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 合唱《游击队歌》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3
教学目标一、能够对革命历史题材的音乐感兴趣,结合《游击队歌》了解相关的音乐文化和历史背景。
二、感受体验《游击队歌》的音乐内容、音乐情趣,认识歌曲的演唱形式及音乐的时代表现力。
三、积极参与歌唱、聆听、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一、用轻快、有力的声音背唱《游击队歌》,自如地表达歌曲的意境。
二、掌握弱起起唱。
三、体会音乐艺术与文字(语言)、绘画(色彩)等姐妹艺术交叉融合所产生的美趣感。
教学方法感受、体验式欣赏法,启发、引导式教学法,自主、创新式学习法。
教具准备钢琴、电视、DVD、音响、挂图、板书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课前播放当代军旅歌曲《咱当兵的人》2.上课礼仪。
二、导入同学们,刚才我们是踏着音乐走进课堂的,这曾在军旅广为传唱的歌曲,请大家告诉老师它的曲名是什么?让我们和着这音乐,唱唱这首歌(展示MTV画面),并在听唱后谈谈它的音乐情绪和主题内容。
刚才大家的歌声让我们近距离地感受到了当代军人的热情、自信和豪放。
音乐就是这样描述着生活,传承着历史,记载着一段段难忘的岁月。
新课教学一、听赏《游击队歌》(合唱、整体感受)提问:1.这首作品出现几种演唱形式?(教师讲解合唱与齐唱、轮唱与重唱、领唱与独唱的区别)2.从音乐的角度讲述如何表现抗日游击队员的斗争生活和思想情感?(节奏活跃,富于变化,曲调轻快、流畅,充满旺盛的活力,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
歌曲生动地刻画了游击战士在敌后艰苦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游击战士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群体英雄形象。
)3.结合所了解的历史,谈谈自己眼中的抗日斗争。
(南京大屠杀、日本鬼子、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等)二、观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片断,再一次听赏《游击队歌》(男声四重唱)根据音乐演唱情绪的变化,启发学生设计歌曲的艺术处理,特别是力度层次的变化,[ p<f>p,p<ff =标记在书上。
三、学唱《游击队歌》提示学生后拍起始的弱起节奏:“XX︱XX XX X”和多次出现的“XXXX”及“XXX”节奏型中清晰均匀的吐字。
游击队歌串词【篇一:《游击队歌》《拥军秧歌》串词】男:近百年来,帝国主义列强肆意蹂躏着我们的土地。
女:近百年来,峥嵘的岁月昂扬着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
男:回首七十多年前,日本侵略者占我领土、杀我同胞。
女:回首七十多年前,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华儿女奋起抗战,前赴后继。
男合:任何强敌都吓不到我们的华夏儿女。
女合:任何困难都难不倒我们的抗日志士。
男:看吧!高山峡谷到处是我们游击队员的身影。
女:听吧!密林深处时常回荡着游击队员们杀敌的枪声。
小合:请欣赏五(7)班大合唱:大合:《游击队歌》男:军爱民来民拥军。
女:民拥军来军爱民。
男合:高举一杯拥军的酒。
大合:国泰民安、五谷丰登。
女合:高唱一首爱民的歌。
大合:百花盛开,姹紫嫣红。
男:唱歌美酒敬亲人。
女:鱼水情深一家亲。
小合:请欣赏五(7)班大合唱:大合:《拥军秧歌》【篇二:歌唱赛串词】宜昌市住建系统七一红歌唱主持词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来宾,各参赛单位的同仁们,大家好!在这六月如火、流光溢彩的季节里,宜昌市住建系统全体干部职工欢聚一堂,共同庆祝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踏着“十二五”开局之年的步伐,我们热情澎湃;乘着“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列车,我们激情飞扬!红歌不仅记载着让人难忘的历史,更熔铸了一种伟大的人文精神;红歌不仅是我们宏伟事业不竭的动力,更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唱响主旋律,用我们的青春书写时代的节拍;颂歌献祖国,用我们的歌声咏叹母亲的华诞。
宜昌市住建系统七一红歌唱比赛现在开始!1、《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一九二一年的七月,一个伟大的政党宣告成立,火红旗帜迎风飘扬;科学发展的今天,我们迎来了祖国母亲九十岁华诞。
亿万中华儿女心潮澎湃,所有炎黄子孙发出呐喊。
为了表达对祖国妈妈生日的祝福,我们来了,孩子们也来了,首先掌声有请宜昌市城建幼儿园的师生们用一曲《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拉开唱响红歌的帷幕,让我们一起向伟大的党献上最诚挚的问候!2、《红旗飘飘》: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
2024年游击队歌音乐教案设计及反思(3篇)《游击队歌》音乐教案设计及反思篇一《游击队歌》教学设计一、课题:《游击队歌》二、授课班级:七年级三、授课人:孙燕四、课时数:1课时五、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歌曲《游击队歌》,感受歌曲所描绘的历史背景和塑造的机智、勇敢、紧张、愉快的游击战士形象。
2、能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形象地歌唱,生动表现歌曲内容。
3、借助歌曲展开一次革命传统教育,引发学生对革命历史题材音乐的兴趣。
六、教学重点: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游击队歌》。
