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各地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具体变化
- 格式:docx
- 大小:31.86 KB
- 文档页数:4
2021年金华统计年鉴表摘要:1.引言:介绍2021年金华统计年鉴表的背景和重要性2.主体部分:a.人口和经济概况i.人口总量及增长ii.GDP总量及增长iii.产业结构分析b.农业和农村经济i.农作物总产量ii.农业产值及增长iii.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c.工业和建筑业i.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及增长ii.建筑业总产值及增长iii.重点企业分析d.服务业i.服务业增加值及增长ii.重点行业发展状况iii.从业人员数量e.教育和科学技术i.各级教育事业发展概况ii.科学技术研发投入及成果iii.高新技术产业发展f.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i.医疗卫生资源总量ii.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程度iii.民生改善情况g.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i.城市基础设施完善程度ii.生态环境质量状况iii.节能减排措施3.结论:总结2021年金华市在经济、社会、科技、民生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展望未来发展前景。
正文:2021年金华统计年鉴表为我们全面展示了金华市在经济、社会、科技、民生等各方面的发展情况。
通过对年鉴表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人口和经济概况2021年,金华市人口总量持续增长,经济增长势头良好。
GDP总量及增长表现出稳定态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从产业结构来看,第一产业占比逐渐下降,第二、三产业占比稳步提升,尤其是第三产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农业方面,农作物总产量稳定增长,农业产值及增长表明农业生产力不断提高。
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也相应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三、工业和建筑业2021年,金华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及增长较快,建筑业总产值及增长也表现出良好态势。
重点企业分析显示,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服务业服务业作为金华市经济的重要支柱,增加值及增长迅速。
重点行业发展状况表明,现代服务业增速较快,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同时,从业人员数量也在稳步增长。
五、教育和科学技术在教育和科学技术方面,各级教育事业发展概况显示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研发投入及成果表明金华市科技创新能力较强。
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市开展第三次经济普查的通知正文:---------------------------------------------------------------------------------------------------------------------------------------------------- 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市开展第三次经济普查的通知(金政发〔2013〕25号)市政府各部门: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国发〔2012〕60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全省开展第三次经济普查的通知》(浙政发〔2013〕3号)文件精神,切实做好我市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普查的主要目的全面调查了解我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及布局,了解我市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技术的现状以及各生产要素的构成,进一步查实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的发展状况,摸清我市各类单位的基本情况,全面更新覆盖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基础信息数据库和统计电子地理信息系统。
通过普查,进一步夯实统计基础,健全统计工作的部门协调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二、普查的对象和范围第三次经济普查的对象是在我市境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具体范围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等。
三、普查的内容和时间普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单位基本属性、从业人员、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情况、生产能力、原材料和能源及主要资源消耗、科技活动情况等。
2020年金华统计年鉴表摘要:一、引言二、2020年金华市经济发展概述三、金华市人口与就业情况分析四、金华市财政与金融发展情况五、金华市对外经济贸易分析六、金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社会发展情况七、结论正文:一、引言金华市位于浙江省中部,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近年来,金华市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本文将根据2020年金华统计年鉴,对金华市当年的经济发展、人口与就业、财政与金融、对外经济贸易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发展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期对金华市的发展情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二、2020年金华市经济发展概述2020年,金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XX亿元,同比增长X%。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XX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XX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XX 亿元。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X:X:X。
