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实证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7
《学生酒店实习认同感与择业相关行为意向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当代社会,学生酒店实习已经成为大学生拓宽视野、提高技能以及提前体验职场的重要途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实习不仅让学生有机会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学习与锻炼,还能培养其对所从事行业的认同感。
本篇论文将围绕学生酒店实习认同感与择业相关行为意向展开研究,分析实习过程中的认同感如何影响学生的择业行为意向。
二、研究背景近年来,酒店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大量学生参与实习。
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不仅学习到专业知识与技能,还通过实践了解行业文化、企业价值观以及职业发展的方向。
因此,实习认同感对于学生的择业行为意向具有重要影响。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学生酒店实习过程中的认同感如何影响其择业相关行为意向。
通过分析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和行为表现,为高校和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实习管理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职业规划。
同时,本研究还为酒店业的人才培养和招聘提供参考,有助于提高酒店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综述法梳理国内外关于学生酒店实习认同感与择业行为意向的相关研究;其次,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学生在酒店实习过程中的认同感及择业行为意向的数据;最后,运用统计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实习认同感与择业行为意向的关系。
五、研究结果1. 实习认同感的形成与发展学生在酒店实习过程中,通过对企业的文化、价值观、工作氛围等的认知与体验,逐渐形成实习认同感。
这种认同感包括对企业的信任、对行业的热爱以及对职业发展的信心。
2. 实习认同感与择业行为意向的关系研究发现,学生的实习认同感对其择业行为意向具有显著影响。
具有较高实习认同感的学生更倾向于选择与实习岗位相关的职业,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更明确的规划。
同时,实习认同感还能提高学生的工作满意度和职业忠诚度。
3. 不同因素对实习认同感的影响研究发现,实习岗位的匹配度、企业的培训制度、工作氛围以及领导和同事的关爱等因素都会影响学生的实习认同感。
探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职业认同感导语: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实习生要从根本上认识到参加酒店实习工作的重要性。
高职学生要全面做好实习之前的心理准备工作,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来找准定位,争取利用最短的时间进入工作状态,融入酒店的工作氛围。
一、职业认同感的概念简单一些解释,职业认同感所指的即为每个人在从事职业活动时所产生的动力,是对自身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从而让职业所产生的社会价值与心理期望值达成共识。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职业认同感所表现出来就是人们在工作当中所产生的自豪感和归属感,认为当下的工作可以为自己带来幸福美满的生活以及未来的物质保障,从而对职业产生较高的忠诚度。
职业认同感的高低与否可以决定一个人未来的发展状态与层次。
对于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职业认同感一定要建立在自身的职业兴趣之上。
学生首先要对酒店管理这一职业建立起较高的参与兴趣,才能够自然而然地制定出一个美好的未来发展目标,从而释放更精力与激情,投入到这份职业当中。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低下原因探究1、缺少系统培训,岗位技能过于单调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其实习期间,很多酒店都不会为其专门展开系统的培训工作。
只是象征性地进行一些酒店相关部门的基础操作技能讲解,这种泛泛的培训让实习生感受不到实践的魅力,接受不到新的知识。
一般情况下,酒店人力资源部门针对刚入职的实习生进行简单的培训活动,包括企业文化介绍、工作的基本内容以及酒店的规章制度等等。
而后就会将实习生安排到具体的工作岗位当中。
由于实习生对自己所要进行的工作岗位及其内容缺少一个正确的认识,所以在完成一些难度较高且负荷量较大工作任务时,常常会对自身所学专业及从事的职业产生怀疑与排斥。
他们认为酒店的专业实习不仅没有将自己在学校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进来,而且还没有发挥出专业的真正价值。
酒店实习岗位中千篇一律的工作内容让这些刚刚踏出象牙塔的学生们觉得异常无趣,他们的工作场地基本在酒店的前厅部、餐饮部与客房部。
《学生酒店实习认同感与择业相关行为意向研究》篇一一、引言在现今社会,酒店行业正成为众多青年学子所选择的实习之地。
随着高等教育逐渐普及,学生在大学期间积极参与实习已经成为其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学生在酒店实习中的认同感与其择业相关行为意向之间的联系,更成为了教育领域及人力资源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将探讨学生在酒店实习中形成的认同感及其对未来职业选择行为意向的影响。
二、研究背景随着中国酒店行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到酒店进行实习。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对其职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而学生对所实习酒店的认同感来源于对其企业文化的认知、同事关系的相处、以及对个人技能与能力的挑战等各方面的感受。
