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八年级物理 浮力经典专项练习题
- 格式:pdf
- 大小:772.04 KB
- 文档页数:16
8.5物体的沉浮条件练习题一、单选题1.一物块轻轻放入盛满煤油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160g煤油溢出;将其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180g水溢出。
已知煤油的密度是0.8×103kg/m3,则物块在水中静止时的状态及物块的密度分别是()A. 下沉,1.1×103kg/m3B. 漂浮,0.85×103kg/m3C. 悬浮,1.0×103kg/m3D. 漂浮,0.90×103kg/m32.如图所示,a、b是两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体积相等的甲、乙两实心物体,浸没在水中.松手稳定后A. 乙漂浮,乙受到的浮力小B. 甲漂浮,甲受到的浮力大C. 乙下沉,甲受到的浮力大D. 甲下沉,乙受到的浮力大3.两根完全相同的轻质弹簧,质量和体积忽略不计,原长均为20cm,木块和石块均为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甲乙两质量相同的容器装有质量相等的水,木块和石块均被弹簧测力计拉着浸没在水中,当木块和石块静止时,弹簧的长度均为30cm,已知木块的重力G木=4N,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石块的密度为1.6×103kg/m3B. 木块和石块受到水的上下表面的压力差相等C. 水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D. 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等4.我国的航母正按计划进行各项科研试验和训练。
如图所示是中国航母“瓦良格”号训练时的图片。
当飞机飞回航母后()A. 航母将浮起一些,排水量减小,所受浮力减小B. 航母将沉下一些,排水量增大,所受浮力增大C. 航母将沉下一些,排水量减小,所受浮力减小D. 航母始终漂浮,排水量不变,所受浮力不变5.在吸管的底部缠绕一小段细铜丝制成两个完全相同的简易密度计,现将它们分别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两个烧杯中,如图所示,当它们竖直静止在液体中时,液面的高度相同。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两个简易密度计所受浮力F甲=F乙B. 两个简易密度计排开液体的重力G甲<G乙C. 两个烧杯底部所受液体压强p甲=p乙D. 两杯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6.下列四个情景中,受到的浮力增大的物体是A. 从深水处游向海岸沙滩的鲸鱼B. 从长江驶入大海的轮船C. 海面下正在下沉的潜水艇D. 在码头装载货物的轮船7.如图所示,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A,通过细线与圆柱形容器底部相连,放入未知某液体中,容器中液面与木块上表面相平(容器足够深),从打开容器底放液阀开始计时,匀速排液,细线拉力F随时间t变化图象如图所示,木块密度为ρ=0.5g/cm3,容器底面积为200cm2,g=10N/kg,下面说法正确是A. 液体不断排出,木块受浮力总是不断在减小B. 该液体密度为0.8g/cm3C. 第6s时,木块下表受液体压强为300PaD. 第3s时,木块受到浮力为7N二、多选题8.如图所示,用细线拴住体积相等的a、b、c三个物体,在水中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剪断细线,三个物体静止后的情况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剪断细线前三个物体受到的浮力相等B. 剪断细线后物体b受到的浮力最小C. 剪断细线后,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不变D. 物体的密度a小于水的密度9.(多选)小明将装有适量水的圆柱形杯子放入水槽内,使杯子竖直漂浮在水面上,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得杯底到水槽中水面的高度为h1,杯底到杯内水面的高度为h2;然后把小石块没入杯内水中,杯子仍然竖直漂浮在水面上,如图乙所示,用刻度尺测得杯底到水槽中水面的高度为h3,杯底到杯内水面的高度为h4;小明还测得杯子底面积为S,(已知水的密度为ρ)则()A. 甲图中,杯底受到水槽中水的压强为ρgh1B. 小石块的体积为(h4−h3)SC. 小石块的质量为ρ(h4−h2)SD. 小石头的密度为h3−h1h4−h2ρ10.如图所示,将三个完全相同的鸡蛋分别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烧杯中,鸡蛋在甲杯中沉底,在乙杯中悬浮,在丙杯中漂浮,且各杯中液体深度相同。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浮力计算的四种方法专题练习题周周微测试计算浮力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压力差法:液体对物体下表面向上的压力为F向上,对物体上表面向下的压力为F向下,则物体所受的浮力为F浮=F向上-F向下,这种方法称为压力差法。
2.称重法:先用弹簧测力计称出物体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G,再读出物体浸入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两次的示数差就是物体受到的浮力,这种计算浮力的方法称为称重法,公式为F浮=G-F。
3.公式法: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这种方法称为公式法,其公式为F浮=G排=ρ液gV排。
4.平衡法:当物体在液体表面或液体中静止时,有两种特殊的状态:悬浮和漂浮。
此时,在竖直方向上,物体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浮力,它们是一对平衡力,重力的大小等于浮力的大小,这种方法称为平衡法,公式为F浮=G。
类型一压力差法1.一个长方体的木块浸没在水中,上表面受到水向下的压力为20 N,下表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力为50 N,则该木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少?2.有一个体积是2 dm3的正方体浸没在水中,其下表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力是29.4 N,则正方体上表面受到水向下的压力是多少?(g取9.8 N/kg)3.如图所示,将形状、质量相同的物体A、B浸没于水中,则它们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差F A与F B的关系是( )A.F A=F B B.F A<F B C.F A>F B D.无法判断类型二称重法4.有一个合金块质量为10 kg,全部浸没在水中时,需在竖直方向上用80 N的拉力才能使其在水中静止且不沉底,则此时合金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少?5.铝球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在空气中的示数为4 N,将铝球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8 N,则铝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少?6.一金属块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为39 N,把它全部浸没水中称时(金属块未接触底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4 N。
北京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物理八年级第十章浮力中考专项复习训练一、选择题1.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实心小球,密度之比ρ甲:ρ乙=3:2,将它们分别放入水中静止时,两球所受的浮力之比F甲:F乙=4:5,设水的密度为ρ水。
则甲球的密度为()A.43ρ水B.54ρ水C.32ρ水D.35ρ水2.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底面积为100cm2的圆柱形薄壁容器,容器中装有质量为1kg的水。
现将一个质量分布均匀,底面积为60cm2,体积为300cm3的物块(不吸水)放入容器中物块漂浮在水面上,物块露出水面的体积为30cm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2.7NB.物块的密度900kg/m3C.用力F向下压物块使其恰好完全漫没在水中(水未溢出)如图乙,物体重力做功为0.0135JD.用力F向下压物块使其恰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如图乙,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1300Pa3.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上端固定,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高为10cm、横截面积为200cm2的柱形物块缓慢放入底面积为400cm2,质量为200g且足够高的圆柱形容器内的水中。
当柱形物块直立静止时,物块浸入水中深度为4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6N,已知弹簧测力计的称量范围为0~30N,刻度盘上0~30N刻度线之间的长度为30c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柱形物块所受重力大小为16NB.向容器中加水,注入水的质量为7.2kg时,物块刚浸没C.物块刚浸没时,相对于如图状态,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的变化量为1200PaD.向容器中加水,当注入水的质量为5kg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4.边长为0.1m的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有五分之二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甲所示。
