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聪毕业设计2
- 格式:docx
- 大小:28.79 KB
- 文档页数:9
网页设计毕业论文题目 很多同学在写网页设计毕业论文的时候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可以看看我们搜集的网页设计毕业论文题目,也许会对你有帮助。
网页设计毕业论文题目一: [1]李卓。
网页设计中的认知心理学与艺术设计理念。
吉林大学,2005. [2]张思望。
网页设计中视觉元素的功能与审美性研究。
西北大学,2006. [3]张春立。
研究性学习在中等职业学校《网页设计制作》课程中的实施。
首都师范大学,2005. [4]范翠丽。
教育网站中页面的艺术设计。
山东师范大学,2005. [5]吴莎莎。
基于设计指南的网页可用性分析工具研究。
大连海事大学,2006. [6]刘杰。
针对网页设计的用户视觉搜索能力研究。
清华大学,2005. [7]刘丹。
网页设计中的Flash动画视觉语言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2006. [8]廖晔。
网页界面设计及其学科相关性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2006. [9]何丽萍。
基于网页设计的视觉信息传达有效性的研究。
浙江大学,2006. [10]杜大龙。
网页艺术设计的基本因素研究。
吉林大学,2006. [11]朱世根。
学习理论在教学网页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江西师范大学,2005. [12]朱松岩。
现代网页设计与印刷类平面设计比较研究。
苏州大学,2006. [13]王静。
酒店网页设计的文化差异及其启示。
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 [14]倪冰。
基于项目的学习理论在课程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2007. [15]杨飞飞。
网页设计中的动感形态研究。
南京艺术学院,2007. [16]白珊。
网页设计中图片与文字互动关系的研究。
北京印刷学院,2008. [17]常海霞。
Flash动画在网页设计中的互动性研究。
西北大学,2008. [18]郭安。
从韩国网页设计看网页艺术设计的视觉呈现。
武汉理工大学,2008. [19]杨旭兰。
色彩在网页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南京林业大学,2009. [20]李晓蕙。
网页游戏中界面设计的研究和应用。
应龙毕业设计应龙毕业设计应龙毕业设计是大学生们在毕业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它是学生们通过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项目中的机会,旨在展示他们在专业领域的能力和创造力。
应龙毕业设计不仅是对学生们四年学习成果的总结,也是他们未来职业生涯的起点。
在开始应龙毕业设计之前,学生们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课题。
这个课题应该与他们的专业相关,并且能够提供一定的挑战性和创新性。
有些学生选择研究性课题,他们需要进行大量的文献综述和实验研究,以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而其他学生可能选择设计性课题,他们需要运用他们的创意和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
完成应龙毕业设计需要学生们具备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和组织能力。
他们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并按照计划逐步推进项目。
这包括收集和分析数据、设计和实施实验、撰写论文和制作展示材料等。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需要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不断调整和改进他们的方法和策略。
应龙毕业设计的完成不仅仅是一个个体努力的结果,也需要导师和同学们的支持和帮助。
导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他们提供专业知识和经验,帮助学生们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
同学们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也是至关重要的,他们可以互相分享经验和资源,相互激励和支持。
完成应龙毕业设计后,学生们需要进行最终的展示和答辩。
这是一个向导师和同学们展示他们工作成果和思考过程的机会。
在答辩中,学生们需要清晰地表达他们的研究目标、方法和结论,并回答导师和同学们的问题。
这不仅考验了他们的沟通和表达能力,也是对他们整个研究过程的总结和复盘。
应龙毕业设计的完成对学生们的未来职业生涯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是他们在求职过程中的一张敲门砖,也是他们在专业领域中的一次实践和锻炼。
通过应龙毕业设计,学生们不仅可以展示他们的专业能力和创造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这些都是他们未来职业生涯中必不可少的素质。
总之,应龙毕业设计是大学生们在毕业前的重要任务,它是对他们四年学习成果的总结和展示,也是他们未来职业生涯的起点。
厦门大学软件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甚至我们可以把Eclipse本身的功能插件,比如Console拿来放在自己的程序里,这样就避免了很多重复开发。
2.Eclipse RCP的组成部分
Eclipse RCP是Eclipse Platform的一个子集(如图),从版本开始,Eclipse项目组对代码进行了重构,将IDE与Workbench(工作台)彻底分离,实现了一个Generic Workbench,使得特殊的RCP 应用中不再有IDE的影子。
