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汇聚,淘宝打造“生态圈”
- 格式:pdf
- 大小:1.64 MB
- 文档页数:5
2008年4月,淘宝B2C新平台淘宝商城上线,进军B2C领域。
2011年6月16日,淘宝一分为淘宝集市、淘宝商城、一淘,分别解决流量质量、卖家资源质量、淘宝自身收入的问题。
2011年10月20日,聚划算从淘宝网剥离。
分拆后,聚划算能做的不仅是淘宝网网内部的团购服务(实物为主),一些外部的服务类团购产品也可以引入。
2013年1月,阿里调整为25个事业部,已经没有“淘宝”字眼。
淘宝作为大实体,已经拆成更小的事业部,分别是类目运营事业部、数字业务事业部、综合业务事业部、消费者门户事业部和互动业务事业部。
此外,淘宝孕育的业务还有阿里妈妈。
阿里妈妈诞生于2007年,2008年,为顺应大淘宝战略,淘宝网和阿里妈妈合并。
2010年4月,阿里妈妈更名为“淘宝联盟”。
直到2012年底,阿里妈妈的品牌和域名再次被启用。
亿邦动力网主编贾鹏雷认为,淘宝的不断分拆,根本原因是适应用户规模和市场的变化。
淘宝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谁来卖;第二个阶段,卖给谁;第三个阶段,怎么卖。
分别对应的是供方市场从线下向线上迁移、买方市场迁移、建立正常的在线零售市场的三个大环境。
“淘宝是整个阿里巴巴零售体系、乃至整个整个大阿里电商体系的基础资源和设施,它的价值之大,是阿里其他平台都无法比拟的。
但是,淘宝从品牌定位上,在整个市场中的印象太深刻,包括它的不规范的因素,在品牌形象上远远大于规范因素,加之C2C这个业态整个都已经不是主流,如果为了它而去投入大量资源,不划算。
对阿里巴巴来说,尊重淘宝的过去和充分消化它的价值,才是未来要做的事情。
”贾鹏雷说。
目前的淘宝,不再树立大卖家为榜样,而是提倡有个性、特色的“小而美”商家,并希望清理掉假货障碍。
围绕淘宝,正在形成一个庞大的生态体系,包括传统制造业、网店掌柜、客服、第三方服务商、淘宝客、快递。
2012年,我国的快递业务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较2011年同比增长39.2%。
淘宝提供的数据显示,淘宝网和天猫每天产生超过1200万单包裹。
淘宝vs拼多多:竞争对手如何攀升?淘宝与拼多多是中国电商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两家公司之一。
淘宝作为阿里巴巴旗下的电商平台,从2003年成立至今,一直占据中国电商市场的领导地位。
而拼多多则是在2015年创立的新兴电商平台,以低价和拼团购物模式闯入市场,并迅速崛起。
本文将从营销策略、商品价格及服务体验等方面分析淘宝与拼多多的竞争对手如何攀升。
首先,营销策略是竞争对手攀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淘宝一直以来致力于打造用户生态圈,通过大量的广告投放、明星代言以及各种促销活动来吸引用户。
与此同时,淘宝还注重提供个性化的购物推荐和精准的广告投放,以提高用户购买的转化率。
而拼多多则选择了与淘宝不同的营销策略,通过引入社交元素和拼团购物的方式,吸引用户参与和分享,从而获得更大的曝光度和用户量。
此外,拼多多还推出了一系列专属权益,如“每日一折”等活动,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购买欲望和黏性。
其次,商品价格是竞争对手攀升的另一重要因素。
相比于淘宝,拼多多以极低的价格吸引用户,通过与商家直接合作和规模化采购来获得更低的成本,并将这些成本优势转化为价格优势。
拼多多的商品价格普遍比淘宝更为便宜,这让拼多多迅速获得了大量的用户和订单。
然而,淘宝作为中国电商市场的领导者,也在不断调整自己的定价策略,推出一系列的促销活动和优惠政策,以抗衡拼多多的竞争压力。
此外,淘宝还通过与品牌商合作,推出了一系列高端奢侈品和高品质商品,来满足高端消费者的需求。
最后,服务体验也是竞争对手攀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淘宝作为中国电商市场的领导者,一直注重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通过建立信任机制、完善的售后服务以及快速的配送系统,来提高用户的购买满意度。
淘宝还通过引入社交元素和直播购物等形式,增强用户的参与感和购物乐趣。
而拼多多则通过社交分享和拼团购物的形式,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购物方式和体验。
