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明史Class 5
- 格式:ppt
- 大小:2.06 MB
- 文档页数:21
《西方文明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西方文明史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英语专业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其中实验学时: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是通识学院开设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是贯彻落实“专、通、雅”人才培养模式,并落实“16条学生能力与素质培养标准”的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面向各专业学生,主要讲述西方文明的发展历程,包括人文、政治、社会、艺术、科技各领域,通过史实来展现西方文明内在的思想核心,即“希腊-希伯来”两大文明源头的产生、碰撞、蛰伏、复兴以及全盛。
研究西方文明史,能帮助学生通过西方这面镜子照见中国本土文化的优势和不足,懂得西方所取得的文明成就并非一蹴而就,也不仅限于物质层面。
通过课程研究,启发学生了解西方文明,体会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在全球化的21世纪生活中具备宽阔的知识面和宽广的包容度。
通过研究本课程,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了解西方文明史的演变脉络(知识层面)。
2.了解西方文明史上各阶段的主要文明成就及历代思想家的重要观点(知识层面)。
3.了解不同时期西方思想与中国本土思想的交流与碰撞(知识层面)。
4.能对西方文化和学术传统有一个较客观的代价判别(能力层面)。
5.了解查找课程相干资料的路子和方法(能力层面)。
6.能将西方文化中的有益思想运用到一样平常研究生活中(能力和素养层面)。
二、课程教学要求理解“西方”概念的形成及历史演变;理解“文明”之概念,比较城市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差异(教学重点);了解西方文明史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教学重点)。
三、先修课程综合英语四、课程教学重、难点理解“西方”概念的形成及历史演变;理解“文明”之概念,比较城市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差异(教学重点);了解西方文明史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教学重点)。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采用讲授法、课堂讨论、及研究性研究等方法,经由进程多媒体,观看“MOOC中国”等开放平台上的《人类简史》课程,以进行知识扩充及巩固进步。
西方文明史教学大纲一、引言西方文明史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西方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对于了解世界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西方文明史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课程目标1. 了解西方文明的起源与特点,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概念;2. 理解西方文明史的重要事件和发展阶段,掌握相应的历史背景和影响;3. 分析和评价西方文明对世界的影响,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4.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西方古希腊文明1. 古希腊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古希腊城邦的兴起与民主思想- 古希腊科学、哲学和艺术的繁荣2. 古希腊战争与亚历山大大帝的帝国第二章罗马文明1. 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政治与军事- 罗马法律的起源与发展- 罗马军队的组织与扩张2. 罗马帝国的兴衰- 帝国的统治与行政制度- 基督教的兴起与罗马迫害-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与东罗马帝国的传承第三章中世纪欧洲文明1. 封建社会与教会权力- 封建制度与领主-农民关系- 教会对社会与文化的影响2. 十字军东征与欧洲文艺复兴- 十字军东征的目的与影响- 文艺复兴思潮的兴起与传播第四章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1.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与科学- 杰出艺术家和文学家的作品- 科学革命的开端与变革2. 宗教改革与新教的兴起- 马丁·路德的行动与教义- 新教对欧洲的影响和分裂第五章近现代西方文明1. 