的方法B.选用的食物应该是容易燃烧的,如花生种子C.设置重复组可以减少实验误差D.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测量出来的热量就是食物中所含的全部能量4.同学们在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实验中提出以下观点,错误的是()A.该实验需要测量记录的数据有:水的体积、种子的质量以及水升高的温度B.实验测量出的食物热价要高于食物的实际热价C.富含脂肪的种子要比等质量富含淀粉的种子燃烧释放的热量多D.不同食物营养成分不同,它们所贮存的能量也不相同5. 某班级的同学想测定花生仁和核桃仁中的能量,于是,他们设置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各小组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
下列回答错误的是()A. 核桃仁所含能量高于花生仁B.实际数据应该比表格中各组测量数据都低C.各小组数据有差异可能是测量时有误差D.为了减少误差,应让花生仁和核桃仁充分燃烧6.关于“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应选取易燃烧食物测定B.设置重复实验取平均值C.能量测定值等于实际值D.燃烧掉的物质是有机物7.有关“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分析,错误的是()A.选用的食物必须是容易燃烧的B.必须在食物完全燃烧尽时读数C.能量的测定值等于食物中所含能量的实际值D.为减少误差,需要做重复实验8.下列食物中,不适合作为“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实验材料的是()A.花生种子B.鲜西红柿C.玉米粒D.核桃仁9.某生物小组进行了测定某种食物中能量的实验,他们小组通过分别燃烧相同质量的花生仁、核桃仁、玉米仁、瓜子仁来加热相同试管中的等量水,并通过比较水的温度变化来推测三种食物所含能量的高低,假定实验正常进行。
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十章第一节食物中能量的释放同步测试一、单选题(共13题;共26分)1.人在呼吸时所吸入的氧气,最终进入内被人体利用()A. 肺泡B. 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C. 红细胞D. 组织细胞2.在“测定某种事物中的能量”的探究实验中,小明提出的问题是“花生仁与核桃仁哪个含能量多”,在他制定的计划中不正确的是()A. 取一个花生仁和一个核桃仁作为实验材料,燃烧后比较水温升高的差异B. 在锥形瓶内加入同样多的水,并插入温度计C. 实验前安装好实验装置,并测量水温D. 重复实验3次,取平均值进行比较3.维生素C水溶液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某生把甲乙丙丁四种果蔬研磨成汁,并用统一规格的滴管将它们分别逐滴滴入到2毫升相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中,直到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止.所用汁液滴数如下表,据此分析果蔬维生素C含量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A. 甲丙丁乙B. 乙丁丙甲C. 丁甲丙乙D. 丁丙乙甲4.足球场上,同学们在踢球时肌肉收缩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人体细胞的()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蒸腾作用D. 吸收作用5.下列有关人的运动系统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人体运动所需的能量直接来自ATPB. 人的肌肉收缩和舒张,都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完成的C. 人的运动系统由骨骼、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D. 人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单独完成的6.某班级的同学想测定花生仁和核桃仁中的能量,于是,他们设置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各小组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与实际数据相比都偏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为了减少误差,选择的花生仁和核桃仁越大越好B. 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温度计的下端要接触到锥形瓶底部C. 实验数据偏低可能是计算错误,与热量无光D. 通过计算可知,每克花生仁含有的能量是9264.7焦,每克核桃仁含有的能量是11550焦7.人体呼吸最重要的意义是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A. 糖类B. 能量C. 二氧化碳D. 氧气8.等量的下列食品在人体内完全分解,释放能量最多的是()A. 馒头B. 鸡蛋C. 苹果D. 花生9.某同学测定核桃仁中的能量,三次重复实验的数值分别为.1245千焦,1242千焦,1241千焦,则该核桃仁中所含能量为()A. 1240千焦B. 1243千焦C. 1244千焦D. 1245千焦10.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的一项重要生理活动,其意义是A. 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B. 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C. 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 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动物的运动需要消耗能量B. 鹰飞行需要的能量是由呼吸作用提供的C. 动物运动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D. 萤火虫发光所需的能量来源细胞的光合作用12.氧气进入人体,最终在什么部位被利用()A. 肺B. 血液C. 细胞D. 心脏13.为了检测不同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的差异,李明同学根据维生素C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设计了如下实验:在4支同样的试管中分别加入了2mL相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然后用滴定管分别向其中滴加黄瓜、青椒、芹菜、白菜的组织提取液,边滴加边震荡,直到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止,记录下滴入的组织提取液滴数.实验结果如表所示.据表中数据可知,维生素C含量最多的蔬菜是()A. 黄瓜B. 青椒C. 芹菜D. 白菜二、填空题(共5题;共9分)14.________ 是生物体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15.某学校一个班的学生在实验室做“测量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实验,请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某小组测量了一粒花生仁中的热量是1100J/g,就得出结论,该小组不合理的做法是________.(2)如果由于时间关系,全班各小组都只测量一粒花生仁中的热量,为了较为科学的获得实验数据,你会对全班各组的数据________.(3)实验时花生仁能燃烧,烧掉的是________,烧完后剩下的灰是________.(4)花生仁中之所以含大量的能量,与花生仁中含有大量的三类物质有关,它们是________.16.人呼吸作用最重要的意义,是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________17.人和动物的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________18.湖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于2014年10月在荆州市举行,赛事精彩纷呈.