此外,拼多多还采用了悬赏、红包等方式来鼓励用户积极参与与推广,从而提高用户的黏性和活跃度。
【未来十年使命愿景】曾鸣:在各个子公司目前的发展状态下,集团未来到底想做什么的几点思考。
今天上午,总裁联席会上,我们把中间的每一个字都讨论了一下。
请大家看一下新鲜出炉的2010年版的阿里巴巴集团未来战略思考。
使命:促进“开放、透明、分享、责任”的新商业文明(现场PPT)使命,大家发现我们提到了一个新的东西,使命是促进“开放、透明、分享、责任”的新商业文明。
我们反复讨论过,是不是还用“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样的一个使命,总觉得这个使命,虽然大家都非常熟悉,而且非常喜欢,但是已经很难全面涵盖整个阿里巴巴集团下一步所要做的事情。
虽然比如说它对B2B,小企业做B2B这样一种定位还是非常准确的,但是对整个集团来说,它已经不太能够涵盖了。
真正让我们兴奋的是,我们在这样一个时刻,看到了信息时代。
有可能在我们手中建成的这样一个机会,我们真正想推动的是新商业文明,所以我们最开始提出来,我们的使命是——创建新商业文明。
后来,觉得是“新商业文明”太虚,又反复讨论,到底什么是“新商业文明”?怎么解释?我们觉得最能够讲明白的是,新商业文明最核心的价值诉求是什么?技术只是手段,博识也是一种方法,真正的文明肯定最终落到价值观、落到一些基本诉求上。
所以,我们先给新商业文明有一个定义,是——“开放、透明、分享、责任的新商业文明”。
这中间呢,我们没有写“诚信”,因为我们觉得诚信是基础,这些做到了,必然会诚信。
第二个我们拿掉的是“全球化”,因为相比之下,“全球化”反而把我们想要的理想缩小了,因为“开放、透明、分享、责任”本身就是在21世纪,在一个地球村,一个真正有全球胸怀和视野的集团,所具备的自身价值观。
你做到这四点,一定是一个新型的全球性的企业,所以全球化是不言而喻的。
“全球化”不是中国企业整天喊在嘴里的说“走出去”,不是在印度开分公司,或者终于在美国收购了一个企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
我们想要的“全球化”是未来21世纪一家全球领先的企业所必须拥有的胸怀和追求。
淘宝发展历程概述从2003年成立,淘宝搭建了电子商务生态圈。
阿里巴巴是中国较大的网络广告交易平台,2008年9月与淘宝合并。
在中国,有超过一百万的中小网站创造着超过80%的互联网流量,阿里巴巴帮助这些中小网站销售和变现他们的网络广告资源。
2004年前,互联网实验室电子商务网站CISI人气榜上,还没有淘宝网的位置;但从2004年2月开始,淘宝网以每月768.00%的速度上升到仅次于eBay易趣的第二位;在推出1年后,淘宝网排名已经超过eBay易趣,位居第一。
来自艾瑞市场咨询的报告显示,2004年中国网上拍卖市场规模实现了217.8%的增长,全年成交金额从2003年的10.7亿元增至2004年的34亿元。
2005年的8月,淘宝网的发展脉络再度跟中国的宏观经济走向产生了微妙的重合,从这一年开始,淘宝网开始把它的竞争对手们抛在身后,它的每一个产品的推出都足以令业界瞠目,而它的执行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使得它的每一个商业故事都变得可行而且耀眼。
2006年,淘宝网成为亚洲最大购物网站,就在这一年,淘宝网第一次在中国实现了一个可能——互联网不仅仅是作为一个应用工具存在,它将最终构成生活的基本要素,调查数据显示,每天有近900万人上淘宝网"逛街"。
2007年,淘宝网不再是一家简单的拍卖网站,而是亚洲最大的网络零售商圈。
这一年,淘宝网全年成交额突破400亿,成中国第二大综合卖场。
2008年,淘宝B2C新平台淘宝商城(天猫前身)上线;汶川地震捐款平台上线,共筹得网友捐款超2000万;9月份,淘宝网单月交易额突破百亿大关。
2009年,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综合卖场,全年交易额达到2083亿元。
2010年1月1日淘宝网发布全新首页,此后聚划算()上线,然后又推出一淘网。
2011年6月16日,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淘宝公司分拆为三个独立的公司,即沿袭原C2C业务的淘宝网(taobao),平台型B2C电子商务服务商淘宝商城(tmall)和一站式购物搜索引擎一淘网(etao)。
MIS小组作业淘宝生态环境分析小组成员:淘宝生态环境分析淘宝简介淘宝网是亚太最大的网络零售商圈,致力打造全球领先网络零售商圈,由阿里巴巴集团在2003年5月10日投资创立。