七、教学难点: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演唱。
八、教学方法:教法:欣赏法、演示法、讲授法学法:欣赏法、视唱法、练习法九、教学媒体:多媒体十、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播放影片《铁道游击队》片段(借助影片熟悉战争年代的特定环境,引发学生学习热情。
)师:同学们知道这是发生在什么时期的影片吗?生:抗日战争时期师:影片片段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
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我中华大地上疯狂掠夺,中国人民在D的领导下深入敌后,广泛地开展游击战争,终于取得了抗战的胜利!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首革命题材的歌曲——《游击队歌》。
(二)新课教学1、作者简介贺绿汀(1903—)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湖南邵阳人。
他有许多著名的作品,被我们所熟知的有《天涯歌女》、《嘉陵江上》、《四季歌》、钢琴曲《牧童短笛》、管弦乐曲《森吉德玛》,还有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游击队歌》。
2、认识节奏型师:在学习歌曲之前,我们先来认识几个节奏型x4分音符8分音符16分音符请同学们分别用老人,大人和小朋友走路的速度来表现这三个节奏的速度。
并模仿出来。
生模仿师:如果我们把时值和速度用高低快慢来区分的话,时值越高,速度越快,16分音符的速度比8分音符快一倍,8分音符的速度比4分音符的速度快一倍。
3、学唱歌曲(1)初听歌曲——《游击队歌》。
师:请同学们仔细听,听这首歌曲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播放歌曲)生:弱起师:非常好,这首歌曲的第一小节是弱起小节,如果乐曲从小节的若拍或弱位置开始,而且第一小节的拍型总时值不完整,就叫做不完整小节或弱起小节。
《游击队歌》创作背景这首旋律轻松流畅,生动活泼的歌曲是我国著名作曲家贺绿汀于1937年所作,其旋律部分来自于《英国掷弹兵进行曲》。
“八一三”事变爆发后,贺绿汀随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剧一队沿沪宁、陇海、同蒲铁路线作抗日宣传工作,于1937年底到达晋西南的临汾,住在城郊的刘村八路军办事处。
此时他创作了这首献给八路军全体将士的歌曲,在洪洞县高庄召开的八路军总司令部高级将领会议的一次晚会上首次演出,受到热烈欢迎。
歌曲随即在华北各敌后根据地传唱开来,并迅速流传到全国各地。
直到多年后的今天,还一直保持着经久不衰的魅力,赢得了国内外群众的喜爱,这是与其内容的战斗性和音乐形象的鲜明生动、群众性的语言和通俗的形式分不开的。
这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群众歌曲。
其曲调轻快、流畅、生动、活泼,以富于弹性的小军鼓般的节奏贯穿全曲,既给曲调以进行感,又表达了游击战士们巧妙、灵活地与敌人周旋,伺机消灭敌人的典型形像。
歌曲以ABA再现二部曲式为结构。
第一、二、四句相似,第三句则完全不同,它在节奏、旋律、调性上与其他各句形成明显对比,全曲音域集中,形像鲜明,语言通俗,这也是这首歌能在群众中久唱不衰的原因。
歌曲诞生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上海文化界成立演剧队,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到全国各地宣传抗日救亡。
1937年冬,由欧阳山尊、崔嵬、塞克、贺绿汀、李丽莲等文化名人组成的“上海文化界抗日救亡演剧一队”辗转来到山西抗日前线,与丁玲等人领导的“西北战地服务团”会合。
他们为山西抗日部队演出,受到热烈欢迎,引起强烈反响。
年底,他们到达山西重镇临汾。
在城郊的一个八路军办事处,他们与指战员接触,并对我军游击战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一个冰冷的煤仓里,作曲家贺绿汀(1903-1999)一夜之间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军旅歌曲——《游击队歌》的歌词,“献给八路军全体将士”。
1938年1月6日,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在山西洪洞高庄召开高级干部会议,讨论坚持华北抗战的方针。
第一单元:难忘岁月音乐教案:《游击队歌》授课年级:七年级课时:1课时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课件等。
设计思路:这是一节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课开始以情境导入,让学生在踏步走、行军礼的情境中,感受体验军人的豪迈气质,通过听赏不同歌曲的演唱形式,综合音乐与相关历史文化,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军人在革命战争年代英勇、顽强、乐观、自信的精神风貌。
设计理念:本课以人文理念为主线,注重情感体验,从情景切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回顾历史,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重处理学习的过程与情感处理方式,通过听赏、分析、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不断加深情感体验的深度,体现了音乐课程“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理念。
设计特色:声势节奏的设计是本节课的特色。
师生通过跺脚、拍手、拍腿等动作,使学生学会灵活的运用身体的节奏动作为歌曲伴奏,通过声势节奏的实践活动,既增强了学生的节奏感,又丰富了歌曲的艺术表现力,同时让学生感受体验到了音乐所带来的愉悦心情。
教学目标:1、了解《游击队歌》的相关文化及历史背景,感受抗日战争时期游击队战士英勇、豪迈的精神风貌。
