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描述-高中物理必修1
- 格式:ppt
- 大小:943.00 KB
- 文档页数:29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质点参考系(1、机械运动)(2、质点)(3、参考系)(4、坐标系)第二节:时间与位移(1、时刻与时间间隔)(2、位移)(3、标量与矢量)(专题、位移时间图像)第三节: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1、位置与位置变化量)(2、速度)(3、四种速度的比较)(4、两个关于速度结论)(专题1、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专题2、求解速度的不同方法)第四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1、速度变化量)(2、速度变化率--加速度)(3、加速度对运动的影响)(专题1、速度时间图像)(专题2、纸带测加速度的方法)第一节质点参考系一、机械运动1、定义: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2、运动形式分类:平动、转动、振动。
3、说明:一个物体通常会参与几种形式的运动。
二、质点1、定义: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突出“物体具有质量”这个要素,把它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物质点。
2、物体能否看作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能够忽略。
3、注意:①物体自身的体积、质量和运动速度与能否看作质点无关。
②即使是同一个物体,当研究问题不同时,有些情况可看作质点、有些情况不能看作质点。
③质点是不存在的,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它突出物体质量这一主要因素、忽略其它次要因素。
④有些情况大的物体能看作质点、小的物体反而不能看作质点,取决于所研究的问题。
⑤一般情况下,平动的物体可以看做质点,转动的物体不能看做质点。
三、参考系1、定义: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被选定做参考、假定为不动的其他物体。
2、选取原则:①任意性: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参考系(除去研究对象自身)。
②简便性:(描述行星运动时,太阳比地球更简便)。
③统一性: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应选择同一个参考系。
④差异性: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同一个物体的运动,观察结果会有所不同。
⑤一般性:无特殊说明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
3、分类:①惯性参考系(惯性系)②非惯性参考系4、注意:①描述运动时必须选取参考系才有意义。
高中物理必修1运动的描述知识点归纳运动的描述是力学中的基础知识之一,在高中物理各类考试题中出现的几率很高,一定要掌握好这类型的知识点。
下面是本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知识点高中物理运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1.两个基本公式(1)速度公式:v=v0+at(2)位移公式:x=v0t+at2两个公式中共有五个物理量,只要其中三个物理量确定之后,另外两个就确定了.原则上应用两个基本公式中的一个或两个联立列方程组,就可以解决任意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2.常用的推论公式及特点(1)速度—位移公式v2-v=2ax,此式中不含时间t;(2)平均速度公式=v=,此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式中不含有时间t和加速度a;=,可用于任何运动.(3)位移差公式Δx=aT2,利用纸带法求解加速度即利用了此式.(4)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式的适用条件: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3.无论是基本公式还是推论公式均为矢量式,公式中的v0、v、a、x都是矢量,解题时应注意各量的正负.一般先选v0方向为正方向,其他量与正方向相同取正值,相反取负值.高中物理复习技巧多理解,就是紧紧抓住预习、听课和复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地理解。
预习可分为粗读和精读。
先粗略看一下所要学的内容,对重要的部分以小标题的方式加以圈注。
接着便仔细阅读圈注部分,进行深入理解,即精读。
上课时可有目的地听老师讲解难点,解答疑问。
这样便对知识理解得较全面、透彻。
课后进行复习,除了对公式定理进行理解记忆,还要深入理解老师的讲课思路,理解解题的“中心思路”,即抓住例题的知识点对症下药,应用什么定理的公式,使其条理化、程序化。
多练习,既指巩固知识的练习,也指心理素质的“练习”。
巩固知识的练习不光是指要认真完成课内习题,还要完成一定量的课外练习。
但单纯的“题海战术”是不可取的,应该有选择地做一些有代表性的题型。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微公式版重点归纳笔记单选题1、从第2s初到第4s末所对应的时间是()A.1sB.2sC.3sD.4s答案:C从第2s初到第4s末,所对应的时间是第2s、第3s和第4s,共3s的时间,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在匀速上升的电梯里,一小球从电梯地板被竖直向上弹出后又落回地板,这一过程中小球没有触碰电梯天花板,不计空气阻力,以地面为参考系,下列对这一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小球在空中运动的位移大小一定小于路程B.小球在空中运动的平均速度大于电梯的速度C.小球在空中运动的平均速度小于电梯的速度D.小球在空中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电梯的速度答案:DA.小球在空中运动时,可能存在一直向上运动过程,因此位移大小可能等于路程,故A错误;BCD.因小球与电梯的位移相同,所以小球的平均速度一定等于电梯的速度,故B、C错误,D正确。
故选D。
3、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的方向由速度变化量的方向决定B.物体有加速度说明物体速度在增大C.加速度越大说明物体速度变化越大D.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答案:DA.加速度的方向由物体所受合力方向决定,故A错误;B.物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反向时,物体速度在减小,故B错误;CD.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大说明速度变化快,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4、物理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给人民生活带来很多便利,如图所示为某款出行软件给“不识路”的驾车一族提供的导航界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推荐的三种方案位移都相同B.图中的“12公里”“15公里”“16公里”指的是位移的大小C.图中推荐的第一种方案驾车距离最短,则位移大小等于路程D.图中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不可以把汽车看作质点答案:AA.由于初位置与末位置相同,所以三种方案位移都相同,选项A正确;B.图中的“12公里”“15公里”“16公里”指的是路程,选项B错误;C.由于汽车行驶的轨迹不是直线,所以位移大小不等于路程,选项C错误;D.由于距离比汽车大小大得多,所以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可以将汽车看作质点,选项D错误。