将木块截去一部分后,再用少许粘合剂(其质量和体积忽略不计)固定上与截去部分体积相同的合金材料后,投人某种液体中仍漂浮,如图乙所示,此时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压强为1×103Pa,合金材料的密度2.6×103kg/m3,g取10N/kg。
北师大版初二物理压强浮力试题一.选择题(共14小题)1.如图所示,材料、粗糙程度和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受到的拉力为F甲、F乙,对桌面的压强为p甲、p乙.底面积S甲>S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2.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着两个底面积不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乙(S甲<S乙),分别盛满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现将密度为ρ的物体A分别放入水和酒精中(ρ酒精<ρ<ρ水),待静止后,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水和p酒精,甲和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p水>p酒精,F甲=F乙B.p水>p酒精,F甲<F乙C.p水<p酒精,F甲=F乙D.p水<p酒精,F甲<F乙3.如图所示,桌面上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平底杯子,里面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A、B两点到杯子底部的距离相等.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酒精的密度ρ酒精=0.8×103kg/m3,则A、B两点的压强P A、P B的大小关系是()A.P A>P B B.P A<P B C.P A=P B D.无法确定4.如图1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柱形薄壁容器重为G、底面积为S,高为h.先将容器注满密度为ρ0的液体,再将重为G0、边长为a的小立方体物块(如图2所示)从液面处缓慢释放,待物块静止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可能的是()A.p=B.p=C.p=D.p=5.如图所示,一质地均匀的圆柱形平底玻璃杯,置于水平桌面中央,杯内水中漂浮着一冰块.若冰融化前、后水对杯底的压强分别为P1、P2,杯底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3、P4,已知ρ水>ρ冰块,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p1<p2<p3<p4B.p1>p2>p3>p4C.p1=p2、p3=p4,且p1=p3D.p1=p2、p3=p4,且p1<p36.在一根表面涂蜡的细木棍的一端绕着适量的铁丝,把它放到甲乙丙三种密度不同的液体中,木棍浸入液体里的情况如图所示,则木棍在三种液体里受到的浮力F的大小及三种液体密度ρ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B.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C.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D.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7.将一物块放在盛满水的杯中静止时,溢出水的质量是27g,当把它放在盛满酒精的杯中静止时,溢出的酒精质量是24g,则物块在水中的状态和密度为(ρ酒精=0.8×103kg/m3)()A.沉底,ρ=1.25×103kg/m3B.漂浮,ρ=0.9×103 kg/m3C.漂浮,ρ=0.8×103 kg/m3D.悬浮,ρ=1.0×103 kg/m38.如图所示,有一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有的体积露出水面,将露出水面部分切去后,剩余浸在水中的部分将()A.上浮B.悬浮C.下沉D.无法确定9.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的实心圆柱体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他们的密度之比ρA:ρB=1:3,底面积之比S A:S B=4:3,A对B的压强和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 A:P B=1:2,则他们的高度之比h A:h B为()A.9:4 B.3:2 C.3:1 D.9:210.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柱形容器都装有质量相同的水,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A.F=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甲11.如图所示,体积相同的甲、乙、丙三个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浮沉情况,此时甲、乙、丙三个物体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F丙,则下面关系正确的是()A.F>F乙>F丙B.F甲<F乙<F丙C.F甲=F乙=F丙D.F甲=F乙>F丙甲12.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相平且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若在两容器中分别加入原有液体后,液面仍保持相平.则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 A、P B和压力F A、F B的关系是()A.P A<P B,F A=F B B.P A<P B,F A>F B C.P A>P B,F A=F B D.P A>P B,F A>F B13.将质量为90g的物体投入盛有300mL酒精的量筒中(已知ρ酒精=0.8×103kg/m3).物体静止后,酒精液面上升到400mL刻度线处,则该物体在量筒中的情况是()A.物体漂浮在酒精液面上B.物体沉在量筒底部C.物体悬浮在酒精中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14.一个大物块甲,先后两次分别在小物块乙和小物块丙的作用下,其上表面恰好与水面相平,甲、乙之间用绳连接,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情况下,甲物块所受浮力相等B.绳的拉力与丙物块的重力大小相等C.乙物块的密度比水小D.乙物块的质量比丙物块大二.填空题(共7小题)15.如图1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大小相同且互不相通的A,B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相等时,会向压强小的一侧凸起.小芸同学用该装置做“探究液体压强是否跟液体密度、液体深度有关”的实验.(1)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应保持容器中A,B两侧液体的_________相同.(2)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时,小芸同学在A,B两侧倒入深度不同的水后,实验现象如图2所示.由该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在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深度_________,液体压强越大.(3)请从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实验过程的可操作性、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等方面写出一条评估意见:_________.16.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0.2m和0.1m的实心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ρA=2×103kg/m3,ρB=8×103kg/m3.则物体A的质量为_________kg;物体B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___Pa.(g 取10N/kg).17.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N.如图(乙)所示,小球一半浸在水中,测力计示数为2N.则小球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N,小球的体积为_________cm3.剪断悬吊小球的细线,小球在水中稳定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N.(g取10N/kg)18.小华测得一个熟鸡蛋的质量是57.5g,体积为55cm3,其密度为_________kg/m3(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她将熟鸡蛋浸没在水中后,熟鸡蛋下沉,下沉过程受到的浮力_________(选“变大”、“变小”或“不变”).欲使熟鸡蛋悬浮,可向水中加_________(选填“水”、“酒精”或“浓盐水”),当熟鸡蛋悬浮时,液体的密度_________熟鸡蛋的密度.19.