淘宝网现在业务跨越C2C(个人对个人)、B2C(商家对个人)两大部分。
截止2008年12月31日,淘宝网注册会员超9800万人,覆盖了中国绝大部分网购人群;2008年交易额为999.6亿元,占中国网购市场80%的份额。
2007年,淘宝的交易额实现了433亿元,比2006年增长156%。
2008年上半年,淘宝成交额就已达到413亿元。
从2003年成立至今,淘宝搭建的电子、商务生态圈,使超过一百万的网络卖家感受着中国网络购物用户的急速增长。
阿里巴巴是中国最大的网络广告交易平台,2008年9月与淘宝合并。
在中国,有超过一百万的中小网站创造着超过80%的互联网流量,阿里巴巴帮助这些中小网站销售和变现他们的网络广告资源。
根据2007年第三方权威机构调研,淘宝网占有中国C2C市场70%以上市场的份额,消费者间市场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
2009年,淘宝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
近年来继淘宝之后,B2C移动商务领域的创新日渐火热,出现了以短信搜索为突破点切入3G前时代的优查。
占据了B2C市场霸主位置的淘宝网,在未来将面临来自移动商务领域的诸多挑战。
淘宝网是中国电子商务网站发展的奇迹,期待着他的进一步发展,大淘宝战略的进一步实施,真正意义上将商流,信息流,物流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期待着电子商务网站淘宝网和专业物流服务网站易邮递网的合作,真正完善电子商务领域里电子商务网站跟物流行业的无缝对接。
淘宝网6年历史,是一个创新公司的传奇经历,也是中国消费市场急速释放的历史,更是中国人个性淋漓尽致体现的过程。
淘宝网盈利手段分析研究一个企业、系统是如何生存,我们可以从它的盈利手段入手。
下面就是淘宝网的盈利手段:1、通过支付宝盈利。
淘宝网成功的原因之一是拥有支付宝这个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的投保交易模式为C2C买卖双方提供了安全保障。
互联网生态圈的构建与发展一、前言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互联网生态圈的构建和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互联网行业中的热门话题。
什么是互联网生态圈?它从哪些领域切入?又该如何推动其发展?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探讨。
二、互联网生态圈的概念与范畴互联网生态圈,是指由各种互联网相关产业、服务、内容、平台等构成的,它反映了互联网产业与数字经济发展的全貌和内在逻辑。
通俗地说,它就是现代互联网行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涵盖了技术、产业、市场等多方面。
互联网生态圈的范畴很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领域:1. 科技生态:包括互联网技术创新、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方面。
2. 内容生态:包括视频、音乐、文学、游戏、广告等方面。
3. 平台生态:包括电商、社交、搜索、支付、云计算等方面。
4. 产业生态:包括文化、金融、教育、医疗、汽车等方面。
三、互联网生态圈的发展初期互联网生态圈的发展初期,以网络技术为基础,主要涵盖了内容、搜索、互联网金融等领域。
内容生态的代表企业是阿里巴巴,其集团涵盖了淘宝、天猫、支付宝等多个领域;搜索生态的代表企业是百度,其公司为用户提供了搜索、各类推广、云存储等服务;互联网金融生态的代表企业是蚂蚁金服,其公司提供了移动支付、投资理财、养老保险等服务。
四、互联网生态圈的现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互联网生态圈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互联网科技的不断发展,带来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这为各种新型应用、新型互联网服务提供了更广泛的空间。
同时,平台、社交、电商等领域也迅速崛起,互联网生态的格局面临了变革。
五、构建互联网生态圈的关键要构建互联网生态圈,需要具备以下几个关键:1. 技术支撑:当前的互联网生态环境下,技术的支撑至关重要。
