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矿井通风系统审查表
- 格式:doc
- 大小:70.50 KB
- 文档页数:6
**矿通风系统检测报告为了保证井下通风安全,依据《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本矿于2015年3月18日至3月26日对井下通风系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测,现将检测的情况报告如下:一、检查内容1、矿井通风系统:①为确保矿井的通风线路和通风效果,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井下设置了必要的通风设施,主要有双向风门、调节风门、防爆风门,其具体位置详见通风系统图。
结论:按照通风质量标准,安装合格②矿井为了加强通风,坚持以风定产的原则,在金湘源风井安装了二台型号为FBCDZ№15/2×30 KW对旋式抽风机,结论:经长沙市矿山设备设施安全检测中心检测合格,参见检测报告③按本矿现在的生产情况,按《规程》要求,矿井风量检测其风量计算:(1)计算依据根据本矿井的相对瓦斯涌出量3~5.5 m3/t;按相对瓦斯涌出量5.5m3/t进行计算,矿尘无爆炸危险性,矿层不易自燃,无地温异常现象。
通风方式方法:通风方式为中央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年生产能力:120kt/a。
投产时的采掘工作面个数:1个采面投产,1个岩巷掘进、1个石墨巷掘进工作面。
矿井日产量:196t。
其中1个回采工作面日产量196t。
矿井通风系数K:取1.2矿井同时入井最多人员:115人(2) 初期风量计算A、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Q=4NK/60=4×115×1.2/60=9.2(m3/s)式中:Q----矿井总供风量,m3/s;4----每人每分钟供风标准,m3/min;N----井下同时工作最多人数,人;K----矿井通风系数,取1.2;B、按回采、掘进、硐室等用风点实际需风量计算Q=(∑Q采+∑Q掘+∑Q硐+∑Q它)K⑴12Ⅰ21回采工作面所需风量计算①按瓦斯涌出量计算计算公式如下:Q采=100×q tk/1440式中:q—CH4相对涌出量,为5.5m3/t。
t—采煤工作面日产量,按196t/d计算;k—CH4涌出不均衡系数,取1.8;Q采=100×q t k/1440 =134.75m3/min=2.25m3/s②按工作面温度计算采面所需风量按温度计算的公式如下:Q采i=V采i×S采i m3/s式中:Q采i—采矿工作面实际需风量,m3/s;V采i—工作面风速,取1m/s;S采i—工作面平均控顶距时的通风断面积,回采工作面最大控顶距为 2.4m,最小控顶距为 1.6m,采高1.83m;S采i=[(2.4+1.6)÷2]×1.83=3.66 m2Q采i=1×3.5=3.66(m3/s)③按炸药使用量计算Q采=25 Ac式中:Ac——采矿工作面一次使用最大炸药量,kg。
区通风。
准备采区,必须在采区构成通风系统后,方可开掘其他巷道;采用倾斜长壁布置的,大巷必须至少超前2个区段,并构成通风系统后,方可。
开采有瓦斯喷出、有突出危险的煤层或者在距离突出煤层垂距小于10m的区域掘进施工号井下充电室风流中以及局部积聚处的氢气浓度,不得超过0.5%。
《煤矿安全规程》第168条 井下机电设备硐室必须设在进风风流中;采用扩散通风的硐室,其深度不得超过6m、入口宽度不得小于1.5m,并且无瓦斯涌出。
井下个别机电设备设在回风流中的,必须安装甲烷传感器并实现甲烷电闭锁。
采区变电所及实现采区变电所功能的中央变电所必须有独立的通风系统。
《煤矿安全规程》第136条 井巷中的风流速度应当符合表5要求。
设有梯子间的井筒或者修理中的井筒,风速不得超过8m/s;梯子间四周经封闭后,井筒中的最高允许风速可以按表5规定执行。
无瓦斯涌出的架线电机车巷道中的最低风速可低于表5的规定值,但不得低0.5m/s。
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在采取煤层注水和采煤机喷雾降尘等措施后,其最大风速可高于表5的规定值,但不得超过5m/s。
《煤矿安全规程》第155条 控制风流的风门、风桥、风墙、风窗等设施必须可靠。
不应在倾斜运输巷中设置风门;如果必须设置风门,应当安设自动风门或者设专人管理,并有防止矿车或者风门碰撞人员以及矿车碰坏风门的安全措施。
开采突出煤层时,工作面回风侧不得设置调节风量的设施。
《煤矿安全规程》278条 永久性密闭墙的管理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每个密闭墙附近必须设置栅栏、警标,禁止人员入内,并悬挂说明牌。
(二)定期测定和分析密闭墙内的气体成分和空气温度。
(三)定期检查密闭墙外的空气温度、瓦斯浓度,密闭墙内外空气压差以及密闭墙墙体。
发现封闭不严、有其他缺陷或者火区有异常变化时,必须采取措施及时处理。
(四)所有测定和检查结果,必须记入防火记录簿。
(五)矿井做大幅度风量调整时,应当测定密闭墙内的气体成分和空气温度。