设长方体砖块的三条棱长之比为1:2:4,如果将两块相同的砖A、B按图示方式置于水平地面上,砖块A对砖块B的压强为p A,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为p B,则p A:p B=_________;砖块A对砖块B的压力为F A,砖块B对地面的压力为F B,则F A:F B=_________.20.根据下面提供的图、文信息,简要写出其所揭示的物理规律.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21.小明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在C与E两图中,保持了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研究浮力与_________的关系;根据A 与E两图所标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浸没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_N.(2)小明对ABCD四个步骤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浮力的大小有时与深度有关,有时与深度又无关.对此正确的解释是浮力的大小随着排开水的体积的增大而_________,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后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浮力的大小与深度_________.(3)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根据有关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_kg/m3.三.解答题(共9小题)22.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薄壁圆柱形容器重6N,底面积100cm2,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挂着重为27N的金属块,现将金属块浸没水中,容器内水面由20cm 上升到30cm(g=10N/kg).求:(1)金属块未放入水中时(如图所示),容器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2)金属块的密度;(3)金属块浸没水中静止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4)金属块浸没水中后(未于底部接触),容器对桌面的压强.23.2013年6月1日,由武汉造船厂制造的“中国海监5001”在江苏南通交付使用(如图),它是目前我国最先进的海洋公务执法船.其部分技术参数如下表(计算时取g=10N/kg,海水密度ρ海水=1.0×103kg/m3).船名中国海监5001型号满载排水量1500t巡航速度36km/h求:(1)海监船连续巡航5h,通过的路程是多少km?(2)海监船在某海域巡航时,船底在海水中的深度达到3.0m,求船底受到的海水压强是多少?(3)海监船满载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N?24.如图所示,体积为V=200cm3的木块在绳子拉力F=0.8N的作用下完全浸没在水中(g=10N/kg,ρ水=1.0×103kg/m3,绳子重力不计).求:(1)木块此时受到浮力.(2)木块的重力.(3)剪断绳子,木块静止时排开水的体积.25.一正方体塑料块A边长l A=0.2m,密度ρA=0.5×103kg/m3;另一正方体B边长l B=0.1m,密度未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取g=10N/kg)(1)塑料块A的重力是多少?(2)A、B分别放在水平地面时,B对地面的压强是A对地面压强的4.5倍,B的密度是多少?(3)如图所示,将B置于A上表面后放入一个水平放置、底面是正方形(边长l=0.3m)的水槽,向水槽注入多少体积水后A的底面刚好能离开水槽?26.如图所示,在容器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上方连有正方体木块A,容器侧面的底部有一个由阀门B控制的出水口,当容器中水深为20cm时,木块A有的体积浸在水中,此时弹簧恰好处于自然状态,即没有发生形变(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不计弹簧所受的浮力,g取10N/kg)(1)求此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2)求木块A的密度;(3)先向容器内缓慢加水,直至木块A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此时弹簧对木块的作用力为F1,再打开阀门B缓慢放水,直至木块A完全离开水面时,再关闭阀门B,此时弹簧对木块A的作用力为F2,求F1与F2之比.27.如图所示,底面积为S的圆筒形容器,高h,装有体积是V的水,水底有一静止的边长为L的正方体实心铝块,密度为ρ1,水的密度ρ水.已知g.求:(1)水对筒底的压强;(2)铝块受到的支持力;(3)近来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更轻的泡沫铝,密度为ρ2,且ρ2小于ρ水,欲使铝块离开水底,可以给铝块粘贴一块实心泡沫铝,求泡沫铝的最小质量.3的正方体木块,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待木块静止时,其下表面距水面0.06m,已知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1)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大小;(2)木块受到的浮力大小;(3)木块的密度大小.29.学完“浮力”知识后,小芳同学进行了相关的实践活动.(p水=1.0×103kg/m3,g取10N/kg)(1)她选取一质量为750g、体积为1250cm3长方体木块,让它漂浮在水面上,如图甲所示,求木块受到的浮力.(2)取来规格相同由合金材料制成的螺母若干,每只螺母质量为50g,将螺母逐个放置在漂浮的木块上.问:放多少只螺母时,木块刚好浸没在水中?(3)她又用弹簧测力计、一只螺母做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弹簧测力计静止时的示数为0.4N,求合金材料的密度.30.如图,底面积为80cm2的圆筒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底面积为60cm2、高为12cm的实心圆柱形物体A用细线拴好并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小王要探究圆柱形物体A逐渐浸人圆筒形容器内的水中时(水没有溢出容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形物体A下表面离水面的距离h的关系.(不计细线重,g取10N/kg)(1)除图中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2)小王从圆柱体接触水面至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h和F,并将测量的结果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实验次序1 2 3 4 5 6 7 8 9h/cm 0 2 4 6 8 10 12 14 16F/N①依据表中数据,在图中的方格纸中画出F与h关系的图象.②分析表中数据、观察图象,可以得出结论:在物体A没有浸没之前,当h增大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_________;在物体A浸没后,当增大h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_________.(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③从表格中可知:在做次序3的实验时,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N.(3)物体A在容器内浸没后与未放人物体A前比较,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增加了_________ Pa.北师大版初二物理压强浮力试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4小题)1.如图所示,材料、粗糙程度和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受到的拉力为F甲、F乙,对桌面的压强为p甲、p乙.底面积S甲>S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F>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甲C.F=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甲考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压强大小比较.专题:运动和力;压强、液体的压强.分析:(1)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根据平衡力条件判断拉力和摩擦力相同.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压力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滑动摩擦力不变.(2)物体对地面的压强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解答:解:(1)甲乙质量相同,重力相同,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所以甲乙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相同;甲乙都匀速直线运动,甲乙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滑动摩擦力相同,拉力相同,所以F甲=F乙.(2)甲乙对地面的压力相同,甲的受力面积大,所以甲对地面的压强小,即p甲<p乙.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滑动摩擦力和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解释生活中有关滑动摩擦力和压强的有关问题.2.