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井下应急广播系统验收标准表
- 格式:doc
- 大小:76.00 KB
- 文档页数:5
^一、^施准^备1.1 术准备1. 施工前进行图纸会审。
2. 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并报上一级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
3. 施工前应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方法及质量标准。
1.2主要材料扬声器、功放、广播机柜、电缆电线、电缆卡子、螺栓、管材、型材等。
1.3主要机具施工机具:升降机、电焊机、切割机、弯管器、电钻、砂轮机等。
测试仪器:数字万用表、声源、声级计、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失真度测量仪、对讲机等。
1.4作业条件公共广播与紧急广播系统系统安装前,应具备下列条件:1. 已完成机房、弱电竖井的建筑施工;2. 预埋管及预留孑L符合设计要求;3. 设备机房施工完毕,机房环境、电源及接地安装已完成,具备安装条件;二材料质量控制公共广播与紧急广播系统的设备、材料进场验收要求除遵照相关规定:1. 扬声器(箱)、功放、广播机柜、电源的各项技术参数应符合设计和产品技术要求,均应提供生产厂的生产营业执照及相关测试证明。
2. 各类线缆具有出厂合格证等质保资料。
三施工工艺3.1施工工艺流程技术资料复核一机房设备安装一线路敷设-扬声器安装一系统测试3.2施工要点1. 机房设备安装音控室内布局按设计要求进行。
A. 广播室设备的安装应考虑到维修方便,设备间不应过分密集,控制台与机架间应有较宽的通道,与落地式广播设备的净距一般不宜小于1500mm,设备与设备并列布置时,应保证间隔便于通行,不宜小于1000mm ;B. 设备安装应平稳、端正,落地式设备应用地脚螺栓加以固定,或用角钢加固在后面墙上;C. 设备安装完毕,应对其垂直度进行调整,垂直误差不大于1.5/1000。
2. 线路敷设A. 音频信号输入的馈电应用屏蔽软线。
a) 话筒输出必须使用专用屏蔽软线。
长度在10m至50m之间应使用双芯屏蔽软线作低阻抗平衡输人连接,中间若有话筒转接插座的必须要求接触特性良好。
b) 长距离连接的话筒线(50m以上)必须采用低阻抗(200Q),平衡传送连接方法,最好采用四芯屏蔽线对绞线对并接穿钢管敷设。
山西省煤矿井下广播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前言为规范全省煤矿井下广播设备和系统的选型、安装、使用、维护与管理,保证煤矿井下广播设备和系统的正常使用,建立通畅、便捷、有效、快速、智能化的井上下广播通信联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由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信息中心提出并起草。
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山西省煤矿井下广播设备和系统选型、安装、使用、维护与管理的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管辖范围内井工开采的煤矿企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煤矿安全规程》《煤矿设计规范》《智能调度室装备规范》GB 84 《通信网技术标准汇编》GB 50252-1994 《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T 2887-2000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 3836-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MT/T 772-1998 《煤矿监控系统主要性能测试方法》MT287-1992 《煤矿信号设备通用技术条件》MT209-19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发布〈禁止井工煤矿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第二批)〉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08)49号)》。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3.1 煤矿井下广播系统具有生产调度广播、宣传通知、应急救援指挥、对讲通信等功能,用于井下主要巷道、停车场点、等候室、机电峒室、采掘工作面、作用地点等场所。
3.2 广播主机用于对煤矿井下广播系统进行监测、控制,向广播分站发送语音广播信号或指令,与广播分站进行对讲通信。
3.3 井下广播分站煤矿井下广播系统的广播分站于用播放音乐、通知等语音文件;接收控制中心的语音信号,并进行实时播放;可以与广播主机、局部区域内的广播分站之间进行对讲通信。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验收办法关于印发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验收标准及评分方法的通知各州(市)煤矿安全监管、煤炭行业治理部门,省监狱治理局,省内各涉煤集团: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云南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通知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10〕157号),规范和推进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治理工作,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保证能力,省煤矿安全生产监督治理局制定了《云南省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验收标准及评分方法(试行)》,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一年五月二十一日附件云南省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验收标准及评分方法(试行)云南省煤矿安全生产监督治理局2011年5月一云南省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验收标准及评分方法第一条:为了更好地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确保建设完善质量,制定《云南省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验收及评分方法(试行)》。