同时,学生毕业后在选择职业时,除了对个人职业定位的思考,也受其过去实习经历的认同感影响。
三、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学生酒店实习中的认同感与其择业相关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这一关系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学生对于实习工作的认知态度、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期望以及在择业过程中的决策依据。
此外,通过本研究还可以为高校及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以帮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更好地融入企业,提高其职业认同感,从而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针对在校大学生及酒店实习生进行调查。
问卷设计包括学生对酒店实习的认同感、对个人职业发展的期望、以及择业相关行为意向等方面的问题。
同时,结合访谈法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感受和想法。
五、研究结果1. 学生对酒店实习的认同感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发现,学生在酒店实习中的认同感主要来自于企业文化的认可、同事关系的和谐、以及对个人能力的提升等方面的体验。
同时,认同感的形成还受到企业提供的培训机会、实习生自身的心理预期及社会环境的影响。
2. 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期望与择业相关行为意向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抱有积极的态度,认为酒店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职业前景。
《学生酒店实习认同感与择业相关行为意向研究》篇一一、引言在现今社会,酒店行业正成为众多青年学子所热衷的实习与就业领域。
学生酒店实习不仅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更能在实习过程中培养其对行业的认同感。
这种认同感对学子的职业选择和未来发展方向具有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学生酒店实习过程中的认同感及其与择业相关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酒店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在酒店进行实习。
实习期间,学生不仅学习到专业知识,还能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
认同感是影响学生职业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涉及到学生对所从事行业的认可度、情感依恋及个人价值实现等方面。
因此,研究学生酒店实习过程中的认同感,以及其与择业相关行为意向的关系,对于了解学生职业选择的心理机制和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涉及学生酒店实习经历、实习过程中的认同感以及择业意向等方面。
其次,结合深度访谈和观察法,了解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实际体验和感受。
数据来源主要为各大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以及部分已经进入酒店行业工作的毕业生。
四、学生酒店实习认同感的形成与影响因素学生酒店实习认同感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实习过程中的导师指导和学生间的互动对认同感具有重要影响。
一位优秀的导师能够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从而增强对行业的认同感。
其次,酒店的氛围、企业文化以及工作内容的吸引力也是影响学生认同感的重要因素。
此外,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知识是否能在实践中得到应用也会影响其认同感。
五、认同感与择业相关行为意向的关系本研究发现,学生对酒店行业的认同感与其择业相关行为意向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具体而言,具有较高认同感的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在酒店行业长期发展,其择业行为意向更为明确和坚定。
此外,认同感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挑战和压力,使其在工作中更具积极性和创造力。
提升职业认同感的酒店管理分析一、酒店高职生职业认同感低的原因分析(一)酒店在实习生的管理上存在的问题1.对实习生的培训缺乏系统性,实习生工作缺乏挑战性和成就感由于实习期不长,酒店实习生通常从事比较基础、边缘的工作,所以酒店往往缺乏对实习生的系统培训,轮岗机会也不多,实习生得到的是劳动技能的锻炼机会,而不是酒店管理方面的锻炼机会。
调查中,大多数实习生的实习反馈是学不到有价值东西,像在打杂。
酒店大多是利用实习生的劳动力,真正能去开发、利用实习生的开拓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少之又少。
整个实习期都从事这种简单、重复的劳动,实习生会觉得实习枯燥,乏味,酒店工作缺乏挑战性,没有专业成就感,从而容易否定工作中的自我价值。
2.同工不同酬,对实习生缺乏人性化的管理一般来说,除个别岗位外,酒店工作的技术性不是很强,实习生往往经过一至两个月的培训就能适应岗位工作的需要,承担起所在岗位的所有工作。
但是,与酒店正式员工不同,实习生由于其“临时性”的身份,与常规的工资福利和升职机会无缘。
实习生工作量与所得不对等,他们往往难以接受这种不公平待遇。
调查中,有84%的实习生对实习工资不满意。
实习生仍是学生的身份,他们去酒店实习,是一种实践学习,是为了提升职业能力和素质。
但酒店往往将实习生视作正式员工,对实习生要求过高,过度使用实习生,老员工欺生的言行等都会使实习生生理和心理上无法承受,过早产生职业倦怠感。
3.临时性的员工关系不利于实习生与酒店员工建立良好关系酒店实习生通常会配有酒店员工作为指导老师,但这种员工关系是临时性的,且酒店一般也不会将这种培训效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
因此,正式员工往往会将实习生定位为帮手和打杂的,顺手的时候就使唤,不顺手的时候就晾在一边,没有真正尽到指导的职责。