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着两个底面积不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乙(S甲<S乙),分别盛满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现将密度为ρ的物体A分别放入水和酒精中(ρ酒精<ρ<ρ水),待静止后,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水和p酒精,甲和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p>p酒精,F甲=F乙B.p水>p酒精,F甲<F乙水C.p<p酒精,F甲=F乙D.p水<p酒精,F甲<F乙水考点:压强大小比较;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专题:压轴题;压强、液体的压强.分析:(1)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即可得出;(2)因容器是固体,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应根据F=G进行比较.解答:解:(1)甲乙容器中的液面相同,因为ρ<ρ水,则对容器底部压强根据公式p=ρgh可知:酒精p水>p酒精;(2)因甲乙容器中分别盛满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即G水=G酒精;将密度为ρ的物体A分别放入水和酒精中,因ρ酒精<ρ<ρ水,所以待静止后,物体A会在水中漂浮,在酒精下沉,所以在甲容器中,G A=F浮水=G排水,在乙容器中,G A>F浮酒精=G排,酒精所以G排水>G排酒精,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甲=G水+G A﹣G排水,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乙=G酒精+G A﹣G排酒精,所以F甲<F乙.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压强和压力的大小比较;这是一道推理判断题,先根物体的浮沉条件比较出物体A 排开的水和酒精的重力,然后根据p=即可比较压强,根据是知道容器的对桌面的压力是谁产生的.3.如图所示,桌面上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平底杯子,里面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A、B两点到杯子底部的距离相等.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酒精的密度ρ酒精=0.8×103kg/m3,则A、B两点的压强P A、P B的大小关系是()A.P A>P B B.P A<P B C.P A=P B D.无法确定考点:压强大小比较.专题:压轴题;压强、液体的压强.分析:由ρ=可知,质量一定时,体积和密度成反比,据此判断出水和酒精;然后根据液体内A、B两点到容器底部的距离相等,利用m=ρV、V=Sh可知A、B两点以下液体质量的大小关系;再根据液体的质量相等可知A、B两点上方液体的质量关系,因液体对A、B所在液面的压力和液体自身的重力相等,最后根据压强公式即可得出这两处的液体压强大小关系.解答:解:因为ρ>ρ酒精,并且圆柱形平底杯子里面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水由ρ=知,质量一定时,密度与体积成反比,故A为水,B为酒精;∵A、B两点到量筒底的距离相等,∴根据m=ρV=ρSh可知,A、B两点以下m水>m酒精;又∵因为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A、B两点上m A<m酒精,即G A<G酒精;∴根据p=可知,p A<p B.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固体压强公式p=适用于固体、液体以及气体压强的计算.4.如图1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柱形薄壁容器重为G、底面积为S,高为h.先将容器注满密度为ρ0的液体,再将重为G0、边长为a的小立方体物块(如图2所示)从液面处缓慢释放,待物块静止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可能的是()A.p=B.p=C.p=D.p=考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专题:计算题;压轴题;压强、液体的压强;浮力;浮沉的应用.分析:物块静止后有两种情况:(1)当物体在液体中悬浮或漂浮时,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小立方体物块受到的浮力和溢出液体的重力相等,根据漂浮或悬浮的条件可知小立方体物块的重力等于溢出液体的重力,根据体积公式和密度公式求出液体的重力,液体的重力和柱形薄壁容器重力等于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然后利用压强公式求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2)当物体沉入液体底部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重加上液体重再加上小立方体物块的重然后减去溢出液体的重,然后根据压强公式求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解答:解:(1)当物体在液体中悬浮或漂浮时,小立方体物块受到的浮力F浮和小立方体物块的重G0相等,∵物体受到的浮力和溢出水的重力相等,∴F浮=G溢出=G0,∵ρ=,V=Sh,∴容器中液体的质量m液=ρ0V液=ρ0Sh,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G+m液g+G0﹣G溢出=G+ρ0gSh,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2)当物体沉入液体底部时,小立方体物块溢出液体的体积和本身的体积相等,溢出液体的重力G溢出=m溢出g=ρ0V溢出g=ρ0Vg=ρ0a3g,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G+m液g+G0﹣G溢出=G+ρ0gSh+G0﹣ρ0a3g,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故选BD.点评:本题考查了压强的计算和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关键是知道物块静止后可能漂浮、可能悬浮、可能沉入容器底部.5.如图所示,一质地均匀的圆柱形平底玻璃杯,置于水平桌面中央,杯内水中漂浮着一冰块.若冰融化前、后水对杯底的压强分别为P1、P2,杯底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3、P4,已知ρ水>ρ冰块,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p1<p2<p3<p4B.p1>p2>p3>p4C.p1=p2、p3=p4,且p1=p3D.p1=p2、p3=p4,且p1<p3考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阿基米德原理.专题:应用题;压轴题.分析:(1)液体压强大小的比较,可通过公式P=ρgh来完成;(2)杯底对桌面的压强属于固体压强;可通过公式P==来完成.解答:解:(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G排(G水);由于冰块漂浮,故有F浮=G冰;故G冰=G水;浮故冰块熔化前后,水面高度h不变;根据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可得,由于水的高度h不变,故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即P1=P2;(2)冰块熔化前后,杯内物质的重力不变,杯子的重力不变;故桌面受到的压力(F=G总)就不变,杯子的底面积不变;根据固体的压强公式:P==得,桌面受压强不变,即P3=P4;(3)由于玻璃杯是质地均匀的圆柱形,故杯底受到的压力等于杯内物质的重力(G内);杯底受压强P1=;桌面受到的压力等于杯子与杯内物质的总重力(G总);桌面受压强P3=;由于G总>G内;故P1<P3;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评:灵活运用压强的各个公式进行分析,抓住题目中的相等量;可做出选择.6.在一根表面涂蜡的细木棍的一端绕着适量的铁丝,把它放到甲乙丙三种密度不同的液体中,木棍浸入液体里的情况如图所示,则木棍在三种液体里受到的浮力F的大小及三种液体密度ρ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F>F乙>F丙ρ甲>ρ乙>ρ丙B.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甲C.F=F乙=F丙ρ甲>ρ乙>ρ丙D.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甲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专题:应用题;图析法.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木棍在不同液体中,浸入的深度不同,但始终漂浮,所以浮力相等,都等于自身的重力,根据公式F浮=ρgV排通过比较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可以比较液体密度的大小.解答:解:∵木棍漂浮,∴F浮=G,∴在三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F浮=ρgV排,V排丙>V排乙>V排甲,∴ρ丙<ρ乙<ρ甲.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漂浮条件的掌握和运用,关键知道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是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还要知道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自身重力.7.