而其它的可选部件及丰富的工具集更是让RCP应用在各个领域都可以大展拳脚。
3.Eclipse 插件结构
Eclipse 插件其实和一般的 Java 工程类似,但是不同于普通的Java 工程的是,Eclipse 插件工程的组织安排都有一些特殊的配置文件进行维护。
一个插件工程是有一系列的Java文件和一个进行描述和连接其他依赖插件的manifest 文件组成,其中还包括一个名为的配置文件,该文件是描述该插件项目具体扩展了哪些 Eclipse 的扩展点。
4.开发前的准备。
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设计的创新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设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毕业设计不仅是对学生四年学习成果的检验,也是学生走向社会、进入职场的重要过渡。
因此,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设计的创新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结合文献综述的方式,对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炼出创新点,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
本文的主题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设计的创新研究”。
通过对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创新方法、思路和技巧进行研究,旨在提高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调查问卷,发现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设计存在以下问题:缺乏实际应用价值,与企业和社会的需求脱节;开展创新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和能力。
在上述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以下创新点:引入CDIO理念,将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引入毕业设计全过程,使学生在实际项目中锻炼实践能力;采用“导师制+项目制”的组合方式,引入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共同指导学生,使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接触实际项目,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将评价标准细化为多个指标,确保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综述了解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设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然后结合案例分析,对提炼的创新点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
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研究结果:CDIO理念的引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使毕业设计更加贴近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导师制+项目制”的组合方式能够充分发挥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的优势,使学生在毕业设计中接触到更多的实际项目,提高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有助于提高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从而促进毕业设计质量的提升。
本文通过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设计的创新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和建议。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一览表
注:1.成绩以“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及格(60-69分)、不及格(59分以下)”等级平定;
2.按学号顺序填写,不要断号,若该学生有学籍异动,请在“备注”栏中注明去向;
3.次表一式两份,一份学院存档,一份交教务处。
填表人:系主任:院长(签名):07 年5 月18 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一览表
注:1.成绩以“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及格(60-69分)、不及格(59分以下)”等级平定;
2.按学号顺序填写,不要断号,若该学生有学籍异动,请在“备注”栏中注明去向;
3.次表一式两份,一份学院存档,一份交教务处。
填表人:系主任:院长(签名):年月日。
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2010届毕业设计题目: 基于SolidWorks的六辊轧机轧辊系设计学生姓名:田皓名学生学号:08030505306院(系):机电工程系年级专业:06级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指导教师:常军然摘要当今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作的开展,给生产设计带来了一场划时代的革命。
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能够极大地提高对所设计系统方案可能存在问题的预见性,从而使设计工作更科学、合理,更全面、迅速。
