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概论重点
- 格式:doc
- 大小:54.50 KB
- 文档页数:3
引言采矿学是矿山工程学的核心学科之一,它研究的是如何将地下或露天矿产资源安全、高效地开采出来。
在采矿学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许多重要的知识,本文将重点归纳采矿学的核心知识,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概述正文内容一、矿山地质学知识1. 介绍矿石的分类和常见矿石的特性;2. 说明矿床的成因及其对采矿方式的影响;3. 介绍矿层的赋存规律和其在采矿中的应用;4. 分析岩石破裂和岩层变形对矿山安全和采矿效果的影响;5. 讨论地下水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和相应的处置方法。
二、采矿工程力学知识1. 解释岩石力学参数的意义和测定方法;2. 介绍岩体的力学性质和岩石的破坏过程;3. 讨论采矿巷道和矿山斜井的支护设计原则和方法;4. 分析矿坑和露天采矿中的边坡稳定问题及相关预防措施;5. 研究矿山地下空洞的稳定性和相关支护工作的设计方法。
三、采矿机械学知识1. 概述采矿机械的分类及其功能;2. 分析采矿机械设备的选型与布置原则;3. 介绍采矿机械在矿井开采和矿床破碎中的应用;4. 讨论采矿机械运行的基本原理和常见问题的排除方法;5. 研究采矿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修理技术以及安全使用的要点。
四、矿山地下支护学知识1. 介绍地下巷道和矿井的支护方法、材料和设备;2. 讨论地下巷道和矿井支护设计的原则和方法;3. 分析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支护措施选择及其应用效果;4. 介绍地下巷道的开挖方法和基本支护流程;5. 研究地下巷道的固化和加固措施及其施工技术。
五、采矿工程经济学知识1. 解释投资决策中的重要概念和指标;2. 介绍矿山开发项目评价的方法和步骤;3. 讨论成本管理和效益分析在矿山开发中的应用;4. 分析风险管理和项目融资在矿山工程中的重要性;5. 研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问题。
总结通过对采矿学的重点知识进行归纳,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采矿学的学科体系和相关的核心内容。
这些知识在采矿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和运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采矿概论学习总结【篇一:采矿概论-最权威的采矿概论总结大四师兄给的资料】采矿概论一、填空1、自然界的岩石按其生成原因的不同,可分为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
2、根据地质作用进行的场所及能源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两种。
3、成煤的过程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称为泥炭化阶段,第二阶段称为煤化阶段。
5、通常以井硐形式为依据,将矿井开拓方式划分为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方式三种。