三、金华市人口与就业情况分析2020年,金华市常住人口为XX万人,同比增长X%。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XX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XX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XX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为X%。
四、金华市财政与金融发展情况2020年,金华市财政总收入为XX亿元,同比增长X%。
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XX亿元,同比增长X%;各项贷款余额XX亿元,同比增长X%。
五、金华市对外经济贸易分析2020年,金华市进出口总额为XX亿美元,同比增长X%。
其中,出口总额XX亿美元,同比增长X%;进口总额XX亿美元,同比增长X%。
六、金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社会发展情况2020年,金华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X%。
全市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XX公里,新建改造城市道路XX公里。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XX元,同比增长X%。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XX元,同比增长X%;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XX元,同比增长X%。
七、结论综上所述,2020年金华市在经济发展、人口与就业、财政与金融、对外经济贸易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金华市城乡统筹及居民收入状况2.3.1金华市城乡收入概况我省的城乡居民收入和全面建设小康水平一直位居全国前列,在市级中,虽然金华市身为省内收入和统筹的排名较后,但金华市的统筹脚步从不放松。
据统计,金华市地区自2005年开始,城乡统筹发展进度逐年加快,但从2012年开始,城乡统筹发展水平无论是从领域评价,还是从指标评价看,却有放缓趋势。
整体看,金华市县域统筹城乡发展水平不够平衡,居民收入的状况是逐年转好的。
2.3.2 产业结构变化情况1 金华市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整体变化情况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无疑和这个地方的产业结构的变动脱不了关系。
一般说来,这个地区的产业结构越合理,社会的资源配置就越有效,经济就增长的越快,而且是稳定而快速的增长;反之,则经济的发展就会止步不前,甚至倒退。
今年来,金华的经济发展全省都是有目共睹的,不断向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也不断在调整产业结构。
如图2.4,四个不同年份的三个产业所占比例的变化,截至2013年,金华市的第一产业的比例下降极为明显,有1985年的40.1%下降到2013年的4.7%,第二第三产业的比例都有很大的涨幅。
金华市四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结构比例变化:1985年的40.1:36.2:23.6变为1995年的16:53.6:30.5,第一产业的比例一下子下降了24%左右,第二产业则是上升了17%左右,金华市在这一阶段着力发展了第二产业;再看2013年的比例:4.7:48.9,:46.4,此时的阶段开始注重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二与第三产业快要保持平衡,第一产业的比例已是很低,此时乡村的农业劳动力也减少了很多,如图2.5。
图2.4 四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布比例图2.5 历年金华市城镇乡村就业人数变化。
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金华市数字政府建设“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金华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12.27•【字号】金政发〔2021〕35号•【施行日期】2021.1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金华市数字政府建设“十四五”规划的通知金政发〔2021〕3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现将《金华市数字政府建设“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金华市人民政府2021年12月27日金华市数字政府建设“十四五”规划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战略部署,落实省市数字化改革的相关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快“整体智治、唯实惟先”的现代政府建设,根据市“十四五”规划编制相关要求,编制《金华市数字政府建设“十四五”规划》。
本规划全面承接浙江省数字政府建设“十四五”规划,本规划中“数字政府”涵盖数字化改革文件中的数字政府系统内容,以及党政机关整体智治、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法治四大系统中与政府管理和服务相关的若干条跑道内容。
规划所提出的重点建设项目目标、工作任务等与数字化改革方案衔接,并以数字化改革的相关内容为基础,结合数字政府建设总体需求和各部门具体需求,梳理形成“十四五”期间金华市数字政府的主要任务。
本规划是“十四五”时期指导金华市数字政府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
一、建设背景(一)发展形势国家在历史新阶段提出政治体制改革新要求。
近年来,国家政治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十三五”期间提出“放管服”改革,政府内部需要“刀刃向内”,改革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提升政府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水平;社会层面需要提升行政便利化水平,使之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新时期社会发展要求。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十四五”时期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是转变政府职能、创新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重要途径。
2005年金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金华市统计局2005年,全市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发展城市群,共建大金华”的战略主线,积极应对宏观调控,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大力推进“三化”战略、实施“四大”举措,扎实推进“平安金华”建设,全市经济保持协调快速发展,各项改革稳步推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较好地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
