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展厅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61.00 KB
- 文档页数:10
博物馆安全防范系统设计博物馆安全防范系统设计博物馆安全防范系统设计【1】摘要:本文根据博物馆对安防系统的具体要求,介绍博物馆安防系统的组成、设计各子系统等内容。
关键词:博物馆技术防范入侵报警闭路电视监控出入口控制供电与防雷。
博物馆是国家重要的文化基础。
馆藏文物是人类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及科学等无形的价值,根据博物馆的发展趋势及现状,国家在建设大量的博物馆,尤其是在2008年3月实行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更加体现文化资源的魅力得以展示,为了确保文物安全,安全防范系统作为文物保护的技术防范措施,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运用电子技术手段,设计合理、完善、稳定、可靠的安全防范系统。
1 人防、物防(实体防范)人力防范和实体防范是传统的防范手段,是安全防范的基础,实体防范就是物体防范,在不影响布展、使用及总体设计的前提下,把周界防护设施、门、窗、展柜做的坚固,不留给犯罪份子任何机会。
展柜最好是采用防爆玻璃、加胶玻璃或加装防暴膜。
中心控制室的实体防护也非常重要,并具备独立卫生间。
2 技术防范贯彻以“预防为主,防打结合,防范于未然”的方针,以物防、技防和组织管理防范相结合的原则,按照“全方位防护”的指导思想,将犯罪份子控制在防护区域之外或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为打击犯罪行为提供有利条件及取证,使防范目的得到充分的发挥,实现防盗、抢及延迟犯罪行为、安保人员出动配合等作用。
既要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信技术和智能图形显示技术,又要结合博物馆的特点,从实际使用功能、陈列布展设计及需求出发,采用先进、成熟、可靠的电子技术,对每个子系统实行监测、控制及管理,并与其它相关联的系统进行有效的结合,调动一切可利用资源,使其最大的发挥功能及效率。
2.1 入侵报警系统(1)周界报警。
周界防护是入侵报警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它能第一时间为值班人员处理警情提供有力的依据,目前国内常用的周界报警设备为:主动红外对射探测器、振动电缆、泄漏电缆、电子围栏、高压防护网、视频移动报警等产品。
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博物馆是保护和展示文物和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因此博物馆的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关于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的要点。
首先,博物馆应该建立完善的入口安检制度。
这包括安装金属探测器、行李和包裹的安全检查设备以及监控设备。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减少携带危险物品进入博物馆的风险。
其次,文物陈列区域应有严格的访问控制。
只有经过合格培训的博物馆工作人员可以进入这些区域。
此外,还可以使用视频监控、入侵报警系统以及防火系统等设备来保护文物免受损坏或失窃的风险。
另外,博物馆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应急预案。
这些预案应包括火灾、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等各种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
为了确保这些预案的有效执行,应进行定期演练,并确保员工了解应急撤离路径和设施,并熟悉危险物质的处理方法。
此外,博物馆的建筑物和设施本身也需要考虑安全因素。
建筑物应符合相关建筑规范,如抗震、抗火等。
电气设备和照明设备应定期维护和检查,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并防止火灾等事故的发生。
最后,博物馆应加强网络安全。
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博物馆开始数字化文物和展览,这也使得网络攻击成为一个潜在的威胁。
博物馆应采取合适的网络安全措施,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数据备份等,以保护数字文物和信息的安全。
总之,文物系统博物馆的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是保护文物和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设置入口安检、访问控制措施、建立应急预案、加强建筑设施安全以及增强网络安全等措施,可以确保博物馆的安全运行,并最大程度地减少文物被盗、损坏或丢失等风险。
