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 试题及答案(研究生)
- 格式:doc
- 大小:54.00 KB
- 文档页数:5
政治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
1.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
A. 政治现象。
B. 政治制度。
C. 政治行为。
D. 政治思想。
答案,A。
2.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 历史研究法。
B. 实证研究法。
C. 比较研究法。
D. 逻辑研究法。
答案,B、C。
3. 政治学的基本范畴包括()。
A. 国家。
B. 政府。
C. 政治权力。
D. 政治制度。
答案,A、C、D。
4. 政治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A. 政治权力的来源与性质。
B. 政治制度的形式与运作。
C. 政治参与与政治社会化。
D. 政治决策与政治行为。
答案,A、B、C、D。
5. 政治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阶段。
A. 古典政治学阶段。
B. 近代政治学阶段。
C. 当代政治学阶段。
D. 未来政治学阶段。
答案,A、B、C。
二、简答题。
1. 什么是政治学?答,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政治制度、政治行为和政治思想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政治权力的来源与性质、政治制度的形式与运作、政治参与与政治社会化、政治决策与政治行为等内容。
2.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答,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历史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逻辑研究法。
历史研究法主要通过对政治现象和政治制度的历史演变进行研究;实证研究法主要通过实证数据和统计分析进行研究;比较研究法主要通过对不同国家或地区政治制度和政治现象进行比较研究;逻辑研究法主要通过逻辑推理和思维分析进行研究。
三、论述题。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政治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其研究对象主要是政治现象、政治制度、政治行为和政治思想。
政治现象包括国家、政府、政治权力、政治参与等;政治制度包括政治组织、政治程序、政治规则等;政治行为包括政治决策、政治行动、政治交往等;政治思想包括政治哲学、政治理论、政治意识等。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历史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逻辑研究法。
历史研究法主要通过对政治现象和政治制度的历史演变进行研究,以揭示其发展规律和特点;实证研究法主要通过实证数据和统计分析进行研究,以验证和检验政治理论和观点;比较研究法主要通过对不同国家或地区政治制度和政治现象进行比较研究,以发现其异同和规律;逻辑研究法主要通过逻辑推理和思维分析进行研究,以探讨政治现象和问题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政治学原理》试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____________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2.使神学和政治理论分家的是意大利思想家____________。
3.政治权力的客观构成要素就其内容来说,主要是指____________。
4.在体制下,立法机构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5.政府是公共权力的象征,代表____________行事,它以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为职责。
6.稳定的政治共识在社会____________上表现为政治秩序的合法性,而政治体系的运转则是依靠治理来实现的。
7.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____________的政治行为。
8.____________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二、选择题1.政治学名著《政治学》的作者是()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西塞罗2.下列思想家中权力政治观的代表人物的是()A.孔子 B.韩非 C.庄子 D.荀子3.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围绕君主的()而展开。
A.合法性 B.治民之术 C.统治术 D.治国之道4.()方案是“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A.科学主义 B.经验主义 C.现实主义 D.理想主义5.马克思主义认为()是凝聚社会力量的核心。
A.国家 B.共产党 C.民族认同 D.利益6.()是政治权力的主观构成要素。
A.组织 B.能力素质 C.身份资格 D.理论与策略7.从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来看,具有典型意义的政体形式主要有()。
A.苏维埃政权形式 B.委员会政权形式C.巴黎公社政权形式D.人民代表大会政权形式8.一般说来,政府组织机构主要包括()A.行政机构 B.国家元首 C.司法机构 D.立法机构9.现代民主是一种“多元民主”,这种多元的民主以()为特征。
A.组织的多元化 B.两院制 C.多党制 D.社会权力的多中心 10.政党以其()影响成员和选民,从而实现成员广泛的社会化。