再者,实习生有时也给正式员工带来威胁感,特别是当酒店试图通过招收实习生来培养技术与管理的新生力量时,正式员工的这种抵触情绪更甚。
这些都会导致实习生对酒店不满,失望,会觉得酒店行业不适合自己,从而轻易否定自己的专业或职业。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研究随着我国经济和旅游业的的发展,酒店行业发展迅速,这就需要大量的酒店管理人才。
但是每年学校培养的专业人才,在他们就业时会大量流失。
使酒店行业很难获得高素质的人才,不利于酒店业的发展。
解决这个问题,从根本上应该提高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一、职业认同感的概念职业认同即对自己将来所从事的职业的肯定或认可。
本文认为愿意从事自己专业相同的的职业,就是对自己职业的认同。
心理学的研究认为,职业认同是学生对自己作为行业中的一员的身份的一种归属感和依恋感;是学生对行业能够给自己的未来提供一种美好的预期结果的情感上的忠诚度和自豪感;对将来所从事职业的价值观的认同并以此形成一系列与之相应的行为的过程。
二、影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的原因受“面子问题”影响。
受社会职业等级观念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在酒店工作社会地位低,没有面子。
笔者在调查访谈中了解到,有学生不敢告诉亲戚朋友说自己所学的是酒店管理专业,一些家长不愿意把子女送到酒店工作,总是希望为孩子寻找个更好的工作环境。
酒店行业本身的特殊性。
酒店行业本身工作辛苦、晋升困难,需要员工有较强的意志力、能够坚持,才能在行业中有所发展。
在酒店工作,不论学历与专业都要从底层服务员做起,有些员工看不到职业前途,就早早的放弃了。
另外,酒店员工的工作时间也较其他行业的工作时间长,会倒班,遇突发情况不能正点下班,长假和传统节日,更是他们比较忙的时候,经常不能和家人朋友团聚。
学生自身的心理问题。
现在大学毕业生所处年龄阶段有些些特殊的心理特征。
首先,一些学生不能够很好地认识自我,经常很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不愿从酒店的基层做起,认为自己应该直接到管理岗位,酒店的层层晋升制度令他们望而却步。
其次,较强的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导致一些学生不能做“伺候人”的工作,不能适应酒店的人际关系,从而,不愿意选择酒店行业为自己的事业。
三、加强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的措施进行职业认同感教育:对高职进行积极正确的认同感教育可以使学生个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且可以把学生与学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产生强烈的向心力。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0引言目前,许多大学生,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经过几年专业训练之后,所从事的职业并不是自己在大学期间所学习的专业。
也就是说,学生在就业时出现了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学。
当然,我们并不认为学生学这一专业就必须从事这一专业的工作,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是教育经费及人才的浪费。
同时,也正因为如此,从短期来看,一方面它增加了用人单位的用工成本,即新人进入职场后,他们还需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对这些专业不对口的新入职者进行职业方面的培训,完成本应该由职业院校完成的工作,另一方面,也延长了熟练工作人员的成长周期;从长远来看,它对大学,尤其是职业院校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学生及家长会质疑专业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上大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专业认同感和职业认同感我们在这里讨论的专业认同感,是指学生对我国现行的大学学科专业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后,各院校所开设的专业认可、认同。
具体指学生对所学专业所开设的理论课程及实践性课程的认同,即认为这些课程的开设,是必要、有意义、有价值的,是值得认真学习和研究的,它们对自己今后所从事的职业有指导和参考价值。
我们这里所指的职业认同,是指学生认为这一职业,是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有一定的发展前景,值得自己为之努力奋斗,并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这一行业得到发展的。
专业认同感和职业认同感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影响:国家对职业院校的学生的人才培养规格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我们认为,这里所说的高技能,并不仅仅是对某一岗位的常规操作有所了解,而是在理论指导下,不仅能熟练地进行常规操作,而且对于突发的状况,有比较清晰的认知,能处理一般性突发事件。
古人云:好学之,不如乐学之。
西方也有名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学生认为自己所学习的理论课程,是可有可无的,对自己今后的影响不大,甚至觉得毫无用处,那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大打折扣,而如果学生认为这一课程对自己今后的生存生活会产生重大影响,那么学生就会根据教学要求,认真学习,进而努力探究,并力图对该课程的认知和理解达到一定的高度。
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职业认同感研究摘要本论文旨在探讨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的职业认同感,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和相关理论文献,对职业认同感进行阐述,阐明其形成的因素和影响,提出针对性建议。
结果显示,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的职业认同感不强,其主要原因是受到社会和家庭的影响,个人特点、工作环境和职业前景也是影响因素。
