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及腹主动脉瘤影像
- 格式:ppt
- 大小:24.52 MB
- 文档页数:88
腹主动脉动脉瘤ct诊断标准腹主动脉瘤..(abdominal.aortic,aneuysm,AAA)定义为腹主动脉局限性扩张250%正常动脉直径。
腹主动脉和髂动脉的直径与性别、年龄、种族、体表面积、动脉收缩和扩张等因素有关。
参照国外诊断标准,腹主动脉直径>30 mm时,临床可诊断为AAA[1]。
根据瘤壁结构,分为真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和夹层动脉瘤。
真性动脉瘤壁具有完整的动脉壁三层结构;假性动脉瘤瘤壁完整的动脉壁三层结构发生中断,血液经中断的血管壁流出动脉壁外,形成包裹性肿物;夹层动脉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动脉瘤,由主动脉夹层发展而来,血流进入动脉壁中层引起血管壁的分离和血管直径扩张[2]。
由于AAA病人的诊断、治疗以及管理较为复杂,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于2008年发布了《腹主动脉瘤诊断与治疗指南》。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AAA 在诊治理念、方式、策略等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为体现学科进展,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组织国内部分专家,结合最新研究结果,经过充分讨论,制订《腹主动脉瘤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针对AAA的诊断评估、治疗方式、术后随访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指导血管外科医师的临床实践。
1.血管直径的测量:在CT平扫或增强扫描中,观察腹主动脉的直径。
如果血管直径扩张达到了3cm,或者在CTA检查中发现腹主动脉瘤近心端的血管直径扩张超过近端正常血管直径的1/3,就可以诊断为腹主动脉瘤。
需要注意的是,在测量血管直径时,应将造影剂充盈的部分、腹壁血栓以及不稳定的斑块都考虑在内,这样才能得到真实的动脉瘤直径。
2.形态观察:CT检查还可以观察到动脉瘤的形态,包括是否出现搏动性的包块,这也是腹主动脉瘤的一个临床症状。
超声原创▏四种主动脉瘤的超声表现及其鉴别诊断主动脉瘤可发生在主动脉的各个部位。
主动脉呈局限性扩张膨大,升主动脉段内径大于40mm,腹主动脉段内径大于30mm,即可诊断为主动脉瘤。
一、梭形主动脉瘤1.二维超声心动图表现主动脉呈局限性梭形扩张,基底较宽,凸出度较小,与正常主动脉分界不清(图1)。
瘤壁回声增强,前后壁搏动方向相同。
当主动脉瘤较大时,壁菲薄,前后壁呈逆向运动,即收缩期前壁向前运动而后壁向后运动,内径有扩大现象。
2.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表现彩色多普勒显示扩张的主动脉内血流速度无明显增快。
当主动脉瘤累及主动脉根部引起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彩色多普勒于左心室流出道探及舒张期五彩镶嵌反流束(图2),频谱多普勒取样为舒张期高。
图1 梭形主动脉瘤图2 梭形动脉瘤所致主动脉瓣反流二、囊性主动脉瘤1.二维超声心动图表现(1)主动脉壁局部向外凸出,呈囊袋状扩张,与正常主动脉分界清楚,小者内径仅数厘米,而大者内径可达20cm 以上(图3)。
图3 囊性动脉瘤的二维超声心动图表现(2)瘤壁菲薄,有搏动现象。
(3)带蒂的主动脉瘤呈圆形,壁菲薄,无明显搏动,二维超声心动图极易误诊为囊肿。
2.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表现彩色多普勒于瘤口处探及瘤内五彩镶嵌血流(图4),脉冲多普勒显示入瘤的血流和出瘤的血流频谱方向完全相反,血流速度明显增快。
图4 囊性动脉瘤的彩色多普勒表现A.图显示囊性动脉瘤内五彩镶嵌血流信号,入瘤血流与出瘤血流完全相反;B.图显示囊性动脉瘤内血栓形成三、假性主动脉瘤1.二维超声心动图表现假性动脉瘤壁系由动脉周围组织与机化的血块构成,超声心动图显示主动脉壁的某一部位回声连续性中断,主动脉旁见异常无回声区,大多为圆形,并呈偏心性改变。
可有附壁血栓形成。
2.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表现彩色多普勒显示一股红色血流进入瘤内,入瘤处血流速度增快,而瘤体内血流缓慢,呈漩涡状(图5)。
