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各工序常见问题分析
- 格式:wps
- 大小:124.00 KB
- 文档页数:6
电线电缆产品常见质量问题的分析与解答的研究报告电线电缆作为电力传输的主要设备之一,是现代工业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然而,在生产和使用中,电线电缆产品存在一系列质量问题,这些问题给生产者和使用者带来了很多困扰。
本文将分析一些常见的电线电缆产品质量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绝缘层存在的质量问题:1、绝缘层扔抛裂电线电缆的绝缘层扔抛裂往往是因为生产时的科技不佳或生产材料质量不好,或者就是生产时中任何动作造成打破,一旦绝缘层受损,会导致电线裸露,直接短路导致电线电缆产品损坏。
因此,在制造电线电缆时,应注意生产材料的质量,采用合理高效的生产工艺,避免过度火冲级别,严格管理制造的质量,以确保绝缘层的安全与稳定。
2、绝缘层老化绝缘层老化可以导致绝缘层的机械性能和耐热性能下降,从而影响电线电缆的使用寿命。
绝缘层老化的根源多数是受到氧化和紫外线辐射的影响,也与绝缘材料质量和生产工艺有关。
因此,材料选择和制造工艺应注意保证材料质量和制造质量。
同时,应采取各种保护措施,如避免长时间暴露于紫外线和有害化学物质中。
二、导体存在的质量问题1、导体温度过高导体温度过高往往是因为电线电缆使用负载过重或电线电缆布局不合理导致。
电线电缆负载过重会导致电线电缆温度过高,使导体失去很多效率,严重时会烧毁。
同时,电线电缆布局不合理也会导致电线电缆的温度过高。
这就需要着重针对电线电缆的负载和布局进行正确的架构和设计,以确保导体的温度不超过限定的范围。
2、电缆接头质量问题连接不良或绝缘不良会导致连接处过热,加速电缆老化或烧毁,进而产生不良效果。
我国规定了电线电缆接头必须通过特定的检测才能上线使用,因此制造厂商和使用者均应认真地遵守规定。
以上是电线电缆产品中可能存在的一些质量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生产厂商和使用者应始终关注并积极解决这些问题,制造具有更高安全性和稳定性的电线电缆产品。
为了更好地掌握电线电缆质量问题,我们需要采集并分析相关的数据。
电线电缆设备的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电线电缆设备是现代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发生故障。
了解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对于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电线电缆设备的常见故障,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接触不良接触不良是电线电缆设备常见的故障之一。
它会导致电阻升高,增加设备发热、线路损耗等问题。
常见的接触不良原因有:螺栓未紧固好、接线端子松动、接线处污染等。
解决方法:1. 定期检查设备接线和接线端子的紧固情况,及时进行紧固或更换。
2. 清洁接线处的螺纹和接触面,确保良好的接触。
3. 使用导电脂或润滑油等适当材料,促进接触导电,并减少接触电阻。
二、绝缘老化绝缘老化是电线电缆设备常见的故障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绝缘材料会逐渐老化、破损,导致电缆绝缘性能下降,增加了设备的故障风险。
解决方法:1. 定期检查电缆的外观,若发现绝缘材料存在老化现象,应及时更换。
2. 进行绝缘电阻测试,确保绝缘性能符合要求。
3. 定期进行绝缘油浸渗透试验,及时发现绝缘老化状况。
三、过载过载是电线电缆设备故障的常见原因之一。
在使用过程中,若超过设备额定负荷,会对电线电缆产生过大的电流,导致设备过热、损坏甚至起火。
解决方法:1. 合理负荷分配,避免超载使用设备。
2. 定期检查设备的额定负载情况,及时发现超载现象并采取相应措施。
3. 使用负荷保护装置,及时切断电源,防止设备发生过载。
四、水潮湿水潮湿是电线电缆设备故障的常见原因之一。
水分进入设备内部会破坏绝缘材料,降低绝缘性能,引发设备故障。
解决方法:1. 定期检查设备周围环境,确保无水分渗入设备内部。
2. 安装防水装置,如防雨罩、防水垫等,减少水分的侵入。
3. 若设备受潮,应及时停机检修,并使设备彻底干燥后方可重新使用。
五、短路短路是电线电缆设备故障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短路会导致电流过大,设备过载、线路烧毁等问题。
解决方法:1. 定期检查设备的绝缘状态,及时发现并修复绝缘破损处。