需要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进行创新,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2. 平台建设:平台建设是构建互联网生态圈的核心。
目前互联网上的主流平台、应用、软件都是在某种程度上建立在现有平台之上。
“生态圈”究竟是个啥?“生态”和“生物圈”,这两个词我们在学初中生物的时候就认识了的。
“生态圈”这个词的是在互联网经济兴起以后而诞生的,它总是会跟互联网挂在一起,“互联网生态圈”(2015年8月8日鸭梨科技吴金军提出),它的本质是由互联网元素组成的虚拟生态圈。
最喜欢谈“生态”的人是谁?肯定是马云。
而用“生态圈”这个词可以拿到钱,并且引起大众广泛讨论的,恐怕就是贾跃亭了。
对乐视唱衰和唱多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尤其是从贾老板公开反思乐视发展中的“蒙眼狂奔”导致资金不足,到获得“中国好同学”的6亿美元财务投资,到昨天内华达州财政部长公开称其为庞氏骗局,“乐视生态圈”获得了足够的关注度和话题度,“生态圈”这个词也被广泛传播到大众之中。
目前讲“生态圈”故事最多的公司有这么几个:苹果、阿里、腾讯、小米和乐视(不管是自己讲的,还是别人讲的,苹果自己恐怕并未说自己要打造“苹果生态圈”),今天这一篇是对这几家公司的生态圈布局做一个简单的比较。
一、苹果生态圈苹果这个公司的商业模式会成为各大商学院学习的经典案例。
全球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在一个制造业的行业中,能够垄断利润。
2015年全年三星占全球智能手机销量的23.9%,苹果占17.2%。
从利润来看,苹果占了全球智能手机利润的91%,三星占了14%。
(为什么两家企业的利润合计占了整个产业的105%呢?因为还有一些智能手机企业出现了运营亏损)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个不争的事实,苹果手机拥有超高的毛利和定价权,换句话来说就是,全球手机的其他玩家都不赚钱。
提到ios,我们很自然的将其与苹果联系到一起,苹果至今也没有丝毫将ios开源的意思,然而,曾经很多坚持封闭生态的系统,如诺基亚的坚持到N8时代的塞班,黑莓的blackberry10等,最后都在安卓及苹果的夹击下灭亡了。
苹果这个孤傲的王者却过的相当滋润,为什么?苹果一直以来走的都是软硬结合的道路,依靠其软件服务建立起客户粘性,然后通过卖硬件来实现价值变现。
解读阿里巴巴电子商务“生态圈”2009年09月09日 14:48 来源:阿里巴巴[我要发表评论][推荐朋友][打印本稿]贝因美IPO遇波折∙·四巨头垄断啤酒行业7成利润茅台酒大幅提价20%∙·鞍钢收编三钢集团四成供电企业存市场违规行为∙·11月社会用电量增幅创全年新低专家指数据失真∙·超九成电动车企业玩概念骗钱程远批"趁火打劫"∙·国美董事会席位"+2"今日票决或有望避免"分家"∙·八大险企集中"转行"做地产王石将淡出万科决策组合拳调控食品价格8月13日,阿里巴巴(HK.1688)对外发布2009年半年报显示,阿里巴巴“中国供应商”会员增长超过1倍至70453名,增幅达137%;内贸产品“诚信通”会员增长36%至441799名。
这意味着阿里巴巴整个客户数突破50万,企业型客户数排名全球第一。
十年来,阿里巴巴集团随着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而不断壮大,从单一的阿里巴巴B2B平台,发展到由阿里巴巴B2B、淘宝网、支付宝、阿里软件、雅虎口碑等组成的综合性电子商务生态圈。
这其中,累计有4000万的中小企业、1.3亿的个人消费者和2亿的电子支付用户,并创造了一大批的自主创业客户和诚信客户,助他们从传统的生产和销售模式中走出,在生态圈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据IDC白皮书数据资料显示,2008年,阿里巴巴B2B平台上的中小企业中,25.04%的企业在阿里巴巴B2B平台上每投入一元钱,可带来平均234元的交易额回报,其中53.84%的中小企业获得平均163倍的交易额回报。
IDC还发现,在主要B2B行业中,通过传统营销方式带来的投入回报比(交易额/营销投入)一般在5到30之间,相比于传统营销方式,阿里巴巴B2B平台的效果明显较高。
很多传统的中小企业,开始在电子商务领域摸索,改变传统的销售渠道、生产模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