目 录1998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1999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2000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2001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2002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2003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2004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2005年北京大学362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2006年北京大学359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回忆版)(含部分答案)2007年北京大学647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2008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2009年北京大学658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2010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回忆版)2011年北京大学661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回忆版)2015年北京大学662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回忆版)2016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回忆版)2017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回忆版)2018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回忆版)2019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回忆版)2020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回忆版)1998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北大政府循理孕蹄研究生入学毛业律历年真瓯与衩城预刑(硕士部分)使用说明:1.本资杵为内都吏源,仅儒辱考,不讣需中-不得泽躅:1.全志试趣由参加过考试的考生枝■■:陪写而成..诣格永寤与史亢二'■;苦I学院元美.3、本曩料格鼻曾鑫琪考生热市*;:「、匚:5*旺老生星专肮中".”-『一号尤方,考页*2/痛吧*基新•勺%而宜注堂裹邛羸我炒技注■-;-岌*凯从而.耍利通过考%小育购亍M之母碇充生自义谤江螭学二*.考试科目:政治学原理□的$年全真嚣题)注葱,洋考生卷滴考试鲤目•将答案象~写乏答题纸上.答碧职爸在试睡卷上答题一律无效•一、名词解暮卜以格泱为3、政治选拳』、夫和政体5、吱力集团一'筒答题''刘W"刷时切社会也临统思瞰的跆出?2、政治合制洌于蝉统治育什么意义?3、人们参与政治的基本劫机有哪些?4'政治改革有哪些基本特征?三、型述题1、运用利益分析方法分析畋激力的本监跄试论民主与法制的关系,1999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考试科目:政治学原理(1999年全真试题)注童:清考生看清考试题目,将答案统一写在答题纸上]答睫清标明映号・在试题篇上答题一律无效,一、名词解牌(5*4〉1、公共选择务政治选举3、政治决策4、民主集中制二、简答JS(1DM)1,政治与非政治的区刑L制度分析对政治分析的意义和局限3、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威的区别与联系L政治权力对政治民主的作用三、论述露(20*2)1、用利益关系的构成内容,分析政府职能,2、试论述政治民主、依法治国'市场经济三者间的关系,2000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北京大学200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政治学原理—、名词解释(10X6 )1.政治动机2.合作性政治社团3-国家元首4.政治协调二、简答(20X2)1.为什么说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的矛盾是同一利益主体内部两部分利益的矛盾?2.为什么说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3.联邦制国家与邦联制国家的区别何在?4.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在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具有怎样的不同性质?三、论述(30X2)1.规范性政治学研究方法与实证性政治学研究方法的区别。
政治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政治权力的基本形式包括()。
A. 立法权和行政权B. 行政权和司法权C. 立法权和司法权D. 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答案:D2. 社会契约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 托马斯·霍布斯B. 约翰·洛克C. 让-雅克·卢梭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民主政治的核心原则是()。
A. 人民主权B. 权力分立C. 社会平等D. 法治原则答案:A4. 国家利益的实现主要依赖于()。
A. 军事力量B. 外交手段C. 经济实力D. 意识形态答案:C5. 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包括()。
A. 选举投票B. 社会运动C. 政治捐赠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简答题1. 请简述政治制度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
政治制度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框架,它决定了国家权力的分配与运作方式。
一个合理的政治制度能够保证政府的有效运作,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它还有助于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通过法治手段实现社会公正。
此外,政治制度对国家的国际形象和外交关系也有着重要影响。
2. 描述现代民主政治的三个基本特征。
现代民主政治的三个基本特征包括:第一,人民主权,即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通过选举等方式参与政治决策。
第二,权力分立,通过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部门的相互制衡,防止权力过于集中。
第三,法治原则,即所有公民和政府机构都必须遵守法律,确保公正和秩序。
3. 阐述政治文化对政治稳定的作用。
政治文化是社会成员关于政治生活的观念、价值和态度的总和。
它对政治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积极的、健康的政治文化能够促进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增强社会凝聚力。
