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948.64 KB
- 文档页数:8
浅谈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等值线内容是高考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等高线、等深线、等温线、等压线等等,虽然各类等值线的特征、判读有差异,但万变不离其宗,本文仅以近几年来高考地理试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等高线为例,谈谈其判读和应用,以期对备考中的老师和同学产生一点启迪,达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功能。
一、等高线的基本特征1.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海拔高度相同,相邻两条等高线,其高差也相同。
2.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即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图上所有标注高度均为海拔高度,单位为米。
“0米”表示海平面,正值表示高出海平面,负值表示低于海平面。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闭合圈有大有小,小圈在本图内闭合,如盆地或山地。
大圈在图中看不到闭合,而中断在图框边上(这是因为受测绘区范围的限制),但一定会在相邻的拼接起来的多张图幅中闭合。
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合,但有时也会看到重合,这说明该处是陡崖。
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的陡缓:”密陡疏缓”,即等高线密表示山坡陡,等高线疏表示山坡缓。
6.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
山脊线为流域的分水线,山谷线为河流的集水线。
7.等高线向高值处弯曲的部分为山谷,可能有小河分布;等高线向低值处弯曲的部分为山脊;相邻两个山顶的中间部分为鞍部,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山脊线最低处;多条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
8.示坡线表示坡度降低的方向:在等高线图上画着的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直线”,叫示坡线,它总是指向坡度降低的方向,故又叫做降坡线。
9.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
10.特殊的或规则的等高线地图:往往是火山、沙丘,或者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如梯田、大坝等。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根据等高线的基本特征,可以完成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判读,一般有以下五种基本方法:1.等高线延伸方向:等高线延伸方向为地形走向,与等高线垂直方向为坡度最陡方向,如果是谷地则为水流方向。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等高线地形图是一种重要的地图类型,也是历年高考的高频考点,因为它可以充分考查学生的空间概念、空间想象以及分析计算能力。
要突破等高线地形图这一难点,需要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掌握判读技巧,达到灵活应用。
一、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1.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海平面作为零米(要诀:同线等高)2.等高距(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全图一致(要诀:同图等距)3.两条等高线绝不能相交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
但在垂直壁立的峭壁悬崖,等高线可以重合。
(要诀:重叠为崖)4.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
(要诀:密陡疏缓)5.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等高线穿过山脊线时,山脊线两侧的等高线略呈平行状。
等高线穿过山谷线(或集水线)时,向上游弯曲,成反V字形。
即等高线凸向低处则为山脊;等高线凸向高处则为山谷。
(要诀:凸低为脊、凸高为谷)6.相邻等高线间的地点海拔取值介于两等高线数值之间(要诀:大于小数、小于大数)7.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曲线,内部数值大小遵循“大于大数或小于小数”的法则(要诀:大于大数或小于小数)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 判读海拔高度和气温(1)某地在某条等高线上,即可读出该地的海拔高度。
(2)若不在等高线上,则此处海拔是一个范围。
(3)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2. 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利用“大于大数或小于小数”原则如果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高度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低于其等高线的高度值;如果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高高度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高于其等高线的高度值。
如右图为等高线地形图,A区域高度小于700米,则为洼地;B区域高度大于900米,则为山丘。
3. 判别地势可根据海拔判别。
有的等高线地形图上没有数据,而是用示坡线表示。
示坡线也叫降坡线,表示降坡方向即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
考点03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考点热度★★★☆☆1.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海拔和相对高度①等高线:在地形图上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而成的线。
②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如图,C、F两点的海拔分别为800米、600米。
③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如图,C、F两点的相对高度为200米。
(2)地形部位部位地形判读方法(等高线特征)剖面图示意A 山顶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一般图中有黑三角图例标注)B 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增大的方向弯曲,谷线低于两侧C 山脊等高线向数值减小的方向弯曲,脊线高于两侧D 陡崖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一般图用“”符号表示E 鞍部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的山顶,中间相对较低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
山脊线(如C处虚线)为流域的分水线,山谷线(如B处虚线)为河流的集水线,且山谷处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
2.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沿剖面线地势高低起伏的变化状况和坡度大小的状况。
考向一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和基本地形类型的判断1.判断地形部位根据等高线的弯曲和延伸方向、数值大小,可判断出山峰、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地形部位。