对轧钢机械设备运用有SolidWorks进行运动仿真分析,可为设计和制造提供可靠的数据,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和实用价值。
六辊轧机是由六个位于同一垂直平面内的水平轧辊组成,轧制是在两个工作辊中间进行的。
支撑辊的作用是增强辊系的刚度,中间辊的作用是控制板型,直径均较工作辊直径要大。
六辊轧机广泛应用于钢板生产,如中厚板轧机、热轧钢板轧机、冷轧钢板轧机及带钢轧机等。
本论文以450六辊轧机为研究对象,首先根据轧机的工作原理进行六辊轧机结构设计和主要零部件(轧辊、支承辊、轴承座)具体尺寸设计;其次在SolidWorks软件中建立三维实体模型,并分别启用SolidWorks Animato和SolidWorks Simulatio n插件对轧辊进行了简单的运动仿真和应力分析,经分析得出轧机的部分力学结论。
本文基于SolidWorks的六辊轧机轧辊系的建模、仿真分析的结果与参考文献有很好的对应性,表明轧辊系虚拟样机的建立是正确的,运用Simulation分析力学性能是可行的。
关键词:六辊轧机;轧辊系;SliodWorks;实体模型;运动仿真分析ABSTRACTToday's computer aided design, production design to bring an epoch-making revolution. In the design process, make full use of the 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design schemes of foresight, problems may thus design work more scientific, reasonable and more comprehensive, rapid. Mechanical equipment for steel have SolidWorks motion simulation analysis, design and manufacture, provides the reliable data of great economic meaning and practical value.Six by six edger mill is same vertical plane level, rolling roll is in the middle of the two work roll. Supporting roller is to enhance the effect of roller, intermediate roller stiffness of the function is all type, control diameter roller diameter to work. Six rolling machine widely used in the YuGangBan production, such as heavy, hot-strip mill and heavy, cold rolled steel sheet steel mill etc.This paper to 450 six mill as research object, the first according to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rolling mill six main components and structure design of supporting roller, roll, (size) design; bearing Second in a 3d entity in software Solidworks models, and enable Animato Solidworks respectively for Simulation and Solidworks plugin simply roll motion Simulation and stress analysis, the conclusion is part of the mill. Mechanics,Based on the six roller mill roll SolidWorks of modeling, Simulation results and references are very good correspondence, shows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virtual prototype roller is correct, using the Simulation analysis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is feasibleKeywords: six roller mill;Roll;SliodWorks;Physical model;Motion simulation analysis目录摘要.................................................................................................................................................................... I I ABSTRACT (3)目录 (IV)第1章绪论 (VI)1.1选题目的及意义 (VI)1.2轧钢机械的简要概述 (VI)1.2.1轧钢机的定义 (VI)1.2.2轧钢机械设备的组成 (VI)1.2.3轧钢机的的分类.................................................................................................................... V II1.2.4轧钢技术的现状.................................................................................................................... V II1.2.5轧钢机的发展 (VIII)1.3 SolidWorks的简要概述 (IX)1.3.1 SolidWorks软件概述 (IX)1.3.2 SolidWorks 三维机械设计系统介绍 (IX)1.3.3 SolidWorks用户界面的介绍 (IX)1.3.4 SolidWorks配置管理 (IX)1.3.5 SolidWorks装配设计 (X)1.3.6 SolidWorks出工程图 (X)1.4 基于SolidWorks的机械设计 (X)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XI)第2章轧机结构及理论................................................................................................................................. X II2.1轧机的技术特性................................................................................................................................ X II2.2轧机的结构布置 (XIII)2.2.1 具有水平布置轧辊的轧机 (XIII)2.2.2 具有垂直布置轧辊的轧机 (XIV)2.2.3 具有倾斜布置轧辊的轧机 (XIV)2.2.4 其他布置轧辊的轧机........................................................................................................... X V2.3轧机的理论........................................................................................................................................ X V2.3.1 简单轧制过程....................................................................................................................... X V2.3.2 轧制过程变形区及其参数................................................................................................... X V2.3.3 轧制时的前滑与后滑 (XVI)2.3.3 轧制过程的建立——咬入条件 (XVI)第3章450HC轧机辊系结构及主要零部件设计..................................................................................... X VIII3.1轧辊设计........................................................................................................................................ X VIII3.1.1 轧辊的类型与结构........................................................................................................... X VIII3.1.2 轧辊的尺寸参数............................................................................................................... X VIII3.1.3 轧辊的选材........................................................................................................................... X X3.1.4 轧辊的强度校核................................................................................................................... X X3.2 轧辊轴承与轴承座...................................................................................................................... X XV3.2.1 轧辊轴承的工作特点........................................................................................................ X XV3.2.2 轧辊轴承的类型与特点.................................................................................................... X XV3.2.3 滚动轴承............................................................................................................................ X XV3.2.4 轴承的选择........................................................................................................................ X XV3.2.5 轴承座的设计 (XXVI)3.3 轧辊的弹性压扁量计算............................................................................................................ X XVIII3.3.1轧辊的弹性压扁变形..................................................................................................... X XVIII3.3.2 计算出工作辊与中间辊间的压扁量 ............................................................................ X XVIII3.3.3力矩的计算..................................................................................................................... X XVIII3.3.5 地脚螺栓的选择与强度检验 (XXIX)3.4轧辊系统结构设计 (XXIX)第4章辊轧系的三维模型实体设计 (XXXI)4.1 特征建模概述 (XXXI)4.2.1 六辊轧机的重要零部件的三维建模 (XXXII)4.2.2 工作辊的建模流程 (XXXII)第5章轧辊系三维实体的动态仿真........................................................................................................... X LV5.1动态仿真的建立过程....................................................................................................................... X LV5.2 应力分析....................................................................................................................................... XLVII 总结. (49)谢辞 (50)附录A (52)附录B (54)第1章绪论1.1选题目的及意义就学术价值而言,本次设计以计算机应用、实体绘图与传统设计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设计问题的模式,熟练应用计算机对设计效率会有极大的提高,体现了现代设计的理念和发展方向,必然是一种多门学科综合知识的融汇应用,理论结合实际与传统设计,又超出传统设计的思维模式,充分认识应用机械设计手册对我们的设计效率会有很大的提高,体现了今后设计的发展必然是多工具多渠道多信息的综合应用。
近四届本科毕业生优秀毕业论文一览表2003届本科优秀毕业论文目录汇总届别 专业名称 学号 姓名 论文名称 指导老师 成绩 2003化学教育 992414223刘秀丽 气相色谱指纹图谱用于威灵仙的鉴定 曾志 96 2003化学教育 992414318郑洁 中药威灵仙的色谱指纹图谱分析 曾志 96 2003化学教育 992414436张婷婷 纳米Bi2O3和掺Bi—Todorekite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袁中直 95 2003化学教育 992414332卢敏仪 废旧锂离子和镍氢电池的综合回收利用 南俊民 942003化学教育 992414220蔡远辉 LiFePO4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南俊民 932003化学教育 992414423陈倩雯 《高分子化学概论》课件制作 石光 93 2003化学教育 992414101陈垂胜 几类柴油添加剂节油效果的探讨 左晓希 92 2003化学教育 992414133谭惠珍 化学网络资源组织与分类法 肖信 92 2003化学教育 992414232张敏华 废旧电池回收处理中物质含量的分析测定 南俊民 92 2003化学教育 992414324钟萍 模板导向低温合成Y2O3:Eu发光材料研究 申俊英 922003化学教育 992414421杜燕惠 IFFM-D型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仪的性能测试与水杨酸的流动注射化学发何广平 92光检测何广平 92 2003化学教育 992414435潘慧 IFFM-D型流动注射分析化学发光分析仪的性能测试与抗坏血酸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检测2003化学教育 992414445陈玉媚 新型交联壳聚糖树脂的制备及其对Cu2+吸附行为研究 陈炳稔 92 2003化学教育 992414213冯青翠 铝的阳极氧化原理及工艺条件的探究 李星华 91 2003化学教育 992414305张青枝 超级电容器用活性炭材料的研究 左晓希 91 2003化学教育 992414448谢春希 CuCl/bpy催化体系中丙烯酸丁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乳液聚合研究石光 91 2003化学教育 992414121冯春霞 聚乳酸载药纳米的制备及释药性能研究 李国明 90 2003化学教育 992414134林春霞 制备条件和掺杂稀土对LiV3O8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南俊民 902192003化学教育 992414205冯海鹏 乙基黄原酸钾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章伟光 90 2003化学教育 992414207谢美珊 染料废水的电催化氧化处理 李红 90 2003化学教育 992414208熊婕 苯乙烯与淀粉悬浮接枝共聚的研究 吕广镛 90 2003化学教育 992414233巫海珍 5-氟尿嘧啶克聚糖微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李国明 90 2003化学教育 992414237蔡欣欣 苯乙烯与淀粉悬浮接枝共聚的研究 吕广镛 90 2003化学教育 992414301郑明强 刚果红分子印迹聚合物水相中结合性质的研究 汤又文 90 2003化学教育 992414303梁景志 铁屑石墨过滤柱处理活性染料废水 李红 90 2003化学教育 992414311李鲤 废旧锂离子二次电池回收钴的工艺研究 左晓希 90 2003化学教育 992414317陆高锋 二吡啶苯并二氮杂草酮的构效关系研究 许旋 90钱扬义 90 2003化学教育 992414323罗秀玲 国外“化学概念教学”研究进展——从美国化学看国外化学概念研究新进展2003化学教育 992414330陈景燕 聚乳酸载药纳米的制备及释药性能研究 李国明 90 2003化学教育 992414406董玉琴 电Fenton法在活性染料废水中的应用 李红 90 2003化学教育 992414407陈燕 物理化学电子课件的制作 袁中直 90 2003化学教育 992414411易运红 氧化还原引发有机硅改性丙酸酯微乳液的合成研究 张力 90 2003化学教育 992414414马晓东 中学化学资源网站的构建与维护 肖常磊 90 2003化学教育 