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 格式:ppt
- 大小:5.27 MB
- 文档页数:58
知识梳理:地形图的判读(附视频讲解)一、等高线地形图海拔和相对高度注意:地面高度有两种表示方法,即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两者参照物不同,海拔参照海平面,相对高度起算点可以是任意地点。
1.世界陆地最高点是珠穆拉玛峰海拔8844.43米;世界陆地最低点是死海,低于海平面400米。
你能求出二者的相对高度吗?2.有关古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描述正确的是()A.庐山相对高度不同B.庐山绝对高大度C.庐山海拔高度大等高线、等深线和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各点连接成线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各点连接成线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就是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的特点: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不变;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海拔相同;坡度越陡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缓等高线越稀疏。
山体不同部位名称及判读山脊、山谷的判断方法山谷易于水流汇集,能够形成河流山脊一般成为两条河流的分水岭,不会形成河流二、分层设色地形图三、地形剖面图知识链接:等高线地形图上,经常有工程选址类,下面是一些基本的选址要求和答题语言,仅供同学们参考:疗养院:要求向阳坡一侧、有较高地形部位挡住冷空气,靠近水源地等。
企业:不能选在城市盛行风向路线上,避免污染城市;不能建在河流的上游,避免污染水源地等。
梯田:梯田不适合在太陡的山坡修建,一般选择相对平缓的山坡。
引水工程:一般选择河流上游高于目的地的河段,水可以自行流淌,且上游水质相对好。
城镇选址:地势相对低平、靠近水源和交通线等。
开展户外运动:攀岩活动适宜在等高线重叠的陡崖处开展;漂流活动适宜在河流落差大的河段(即等高线密集的山谷处) 开展;从坡度较小的缓坡(即等高线稀疏处)登山较容易等。
水坝:一般要在建盆地出口的峡谷地带,因为峡谷处工程量小,盆地内蓄水量大。
注意:如果对水坝高度有要求,要注意水坝连线要对应,蓄满水后,水面最大高度就是等高线高度。
如果高于盆地中的聚落,就要考虑搬迁问题。
等高线图的判读等高线图是由地表高程相等的诸点连成的等高线绘制的,它反映地表的高低起伏状况。
闭合的等高线反映高地或低地,数值向内增加的是高地,反之是低地;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往往形成河流;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小;等高线密集,则表明坡度较大。
重叠时则为悬崖,两组相邻的闭合等高线之间是鞍部。
等高线与河流的关系:河床的位置应在一组向高地凹进的等高新最大弯曲点的连线上,流向则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在等高线密集处水能丰富。
等温线图判读等高线图是反映气温水平空间分布状况的专题地图,因此也叫气温水平分布图,它是把温度相同的地点用线连接起来绘制而成的。
为消除海拔高度的影响,等温线图所反映的气温分布状况通常被限定在某个特定高度的平面上。
使用一幅等温线图时,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判读:(1)气温值的高低界限在一幅图上找出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数值,能够了解该图区域内温度被限定的范围,从而间接地了解图中区域内温度变化的幅度、区域所处的位置和季节等内容。
(2)气温水平梯度观察气温梯度状况应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看等温线之间的温度差值;其次看等温线分布的疏密程度。
等温线密集则温差大,等温线稀疏则温差小。
(3)等温线递增递减方向等温线图上的等温线递增递减趋势与气温在水平方向上的递增递减趋势与气温在水平方向上的增降趋势一致。
(4)等温线形态特征较平直的等温线分布状态通常表示图上温度向一个方向(垂直于等温线)有规律地递增或递减,曲折的等温线分布状态则反映出地面温度分布较复杂、规律性差。
闭合的等温线分布状态所指的是一个高温中心或低温中心。
如果图上某点的等温线向纬度较高的方向凸出时,则表示该地区气温高于两侧的气温,相反,则表示低于两侧的气温。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等降水量图是反映降水空间分布状况的专题地图,因此也叫降水量分布图。
它是把降水量相同的地点用线连接起来绘制而成的。
等降水量线图上的判读内容主要有降水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降水量水平变化缓急程度,降水量在水平方向上的递增递减趋势、降水量的分布的总体状况等。
▲图文详解十三等值线及其特征等值线是某地理事物或现象数值相等的各点的连线。
常见的等值线有:等高线、等深线、等潜水(地下水)位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压线、等地租线等等。
等值线的特征(1)同一条等值线上各点数值相等;在同一幅等值线图上,等值线的数值间隔(相邻两条等值线之间的差值)是相等的。
(2)相邻两条等值线数值可相等,也可能差一个等值距;同一幅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的递变大小相等。
(3)同一幅图综合任意两条等值线一般不会交叉和汇聚(陡崖除外)。