如下图所示:2.判断基本地形类型地形类型等高线特征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较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高原海拔高度大(1 0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盆地海拔没有一定标准,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大;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小海岸线0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一般表示海岸线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
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两条400米等高线之间部分表示的地形单元是A.山脊B.陡崖C.断块山脉D.峡谷2.图中310米等高线相邻的灰色部分最可能是①崩塌堆积物②突出小基岩③河中的沙洲④低矮的山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1.D 2.A考向二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常见计算和数值判断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从等高线图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就可以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相=H高-H低。
班级姓名学号第一季度第三季度★课前预习学案★【学习目标】1、学会计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2、根据等高线能认识不同的地形部位。
3、理解等高线的绘制原理和基本特征。
4、结合等高线的基本特征及地形判断,学会运用等高线地形图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自主学习】一、等高线地形图的概述1.海拔和相对相对高度海拔:某点到的垂直距离叫绝对高度(海拔)相对高度:地面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叫相对高度。
2.等高线:在地图上,把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就是等高线。
同一等高线的点,海拔高度。
坡度相同的地方,等高线间距;坡缓的地方,等高线;坡陡的地方,等高线。
等高线向海拔较的方向凸出为山脊,也称分水岭;等高线向海拔较的方向凸出为山谷。
3、地形剖面图:将等高线地形平面图转绘成地形剖面图,剖面图的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可以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某条线段上的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二、五种基本地形1、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五种基本地形2、平原的高原的共同特点是;不同的是平原海拔较,一般在,而高原海拔较,边缘比较。
3、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不同的是山地较,海拔多在,坡度较,沟谷较深,而丘陵较,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米。
4、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相对低平。
【预习检测】1、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越深,则表示海洋深度()A、越深B、还要视具体情况而定C、越浅D、不深不浅2、地图上泰山的标高是1524米,这个高度是()A、高度B、相对高度C、海拔高度D、一般高度3、我国陆地最低处的地方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155米,它与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8米)的相对高度是()A、8693米B、9003米C、8690米D、9000米1高二地理学案教师寄语: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加油,目标就在前方!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时则为山谷B、等高线向低处凸出时则为山谷C、等高线呈闭合的地区,表示的是山地D、同一条等高线标高各段不等★课内探究学案★探究知识点一:等高线的基本特征1、等高线的基本特征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的等高线地形图,归纳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学案
[学习目标]
1.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根据等高线的形状、疏密、数值特征,正确判读地形部位名称、地形类型、坡度陡缓程度等。
2.能够熟练地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读出一地的海拔,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
3.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地形、河流水文水系特征、气温、降水、光照等差异,并进行人类活动的合理布点和选线。
4.初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课前回顾]
1.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概念
2.等高线的特点
3.地形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特征
[学习过程]
一.等高线图上的判读方法1.地形部位的判读:
图1
[活动1]说出:图1某区域等高线地形中各字母所在地的地形部位的名称
A B C D E 2.地形类型的判读:
地形名称特征
平原海拔米以下,等高线,广阔平坦
山地海拔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河谷转折呈V字形
盆地闭合曲线,四周中间
丘陵海拔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弯折部分较和缓
高原海拔高度,相对高度,等高线在边缘十分,而顶部明显
[活动2](1)说出图1中的地形类型。
图2
(2)说出图2中A 、
B
两地的地形类型。
A B
3.坡度陡缓判读:坡度的计算公式:
[活动3]图中的①②③④四条登山路线中,坡度最缓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规律1】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稀疏的区域陡度,等高线密集的区域陡度。
[活动4]下列四图中的比例尺相同,等高线的疏密相同,判断坡度最大的一幅是( )
【规律2】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不同:距大则,距小则。
[活动5]下列四图中的等高距都是50米,注意观察各图的比例尺,判断坡度最大的一幅是( )
【规律3】比例尺不同,等高距相同:尺大则,尺小则。
4.确定一地海拔高度或两点的相对高度:
[活动6]根据第1页,图1,回答下列问题:
A、B两地的海拔高度各是多少?AB相对高度是多少?
【规律1】求任意两地的相对高度HA-HB,用十字相减法
[活动7]根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陡崖顶部的海拔可能为:
(2)陡崖底部的海拔可能为:
(3)计算陡崖的相对高度是多少?
【规律2】若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有n条,等高距为d,
则陡崖的相对高度H的值是:(n-1)d≤ H <(n+1)d
单位:米
[活动8]读下图等高线计算M 、N 两地的海拔高度各是多少?MN 相对高度是多少?
