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2)又二里,盘峰冈之南,乃西向觅小径入峡。
又走二里,绕过峰下山冈的南边,于是向西寻找小径走入峡谷。
6.请分别写出【甲】【乙】两文中表现水流湍急的句子。
,盘峰冈之南,乃西向觅小径入峡。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
量词 独自
隔断
一峰当其后,有雪痕一派,独高垂,如匹练界青山,有溪从
溪水名
河流的下游
峡中东注,即清碧之下流也。
踩,踏
登
隆起
并列
……从其后西二里,蹑峻凌崖。其崖高穹溪上,与对崖骈突
冲破
如门,上耸下削,溪破其中出。
——选自《游大理日记
》
【注释】①派:量词。②界:隔断。③清碧:溪水名。④下流:河流的下 游。⑤蹑:踩,踏。⑥穹:隆起。⑦骈:并列。
甲: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或“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或全句)。乙: 溪破其中出。
7.【甲】【乙】两文段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都表达了什么样的思 想感情?
都表达了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译文】【乙】行了六里,渡过一条溪水,水很大。又向南,有山峰向东 环绕而下。又走二里,绕过峰下山冈的南边,于是向西寻找小径走入峡谷。 从峡谷中朝西望,重重山峰互相掩映,最高的一座山峰位于峡谷后方,有 积雪的痕迹,独自高高下垂,如一匹白绢隔断了青山,有溪水从峡谷中往 东流注,这就是清碧溪的下游。……从墓地后向西行二里,踏着峻岭登上 山崖。这座山崖高高隆起在溪流上,与对面的山崖并立前突如同门扇,上 面高耸下面陡削,溪流冲破其中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