将一物块放在盛满水的杯中静止时,溢出水的质量是27g,当把它放在盛满酒精的杯中静止时,溢出的酒精质量是24g,则物块在水中的状态和密度为(ρ酒精=0.8×103kg/m3)()A.沉底,ρ=1.25×103kg/m3B.漂浮,ρ=0.9×103 kg/m3C.漂浮,ρ=0.8×103 kg/m3D.悬浮,ρ=1.0×103 kg/m3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专题:应用题;压轴题;逆推法.分析:(1)先假设物块沉底或悬浮,则物块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根据v=即可求出物块体积,再根据m=ρv求出排开酒精的质量,并与题干中的质量相比,排除错误选项.(2)根据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求出物块的质量;物块全部淹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块的体积得出物块的体积,然后利用密度公式求出物块的密度.解答:解:(1)如果物体在水中沉底或悬浮,则物块的体积为v物==27cm3,当物块放入酒精中时,一定沉底,排开酒精的体积等于物块的体积,排开酒精的质量m酒精=ρ酒精v酒精3×27cm3=21.6g<24g,故AD选项错误;则物块在水中一定漂浮;(2)物块在水中漂浮时,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也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因此物块的质量为27g;从BC选项中可以看出,物体在酒精中是完全浸没的,因此物体的体积:v==30cm3,则物体的密度为:ρ===900g/cm3=0.9×103 kg/m3.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重力公式、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的掌握和运用,判断出物体密度的取值范围是本题的关键.8.如图所示,有一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有的体积露出水面,将露出水面部分切去后,剩余浸在水中的部分将()A.上浮B.悬浮C.下沉D.无法确定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专题:应用题;压轴题.分析:由图可知,物体漂浮说明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截取露出水面的部分后,物体的密度不变,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剩余浸在水中物体的状态.解答:解:将质量分布均匀物体的露出水面部分切去后,物体的密度不变,仍然小于水的密度,根据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漂浮可知,剩余物体仍将漂浮,故剩余浸在水中的部分将要上浮,直至最终漂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物体沉浮条件的应用,关键知道物体漂浮时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9.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的实心圆柱体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他们的密度之比ρA:ρB=1:3,底面积之比S A:S B=4:3,A对B的压强和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 A:P B=1:2,则他们的高度之比h A:h B为()A.9:4 B.3:2 C.3:1 D.9:2考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密度公式的应用;重力的计算.专题:计算题;压轴题.分析: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先根据体积公式求出两圆柱体的体积,根据m=ρV 表示出质量,根据G=mg表示出重力,然后根据p=表示出A对B的压强和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结合已知条件即可求出他们的高度之比.解答:解:实心圆柱体A、B的质量为:m A=ρA V A=ρA S A h A,m B=ρB V B=ρB S B h B,∵p===∴A对B的压强和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m A=m B,即ρA S A h A=ρB S B h B,==×=×=.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体积公式、重力公式和压强公式的综合应用,根据A对B的压强和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得出关系式是本题的关键.10.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柱形容器都装有质量相同的水,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A.F=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甲考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专题:应用题.分析:(1)根据图可知两柱形容器中水的深度关系,根据p=ρgh判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2)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压力相等,根据p=ρgh可知对柱形容器底部的压强,根据F=ps可知两者压力之间的关系.解答:解:(1)∵乙柱形容器中水的深度大于甲中容器中水的深度,∴根据p=ρgh可知,乙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甲中水的;(2)∵F=ps,∴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p水s=ρgh水s=ρgV水=m水g,∵两容器中水的质量相等,∴水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水对柱形容器底部的压力和水自身的重力相等.11.如图所示,体积相同的甲、乙、丙三个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浮沉情况,此时甲、乙、丙三个物体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F丙,则下面关系正确的是()A.F>F乙>F丙B.F甲<F乙<F丙C.F甲=F乙=F丙D.F甲=F乙>F丙甲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专题:应用题;压轴题.分析:解答本题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来分析,阿基米德原理告诉我们: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用公式表示即F浮=ρ液gV排.根据公式可知,浮力大小与V排有关,所以要判断这三个物体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大小关系,就需要看这三个物体在水中的V排大小关系.。
浮力大小的计算精选习题1. (3分)用弹簧测力计竖直挂一物体,当物体浸入水中五分之一体积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N;当物体浸入水中一半体积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N.取下该物体放入水中,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A.5 NB.6 NC.14 ND.12N2. 一个重5.4N的实心金属块用细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它浸没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3.4N.它浸没水中后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体积为________m3,将实心金属块浸没在另一种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8N,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g/cm3(g取10N/kg).3. 一块木头的质量为3kg,体积为3×10−3m3,将其浸没在水中松手后木头将________,静止时木头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4. 用弹簧测力计称一个体积为5×10−4m3物体的重力是8N.当它浸没在某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4N,则该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kg/m3.5. 如图所示,一个圆柱形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一个质量为900g的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并浸没水中,石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容器的底面积为200cm2,=1×103kg/m3)求:(g=10N/kg,ρ水(1)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2)石块排开液体的体积;(3)若将石块从水中取出,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小了多少?(附在石块上的水忽略不计)6. 