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隧道(隧道结构构造)
- 格式:ppt
- 大小:7.71 MB
- 文档页数:51
隧道结构构造山岭隧道结构由主体建筑物和附属建筑物两部分组成。
隧道的主体建筑物是为了保持隧道的稳定,保证车辆的安全运行而修建的,由洞身、衬砌和洞门组成。
在洞口容易坍塌或有落石的危险时,还需要加筑明洞隧道的附属建筑物是为了养护、维修工作的需要以及满足排水、供电、通信和通风等方面的要求而修建的。
隧道的附属建筑包括:临时停车带、防排水设施、大小避车洞(普铁)、综合洞室、电缆槽、长大隧道的通风设施等。
隧道附属建筑物,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
3.1 洞门类型及构造3.1.1 隧道洞门作用隧道两端都要修建洞门。
洞门的作用是保持洞口仰坡和路堑边坡的稳定,汇集和排除地面水流,保护洞门附近岩土体的稳定,确保行车安全。
洞门的作用有以下几方面:(1)稳定边坡、仰坡。
洞口开挖施工后,附近边坡、仰坡裸露的岩体不断风化,容易滚落甚至滑塌,导致堵塞路面和洞口,砸坏线路轨道,威胁行车安全。
修建洞门就可以避免或减小这些危害。
(2)引排地表水。
雨季洞口地表水如不引排,可能会淹溺线路,引起边、仰坡滑塌,危及行车安全,修建洞门及截排水沟,可以使隧道洞口免遭降雨影响。
(3)装饰作用。
修建美观的洞门对隧道洞口可以起到装饰作用,城市、景区的隧道尤其需要结合所处环境美化洞门。
3.1.2 隧道洞门形式隧道洞门形式的选择应在保障安全的同时考虑洞门美化和环境美化。
不同地址的隧道洞门构造形式各有特点。
山岭隧道洞门形式主要有:环框式洞门、翼墙式洞门、柱式洞门及台阶式洞门等。
水底隧道的洞门通常与附属建筑物(如通风、供电、发电间、管理所、监控室等)结合在一起修建。
城市道路隧道因其交通量比较大,对洞门建筑的安全要求和艺术要求都比较高。
1.环框式洞门当隧道洞口岩层坚硬、整体性好、节理不发育且不易风化(Ⅰ~Ⅱ级围岩),路堑开挖后仰坡极为稳定,又无较大的排水量要求时,可采用环框式洞门(图3-1),以起到加固洞口、防止落石的作用。
环框与洞口衬砌可用混凝土整体灌筑。
图3-1 环框式洞门2.端墙式洞门当地形开阔,岩土体基本稳定(Ⅱ~Ⅲ级围岩),边坡仰坡不高时,隧道轴线与坡面基本正交,常采用端墙式洞门(图3-2)。
一、引言随着我国高铁事业的快速发展,隧道工程在高铁建设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盾构技术作为隧道施工的重要手段,其安全、高效、环保等特点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提高隧道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确保隧道施工质量,本次实训针对隧道高铁盾构技术进行了深入学习和实践。
以下是本次实训的总结。
二、实训目的1. 了解隧道高铁盾构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施工工艺;2. 掌握盾构机的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3. 熟悉隧道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4.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实际操作水平。
三、实训内容1. 盾构技术基本原理盾构技术是一种利用盾构机在地下进行隧道施工的技术。
盾构机由前盾、后盾、中间盾、刀盘等部分组成,通过刀盘的旋转和推进,实现隧道的开挖和衬砌。
盾构机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高、环境影响小等优点。
2. 盾构机操作方法盾构机的操作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组装与调试:根据隧道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盾构机型号,并进行组装和调试。
(2)掘进:启动盾构机,通过刀盘旋转进行隧道开挖,同时推进盾构机向前。
(3)衬砌: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同步进行衬砌施工,确保隧道结构的稳定。
(4)出土与泥浆处理:将开挖出的土体通过出土系统运出隧道,并对泥浆进行处理。
3. 隧道施工质量控制(1)地质勘察:准确掌握隧道地质条件,为盾构机选型和施工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2)施工方案:根据地质条件和隧道结构要求,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3)施工监控:实时监测盾构机掘进过程,确保施工质量。
(4)质量控制:严格控制隧道衬砌厚度、混凝土强度等指标,确保隧道结构安全。
4. 团队协作与实际操作(1)团队协作:盾构施工过程中,需要各工种人员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施工任务。
(2)实际操作:通过模拟盾构机操作,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实训收获1. 理论知识方面:掌握了盾构技术的基本原理、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2. 实践操作方面:提高了盾构机的操作技能,增强了实际操作水平。