序言湖北省位于长江中游,武汉位于湖北省地域中部,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与汉水交汇处。
明朝是湖北经济发展的巅峰时期之一,明藩王文化不仅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还对湖北明清文化有着重要影响。
明朝为了加强统治,往往选择重要城邑和土壤肥沃的地方,将皇子分封为当地藩王,共有藩王220余位。
湖北因经济繁荣,成为当时藩王最多的地区之一,楚、湘、辽、郢、襄等共44位藩王均受封在湖北。
湖北明代藩王博物馆位于武汉市黄陂区木兰风景区内,占地161亩,包括陈列馆、文物库房建筑、文物整理修复用房建筑等,将集中展示全省明清古建筑和历史文物。
全国现已清理或发掘的明藩王墓仅10余处,其中湖北已清理和发掘的明藩王墓就有5处。
累计出土的明藩王文物数量之多、文物之精美程度,也为全国之首。
1990年发掘的武昌龙泉山明楚昭王墓、2001年发掘的钟祥明梁庄王墓,2005年发掘的钟祥明郢靖王墓,不仅再现了绚丽的地下宫殿建筑,而且还出土了大量的精美珍贵的文物。
如梁庄王墓出土文物5100余件,其中金、银、玉器有1400余件,珠饰宝石则多达3400余件。
其规模仅次于明代皇陵——定陵。
为此,对博物馆的安防工作也提出了更新、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安全工作成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做到万无一失。
鉴于以上情况,我们根据以前所做博物馆和借鉴其他博物馆安防系统的经验,通过反复调研和论证,本着高起点,高标准,广泛吸收先进技术,造价合理,质量可靠,操作简便,易于扩充的原则,编写了《湖北明代藩王博物馆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设计方案》,敬请专家审议。
第一章湖北省明代藩王博物馆工程概况1、任务来源我公司()受博物馆的委托,根据博物馆编制的《博物馆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设计任务书》以及《博物馆现场勘察报告》,并按照GA/T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和遵照GB/T16571-1996《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以及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所规定的内容,负责本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的方案设计。
1博物馆安全防范系统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与系统模式1.1依法进行原则博物馆安全防范系统设计必须对国家相关法律与标准进行研究,结合相关法律与标准的要求,进行博物馆安全防范系统设计,保证博物馆安全防范系统设计的合法性、合理性和规范性,从而满足对博物馆藏品进行全面保护的需求。
1.2因地制宜原则设计人员在进行博物馆安全防范系统设计时,应当对工程设计任务书、博物馆建筑图纸、现场资料等进行全面掌握,按照因地制宜原则,进行博物馆安全防范系统的设计,使得博物馆安全防范系统设计方案具有可行性,有助于博物馆安全防范水平的提升。
1.3防范效果原则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博物馆防范目标的等级,进行防护体系的纵深化完善,结合防范目标的保护需求,精细化进行防范区域的划分,对博物馆周边环境、内部区域、禁区等进行全面监控,保证博物馆防范效果。
1.4技防、人防、物防相结合原则设计人员在进行博物馆安全防护系统设计时,可以根据安全防护需求,把技防、人防与物防完美结合,实现全面、动态化防护系统,避免防护死角的出现,从而保障博物馆安全防护效果达到最优。
1.5框架合理原则在进行博物馆安全防护规划设计和设备选择时,应当坚持框架合理原则,做好软件与硬件的结合,保障博物馆安全防护的可靠性、兼容性与系统性,不仅可以提升博物馆的抗干扰和抗破坏能力,还可以做好博物馆的系统维护,促进博物馆安全防护效果提升。
1.6现行博物馆管理系统模式博物馆管理系统是一个数字化综合管理系统,以博物馆藏品为中心,以登记与业务审批为主线的动态管理,实现博物馆藏品数字化信息全面管理和利用,使得博物馆藏品管理业务流程更加规范,藏品管理利用更加高效安全。
如表1所示,博物馆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目前,博物馆管理系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因此,设计人员可以结合博物馆管理系统,进行博物馆安全防范系统的设计,保证安全防范系统可以对管理系统进行保护,不仅可以保证博物馆藏品的安全,还可以【作者简介】仪明源(1983-),男,山东潍坊人,工程师,从事运筹学与控制论研究。
