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凝剂标准Word 文档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5
速凝剂检测参数(原创实用版)目录一、速凝剂概述二、速凝剂检测的重要性三、速凝剂检测参数及其作用四、速凝剂检测方法与流程五、速凝剂检测的注意事项六、结论正文一、速凝剂概述速凝剂是一种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能加速混凝土凝结硬化的外加剂,具有提高工程进度、缩短工期的优点。
在我国,速凝剂广泛应用于水利、电力、铁路、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二、速凝剂检测的重要性速凝剂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程质量。
因此,对速凝剂进行检测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检测,可以确保速凝剂的性能符合标准要求,保证混凝土工程的安全、可靠。
三、速凝剂检测参数及其作用速凝剂检测的主要参数有:凝结时间、终凝强度、初凝强度、氯离子含量、总碱量等。
这些参数分别反映了速凝剂的凝结性能、强度性能和有害物质含量等关键性能指标。
1.凝结时间:反映速凝剂加速混凝土凝结硬化的速度。
2.终凝强度:反映速凝剂对混凝土最终强度的影响。
3.初凝强度:反映速凝剂对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影响。
4.氯离子含量:反映速凝剂中氯离子含量,过高的氯离子含量会对混凝土中的钢筋产生腐蚀。
5.总碱量:反映速凝剂中碱性物质的总含量,过高的总碱量会对混凝土产生碱骨料反应,导致混凝土性能下降。
四、速凝剂检测方法与流程速凝剂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标准试块法、加速养护法、氯离子含量测定法、总碱量测定法等。
检测流程如下:1.样品准备:从速凝剂样品中取样,进行预处理。
2.性能测试:根据检测参数,分别进行凝结时间、终凝强度、初凝强度、氯离子含量、总碱量等性能测试。
3.数据处理:对测试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检测结论。
4.检测报告:编写检测报告,记录检测过程、数据和结论。
五、速凝剂检测的注意事项1.检测仪器设备的精度和灵敏度要符合要求。
2.样品处理要规范,避免样品污染、性能变化。
3.检测过程中要遵循操作规程,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4.对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不能仅凭某一项指标判断速凝剂的整体性能。
混凝土速凝剂(液体)混凝土速凝剂(液体)产品概况:液体速凝剂主要成份为铝酸钠,是混凝土砂浆湿法喷射工艺的配套产品,具有粉尘小、回弹率低和易性好等优点。
主要技术技能:1、本产品为无色液体。
推荐掺量3~6%(以水泥重量计),可根据水泥成份差异进行调整。
2、本品喷射效果好,回弹率低于15%,有利于节约原材料。
3、标准环境下测试,初凝4min,终凝10min.应用技术要点:1、各种速凝剂对水泥都存在适应性问题,使用前必须对施工用的水泥进行适应性实验,确定最佳掺量。
2、本产品在搅拌混凝土时推荐减少10%的用水量,将减下的水用于速凝剂稀释,有利于改进喷射混凝土的和一性,提高工作面流动度,使砼表面光洁美观。
3、将拌和砼送入喷射机,在喷嘴外加入速凝剂。
4、本产品对普通硅酸盐水泥效果最佳,如用其他水泥应做好试配实验。
5、水泥存放过久或施工条件差,需适当增加掺量。
6、操作人员应做好防腐措施。
附:凝结时间测试:1、灰比0.34~0.36,根据试验水泥标准需水量和水泥相融性调试,找出最佳水灰比。
2、室温和材料温度20±3℃条件下先将水泥和水搅拌合均匀成净浆,然后加入速凝剂快速搅拌(拌合时间25~30s)迅速装模,人工振动数次,模面修平。
每隔10s测试一次,直至终凝。
3、加入速凝剂开始计时,至试针沉入净浆中距底板0.5-1.0mm 时所需时间为初凝时间,至试针沉入净浆中不超过1.0mm时所需时间为终凝时间。
包装与储存:1、本品呈碱性,应避免和酸性材料混合存放、使用。
2、应存放于干燥通风处,有效期180天。
3、本产品采用大铁桶(塑料桶)包装,每桶250kg速凝剂掺入混凝土后,能使混凝土在5min内初凝,10min内终凝。
1h就可产生强度,ld强度提高2~3倍,但后期强度会下降,28d 强度约为不掺时的80%~90%。
温度升高,提高速凝效果。
混凝土水灰比增大则降低速凝效果,故掺用速凝剂的混凝土水灰比一般为O?4左右。