电缆行业工艺工作中主要存在问题(1)目前,电线电缆行业新工人多,车间一级的技术力量比较薄弱,工艺员、机台操作人员现场工艺水平,技术和设备故障处理能力不够强,其专业水平及操作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车间工艺员、设备员、机台操作人员应是产品工艺、质量和机电一体化人才,他们除了要熟识本工种的工艺质量相关专业知识及掌握机械电气基本知识外,应能熟习操作和控制电缆生产线及车间关键设备和机台,并能够一专多能,时刻上机操纵和指导工人开机生产。
能够独当一面,善于解决、处理和应对现场一般的工艺、技术和设备问题。
(2)企业工艺管理制度贯彻执行不到位,未按照“三按”(按设计、按标准、按工艺)进行生产,不注意设备的保洁、润滑和点检。
产品实现的一次成功率较低而出现质量偏差。
如多次维修、返工、退换、延缓交货问题或事情屡次发生。
往往工艺质量问题未能事前控制,靠事后检查,或发生用户质量投诉方显露和发现。
由于偏离质量规范或控制程序的操作或生产不细,屡屡产生质量缺陷或造成严重质量损失。
将会增加了企业产品成本,并影响企业品牌形象和声誉。
(3)忽略和不重视工艺改进、质量改进和技术创新活动,热衷停留于沿用的旧生产模式,不善于变通和习惯于粗放型操作。
生产过程偶遇困难或出现问题时,强调客观因素的多,主观努力的少,能动性差,不注意从主观上找原因,往往莫衷一是,不知改进,不善于沟通协调,不善于寻求解决问题方法和途径。
对于规范化、文明化生产和管理,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使用,起动慢,难推广,未能达到预期的能力目标,未能及时创造出相应的效益及提升产品价值。
尤其是生产高要求或精细化的产品不适应,不能满足客户要求且经常发生质量问题。
新装设备和技改投入后,应加快推进和生产,及时发挥效用和扩大产能,成为企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3)操作人员、工艺技术人员信息少且交流活动少,技术工艺信息未能实现系统化管理及信息资源共享。
企业之间和人员之间互相封锁,有一种唯我是用,唯我独行,患得患失保守思想,存在对自己没信心,怕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怕会被别人取代。
浅谈电力电缆的故障分析及检测方法电力电缆是输送电能的重要设备,其正常运行对于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电力电缆在长期工作中,由于受到外部环境、操作不当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对电力电缆的故障进行及时准确的分析和检测,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电力电缆的常见故障及分析1. 绝缘老化故障:电力电缆使用时间长了,绝缘材料会因为受潮、受热等因素逐渐老化,导致绝缘性能下降,从而产生绝缘老化故障。
这种故障通常会表现为电缆绝缘电阻降低,介质损耗增大,导致漏电流增加,最终引起短路故障。
2. 绝缘破损故障:电力电缆在安装和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外部力的损伤,导致绝缘破损,从而产生绝缘破损故障。
这种故障通常会表现为局部放电和放电灼烧现象,严重时会引起短路故障。
3. 电缆接头故障:电力电缆的接头是电力系统中最薄弱的环节,接头处存在接触电阻、局部放电等问题,容易导致接头故障。
这种故障通常会表现为接头温升过高、放电声音等异常情况,严重时会引起火灾事故。
二、电力电缆故障的检测方法1. 电缆局部放电检测:局部放电是电力电缆绝缘老化、绝缘破损等故障的先兆现象,通过局部放电检测可以及时发现电缆存在的问题。
常用的局部放电检测方法包括部分放电检测、脉冲法检测等。
2. 电缆绝缘电阻测试:电力电缆的绝缘电阻是评定电缆绝缘状况的重要指标,通过对电缆绝缘电阻的测试可以了解电缆的绝缘状况。
常用的绝缘电阻测试方法包括绝缘电阻测量仪、绝缘电阻测试仪等。
3. 红外热像法检测:通过红外热像仪对电力电缆进行检测,可以有效地检测电缆的接头温升情况,及时发现电缆存在的问题,防止故障的发生。
4. 电缆阻抗测试:电缆的阻抗是衡量电缆传输能力的重要参数,通过对电缆阻抗的测试可以了解电缆的传输性能,及时发现电缆存在的故障。
5. 声发射检测:通过对电力电缆进行声发射检测,可以发现电缆内部存在的局部放电、绝缘破损等故障,为故障的分析提供重要依据。