2、能辨别歌曲的演唱形式,用轻巧、弹性有力的声音一起演唱《游击队歌》。
3、能积极参与听赏、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并从中体验上音乐课的乐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游击队歌》。
教学难点:学生创编能力的培养。
教材分析:《游击队歌》的节奏活跃、富于变化,曲调轻快、流畅,充满旺盛的活力,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
歌曲生动地刻画了游击战士在敌后艰苦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刻画了游击战士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群体英雄形象,深刻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坚强决心。
歌曲为G大调,4∕4拍,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播放《当兵的人》,师生一起踏步,行军礼,体验军旅歌曲的特点。
师:同学们刚才的音乐给你什么感觉?生:坚定、热情、自信、乐观、豪迈等感觉。
2、师:军旅歌曲大多数反映了军人热情、乐观、坚强、豪迈的性格,同时,他表达了人们对军人的一种情感,一些经典的革命歌曲常常传承着一定的历史与文化,讲述着一段难忘的流经岁月。
《游击队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教材的位置:《游击队歌》是人音版《义务教育教科书》(2022教育部审定)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岁月回声》中的一首歌曲,本单元选取了反映我国革命战争时期的音乐作品,旨在唤起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生活的情感。
同时让学生能够理解音乐作品的时代意义和作用。
2、作品分析:《游击队歌》的节奏活跃、富于变化,曲调轻快、流畅,充满旺盛的活力,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
歌曲生动地刻画了游击战士在敌后艰苦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刻画了游击战士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群体英雄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坚强决心。
歌曲为F大调,4/4拍,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
学情分析:1、学习状态:九年级的学生在心理和生理等方面日渐成熟,对客观事物都有自己的想法,加上当今流行歌曲对学生的冲击很大,所以他们对革命题材的音乐不大感兴趣。
2、学习能力:学生一般都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并掌握一些基本的乐理知识和基本的演唱技能技巧,之前也学习过进行曲风格的歌曲,对其特点都有所了解。
教学目标:一、学习歌曲《游击队歌》,感受歌曲所描绘的历史背景和塑造的机制、勇敢、紧张、愉快的游击战士形象;二、能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游击队歌》;三、学生根据“实践与创造一”中给出的三幅不同情景的图画,分组讨论设计歌曲的演唱速度和力度,表现抗日游击队员的战斗生活。
借助歌曲展开一次革命传统教育,引发对革命历史题材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游击队歌》。
教学难点: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演唱。
教学准备:多媒体、电钢琴。
教学方法:讲解、欣赏,模仿法。
教学过程:一、欣赏引入(一)、播放影片片段(借助影片熟悉战争年代的特定环境,引发学生学习热情。
)师:同学们知道这是发生在什么时期的影片吗(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我中华大地上疯狂掠夺,在这期间中国大地上涌现出了许多的抗日队伍,有八路军、新四军、还有一股武装力量,他们活跃在敌人的后方,给敌人出其不意的打击,他们是哪支队伍——游击队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深入敌后,广泛地开展游击战争,终于取得了抗战的胜利!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是《游击队歌》。
男:近百年来,帝国主义列强肆意蹂躏着我们的土地。
女:近百年来,峥嵘的岁月昂扬着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
男:回首七十多年前,日本侵略者占我领土、杀我同胞。
女:回首七十多年前,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华儿女奋起抗战,前赴后继。
男合:任何强敌都吓不到我们的华夏儿女。
女合:任何困难都难不倒我们的抗日志士。
男:看吧!高山峡谷到处是我们游击队员的身影。
女:听吧!密林深处时常回荡着游击队员们杀敌的枪声。
小合:请欣赏五(7)班大合唱:
大合:《游击队歌》
男:军爱民来民拥军。
女:民拥军来军爱民。
男合:高举一杯拥军的酒。
大合:国泰民安、五谷丰登。
女合:高唱一首爱民的歌。
大合:百花盛开,姹紫嫣红。
男:唱歌美酒敬亲人。
女:鱼水情深一家亲。
小合:请欣赏五(7)班大合唱:
大合:《拥军秧歌》。
第1篇课时:1课时年级:五年级教材:《湘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游击队之歌》,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时代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 学会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游击队之歌》,感受歌曲的音乐风格和节奏特点。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1. 学会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游击队之歌》。