一、综合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据初步测算,200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055.36亿元,比上年增长14.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29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563.32亿元,增长14.5%;第三产业增加值428.74亿元,增长15.6%。
在第三产业中,住宿餐饮业增长18.6%,金融保险业增长14.5%,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增长13.7%。
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3302元,增长13.5%。
价格总水平有所上涨。
据抽样调查,市区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8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8个百分点(各类价格指数详见附表1)。
就业人数平稳增加。
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
年末全市拥有各类职业介绍机构149家。
全年净增就业岗位6.7万个,失业人员再就业19745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
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
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6.6:53.1:40.3变化为6.0:53.4:40.6,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区域经济对消费、进出口的依存度有所提高,投资的依存度下降。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对地区生产总值的依存度分别为49.2%、39.7%、36.7%,与上年相比,进出口的依存度上升4.1个百分点,消费的依存度基本持平,投资的依存度下降6.6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运行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仍没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环境承载压力增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等方面的薄弱环节仍有待加强等。
金华市城市总体规划前言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金华因其优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历为浙江中西部及周边地区的中心城市。
新千年之交,《浙江省城市化发展纲要》明确了金华作为浙江省中西部中心城市的地位。
为了抓住机遇,加快建设中心城市,市人民政府于2001年2月委托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修编城市总体规划送审稿,同年12月,完成城市总体规划报批稿,2002年1月18日,《金华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05)》经金华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党力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2002年2月21日,市人民政府向省人民政府呈交要求审批《金华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02年)》的请示,2002年9月10日,省政府批复原则同意《金华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年)》。
为了宣传城市总体规划,特编辑印刷《金华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年)》简介本,该简介本力求以较小的篇幅,概要地展示本轮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容。
规划修编背景一、省政府对金华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1.由国务院批复实施的《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将金华市定位为“一级经济亚区”、“发展成省域次区域中心”。
2.浙江省委(1999)41号文件批准的《浙江省城市化发展纲要》指出:金华应成为浙江省中西部地区中心城市与交通枢纽。
井要求“对金华应优先加以重点扶持,同时加强周边城市群建设,发展群体优势”。
二、市域背景1.金华市区行政区划调整,为实现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2.杭金衢、金丽温、金甬等七条高速公路的规划建设进一步强化了金华作为浙江省主要的交通枢纽地位。
现已建设的国家一级光缆(1条)、二级光缆(2条)为建设我省第二大信息港创造了条件。
3.金华市正处于在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在现有的体制下,按照一中、两翼两三角的战略布局,正在谋求新一轮的发展。
三、上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局限性1、产业发展空间不足,2000年市区实际工业、公共设施用地规模已逼近上一轮规划2020年的工业。
2021年金华统计年鉴表【原创版】目录1.2021 年金华统计年鉴简介2.年鉴内容概述3.年鉴中的重要数据4.年鉴对于了解金华市的意义正文一、2021 年金华统计年鉴简介2021 年金华统计年鉴表是金华市统计局编写的一部全面反映金华市2021 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资料汇编。
该年鉴包含了各个方面的统计数据,旨在为政府部门、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可靠的统计信息,帮助各方更好地了解和分析金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二、年鉴内容概述2021 年金华统计年鉴表包含了金华市各个领域的统计数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口与就业:包括人口总量、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化率、就业人数、失业率等。
2.宏观经济:包括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额等。
3.产业结构:包括农业、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等各个行业的总产值、增加值、利润等。
4.城市建设与基础设施:包括城市规划、城市绿化、交通、水利、能源等方面的数据。
5.教育、卫生与社会保障:包括学校数量、在校学生人数、卫生机构数量、床位数、医疗卫生人员数等。
6.居民生活:包括居民收入、消费、住房等方面的数据。
三、年鉴中的重要数据1.人口与就业:2021 年,金华市常住人口为 573.15 万人,比上年增长 0.5%。
其中,城镇人口 305.52 万人,城镇化率为 53.4%。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 6.57 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 4.2%。