经济和科技的革新- 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兴起- 科技创新对社会的影响2. 民主与人权的进步- 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的时代- 西方国家的民主制度与人权思想四、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1. 教学方法- 讲授与互动:通过讲解和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 分组研讨:借助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 多媒体展示: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丰富的图像、音频和视频素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大一西方文明史知识点梳理西方文明史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了解西方社会文化、思想演变以及世界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对大一西方文明史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基本内容。
1. 古希腊文明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史的开端,对政治制度、哲学思想、艺术等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的雅典民主制度、苏格拉底的辩论艺术、柏拉图的理念世界等都是重要的知识点。
2. 古罗马帝国古罗马帝国是西方文明史的另一个重要阶段,它不仅继承了古希腊的文明成果,还在法律、行政管理、城市建设等方面有独特贡献。
重要的知识点包括罗马法、行省制度、罗马建筑等。
3. 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是罗马帝国东部的延续,对于东方地区的文化与宗教产生了深远影响。
重要的知识点有拜占庭教堂建筑、东正教对艺术的影响等。
4. 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是欧洲14至17世纪时期的一场重要的思想文化运动,它标志着中世纪的结束与近代的开始。
知识点包括人文主义思想、文艺复兴艺术家与作品、印刷术的传播等。
5. 宗教改革宗教改革是16世纪欧洲的一场重要社会运动,主要由马丁·路德等人发起。
知识点包括宗教改革的原因和动力、新教的兴起与天主教的改革、宗教信仰的多元化等。
6. 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18世纪欧洲的一场重要思想运动,提倡理性思维、个人自由与人权的理念。
知识点包括启蒙思想家与作品、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启蒙运动对科学和哲学的贡献等。
7.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国发生的一场重大变革,标志着现代工业社会的兴起。
知识点包括纺织业的机械化、蒸汽机的发明、工人运动与社会改革等。
8. 殖民扩张与帝国主义欧洲国家在18至20世纪对其他地域的殖民扩张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知识点包括殖民地的开发与统治、印度反殖民斗争、世界两次大战对殖民地的影响等。
9. 两次世界大战两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最重要的冲突事件,对于西方文明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0XX年复习资料大学复习资料专业:班级:科目老师:日期:西方文明史复习概要中英对照+重点+部分答案①考试题型:选择、填空各20XXXX分,共30分;英文简答题共4道,20XX分;中文论述题,三道共50分。
②复习策略:书本为主,所考内容为每一章开章引言,以及每张重点(下文会具体交代);PPT用来贯穿主线索,便于理解史实。
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考试不会太难,大家掌握必要常识和单词即可。
③下面是我对知识点的总结,如有纰漏,还望指正。
总目录:Part 1古希腊第一章:亚历山大和他的时代(古希腊文明)Part 2 古罗马第二章:古罗马共和国兴衰史(古罗马文明)第三章:凯撒与耶稣(早期基督教)第四章:罗马和平和帝国的衰亡(罗马后期,帝国时代)Part 3中世纪第五章:信仰之刃--中世纪的繁盛期(中世纪西方文明)Part 4 现代国家的滥觞第六章:“朕即国家”--英法两国君主专制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前夜)第七章:“勇于求索!”--科学革命(文艺复兴后的科技发展)第八章:启蒙运动第一章:本章讲述的是古希腊时期的民主制度和文化(哲学与神话),以及希腊化时代。
重点掌握古希腊著名哲学思想,以及亚历山大主要事迹。
引言:(此处只是简单概述翻译,具体内容还望大家读书。
下面几章的此部分内容亦是如此。
)公元前五世纪,雅典城邦(the Greek city-state Athens,城邦还可以称为the polis)诞生了最早的民主制度,由此带来了社会文化的大繁荣,那个世纪便被称为古希腊的“黄金时代”(the Golden Age),堪称是西方文明的滥觞。
