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形态塑造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276.50 KB
- 文档页数:5
高中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來自A.地球内部的热能B.重力能C.潮汐能D.太阳辐射能2.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的影响下,对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的破坏作用叫()A.固结成岩作用B.搬运作用C.侵蚀作用D.风化作用读“31.5° N纬线上某地地形剖面图”(横坐标表示经度)。
TOO 米L 754 米(米)O32。
36°4(T3-图中N湖泊水面与M 山峰的相对高度,较大值多出现在()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4.图中X海域与Y高原,分别位于()A.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B.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C.非洲板块亚欧板块D.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5.下列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A.岩浆岩B.石灰岩C.大理岩D・花岗岩6.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
读图,若图示区域河流两岸的地质条件相似,则()岩浆岩E2沉枳岩岡囚固圉A.a河段以沉积作用为主,b河段以侵蚀作用为主B. c河段附近地区不易发生洪涝灾害C.河口附近的岛的更容易和e岸相连D. a、b、c三处适合兴建水电站的是c处读“地理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7.导致图示景观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流水B.冰川C.海浪D.风力)8.图示景观照片显示的当地主导风向为(A.东南风B.西北风C.东北风D.西南风“血迹石”是约三亿多年前,海水中一些具有钙质硬壳骨骼的海生生物的遗体,在沉积期间,与海水中的氧化铁和氧化猛成分发生作用,形成的一种奇特岩石。
“千人石”为距今一亿五千万年的中生代侏罗纪喷发的岩浆凝结而成。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9.与“血迹石”和“千人石”成因类型相同的是()A.花岗岩和石灰岩B.大理岩和砂岩C.石灰岩和玄武岩D.砂岩和片麻岩10.关于“血迹石”和“千人石”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A.“血迹石”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B.“血迹石”的形成经历了外力作用和地壳运动等过程C.“千人石”中一定会有化石D.“千人石”的形成经历了变质作用和冷凝作用读某地区局部岩层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2024年高考地理复习——地表形态的塑造一.选择题(共11小题)1.读地壳物质循环图,表示青浦砾岩和惠南板岩的序号分别是()A.④①B.②③C.④③D.②①2.距今12900年﹣11700年,巴塔哥尼亚高原冰川规模扩大。
随着气候变暖,冰川对地貌的改造作用增强,逐渐发育狭长的湖泊和由冰川末端融水沉积形成的冰水沉积体。
如图示意现今巴塔哥尼亚高原局部地貌。
据此完成12~14题。
推测目前冰水沉积体上()A.地势起伏大B.土壤发育好C.化石类型多D.植被种类少科学研究表明:新月形沙丘形成后,沙丘背风地带地面水平方向上出现风速差异,风速差异引起气压差异,风速与气压呈负相关。
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沙漠中会出现沙丘与湖泊共存的独特景观。
如图为新月形沙丘形态及其背风地带地面水平风速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新月形沙丘陡坡朝向西南方向,则图中其盛行风为()A.西南风B.东北风C.东南风D.西北风科学研究表明:新月形沙丘形成后,沙丘背风地带地面水平方向上出现风速差异,风速差异引起气压差异,风速与气压呈负相关。
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沙漠中会出现沙丘与湖泊共存的独特景观。
如图为新月形沙丘形态及其背风地带地面水平风速分布和此地区月牙湖沙漠湖泊景观。
据图文完成下面小题。
4.关于图中气压与风蚀方向说法正确的是()A.气压a>b,风蚀方向为从a到bB.气压a>b,风蚀方向为从b到aC.气压b>a,风蚀方向为从a到bD.气压b>a,风蚀方向为从b到a5.龙山文化时期,该地区坡地的窑洞平面形态最可能是图中的()A.B.C.D.我国某地自地质历史时期以来形成了不同的沉积地层,地层间岩性复杂,该地地表很少有河流沉积物。
如图为该地地质构造示意图。
完成6﹣7题。
6.图示区域众多地层交错分布,主要是该区域()A.海陆来回变迁B.地壳运动活跃C.岩浆活动频繁D.变质作用强烈7.该区域很少有河流沉积物的原因是()A.岩层坚硬不易被侵蚀B.地表遭受剥蚀较严重C.地势平坦,沉积物少D.河流的侵蚀能力较弱我国某地自地质历史时期以来形成了不同的沉积地层,地层间岩性复杂,该地地表很少有河流沉积物。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测试题一、单选题欧洲的芬兰三分之一的土地在北极圈内,其靠近北极圈的罗瓦涅米是欣赏北极光的著名旅游城市,吸引世界各地游人前来观赏。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甲图乙罗瓦涅米气温和降水资料1.与极光相关性最高的太阳活动是(A.黑子B.耀斑2.罗瓦涅米的气候类型是()A.地中海气候C.亚寒带针叶林气候)C.日珥D.太阳风B.温带海洋性气候D.冰原气候3.形成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幽深曲折的峡湾和芬兰南部湖泊群的主要外力作用是《科技日报》报道:西部大开发调研组在河西走廊的调研中,发现一处面积约100多平方千米,形状特殊的花岗岩地貌。