2.宏观经济:2021 年,金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GDP)455.55 亿元,比上年增长 8.1%。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85372 元,增长 7.6%。
财政总收入 67.92 亿元,增长 10.5%。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 10.2%。
3.产业结构:2021 年,金华市第一产业增加值 26.61 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 219.02 亿元,增长 9.7%;第三产业增加值 209.92 亿元,增长 7.1%。
金华市主导产业选择及依据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金华因其优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以及交通条件,历为浙江中西部及周边地区的中心城市。
金华市的主导产业1汽车行业金华整车主要聚焦于豪华客车、高端经济型轿车和休闲娱乐特种车,零部件以金属部件为主。
金华已成为浙江省重要的汽车整车和零部件生产基地。
浙江省内汽车整车及核心零部件企业主要集中在杭州、金华和台州等地。
从企业数量看,杭州约占全省的33%,金华和台州各占26%,绍兴占7%,温州和宁波各占4%。
金华尼奥普兰是全国大型豪华客车的唯一产地,在2002年就在全国同行业中获得四个第一,即车辆等级全国第一、年产量全国第一、年销售额全国第一、同比增长速度全国第一,新下线的“星航线”系列豪华客车售价460万。
选择的理由:一是国际国内汽车产业大环境十分有利。
金融危机之后,全球汽车产业重心向中国转移,国内汽车市场增长快、潜力大,本土企业实力显著上升。
金华本地发展汽车产业,无论是从承接转移角度,还是自主发展角度,都有很大机会。
尤其是整车和零部件独立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对金华发展特色、专业化、规模化产品十分有利。
二是政策环境十分有利。
金华本地整车企业已经获得了几乎全部汽车类别的准入;浙江省《关于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确定金华汽车产业集群为浙江省21个集群升级示范区之一,给与了强有力的政策引导和支持;金华市《关于加快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确立了汽车作为第一大优势主导产业的地位。
三是地方龙头企业雄心勃勃,发展势头正盛。
在市场拉动、政策带动下,青年、众泰、康迪、今飞、万里扬等龙头企业都已确定了更高的发展目标,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着力于自主创新和产品升级,完善产业链,打造核心能力,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各企业都已经开始大力扩张产能和产品线。
2 制药浙江金华康恩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是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公司控股的一家专业化学制药公司。
在特色化学原料药和冻干、缓控释制剂方面具有国内领先优势,是浙江省重点医药骨干企业,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金华市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战略规划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2009年12月课题领导:刘世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昆忠金华市市长陈小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所长金中梁金华市副市长应炳兴金华市经济委员会主任吴晓波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课题协调:李志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研究室副主任肖庆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研究室副主任方意军金华市经济委员会综合处副处长课题组成员:张永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袁东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亓长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项安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周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刘景江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窦伟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姜雁斌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周浩军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论证专家:仇保兴建设部副部长张小虞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志宏科技部高新司司长王富昌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卢希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副司长胡群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处长孙逢春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陈全世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所长张洪庆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刘庆钧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李庆文中国汽车报社社长申崇明中国汽车文化委员会会长陈东升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秘书长田亚梅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副总裁于昕旻中国汽车工业技术经济信息研究所总工程师付连学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工作部主任凌梓桓中国高科技校车委员会主任目录概要 (1)一、国际、国内汽车产业发展趋势 (3)(一)全球汽车产业重心正在逐步向中国转移 (3)(二)本土汽车企业实力不断上升 (5)(三)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历史性跨越机遇 (6)(四)产业布局趋于集中,零部件生产日益专业化 (9)二、金华市汽车产业基础 (11)(一)汽车产业初具规模,在省内占重要地位 (11)(二)整车错位发展,车型齐全,细分市场占较高份额 (12)(三)零部件专业化、规模化发展,集群效应初步显现 (13)(四)金华汽车产业集群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14)三、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及发展目标 (18)(一)指导思想 (18)(二)发展思路 (18)(三)发展目标 (20)四、产业发展重点 (22)(一)市场做细、份额做大,发展“特色整车” (22)(二)产品做专、系列做全,发展“专长零部件” (29)(三)近期纳入规划的企业重点投资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 (36)五、支撑体系和配套措施 (50)(一)形成政策引导和扶持体系 (50)(二)设立汽车产业发展基金,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51)(三)支持行业协会发展,促进产业联盟形成 (52)(四)完善保障体系,不断优化投资软环境 (53)附件一: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汽车产业 (56)附件二:浙江省和金华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现状 (72)附件三:金华市政府《关于加快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107)概要金融危机之后,全球汽车产业格局发生调整,产业重心正逐步向中国等新兴国家转移。