图5 假性动脉瘤A.图显示一股红色血流进入假性动脉瘤内,入瘤处血流速度增快;B.图显示假性动脉瘤内血流缓慢,呈旋涡状四、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二维超声心动图表现(1)主动脉明显增宽,前后径≥ 40mm。
主动脉瘤与主动脉夹层的CT表现(一)一、主动脉瘤的概述动脉瘤的定义:血管扩张超过正常管径的50%。
(一)胸主动脉瘤的概述:升主动脉直径通常小于3.5cm,降主动脉小于3cm。
升主动脉内径大于4cm称为主动脉扩张,大于5cm称为动脉瘤;降主动脉内径大于4cm,称为动脉瘤。
在CT上,动脉瘤可呈长梭形或囊袋状(球形)例1.升主动脉梭形动脉瘤。
男,59岁,升主动脉明显增宽,呈梭形扩张,管腔内直径约52mm,管壁光整,未见充盈缺损。
2.主动脉弓梭形动脉瘤并附壁血栓。
男,70岁,反复胸闷不适8年,再发1周。
主动脉弓明显梭形扩张,管腔直径约6.9cm,管腔内密度不均,增强扫描侧壁见新月形充盈缺损,最厚约2.4cm。
另见腹主动脉下段明显梭形扩张,管腔直径约5.2cm3.升主动脉梭形瘤合并头臂干扩张、右锁骨下动脉梭形动脉瘤,右颈总动脉起始部明显迂曲,左侧椎动脉起始部明显迂曲,降主动脉走行迂曲。
女,84岁,我院CT平扫示升主动脉增宽。
CTA示:升主动脉明显增宽,呈梭形扩张,管腔内直径约50mm,降主动脉走行迂曲。
升主动脉上段、主动脉弓、降主动脉壁欠光整,见多发钙化斑。
4.升主动脉梭形动脉瘤,头臂干扩张,左颈总动脉起始部、右锁骨下动脉起始部迂曲,降主动脉走行明显迂曲。
主动脉粥样硬化。
女,65岁,反复咳嗽、咳痰15年,气促8年,加重4天。
CTA示:升主动脉明显增宽,呈梭形扩张,管腔内直径约53mm,主动脉弓、降主动脉壁欠光整,见多发钙化斑。
头臂干扩张,左颈总动脉起始部迂曲,右锁骨下动脉起始部迂曲,降主动脉走行明显迂曲。
(二)、腹主动脉瘤的概述正常腹主动脉直径(外壁至外壁)不超过3cm腹主动脉瘤的定义:动脉局部扩张超过正常大小的50%。
大多数腹主动脉瘤发生在肾动脉起始部下方的腹主动脉段,然后渐渐发展到一侧或双侧的髂动脉。
大多数腹主动脉瘤呈梭形,或表现为整个血管管腔均匀扩张。
CT平扫在评价动脉瘤大小方面有优势,但需确定附壁血栓以及有无夹层,必须使用对比剂,进行CTA检查。
主动脉分解是一种可能危及生命的病症,其中主动脉的内层有眼泪,大型血管从心脏中分化出来。
这种泪水可以让血液进入主动脉壁的层层,导致层层分离(解剖)。
斯坦福分类系统将主动脉分解分为两种主要类型:A型和B型。
A型分解涉及上升主动脉,而B型分解涉及下降主动脉。
成像在主动脉分解的诊断和管理中发挥关键作用。
非连续(平面)和对比增强成像技术都通常用于评估疑似主动脉分解的患者。
在平面成像方面,出现拓宽的介质和、或异常的主动脉轮廓可能会引起对主动脉分解的怀疑。
然而,平面成像的敏感性有限,往往需要用对比增强的成像进行进一步评价。
对比增强 CT血管造影术是主动脉分解诊断和分类所选择的成像方式。
它允许对主动脉及其分支进行详细的可视化,并能准确识别解剖的存在和范围。
在对比增强的CT成像上的关键发现包括存在一个动脉侧翼,它代表着主动脉壁撕裂的现场,以及存在一个假的路门,这是解剖后形成的主动脉壁内的一个通道。
除CT血管造影外,核磁共振和转录回声心电图是其他的成像模式,可
用于评价主动脉分解。
然而,由于CT血管造影术的普及性和高诊断精度,它仍然是主要的成像工具。
主动脉分解是一种严重的病情,需要迅速,准确地诊断。
成像,特别是对比增强的CT血管造影术,在主动脉分解的诊断和分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及早确认和适当管理对改善病人的结果至关重要。
腹主动脉瘤ct标准
腹主动脉瘤的CT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血管直径的测量:如果血管直径大于正常直径的倍,可以诊断为腹主动脉瘤。
正常人的血管直径一般为\~2cm,而腹主动脉瘤的血管直径会明显增大。
2. 瘤体大小的判断:如果瘤体的直径大于近端正常血管直径的1/3,或者短期内变化较大,如半年内直径增加了,可以诊断为腹主动脉瘤。
3. 血管形态的观察:在CT平扫的情况下,如果观察到血管形态发生了扩张或扭曲,可以考虑为腹主动脉瘤。
4. 增强检查:通过增强检查可以进一步明确诊断,同时可以精确地测量血管直径。
如果腹主动脉局部的扩张达到了3cm,可以诊断为腹主动脉瘤。
5. 周围组织的观察:在测量动脉瘤的直径时,不仅要考虑血管内造影剂充盈的部分,还要包括外面腹壁的血栓、不稳定的斑块等周围组织,因为这些组织也可能对动脉瘤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的检查结果,可以更加准确地诊断腹主动脉瘤。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标准可能会因不同医疗机构和医生而有所差异,因此在实际诊断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