7、根据电雷管爆炸间隔时间的长短,可分为瞬发雷管、秒延期雷管、毫秒延期雷管8、掘进工作面的炮眼,按其用途和位置可分为掏槽眼、辅助眼和周边眼。
9、为降低顶板对工作面的压力,随工作面推进,要及时处理采空区,采空区的处理方法有全部垮落法、煤柱支撑法、充填法和缓慢下沉法。
10、综采工作面需要配备的“三机”包括采煤机、刮板输送机、液压支架11、矿井的通风方式按进回风井的相互位置关系分为:中央式、对角式和混合式。
12、瓦斯相对涌出量大于10m3/t或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40m3/min的矿井为高瓦斯矿井。
13、刮板输送机主要由机头部、机身部、机尾部和刮板链组成,按结构分类有刚性和可弯曲两种形式。
14、轨道线路错车处及交叉和分支的地方,需要设置道岔,道岔有单开道岔、对称道岔和渡线道岔三种类型。
15、矿车按卸载方式分为固定车箱式矿车、翻斗式矿车、底卸式矿车、侧卸式矿车、仓式列车、梭行矿车等。
16、根据煤田内不同块段的勘探程度,将储量分为a、b、c、d四级。
a、b级称为高级储量,c、d级称为低级储量。
17、井底车场运输线路包括存车线、行车线及辅助线路。
18、为降低顶板对工作面的压力,随工作面推进,要及时处理采空区,采空区的处理方法有垮落法、充填法、煤柱支撑法和缓慢下沉法。
19、开采缓倾斜、倾斜厚煤层时,最常用的是倾斜分层。
当开采急倾斜厚煤层时,则可采用水平分层和斜切分层方法。
20、自救器的种类分为过滤式和隔离式两类,隔离式自救器包括化学氧自救器、压缩氧自救器两种。
露天开采:矿床埋藏较浅,甚至露出地表。
矿床规模较大,需要以较大的生产能力。
地下开采:金属矿床地下开采适用于矿床规模不大,埋藏较深的矿体,是通过开挖大量井巷工程接触矿体,通过一定的工艺采出有用的矿石。
露天的优点:1建设速度快2劳动生产率高3开采成本低4矿石损失贫化小5作业条件好,生产安全可靠。
露天缺点:1初期投资大2环保能力差3工作条件受气候影响大。
露天矿的开采步骤是什么?答:1)准备阶段: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2)基本建设阶段:矿山基建3)正常生产阶段:凿岩爆破、采装、运输和排土4)生态恢复阶段:保护环境。
按运输方式的不同,露天矿开拓有哪些?答:(1)公路汽车运输;(2)铁路运输;(3)胶带运输机运输;(4)斜坡提升运输;(5)铁路与联合运输;(6)胶带运输机与汽车联合运输;(7)铁路与胶带运输机联合运输。
采准工程:为获得采准矿量,在开拓矿量的基础上,按不同采矿方法工艺的要求掘进的各类井巷工程,成为采准工什么叫采矿方法,其是如何分类的?答:为了采出矿块或采区中的矿石,在矿块中所进行的采准、切割与回采工作的有机总体。
以回采时的地压管理方法为依据进行采矿方法分类。
采矿方法分为空场采矿法、充填采矿法、崩落采矿法等三大类。
矿床开拓:从地面掘进一系列巷道通达矿体,使地面与地下形成完整的提升、运输、通风、排水以及动力供应等系统,以便把人员、材料、设备、动力和新鲜空气送入地下,同时把矿石、废石、矿坑水、污浊空气等送到地面。
什么叫采准、切割和回采工作?答:采准工作: 在已完成开拓的阶段中,掘进巷道将阶段划分成矿块,并解决矿块的人行、凿岩、放矿、通风、运输等问题的工作。
切割工作: 在进行或已完成了采准工作的矿块里,开辟自由面和自由空间,为大规模回采矿石创造良好的爆破和放矿条件并把漏斗颈扩大成漏斗等工作。
回采工作:在进行或已完成切割工作的矿块中,进行的大量采矿工作。
空场法:留矿采矿法,房柱采矿法,全面采矿法,分段矿房采矿法,阶段矿房采矿法充填法:按充填料:干式充填采矿法,水砂充填,胶结充填,膏体充填;按充填高度:分层充填,分段,阶段按矿块结构和回采工作面推进方向,可分为:单层充填采矿法、上向分层充填、下向分层充填和分采充填。
采矿知识点汇总总结一、采矿概述1. 采矿的定义和分类采矿是指人们通过利用地下资源,开采矿物、矿石等,从而获得经济价值的行为。