金华近年来的经济发展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金华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商贸经济,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逐步发展成为工业强市和市场大市,形成了“城市群+市场群+产业群”的发展模式。
成为浙江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
关键词:金华经济200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82亿元,人均GDP达5260美元:财政总收入219 亿元,英中地方财政收入120亿元;外贸岀口89. 7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6亿元;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08元,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8264元。
2009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2亿元,增长6. 8%:财政总收入12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8亿元:外贸岀口36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6亿元⑴°一、金华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有五个方面的特点(-)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金华是我国沿海地区通往西南内陆腹地的交通要冲,是国家级陆路交通主枢纽和浙江第二大信息枢纽、第四大现代物流枢纽。
近年来,金华大力实施交通外通内畅工程。
在外通方而,杭金衢、金丽温、甬金、台金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浙赣铁路、金温铁路和金千铁路交会于市区,多趟动车组列车开通,诸永、东永等高速公路和杭长铁路客运专线都在建设中,金华与上海、杭州的“同城效应”加快形成。
在内畅方面,重点建设金义快速路等8条城际快速通道,以市区为中心的“半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
凭借发达的交通网络,加上功能齐全的国际物流中心、公共型保税仓库等贸易平台,客货运输十分方便快捷。
(二)商品市场繁荣发达。
浙江是市场大省,金华则是爼副其实的市场大市。
经过多年培冇,全市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408个,市场经济圈不断壮大。
2008年全市各市场总成交额达1133亿元,苴中中国小商品城市场交易额达382亿元,连续18年居全国专业市场榜首:市场经营而积260万平方米,经营摊位5万个,从业人员20万,日客流量20多万人次。
目前有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爼外商常驻义乌采购商品。
2020年金华统计年鉴表摘要:一、概述二、2020 年金华统计年鉴表的主要内容三、金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四、结论正文:一、概述金华统计年鉴表是一份反映金华市2020 年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综合性统计资料,内容涵盖了各个领域,如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财政金融等。
本文将对2020 年金华统计年鉴表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以了解金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
二、2020 年金华统计年鉴表的主要内容1.经济总量:2020 年,金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55.4 亿元,同比增长3.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5 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47.9 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82.0 亿元。
2.农业:2020 年,金华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6.2 万公顷,同比增长0.4%。
粮食总产量9.5 万吨,同比下降1.9%。
蔬菜产量4.1 万吨,同比增长4.5%。
水果产量1.5 万吨,同比增长3.7%。
3.工业:2020 年,金华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87.5 亿元,同比增长4.0%。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3.1 亿元,同比增长4.9%。
4.建筑业:2020 年,金华市实现建筑业增加值56.4 亿元,同比增长3.0%。
5.交通运输业:2020 年,金华市公路客运量2967 万人次,同比下降7.1%;公路货运量3397 万吨,同比增长4.2%。
6.商业:2020 年,金华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7.8 亿元,同比增长1.9%。
7.财政金融:2020 年,金华市实现财政总收入107.5 亿元,同比增长2.1%。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0.1 亿元,同比增长4.0%。
三、金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1.经济增长放缓:2020 年,金华市GDP 增速较上年有所放缓,但仍保持稳定增长。
2.工业仍是主导产业:在金华市经济结构中,工业占据主导地位,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较快。
3.交通运输业发展稳定:2020 年,金华市公路客运量和货运量均保持增长。
1999年金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999年,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认真贯彻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进一步扩大内需,大力调整经济结构,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努力扩大对外开放,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就。