(4)等值线一般都是闭合曲线,无论怎么迂回曲折,终究绕成圈,但在等值线图上由于受图幅限制,不一定能显示其闭合状态。
(5)等值线弯曲度越大,其弯曲处两侧变化梯度越大。
(6)水平方向上等值线越密的地方,其值在水平方向的单位距离上变化越大。
(7)等值线弯曲部分向高值突出时,其数值比两侧低;等值线弯曲部分向低值突出时,其数值比两侧高。
▲图文详解十四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1.绝对高度是一个地点相对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即海拔。
如图1,A点的海拔为1500 米,B点的海拔为500 米,C 点的海拔为-400 米。
—般地图上标注的高度为海拔高度。
例如地图上在珠穆朗玛峰旁标注的8844.43 米,就是指珠峰的海拔高度。
2.相对高度是一个地点相对于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AC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为1900 米。
▲图文详解十五等高线的判读步骤及等高线的特性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称为地貌。
地貌在地形图上通常用等高线表示。
在地图上,把陆地表面海拔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叫等高线(把海洋或湖泊中深度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叫等深线)。
等高线的判读步骤1、看等高线的数值,确定等高距在同一幅图中,等高距是相同的。
等高距是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
相邻两条等高线数值存在三种可能性(大一个等高距,小一个等高距,相等)。
2、读图中的极值极值反映该区域海拔最大与最小的情况,也可以反映地势起伏的大小。
3、看等高线的延伸方向(形状)等高线的延伸方向为地势的走向,等高线突出的方向可能是山脊或者是山谷。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地形名称:
(1)山顶:也可称山峰,山岭。
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中部高四周低,则中部为山岭
(2)山脊: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弯曲的地方
(3)山谷: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弯曲的地方
(4)盆地: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中部低四周高,则中部为盆地
(5)鞍部:等高线地形图中,两个相邻的山岭之间相对较低处
(6)陡崖: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相交的地方
(7)陡坡与缓坡: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处为陡坡;等高线稀疏处为缓坡。
不同等高线地形图中,要根据比例尺确定。
(8)阳坡与阴坡:等高线地形图中,阳光照射较多的为阳坡,反之为阴坡。
阳坡与阴坡的确定要联系南北半球与纬度。
2.相关线面:
(1)示坡线:画在等高线一侧,由地势高处指向地势低处
(2)脊线: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弯曲,各等高线最大弯曲处的连线
(3)槽线: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弯曲,各等高线最大弯曲处的连线
(4)分水岭:等高线从高出向低处凸出,最大弯曲处的连线是脊线,也叫分水岭
(5)集水线:等高线从低处向高处凸出,最大弯曲处连线就是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3.绝对高度与相对高度:
(1)海拔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高度。
在地图上用海拔高度表示地面高度;等高线图上所标的注记数字均为海拔高度,非相对高度。
(2)相对高度:地面某个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相对高度的数值可能比海拔高度小,也可能比海拔高度大。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等高线地形图是一种用等高线来表示地面高度的地图,用于分析地面高度的变化、地势等。
以下是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等高线的间距:等高线的间距表示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如果等高线之间的间距很小,表示地形起伏很小;如果等高线之间的间距很大,表示地形起伏很大。
等高线的密集程度:等高线的密集程度表示地形的陡峭程度。
密集的等高线表示地形陡峭,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大;相反,稀疏的等高线表示地形缓和。
等高线的形态:等高线的形态表示地形特征。
圆形的等高线表示山顶,椭圆形的等高线表示山坡,V形的等高线表示沟谷,平直的等高线表示平原等。
等高线的连接关系:等高线的连接关系表示地形的连续性。
如果等高线连接紧密,表示地形连续;如果等高线间隔较大,表示地形间有间断。
通过以上判读方法,我们可以了解地面高度的变化、地势、山峰、沟谷等地形特征。
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地形地貌,为实地工作和旅游探险提供参考。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