⾼⼀物理必修1运动的描述知识点归纳 ⾼⼀物理必修1第⼀单元运动的描述是第⼀个学习的内容,下⾯是店铺给⼤家带来的⾼⼀物理必修1运动的描述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物理必修1运动的描述知识点 ⼀、基本概念1、质点2、参考系3、坐标系4、时刻和时间间隔5、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6、位移:表⽰物体位置的变动。
可⽤从起点到末点的有向线段来表⽰,是⽮量。
位移的⼤⼩⼩于或等于路程。
7、速度:物理意义:表⽰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程度。
分类平均速度:⽅向与位移⽅向相同瞬时速度:与速率的区别和联系速度是⽮量,⽽速率是标量平均速度=位移/时间,平均速率=路程/时间瞬时速度的⼤⼩等于瞬时速率8、加速度物理意义:表⽰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定义: (即等于速度的变化率) ⽅向:与速度变化量的⽅向相同,与速度的⽅向不确定。
(或与合⼒的⽅向相同) ⼆、运动图象(只研究直线运动) 1、x—t图象(即位移图象) (1)、纵截距表⽰物体的初始位置。
(2)、倾斜直线表⽰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平直线表⽰物体静⽌,曲线表⽰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
(3)、斜率表⽰速度。
斜率的绝对值表⽰速度的⼤⼩,斜率的正负表⽰速度的⽅向。
2、v—t图象(速度图象) (1)、纵截距表⽰物体的初速度。
(2)、倾斜直线表⽰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平直线表⽰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曲线表⽰物体作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发⽣变化)。
(3)、纵坐标表⽰速度。
纵坐标的绝对值表⽰速度的⼤⼩,纵坐标的正负表⽰速度的⽅向。
(4)、斜率表⽰加速度。
斜率的绝对值表⽰加速度的⼤⼩,斜率的正负表⽰加速度的⽅向。
(5)、⾯积表⽰位移。
横轴上⽅的⾯积表⽰正位移,横轴下⽅的⾯积表⽰负位移。
三、实验:⽤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1、两种打点即使器的异同点 2、纸带分析; (1)、从纸带上可直接判断时间间隔,⽤刻度尺可以测量位移。
(2)、可计算出经过某点的瞬时速度 (3)、可计算出加速度 ⾼⼀物理学习⽅法 1. 明确学习⽬的,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较好的⽼师,有了兴趣,才愿意学习。
高中物理必修1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运动的描述是高中物理必修一课本第一章的重点内容,学习这章节需要掌握四个重点知识,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物理必修1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知识点(一)1、质点:① 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学的抽象。
② 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
且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物体可被看做质点的几种情况:(1)平动的物体通常可视为质点.(2)有转动但相对平动而言可以忽略时,也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3)同一物体,有时可看成质点,有时不能.当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忽略时,不能把物体看做质点,反之,则可以.[关键一点]不能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为标准来判断物体是否可以看做质点,关键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视为质点.质点并不是质量很小的点,要区别于几何学中的“点”.2、参考系: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的另外的物体。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于参考系在而言的。
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假定它是静止的。
选择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但选择时要使运动的描述尽量的简单。
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知识点(二)1、时间和时刻:时刻是指某一瞬间,用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它与状态量相对应;时间是指起始时刻到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用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来表示,它与过程量相对应。
2.路程和位移(A)(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
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
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经典大题例题单选题1、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已知其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反,且加速度的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在此过程中质点()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速度保持不变D.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位移保持不变答案:A由于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所以质点做减速运动,但质点的位移不断增大;加速度的大小逐渐减小,说明质点的速度减小的越来越慢,当加速度减为零时,质点的速度减到最小。
故选A。
2、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火车站广播道:“从广州开往北京的Z36次列车将于11点50分到达本站1号站台,停车12分钟,请旅客做好登车准备”,这里的11点50分是指时间间隔B.第4s末指的是时间间隔C.上午第一节课从7:50开始上课,这里的7:50是指时刻D.在有些情况下,时间间隔就是时刻,时刻就是时间间隔答案:CA.11点50分是指某一瞬间,即时刻,故A错误;B.第4s末就是第5s初,指的是时刻,故B错误;C.上午第一节课从7:50开始上课,这里的7:50是指时刻,故C正确;D.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段线段,故D错误。