2. 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教学难点:1. 学会用正确的节奏演唱歌曲。
2. 感受歌曲的音乐风格和节奏特点。
教学准备:1. 钢琴、多媒体设备2. 教学课件3. 《游击队之歌》歌词、曲谱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游击队之歌》的创作背景和时代意义。
2. 播放《游击队之歌》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音乐风格。
二、学习歌曲1. 教师引导学生学唱歌曲《游击队之歌》。
2. 教师讲解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演唱要点。
3.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歌曲演唱1. 学生分组演唱《游击队之歌》,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2. 学生进行个人演唱,展示学习成果。
四、音乐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创编《游击队之歌》的舞蹈动作,并进行表演。
2. 学生分组演奏《游击队之歌》的乐器,如笛子、口风琴等。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游击队之歌》的学习成果。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游击队之歌》。
2. 学生能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得到提高。
3. 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第2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游击队之歌》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
2. 培养学生对革命历史题材音乐的兴趣,感受歌曲中的爱国情怀。
3.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歌唱技巧,学会用恰当的音色和节奏演唱《游击队之歌》。
人音版音乐九下第1单元《游击队歌》教案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人音版音乐九下第1单元《游击队歌》2. 教学年级和班级:九年级(1)班3. 授课时间:2022年10月10日4. 教学时数:45分钟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游击队歌》的背景和意义,增强对抗日战争时期历史的认识。
2. 培养学生对《游击队歌》的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让学生掌握《游击队歌》的演唱技巧,能够独立演唱歌曲。
三、教学内容1. 歌曲背景介绍:《游击队歌》是一首反映抗日战争时期游击队员英勇斗争的歌曲,词曲作者为贺绿汀。
2. 歌曲结构分析:《游击队歌》为四二拍,共四段歌词,每段歌词四句。
3. 歌曲演唱技巧:气息控制、音准把握、节奏准确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游击队歌》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歌曲学习:播放《游击队歌》,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 歌曲分析:详细分析歌曲的结构、旋律、节奏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4. 演唱技巧指导:针对歌曲中的难点,如气息控制、音准把握等,进行示范和指导。
5. 学唱歌曲:让学生跟随老师学唱《游击队歌》,注意纠正发音和节奏。
6. 歌曲展示:请几名学生上台演唱《游击队歌》,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鼓励。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游击队歌》的历史意义和演唱技巧。
五、课后作业1. 熟唱《游击队歌》,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2. 了解更多关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知识,加深对歌曲背景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游击队歌》,使学生了解了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培养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演唱技巧的指导,使学生能够独立演唱歌曲。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歌曲背景的介绍可以更深入,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核心素养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 掌握《游击队歌》的背景和意义,增强对抗日战争时期历史的认识。
- 学会欣赏《游击队歌》,提高音乐素养。
好歌分享美声四季游击队之歌贺绿汀填词谱曲好歌分享美声四季游击队之歌贺绿汀填词谱曲
好歌分享|美声四季[游击队之歌](贺绿汀填词谱曲)
《游击队歌》就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群众歌曲。