电线电缆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一.押出机生产电子线1. 表面粗糙A.温度太低:温度作适当上调B. PVC烘烤不足:依作业标准烘烤胶料(时间/温度)C.机头压力太小:更换廊段较长的外模,增加网膜枚数2.死胶焦料:A.PVC在机头中停留时间较长:押出时将停留时间较长的料排尽B.押出温度太高,高温度押出时停机时及时降温3.发麻:A.温度太高:对机头/眼模温度作适当调整,增大外眼孔径(呈现亮面发麻)B.外模太大:更换孔径略小的外模,提升押出温度(呈雾面发麻)C PVC潮湿,开机前及时干燥PVC4.押出表面有气泡:A.押出温度太高:降低押出温度B. PVC烘烤不足:增加烘烤时间5.表面凹凸不平:A.导体表面有脏污:过少量的油,并作适当的预热B.押出温度太高呈气泡状:降低押出温度,减水槽与机头的距离6. PVC收缩/熔损:A.导体未预热:预热器温度作适当调整(铜线不氧化,但要烫手)B.机头压力小/温度太低:使用加压外模,机头眼模温度略作升高C.水槽未过热水,储线架张力偏大:押出时过热水,储线架张力尽量减小7.绝缘高温易碎化:A. PVC烘烤不足:换规格及时烘烤PVCB.押出时急速冷却:水槽过热水8.偏芯:A.模具孔径太大:更换模具(内模偏小/外模偏大)B.模具未装正:重新将模具装正C.内外模距离不当:以先近后远的原则调整内外模的距离9.其它A.跳股引起的外观不良:内外模更换为孔径稍大的B.PVC混炼不足引起外眼有积渣:升高押出温度,减小外模孔径和内外眼的距离C.刮伤:外模引起的刮伤,更换外眼.内外眼模中间堵铜丝:折模清理内外模水槽导轮储线架刮伤:将线材放致导轮,储线架合适的位置,有破损时及时更换。
二.押出机生产外被线1.外观显示成品纹路缠绕纹:A压大太大(内外模距离离太远):生产中内外模距离2M/M左右。
外模太小:生产中外模宜选用比OD大0.1-0.3M/M的外模编织纹:A外模太小:太小的眼模因压力大造成外观不良,生产中宜选用孔径稍大的外模(具体孔径尺寸依实际生产中更换为准).B内外模距太远:生产中因内外模距离离太远造成压力偏大从而导致显编织纹/生产中尽量押空一点.编织线一般要求好脱皮,故无特殊要求时一般采用半空管押出.针对需要充实型押出的编织线机头压力太大和太小时都会造成押出外观不良.生产中针对实际情况对内外模距离及外模孔径进行调整,来解决外观问题.2.过粉线,铝箔线的外观不良滑石粉的好坏直接影响线材的外观,故滑石粉在使用前一定要烘烤干燥.这样滑石粉才能均匀分布在经线材上,生产中半成品一定要从毛刷中间穿过,避免因过粉太多导致外观不良,外模太小和内外模太近都会导致押出外观不良,生产时要特别注意.铝箔线的外观调试同编织线.3.外被脱皮不良以及芯线粘连(1) 生产中押出机头压力太大时会造成脱皮不良,押出时尽量通过增大外模孔径的方法避免压力过大.其次水槽距离机头应越近越好.水量应最大为宜,做到急速冷却.(2) 隔离不良造成脱皮不良,缠绕偏移,编织松散等倒造成外被附在芯线上造成脱皮不良,生产中要注意内模的选择不可太小(用半成品穿过眼模能轻松滑动为宜)(3) 过粉太少造成脱皮不良,生产中因滑石粉潮湿和过粉太少都会造成脱皮困难,生产前及时将滑石粉烘烤干燥.押出中及时添加滑石粉,加速时对模具的距离进行调整(减小)(4) 芯线粘连:芯线粘连一般是因为胶皮熔点太低押外被时高温熔融粘在一起,生产中第一段水槽要放最大的水,做到急速冷却,必要时绞合时离型剂或过粉.押外被时也可采用先过离型剂再过粉.(5) 部份客户要求线材剥高力,在实际操作中根据客户要求对押出机押出条件进行调整即可.4.表面外观异常(2) 条纹:A. 亮条纹,第一/二段温度偏高造成押出表面有亮条纹,降一/二段温度B. 雾条纹,第三/四段温度偏高造成押出表面有雾条纹,降第三/四段温度(3) 边亮边雾:机头/眼模温度偏高以及机头/眼模加热不均匀造成押出外表一边亮一边雾.此类现象发生时及时降低机头,眼模温度,更换滤网(片数减少)外模选用稍小的无廊段外模可改善.5.偏芯(1) 内模太大:外被押出时为使外观良好一般选用孔径稍大的内模,但内模太大容易出现间断性偏芯或高速押出时偏芯,生产过程中尽量避免内模太大(2) 调模螺丝未锁紧,中心调整OK后及时将四颗调模螺丝销紧后再正常开机(3) 其它方面,机头漏料,导管内有杂物也会造成偏芯生产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针对偏芯,认真落实自主检查可杜绝批量不良产生.三.其它不良的控制1. D大小不均:人为控制不当,注意加减速的异常,放线架张力收线张力,测量工具异常等.2.印字不良依印字不良情形及对策进行调整3.刮伤:眼模刮伤及时更换眼模因过线导轮和储线架等刮伤及时调整可解决外眼有积渣也会造成刮伤,从根本上应更换材料,其次可以通过提升押出温度,更换孔径略小的外模(无廊段)可解决外眼因积渣造成刮伤之问题.塑料焦烧塑料焦烧是塑料挤出过程中常见的质量缺陷,其注意表现为:温度显示超高;机头模口有大量烟雾、强烈刺激味,严重时有爆裂声;挤出塑料层有焦粒;合胶缝处有连续气泡;产生的注主要原因有:1)、温度控制超高达到塑料热降解温度;2)押出机螺杆长期未清洗,积存的焦烧物随熔融塑料挤出;3)加温或停机时间过长,使机筒内塑料长期受热而分解;4)控温仪表失控或失准,造成高温分解;5)押出机冷却系统未打开,造成物料剪切摩擦过热。