JC477-2005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的术语与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与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水泥混凝土采用喷射法施工时掺加的速凝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就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就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就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345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um筛筛析法)GB/T1346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eqv ISO9597:1989)GB 8076 混凝土外加剂GB/T8077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1767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idt ISO679:1989)JGJ 63混凝土拌合用水3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速凝剂用于喷射混凝土中,能使混凝土迅速凝结硬化的外加剂。
4 分类4.1 按照产品形态分为:粉状速凝剂与液体速凝剂。
4、2按照产品等级分为:一等品与合格品。
5 要求5.1 匀质性指标匀质性指标应符合表1要求。
5、2掺速凝剂的净浆与硬化砂浆性能指标掺速凝剂净浆及硬化砂浆的性能应符合表2要求表2掺速凝剂净浆及硬化砂浆的性能要求6 试验方法6、1 试验材料6.1.1 水泥:符合GB 8076标准中附录A的规定。
6.1.2砂:符合GB/T 17671中有关ISO标准砂的规定。
6.1.3 水:符合JGJ 63的规定。
6.1.4速凝剂:受检速凝剂。
6、2 密度、氯离子含量、总碱量、PH值、含固量按照GB 8077进行。
6.3 细度按照GB 1345中的手工干筛法进行。
6、4含水率6.4.1仪器a)分析天平:量程200g,分度值0、1mg;b)鼓风电热恒温干燥箱:0℃~200℃;c)带盖称量瓶:¢25㎜×65㎜;d)干燥器:内盛变色硅胶。
速凝剂技术参数
1 .生产速凝剂必须是在经营范围内许可的,产品应符合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GB/T35159-2017)标准,有产品生产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
2 .通用要求
生产厂应在相关的技术黄料中明示产品密度.PHf11禽固■和■含■的生产厂控制值.
注1.对相同和不冏编号产品之阍的匀庾性和等效性的其他要求•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注2,我中D和S分别为密度和含困■的生产厂控制值.
3 .掺加速凝剂的净浆及砂浆的性能应符合下表:
指“
4 .交付的产品不得出现受潮、结块和包装袋破损情况。
5 .出厂检验:有出厂检验报告,每一批号产品的出厂检验项目包括密度、含水率、细度、含固量、碱含量、凝结时间和Id抗压强度。
6 .标志:速凝剂包装袋上应清楚表明:执行标准、产品名称及类型、标记、生产厂家名称、商标、出厂编号、净重量、生产日期及有效期。
7 .其他未提及的按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GB/T35159-2017)有关要求执行。
速凝剂抗压强度规范引言速凝剂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土添加剂,通过加快混凝土的凝结和硬化速度,提高混凝土早期和中期的强度发展,以缩短混凝土养护时间和提高施工效率。
在使用速凝剂的过程中,抗压强度是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能够反映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速凝剂抗压强度的规范,包括相关标准、试验方法、抗压强度的评定和保护要求等内容。
相关标准速凝剂抗压强度的规范主要参考以下标准:1.GB/T 175-2007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2.GB/T 50107-2010 水泥混凝土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3.GB/T 1346-2011 速凝剂试验方法标准4.JGJ/T 70-2009 建筑用速凝剂以上标准包含了速凝剂抗压强度的试验方法和评定规范,通过执行这些标准,可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试验方法进行速凝剂抗压强度试验时,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根据相关标准的要求,制备速凝剂混凝土试件。
试件的尺寸和制备方法应符合标准规定。
2.进行试件的养护,养护条件应根据相关标准确定。
一般情况下,常温养护24小时后,可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3.使用机械或手动试验设备,进行试验。
根据标准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试验方法,例如静力压试验、冲击试验等。
4.记录试验结果。
试验报告中应包含试件编号、试验日期、试验环境温度等信息,并标明试验设备和试验方法等详细信息。