该处花岗岩岩体表面千疮百孔,形如蜂巢。
“蜂巢”组合在一起,如流云翻浪、似百兽飞禽。
伟硕岩体已被淘蚀得薄如蛋壳。
花岗岩体绵延分布百里,相对高差百米以下。
阅读上述材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造成这种“峰巢”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岩浆活动B.风力沉积C.风力侵蚀D.流水侵蚀5.关于此处花岗岩与沉积岩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花岗岩先形成,沉积岩后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B.沉积岩先形成,花岗岩后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C沉积岩与花岗岩同时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D.无法判断此处花岗岩与沉积岩形成的先后顺序A.冰川作用B.岩浆活动C.风力作用D.板块运动6 .下列地貌与材料所述的“蜂巢”形成作用相同的是 A .沙丘 B .火山锥 C .冲积扇D .风蚀蘑菇7 .据下图A 点附近的海底地形可以推断,其位于8 .智利地震频繁发生的原因是 A .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C 太平洋板块向西运动9 .智利沿岸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是 A .增温增湿 C .增温减湿下图左为某地地貌景观与地质剖面图,右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A .板块碰撞形成的生长边界附近B .板块张裂形成的生长边界附近C .板块碰撞形成的消亡边界附近D .板块张裂形成的消亡边界附近智利是地震多发国家,继2016年7月26日发生6.3级地震后,1112月12日又分别发生6.4级和5.2级地震。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地表形态的塑造(练)1.练高考板块构造学说科学地解释了地震、火山等地壳运动的机理。
11.两个大陆板块碰撞的地区,一般出现的地壳运动现象是()A.地震和火山B.火山和断裂C.地震和断裂D.火山和褶皱12.2亿年前的海洋板块不全在俯冲带下沉消熔,部分随地壳抬升变为陆地,其证据包括()①部分沉积岩转变为岩浆岩②古老大陆地壳中有大量沉积岩&③部分沉积岩转变为变质岩④部分沉积岩中有海洋生物化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河流的河床形态,受流域内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列因素中,对河床形态影响不大的是()A.岩石性质B.通航里程C.地质构造D.降水多少下图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5.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的原因是()A.沿经线方向发育B.沿火山地震带发育}C.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D.沿海陆作用边界发育6.下列地理现象成因与安第斯山脉密切相关的是()A.巴西高原煤炭资源丰富B.南美大陆地表径流主要流人大西洋C.南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D.巴西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
观测出露的地层,记录了观测点的相关信息并绘制了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
表1为观测点相关信息表。
完成下列各题。
A B C D野外考察是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图2是某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中拍摄的照片。
读图2,完成8~10题。
8.图2中砾石滩常见于大河的( ) A .河源B .凸岸C .凹岸D .入海口9.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作用中,有与图2中使砾石变圆的作用类似的是( )A.石笋B.冰斗C.风蚀蘑菇D.花岗岩风化球】10.粒径分布是分析河流沉积物特性的重要指标。
同学们绘制了四幅直径2 cm以上的砾石粒径统计图,其中能反应图2中粒径分布特征的是()结合图文资料,回答第7~9题。
图所示甲乙丙三地都是淤泥质海岸,且属于地壳持续下沉区。
高考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2023·稽阳联考]雨岔大峡谷是黄土高原一处自然地缝奇观,有“中国的羚羊谷”之称。
峡谷由红砂岩的山体构成,峡壁内凹凸不平、线条流畅。
该峡谷位于陕北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年均降水量不足150 mm,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
据此完成1~2题。
1.形成这种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冰川侵蚀B.化学溶蚀C.断裂下陷D.流水侵蚀2.按岩石成因分,雨岔大峡谷属于()A.侵入岩B.喷出岩C.沉积岩D.变质岩[2023·全国乙卷]新西兰南岛上的南阿尔卑斯山脉(约42°S~45°S)位于板块边界附近,呈东北-西南走向,其形态受板块运动和以流水为主的外力作用共同影响。