根据开采方式和矿床类型的不同,采矿可以分为地下开采和露天开采两种基本方式;根据矿床的类型可以分为金属矿床、非金属矿床和能源矿床三大类。
2. 采矿的原理和流程采矿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开采和加工,使矿产资源转化为市场可用的产品。
采矿的流程主要包括勘探、开发、采选、准备、运输、加工、销售等环节。
3. 采矿的意义和影响采矿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环境污染和资源虚耗等问题。
因此,在进行采矿活动时需要平衡发展与可持续利用的关系,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效益。
二、勘探1. 地质勘探的概念和方法地质勘探是指通过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质工程等方法手段,对地下矿产资源进行发现和评价的过程。
常见的地质勘探方法包括测量法、物理勘探法、地球化学勘探法等。
2. 地质勘探的工作流程地质勘探的工作流程包括调查设计、地质调查、勘探钻探、勘探成果分析、勘探评价等环节,其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进行详细的计划和实施。
3. 地质勘探的意义和作用地质勘探是采矿活动中的第一步,是评价矿产资源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的发现和评价潜在资源的作用。
地质勘探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后续的采矿活动。
三、采矿工程1. 地下开采和露天开采地下采矿是指通过洞或井等方式直接进入矿床,进行矿石的开采工作;露天采矿是指在地表上通过爆破等方式,将矿床露天地开采出来。
不同的矿产资源和矿床类型适合不同的开采方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 采矿设备与工具采矿设备和工具是进行采矿工程的必备条件,常见的采矿设备有矿山机械、提升设备、运输设备等;采矿工具有钻探工具、爆破工具、挖掘工具等。
3. 采矿过程中的安全保障措施采矿活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为了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需要在采矿过程中采取一系列的安全保障措施,包括安全教育培训、安全设备使用等。
1、煤层顶板分为伪顶、直接顶、基本顶。
2、井田开拓方式有斜井开拓、立井开拓、平硐开拓、综合开拓。
3、我国三大主要成煤时期是石炭二叠纪、侏罗纪、第三纪。
4、长壁采煤工作面的采煤工艺类型主要分为炮采、普采、综采。
巷道按空间位置分为垂直巷道、倾斜巷道、水平巷道。
5、矿井通风方法分为抽出式、压入式、混合式。
6、矿井五大自灾害时瓦斯爆炸、煤尘爆炸、冒顶、水灾、火灾。
7、组成地壳的岩石按其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井下空气中co浓度应不大于0.0024%。
对岩石坚固性系数,又称普氏系数,越大岩石越坚硬。
对突出煤层的掘进通风方式必须采用抽出式。
错正断层是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
错煤矿煤系地层主要岩石类别是沉积岩。
缓倾斜煤层是倾角为﹤25°的煤层。
下列煤种中c含量最高的是无烟煤。
准备煤量的可采期应在1年以上。
主副井均为立井的开拓方式为立井开拓。
开采水平:沿煤层走向某一标高布置运输大巷的水平面。