5.根据试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报告编制。
抗压强度的评定速凝剂抗压强度的评定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根据标准规定,可以采用不同的评定方法,例如平均抗压强度法、统计学方法等。
在评定抗压强度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试验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应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并遵循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和条件。
•抗压强度的时效性。
速凝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发展随时间而变化,因此,在评定抗压强度时应注明试验的时间点。
•抗压强度的统计分析。
可以使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抗压强度的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等。
JC477-2005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水泥混凝土采用喷射法施工时掺加的速凝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345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um筛筛析法)GB/T 1346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eqv ISO 9597:1989)GB 8076 混凝土外加剂GB/T 8077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 17671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idt ISO 679:1989)JGJ 63 混凝土拌合用水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速凝剂用于喷射混凝土中,能使混凝土迅速凝结硬化的外加剂。
4 分类4.1 按照产品形态分为:粉状速凝剂和液体速凝剂。
4.2 按照产品等级分为:一等品与合格品。
5 要求5.1 匀质性指标匀质性指标应符合表1要求。
表1速凝剂匀质性指标5.2 掺速凝剂的净浆和硬化砂浆性能指标掺速凝剂净浆及硬化砂浆的性能应符合表2要求表2掺速凝剂净浆及硬化砂浆的性能要求6 试验方法6.1 试验材料6.1.1 水泥:符合GB 8076标准中附录A的规定。
6.1.2 砂:符合GB/T 17671中有关ISO标准砂的规定。
6.1.3 水:符合JGJ 63的规定。
6.1.4 速凝剂:受检速凝剂。
6.2 密度、氯离子含量、总碱量、PH值、含固量按照GB 8077进行。
6.3 细度按照GB 1345中的手工干筛法进行。
6.4 含水率6.4.1 仪器a)分析天平:量程200g,分度值0.1mg;b)鼓风电热恒温干燥箱:0℃~200℃;c)带盖称量瓶:¢25㎜×65㎜;d)干燥器:内盛变色硅胶。
速凝剂检测标准速凝剂是混凝土搅拌站中常用的一种添加剂,它可以显著地缩短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然而,速凝剂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性能和施工质量,因此对速凝剂进行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一、外观检测。
首先,对速凝剂的外观进行检测。
合格的速凝剂应该呈现出白色或者浅灰色,颗粒应该均匀细致,不能有明显的结块现象。
另外,速凝剂的外观还应该无异物、杂质等。
二、溶解性检测。
其次,进行速凝剂的溶解性检测。
将速凝剂样品加入到水中,搅拌均匀后观察其溶解情况。
合格的速凝剂应该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全溶解,且不应该有沉淀物或者悬浮物。
三、化学成分检测。
然后,对速凝剂的化学成分进行检测。
通过化学分析的方法,检测速凝剂中主要成分的含量,例如氧化铝、硅酸盐等。
合格的速凝剂应该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化学成分范围。
四、凝结时间检测。
接着,进行速凝剂的凝结时间检测。
将速凝剂加入到混凝土中,观察其凝结时间是否符合要求。
合格的速凝剂应该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使混凝土开始凝结,且凝结时间应该稳定可控。
五、性能指标检测。
最后,对速凝剂的性能指标进行检测。
包括流动度、坍落度、抗压强度等性能指标。
合格的速凝剂应该能够在这些性能指标上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