矿井通风系统审查制度1. 前言矿井通风系统是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关系到矿井工作面的安全和生产效率,并对矿山作业人员的健康及生命安全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建立完善的矿井通风系统审查制度,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对于保证矿山生产安全和提高矿山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2. 审查的内容矿井通风系统的审查应包括以下内容:2.1 设计审查在矿井通风系统设计过程中,对各种参数进行合理的计算和确定,制定相应的设计方案,确保矿井通风系统具有良好的通风效果,满足矿井的生产需要,保障矿山生产安全。
设计审查应着重考虑以下内容:1.矿井天然通风条件的考虑;2.矿井通风系统的总量、流量等技术参数;3.矿井通风系统中各部件的选型、布置及其连接方式;4.矿井通风系统设置的合理性及其可测试性。
2.2 生产过程中的审查矿井通风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的各项运行参数需要不断监测和调整,以维护矿井的通风效率和生产效率。
为此我们需要尽可能覆盖以下内容:1.各类通风设备及其运行状态;2.矿井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包括温度、湿度、气压、氧气含量等;3.矿井通风系统的工作效率及通风系统工况的实时分析。
2.3 隐患排查和检查隐患排查和检查是矿井通风系统审查的最重要部分。
通过对矿井通风系统设备、能源、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检查,及时发现隐患并及时消除,可以保证矿井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1.矿井通风系统设备、技术、标准等的符合性检查;2.矿井通风系统的能耗监测与节能措施的实施情况;3.矿井通风系统的日常安全管理情况。
3. 审查流程3.1 负责人和审查人员矿井通风系统审查应由具有一定矿山通风知识和经验的专业人员或相关领域的专家来负责,具体包括:1.项目负责人:负责编制审查计划、组织实施审查、领导审查组,协调相关单位的配合,定期报告审查工作,汇总审查报告和结论;2.审查专家:按照审查计划,带领审查人员实施审查,对审查结果提出意见、建议,编制审查报告。
山西离石永宁煤焦集团公司“一通三防”审查评估表表1--1 管理机构设置序号管理机构负责人人员组成/ 人数备注1 “一通三防”领导小组2 通风部(区队)3 矿山救护(协议)表1--2 管理制度序号名称有、无制度制订情况1 “一通三防”办公会议制度2 矿井CH4、CO2及其它有害气体检查制度3 测风制度4 测尘制度5 井下火区管理制度6 井下盲巷管理制度表1--3 主要安全技术措施序号名称有、无措施制订情况1 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时2 反风演习方案及措施3 启封密闭、排放瓦斯时4 巷道贯通、回风巷道维修5 防尘、防火6 井下避灾路线标志(图纸、现场)7 年度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表1--4 “一通三防”主要作业人员序号工种实有人数核定人数备注有证无证1 瓦斯检查员2 瓦斯监控工3 测风、测尘工4 其他5表1--5 “一通三防”安全费用投入情况序号年度产量(万吨)计划专用资金(万元)实际完成情况(万元)1 20082 2009表1--6 “一通三防”图纸牌板检查表项目五图检查情况五记录检查情况名称通风系统图调度值班记录防尘系统图通风区值班记录防火系统图通风设施检查安全监控系统图防灭火检查记录瓦斯抽放系统图——测风检查记录项目五板四台账名称局部通风管理瓦斯调度台账防尘设施管理防火密闭管理通风设施管理煤层注水台账——通风仪器仪表瓦斯抽放台账——安全监测管理煤层注水:开采厚煤层时,必须采取注水降尘措施。
备注表1--7 “一通三防”重大危险源管理情况检查表序号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情况申报情况是否进行了安全评估,查评估报告、记录主要结论监控措施、应急预案制订情况1 高瓦斯矿井2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3 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4 煤层自然发火期≤6个月的矿井表1--8年度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井下避灾路线标志检查表年度灾害预防处理计划有无本方面的措施计划是否符合本矿实际图纸是否及时修改落实情况是否规定了避灾路线井下标志是否正确清晰水火瓦斯煤尘顶板5.4.2通风系统检查表序号内容型号功率(Kw)额定风量(m3/min)额定风压(MPa)煤安标志1 正常工作的主要通风机2 备用通风机3 检查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①出风立井口有防爆门。