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最新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最新版)Ⅰ一般规定1本节内容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的安全防范工程。
包括考古所(队)、文物商店等存放文物的单位与建筑的安全防范工程。
2根据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的特点,安全防范工程设计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1对相关业务活动的文物流、人员流、车流和信息流进行分析,分清内外不同流向与相互之间的界面,以利全面防护。
2优先选择纵深防护体系,区分纵深层次、防护重点,划分不同等级的防护区域。
由于外界环境条件或资金限制不能采用整体纵深防护措施时,应采取局部纵深防护措施。
3保证现场环境条件下系统不间断运行的可靠性。
4文物博物馆与其他单位为联体建筑群时,其安全防范系统必须独立组建。
5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博物馆使用时,安全防范工程设计必须符合文物保护要求,不应造成文物建筑的损伤,不得对原文物建筑结构进行任何改动。
6安全防范系统应采取自敷专线,并建立专用的通信系统。
7为适应陈列设计、功能布局调整的需要,线缆走线和布防点位置的设置宜留有一定的调整性与冗余度。
3根据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的特点,安全防范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第3章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安全防范系统应具有非法行为控制、应急处置和日常安防日志管理等功能,宜结合建筑物特点和出入口管理的要求,安装防爆安全检查装置。
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最新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最新版)Ⅰ一般规定1本节内容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的安全防范工程。
包括考古所(队)、文物商店等存放文物的单位与建筑的安全防范工程。
2根据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的特点,安全防范工程设计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1对相关业务活动的文物流、人员流、车流和信息流进行分析,分清内外不同流向与相互之间的界面,以利全面防护。
2优先选择纵深防护体系,区分纵深层次、防护重点,划分不同等级的防护区域。
由于外界环境条件或资金限制不能采用整体纵深防护措施时,应采取局部纵深防护措施。
3保证现场环境条件下系统不间断运行的可靠性。
4文物博物馆与其他单位为联体建筑群时,其安全防范系统必须独立组建。
5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博物馆使用时,安全防范工程设计必须符合文物保护要求,不应造成文物建筑的损伤,不得对原文物建筑结构进行任何改动。
6安全防范系统应采取自敷专线,并建立专用的通信系统。
7为适应陈列设计、功能布局调整的需要,线缆走线和布防点位置的设置宜留有一定的调整性与冗余度。
3根据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的特点,安全防范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第3章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安全防范系统应具有非法行为控制、应急处置和日常安防日志管理等功能,宜结合建筑物特点和出入口管理的要求,安装防爆安全检查装置。
地方规范: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范工程管理规范1. 引言为了保护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确保文物及相关设施的完好和持久保存,制定本管理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地方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防范工程管理,旨在从规范工程管理流程、加强安全设施建设和维护等方面提高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防范水平。
2. 术语和定义2.1 术语表本规范中,以下术语应按照如下定义理解和使用:•博物馆:指收藏、研究、展示和宣传历史文物、艺术作品等的场所。