电线电缆生产工艺中常见的品质问题及处理
电线电缆在生产工艺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对电线电缆产品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对此,我们要仔细分析不良现象,及时进行纠正。
一、品质不良现象:成缆后电缆蛇形。
不良原因分析:
1.成缆张力不均匀.
2.成缆节距不符合要求.
3.收线排线乱压成蛇形.
解决方案:
1.调整放线张力。
2.调整节距。
3.注意排线紧密齐整。
二、品质不良现象:扇形绝缘线芯翻身
不良原因分析:
1.预扭角不当。
2.放线盘上的线芯排线翻身,分头下盘时线芯退扭造成翻身。
解决方案:
1.调整预扭角或压模距线芯导轮的距离。
2.适当调整预扭角线芯放到线盘两侧板时,要特别注意线芯进入压模角度。
三、品质不良现象:线芯绝缘损伤
不良原因分析:
1.绝缘线芯下盘后运输和存放时碰伤。
2.绝缘线芯线盘在成缆过程中因套圈勒伤绝缘。
3.成缆时*作不当扭伤线芯绝缘。
解决方案:
1.存放,搬运时勿使绝缘受到碰伤.
2.线芯绝缘收排线发现圈套及时处理.
3.预扭要适当.
四、少芯:运转中断线或结束未及时发现.
挤出有纹路:单绞成缆有,笼绞.管绞无(绞合方式不同). 线盘脱飞:卡轴未锁紧
成缆模具选择:
1,并线模:成缆外径+(1-2)mm
2,定径模:成缆外径+(0.5-1)mm
3,绕包前模具孔径=并线模孔径
4,绕包后模具孔径=成缆后绕包外径+(1-3)mm
成缆绕包带的选择:
1,PP绳填充电缆采用两层无纺布间隙式绕包
2,发泡填充条填充时采用一层无纺布重叠搭盖绕包。
电缆敷设中的电缆敷设施工质量问题处理在现代的电气工程中,电缆敷设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它关系到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设备的正常工作以及人员的安全。
然而,在电缆敷设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如果不及时、有效地处理,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本文将详细探讨电缆敷设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其处理方法。
一、电缆敷设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1、电缆损伤电缆在运输、敷设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机械外力的作用,导致电缆外皮破损、绝缘层受损甚至芯线断裂。
这种损伤可能在施工时不易被发现,但在日后的运行中会引发短路、漏电等故障。
2、电缆弯曲半径过小电缆敷设时,如果弯曲半径过小,会使电缆内部的绝缘层和导体受到过度的拉伸和挤压,从而影响电缆的电气性能和使用寿命。
3、电缆排列不整齐电缆敷设时,如果排列不整齐,会导致电缆交叉、重叠,影响散热效果,增加电缆的运行温度,同时也不便于后续的维护和管理。
4、电缆固定不牢固电缆在敷设过程中,如果固定不牢固,可能会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位移,导致电缆受力不均,甚至引发接头松动、断路等故障。
5、电缆接头处理不当电缆接头是电缆敷设中的薄弱环节,如果接头处理不当,如压接不紧密、绝缘包扎不规范等,会导致接头电阻增大,发热严重,甚至引发火灾事故。
6、电缆敷设长度不足或过长电缆敷设长度不足会导致无法连接到设备,过长则会造成浪费,并且增加了电缆的故障率。
7、电缆敷设环境不符合要求电缆敷设的环境温度、湿度、腐蚀性等因素如果不符合要求,会加速电缆的老化,降低电缆的使用寿命。
二、电缆敷设施工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1、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施工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在施工过程中未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是导致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2、施工设备和工具不完善施工设备和工具的性能不佳、精度不够,或者使用不当,也会影响电缆敷设的质量。