故选C。
3、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初速度v0>0,加速度a>0,当加速度a的值由零逐渐增大到某一值后再逐渐减小到零,则该质点()A.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B.速度一直在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C.位移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D.位移一直在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答案:BAB.由于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质点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A 错误,B正确;CD.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不再变化,位移将随时间继续增大,CD错误。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重点知识归纳单选题1、关于机械运动和参考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择参考系B.由于运动是绝对的,所以描述运动时无需选定参考系C.一定要选择相对地面固定不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D.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地球为参考系答案:AAB.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选定不同的参考系,其运动形式一般是不一样的,故研究和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定参考系,B错误A正确;CD.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一般本着使研究问题简单方便的原则,CD错误。
故选A。
2、下列关于打点计时器的说法正确的是()A.打点计时器使用低压直流电源B.电火花计时器使用8V交变电源C.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电源频率为50Hz)D.使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为0.01s(电源频率为50Hz)答案:CA.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低压交流电源,故A错误;B.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220V交变电源,故B错误;CD.电源频率为50Hz时,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为T=1f=0.02s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3、沿直线做匀变速运动的一列火车和一辆汽车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v1、v2在各个时刻的大小如下表所示。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C.火车的位移在减小D.汽车的位移在增加答案:DAB.从表格中数据可得火车的加速度a 火=Δv'Δt=−0.51m/s2=−0.5m/s2汽车的加速度a 汽=ΔvΔt=1.21m/s2=1.2m/s2故火车的加速度较小,速度变化较慢,AB错误;CD.由于汽车和火车的速度一直为正值,速度方向不变,位移都增加,C错误,D正确;故选D。
4、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变化的方向为正时,加速度的方向可能为负B.加速度增大时,速度一定越来越大C.速度越来越大,则加速度一定越来越大D.加速度增大时,速度可能越来越小答案:DA.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速度变化的方向,选项A错误;B.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速度增大;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速度减小,所以当加速度增大时,不能确定速度是变大还是变小,只能确定速度的变化加快,选项B错误;C.速度增大是由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相同引起的,与加速度的大小是否变化无关,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和速度同向,而加速度可能越来越小,选项C错误;D.若加速度与速度反向,则加速度增大时,速度会减小,选项D正确。
直线运动知识网络:基本概念 匀速直线运动知识点复习一、基本概念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只有质量而无形状、体积的点。
它是一种理想模型,物体简化为质点的条件是物体的形状、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可以忽略。
2、时刻:表示时间坐标轴上的点即为时刻。
例如几秒初,几秒末,几秒时。
时间:前后两时刻之差。
时间坐标轴上用线段表示时间,例如,前几秒内、第几秒内。
3、位置:表示空间坐标的点。
位移:由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位移是末位置与始位置之差,是矢量。
路程:物体运动轨迹之长,是标量。
注意:位移与路程的区别.4、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的物理量,是位移对时间的变化率,是矢量。
平均速度: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v = s/t (方向为位移的方向)瞬时速度:对应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为物体的运动方向。
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即为速率;直线直线运动的条件:a 、v 0共线 参考系、质点、时间和时刻、位移和路程速度、速率、平均速度 运动的描述典型的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 s=v t ,s-t 图,(a =0) 匀变速直线运动特例 自由落体(a =g )竖直上抛(a =g ) v - t 图规律 at v v t +=0,2021at t v s +=as v v t 2202=-,t v v s t 20+=平均速率:质点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它的大小与相应的平均速度之值可能不相同。
5、加速度: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a =△v /△t (又叫速度的变化率),是矢量。
a 的方向只与△v 的方向相同(即与合外力方向相同)。
加速度与速度没有直接关系:加速度很大,速度可以很小、可以很大、也可以为零(某瞬时);加速度很小,速度可以很小、可以很大、也可以为零(某瞬时)。
加速度与速度的变化量没有直接关系:加速度很大,速度变化量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加速度很小,速度变化量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