锚喷支护:联合使用锚杆和喷混凝土或喷浆的支护。
瓦斯浓度:瓦斯在空气中按体积计算占有比率,以%表示。
什么是走向长壁采煤法?壁式体系采煤法有何优点?答:采煤工作面呈倾斜布置,沿走向推进,为走向长壁采煤法。
优点:1、通风可靠,出口多,有利于安全生产;2、生产集中,产量高;3、丢煤少,回采率高;4、掘巷少,经济合理;5、有利于机械化生产。
井下发生透水前有哪些主要征兆?发现透水征兆怎么办?答:1)挂汗。
(2)挂红。
(3)水叫。
(4)空气变冷。
(5)出现雾气。
(6)顶板淋水加大。
(7)顶板来压,底板鼓起。
(8)水色发浑,有臭味。
(9)采掘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积水区向外散发出瓦斯、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
(10)裂隙出现渗水。
井下发生透水事故,如因涌水来势凶猛,现场无法抢救,或者将危及人员安全时,井下职工应迅速组织起来,沿着规定的避灾路线和安全通道,撤退到上部水平或地面。
在行动中,应注意下列多项:(1)撤离前,应设法将撤退的行动路线和目的地告知矿井领导人。
第一章1.地壳的组成:组成地壳的岩石种类繁多,按其成因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
2.层理沉积岩明显特征。
变质岩主要特征是片理构造。
岩浆岩特征是呈现晶质结构。
3.地质作用按其发生的动力来源及场所的不同,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
1)内力地质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地震作用。
2)外力地质作用包括:风化和剥蚀、搬运和沉积和固结成岩。
4.地质年代是表明地质历史时期的先后顺序及其相互关系的地质时间系统,是研究区域地质构造和编制地质图的基础。
5.煤的形成:煤层的形成受古植物、古气候、古地理及古构造等条件的控制。
古植物从死亡、堆积到转化为煤的演化过程,称为成煤作用,其分为泥炭化阶段和煤化阶段。
6.煤系是指含有煤层的沉积岩系。
7.煤质就是煤炭的质量。
8.煤层的产状是指煤层在空间的产出状态和方位。
一般用三个产状要素来说明,分别为走向、倾向和倾角。
9.煤层倾角:缓斜煤层8°~25°(8°以下称为近水平煤层) 倾斜煤层25°~45°急斜煤层45°~90°10.煤层的厚度薄煤层—煤层厚度从最小可采厚度至1.3m中厚煤层—煤层厚度1.3m至3.5m。
厚煤层—煤层厚度3.5m以上。
11.褶皱可再分为向斜和背斜12.断裂构造可分为节理和断层两类。
断层及其要素。
根据断层两盘相对运动的方向,常常可以把断层分为正断层和逆断层两大类。
13. 在高斯投影面上,中央子午线和赤道的投影都是直线,并且以中央子午线和赤道的交点作为坐标原点,以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纵坐标轴,以赤道的投影为横坐标轴,这样的坐标系称为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14. 高程指某一点相对于基准面的高度。
15. 在矿井设计、施工和生产管理工作中,需要一系列的图纸,这些图纸统称为矿图。
矿图可分为两大类,即矿井地质图和采矿工程图。
第二章1. 煤田和井田的概念:同一地质时期形成的并大致连续发育的含煤岩系分布区称为煤田。
1 采矿学的定义研究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以一定的规模安全、经济、高效地开发自然矿产资源,同时,维护采矿空间平衡和系统平衡的学科。
2 两个平衡空间平衡:地下矿工作面、采空区稳定;露天矿不滑坡。