综上所述,速凝剂的检测标准涉及到外观、溶解性、化学成分、凝结时间和性能指标等多个方面。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检测,才能确保所使用的速凝剂质量合格,从而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因此,在使用速凝剂时,必须重视其检测工作,确保所使用的速凝剂符合国家标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安全隐患。
TB-81液体速凝剂
一、适应范围
该产品是我公司通过多年研究试验,采用无机盐与有机高分子材料科学合成的新一代高效多功能速凝剂。
适用于喷混凝土施工,水下混凝土及堵漏抢险工程等。
二、执行标准
JC477-2005《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
三、性能指标
1、本品外观呈半透明或微黄液体,无毒、无味、不燃。
2、本产品没有粉剂速凝剂的粉尘污染,大大改善了环境。
3、在短时间内使混凝土或砂浆迅速凝结硬化,并产生较高的早期强度。
具体指标如下:
五、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推荐掺量:2~5%(以胶凝材料计算)。
2、湿喷时要求泵送混凝土坍落度在100~160mm。
3、本品通过泵送或风动添加装置,在喷射管喷头的后端添加,添加量通过刻度旋钮控制,可根据喷射混凝土的效果、回弹量等微调。
将拌合混凝土送入喷射机,在喷咀外加入速凝剂。
4、速凝剂对水泥都存在适应性问题,使用前,必须对施工用的水泥进行适应性试验,确定最佳掺量。
5、本品为碱性,不应与皮肤直接接触。
6、本品为铁桶或塑料桶包装,贮存时密封、防水,有效期五个月。
六、技术服务
1、根据工程情况我公司可对混凝土工程提供相关技术服务。
2、根据合作方需要,我公司可提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优化(加快工期和节省费用)、施工过程控制、混凝土养护处理等相关技术服务。
JC477-2005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水泥混凝土采用喷射法施工时掺加的速凝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345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um筛筛析法)GB/T 1346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eqv ISO 9597:1989)GB 8076 混凝土外加剂GB/T 8077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 17671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idt ISO 679:1989)JGJ 63 混凝土拌合用水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速凝剂用于喷射混凝土中,能使混凝土迅速凝结硬化的外加剂。
4 分类4.1 按照产品形态分为:粉状速凝剂和液体速凝剂。
4.2 按照产品等级分为:一等品与合格品。
5 要求5.1 匀质性指标匀质性指标应符合表1要求。
表1速凝剂匀质性指标掺速凝剂净浆及硬化砂浆的性能应符合表2要求表2掺速凝剂净浆及硬化砂浆的性能要求6 试验方法6.1 试验材料6.1.1 水泥:符合GB 8076标准中附录A的规定。
6.1.2 砂:符合GB/T 17671中有关ISO标准砂的规定。
6.1.3 水:符合JGJ 63的规定。
6.1.4 速凝剂:受检速凝剂。
6.2 密度、氯离子含量、总碱量、PH值、含固量按照GB 8077进行。
6.3 细度按照GB 1345中的手工干筛法进行。
JC477-2005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水泥混凝土采用喷射法施工时掺加的速凝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345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um筛筛析法)GB/T 1346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eqv ISO 9597:1989)GB 8076 混凝土外加剂GB/T 8077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 17671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idt ISO 679:1989)JGJ 63 混凝土拌合用水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速凝剂用于喷射混凝土中,能使混凝土迅速凝结硬化的外加剂。
4 分类4.1 按照产品形态分为:粉状速凝剂和液体速凝剂。
4.2 按照产品等级分为:一等品与合格品。
5 要求5.1 匀质性指标匀质性指标应符合表1要求。
表1速凝剂匀质性指标掺速凝剂净浆及硬化砂浆的性能应符合表2要求6 试验方法6.1 试验材料6.1.1 水泥:符合GB 8076标准中附录A的规定。