某科研团队对该山脉东西向剖面形态进行研究,观测到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模拟研究表明未来该山脉升高速度逐渐放缓,高度将趋于稳定。
据此完成3~5题。
3.推测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是由于()A.板块挤压B.火山不断喷发C.板块张裂D.岩浆持续侵入4.假设不受内力作用,在外力作用下,该山脉()A.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东移B.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C.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西移D.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5.未来该山脉高度将趋于稳定,是由于随山体升高()A.板块运动逐渐加强B.板块运动逐渐减弱C.外力作用逐渐加强D.外力作用逐渐减弱[2023·山东期中]祁连山北坡酒泉盆地南缘发生过强烈褶皱活动,相邻的南部背斜向北推覆到如图所示地区地表之上(这种外来的地层称为推覆体),经长期复杂地质作用后,形成出露下伏地层的安门口构造窗、与周围岩石地质年代不连续的飞来峰——妖魔山,构造剖面如图所示。
据此完成6~7题。
6.透过安门口构造窗可以看到的构造地貌是()A.背斜B.向斜C.背斜谷D.向斜谷7.根据图示可以判断,该地区()①O1与J之间发生过地壳抬升与外力侵蚀②妖魔山是推覆体被侵蚀的残留物③下伏地层被侵蚀形成构造窗④北侧O1、O2为连续地层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023·台州质检]如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
专题05 地表形态的塑造测试卷时间:7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16*3分)(2023·四川绵阳·一模)在西伯利亚北部山地与北冰洋之间的平坦低地上,冻土层十分深厚,冻土中很难见到一块小石子,腐殖质多,含水量高达70%以上:夏季,一些地方冻土融化造成地表塌陷,形成了大小不一的“热喀斯特湖”。
这里的河流极易游移改道,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湖泊是孤立的水域,仅少数时间可能成为河流水系的一部分。
完成下面小题。
1.北西伯利亚低地冻土融化后地表极易塌陷,主要是因为这里的冻土层()A.非常深厚B.含水量大C.腐殖质多D.出露于地表2.当地孤立的“热喀斯特湖”成为河流水系的时间常见于()A.12~次年2月B.3~5月C.6~8月D.9~11月3.北西伯利亚河流极易游移改道,主要是因为河流()①流量季变大①落差大①含沙量大①河床浅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2023春·云南昆明·高三昆明一中阶段练习)海角也称岬角,是指向海突出的夹角状的陆地。
约西塔海角位于尼罗河入海口处,受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约西塔海角的海岸线变化明显。
1970年,位于尼罗河干流上的阿斯旺大坝竣工,对中下游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左图为尼罗河局部河段示意图,右图为尼罗河入海口处约西塔海角海岸线变化情况。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影响约西塔海角海岸线变化的主要因素有()①地壳运动①海水侵蚀①大坝建设①气候变暖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5.图中,约西塔海角的海岸线进退状况及变化速率是()A.前进,先快后慢B.前进,先慢后快C.后退,先快后慢D.后退,先慢后快6.近些年来约西塔海角海岸线几乎不变的原因是()A.修筑海堤B.植树造林C.填海造陆D.调沙补给(2023·四川遂宁·模拟预测)M岛位于渤海东部,岛上分布着风力沉积形成的黄土地层,黄土源地是渤海西侧出露的海床。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科学家研究地球内部状况的途径是() A.深井平台的勘探 B.地震波的研究 C.古生物化石的研究D.火山岩浆的研究读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2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处是向斜B. C.丙处适合开凿地下隧道D. 3 .该地质构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内外力共同作用 C.流水作用4 .以外力作用为主形成的岩石是( )A.花岗岩B.玄武岩C.大理岩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5 .根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甲乙两城市所在地区的地形分别可能是() A.山区平原 B.平原平原D.平原山区乙处岩石比丁处形成早 「处有可能是板岩)B.外力作用 D.地壳运动D.石灰岩C.山区山区6 .影响甲乙两城市1月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如图为“某地水平面的岩层分布图”(从甲到丁岩层从老到新)。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0 .图中①②③④各处,为向斜构造的是() A.①处 B.②处 C.③处D.④处11 .下列各项中,其地质构造与图中④所示区域一致的是() A.喜马拉雅山 B.庐山C.渭河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12 .下列各项中,其地质构造与图中③所示区域一致的是()A.纬度B .地形 C.海陆位置 D.大气环流7,图中丁的地质构造为:() A.地垒 C.向斜8 .关于图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有利于储存地下水 c.修一南北向隧道应选址丁处B.背斜 D.地堑B.甲为良好的储油构造 D.图中岩层为岩浆岩 9 .该地地表甲为谷地,丁为山岭,其成因主要是:() A.地壳运动所致C.岩浆活动所致B.内力作用所致 D.外力作用所致地质学上,将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的变形、变位称为地质构造。