通道准备始终保持超前于开采生产系统平衡:各生产系统间合理匹配3 矿床的工业特性(1)厚度:指矿床上下盘之间的垂直距离(垂直厚度或真厚度)或水平距离(水平厚度)(2)倾角:0-5水平和微倾斜矿体5-30缓倾斜矿体30-55倾斜矿体大于55急倾斜矿体(3)物理力学性质:硬度,坚固性,稳固性,结块性,氧化性,自燃性,含水性,碎胀性4开采单位的划分矿田:划归一个矿山企业开采的全部或部分矿床的范围,称矿田。
井田:在一个矿山企业中,划归一组矿井或坑口)开采的全部矿床或其一部分称井田。
阶段:在井田中,每隔一定的垂直距离,掘进与矿体走向(矿体延展方向)一致的主要运输巷道,把井田在垂直方向上划分为若干矿段,这些矿段成为阶段(或中段)矿块在阶段中按一定尺寸将阶段划分为若干独立的回采单元,称为矿块5 开采顺序(1)井田中阶段的开采顺序有上行式和下行式下行式:先采上部阶段,后采下部阶段,由上而下开采上行式:与下行式相反(2)阶段中矿块的开采顺序:前进式,后退式,混合式前进式:当阶段运输平巷掘进一定距离后,从靠近主要开拓巷道的矿块的开始回采,向井田边界依次依次推进(优点:基建时间短,投产快。
缺点巷道维修费用高)后退式:在阶段运输巷道掘进到井田边界后,从井田的边界边界的矿块开始,向主要开拓巷道方向依次回采(优点:维修费用低。
缺点:基建时间长,投产慢)混合式:初期用前进式,待阶段运输平巷掘进到井田边界后,再采用后退式开采(优点:基建时间短,投产快,维修费用低。
缺点:生产管理复杂)6开采步骤开拓:井田开拓是从地表掘进一系列的井巷工程通达矿体,使地面与井下构成一个完整的提升、运输、通风、排水、供水、供电、供气(压气动力)、充填系统(俗称矿山八大系统)采准:在已完成开拓工作的矿体中,掘进必要的井巷工程,划分为回采单元,并解决回采单元的人行、通风、运输、充填等问题的工作称为采准切割:在完成采准工作的回采单元中,掘进切割天井(两端都有出口的井下垂直或倾斜井筒)和切割巷道,并形成必要的回采空间的工作称为切割回采:在完成采切工作的回采单元中,进行大量采矿作业的过程,称为回采,包括凿岩、爆破、通风、矿石运搬、地压管理等工序7三级矿量根据对矿床开采的准备程度,矿石储量分为3级,即开拓储量、采准储量和备采储量,称为3级储量。
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采矿概论》课程教学大纲系部:资源开发系专业:矿山测量技术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1、课程的性质采矿概论[ The outline discussion mineral mine ]是矿山地质、矿山测量技术、矿山机械和选矿技术等矿冶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学习,使学生建立金属矿床开采的基本概念,了解矿床开采的主要工艺过程,掌握采矿工程的基础理论知识,从而为其它专业技术课程的展开教学做出必要的技术思想准备。
2、课程主要任务⑴、介绍矿山地质常识:让学生建立矿物、岩石、矿体形状的地质构造概念,并对找矿、勘探地质管理工作有一个初步认识。
⑵、讲授金属矿床的基本概念、工业特征、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与开采原则;让学生对金属矿开采的原则有一个基本了解。
⑶、讲授金属矿床地下开拓方法,根据不同埋藏情况的划分种类;让学生了解不同矿床开拓方法的工程特点和适用条件。
⑷、让学生全面了解金属矿地下开采的基本生产工艺过程,初步建立凿岩爆破、井巷掘进、地下采矿方法的基本概念。
⑸、介绍三大类地下采矿方法的工程特征与地压管理形式。
⑹、介绍露天矿的开拓方法、开采境界、工艺参数等内容。
⑺、讲授砂矿开采的主要工艺过程和其工程设备应用情况⑻、介绍两种特殊采矿方法和矿山安全环境保护基础知识。