关于印发《煤矿通风能力核定办法(试行)》的通知关于印发《煤矿通风能力核定办法(试行)》的通知各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经贸委(经委)、煤炭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有关中央煤矿企业: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第81次常务会议提出的“以风定产”等煤矿瓦斯治理措施,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煤矿生产能力核定的若干规定〉的通知》(发改运行〔2004〕2544号)精神,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煤矿通风能力核定工作,防止超通风能力生产,有效遏制瓦斯事故的发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研究制定了《煤矿通风能力核定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煤矿企业必须按照《煤矿通风能力核定办法(试行)》每年进行一次矿井通风能力核定工作,并根据核定的矿井通风能力科学合理地组织生产,严禁超通风能力生产。
各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煤矿企业按照核定的矿井通风能力组织生产情况的监督管理。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加大对煤矿企业按核定的矿井通风能力组织生产的监察执法力度。
二、矿井通风能力核定以具有独立通风系统的合法生产矿井为单位。
三、矿井通风能力核定的程序、组织与核准,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的《煤矿生产能力核定的若干规定》(发改运行〔2004〕2544号)(以下简称《若干规定》)执行。
煤炭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审查核准矿井通风能力后,要将结果抄送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备案。
四、发生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矿井通风能力发生变化的,必须重新核定矿井通风能力,并在30日内核定完成:(一)通风系统发生变化;(二)生产工艺发生变化;(三)矿井瓦斯等级发生变化或瓦斯赋存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四)实施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并经“三同时”验收合格;(五)其他影响到矿井通风能力的重大变化。
五、国家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各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监督监察、组织指导全国煤矿的通风能力核定工作。
煤矿通风系统安全预评价矿井通风系统由矿井通风方式、主要通风机工作方法、通风网络构成。
矿井通风是矿井安全工作的基础,是稀释和排除矿井瓦斯与粉尘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也是创造良好劳动环境的基本途径,而合理的通风又是抑制煤炭自燃和火灾发展的重要手段。
因此,矿井通风是煤矿建设和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本文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对煤矿通风系统进行安全预评价,根据预评价结果采取适宜的安全对策措施,以实现煤矿通风安全。
一、矿井通风系统安全预评价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对通风系统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事故后果进行安全性分析评价。
1、预先危险性分析法预先危险性分析是在进行某项工程活动(包括设计、施工、生产、维修等)之前,对项目存在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类别、分布)出现条件和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宏观、概略分析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其主要目的是:①在系统设计审查阶段,或在某项活动之前,大体识别系统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
②鉴别产生危险的原因。
③预测危险出现可能对系统造成的影响。
④判定已识别的危险性等级,提出相应的消除或控制危险性的措施。