3、施工管理不到位施工现场管理混乱,缺乏有效的质量监督和检验机制,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电缆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一、前言电缆工程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输送电力、信号等功能。
因此,电缆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安全可靠性。
然而,在实际施工中,电缆工程存在一些常见的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对电缆工程的一些常见质量通病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案。
二、电缆工程质量通病分析1. 电缆绝缘破损由于电缆长期受到外界环境影响,或者在施工过程中受到损坏,电缆的绝缘层易发生破损,从而导致电缆出现漏电现象,极易发生火灾事故。
2. 电缆接地不良电缆连接地线不良会导致接地阻抗过大,无法及时排除电缆中的漏电流,也容易引起火灾和危险。
3. 电缆敷设不当电缆施工时敷设不当,过度弯曲、受力不均等,可能导致电缆绝缘层的破坏,影响其使用寿命。
4. 电缆编号混乱在复杂的电缆线路中,电缆编号混乱会给日后的维护和管理增加困难,甚至导致误操作。
5. 电缆绝缘测量不准确电缆绝缘测量不准确会导致电缆绝缘状态判断错误,从而使得问题电缆未能及时更换或处理。
6. 电缆连接不牢固电缆连接不牢固可能导致接触不良,影响电流的传输和接地效果。
以上是电缆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下面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案。
三、电缆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1. 严格选择电缆的质量在选用电缆的过程中,应选择质量可靠的电缆品牌,严格按照电缆的规格要求进行选材,保证选用的电缆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
2. 加强电缆绝缘保护在电缆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电缆绝缘的保护措施,避免受到外界环境的损害。
同时,为电缆进行合理的敷设,避免过度弯曲和受力不均。
3. 严格执行电缆连接规范在对电缆进行连接时,应严格按照相应的连接规范进行操作,保证电缆连接牢固,接地良好。
并进行必要的连接测试,确保连接的可靠性。
4. 电缆标识清晰有序在电缆施工过程中,应根据电缆线路进行清晰的编号标识,便于以后的维护和管理。
并制定相应的电缆图纸和线路图,以便日后的维护。
5. 定期对电缆进行绝缘测试定期对电缆进行绝缘测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因绝缘破损导致的事故发生。
电线电缆生产过程常见不良及相应对策------------------------------------------------------------------------------- 半雾半亮1.机身温度偏高1.停机降温再生产2.各段温度差太大2.调整各段温度,不可相差太大3.原材料达不到亮雾要求过度加温或降温3.更换原材料,不能勉强生产4.冷却不均(PU线材) 4.加大冷却水量,保持线材冷却均一线面拉条1.外模生绣或有损坏1.选用外模时用粗砂纸将模口除绣,更换有损坏的外模2.原材料有质量问题2.将内外模间距调大然后调回正常位置,如果仍有问题则换料生产3.机身温度过高3.降低机身温度4.机颈(机头)温度过高或过低4.调整机颈(机头)温度达到适当温度线面不光滑1.押出温度过高,造成麻面1.适当降温,达到理想温度2.原材料湖湿2.对原材料进行烘干处理或更换3.押出温度过低,造成粗糙3.适当升温,达到理想温度4.降温时对眼模吹风过大或撒水太多4.对眼模进行降温处理时不可速降,应该逐步降温芯线(导体)后缩或外露1.半成品张力过紧1.调整半成品张力,不能太紧2.押出太空2.调整内外模具间距,充实押出3.芯线押出时导体未预热3.做芯线时,绞铜线需要过预热器4.绝缘材质为HD-PE、SR-PVC、FM-PE时,冷却水未逐段冷却4.第一段水槽应加热对芯线逐段冷却,必要时采用空冷5.绝缘材质为HD-PE、FM-PE的1C编织或缠绕的半成品外被押出时未预热5.在这类线材外被押出时应过预热器偏心1.眼模调整未到位1.重新调整到位2.外模选用太小或选用加压模2.选用合适外模,尽量不用加压模3.内模孔磨损变形或选配过大3.更换好的模具和配套内模4.放线架张力松紧不一4.调整放线架张力5.机头歪斜,与电线不在同一水平线上5.稳固机头,使机头与电线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6.机头内料烧焦,分流梭受阻6.清理分流梭,重装机头7.