二、基本内容与教学要求第一篇地质第1章矿山地质常识[基本内容]§1.1地质作用与地质构造1.1.1地质作用1.1.2地质构造§1.2矿物、岩石及矿床1.2.1矿物1.2.2岩石1.2.3矿石、矿体和矿床§1.3金属矿床1.3.1内生矿床1.3.2外生矿床1.3.3变质矿床§1.4 金属矿床工业特性1.4.1矿体的埋藏要素及矿体的形状1.4.2矿石和围岩的工业特性[教学要求]1、建立地质作用与地质构造的基本概念2、掌握矿物、岩石、矿石、矿体、矿床的关系3、初步认识矿体的埋藏要素及矿体的形状4、了解矿石和围岩的八大工业性质重点:1、地质作用与矿床、矿石、矿体的基本概念2、矿物、岩石、矿石、矿体及其埋藏要素难点:矿物与矿石、矿体、矿床之间相互关系的完全掌握第2章矿床勘探[基本内容]§2.1找矿2.1.1一般地质方法2.1.2地球物理探矿法2.1.3地球化学探矿法§2.2矿床勘探2.2.1钻探2.2.2坑探§2.3生产探矿和地质管理2.3.1生产探矿2.3.2地质管理[教学要求]1、了解找矿和矿床勘探的目的意义2、掌握生产探矿和地质管理主要内容重点:找矿的主要方法与矿床勘探和地质管理的内容难点:地球物理探矿方法和化学探矿法探矿方法的完全了解第二篇金属矿床地下开采第3章凿岩爆破[基本内容]§3.1凿岩3.1.1浅眼冲击式凿岩3.1.2潜孔式深孔凿岩§3.2爆破3.2.1矿用炸药3.2.2起爆器材与起爆方法[教学要求]1、掌握冲击式凿岩原理和其他常用凿岩机械应用情况2、了解矿山常用的爆破材料、器材,起爆工艺与方法重点:冲击式凿岩机工作原理和矿用爆破材料与起爆方法难点:冲击式凿岩机和潜孔式深孔凿岩机工作原理的完全掌握第4章井巷掘进[基本内容]§4.1水平巷道掘进4.1.1巷道掘进的凿岩爆破4.1.2工作面通风4.1.3岩石装运4.1.4水平巷道支护4.1.5平巷联合掘进机§4.2天井掘进4.2.1普通掘进法4.2.2吊罐和爬罐掘进法4.2.3其它天井掘进法§4.3竖井掘进4.3.1竖井的断面形状和尺寸确定原则4.3.2竖井掘进的主要施工作业§4.4斜井掘进4.4.1斜井掘进法的主要工序4.4.2斜井掘进法的耙斗装岩机[教学要求]1、了解平巷掘进、天井掘进、斜井掘进的工程特点;2、掌握平巷、天井、竖井掘进基本施工内容与方法;3、了解井筒断面尺寸的确定原则和主要掘进应用机械。
采矿:是从地壳中将可利用矿物开采出来并运输到矿物加工地点或使用地点的行为、过程或工作。
地质作用(一)内力地质作用 1)地壳运动2)岩浆作用 3)变质作用 4)地震(二)外力地质作用 1)风化作用 2)剥蚀作用 3)搬运作用 4)沉积作用 5)成岩作用1、岩浆岩是由地球内部上升的熔融体—岩浆冷却凝结而成的岩石,也叫火成岩。
组成它的主要矿物:石英、长石、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等。
常见的岩浆岩:花岗岩、闪长岩等。
2、沉积岩是由其他岩石被破坏后所生成的碎屑,由风力、水力运搬堆积而成,或由溶解于水中的物质沉淀而成,或者由动植物的遗骸堆积分化而成。
常见的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等。
(沉积岩中一般可以或多或少的化石—古生物在岩层中留下的痕迹)3、变质岩它是各种岩石在地壳运动所产生的高温、高压作用下,使原来的组织构造重新改变而生成的岩石,如片麻岩、片岩、大理岩、矽卡岩等。
这类岩石最大的特征是多数具有片理状构造矿物中有用成分(元素或矿物)的重量与矿石的重量比,叫做矿石品位,一船金属常用百分数(%)来表示,贵重金属如金、铂等则用克/吨来表示。
按生成的原因不同,金属矿床可分为:内生矿床;外生矿床;变质矿床。
厚度:极薄矿体——厚度小于0.7~0.8米;薄矿体——厚度为0.8~2米;中厚矿体——厚度为2~5米;厚矿体——厚度为5~20米;极厚矿体——厚度在20米以上。