运动员在运动时的动力来自于细胞中的________三、综合题(共1题;共5分)19.利用如表信息,结合你在课外查阅的资料回答问题.(1)从如表中的信息可以看出,在相同时间内,________这类活动可能需要的能量较少.________这类活动可能需要的能量较多.你的依据是表格中________数据,前者较低,后者较高.(2)从如表中的信息还可以看出,慢跑虽然没有打篮球运动剧烈,但耗氧量却较大,其原因是慢跑没有打篮球剧烈,所耗的氧可以由________过程源源不断的提供.打篮球较为剧烈,供不上的氧,要靠________细胞的无氧呼吸提供能量补偿,总耗氧量较少.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D【解析】【解答】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两个过程。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同样遵循气体扩散原理,也是通过扩散作用实现的,由于组织细胞里氧气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因此,动脉血流经各组织处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再扩散到组织细胞里,同时,组织细胞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中。
经过这样的气体交换,流经组织的动脉血就变成了含氧气较少的静脉血。
人体呼吸吸入的氧,进入血液。
随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处。
全身各组织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
故答案为:D【分析】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知识点如下:1、肺的通气:是肺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通过呼吸运动完成。
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
气体扩散的原理:气体总是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两边浓度相等为止。
肺泡内的氧气浓度高于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内血液中氧的浓度,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低于肺泡内的二氧化碳的浓度。
吸气时:进入肺泡的氧穿过肺泡壁以及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
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
3、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是指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循环中的运输过程。
4、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
血液中氧气进入组织细胞,氧化分解有机物,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
2.【答案】A【解析】【解答】解:A、应该取等质量的一个花生仁和一个核桃仁作为实验材料,燃烧后比较水温升高的差异,A错误;B、根据对照实验设计的原则,在锥形瓶内加入同样多的水,并插入温度计,B正确;C、实验前安装好实验装置,并测量水温,作为初始温度,C正确;D、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因此应该设置重复实验(或重复组),多做几次,然后取平均值,D正确.故选:A【分析】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此实验“测定某种事物中的能量”,对于实验中想测定花生仁与核桃仁哪个含能量多,必须保证变量唯一,因此其它质量必须相同,据此解答.3.【答案】A【解析】【解答】如果像蔬菜汁中滴加高锰酸钾溶液,直到加入高锰酸钾不被褪色为止.滴加高锰酸钾溶液的滴数越多,表明维生素C的含量越多.从表格中看出,所滴加果蔬的滴数从多到少依次是甲12滴、丙9滴、丁7滴、乙5滴.因此果蔬维生素C含量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甲丙丁乙.故选:A【分析】维生素C的分子结构中,有不稳定的“C=C”,又有“﹣OH”,所以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当维生素C 溶液与高锰酸钾接触后,即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维生素C还原高锰酸钾,使其褪色.向高锰酸钾中滴加维生素C,滴的滴数少,维生素C含量高.4.【答案】B【解析】【解答】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线粒体中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释放出的能量一部分为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动力,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发掉.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因此,足球场上,同学们在踢球时肌肉收缩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人体细胞的呼吸作用.故选:B.【分析】生物细胞利用氧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在生物体的线粒体中进行的.5.【答案】C【解析】【解答】A、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人体运动所需的能量来自ATP,A正确;B、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B正确;C、人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骨骼是由多块骨连接而成,C错误;D、完成任何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D正确.故选:C.【分析】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骨骼是由多块骨连接而成.完成任何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6.【答案】D【解析】【解答】A、选择的花生仁和核桃仁大小,与减少误差没有必要的联系,A错误;B、在锥形瓶里放入一支温度计.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但不要触瓶底,否则处理数据不准确,B错误;C、实验数据偏低,不可能是计算错误,与热量散失等因素有关,C错误;D、1mL水每升高1℃需吸收4.2焦热能,根据热量公式Q=cm•△T.所以1克花生仁释放出的能量是═4.2×30×(70﹣20)÷0.68═9264.7(焦).每克核桃仁含有的能量是11550 焦:4.2×30×(86﹣20)÷0.72═11550(焦),D正确.故选:D.【分析】(1)种子的成分包括有机物(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和无机物(水和无机盐).有机物是含碳的化合物,容易燃烧,而无机物是不含碳的,熔点高,不易燃烧.(2)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热量,是食物的热价.食物的热价反映出食物中储存能量的多少,据此解答.7.【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的呼吸作用是把生物体内储存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进行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实质是: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线粒体内的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生物的各项生命活动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