第二条:本方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井工煤矿。
第三条:差不多要求1. 煤矿企业应当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治理规范》(AQ1029-2007)的要求,建设完善矿井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对煤矿井下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浓度、温度、风速等的动态监控。
2.煤矿安装的监测监控系统必须符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的规定,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监测监控系统各配套设备应与安全标志证书中所列产品一致。
3. 甲烷、馈电、设备开停、风压、风速、一氧化碳、烟雾、温度、风门、风筒等传感器的安装数量、地点和位置应当符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治理规范》(AQ1029-2007)要求。
监测监控系统地面中心站要装备2套主机,1套使用、1套备用,确保系统24小时不间断运行。
4. 煤矿企业应按规定对传感器定期调校,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5. 监测监控系统在瓦斯超限后应能迅速自动切断被控设备的电源,并保持闭锁状态。
煤矿井下应急广播安设标准一、设备选择1.1应急广播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备防爆、防潮、防尘、防震等特点,并具备实时音量调节、录音等功能。
1.2应急广播设备应具备多种接口,如音频输入输出、电源接口等,并支持多种通讯协议,以便与其它设备进行无缝连接。
二、安装位置2.1应急广播设备应安装在煤矿井下中央变电所、水泵房、车房、炸药库等重要场所,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通知人员撤离。
2.2应急广播设备应安装在便于观察和操作的位置,一般安装在墙壁或支架上,离地高度不低于1.5米,且周围应留有足够的空间以便设备散热和维护。
三、线路布局3.1应急广播系统的线路应采用阻燃、耐腐蚀、屏蔽良好的线缆,避免线路短路或受到电磁干扰导致信号传输不良。
3.2线路应尽量沿直线布设,避免弯曲过多,以免影响信号传输质量。
3.3在线路布局时应留有一定的余量,以便在未来扩展时能够方便地进行设备连接和线路调整。
四、音频质量4.1应急广播设备的音频质量应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确保声音清晰、洪亮,以便在煤矿井下嘈杂的环境中能够清楚地听到应急广播信息。
4.2应急广播设备应具备音量调节功能,以便在需要时能够根据现场环境调整音量大小。
五、应急通讯5.1应急广播设备应具备多种通讯接口,如RS232、RS485、RJ45等,以便与各种不同类型的通讯系统进行无缝连接。
5.2应急广播设备应支持无线通讯功能,以便在有线通讯线路中断时能够快速切换到无线通讯模式,保障应急广播信息的实时传递。
六、日常维护6.1应定期检查应急广播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6.2应定期清理设备表面灰尘和杂物,保持设备的清洁和整洁。
6.3应定期检查线路连接是否牢固,避免线路虚接或断路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6.4应定期测试设备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如音量调节、录音等功能。
七、使用培训7.1对使用应急广播设备的人员应进行专业培训,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地操作和使用设备。
7.2应培训使用人员了解设备的基本原理和常见故障处理方法,以便在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处理和修复。
信息调度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分表
第一条信息调度安全质量标准标准考核评级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具备独立的信息调度机构,实行24小时不间断值班制度。
2.认真组织指挥生产,队煤矿发生的生产死亡事故和重大非伤亡事故,调度指挥无失误。
3.队煤矿生产死亡事故,按规定的事故汇报程序和汇报时限上报。
第二条信息调度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共6大项,满分100分。
第三条考核项目及评分办法(具体见附表):
1.每一大项中有缺项时(影响安全的因素除外),按下列计算方式进行折算计分;
本大项折合分数=本大项标准分数÷(本大项标准分-缺项分数)×本大项检查实得分数
2.考核评级计分采用扣分方法,各单项及小项的最低分为零分,不出现负分。
3.季度信息调度考核得分=动态检查与市或集团公司季度检查综合考核得分。
4.年度信息调度考核得分=年度内各季度信息调度考核得分之和/4。
应急救援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分办法
第一条煤矿企业应将应急救援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于其他专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同布置、同检查、同考评、同总结。