6.1.2 砂:符合GB/T 17671中有关ISO标准砂的规定。
6.1.3 水:符合JGJ 63的规定。
6.1.4 速凝剂:受检速凝剂。
6.2 密度、氯离子含量、总碱量、PH值、含固量按照GB 8077进行。
6.3 细度按照GB 1345中的手工干筛法进行。
6.4 含水率6.4.1 仪器a)分析天平:量程200g,分度值0.1mg;b)鼓风电热恒温干燥箱:0℃~200℃;c)带盖称量瓶:¢25㎜×65㎜;d)干燥器:内盛变色硅胶。
速凝剂检测标准速凝剂是混凝土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添加剂,它能够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凝结速度,缩短初凝和终凝时间,从而提高施工效率。
然而,速凝剂的使用也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测,以确保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速凝剂检测的标准和方法。
一、外观和性状检测。
首先,对速凝剂的外观和性状进行检测。
外观上应该为无色或淡黄色粉末状物质,不得有结块、结晶或杂质。
性状上应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溶解性,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全溶解。
二、含固量检测。
含固量是指速凝剂中固体成分的含量,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含固量的检测可以通过加热至一定温度后测定残渣的重量来进行,其含固量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三、凝结时间检测。
凝结时间是指速凝剂加入混凝土后,混凝土从开始凝结到达到规定强度所需的时间。
凝结时间的检测可以通过标准凝结时间仪进行,根据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确保凝结时间符合要求。
四、减水率检测。
速凝剂通常还具有减水作用,能够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坍落度。
因此,减水率也是速凝剂检测的重要指标之一。
减水率的检测可以通过混凝土坍落度试验来进行,确保减水率符合要求。
五、氯离子含量检测。
速凝剂中的氯离子含量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氯离子含量的检测也是速凝剂检测的重要内容。
氯离子含量的检测可以通过离子色谱仪等仪器进行,确保氯离子含量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六、其他性能检测。
除了上述内容外,速凝剂的检测还应包括其他性能指标的检测,如PH值、溶解度、离子含量等。
这些指标的检测可以通过相应的仪器和方法进行,确保速凝剂的各项性能均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综上所述,速凝剂的检测标准包括外观和性状检测、含固量检测、凝结时间检测、减水率检测、氯离子含量检测以及其他性能检测。
通过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检测,可以确保速凝剂的质量和性能符合施工需要,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速凝剂规范速凝剂是一种加速混凝土凝结和硬化的化学物质,它可以显著缩短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为了确保速凝剂能够正常使用并达到预期的效果,以下是速凝剂使用的一般规范:1.速凝剂的储存和运输:速凝剂应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场所,远离火源和易燃物。
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止碰撞和受潮。
2.速凝剂的投放量:速凝剂的投放量应根据具体混凝土配合比进行合理的设计,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投放,避免过量或过少。
3.速凝剂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在速凝剂的使用过程中,配合比设计非常重要。
速凝剂的投放量应根据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厚度和使用环境等因素进行合理的确定。
4.速凝剂的投放时间:速凝剂的投放时间应根据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和施工要求进行合理的安排。
一般情况下,速凝剂应在混凝土搅拌过程的中后期进行投放。
5.速凝剂的投放方式:速凝剂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投放,如直接添加到混凝土搅拌机中、喷洒在混凝土表面等。
具体投放方式应根据施工需求进行选择,并确保速凝剂均匀分布在整个混凝土中。
