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19.74 MB
- 文档页数:50
10-3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一、选择题1.在电视屏幕上,我们经常看到沙尘、台风、风暴等灾害性天气的形成过程,这些信息的获得主要得益于()。
A.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解析获得信息的技术主要是遥感技术,可以快速及时反映灾害性天气。
答案 A某市泥石流易发生在下列三项条件都同时具备的地方:(1)河道;(2)陡坡;(3)大量松散土石分布。
该市的地理信息经数字化后,处理分析得出表4,如图甲,完成2~3题。
2.图乙中,符合该市河流流向的选项是()。
A.a B.bC.c D.d3.该市易发生泥石流的区域是()。
A.甲、庚B.丙、庚C.乙、丁D.戊、辛解析第2题,由表2和表3数字判断河流流向。
表2数字1处为河流所在位置,由表3数字可确定河流干流由西南流向东北,选A。
第3题,由泥石流发生的三个条件及表格说明可知,泥石流易发程度由前三个表格中数字之和决定,把每个区域三个数字相加,其和越大表明该处越易发生泥石流,对比各区域可知D项正确。
答案 2.A 3.D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据此回答4~5题。
4.为了迅速获取地震灾区情况,应采取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 B.GPSC.GIS D.数字地球5.灾后玉树新县城的规划和建设随即展开,在此过程中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有()。
①人工测绘②GPS③GIS④RS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第4题,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信息收集方面作用巨大。
第5题,GPS主要应用于导航和定位领域,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不会运用GPS。
答案 4.A 5.D据英国《每日邮报》消息:最新卫星照片显示,北极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成为一个岛屿。
结合下图完成6~7题。
6.要监测北极冰川面积的变化,应运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为()。
A.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7.要想动态显示北极冰川面积近30年的变化状况,并预测其变化趋势,需要应用的技术手段为()。
复习学案必修三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3.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考纲目标:1.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2.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3.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4.数字地球的含义考情上线:1.从考核内容上看,侧重考查3S技术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尤其侧重考查了在沙漠逃生、交通工具和国土整治、矿产勘测等方面的实际使用。
2.从考核形式上看,信息呈现方式多以示意图、联系图、实际3S信息图和文字、表格等呈现,题型以选择题为主,综合题也有,但分值不重。
3.从能力考核上看,侧重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和图表提取信息的能力,考查了学生关于3S技术的推理和论证能力,图文转换能力。
基础知识梳理一、地理信息技术1.概念: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和()等。
2.应用:广泛应用于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在、环境监测、监测、国土资源管理、国土开发规划等许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外,地理信息技术的大众化应用有:、、城市媒体地理信息系统等。
二、遥感:()1.概念:是人们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如人造卫星)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设备,对物体进行___________的感知。
2.遥感的装置_________在航空或航天器上接受电磁波信息,并以或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接收站。
34.遥感的优越性①提高研究工作的,节省,提高。
②遥感信息作为重要的信息源,为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从到、从到、从到的转化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三、全球定位系统( )1.概念:利用,在范围内适时进行、的系统。
2.组成: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3.特点:全(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全、性和性4.应用:为各类用户提供、和。
四、地理信息系统( )1.概念:专门处理的计算机系统,称为“地理信息系统”。
2.应用:可提供反应区域状况的各种____________,可对环境和自然灾害进行____________,可应用于城市管理五、数字地球概念: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1.2020年12月初,美国西部加州地区再次发生大面积森林火灾,若要监测火灾范围,宜采用的技术是()A.GPS B.5GC.GIS D.RS解析:选D RS即遥感,具有实时性的监测功能,能有效地监测火灾范围,D正确。
GPS即全球定位系统,具有定位和导航功能,A错。
5G是第五代移动电话行动通信标准,B错,GIS即地理信息系统,具有模拟、分析等功能,C错。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将向全世界提供连续稳定的服务。
据此完成2~3题。
2.下列领域中可以应用“北斗”系统的是()A.交通运输B.作物估产C.海底矿产分布D.病虫害分析3.为监测并分析城市化过程发展变化趋势,应采用的现代化技术是()①“北斗”系统②遥感技术③地理信息系统④雷达系统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解析:2.A 3.B第2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
交通运输需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定位和导航,A 对。
作物估产主要运用遥感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B不对。
病虫害分析和海底矿产分布主要运用的是遥感技术,C、D不对。
第3题,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监测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应用的现代化技术是遥感技术;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应用的现代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北斗”系统和雷达系统主要是定位功能,在监测和分析城市化过程发展变化中使用较少。
B对。
某游客从下图A处驱车赶往B处,其手机百度地图提示:“前方1公里处行驶非常缓慢”。
热力图是百度地图功能之一,它是利用手机基站定位获取该区域的用户数量来渲染地图颜色,实时描述人群分布、密度和变化趋势的一个产品。
下图为某区域热力图。
读图完成4~5题。
4.百度地图该提示使用的技术有()A.GPS、RS B.GIS、RSC.GPS、GIS D.数字地球5.通过对热力图提供的大数据进行分析,不能()A.规划布局景区道路B.评估区域商业价值C.核定区域游客数量D.助力交通部门决策解析:4.C 5.C第4题,根据材料,百度地图该提示需要对车辆定位,使用的技术有GPS。
1.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学习目标】1.利用图像,结合实际,了解GPS 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2.通过具体案例以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某些领域的应用3.通过搜集资料、图像,进行分析对比,以加深对地理信息技术的理解知识点2:“3S ”技术、数字地球之间的关系:基础、【基础训练】RS技术、GIS技术和GPS技术等现代化技术是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研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技术手段。
据此完成1~3题。
1、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全面资料的技术是()A.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技术C.全球定位技术D.电子通信技术2、通过地图、遥感图像、野外考察等获得数据的GIS技术程序是()A.数据处理B.信息源C.数据库D.表达3、要想随时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的地理坐标,需要拥有()A.CPU技术B.SOS技术C.GPS信号接收机D.GIS技术下图示意为某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层。
据此完成4~5题。
4、该专题研究可能是()A.耕地分类和评价B.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C.商业分布和规划D.学校布局5、若利用该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深埋垃圾场选址,在下列图层中应增加①大气污染②区域规划③造纸厂、印刷厂分布④水文地质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并且有助于防灾减灾。
据此回答6~7题。
6、遥感技术用于防灾的具体监测内容包括()①旱情②水灾③滑坡④农林病虫害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7、松树属于针叶树,要把松树与阔叶林区分开可利用()A.GIS技术B.RS技术C.GPS技术D.计算机技术8、阴天天气时,对地物的分辨率较高的是()A.航空可见光遥感B.航天可见光遥感C.航空微波遥感D.航天微波遥感9、地物的光谱特征是遥感图像的重要判读依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同地物对同一波段的电磁波反射率相同B.相同的物体在不同的波段的反射率相同C.作物生长的不同阶段,电磁波反射光谱不同D.相同类型土壤即使含水量不同,电磁波反射光谱也相同10、为提高旅游观赏质量,临行前,应通过查看有关资料了解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