•文物保护单位:指依法划定并保护的具有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文物或文化遗址。
•安全防范工程:指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为保护文物及相关设施,通过建设安全设施、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等采取的措施。
•安全设施:指用于预防、消防、报警、监控和紧急处置等目的的设施,包括但不限于安全门禁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消防设备等。
•安全管理制度:指规范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安全管理的制度文件,包括但不限于安全培训计划、应急预案等。
3. 项目管理3.1 安全防范工程管理计划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应制定安全防范工程管理计划,明确工程目标、分工和时间进度。
管理计划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工程目标:明确防范工程的目标和要求,包括文物保护、安全管理等方面。
•工程分工:确定各项工程的负责部门和责任人。
•时间进度:制定工程实施的时间计划,确保按时完成工程。
3.2 工程实施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应按照管理计划实施工程,并确保实施过程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
工程实施应注意以下事项:•工程设计:根据需要,委托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的设计单位进行安全防范工程设计。
•工程施工:根据设计方案,委托具备相关施工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工程建设和设备安装。
•工程验收:工程竣工后,应进行验收,确保安全设施符合设计要求并达到预期效果。
3.3 工程维护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应建立工程维护制度,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安全设施。
工程维护应包括以下内容:•设备检查:定期对安全设施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GB/T 16571—1996前言本标准是GA-27《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拿权防护级别的规定》的配套标准,对问系统安全防范工程设计提出了应该遵循的规范,从而使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贯彻落实更具有操作性。
本标准的编写思路是:1. 与GA-27标准的主题即:三中风险等级和对应的防护级别紧密联系,提出九种设计规范式;2. 与工程程序要求相联系,突出了工程设计前对工程进行现场勘察的规范与要求;3. 突出工程设计特点,不与各种相关联的产品标准中的有关内容相重复;4. 基本不涉及工程安装、施工、维修方面的要求;5. 强调实体防护在文物系统防范中不可忽略的作用;6. 强调总体防范效果。
本标准没有对应的国际或国外先进标准,在具体内容上,参考采用了一些国外先进安全防范系统设备中的功能,结果国内的文物系统安全防范工程审核时的经验总结以及工程验收中的发现的具体问题,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防范性的要求。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西标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国家文物安全技术防范工程审核组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郝文起、杜绍熔、姜福成、郭远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物系统博物馆GB/T16571—1996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Designed criterion of security and alarmEngineering for cultural museums series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的设计要求,是设计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的技术户依据。
本标准使用于文物系统别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商店、考古研究所和其他收集文物标本的场所。