如图所示,将边长为10cm的实心正方体木块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木块静止时,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为0.8kg.(g取10N/kg)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2)木块的密度;(3)若将木块直接放在水平桌面上时,求木块对桌面的压强.7. 如图所示,用粗细均匀和重力可以忽略不计的细绳系住一个体积为0.001m3的石块,从水面上方竖直向下保持匀速且缓慢地全部浸入水中,此过程中细绳的拉力F随时间变=1.0×103kg/m3)求: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N/kg,ρ水(1)石块的密度有多大;(2)石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多大;(3)石块浸没在水中时,细绳拉力的大小是多少.8. 如图所示,木块A的体积为100cm3,用细线拉着浸没于盛水的圆柱体容器中,此时绳子拉力为0.4N,g取10N/kg.(1)求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2)若剪断绳子,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求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3)木块的质量;(4)木块的密度.9. 如图所示,已知重为10N的长方体木块静止在水面上,浸入在水中的体积占木块总,求:体积的35(1)木块所受到的浮力大小是多少?(2)木块的体积是多少?(3)木块的密度是多少?10. 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体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甲.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降高度ℎ变化关系的图像,忽略液面的变化(g取10N/kg),求:(1)物体浸没时的浮力.(2)物体的体积.(3)物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11.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面挂一实心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有水的容器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其底面始终与水面平行),使其逐渐浸没入水中某一深度处。
一、选择题1.小新将一底面恰好与水面接触的不开口饮料罐匀速缓慢地按入水中,在饮料罐全部浸入在水中后,继续向下压一段距离,共用时t 0,此过程中,饮料罐所受的浮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是下图中的( )A .B .C .D .2.小明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图中h h 甲乙,由此可以判断 ( )A .甲液体的密度等于乙液体的密度B .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C .甲金属盒处的压强等于乙金属盒处的压强D .甲金属盒处的压强小于乙金属盒处的压强3.关于浮沉条件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潜水艇上浮过程中所受到的浮力变大B .测气象用的气球里所充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C .密度计上的刻度从下到上逐渐变大D .轮船从海里开到河里,要浮起来一些,浮力大小不变4.在下面力学实验探究中没有用到等效转换法的是( )A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B .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C .探究液体压强跟什么因素有关D .二力平衡条件的探究5.如图,三个相同的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甲容器内只有水,乙容器内有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中悬浮着一个小球,则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A .三个容器中,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最大B .三个容器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是一样大的C .如果向乙容器中加入盐水,木块受到的浮力变大D .如果向丙容器中加入酒精、小球受到的浮力不变6.如图,把一个苹果放入浓盐水中,苹果处于漂浮状态。
如果把水面以上的部分切去,则余下的部分()A.沉底B.仍漂浮C.刚好悬浮D.无法判断7.小明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烧,做“纸锅烧水”实验,如图所示。
则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纸锅里的水未加热前,水也会蒸发B.要用酒精灯外焰对纸锅进行加热C.纸锅里的水加热到沸腾后,水的温度一定等于100℃D.水刚开始沸腾,纸盒不会烧着8.以下图片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液体压强B.飞机正常飞行时,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大C.将竖直玻璃管倾斜,水银柱的高度不变D.盆景中的水位能保持一定高度,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9.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雪地车轮较宽的、凹凸不平的履带是为了增大压强和摩擦力B.乙图中剪刀刀刃做得很锋利是为了减小摩擦C.丙图中车用安全锤的锤头很尖是为了减小对车窗玻璃的压强D.丁图中盲道上凸起的圆点可以减小脚对地面的受力面积,从而增大压强10.关于图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实验在任何时候测出的都是标准大气压的数值B.玻璃管倾斜放置时,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会变长C.换用粗玻璃管做实验,管内水银柱高度将减小D.将此装置从地面移至山顶,玻璃管内的水银面会上升11.如图所示,两手用力捏住铅笔,使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大B.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大C.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力大D.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力大12.网上流传着一种说法,鸡蛋能否沉入水底可以鉴别其是否新鲜.为了验证其真实性,小亮买了些新鲜鸡蛋,并拿其中一颗进行实验.第一天放入水中的鸡蛋沉入水底(如图甲),取出鸡蛋擦干放置50天后,再放入水中时鸡蛋漂浮在水面(如图乙),看来网传是真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鸡蛋两次所受的浮力一样大B.甲图中鸡蛋排开水的重力大C.乙图中鸡蛋所受浮力大于重力D .放置50天后的鸡蛋密度变大二、填空题13.置于水平桌面上的某容器,底面积为2002cm ,质量为200g 。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物理八年级第十章浮力单元专项训练一、选择题1.两薄壁圆柱形容器A、B底面积不同(S A<S B),容器内分别盛有两种不同液体。
现将质量相同的实心铁球和铜球分别浸没在液体中(ρ铁<ρ铜),两液面相平,如图所示,此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
将两球从液体中取出后,关于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F、液体压强p的大小关系,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F A一定小于F B,p A可能等于p B B.F A一定小于F B,p A一定小于p BC.F A可能小于F B,p A可能大于p B D.F A可能小于F B,p A一定小于p B2.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实心小球,密度之比ρ甲:ρ乙=3:2,将它们分别放入水中静止时,两球所受的浮力之比F甲:F乙=4:5,设水的密度为ρ水。
则甲球的密度为()A.43ρ水B.54ρ水C.32ρ水D.35ρ水3.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端挂有高为 12.5cm、横截面积为 100cm2 的柱形物块,将物块放入底面积为 500cm2,质量忽略不计的圆柱形容器中。
当物块浸入水中深度为 2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8N,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2×103Pa。
现向容器中加水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5N 时停止加水,已知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当拉力为 1N 时弹簧伸长1cm。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柱形物块所受重力大小为 8NB.停止加水时水的深度为 15cmC.在此过程中向容器中加入水的质量为 2.7kgD.加水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力等于柱形物块变化的浮力4.在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中均盛满某种液体后,将一木块放在乙杯中后,木块漂浮在液体中,将另一个完全相同的木块浸没在丙杯中,并用细线将其系在丙杯的杯底,如图所示,此时三个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F丙,液体对杯子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p丙,则( )A .F F F ==甲乙丙B .p p p >=乙甲丙C .F F F <=甲乙丙D .p p p =>乙甲丙 5.A 、B 两个实心球的质量相等,密度之比A ∶B =1∶2.将它们分别放入足够的酒精和水中,它们受到浮力,其浮力的比值不可能的是(酒精=0.8×103kg/m 3) ( ) A .1∶1 B .8∶5C .2A ∶水D .2酒精∶B6.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丙、丁四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