992414415陈健斌 掌上实验技术在中学理科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性学习课题开发 钱扬义 90 2003化学教育 992414426李子容 纳米MnO2的水热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袁中直 90 2003化学教育 992414444许丽屏 电位法研究固—液界面的吸附 陈炳稔 902202004届本科优秀毕业论文目录汇总届别 专业名称 学号 姓名 论文名称 指导老师成绩 2004化学教育 002414125钟文添 Firedländer反应合成3-甲基-6,7-二甲氧-2-喹啉酸 杨定乔 95 2004化学教育 002414217林珊 色谱指纹图谱用于连翘的质量控制 曾志 95 2004化学教育 002414303钟辉兰 长余辉蓝色光粉-Eu2+激活的碱土金属卤磷酸盐的研制 万霞 94.6Ⅱ俞英 94.6 2004化学教育 002414428曾娴 碲化镉纳米晶荧光猝灭法测定痕量Cu()李国明 94.2 2004化学教育 002414135叶俊生 壳聚糖/海藻酸钠与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钠双组分复合囊材载红微胶囊的制备以及释放性能2004化学教育 002414219许娟 掺杂了二茂铁的纳米TiO2电极的制备表征及其应用 李红 94 2004化学教育 002414431吕燕青 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莫海洪 94 2004化学教育 002414432黎燕凌 裂解气相色谱法用普耳茶品质鉴定 袁敏 94 2004化学教育 002414133李勤瑜 茶多酚电子结构与抗氧化活性关系的研究 许旋 93.8 2004化学教育 002414402邱诗文 阳极电沉积法制备纳米TiO2修饰电极及其在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李红 93.8 2004化学教育 002414316张秀娟 结晶度对溶胶——凝胶法制备不同温度锂锰氧化物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左晓希 93.6 2004化学教育 002414203李仕娟 Todorokite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袁中直 93.4 2004化学教育 002414332谢超瑜 茶叶及其化学成分对消除自由基能力的作用研究 许旋 93.4 2004化学教育 002414101姚柳端 烟酸分子可逆聚合物的电化学研究 汤又文 93 2004化学教育 002414115何少萍 CdSe/CdS核壳型纳米晶的合成条件探索及其性能测试 俞英 92 2004化学教育 002414120陈孝云 糠酸糠酯的合成和表征 王辉 92 2004化学教育 002414320陈林英 三价铬镀装饰性格工艺的研究 孙艳辉 92 2004化学教育 002414323周良田 Flash MX在“现代化学实验与技术”多媒体网络课件中的的运用 章伟光 92 2004化学教育 002414334梁冠洪 牛膝中三萜皂甙类化合物的电喷雾质谱研究 梁勇 92 2004化学教育 002414438冯公美 新型杯芳烃——β络合物的光谱性质研究 汤又文 92 2004化学教育 002414447饶甘林 腐殖酸的提取及在不同条件下高岭石对腐殖酸吸附的实验研究 何广平 92 2004化学教育 002414126陈烁 无外加乳化剂法制备壳聚糖载5-氟尿嘧啶微球的研究 李国明 91 2004化学教育 002414136郭志建 碱锰电池负极集流体光亮镀铟的研究 黄启明 912212004化学教育 002414209陈胜 WebQuest模式应用于中学化学探究式教学初探 肖信 91 2004化学教育 002414311潘林茂 新型复合光催化剂CdS-TiO2/SiO2/Fe3O4的制备、表征及光催化性能测南俊民 91试2004化学教育 002414321彭智翔 中草药中挥发油化学成份的气质联用分析研究 梁勇 91 2004化学教育 002414328何夏芬 茶多酚单体及其复合物消除羟基自由基作用研究 许旋 91 2004化学教育 002414127邓峰 高中学生运用手持技术解决化学问题与有效学习心理机制初探 钱扬义 90 2004化学教育 002414132黄珊娜 废旧碱性锌锰电池的回收利用 南俊民 90 2004化学教育 002414138阮方明 掺杂了三联吡啶钌的纳米TiO2电子的制备,表征及应用 李红 90 2004化学教育 002414211莫南道 利用Macromedia Flash制作化学课件初探 肖常磊 90 2004化学教育 002414227邓静 运用化学实验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李佳 90 2004化学教育 002414305刘燕琼 模板导向低温合成Y2O3:Eu3+.A m+.B n+固体发光材料的研究 申俊英 90 2004化学教育 002414308曹曼丽 铁基锂离子正极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南俊民 90 2004化学教育 002414312黄巧 磷酸单酯反应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研究 李国明 90 2004化学教育 002414314朱丽嫦 高效液相色谱法定磷脂类化合物 杨挺 90 2004化学教育 002414318钟映雪 广州公共交通工具车厢内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 钱扬义 90 2004化学教育 002414435王志宏 磁化氢与氧原子反应动力学的量子化学研究 王朝阳 9090 2004化学教育 002414442刘志华 矿物/水胶体体系的介电驰豫谱研究 何广平吴宏海 2004化学教育 002414444陈映映 卫生间清洁剂的研制与性能测试 高志红 90 2004化学教育 002414454方明新 松香生产废水的生物处理研究 卢平 90 2004化学教育 002414457李石 铅基合金在硫酸/磷酸电解质中电化学行为的研究 陈红雨 90 2004化学教育 002414463凌雪莲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廉价培养基的筛选 成文 902222005届本科优秀毕业论文目录汇总届别 专业名称学号 姓名 论文名称 指导老师成绩 