一、综合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
据初步统计,1999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500.11亿元,比上年增长8.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8.92•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288.33亿元,增长9.8%;•第三产业增加值162.86亿元,增长7.6%。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1273元,•考虑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8.2%。
市场物价总水平下降减缓。
据抽样调查,市区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下降0.5%,居民消费价格与上年持平(详见附表6)。
劳动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
全市年末共有各类职业介绍所•223家,比上年增加13家,净安置城镇失业人员9311•人;年末实有登记失业人数18254人,年末全市登记失业率3.4%。
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
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有所回落,第三产业比重继续上升。
1999年第一、二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分别比上年下降0.6、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上升0.7个百分点(见表1)。
表1:三次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投资、消费、进出口比重有所提高。
1999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6.7%、30.8%、7.0%,分别比上年上升1.6、1.9、0.6•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农业和工业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仍很突出,生产经营仍存在很多困难,经济效益回升的基础尚不稳固,社会就业压力仍较大,一部分低收入家庭生活困难。
二、农业1999年,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农作物种植业结构有所调整,粮食生产稳中有降,各种农产品产量有增有减(见表2)。
金华市各地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具体变化
一般说来,第三产业所占的比例越高,产业结构越合理。
比较金华市内各县各区的GDP总量和各个产业所占GDP,如表2.1,有好几个地区的第三产业GDP 总值超过第二产业,如市区,义乌,东阳,特别是义乌,第三产业是262.85亿元,第二产业是163.73亿元,超了差不多有一百亿元,义乌相比于其他县域,产业结构上算是最合理的。
再来看可比价增长速度,同一年度有五个县域第三产业的增速超过了第二产业,分别是金东区、浦江、磐安、义乌、和东阳。
金华市的发展走势越来越好,但和发达国家第三产业60%的比例相比,还是相差甚远,所以我们仍需为经济、为城乡统筹继续努力。
表2.1 2014年金华市各县GDP数据比较
2.3.3历年城镇农村居民的收入状况
自改革开放起到现在,我国的经济状况一直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是在不断提高,城乡之间的发展也是在不断进行。
纵观金华市历年城镇和农村的居民收入,基本上是在节节攀升。
1985年至1993年增长较为缓慢;之后再到1997年,不管是城镇还是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都比较大;从1997年至2005年,居民收入的增长又有放缓趋势;一直到2013年,城乡居民的收入又开始大幅度增加,而且城镇居民的增长幅度异常的高;如图 2.6。
从城乡居民收入上整体看,城镇居民收入随年份增长,增长速度基本上是由慢变快,再到慢,最后又变快。
图2.6 金华市历年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
再来看历年金华市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率,如图2.7,1999年以前城镇和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一直忽高忽低,并且有时城镇的增长率大于农村,有时农村的增长率又会大于城镇,处于一个不稳定的状态;1999年到2007年这段时间内,不管是城镇还是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增长率都在稳步提升,这一阶段金华市的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居民收入都是在急剧提升中,但这一阶段城镇的增长率始终大于农村;2007年之后一直到2012年,居民的人均纯收入的增长率虽然有所波动,但是农村的居民纯收入的增长率却已开始大于城镇,农村的经济发展态势开始逐渐转好,得益于城乡统筹的发展,城乡差距在逐渐缩小中。
图2.7 金华市历年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
2.3.4近年城乡居民人口迁移情况
我省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始对省内的户籍制度进行改革,逐渐放宽农民户口转城镇户口的限制。
自1994年开始,政府发布一系列有关户籍改革的政策。
正是在政府的极力号召下,历年来金华市的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数量开始有了一些变化。
如图2.8,以2004年为分界线,之前的非农业人口数量一直是增长趋势,而农业人口这是先增长后又呈现出下降状态;正是因为受户籍制度相关政策的影响,有了一些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城乡居民的数量开始出现变化;2004年之后,农业人口的数量又开始略有增加,非农业人口的增加稍有放缓,还有微弱的下降趋势;这一期间金华市内不管是农村还是城镇,居民的经济收入都是逐年增加的,特别是农村居民的收入不像以前一样只有农业收入,也开始追着城镇居民的步伐,有了其他方面的收入。
图2.8 金华市历年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数量变化
2.3.5 居民文化程度的改变
改革开放初期,城镇和农村居民一直存在差距,差距的程度还不小。
随着国家的发展,城乡之间的差距程度虽然略有缩小,但是差距的问题一直存在。
一直以来由于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城镇居民的学历大多数还是比农村居民的学历要高,金华市政府意识到教育问题的严重性和本质性,开始抓市内的教育事业。
近些年来已有了一定的成果,如图2.8,初中升高中的学生人数自2002年开始有些忽高忽低,但是升学的比例始终在增加,2002年到2007年是升学比例的快速提高期,由87.01%上升到97.26%,之后2007年到2013年缓慢增加,已达到98.39%,快要接近100%,即从上初中开始的学生基本上都能高中毕业,有高中学历。
图2.8 近几年金华市初中升高中人数和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