6.速凝剂的掺合注意事项:在掺合速凝剂的过程中,应注意速凝剂的稳定性和与其他掺合料的相容性。
如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速凝剂与其他掺合料发生反应或不稳定,应及时停止使用。
7.速凝剂的施工注意事项:在使用速凝剂进行施工时,应注意混凝土的搅拌均匀和成型时间的控制。
过早的成型可能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和不均匀。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避免速凝剂直接接触到皮肤和眼睛,并配备相应的防护设备。
8.速凝剂的强度检测:使用速凝剂进行施工后,应进行相应的强度检测。
强度检测结果应满足设计要求,否则应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9.速凝剂的环保要求:在使用速凝剂的过程中,应注意环境保护,避免速凝剂污染土壤和水源。
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应妥善处理,不得随意倾倒。
总之,速凝剂的使用应遵循以上规范,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同时,在使用速凝剂的过程中,也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和控制,以达到最佳效果。
无碱液体速凝剂标准
无碱液体速凝剂是一种用于提高混凝土凝结速度和强度的化学添加剂。
它通常由含有氯化钠或氯化钾的无碱水溶液制成。
以下是一些有关无碱液体速凝剂的常见标准:
1.外观:无碱液体速凝剂的外观应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
2.密度:无碱液体速凝剂的密度通常在1.2-1.4 g/cm³之间。
3.氯离子含量:无碱液体速凝剂中的氯离子含量应小于2%。
4.凝结时间:无碱液体速凝剂的凝结时间通常在30-90分钟之间,具体时间可以根据混凝土配合比和施工要求进行调整。
5.提高强度:无碱液体速凝剂应能够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和最终强度。
6.环境友好性:无碱液体速凝剂应符合环保要求,不含有有害物质。
这些标准可以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规定和使用要求而有所不同。
在使用无碱液体速凝剂之前,建议参考相关标准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jtg7速凝剂标准
JTG 7420-2020《公路工程混凝土外加剂》中关于速凝剂的标准如下:
外观:速凝剂应呈干粉状,颜色均匀,无杂质,无结块,无分层。
含水率:速凝剂的含水率不应大于0.5%。
细度(比表面积):用80μm方孔筛,筛余物不应大于15%。
密度:速凝剂的密度应大于等于800kg/m³。
水泥净浆初凝时间:掺速凝剂的水泥净浆应在搅拌后1min内开始初凝,初凝时间不应大于3min。
水泥净浆终凝时间:掺速凝剂的水泥净浆应在搅拌后3min内完成终凝,终凝时间不应大于10min。
强度:掺速凝剂的混凝土试件,在标准条件养护7d和28d的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氯离子含量:速凝剂中氯离子含量不应大于0.5%。
对钢筋的锈蚀作用:掺速凝剂的混凝土对钢筋无锈蚀作用。
碱含量:速凝剂的碱含量不应大于0.2%。
包装与标志:速凝剂应采用防潮包装材料,包装应严密,标志应清晰、易读,应标明产品名称、型号、净质量、生产厂家名称和出厂日期等。
贮存与运输:速凝剂应贮存在干燥、阴凉、通风良好的仓库内,并应远离火源,严禁与酸类、铵盐及其他物品共贮混运。
以上是JTG 7420-2020《公路工程混凝土外加剂》中关于速凝剂的标准,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咨询专业人士。
速凝剂执行标准
速凝剂是一种用于混凝土和水泥制品中的化学添加剂,其作用是加速混凝土或水泥的凝固和硬化过程,以缩短施工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保证速凝剂的质量和使用效果,制定了一系列执行标准。
首先,速凝剂的产品名称应当明确,应当注明产品类型、牌号、生产厂家等信息。
同时,速凝剂的包装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标注清楚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其次,速凝剂的化学成分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其主要成分为硫酸盐和氯化物。
硫酸盐的含量应当在15%至40%之间,氯化
物的含量应当在5%至20%之间。
此外,速凝剂的pH值应当
控制在2.5至4.5之间。
再次,速凝剂的物理性能应当符合国家标准。
其外观应当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状或颗粒状物质,不应当有明显的结块现象。
速凝剂的比表面积应当在300m2/kg以上,细度应当达到45μ
m以下。
此外,在常温下存放一个月后,速凝剂的筛余物应当小于10%。