•知能演练提升六、物体的浮沉条件能力提升1.下列关于物体浮沉的说法正确的是()A.当物体漂浮时,浮力大于它的重力B.当物体悬浮时,浮力小于它的重力C.当物体上浮时,浮力大于它的重力D.当物体下沉时,浮力等于它的重力2.放在同一水平桌而上的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盛有不同的液体,现将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
当两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两物块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
贝9()甲乙A.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较大B.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较大C.甲容器中物块排开液体的重力较大D.乙容器中物块受到液体的浮力较大3.一艘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比较轮船在长江与东海里所受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轮船始终浮在水面上,所以它受到的浮力不变B.由于海水的密度大,所以轮船在海洋里受到的浮力大C.由于轮船排开海水的体积小,所以它在海洋里受到的浮力小D.由于轮船排开海水的体积大,所以它在海洋里受到的浮力大4.(2017・山西中考)俗话说“瓜浮李沉”,意思是西瓜投入水中会漂浮,李子投入水中会下沉。
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西瓜的密度比李子的密度大B.西瓜漂浮吋所受浮力大于重力C.李子下沉过程中所受水的压强不变D.李子浸没后,下沉过程屮所受浮力大小不变5.在一根表面涂蜡的细木棍的一端绕着适量的铁丝,把它放到甲、乙、丙三种密度不同的液体中, 木棍浸入液体里的情况如图所示,则木棍在三种液体里受到的浮力尸的大小及三种液体密度P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F甲乙〉尸丙B.F甲〈F乙丙C.F甲=F乙丙D.F甲二F乙二F丙P甲》Q乙〉P丙P甲乙〈P丙P甲乙〉P丙P甲匕Q乙〈Q丙甲 乙(2017 •湖南衡阳中考)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其 中,当鸡蛋静止时,两个杯子中液面恰好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 甲杯中的盐水密度较大B. 乙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较大C. 甲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力较大D. 鸡蛋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较大7. 把重5 N 、体积为0.6 dn?的物体投入水中。
浮力根底练习有答案〔选择、填空、实验、计算〕一、选择题1.测力计上挂一重为 8牛的金属块,当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且未碰到容器底部时,测力计的示数为5牛。
假设将金属块三分之一浸入水中静止时,测力计的示数为〔〕A.5牛B.6牛C.7牛D.8牛【答案】C2.水上救援往往需要打捞漂浮的货物,我们将该情景简化为如下列图的物理过程,假设物体浸没在水深的容器底部〔非密合〕,现利用弹簧测力计将物体从水中匀速提出,当物体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N,当物体全部离开水面后,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N,水的密度ρ水×103kg/m3.取 g=10N/kg。
那么〔〕A.物体在水面下上升的过程中所受浮力逐渐减小B.物体在容器底部时,受到的浮力为2NC.物体在容器底部时,水对其底部的压强为5×104PaD.物体的密度为×103kg/m3【答案】D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浸没在水中越深,受的浮力越大B.密度较大的物体在水中受的浮力大C.重的物体受的浮力小D.同体积的铁块和木块浸没在水中受的浮力一样大【答案】D4.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B.物体没入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C.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D.漂在水面上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答案】C5.将质量相等的实心铁块和铜块浸没在水中〔ρ铁<ρ铜〕,它们的体积为V铁和V铜,受到的浮力为F铁和F铜,那么〔〕A.V铁>V铜F铁>F铜B.V铁<V铜F铁>F铜C.V铁<V铜F铁<F铜D.V铁>V铜F铁<F铜【答案】A6.在三支相同的平底试管内装入等量铁砂,然后分别放入装有甲、乙、丙三种不同液体的烧杯里,其静止状态如下列图,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三种液体对试管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甲>F乙>F丙B.三种液体的重力大小关系是G甲=G乙=G丙C.三种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甲﹥p乙﹥p丙D.三支试管底部所受液体压强大小关系是p甲′=p乙′=p丙′【答案】D7.质量相同的实心铝球与铁球分别浸没在水中,比较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ρ铁>ρ铝〕A.铁球受到的浮力大B.铝球受到的浮力大C.一样大D.无法比较【答案】B二、填空题8.一个体积为1×10-33的铁球全部浸没在水中,它受到水对它的浮力为_____N〔水的m密度为1×103kg/m3,g=10N/kg〕。
一、选择题1.把重4N 、体积为0.8dm 3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漂浮,浮力为8N B .物体悬浮,浮力为4N C .物体漂浮,浮力为4N D .物体沉底,浮力为8N C解析:C 物体的质量为4N 0.4kg 10N/kgG m g === 物体的密度为333304kg 0510kg/m 0810mm .ρ.V .-===⨯⨯物 所以ρρ物水<,物体静止时,物体漂浮在水面上,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即4N F G ==浮故选C 。
2.一块均匀的物体悬浮在水中,将此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 ) A .大块下沉,小块上浮 B .大块上浮,小块下沉 C .两块都下沉或上浮 D .两块仍悬浮在水中D解析:D物体原来恰能悬浮在水中,说明物体的重力与浮力恰好相等,即gV gV ρρ=物水,可知物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等,当切成两块后,不论体积大小,密度不变,仍与水密度相同,即都能悬浮于水中。
故选D 。
3.一艘船从黄河驶入渤海时,船受到的浮力将会( ) A .浮力增大,船身上浮些 B .浮力增大,船身下沉些 C .浮力不变,船身下沉些 D .浮力不变,船身上浮些D 解析:DAB .船在从黄河驶入渤海时,轮船均处于漂浮状态,根据漂浮条件可知:船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而船的重力不变,则船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故AB 错误; CD .因河水的密度小于海水的密度,所以根据F 浮=ρgV 排可知,船从黄河驶入渤海时,排开海水的体积变小,则船身将上浮些,故D 正确,C 错误。
故选D 。
4.潜水员逐渐从水底浮起到水面的过程中,他受到的浮力和压强的变化正确的是( ) A .浮力、压强逐渐都增大 B .浮力、压强都逐渐减小 C .浮力不变、压强减小 D .浮力减小、压强增大C 解析:C【分析】潜水员逐渐从水底浮起到水面的过程中,海水的密度ρ海水不变,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F V g ρ=浮海水排知,潜水员受到的浮力不变;因为p gh ρ=海水,潜水员所处的深度h 变小,所以潜水员受到的海水的压强变小。
北师大八年级物理下《浮力》专项练
习题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浸没在水中越深,受的浮力越大
B.密度较大的物体在水中受的浮力大
C.重的物体受的浮力小
D.同体积的铁块和木块浸没在水中受的浮力一样大
2. 质量为79g的铁块,密度是7.9g/cm3,这个铁块的重量是多少?将这个铁块浸没于水中,排开水的质量是多少?所受浮力是多少?(g取
10N/kg)
3. 用弹簧测力计拉住一个重为43N的空心铜球,全部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3.25N,此铜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________m3.(已知铜的密度为8.9×103kg/m3)
4. 体积相同的A、B、C三个物体,放入水中静止后,处于图1所示的状态,试比较三个物体受的重力G A、G B、G C和密度A、B、C.