2、预先危险性分析程序和内容①通过经验判断、技术诊断或其它方法调查确定危险源,对所需分析系统的生产目的、物料、装置及设备、工艺过程、操作条件以及周围环境等进行充分详细的了解。
②根据过去的经验教训及同类行业生产中发生的事故(或灾害)情况,对系统的影响、损坏程度,类比判断所要分析的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查找能够造成系统故障、物质损失和人员伤害的危险性,分析事故(或灾害)的可能类型。
③对确定的危险源分类,制成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④转化条件,即研究危险因素转变为危险状态的触发条件和危险状态转变为事故(或灾害)的必要条件,并进一步寻求对策措施,检验对策措施的有效性。
⑤进行危险性分级,排列出重点和轻、重、缓、急次序,以便处理。
⑥制定事故(或灾害)的预防性对策措施。
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进行煤矿通风系统安全性评价详见下表。
ICS 73.100.20D 98备案号:15454—200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 AQ 1011 — 2005煤矿在用主通风机系统安全检测检验规范Safety inspecting-testing specification of main using fan system for coal mine2005-03-07 发布 2005-08-01 实施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发布目次前言 (1)1 范围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检验用仪器仪表 (2)4 要求及检验条件 (2)5 检验方法 (4)6 检测结果的判定 (19)7 检验报告和检测记录 (19)附录A(资料性附录)常见几何形状的重心计算方法 (20)附录B(资料性附录)煤矿在用主通风机系统安全检测检验原始记录表 (21)附录C(资料性附录)检验报告格式 (25)前言为加强对煤矿在用主通风机系统安全的维修检验和在用检验,保证检测检验质量和煤矿在用主通风机系统安全可靠运行,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GB/T 1.1—2004《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起草规则》和GB/T 1.1—2000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的制定方法》进行编写,技术内容上参照《煤矿安全规程》(2004年版)、MT421—1996《煤矿用主要通风机现场性能参数测定方法》、ISO 10816《机械振动——通过测量机械的非旋转部件来对机械振动进行评价》等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办公室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办公室、国家安全生产重庆矿用设备检测检验中心、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小汉、陈东海、杨大明、巨广刚、陈杰。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煤矿在用主通风机系统安全检测检验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矿在用主通风机系统安全检测检验的条件、要求、方法和技术要求。
通风系统质量标准化检查项目(井下)空气流通系统质量标准化检查项目(井下)一、局部通风1、装备和措施①、局部控制柜的安装、使用、最低风速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不发生循环风;两台局部通风机同时向1个掘进工作面供风的,两台局部通风机应同时实现太阳能闭锁。
②、瓦斯喷出区域和突出煤层的掘进通风方式应采用式;局部通风机设备齐全,装设消音器(低噪声局部通风机和除尘风机除外),吸风口有风罩和整流器、高压部位有衬垫;局部通风机及其启动装置应安设在进风巷道中,地点距回风口10m以上,且支护完好、无淋水、无积水、无杂物;局部通风机离地面高度大于0.3m;瓦斯浓度不超过0.5%。
③、采用局部通风机供风的掘进巷道应安设2台同等能力的局部通风机,安设“三专两闭锁”,控制器具备相互独立的两回路电池,并能实现自动切换。
④、局部通风机应当安装开停传感器,且与监测系统内联网;专人负责,实行挂牌管理;每日进行自动切换试验和风电闭锁试验,并有记录;不出现无计划停风,有计划停风前应制定专项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2、风筒敷设①、风筒末端到工作面的距离和出风口的风量应符合作业规程法规,巷道中风速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并保证工作面和回浪子的瓦斯浓度不超限。