第二条应急救援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共7大项,满分100分。
第三条考核项目及评分办法(具体见附表):
1.每一大项中有缺项时(影响安全的因素除外),按下列计算公式进行折算计分:
本大项折合分数=本大项标准分数÷(本大项标准分数-缺项分数)×本大项检查实得分数
2.考核评级计分采用扣分方法,各单项及小项的最低分为零分,不出现负分。
3.季度应急救援考核得分=动态检查和市或集团公司季度检查综合考核得分。
4.年度应急救援考核得分=年度内各季度应急救援考核得分之和/4。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验收标准及评分办法(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标准,确保建设质量,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治理暂行规定»〔安监总煤装〔2020〕15号〕、«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差不多规范〔试行〕»〔安监总煤装〔2020〕33号〕、«关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治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21〕15号〕以及相关安全〔AQ〕标准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方法。
第二条本方法适用于山东省境内各类生产、建设的煤矿。
第三条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检查验收以子系统为差不多验收单位,各子系统建设完成一个,验收一个。
在本方法下发前已完成验收的矿井,需对比本方法对已验收的系统重新进行自检,达不到相关要求的,应在本方法下发1个月内完成整改和完善工作。
国家出台相关验收标准后,本方法相关内容废止,按国家相关标准执行。
第四条省属煤矿〔含中央属煤矿、省生建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由省煤炭工业局负责组织验收;市县属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由市煤炭治理部门负责组织验收,验收合格的,报省煤炭工业局备案,并抄报驻地煤矿安全监察分局。
第五条煤矿企业或煤矿申请〝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程验收时,应当提交以下资料:〔1〕验收申请书。
〔2〕预验收报告。
内容包括〝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程设计、施工、治理和试运行情形;预验收的时刻、内容、方式、人员、发觉问题整改情形;预验收结论等。
其中涉及紧急避险系统的预验收结论必须由煤矿、设计和施工等参与各方签字或盖章。
〔3〕设计和治理的有关文件、资料,要紧包括:①〝六大系统〞设计资料、图纸及审批文件。
②〝六大系统〞治理制度。
含治理及爱护人员岗位责任制,值班制度;操作规程、故障处理期间的安全措施;值班、操作和爱护人员配备、培训规定;安全外表计量检验制度等。
山西省煤矿井下广播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前言为规范全省煤矿井下广播设备和系统的选型、安装、使用、维护与管理,保证煤矿井下广播设备和系统的正常使用,建立通畅、便捷、有效、快速、智能化的井上下广播通信联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由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信息中心提出并起草。
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山西省煤矿井下广播设备和系统选型、安装、使用、维护与管理的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管辖范围内井工开采的煤矿企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煤矿安全规程》《煤矿设计规范》《智能调度室装备规范》GB 84 《通信网技术标准汇编》GB 50252-1994 《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T 2887-2000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 3836-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MT/T 772-1998 《煤矿监控系统主要性能测试方法》MT287-1992 《煤矿信号设备通用技术条件》MT209-19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发布〈禁止井工煤矿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第二批)〉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08)49号)》。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3.1 煤矿井下广播系统具有生产调度广播、宣传通知、应急救援指挥、对讲通信等功能,用于井下主要巷道、停车场点、等候室、机电峒室、采掘工作面、作用地点等场所。
3.2 广播主机用于对煤矿井下广播系统进行监测、控制,向广播分站发送语音广播信号或指令,与广播分站进行对讲通信。
3.3 井下广播分站煤矿井下广播系统的广播分站于用播放音乐、通知等语音文件;接收控制中心的语音信号,并进行实时播放;可以与广播主机、局部区域内的广播分站之间进行对讲通信。
附件1煤矿井下安全监控系统检查验收标准及评分表矿井名称:监控系统型号:验收时间:年月日验收项目序号验收标准检查方法标准分实得分评分办法一、设施完善(25分)1设备“三证一标志”齐全并符合监控系统煤安标志证书关联要求。
现场检查 3 一处不符扣0.5分2监控系统主机及联网机必须双机备用,24h不间断运行。
双机切换时间不超过5min。
显示终端应设在调度室。
现场检查 4 一项不符扣1分3中心站具备交流双回路供电并配备不小于2h在线式不间断电源,设备有可靠的接地、防雷装置及录音电话。