炸药的品种繁多,性能各异,但作为矿用炸药,应该满足下述要求:(1)爆炸性能良好,有足够的威力;(2)能用雷管起爆,而且使用安全;(3)对人体无毒害爆炸后生成的有毒、有害气体少;(4)在一定的贮存期内,不易变质失效;(5)原料丰富、制造简单、成本低廉。
目前我国矿用炸药主要是硝铵类炸药、硝化甘油炸药和乳化油炸药。
起爆器材是指产生起爆能以引起炸药起爆的器材,包括雷管、导爆索、导火索及导爆管等。
水平巷道掘进,主要普遍采用凿岩爆破法。
水平巷道掘进主要工序:凿岩、爆破、岩石装运和支护。
辅助工序:工作面通风、排水、接管道、照明、铺轨、测量。
按矿床开采的准备程度,矿石储量分为三级:开拓储量、采准储量和备采储量。
这叫做三级储量,又称生产矿量。
根据主要开拓巷道的类型及数目,矿床开拓方法可分为平硐开拓法,竖井开拓法,斜井开拓法,斜坡道开拓法及联合开拓法。
主要开拓巷道位置的确定1)陷落带和移动带2)最小运输功3)地面和地下因素根据开拓方法的不同,井底车场分为:1、竖井井底车场2、斜井井底车场。
井底车场按矿车运行系统不同,分为三种:尽头式井底车场;折返式井底车场;环形式井底车场。
串车斜井井筒与车场的联接有三种方式:甩车道:由斜井井筒一侧或两侧开掘甩车道,矿车经甩车道由斜变平后进入车场。
吊桥:矿车经吊桥从斜井顶板进入车场。
平车场:斜井井筒直接过渡到车场留矿法具有结构简单,管理方便,采准切割工作量小及生产技术容易掌握等优点,是开采矿石和围岩稳固的急倾斜薄矿和极薄矿脉极为有效的采矿方法。
但要求矿石无氧化性、结块性和自燃性。
其主要缺点是:矿房内留下约三分之二的矿石不能及时放出,积压了资金;矿房采完后,留有大量的空场需要处理等。
阶段矿房采矿法具有回采工作安全,通风良好,矿房回采强度大,坑木消耗少等优点。
它适合于开采矿石和围岩均稳固的厚和极厚的急倾斜矿床。
缺点是:采堆切割工作量大,掘进分段凿岩巷道时,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由于矿柱的矿量所占的比重较大,而回采矿柱时矿石损失和贫化都大,因此恶化了矿石的损失和贫化指标。
但是,阶段凿岩的阶段矿房采矿法是一种高效率采矿方法。
优点:采区结构简单,机械化程度高,回采强度大,劳动生产率高等优点。
缺点:矿石的损失贫化大;通风困难;地表黄土很容易随着雨水捅入井下,形成泥石流,不但使矿石质量降低,影响选矿回收率,而且对矿山的生产安全有很大威胁等。
适用条件:地表允许陷落;矿石围岩中等以上稳固,上盘岩石及覆盖岩层易于冒落;急倾斜厚矿体或缓倾斜极厚矿体;矿石不很贵重,可选性好或围岩含有品位等矿床。
根据所采用的充填料和充填料输送方法的不同,充填采矿法分为:干式充填采矿法;水力充填采矿法;胶结充填采矿法。
充填法适用条件♦围岩中有含水层;♦矿床临近江、河、湖、海、大型水库、铁路干线及重要建筑等;♦露天与地下同时开采,需保护露天矿免遭陷落;♦有自燃火灾危害的矿床;♦矿体轮廓复杂,矿石和围岩不稳固,矿石品位或价值很高的矿床;♦地压大的深部矿床。
空区处理的方法崩落围岩:就是崩落空区上部和周围的岩石来充填空区,以解防空区周围的应力集中,并形成缓冲层,以防止上部大量岩石突然崩落时,引起的空气冲击波对巷道、设备和人身的危害。
充填空区:就是依靠充填体支撑图岩,使围岩保持稳定状态。
封闭空区:就是把空区通向生产区域的通道密闭,以预防空区周围岩石突然冒落时发生的空气冲击波对生产区域的危害主要用于边远的孤立空区。
矿井通风的意义地面新鲜空气进入矿井后,由于被凿岩、爆破、装载、运输、卸载等作业产生的烟尘以及坑木腐朽、矿石氧化等产生的有害气体所污染,因而变成井下污浊空气。
其组成成分与地面新鲜空气差别较大,主要表现为混入了粉尘、增加了有害气体、降低了氧含量。
为了降低井下空气中粉尘的含量及有害气体的浓度使达到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化必须进行矿井通风,即不断地将地面新鲜空气送入矿井内,并将井下污浊空气排出地面,以保证人员的健康与安全,调节矿井的温度和湿度,创造舒适的劳动条件。