工艺美术、档案馆大呢感可参照使用。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应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有效。
所有标准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发各方面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0408.1-89 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GB 12663-90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A 25-92防盗安全门GA 27-92 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 一级防护目标class one protection object确定为一级风险的文物和部位为一级防护目标。
F1表示。
3.2 二级防护目标class two protection object确定为二级风险的文物和部位为二级防护目标,用F2表示。
3.3 三级防护目标class three protection object确定为三级风险的文物和部位为三级防护目标,用F3表示。
3.4 监视区surveillance area室外周界报警或周界栏杆所组成的警戒线与防护区边界线之间所覆盖的区域。
3.5 防护区protection area充许公众出入的防护目标所在区域。
3.6 禁区restricted area储存、保管防护目标的库房、保险柜、修复室和其他不充许公众出入的区域。
3.7 纵深防护体系longitudinal protection systems设有监视区、防护区和禁区的防护体系。
4 现场勘察4.1 勘察内容现场勘察是进行工程技术设计的基础,勘察内容与要求如下:a) 按照GA27第3章的有关条款,根据用户对房屋的使用安排和藏品情况,确定一级防护目标,二级保护目标和三级保护目标的具体区域和位置;b) 在防护区域内,一般以房屋建筑的分隔作为防护区域的边界,分防护区域内含有几种不同的级别的防护目标时,应按照GA27第3章的有关规定,确定其风险等级。
也可以在分防护区域内,针对不同级别的防护目标设立不同的防护段;c) 勘察确定禁区的边界,库房内部要按照防护要求,勘察实体防护屏障安装位置;d) 勘察确定文物保护单位监视区边界,测量周界长度,确定周界大门的位置和数量,记录四周交通和房屋状态,根据实际地形、地物提出周界报警戒的基本防护形式,以作为周界报警设计的抑郁之一e) 勘察确定防护区域的边界,防护去呀的边界应与室外警戒周界保持一定距离,所有分防护区域都应划在防护区域的边界区域边界内,防护边界需要设置周界报警或周界实体屏障时,要对设置位置进行实地勘察,做为周界报警或周界平衡真纳感的设计依据;f) 勘察确定监视区、防护区[禁区的所有出入口的位置、门洞尺寸、用途、数量、重要程度并要进记录,以此作为选择出入口控制方式的基本依据;g) 勘察防护区域内的所有窗户包括天窗,并标注其外形的尺寸,作为防盗窗栅的设计依据;h) 勘察确定摄像机的安装位置,要进行现场摸似实验,一天的光照度变化和也可能提供的光照度情况要进行记录,监视范围和图像质量应符合9.3.6条的要求,方可作预定安装位置;i) 对防护目标部位,应测量其附近生产的有规律性的电磁波幅摄强度,对无线电干扰强度高的区域要进行记录,以作为系统抗干扰设计的参数;j) 调查一年中室外最高温度、湿度、风、雨、雾、雷电和最低温度变化情况及持续时间(以当地气象资料为准),以作为室外入侵探测监视系统设计时的依据之一;k) 各种探测装置的安装位置,要进行实地勘察,进行现场摸似试验,符合探测范围要求,放可作为预定安装位置,对安装高度、出线口的基本位置应标记在平面图上;l) 勘察确定通风管道、暖气安装及其他热源的分布情况。
4.2 勘察记录4.2.1 勘察后要按比例绘制以下工程表(图上表明有关尺寸):a) 周界监视区域,防护区域和禁区区域划分平面图;b) 出入口、窗的位置和地下通道的走向平面图;c) 摄像机、探测器、报警照明灯等各种器材的似安装位置图;d) 管线走向、出入口平面图;e) 中心控制四室平面图以及控制室管线进出的位置图f) 防护区域内展柜位置或陈列位置平面布置图;g) 光照度变化、电磁波辐射强度数据表;h) 总体平面图。
4.2.2 勘察后应写表1。
表1 环境数据表1~2月3~4月5~6月7~8月9~10月11~12月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最大湿度风力降雨雾雷电4.2.3 勘察记录应作为正式技术文件存档,并有甲、乙方技术负责人签字。
5 工程设计原则5.1 防护体系文件安全防范工程应优先选择体系,由于外界环境条件和资金限制不能采用纵深防护措施时,F1应为局部纵深防护体系。
5.2防范功能文物安全防范系统工程应具备防入侵、防盗窃、防抢劫功能其防范能力与设计任务书的约定相一致。
5.3传输传输系统一般宜自敷专线传输报警信息,并配以必要的有线、无线转接装置,形成以有线传输为主,无线传输为铺的报警传输系统。
5.4 冗余性系统设计要有用户认可的冗余性,以利于系统扩展时对功能和容量的要求,区域探测技术应不少于2~3种5.5 盲区要求在防护区域内,入侵探测器盲区边缘与保护目标的距离不得小于5m。