【规律3】相邻两条等值线之间的闭合曲线内部的海拔求法:“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活动9]读某地等高线图(等高距:100米),X 点与Y 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 .190 m B .385 m C .550 m
D .632 m
图3 二、等高线图的应用
1.判断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地势特征
[活动10]读图4“世界上某国家的经纬网和等高线图”,该国家的地形特征可以表述为( ) A .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降低 B .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由北向南降低
C .平原、高原面积广大,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降低
D .地形以平原、盆地为主,地势由东向西降低 2.判断河流特征:河流的位置、流向、流域面积、水系形状、流速、落差
[规律1] 常有河流发育,河流由海拨高处流向低处与等高线的凸出方向 ;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落差 ,流速 ,水能 ; 山地常形成 水系,盆地常形成 水系;
山脊线常作为河流的 ,可确定自然的流域面积。
[活动11]读下图(两图中等高距相等),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两图中河湖补给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E
F
200~1000米450
500
50
00
50
500
450
大于1000米小于200米
单位:米
图4
A.甲河补给A湖 B.A湖补给甲河 C.B湖补给乙河 D.乙河属于外流河 (2)河流在图中段的流向大致是( )
A.甲河比乙河流速快 B.乙河比甲河流速快 C.甲河、乙河流速相同 D.无法确定 [活动12]根据下图中水系的形态特征,判断该地区 A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B .地势中部低,四周高 C .降水
中部多,四周少 D .气温中部高,四周低 3.气候差异及判断:
[规律2]气温差异:根据气温的垂直递减率(0.6℃/100m )和两点的 高度,计算温差, 地势越高气温越 。
降水的差异:把山脉的走向与盛行风向相结合,迎风坡降水 背风坡降水。
光照的差异:阳坡 阴坡,同一种植被在阳坡的分布上界高于阴坡。
[活动13]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岛最高与最低点气温差最大不超过________ (2)试分析A 、B 两地降水的差异及原因。
4.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
结合题组6页:等高线地图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活动14]读某区域等高线图,回答问题:
(1)若想在河流上修建一座水库,坝高为100m ,请用“//”在图上标出该水库的理想坝址, 并说明理由,同时用斜线画出图中被水库淹没的地区。
(2)若将河流水引向疗养院,图中两条规划线路①②中,比较合理的是,
原因是 。
(3)如果在甲村和乙村之间修建一条公路,应选择_______(③或④)线。
甲
乙A B
40°39°
9°
单位:米 单位:米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达标检测]
1. 下列等高线示意图中,能反映沙丘地貌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右图为某地等高线图。
读图完成2-4题。
2.对图中各地地形的正确叙述
A .①为山脊
B .②为鞍部
C .③为陡崖
D .④为山谷 3.图中陡崖顶部的海拔高度可能为
A .40m
B .45m
C .55m
D .65m 4.P 、Q 两地的相对高度
A .不少于10m
B .不超过10m
C .可能为5m
D .不可能为15m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完成5-6题。
5.(双项选择....)对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地区地形类型为山地
B .图中显示出该地区的最大高差范围为50~250m
C .该地区地形类型为丘陵
D .图中显示出该地区的最大高差范围为100~200m 6.(双项选择....)若图中发育了一条较大的河流,其干流流经的地区有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7.根据右图中水系的形态特征,判断该地区
A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B .地势中部低,四周高
C .降水中部多,四周少
D .气温中部高,四周低
①
②
③
④
读某地等高线图(等高距:100米),回答8-9题。
8.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A.自东北向西南 B.自西北向东南C.自西南向东北 D.自东南向西北9.X点与Y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190 m B.385 m C.550 m D.632 m
下图是某区域及其水库大坝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若水库大坝再加高100米,该地区①②③④四村庄有可能被淹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1.关于图中的一些叙述,正确的是
A.支流甲河画错了
B.村庄②的气温明显高于①村
C.乙河水流向西北
D.村庄③比④要高出100米
下图为某海湾附近等高线、等深线图,该区域的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和东南风。
12.甲、乙、丙、丁四个地点,最适宜建港口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读某地等高线图(等高距:100米),回答问题。
(1)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A.自东北向西南 B.自西北向东南C.自西南向东北 D.自东南向西北(2)X点与Y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190 m B.385 m C.550 m D.632 m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2),分析回答9-12题:
9.图中等高线X的数值最有可能是:
A.100m
B.150m
C.200m
D.250m
10.图中丁地与丙村的相对高差可能为:
A.200m
B.250m
C.300m
D.400m
11.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地中不能看丙村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2
12.图中甲河流的流向大致是: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图6为我国西北地区常见地貌的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虚线表示不可见。
回答问题。
13.图中P等高线的数值为
A.712米 B.713米C.714米 D.715米14.图示地貌形成原因是
A.岩浆喷发冷却 B.风力作用C.冰川作用 D.流水作用15. 下列等高线示意图中,能反映沙丘地貌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