露天开采世界范围内都在广泛地应用,这主要是因为与地下相比,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优点:1、建成投产的速度快,基建投资低2、劳动生产率高,一般为地下的3-5倍,因为可采用大型机械设备。
3、生产成本低,一般为地下开采成本的1/24、矿石的损失贫化小5、木材等用量少6、对高温易燃矿床,比地下开采安全可靠(高硫矿床)(高磷矿床)7、作业条件好,生产安全可靠♦缺点:♦1、在开采过程中,穿爆,采装,汽车运输,卸载,排土时粉尘大,汽车废气污染,排弃的矿岩中的有害成分,污染,农田河流等。
这些比地下开采危害大些。
♦2、露采剥岩量很大,设专门的排土场,占用大片土地。
♦3、气候条件对开采的影响较大。
山坡露天矿:露天矿场位于露天开采境界封闭圈以上的称为山坡露天矿。
凹陷露天矿:位于露天开采境界封闭圈以下的称为凹陷露天矿。
最终帮坡面(非工作帮坡面):非工作帮的最上一台阶的坡顶线和最下一台阶的坡底线所作的假想斜面称为最终帮坡面。
最终帮坡角:最终帮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叫做最终帮坡角。
剥采比:为了采出矿石,一般需要剥离一定数量的岩石。
剥离的岩石量与采出矿石量之比。
即每采出一吨矿石所需剥离的岩石量吨/吨、米3/米3、米3/吨。
露天矿生产过程中三个主要工程:掘沟,剥离,采矿。
三者的生产工艺基本相同。
生产工艺:穿孔爆破,采装和运输、排土。
对爆破工作有如下要求:1)为保证采掘设备的持续生产,有足够的爆破贮量。
2)爆破后的矿岩块度适宜,工作面平整,爆堆集中,没有根底和伞岩。
3)在保证矿岩块度的前提下,降低爆破工艺费用。
4)使爆破对边坡和附近建筑物产生的有害影响最小,并要求能够有效的加以控制。
汽车运输优点:a.机动灵活,调车方便,特别有利于多金属矿石的分采,并适于开采分散的或不规则的矿体,对各种地形条件适应性强。
b.爬坡能力强,最大可达到10-15%,在高差相同的条件下汽车的运距短,基建工程量小,投资少,建设速度快。
c.可与挖掘机密切配合,缩短运输周期,提高挖掘机效率。
d.自卸汽车转弯曲线半径小,最小可达15-20m 。
e.运出组织简单,可简化开采工艺。
f.道路修筑和养护简单。
缺点:a.受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特别在雨季,冰雹期间行车困难。
b.吨公里的运费高,自卸汽车的维修和保养工作量大,所需人员较多。
c.轮胎便用寿命短,消耗量大。
综上所述:对于地形复杂,孤峰独山,沟谷纵横,丘陵地带,走向长度短小,分散和不规则的矿体等,采用自卸汽车运输尤为适宜。
普遍地依据运输方式分为:1、公路运输开拓2、铁路运输开拓3、胶带运输开拓4、平峒溜井开拓5、斜坡卷扬开拓6、联合开拓按运输方式不同,掘沟方法可分为:铁路掘沟公路掘沟无运输掘沟(1)平均剥采比是指露天矿最终境界范围内全部岩石量与矿石量之比,米3/米3。
(2)境界剥采比是指露天矿境界扩大,深度增加时,所增加的岩石量与所增加的矿石量之比。
n境=米3/米3。
(3)生产剥采比是指某一生产时期的剥岩量与矿石量之比,ns=(4)经济合理剥采比经济合理剥采比,通常按露天开采矿石总成本,不大于地下开采的矿石成本(或批发价格)来确定:因为 n=(C露-a)/b当C露= C地时,n=n经所以 n经= (C地-a)/b式中: C露-露天开采矿石总成本,元/立方米;C地-地下开采矿石成本,元/立方米; a-露采单位矿石成本,元/立方米; b-剥离单位岩石成本,元/立方米; n-剥采比,元/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