读下图回答卜.列各题。
B.庐山 D.安第斯山脉13 .下图为“瀑布结构和演化示意图”,瀑布是河水在流经断层、凹陷等地区时,垂直 跌落的水流。
在河流演化史中,瀑布将向上游方向不断后退,且高度降低,最终导致自 身的消失。
地表形态的塑造(一)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图”,完成第1~3题。
1.图中乙处的地质构造是( )A.背斜B.褶皱C.向斜D.断层2.若该地富含石油、天然气,应在哪处开采最合适?( )A.甲B.乙C.丙D.丁3.若该地打算修一条南北向的隧道,最合适的地区是( )A.甲B.乙C.丙D.丁下图是“我国西南某地地形和构造剖面图”。
读图,完成第4~5题。
4.有关该地河流两岸平原的成因,正确的说法是( )①岩层断裂下陷②水平挤压使岩层上升③流水堆积④流水侵蚀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下列地形中成因与其相似的是( )A.黄河三角洲B.渭河平原C.庐山D.华北平原6.有关火山的说法,正确的是( )A.火山喷发一定会形成熔岩高原B.日本的富士山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C.火山锥只是由岩浆在流动过程中堆积而成的锥形体D.由于火山锥是由多次火山喷发形成,所以火山高度多在5 000米以上7.高原和山地中的公路和铁路大多穿越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其主要原因是( )A.客货运量大B.地势相对和缓,工程造价低,难度小C.水源充足D.地势低,热量条件好读图,完成第1~2题。
1.图示地质构造为( )A.背斜构造B.断层构造C.岩浆侵入构造D.褶皱构造2.若图示范围内有丰富的资源,则( )A. Q地地下可能贮藏有丰富的油、气资源B. Q地地下可能有大理岩矿分布C.在P地向下钻探可找到④岩层所含资源D. P地地下水丰富下图为“某地某水平面的岩层分布图”,由甲到丁,岩层由老到新。
读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丁处的地质构造为( )A.褶皱B.背斜C.向斜D.断层4.图中甲和丁两处可能都有含煤层和煤层气,从矿难成因上看,图中甲、丁两处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B.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庐山以雄、奇、秀、险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
据此完成第5~6题。
5.读图判断庐山属于图中①~④中的哪一种地质构造? ( )A.①B.②C.③D.④6.在图中①~④四种地质构造中,可能找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是( )A.①B.②C.③D.④下图是“某区域地质地貌剖面图”。
地表形态的塑造练习题及答案地表形态的塑造练习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图中示意某岛国地处两大板块的交界地带,依图示信息完成1—2小题。
1、该岛国东、西部的板块分别是( )A、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B、亚欧板块美洲板块C、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D、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2、R火山距离首都(甲)约为( )A、千米B、千米C、千米D、千米在台湾东北海岸“野柳公园”内,有一群海岸怪石(如图),其中以“女王头”最为著名。
但其“玉颈”逐年变细,预计15年后将面临“断送”危险。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3—4小题。
3、“女王头”独特的地貌形成的作用是( )A、海水侵蚀、风化作用B、风力侵蚀、流水侵蚀C、化学溶蚀、风力沉积D、地壳运动、风化作用4、关于下列四个岛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女王头”位于①B、②岛东部是热带雨林景观C、③岛西海岸降水较少D、①、④岛位于板块生长边界读图3和图4,完成以下5--6题。
5.图3中,形成该河谷的地质作用依次是A.流水作用、冰川作用B.流水作用、风化作用C.冰川作用、流水作用D.风化作用、冰川作用6.图4中,E、F示意的河谷形态分别出现在河流的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读某大洲部分地区图,回答7~8题。
7.与图中甲地气候类型相同的城市是:A.闻名于世的影都好莱坞所在城市B.泰姬陵所在城市C.格林尼治天文台所在城市D.“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的最大城市8.最能反映乙山脉形成的是:读图,完成9.该地区山脉是由A.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形成的B.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形成的C.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形成的D.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形成的读图2,完成10-11题。