该研究提出多方面的建议,包括提高酒店管理教育水平,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实习生工作环境,加强实习生培训,为实习生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等。
关键词:酒店管理、实习生、职业认同感、影响因素、建议Abstract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vocational identity of hotel management internships. By analyzing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 and related literature, the vocational identity is elaborated, the factors and influence of its formation are clarified, and targeted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ocational identity of hotel management interns is not strong, mainly influenced by social and family factors,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working environment, and career prospects. This study proposes multi-faceted suggestions, including improving the level of hotel management education, adopting effectiv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workingenvironment of interns, strengthening intern training, and providing more career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for interns.Keywords: hotel management, interns, vocational identity, influencing factors, suggestions一、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而酒店业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酒店管理是酒店发展的核心。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实证研究
我国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为酒店业发展培养了大批毕
业生,但实际上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很少从事酒店服务与管理工作,人才浪费现象严重。
究其原因是学生普遍缺乏对酒店企业的职业认同感。
本文通过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实证研究,结合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现状,查找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缺乏的原因并提出增加
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对策。
随着我国旅游酒店业迅猛发展,酒店企业急需大量的专门人才。
但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专业人才,在就业时或工作一段时间后流失现象相当严重。
酒店行业很难获得稳定的、高素质的人才,酒店业发展出现人才严重短缺的现象。
解决这个问题,从根本上应该提高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一、职业认同的基本概念
职业认同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是指个体对于所从事的职业的肯定性评价。
它的形成既包括社会对该职业的正向评价的作用,也包括个人的兴趣、爱好、志向和追求等。
它所形成的职业工作的动力更具有自觉性、主动积极性。
因此职业认同是个体做好本职工作、达成组织目标、实现自我理想
的心理基础。
职业认同是酒店从业者愿意从事酒店服务工作的内在动力和做好工作的首要前提。
二、辽宁省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情况研究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辽宁省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用整群抽样法选择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还有部分被试为刚到酒店工作的实习学生。
发放问卷566份,收回有效问卷550份,其中男生158人,女生392人。
2.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广泛收集文献,了解当前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的现状,了解职业认同对学生学习和未来工作的影响。
(2)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比较全面的对被试职业认同情况进行调查。
本研究使用的问卷为自行编制的酒店职业认同感调查问卷。
该量表包含2个部分:第一部分,个人基本情况(5个项目),第二部分,工作和职业(8个项目,其中第8项目分为29个小项目)。
采用团体施测法,当场收回问卷。
主试由学生的辅导员和酒店的主管担任。
资料分析应用SPSS 13.0录入数据,进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以及相关分析。
(3)访谈法:以前期搜集的资料为基础,逐渐熟悉被试,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通过访谈进一步深入了解被试在职业认同方面的情况。
(4)实地观察法:研究者走到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工作的环境中去,走近他们的身边,通过亲身观察,与被试相处,深入了解被试的工作环境,总结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行为、语言特征,进而分析访谈法得到的资料。
