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年级趣味语文课PPT
- 格式:ppt
- 大小:6.38 MB
- 文档页数:7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趣味语文》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成语、对联、歇后语等趣味语文的基本知识,丰富学生的语文积累。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成语、对联、歇后语的含义和用法。
重点:成语接龙、趣味对联的创作和欣赏、歇后语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学具:成语卡片、对联纸、画笔、彩纸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成语接龙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趣味语文的世界。
2. 讲解:讲解成语、对联、歇后语的基本知识,结合课件展示,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些趣味语文的特点和魅力。
3. 实践:a. 成语接龙:分组进行成语接龙比赛,要求每个同学都要参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b. 趣味对联:学生自由创作对联,互相欣赏、评价,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c. 歇后语:给出一个情境,让学生用歇后语来形容,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成语接龙的规则和技巧2. 趣味对联的欣赏和创作方法3. 歇后语的含义和用法七、作业设计1. 成语接龙:至少完成5个成语接龙,每个成语都要写明意思。
作业答案:1. 成语接龙示例:海阔天空→空谷幽兰→兰心蕙质→质疑问难2. 趣味对联示例:上联:阳光明媚;下联:春暖花开。
3. 歇后语示例:(1)今天天气很好:风和日丽;(2)小明跑得很快:风驰电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成语、对联、歇后语的掌握程度,以及课堂参与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积累成语、对联、歇后语,提高语文素养。
同时,可以组织一次趣味语文知识竞赛,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讲解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5. 作业设计及答案的合理性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施一、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讲解1. 成语的讲解:不仅要解释成语的意思,还要介绍成语的出处、用法和故事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三年级语文-趣味课堂今天,我来到搏力作文班,只见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题,3。
5(打一成语),同学们看了看,傻眼了,都如坠云里雾中,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经过老师的一番指点,我们才恍然大悟,随之脱口而出:“不三不四!”老师赞许说:”不错!”这时,老师又发给我们一张卷纸,其中有几道题很有趣味:比如说数字猜成语其中有几道:1、2、3、4、5、6、0、9,同学们都绞尽脑汁,冥思苦想,还是猜不出来。
“一到十,少了几个数呢?”老师一边提示一边看着我们。
“七零八落!”我迫不及待脱口而出。
“很好!”老师很兴奋,朝我点点头。
还有一道:1+2+3,这个题有点难度了,老师给我们解释说:1后面是2,2后面是3。
同学们茅塞顿开,“接二连三!”“好!”老师自豪的环视了一下我们。
还有:,这个数字,我顿时脱口而出:“三五成群!”掌声响了起来。
除了趣味谜语中的几道题,比如说,“笑死人了”(踢一成语),同学们昏了,埋怨道:“题难死去了……”经过老师冷静的给我们表述:“苦笑就是趣的意思,死去就是悲的意思,这就是什么成语呢?”这时,牛雨洁喊:“乐极生悲!”答错了,老师说道。
除了《西游记》人物小子集,老师问同学们:西游记里存有几个人物?同学们斩钉截铁说道:“当然就是四个呀!”老师困惑说道:“不对,不光就是他们四个,除了妖精和神仙。
”同学们深入细致想要了想要,异口同声的说道:“聚精会神!”老师兴奋的说道:“对了”。
通过这节趣味课堂,我学到了许多奇形怪状的成语,如“最难做的饭——无柴之炊”,“最大的手术——脱胎换骨”……成语的世界真奇妙,我越来越喜欢语文了。
多年来,好心的老师们为了加强教学效果,常常给学生布置各种各样大量的作业,但很难把学生逼迫上“自暴自弃”之路。
直面新世纪对技术创新人才的市场需求,老师们何不在布置作业上动动脑,多设计一些有助于培育学生整体素质、技术创新意识的题目。
在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道采访题:采访学校附近“永和”豆制品厂的老板和员工,以《我爱家乡的豆腐干》为题,写一个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