②、使用抗静电、阻燃风筒;接头严密,无破口(末端20m除外),无反接头;软质普诺省接头应反压边,硬质风筒接头应拧紧加垫并拧紧滑轮。
③风筒吊挂应平、直、稳,软质风筒逢环必挂,硬质不锈钢风筒每节至少吊挂两点;风筒不得被摩擦、挤压。
④风筒德博瓦桑县用弯头或骨架风筒缓慢弯头拐弯,不能拐死弯;异径风筒接头应用过渡节,不准花接。
二、通风设施1、密闭①、用不燃性材料构筑,严密不漏风,墙体厚度不小于0.5m。
②、密闭之后无瓦斯积聚。
③、米卡设有统一规格的瓦斯检查牌板、施工说明牌板、栅栏和警标。
④、密闭前5m内支护完好,无片帮、漏顶、杂物、积水和淤泥。
所有导电体不应进入储藏间(瓦斯抽采等管路应采取绝缘措施进行处理)。
甘肃靖远煤电股份有限公司大水头煤矿通风系统改造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报告书甘肃煤矿安全监察局甘肃靖远煤电股份有限公司大水头煤矿通风系统改造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组二〇一二年十二月项目名称:靖远煤电股份有限公司大水头煤矿(技术改造)项目地址: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设计能力:105万吨/年建设单位:靖远煤电股份有限公司大水头煤矿设计单位:靖远煤业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时间:二〇一二年十一月报审单位:甘肃靖远煤电股份有限公司审查时间: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甘肃靖远煤电股份有限公司大水头煤矿通风系统改造审查意见根据《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规范》(AQ1005-2008)、《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报告书〉规范文本的通知》(煤安监监察〔2009〕9号)等有关规定和要求,甘肃煤矿安全监察局兰州监察分局组成审查组,于2012年12月28日,对靖远煤业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2012年11月编制的《甘肃靖远煤电股份有限公司大水头煤矿通风系统改造设计安全专篇》进行了审查。
一.项目基本情况甘肃靖远煤电股份有限公司大水头煤矿是1988年因浅部储量枯竭改扩建而成的大型现代化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05Mt/a,采用一对斜井单水平石门结合上下山开拓全井田,于1995年建成投产。
全井田原划分为12个采区,2005年靖远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编制的《靖远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大水头煤矿产业升级初步设计》将矿井设计生产能力提高到1.8Mt/a,并结合实际将整个井田重新划分为8个采区,其中东翼3个,中部2个,西翼3个采区。
2008年核定生产能力为2.2Mt/a。
(一)设计审查必备条件甘肃靖远煤电股份有限公司大水头煤“五证一照”齐全有效,大水头煤矿为满足矿井生产系统需风量要求,解决矿井两翼负压不平衡的问题,使矿井通风系统更加合理,供风量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需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改造。
大水头通风系统改造工程于2008年11月10日获得甘肃省发改委有关大水头通风系统改造项目备案的的通知(甘发改能源(备)[2008]112号)。
凯川煤矿通风系统审查
2014年3月
为进一步加强矿井“一通三防”管理,着力构建“通风可靠、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提升矿井通风系统、安全监控系统、防突工作体系对矿井安全生产的保障能力,根据《煤矿安全规程》、《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及相关行业标准规,制订了矿井“一通三防”系统审查标准,为认真打牢煤矿安全基础,及时发现和消除矿井通风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确保通风系统完善可靠,有效预防瓦斯灾害事故,构建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我矿成立通风审查小组每月组织一次通风系统审查。
小组成员:组长:广湖
副组长:郝志红吴宏生彦群
太勇薛福明王建国
成员:史俊伟王银庆武善平
羊只书慧
i. .w.
凯川煤矿矿井通风系统审查表
i. .w.
凯川煤矿矿井通风系统审查表
i. .w.
凯川煤矿矿井通风系统审查表
i. .w.
凯川煤矿矿井通风系统审查表
i. .w.
凯川煤矿矿井通风系统审查表
i.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