就是中国知名作曲家贺绿汀于1937年所写。
《游击队歌》曲调轻快、简洁、生动、开朗,以富有弹性的小军鼓般的节奏横跨全曲,既给曲调以展开美感,又抒发了游击战士们精妙、有效率地与敌人周旋,伺机歼灭敌人的典型形象。
20世纪90年代初,这首《游击队歌》不无争议地入围“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游击队之歌》
献唱:美声四季
我们都是神枪手,
每一颗子弹歼灭一个敌人,
我们都是飞行军,
哪怕那山高水又浅。
在那密密的树林里,
到处都精心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
在那高高的山岗上,
存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
没有吃,没有穿,
自建那敌人送来上前,
没有枪,没有炮,
敌人给我们所造。
我们生长在这里,
每一寸土地都就是我们自己的,
无论谁要强占去,
我们就和他拼到底!。
《游击队歌》教学设计
一、课题:《游击队歌》
二、授课班级:
三、授课人:孙燕
四、课时数:1课时
五、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游击队歌》,感受歌曲所描绘的历史背景和塑造的机智、勇敢、紧张、愉快的游击战士形象。
2、能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形象地歌唱,生动表现歌曲内容。
3、借助歌曲展开一次革命传统教育,引发学生对革命历史题材音乐的兴趣。
六、教学重点:
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游击队歌》。
七、教学难点:
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演唱。
八、教学方法:
教法:欣赏法、演示法、讲授法
学法:欣赏法、视唱法、练习法
九、教学媒体:多媒体
十、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播放影片《铁道游击队》片段(借助影片熟悉战争年代的特定环境,引发学生学习热情。
)
师:同学们知道这是发生在什么时期的影片吗?
生:抗日战争时期
师:影片片段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
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我中华大地上疯狂掠夺,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深入敌后,广泛地开展游击战争,终于取得了抗战的胜利!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首革命题材的歌曲——《游击队歌》。
(二)新课教学
1、作者简介
贺绿汀(1903—1999)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湖南邵阳人。
他有许多著名的作品,被我们所熟知的有《天涯歌女》、《嘉陵江上》、《四季歌》、钢琴曲《牧童短笛》、管弦乐曲《森吉德玛》,还有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游击队歌》。
2、认识节奏型
师:在学习歌曲之前,我们先来认识几个节奏型
X X X X X X X
4分音符8分音符16分音符
请同学们分别用老人,大人和小朋友走路的速度来表现这三个节奏的速度。
并模仿出来。
生模仿
师:如果我们把时值和速度用高低快慢来区分的话,时值越高,速度越快,16分音符的速度比8分音符快一倍,8分音符的速度比4分音符的速度快一倍。
3、学唱歌曲
(1)初听歌曲——《游击队歌》。
师:请同学们仔细听,听这首歌曲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播放歌曲)
生:弱起
师:非常好,这首歌曲的第一小节是弱起小节,如果乐曲从小节的若拍或弱位置开始,而且第一小节的拍型总时值不完整,就叫做不完整小节或弱起小节。
我们这首歌曲的第一小节就是典型的弱起小节。
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来做下面这一条节奏练习。
(2)节奏练习
师:这条节奏中所包括的节奏型,我们都在以前的音乐课中分开学习过,先在就请同学们特别注意我们第一小节的弱起的节奏。
4/4 OX X | X X X X X X X X | X X X X X X X . X X | |
3、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师:很好!在做过节奏练习之后,老师想让同学们根据《游击队歌》的节奏,来朗读我们的歌词,老师先来做个示范。
(示范)
生朗读。
4、跟着音乐学唱歌曲
5、歌曲创作背景介绍
师:非常好,同学们现在已经基本能够掌握这首歌曲的节奏了,但是这还不够,下面老师想将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介绍给大家,老师希望大家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之后,能够加入自己的感情,带上情绪来演唱这这首歌曲。
那就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歌曲创作背景介绍)
6、跟音乐完整演唱(注意歌曲演唱情绪)
7、欣赏合唱版《游击队歌》
《游击队歌》是一首经典的革命歌曲,所以它也被改成了好多不同的版本广为流传,下面老师请大家欣赏一个合唱版的《游击队歌》,在欣赏的过程中请同学们带上以下两个问题去聆听。
(提出问题,播放音乐)
十一、课堂小结
正是中国人们智慧的结晶,高潮的作战策略,将日本鬼子赶出了中国的领土,歌曲刻画了游击战士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群体英雄形象,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坚强决心。
最后,让我们在歌声中再次重温难忘的历史岁月。
全体演唱《游击队歌》,结束本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