此后由于政治经济的最巨大差异,古希腊最强大的两个城邦——雅典和斯巴达(Sparta)陷入了长期的内战,直到公元前420XXXX年雅典战败才结束,史称“伯罗奔尼撒的战争”(Peloponnesian War)。
但是由于斯巴达自身政治制度的落后,它的盟主地位(hegemony,盟主权)终于在公元前371年被底比斯城邦取代(Thebes)。
《西方文明史》(全校任选课)教学大纲(Western Civilization)一、基本信息课程代码:学分:2总学时:30 学时适用对象:全校普通本科学生先修课程:无二、课程性质、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目的本课程是全校任选课,课程内容涉及到西方文化、艺术、社会、政治等各方面知识。
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方面,本课程透过西方各阶段的文明发展进程之时、空分析,以及现代人文生活层面的专题形式,来建构西方文明发展的整体脉络,以及认识现代文化的内涵,并启发学生的历史意识与史观批判能力。
另一方面,本课程结合史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与心理学等跨学科领域,让同学掌握古今文明之间的相关性,从“历史”的观点来分析“文化”现象,建立文化的主体意识与多元文化的关怀。
对于拓展同学视野、培养其历史人文思维与素养,建立个人自我认同与社群认同。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手段教学,结合教材进行基本内容的讲解,同时结合图片、视频资料等资料给学生以直观印象。
(三)教学安排课程学分:2学时数:30学时。
三、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一)授课内容第1周(3课时)前言与导论1. 认识学生与介绍课程相关规定2. 文明与文化的区别3. 西方文明的界定与要素4. 回顾与前瞻:西方人为适应自然与人文环境而创造出来的物质的与精神的生活方式,以确保人们的生存与发展。
不同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因应方式的差异而形成不同的文明形式。
因此,我们如何去看待不同人群社会的文明,并建构个人与社群的认同,是此一讲题关注的重点。
第2周(3课时)希腊城邦文明与泛希腊时代文明1. 希腊文明的特质:理性、节制、和谐2. 雅典的黄金时代:行政与法律、贸易与金融、阶级与人民、艺术3. 希腊化进程的推动者——亚历山大大帝4. 历史评价:辉煌的希腊文明成为西方文明的第一根支柱,亚历山大结束了希腊城邦时代,开启了西方世界一统帝国的时代。
希腊化时代的文明,可视为地中海地区高度文明的第一次全球化的进程。
西方文明史导论(教学大纲)课程简介:西方文明是一门教育部评审的国家精品课,为2006年教育部评选的国家精品课程,2016年教育部评选的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018年教育部评选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本课程分专题讲授西方文明体现于思想、文化、制度等方面的重大成就和遗产。
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大学生通过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在世界科学文化的高端平台上磨练自己,提升自己的人文精神和学术能力,为成为新时代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旨在用中国人眼光来分析、透视西方文明的发展过程。
分专题讲授西方文明的特征、民族性格、国民性、思维方式、文化传统、优缺点,并从全球化角度探讨文明的整合问题。
认为东西方文明的互相整合是世界文明发展的趋势。
课程置放大量阅读材料,帮助学生了解学术动态、基本史料、发展脉络、注重学术性和前沿性。
课程名称:西方文明史导论课程安排:第一部分欧洲文明的古典时期第一讲古代希腊的英雄主义一、英雄主义的艺术表现二、英雄主义的个性表现三、英雄主义的人性表现阅读材料:希腊的政制1索福克勒斯(Sophoc1es),《安提戈涅》(Antigone),一场关于法律和伦理的辩论2修昔底德(ThUCydideS),《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民主与强权政治3(O1dO1igarch),《雅典政制》(TheconstitutionoftheAthenians)对民主的批判4亚历山大和希腊语世界5普鲁塔克(P1utarch)笔下的亚历山大6威廉•塔恩现代视野下的希腊文化第二讲希腊文化的特点和形成原因一、希腊文明的特点二、希腊文化与海上民族三、希腊文化与希腊神话阅读材料:1亚历山大难题2关于亚历山大大帝的评价阿利安,埃拉托色尼(Eratosthenes)和普鲁塔克威廉•塔恩:亚历山大大帝与人类的统一理查德∙A∙托德对塔恩的驳斥:塔恩与亚历山大的理想形象第三讲罗马文化的特点和形成原因一、罗马帝国的兴衰二、罗马文化的特点三、罗马文化与希腊文化阅读材料:罗马共和国的衰落1西奥多•莫姆森(TheodOrMOmmSen)摘自西奥多•莫姆森《罗马史》(TheHistoryOfRome)5卷(纽约:查尔斯•斯克里布纳之子出版社,1911年)第5卷,第305-3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