最后,速凝剂的使用效果应当符合国家标准。
速凝剂应当能够显著加快混凝土或水泥的凝固和硬化速度,提高强度和耐久性。
同时,速凝剂的使用不应当对混凝土或水泥的其他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总之,速凝剂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添加剂,其执行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建筑施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相关企业和机构能够认真遵守执行标准,确保速凝剂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JC477-2005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水泥混凝土采用喷射法施工时掺加的速凝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345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um筛筛析法)GB/T 1346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eqv ISO 9597:1989)GB 8076 混凝土外加剂GB/T 8077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 17671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idt ISO 679:1989)JGJ 63 混凝土拌合用水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速凝剂用于喷射混凝土中,能使混凝土迅速凝结硬化的外加剂。
4 分类4.1 按照产品形态分为:粉状速凝剂和液体速凝剂。
4.2 按照产品等级分为:一等品与合格品。
5 要求5.1 匀质性指标匀质性指标应符合表1要求。
表1速凝剂匀质性指标掺速凝剂净浆及硬化砂浆的性能应符合表2要求6 试验方法6.1 试验材料6.1.1 水泥:符合GB 8076标准中附录A的规定。
6.1.2 砂:符合GB/T 17671中有关ISO标准砂的规定。
6.1.3 水:符合JGJ 63的规定。
6.1.4 速凝剂:受检速凝剂。
6.2 密度、氯离子含量、总碱量、PH值、含固量按照GB 8077进行。
6.3 细度按照GB 1345中的手工干筛法进行。
6.4 含水率6.4.1 仪器a)分析天平:量程200g,分度值0.1mg;b)鼓风电热恒温干燥箱:0℃~200℃;c)带盖称量瓶:¢25㎜×65㎜;d)干燥器:内盛变色硅胶。
6.4.2 试验步骤6.4.2.1 将洁净带盖的称量瓶放入烘箱内,于105℃~110℃烘30min。
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30min 后称量,重复上述步骤至恒量(两次称量之差≤0.3mg),称其质量m0。
6.4.2.2 称取速凝剂试样10g±0.2g,装入已烘至恒量的称量瓶内,盖上盖,称出试样及称量瓶的总质量m1。
6.4.2.3 将盛有试样的称量瓶放入烘箱内,开启瓶盖升温至105℃~110℃,恒温2h,取出后盖上盖,立即置于干燥器内,冷却30min后称量,重复上述步骤至恒量,称其质量m2。
6.4.3 结果计算与评定含水率按式(1)计算:W=(m1-m2)/(m1-m0)×100 (1)式中:W——含水率,%;m0——称量瓶质量,单位为克(g);m1——称量瓶加干燥前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m2——称量瓶加干燥后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含水率试验结果以三个试样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精确至0.1%。
三个数据中有一个与平均值相差超过5%,取剩余两个数据的平均值;有两个数据与平均值相差超过5%,该组数据作废,试验必须重做。
6.5 凝结时间6.5.1 仪器a) 量程2000g,分度值2g的天平;b) 量程100g,分度值0.1g的天平;c) 水泥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d) 直径400㎜、高100㎜的拌合锅,直径100㎜的拌合铲;e) 秒表;f) 温度计;g) 200mL量筒。
6.5.2 试验步骤凝结时间的测定参照GB/T 1346。
试验室温度和材料温度应控制在20℃±2℃范围内。
粉状速凝剂:按推荐掺量将速凝剂加入400 g水泥中,在拌合锅内干拌均匀(颜色一致)后,加入160mL 水,迅速搅拌25s~30s,立即装入圆模,人工振动数次,削去多余的水泥浆,并用洁净的刮刀修平表面。
从加水时算起操作时间不应超过50s。
液体速凝剂:先将400 g水泥与计算加水量(160mL水减去速凝剂中的水量)搅拌至均匀后,再按推荐掺量加入液体速凝剂,迅速搅拌25s~30s,立即装入圆模,人工振动数次,削去多余的水泥浆,并用洁净的刮刀修平表面。
从加入液体速凝剂算起操作时间不应超过50s。