10.图示a、b、c、d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是( )A.aB.bC.cD.d11.甲处的地质构造属于( )A.山岭B.褶皱C.断层D.隆起读某地地形和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12.从图中看出这里的岩层明显呈层状分布,它们最可能是A 岩浆岩B 沉积岩C 变质岩D 喷出岩13. 正确反映三大类岩石互相转化的模式图是下图是某国南方某河流的一部分河段,据此分析回答14.沿②处向下钻探发现地层由粘土、淤泥等物质组成的泥质地层,并含芦苇化石。
第四章错题重做巩固练习第四章单元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地质现象中,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①喜马拉雅山的形成②崇明岛的形成③江南丘陵的梯田④石灰岩受热变成大理岩⑤京杭运河的形成⑥三角洲的形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 ②⑥
读右图,完成2~6题。
2.若该图表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为变质岩,说法正确的是( )
A.②为外力作用 B.③为重熔再生 C.丁处为岩浆 D.乙处为岩浆岩
3.若该图表示大气环流中的中纬环流,甲乙为近地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处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B.乙处气候干燥与上升气流有关
C.气流③为盛行西风带 D.丁处气压值最高
4.若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甲地为海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受人类活动影响最明显的环节是① B.环节②与气流下沉有关
C.环节③与地形起伏无关 D.甲地增温促进了环节④
5. 若该图表示副热带大洋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为南半球 B.②在太平洋中是加利福尼亚寒流
C.③的成因是盛行西风的吹拂 D.图中容易形成渔场的是丁处
6. 若该图表示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时间为7月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③的成因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 B.③现在吹西南风
C.甲为陆地,乙为海洋 D.乙处为夏威夷高压
读地壳物质循环简图、地貌景观图,回答7-8题。
7.与甲图的形成机理一样的是下列哪种地貌( )
A.云南路南石林 B.黄土高原千沟万
壑
C.石笋、钟乳石 D.长江三峡
8.在地壳物质循环简图中,能反映丙图岩石和地貌形
成过程的是( )
A.③④B.①③ C.②④D.①②
读右图,回答9~10题。
9.图中所示山岭的形成是由于()
A.背斜形成的山岭B.向斜形成的山岭
C.岩浆喷发形成的山岭D.断层形成的山岭
10.以下地形区中,不是由该图所示构造形成的是()
A.庐山B.喜马拉雅山C.华山D.泰山
读右图某地等温线分布及地质剖面,回答11~13题。
11.该处的地形及地质构造是( )
A.背斜山岭B.向斜山谷C.背斜山谷D.向斜山岭
12.有时造成该处形成山地的内因是()
A.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B.顶部受张力
C.岩层向上弯曲D.差异侵蚀作用
13.该地质构造( )
A.上部岩层较老B.便于储油C.便于储水 D.两侧岩层较新
14.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河流的原因是( )
A.断层平直而陡峭B.岩体相对位移C.岩石受张力作用D.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河流流出山谷,随流速减慢,可形成冲积扇地形,如下图,回答15~16题。
15.沿A→B方向的剖面图可能是( )
16.沿C→D方向物质组成可能是( )
A.黏土-粉砂-砾石-黏土-粉砂
B. 黏土-粉砂-砾石-粉砂-黏土
C.砾石-粉砂-黏土
D.砾石-黏土-粉砂
17.下列关于内、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
B.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是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固结成岩等
C.外力作用使地表变得和缓D.外力作用强度较小,速度缓慢,内力作用激烈而迅速18.下面四幅图反映了沙丘构造情况,请指出哪一幅是流动沙丘构造图( )
19.造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作用是()
A.流水侵蚀作用B.风力沉积作用C.风力搬运作D.流水沉积作用
读下图,回答20~21题。
20.甲、乙两图中地貌形成的共同原因是()
A.地壳运动B.侵蚀作用
C.堆积作用D.岩浆活动
21.可见乙图中地貌景观的是()
A.大连海滨B.云贵高原
C.阿尔卑斯山D.长江入海口
20世纪50年代,我国地质工作者在松嫩平原发现了大型油气田,读右图回答22—23题
22.根据地质构造分,该储油构造属于()
A.向斜B.背斜C.断层D地堑
23.图中储油构造中,数字①②③分别代表()
A.气、水、油B.气、油、水
C.水、气、油D.油、水、气
读下图,回答24-2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