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地图记忆方法.ppt
- 格式:ppt
- 大小:3.68 MB
- 文档页数:8
高中地理记忆地图的方法介绍高中地理记忆地图的方法1.丰富联想,词图对照一味背图、填图是乏味的。
应根据人和动物共有的反射机制,对信息源做恰当处理。
采用多办法刺激,以获得运动记忆和情绪记忆的最佳效果。
把抽象的地图符号化作具体物象激发联想,如柴达木盆地区域图有矿区,有铁路,编成冷湖向东把鱼(鱼卡)打,打柴(大柴旦)南去锡山(锡铁山)下,挥汗(察尔汗)砍得格尔木,火车东运到茶卡,一边看图一边诵词,很快就能记住这部分图。
2.要点精减,信号提示对地图承载的信息要分析、加工、分化、改组;提高其精度;缩小范围,排除干扰渠道。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1)以示意图为基础,先易后难,如铁路采取干线为本,枢纽填准,变曲为直的办法,就易掌握。
(2)用单色笔和多色彩笔勾画插图,然后再和地图册对照。
这样先看黑白后看彩电,可起突出重点,互相弥补作用。
(3)对难记内容进行强化,揭示区域图的关键点,如在图例练习课和快速查图比赛中可不停地揭示,如水电站应画在水库的上游还是下游? 基尔运河是在国界上通过吗? 石太线的中点是哪个矿区? 吴哥窟画面上有几个塔? 等等。
(4)抓住文字特征,简化信号。
如在学习朝鲜东部港口时,让学生边看图边吟诵清津金(策)、咸兴兴(南)、无山(釜)山,这样,省时省力又好记。
3.阅图忆文,看文思图掌握地图知识的落点应放在发现特征、理解概念、揭示规律、阐明成因上。
如果片面阅图而不思文,知识显得支离破碎。
反之死记课文,地理概念失去具体形象的支持,必然造成张冠李戴、桃李不分。
尤其高中学生抽象思维发展很快,语言表达能力较强,教学中要训练学生写读图说明文,提取说明要点,开展课后讨论活动,把课本知识活化于地图之中。
4.人为设图,图形赋意为使图像内地理事物的相互区位关系更加明确,把地理事物依附在人为设计的几何框架之内。
如长江三角洲工业区,可在图上将无锡、苏州、宜兴、湖州围绕太湖连成一侧立的梯形;说明英国五大城市位置采用金线穿珠的办法,将利物浦、曼彻斯特、谢菲尔德、伯明翰、伦敦用反S 形穿起来说明英国五大城市位置。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 地球形状证实是球体的事件:1519年~1522年葡萄牙的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旅行证实了地球是球体,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2. 地球的大小: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地球的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二.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1. 地球仪: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成的地球模型,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
2.作用: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地轴:是地球的自转轴,是人们假想的轴,并不真实存在。
4.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1)北极:对着北极星,是地球的最北点。
世界上任何一个点,向北这一个方向行走,最远只能到北极。
(所以站在北极,四周都是南。
)(2)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点。
世界上任何一个点,向南这一个方向行走,最远只能到南极。
(所以站在南极,四周都是北。
)三.纬线和纬度1. 纬线:①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
②特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所有的纬线不相等,最长的纬线是赤道,并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变短,到两极缩为点。
2、纬度:①定义:赤道的纬度是00,是纬度起始线。
从赤道向南北各分900,称南纬(S)和北纬(N)。
②低中高纬度地区的划分: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2. 经线(子午线):③重要纬线:北回归线——北纬23.5°,南回归线——南纬23.5°,北极圈——北纬66.5°,南极圈——南纬66.5°,北极——北纬90°,南极——南纬90°四、经线和经度1、经线(1)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赤道垂直相交叫经线,也叫子午线。
中国地图的巧记法中国地图像一只大雄鸡,可以把这只鸡砍为成六局部:鸡头、鸡背、鸡尾巴,鸡肚、鸡脚、鸡屁股。
鸡头最容易记,就是:黑龙江、吉林、辽宁。
鸡背只有一条就是:内蒙古自治区。
鸡尾巴更简单,就是一个新疆。
鸡脚也很简单,就是台湾和海南。
难点是鸡肚和鸡屁股。
省份太多太杂了。
不过不要怕,我们有一个方法就是,把鸡肚看成一个倒三解形和一个十字架,把鸡屁股看成一个长方形和我一正方形。
先来看鸡肚:倒三角形:把广东省看成倒三角形最下面的角,把福建省、江西省、湖南省看成倒三角的腰,把湖北省、安徽省、浙江省看成倒三角的底线。
,这样就构成一个近倒三角形了。
香港、澳门包含其中。
十字架是指:把宁夏、陕西省、山西省、山东省、江苏省成一横,再把河北省、河南省看成一竖,一横一竖构成一个十字。