现场检查 2 一项不符扣0.5分4联网主机应装备防火墙等网络安全设备,中心站计算机不得他用。
现场检查 2 一项不符扣0.5分5各类传感器、断电器、电源箱安设种类、数量、位置和断电范围符合规定要求,同时能对紧急避险设施内外的甲烷、CO浓度等环境参数实时监测。
检查现场、图纸资料6 一项不符扣0.5分6相关人员下井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或数字式甲烷检测报警矿灯检查现场、记录2 每1人不符扣0.5分7瓦斯抽放输入管路中必须安装计量监测装置,由监控系统实现自动计量统计。
抽放泵必须安设设备开停传感器检查现场、软件记录6 一处不符扣1分二、系统可靠(25分)1故障闭锁功能的应用符合规定要求,禁用可避免的异地断电现场检查6 一处不符扣1分2电网停电后,分站电源备用电池正常工作时间不得小于1h检查现场记录6 一处不符扣1分3 瓦斯超限闭锁和甲烷风电闭锁功能的应用符合规定要求,在瓦斯超限后能迅速自动切断被控设备的电源并保持闭锁状态。
检查现场8 一处不符扣1分4 监控设备供电电源必须取自被控开关的电源侧,严禁接在负荷侧检查现场、系统图5 一处不符扣1分三、运转有效(25分1监控主机正常显示、存储、打印所有传感器的数值、状态及相关统计值现场检查 5 一处不符扣1分2甲烷传感器按期使用新鲜空气、标准气样、流量计调校,测试超限和故障闭锁检查现场、人工和软件记录8 一处不符扣1分3监控信息能真实反映监测对象的数值或状态,数据误差不超出允许范围检查系统记录6 一处不符扣1分4系统、设备运行稳定,断电控制灵敏可靠,传感器数据、状态精确、可靠检查系统记录6 一处不符扣1分四、管理到位(25分)1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符合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各种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值班制度等规章制度。
煤矿应急救援安全质量标准化评分表(满分 100分,实得分)项目内基本要求标准评分方法得分备注项目容分值1.建立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和工作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开展应急管理工作; 2.应急救援机构职责明确,包括日常和应急状态下的职责; 3. 井查资料。
未建立机构不得分;机构建机构下各巷道及交叉口应有清晰和具有反光功能的立不完善扣 2 分;人员配置不到位扣 1路标及避灾线路标识; 4. 采掘工作面设临时避10和设施分;井工煤矿考核 3~ 6项时, 1项不符灾硐室,配备通信及压风自救装置; 5. 井下设一、合要求扣 2分消防材料库; 6. 井下有紧急撤离报警系统应急机构1.工作例会制度; 2.应急职责履行情况检查、设制度; 3.重大隐患排查与治理制度; 4.重大施和危险源检测监控制度; 5.预防性安全检查制制度度;6.应急宣传教育制度; 7.应急培训制(15度;8.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9.应急演练和评分)估制度; 10.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制度; 11.应 5 查文件。
缺 1项扣1分管理制度急投入保障制度; 12.应急物资装备管理制度;13.应急资料档案管理制度;14.应急救援责任追究和奖惩制度;15.其他管理制度二、应急救援队伍(15 分)三、应急预案管理(10 分)四、应急培训和演练(20 分)1.建立矿山救护队,不具备建立矿山救护队条件的煤矿应与就近的专业矿山救护队签订救护协议; 2.矿山救护队应进行资质认证并取得资质证; 3.矿山救护队应实行军事化管理和训专职、兼练;4.矿山救护队按规定配备必需的装备、器职应急救材,装备、器材应明确管理职责和制度,定期援队伍检查、维护; 5.不具备建立矿山救护队条件的煤矿应组建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并依照计划进行训练1.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和AQ/T 9002的规定,结合本煤矿危险源分析、风应急险评价结果、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特点编制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2.应急预案的内容应符预案合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要素编制和层次结构完整、程序清晰、措施科学、信息准确、保障充分、衔接通畅、操作性强1.依照《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的规定组织对应急预案进评审、备行评审; 2.评审合格的应急预案按照规定程序案和实施备案、颁发和实施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修订办法》的规定进行修订和更新制定年度应急宣传教育工作计划,结合实际采宣传教育取多种形式进行应急宣传教育,普及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知识1.制定年度的应急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的时间、对象、目标、方式、方法、内容、师资、场应急培训所、管理措施等; 2.应急培训计划应履行审批程序; 3.依照批准的培训计划严格实施1.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编制应急演练规划、计划和应急演练实施方案; 2.应急演练规划应在 3个年度内对综合应急预案和所有专项应急预案全面演练覆盖; 3.年度演练计划应明确演练目的、形式、项目、规模、范围、频次、参演人员、组织机构、日程时间、考核奖惩等内容; 4.应急演练方案应明确演练目应急演练标、场景和情景、实施步骤、评估标准、评估方法、培训动员、物资保障、过程控制、评估总结、资料管理等内容,演练方案应经过评审和批准; 5.依照批准的规划、计划和方案实施演练,应急演练所形成的资料应完整、准确,归档管理15查现场和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