将装满水泥浆的试模放在水泥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下,使针尖与水泥浆表面接触,迅速放松测定仪杆上的固定螺丝,针即自由插入水泥净浆中,观察指针读数,每隔10s测定一次,直到终凝为止。
粉状速凝剂由加水时起,液体速凝剂从加入速凝剂起至试针沉入净浆中距底板4㎜±1㎜时达到初凝;当试针沉入浆体中小于0.5㎜时,为浆体达到终凝。
6.5.3 结果评定每一试样,应进行两次试验。
试验结果以两次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
如两次试验结果的差值大于30s 时,本次试验无效,应重新进行试验。
6.6 强度6.6.1 仪器设备a) 200KN压力试验机;b) 胶砂振实台;c) 40㎜×40㎜×160㎜试模;d) 量程5kg,分度值5g的台称;e) 量程500g,分度值0.5g的天平;f) 搅拌锅,搅拌铲。
6.6.2 配合比水泥与砂的质量比为1:1.5,水灰比为0.5,6.6.3 试验步骤在室温20℃±2℃的条件下,称取基准水泥900g,标准砂1350 g。
粉状速凝剂:将速凝剂按生产厂推荐掺量加入胶砂中,干拌均匀后,加入450mL水,人工迅速搅拌40s~50s。
液体速凝剂:先计算推荐掺量速凝剂中的水量,从总水量中扣除,加入水后将胶砂搅拌至均匀,再加入液体速凝剂人工迅速搅拌40s~50s。
然后装入40㎜×40㎜×160㎜的试模中,立即在胶砂振动台上振动30s,刮去多余部分,抹平。
同时成型掺速凝剂的试块二组,不掺者一组,每组三块。
在温度为20℃±2℃的室内放置,脱模后立即测试掺速凝剂试块的1d强度(从加水时计算时间)。
测定1d强度的时间误差应为24h±0.5h。
检测时应先做抗折,再做抗压强度。
其余试块在温度20℃±2℃,湿度95%以上的标准养护室养护,测其28d强度,并求出强度比。
6.6.4 结果计算与评定6.6.4.1 抗压强度按式(2)计算:f= F/ S (2)式中:f——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F——试体受压破坏荷载,单位为牛顿(N);S——试体受压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2)。
6.6.4.2 抗压强度比按式(3)计算:R= f1 / f0×100 (3)式中:R——抗压强度比,%;f1——掺速凝剂砂浆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f0——不掺速凝剂砂浆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6.6.4.3 结果处理每个龄期的三个试件可得出六个抗压强度值,其中与平均值相差超过10% 的数值应予剔除,将剩下的数值取算术平均值,剩余的数值少于三个时,必须重做试验。
7 检验规则7.1 检验分类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两类。
7.2 出厂检验出厂检验项目包括凝结时间、细度、含水率、密度和1d的抗压强度。
7.3 型式检验7.3.1 型式检验项目包括表1和表2中的所有项目。
7.3.2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b)正式生产后,如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正常生产时,一年至少进行一次检验;d)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f)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7.4 批量和抽样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的批量和抽样方法相同。
7.4.1 批量每20t为一批,不足20t也按一批计。
7.4.2抽样一批应于16个不同点取样,每个点取样不少于250g,总量不少于4000g。
将试样充分混合均匀,分为两等份,其中一份用作试验;另一份密封保存五个月,以备有疑问时,交国家规定的检验机构进行复验或仲裁。
7.5 判定规则所有项目都符合本标准规定的相应等级要求,则判定为相应等级的产品。
不符合相应等级要求,则判定为不合格品。
对于不合格品,可重新抽样,按照本标准型式检验项目复验一次。
8 产品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8.1 产品说明书产品出厂时应提供产品说明书、产品说明书应包括下列内容:生产厂家、产品名称及型号、适用范围、推荐掺量、产品的匀质性指标、有无毒性、易燃状况、储存条件及有效期、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8.2 包装粉状速凝剂应采用有塑料袋衬里的编织袋包装,每袋重25 kg±0.5kg;液体速凝剂可用塑料桶或其它可用的包装容器包装。
也可根据用户要求进行包装。
所有包装容器上均应在明显位置注明产品执行标准、商标、产品名称和质量等级、型号、净重、生产厂家、包装日期和出厂编号。
8.3 运输搬运时应轻拿轻放,防止破损,运输时避免受潮。
8.4 贮存速凝剂在包装无破损的条件下,应贮存在干燥通风的库房中,距地面100mm以上。
在正常运输与贮存条件下,贮存期从产品包装之日起为五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