获奖级别2005化学教育012414109 孔志玲 壳聚糖负载利福平微囊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李国明93.7 校级优秀 2005化学教育012414211 冯碧燕 RAB从高浓度铜氨溶液中萃取铜的研究乐善堂92.7 校级优秀 2005化学教育012414136 余丽英 Co(Phen)33+与6-巯基鸟嘌呤及DNA间的相互作用研究李红 92.5 校级优秀 2005化学教育012414213 廖业绩 纳米超分子化学网站的建设 蔡跃鹏92.4 校级优秀 2005化学教育012414139 吴少芝 医药中间体的合成 杨定乔91.5 校级优秀 2005化学教育012414140 丘尽花 Ba10(PO4)6F0.2Cl1.8:Eu2+,Y3+体系的发光性能和长余辉特性研究万霞 91.4 校级优秀 2005化学教育012414240 姚丽娜 11-巯基烷酸修饰CdSe纳米晶与溶菌酶作用的分析应用俞英 90.9 校级优秀 2005化学教育012414132 杜细龙 药物苯二氮卓类急性中毒的分子印迹分离测定技术 汤又文92 院级优秀 2005环境科学012424328 刘建欣 CTAB/正己醇/水微乳体系合成纳米TiO2/SiO2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方建章91 院级优秀 2005环境科学012424311 卢清彬 珠江三角洲物质流分析研究 成文 90 院级优秀 2005环境科学012424350 简湛波 广州市番禺从化地区公众环境保护竞识调查与分析 曾丽璇90 院级优秀 2005环境科学012424353 郭杏妹 土壤中铜元素形态分析及其生物有效性研究 吴宏海90 院级优秀2006届本科校级优秀毕业论文目录汇总223届别专业姓名论文名称指导教师成绩2006 化学陆宝仪 M(phen)3n+(Mn+=Co3+,Fe3+,Ni2+,Zn2+)与6-巯基嘌呤及DNA间的相李红 95互作用2006 化学林晓文模式识别优化单枞茶加工关键性因素许旋952006 环境科学陈敬燕 11-巯基烷酸修饰CdSe/CdS QDs的合成及荧光法测定溶菌酶俞英922006 化学马钟彬广东陈香茶渥堆过程与后陈化过程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许旋912006 化学李坤含苯并咪唑基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蔡跃鹏902006 化学胡杰锋 Sm3+,Dy3+,Tb3+离子在Ba2TiSi2O8体系中的发光万霞902006 化学麦结娆功能化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制备与应用范军902006 化学巫蝉玉单双核钌配合物与DNA作用的光电化学性能研究李红90224。
AIGC相关的毕业设计有很多种可能的方向,以下是一些可能的例子:1. 基于AI生成内容的游戏设计:这个方向可以探索如何使用AIGC 技术来生成游戏内容,例如角色、场景、故事情节等。
学生可以研究如何使用机器学习算法来生成有趣的游戏体验,并探索不同的创意和技术实现方式。
2. 基于AI生成艺术的视觉设计:这个方向可以探索如何使用AIGC 技术来生成视觉艺术作品,例如绘画、插画、摄影等。
学生可以研究如何使用深度学习算法来模仿不同的艺术风格,并探索如何将AI生成的艺术作品应用到实际的设计项目中。
3. 基于AI生成音乐的音频设计:这个方向可以探索如何使用AIGC 技术来生成音乐作品,例如旋律、和声、节奏等。
学生可以研究如何使用音频处理算法和机器学习算法来创作出有趣的音乐作品,并探索如何将AI生成的音乐应用到实际的音乐制作项目中。
4. 基于AI生成文本的文学创作:这个方向可以探索如何使用AIGC 技术来生成文本内容,例如小说、诗歌、散文等。
学生可以研究如何使用自然语言处理算法来创作出有意义的文本作品,并探索如何将AI生成的文本应用到实际的文学创作项目中。
这些只是可能的例子,实际上AIGC相关的毕业设计可以有更多的方向和可能性。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背景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并探索如何使用AIGC技术来创新和解决问题。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学生姓名张海俊指导教师刘云香专业软件技术班级 12游戏开发二级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15年 3月目录摘要 (1)引言 (2)第一章引言 (3)1.1项目简要介绍1.2项目背景1.3项目的创新点第二章任务概述 (7)2.1目标2.1.1开发意图2.1.2 应用目标2.1.3 作用及范围第三章系统总体设计 (13)3.1功能需求3.2性能需求3.2.1精度3.2.2时间特性要求3.2.3灵活性3.3输人输出要求3.4故障处理要求3.4.1硬件故障3.4.2系统故障:3.4.3程序错误:第四章总体设计 (17)4.1 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4.2 总体结构4.3 用例图4.4类图4.5状态图4.5.1 用户浏览信息4.5.1 用户浏览信息4.5.2 管理员操作4.6.1用户浏览新闻信息4.6.2管理员登录4.6.3管理员数据维护4.7部署图第五章数据结构设计 (20)5.1数据库设计E-R图5.2逻辑结构设计第六章界面截图与功能介绍 (27)6.1前台6.1.1主页6.1.2指刊查询6.1.3年度指刊查看6.1.4友情链接6.1.5分类导航6.1.6添加新的用户6.1.7用户利用微信二维码注册账号和登陆6.1.8用户个人创作指刊6.1.9用户管理自己的个人指刊以及草稿(就是还未发布的)6.2后台6.2.1进入后台6.2.2退出后台。
总结 (32)致谢 (33)参考文献 (35)附录: (38)1、引言1.1项目简要介绍明日新闻网络中心主要分为前台和后台,前台主要包括各类信息的搜索及查看,后台包括管理员及相关信息的系统管理。
本软件由以下模块组成:a.首页b.后台c.个人指刊e.Admin管理指刊f.搜索指刊g.创建指刊1.2项目背景自己的指刊。
发一些励志或者搞笑。
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相片。
1.3项目的创新点本软件最具价值还是体现在实用性、通用性、易操作性、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