(图1)
5. 将一个蜡块(蜡=0.9×103kg/m3)分别放入酒精、水和盐水中静止后,试比较它受的浮力大小和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盐水>水>蜡>
酒精).
6. 将重为4.5N、体积为0.5dm3的铜球浸没在水后放手,铜球静止后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N.
7. 把一实心金属块浸在盛满酒精的杯中静止后,溢出酒精8g(酒精=0.8×103kg/m3),若把这一金属块浸在盛满水的杯子中静止后,从杯
中溢出水的质量是 ( )
A.15g B.12.5g C.10g D.8g
8.体积是50cm3,质量是45g的物体,将其缓缓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物体静止后,溢出水的质量是________g.将其缓缓放入装满酒精的烧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是________g.(酒=0.8×103kg/m3)
9. 如图2,重为5N的木块A,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绳子的拉力为3N,若绳子突然断了,木块A在没有露出水面之前,所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 )
(图2)
A.5 N,竖直向下 B.3N,竖直向上
C.2N,竖直向上 D.8N,竖直向下
10. 以下是浮力知识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艘轮船在海里和河里航行时,所受浮力一样大
B.一艘轮船在海里和河里航行时,在海里受的浮力大
C.密度计漂浮在不同液体中,所受浮力不同
D.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浸入液体体积越大,所测得的液体密度越大
11. 如图3,展示了一个广为人知的历史故事——“曹冲称象”.曹冲运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巧妙地测出了大象的体重.请你写出他运用的与浮力相关的两条知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3)
12. 已知质量相等的两个实心小球A和B,它们的密度之比A∶B=1∶2,现将A、B放入盛有足够多水的容器中,当A、B两球静止时,水对A、B 两球的浮力之比F A∶F B=8∶5,则A=________kg/m3,B=
________kg/m3.(水=1×103kg/m3)
13. A、B两个实心球的质量相等,密度之比A∶B=1∶2.将它们分别放入足够的酒精和水中,它们受到浮力,其浮力的比值不可能的是(酒精=0.8×103kg/m3) ( )
A.1∶1 B.8∶5 C.2A∶水 D.2酒精∶B 14. 如图4(a)所示,一个木块用细绳系在容器的底部,向容器内倒水,当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是20cm3,时,细绳对木块的拉力为0.6N.将细绳剪断,木块上浮,静止时有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b)所示,求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g取10N/kg)
(a) (b)
(图4)
15. 图5所示,把甲铁块放在木块上,木块恰好浸没于水中,把乙块系在这个木块下面,木块也恰好浸没水中,已知铁的密度为
7.9×103kg/m3.求:甲、乙铁块的质量比.
(图5)
16. 如图6所示的木块浸没在水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2N.剪断细线,待木块静止后,将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再在剩余的木块上加
1N向下的压力时,木块有20cm3的体积露出水面.求木块的密度.(g 取10N/kg)
(图6)
17. 如图7(a)所示的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为200cm2,里面装有高20cm的水,将一个体积为500cm3的实心铝球放入水中后,球沉底(容器中水未溢出).
(图7)
求:(1)图(b)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容器底增加的压力.(2)图(b)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和压力.(不计容器重,
铝=2.7×103kg/m3,g取10N/kg)
18. 底面积为400cm2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其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把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A放入水后,再在木块A的上方放一物体B,物体B恰好没入水中,如图8(a)所示.已知物体B的密度为6×103kg/m3.质量为0.6kg.(取g=10N/kg)
求:(1)木块A的密度.
(2)若将B放入水中,如图(b)所示,求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
19. 在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一个底面积为S的圆柱形容器,内装密度为1的液体.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体积为V的金属浸没在该液体中(液体未溢出).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撤去弹簧测力计,球下沉并静止于容器底部,此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为容器底对金属球的支持
力的n倍.
求(1)金属球的密度;(2)圆柱形容器内液体的质量.
20. 如图9(a),在天平左盘放一杯水,右盘放砝码,使天平平衡.
(a) (b)
(图 9)
(1)将一质量为27g的铝块(铝=2.7g/m3)放入左盘水中,水不溢出,天平还能平衡吗?
(2)将铝块如图1—5—13(b)方式放入左盘中,天平还能平衡吗?
21. 如图10中,容器内分别装有水和盐水,在液面上浮着一块冰,问:(1)冰在水中熔化后,水面如何变化?(2)冰在盐水中熔化后,液面如何变化?
(a)
(b)
(图 10)
22. 如图11(a),在一个较大的容器中盛有水,水中放有一个木块,木块上面放有物体A,此时木块漂浮;如果将A从木块上拿下,并放入水中,当木块和A都静止时(水未溢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A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容器中水面上升
B.当A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容器中水面下降
C.当A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时,容器中水面下降
D.当A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将A拿下后悬挂在木块下面,如图
11(b),容器中水面不变
23. 自制潜水艇模型如图12所示,A为厚壁玻璃广口瓶,瓶的容积是V0,B为软木塞,C为排水管,D为进气细管,正为圆柱形盛水容器.当瓶中空气的体积为V1时,潜水艇模型可以停在液面下任何深处,若通过细管D向瓶中压入空气,潜水艇模型上浮,当瓶中空气的体积为2 V l 时,潜水艇模型恰好有一半的体积露出水面,水的密度为恰水,软木塞B,细管C、D的体积和重以及瓶中的空气重都不计.
求:(1)潜水艇模型的体积;
(2)广口瓶玻璃的密度.
24. 一块冰内含有一小石块,放入盛有水的量筒内,正好悬浮于水中,此时量筒内的水面升高了4.6cm.当冰熔化后,水面又下降了
0.44cm.设量筒内横截面积为50cm2,求石块的密度是多少?(水=0.9×103kg/m3)
25. 在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将一木块放入水中,水面达到的刻度是V1,如图13(a)所示;再将一金属块投入水中,水面达到的刻度
是V2,如图(b)所示;若将金属块放在木块上,木块恰好没入水中,
这时水面达到的刻度是V3.如图(c)所示.金属密度=________.(图 13)
26. 某人用绳子将一物体从水面下2m深处的地方匀速提到水面0.5m处的过程中,人对物体做功为54J.当将物体拉到有体积露出水面时,让其静止,此时绳子对物体的拉力为40N.不计绳子的质量,忽略水的阻力,求物体的密度.(g取10N/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