我们把这个倒三角和十字架看成鸡肚,除开鸡头、鸡背、鸡尾巴,鸡肚、鸡脚,那么剩下来的我们就把它看成是鸡屁股拉。
而鸡屁股我们又可以把它看成由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组成!!长方形:把西藏、青海省、甘肃省看成一个斜着的长方形。
正方形:把四川省、云南省、重庆、贵州省、广西看成一个正方形。
所以中国地图可以说是由一个鸡头、一个鸡腰、两个鸡脚、一个鸡尾巴,一个三角形、一个十字架、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所组成的···目前,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二十三个省、五个自治区、四个直辖市,以及两个特别行政区。
我国省级行政区记忆口诀京津沪渝直辖市蒙宁新藏桂自治一国两制台港澳东北三省黑吉辽冀晋鲁归华北苏浙皖赣在华东湘鄂豫归华中华南还有粤闽琼川滇黔归西南西北还有陕甘青我国之最面积最小的省是澳门纬度最高的省是黑龙江面积最大的省是新疆跨经度最广的省是内蒙古跨纬度最广的省海南省人口最多的省河南人口最少的省澳门行政区界限(1)南疆与北疆的界限(流动沙丘与固定、半固定沙丘界限):天山。
(2)湖北省与重庆市的界限:巫山。
(3)福建省与江西省的界限:武夷山。
中国各省地图记忆方法中国地理辽阔,包含了23个省份、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2个特别行政区。
要记住这么多省份的地理位置,需要一些有效的记忆方法。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中国各省地图记忆方法。
方法一:首字母连线法。
这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通过联想每个省份的首字母和形状来记忆。
首先,在一张空白的地图上写下每个省份的首字母,然后用直线连接相邻的省份。
通过画线的方式,你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每个省份之间的相对位置和上下邻接关系。
方法二:联想记忆法。
方法三:地理特征记忆法。
中国各省的地理特征各不相同,通过记忆每个省份的特征地形或地理特点来记忆位置。
比如,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位于中国北方,都靠近东北三省的边界,其中吉林省的形状像A字,黑龙江省则是很窄长的形状。
通过关注每个省份的地理特点,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它们的相对位置。
方法四:事物关联记忆法。
通过将每个省份与一些事物或地点关联在一起,可以帮助记忆省份的位置。
比如,江苏省的南京市是中国的古都,可以将江苏省与南京市关联在一起。
类似地,你可以将其他省份与潍坊的风筝节、杭州的西湖或成都的大熊猫等事物关联在一起。
方法五:反复练习法。
最后,要记住中国各省的地图,最重要的是反复练习。
通过多次练习地图,不断重复记忆每个省份的位置,可以帮助巩固记忆。
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如练习填空地图、口诀、游戏等,使记忆更加深入和长久。
除了以上的记忆方法,你还可以考虑使用地图工具或手机应用程序来帮助记忆。
有很多地图软件、在线地图和手机应用程序可以提供中国各省的地图信息,你可以利用这些工具进行随时查看和练习。
总之,记忆中国各省地图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不断练习和巩固记忆,相信你一定能够轻松记住中国各省的地理位置。
区域地理地图记忆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地理地图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符号。
地理地图通常使用各种符号和颜色来表示不同的地理要素,例如山脉、河流、湖泊等。
通过了解这些符号和颜色的含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图上的信息。
其次,我们可以采用“分区记忆法”来记忆地理地图。
这种方法是将地理地图分为不同的区域,并分别记忆每个区域的特征和位置。
例如,我们可以将一个大洲或一个国家分成几个小的区域,并逐一记忆每个小区域上的重要特征和位置。
此外,我们可以使用“关联链记忆法”来记忆地理地图。
这种方法是通过将地理要素串联起来,以帮助我们记忆和理解地图。
例如,我们可以将一条河流与它所经过的城市和山脉相连,这样可以形成一个关联链,以帮助我们记忆每个地理要素的位置和特征。
还可以尝试使用“故事记忆法”来记忆地理地图。
这种方法是通过将地理要素编织成一个故事,以帮助我们记忆和理解地图。
例如,我们可以将不同的山脉、河流和湖泊编织成一个故事线索,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它们的位置和特征。
除了以上提到的方法,我们还可以使用地理地图上的实际距离和方位记忆法来帮助我们记忆地理地图。
这种方法是通过记忆地理要素之间的实际距离和方位关系,来帮助我们记忆和理解地图。
例如,我们可以记忆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和方向,以帮助我们理解它们在地图上的位置。
综上所述,区域地理地图记忆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和理解地理地图。
通过采用分区记忆法、图像联想记忆法、关联链记忆法、故事记
忆法和实际距离方位记忆法等方法,我们可以更有效地记忆和理解地理地图,提高地理学习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