5.6 灯光照度监视区应设置周界装置,警戒线需要灯光照明时,两灯之间距离地面高度1m处的最低灯光照度,应在20~40lx范围内。
5.7 禁区禁区一般设置出入口控制装置,中心控制室一般宜设在禁区内。
5.8 抗雷电室外探测、传输系统应考虑有适应当地具体条件的抗雷电干扰措施和在自然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的能力。
5.9 布线5.9.1 系统布线时,一般应采用金属管、硬质塑料管或塑料线槽进行保护。
5.9.2 导线敷设后,应认证对线,并加上识别标记,每个回路导线对地绝缘电阻值不小于20M Ω。
5.9.3 塑料导管和线缆均应阻燃。
5.10 接地私通应有良好的接地,控制室设专用接地干线,与防雷地线的距离不小于5m。
专用接地干线应使用铜芯绝缘电线或电缆,接地电阻小于过等于4 Ω。
5.11 安全性工程选用的器材应符合GB 10408.1中5.8和GB 12663中6.8要求。
5.12 防护措施以下所列的各种方式,均可视为一种安全防范措施,也可看作是一道防线。
周界报警栅栏;玻璃破碎白净装置组成的窗警戒系统;通道安装的压力探测系统;对目标进行控制的电视监控系统;视频报警系统;控制空间某一区域的入侵移动探测系统;埋入式音探测系统;埋入式泄露电缆探测系统;室内报警照像联动系统;固定或移动式紧急报警系统;防弹、防盗玻璃展柜;组合式文物保险柜、防盗保险柜;防盗安全门、栅窗;隔离水泥砖墙;可移动实体防护屏障;强光照明系统;警戒器械;哨兵、警卫;其他措施。
6 一级风险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6.1 一级风险大型工程确定为一级风险且工程投资规模在100万元以上的仿单工程,其设计规模以下:a) 组成为微型计算机为核心的报警系统和电视监控系统,中心控制室设在禁区内;b) 建立以有线传输为主,无线传输为铺的报警信息传输系统,控制中心与所有通道出入口、展厅建立有线对讲系统;c) 具有三种以上不同探测技术组成的交叉入侵探测系统;d) 具有电视图像复核为主,现场声音复核为铺的报警信息复核系统;e) 设有出入口控制系统;f) 具有周界报警系统;g) 设置实体屏障保护装置;h) 用户终端和上一级报警接收中心,可实施双向通信,并有现场处境指挥系统;i) 一级文物展柜应吓唬于24h设防状态;j) 库房配置组装式文物保险库或防盗保险柜;k) 设置不间断电源。
6.2 一级风险中型工程确定为一级风险且工程投资规模在30万以上的安全防范工程,其设计过a) 建立由微型计算机为核心发报警控制中心,中心控制室设在禁区或反户区域内;b) 建立以专用传输线或公共电话网组成的有线传输系统,控制中心与所有通道出入口建立有线对讲系统;c) 三种以上不同探测技术组成的交叉入侵探测系统;d) 以声音为主,电视图像复核为铺的报警信心复核系统;e) 重点位置设有出入口控制装置,设置监控摄像机;f) 设置室内周界报警;g) 一级文物设置实体保护装置,一级文物展柜应安装报警装置;h) 与上一级报警指挥中心有双向通信、配置无线通信基地台和手持通信机;i) 库房配置组装式文物保险库或防盗保险柜;j) 设置不间断电源。
6.3 一级奉贤小型工程确定为一级风险且工程投资规模在30万元以下的安全防范工程,其设计规范如下:a) 报警值班室设有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多路报警控制器,报警值班室设在防护区域内;b) 建立与声音探测器相符核心的入侵探测系统,探测技术不小于三种;c) 设置实体防护装置,一级文物展柜应有报警装置;d) 重点目标实施电视监控;e) 与上一级报警中心实施双向通信;f) 具有自动换备用电源;g) 文物修复室、库房设出入口真空制装置。
7 二级风险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7.1 二级风险大型工程定为二级风险且工程投资规模在100万元以上的安全防范工程,其设计规范如下:a) 组成以微型计算机为核心的报警系统和电视监控系统,重型控制室设在禁区或防护区内;b) 建立以有线传输为主,无线传输为铺的报警信息传输系统;c) 重要通道实施电视监控,重点防范区域实施声音复核;d) 设置室外或室内周界报警系统;e) 三种不同探测技术组成入侵探测系统;f) 一级文物设置专用实体保护装置,一级文物设置专用实体保护装置,一级文物展柜应安装报警装置;g) 与上一级文物报警中心实施双向通信,配置无线通信基地台和手持通信机,控制中心与各通道、出入口建立有线对讲系统;h) 库房配置组装式文物保险库或防盗保险柜;i) 设置不间断电源;7.2 二级风险中型工程确定为二级且工程投资规模在30万元以上的安全防范工程,其设计规范如下:a) 组成由微型计算机为核心的报警控制中心,中心控制设在防护区域内;b) 三种不同探测技术组成入侵探测系统;c) 重要通道和重点防范区域建立声音复核为主、电视图像复核为铺的报警信息复核系统;d) 一级文物设置专用实体保护装置,一级文物展柜应安装报警装置;e) 与上一级报警中心有双向通信,配置无线基地台和手持中心与各通道、出入口、展厅建立有线对讲系统;f) 库房配置防盗保险柜;g) 设置不间断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