3. 团队协作方面:培养了团队协作意识,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8 隧道8.1 一般规定8.1.1 隧道设计必须考虑列车进入隧道诱发的空气动力学效应对行车、旅客舒适度、隧道结构和环境等方面的不利影响。
8.1.2 隧道衬砌内轮廓应符合建筑限界、设备安装、使用空间、结构受力和缓解空气动力学效应等要求。
8.1.3 隧道结构应满足耐久性要求,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应为100 年。
8.1.4 隧道主体工程完工后,应对其特殊岩土及不良地质地段基底的变形进行观测。
8.1.5 隧道辅助坑道的设置应综合考虑施工、防灾救援疏散和缓解空气动力学效应等功能的要求。
8.1.6 隧道结构防水等级应达到一级标准。
8.2 衬砌内轮廓8.2.1 隧道衬砌内轮廓的确定应考虑下列因素:1 隧道建筑限界;2 股道数及线间距;3 隧道设备空间;4 空气动力学效应;5 轨道结构形式及其运营维护方式。
8.2.2 隧道净空有效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1 设计行车速度目标值为300、350km/h 时,双线隧道不应小于100m2,单线隧道不应小于70 m2。
2 设计行车速度目标值为250km/h 时,双线隧道不应小于90 m2,单线隧道不应小于58 m2。
8.2.3 曲线上的隧道衬砌内轮廓可不加宽。
8.2.4 隧道内应设置救援通道和安全空间,并符合下列规定:1 救援通道1)隧道内应设置贯通的救援通道。
单线隧道单侧设置,双线隧道双侧设置,救援通道距线路中线不应小于2.3m。
2)救援通道的宽度不宜小于1.5m,在装设专业设施处可适当减少;高度不应小于2.2m。
3)救援通道走行面不应低于轨面,走行面应平整、铺设稳固;2 安全空间1)安全空间应设在距线路中线3.0m 以外,单线隧道在救援通道一侧设置,多线隧道在双侧设置;2)安全空间的宽度不应小于0.8m,高度不应小于2.2m。
8.2.5 双线、单线隧道衬砌内轮廓如图8.2.5-1~4 所示。
图8.2.5-1 时速250km/h 双线隧道内轮廓(单位:cm)图8.2.5-2 时速300、350km/h 双线隧道内轮廓(单位:cm)内轨顶面路中线隧线线中道线线中路隧道中线内轨顶面线路中线图8.2.5-3 时速250km/h 单线隧道内轮廓(单位:cm)线线路中隧线道中内轨顶面图8.2.5-4 时速300、350km/h 单线隧道内轮廓(单位:cm)8.3 隧道衬砌8.3.1 暗挖隧道应采用复合式衬砌,明挖隧道应采用整体式衬砌。
汇报人:日期:CATALOGUE目录•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概述•高速铁路隧道设计•高速铁路隧道施工•高速铁路隧道安全与质量控制•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案例分析•总结与展望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概述01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是指为满足高速列车行驶需要,在地质条件下利用工程机械修建的隧道。
定义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需要考虑到隧道内的空气动力学效应、隧道结构设计、施工方法等因素。
特点定义与特点通过修建高速铁路隧道,可实现列车的高速通行,提高铁路运输能力和效率。
提高铁路运输能力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提高安全性高速铁路隧道能够穿越山地、丘陵等复杂地形,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高速铁路隧道具有较好的封闭性,能够减少外部环境对列车行驶的影响,提高列车行驶的安全性。
030201高速铁路隧道工程的重要性高速铁路隧道工程的历史与发展高速铁路隧道工程起源于20世纪初,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
发展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隧道工程建设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未来还将继续推进高速铁路隧道工程建设,提高铁路运输能力和效率。
高速铁路隧道设计02根据施工条件、线路要求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断面形状,如圆形、马蹄形、矩形等。
隧道断面形状根据列车通行、施工安全、结构稳定及地质条件等因素,确定合理的隧道横断面尺寸。
隧道横断面尺寸为保证列车安全舒适地运行,隧道内应保持规定的净空面积和净空高度。
隧道净空隧道断面设计根据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岩体结构特征等因素,对围岩进行分级,以便于选择适当的支护类型和参数。
围岩分级包括喷射混凝土、锚杆、钢支撑等,提供足够的支撑力,防止围岩变形和破坏。
初期支护在初期支护的基础上,采用更强的支护措施,如钢筋混凝土衬砌等,以增加隧道的整体稳定性。
二次支护隧道支护结构设计排水设计通过设置排水沟、排水管等设施,将地下水排出隧道外,以防止积水对隧道结构造成不利影响。
防水设计采用防水卷材、防水涂料等材料,防止地下水渗透进隧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