内外模间距太近,PVC流动不均7.保持内外模具在距离2MM以外调节8.内外模具间夹有杂质8.清理内外模具间的杂质9.内外模具顶坏9.更换好的模具10.并线模具选用不当10.选用中心距配套的内外模具颜色不符1.原材料颜色样与样品不符1.生产时发现要及时联络IQC处理2.原材料内混有其它颜色胶粒2.生产前要检查,尤其剩余原材料3.机台未清理干净3.产前机台必须彻底清方可投产4.原材料储存时间过久或过热(日晒)导致老华色变4.储存过久的原材料要扫规定经品管检验合格才能使用,避免原材料长时间日晒5.浅色胶料停留螺缸时间过长导致变色5.减少胶料停留螺缸的时间,停留太长须排净另放料押出6.用错原材料6.产前自检工作要彻底落实起包(泡)1.铜(芯)线跳股过内模停顿引起 1.及时标示不良,要求上道工序(或厂商)改善2.内模杂质被铜(芯)线带过内模引起停顿 2.停机时要挖掉内模内杂质再开机3.过粉箱内杂质被绞合芯线带过内模时引起停顿 3.定期清理过粉箱内杂物4.铜(芯)线排位不良引起停顿 4.及时标示不良,要求上道工序(或厂商)改善5.储线张力大小不一引起停顿 5.及时调整,有异常找电工维修6.放线架运转不正常引引起停顿 6.及时标示不良,要求上道工序(或厂商)改善7.铜(芯)线沾到油污或水经高温时变成蒸气,体积增大,形成空心泡 7.更换配套的内模8.内模孔径选配过水 8.降低机身温度9.机身温度过高起粒(疙瘩)1.温度过高致使螺缸或机头内烧焦(结块)引起 1.停机清理干净后再开机2.原材料不良引起 2.及时标示不良,要求上道工序(或厂商)改善3.机台清理不彻底,杂物混入引起 3.停机清理干净后再开机4.编织袋上棉线、标签在倒料时不慎带入机器内 4.养成好习惯,编织袋上的棉线、标签要定位处理5.温度对低(或机器发热系统故障),PVC熔融不佳,引起焦化不良 5.适当升高机温,使PVC可塑性增强,若是机器故障要及时找电工修理。
电缆布线施工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及其解决策略1. 问题描述在电缆布线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突出的问题,以下是一些常见问题的描述:1.1 施工延误问题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原因导致的延误,如材料供应延迟、工人不足、天气等。
这些延误会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度和成本。
1.2 安全隐患问题电缆施工涉及到电力设备和高压电缆,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可能会出现电击、火灾等安全隐患,需要采取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1.3 施工质量问题电缆布线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可能会出现电缆接头不牢固、电缆损坏等质量问题,影响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解决策略针对上述问题,以下是一些解决策略的建议:2.1 施工延误问题的解决策略- 提前进行充分的计划和资源准备,确保材料供应和工人配备充足。
- 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及时获取材料并解决供应延迟问题。
- 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安排施工计划,预留一定的时间用于应对不可抗力因素。
2.2 安全隐患问题的解决策略- 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关安全培训和证书。
- 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如佩戴个人防护装备、使用绝缘工具等。
-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和电缆的安全性能。
2.3 施工质量问题的解决策略- 高质量的材料选择和采购,确保电缆和接头的质量可靠。
- 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接头连接牢固、电缆保护措施到位。
- 进行质量检测和验收,及时修复和更换有问题的电缆和接头。
以上是电缆布线施工过程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及其解决策略的建议,通过合理的计划和有效的措施,可以提高施工效率、保障施工安全和质量,确保项目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