(二)辽宁省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情况
研究结果表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偏低。
通过问卷调查表明,学生对酒店的工作环境整体上感觉满意的占46.7%,也就是学生对酒店工作的环境整体上感觉是满意的。
对于在酒店工作的兴趣上,喜欢酒店行业的学生有41.1%,不喜欢从事酒店行业,考虑转行的学生占总体学生的31.2%,不喜欢酒店行业,但还会继续在酒店工作的学生占了15.6%,还有12.1%的学生选择了无所谓喜欢,在酒店工作只是谋生的工具而已。
总体上看,不喜欢酒店行业的学生占了总数的47.8%,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表示将来不会选择酒店行业工作。
对酒店工作的薪酬待遇上,有26.7%的同学表示满意,一般的占大多数,只有部分同学表示不满意。
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大多表示毕业后不会选择酒店服务业作为自己的终身
事业,职业认同感偏低。
把学生实习时间的长短与职业认同感之间进行独立样
本T检验,结果表明,实习的时间长短与职业认同感没有显著性差异,即说明在酒店实习的时间长短并不会影响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职业认同感问卷的总分与学生实习前各科考核成绩的
平均数做线性相关分析,得到的结果是呈现正相关。
职业认同感问卷的总分与主观幸福感问卷的总分做相
关分析,得到的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呈现正相关。
职业认同的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职业认同水平较低,主要问题集中在对酒店工作的兴趣不高、对严格的管理制度不适应、对发展前景和升职空间表现出不确定感、工作时间长、工作很辛苦等因素导致学生职业认同感偏低。
分析结果也反映出现在大学生对自己将来没有定位,对自己的职业没有规划,总是走一步看一步,也是导致职业认同感低的原因,最直接表现就是酒店企业员工流失性非常大,对酒店企管理和服务质量提高带来难度。
三、影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的原因探析
(一)社会职业等级观念影响
笔者在调查访谈中了解到,受“面子问题”影响,相当部分学生和家长认为在酒店工作社会地位低,丢面子,总是
希望为孩子寻找个更好的工作环境。
(二)酒店行业本身的特殊性
酒店工作辛苦,需从底层服务员做起,需要有较强的意志力和坚持性,才能在行业中有所发展。
职位晋升困难,短时间内看不到职业前途,大部分学生知难而退,导致纷纷从岗位上流失。
(三)学校教育缺失问题
中国高校缺乏职业教育引导,是从事该行业的专业人员流失的深层次原因。
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重视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正确认识“职业”的概念,正确认识酒店行业企业的工作和未来发展前景。
(四)学生自身的心理问题
现在大学毕业生所处年龄阶段有些特殊的心理特征。
首先,缺乏自我认识,眼高手低,不愿从事基层工作,层层晋升制度令他们望而却步。
其次,较强的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导致一些学生不能做“伺候人”的工作,不能适应酒店的人际关系,从而不愿意选择酒店行业为自己的事业。
四、加强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对策
(一)抓住入学教育,点燃职业兴趣。
入学初即对高职学生进行积极正确的职业认同感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关。
例如通过优秀毕业生来校交流分享或优秀企业经理人作报告等方式,了解酒店企业,认识工
作岗位,清楚职业成长路线,指导自身生涯规划。
(二)抓住实习环节,增强职业认同。
实习使学生身份发生转变,工作内容发生转变,服务对象发生转变,劳动强度急剧增大、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经受考验,工作压力增加。
因此,实习阶段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顺利对于学生形成职业认同起积极正向的作用。
学校在安排实习时,应注意遴选实习企业,激发工作兴趣;建立轮岗制度,培养全面技能;关注个性特征,安排实习岗位并通过优秀实习生评选、颁发荣誉证书等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爱岗敬业、求知务实的精神。
(三)建立导师制度,树立职业信心。
导师制可以实现学校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导师制能够有助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和指导学生成才。
导师应从加强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入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职业意识,帮助学生制定长远的职业发展规划,使学生不断增强专业情感,尤其在实习工作中不断获得鼓励、进步和成功,从而获得对酒店归属感,形成职业认同感,树立职业信心。
(四)培养乐观心态,促进职业忠诚。
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如是说:“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都更有力量”。
实习生积极乐观的心态能够战胜困难,提高服务质量,合理自我定位,正确对待工作中的困难
与挫折,勇敢地接受挑战,客观地看待工作中的付出与收获。
总之,职业认同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观的核心内容,高度的职业认同能够使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对酒店服务与管理工作形成正确认识,激发工作热情,适应工作环境,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并自觉进行良好的职业形象和自我定位,从而产生强大的工作内驱力和工作动机,进而达到职业忠诚。
校、企、行尤其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有责任和使命,有意识加强学生职业认同感教育,以便培养出更多的酒店亟需并忠诚于酒店行业企业的专门人才。
(作者单位: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