相反,一个消极的、分裂的政治文化可能导致社会冲突和政治动荡。
政治文化还影响着公民的政治参与和对政治制度的认同程度。
三、论述题1. 论述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来源及其对政治秩序的影响。
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来源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传统权威,即权力的合法性来自于历史传统和文化习俗;二是法理权威,即权力的合法性来自于法律和宪法的规定。
考研政治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政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国家B. 政治文化C. 政治制度D. 政治行为2. 下列哪项不是国家的基本构成要素?()A. 人口B. 土地C. 政府D. 经济3. 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来源于()A. 强制B. 传统C. 法理D. 奖惩4. 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包括()A. 选举和示威B. 选举和投票C. 投票和示威D. 选举和辩论5.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认为,政治上层建筑是建立在()基础上的。
A. 经济基础B. 文化基础C. 社会基础D. 法律基础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政治文化的功能包括()A. 社会化B. 整合C. 导向D. 传承7. 政治社会化的主要途径有()A. 教育B. 家庭C. 媒体D. 宗教8. 政治制度的类型包括()A. 民主制B. 共和制C. 君主制D. 极权制9. 政治发展的目标通常包括()A. 经济增长B. 政治稳定C. 社会公正D. 政治民主10. 政治决策的过程通常包括()A. 议程设定B. 政策制定C. 政策执行D. 政策评估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政治社会化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12. 阐述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威的区别。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3. 论述现代国家构建中法治的作用及其挑战。
14. 分析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的变化及其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考研政治学概论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A2. D3. C4. B5. A二、多项选择题6. A B C D7. A B C8. A B C9. B C D三、简答题11. 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和内化政治知识、政治规范、政治价值观念的过程。
它的重要性在于帮助个体适应社会政治生活,形成政治认同,维护政治秩序,并促进政治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12. 政治权力是指个人或集团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而政治权威则是建立在合法性基础上的政治权力,它得到了社会成员的广泛认可和服从。
政治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政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经济基础B. 政治权力C. 社会结构D. 文化传统2. 以下哪一项不是政治权力的来源?A. 法律B. 传统C. 暴力D. 教育3. 政治制度的类型包括:A. 君主制B. 民主制C. 独裁制D. 所有以上4. 政治参与的途径不包括:A. 投票B. 抗议C. 网络舆论D. 个人修养5. 政治文化是指:A. 政治制度的总和B. 政治行为的规范C. 政治观念和价值观D. 政治权力的分配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来源。
7. 解释政治制度与政治过程的区别。
8. 描述政治参与的重要性及其对民主政治的影响。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政治意识形态对政治行为的影响。
10. 分析政治制度变迁的原因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B. 政治权力2. 答案:D. 教育3. 答案:D. 所有以上4. 答案:D. 个人修养5. 答案:C. 政治观念和价值观二、简答题6. 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来源主要包括法律、传统、民主选举和道德认可。
法律为政治权力提供了明确的规范和界限;传统是历史沿袭下来的政治行为模式;民主选举体现了民众对政治权力的授权;道德认可则是基于社会价值观对政治权力的认同。
7. 政治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中政治权力的组织形式和运作方式,如君主制、民主制等。
而政治过程则是指政治权力如何被运用、政治决策如何形成以及政治行为如何展开的动态过程。
8. 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核心,它不仅能够反映民众的意愿和需求,还能够增强政府的透明度和责任感。
政治参与的途径包括投票、参与公共事务讨论、参与社会组织等,这些途径有助于形成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政治环境。
三、论述题9. 政治意识形态是一套关于政治、社会和经济组织的观念体系,它影响着个人和集体的政治行为。
不同的政治意识形态,如自由主义、社会主义、保守主义等,会引导人们支持不同的政策和政治行动,从而影响政治决策和社会变革。
政治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政治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
A. 政治制度B. 政治行为C. 政治思想D. 政治文化答案:B2. 政治权力的来源是()。
A. 法律赋予B. 人民授权C. 个人能力D. 历史传统答案:B3. 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包括()。
A. 选举投票B. 社会运动C. 政治讨论D. 所有以上答案:D4. 政治稳定的关键因素是()。
A. 经济发展B. 社会公正C. 政治制度D. 军事力量答案:B5. 政治系统的基本功能是()。
A. 资源分配B. 社会控制C. 权力运作D. 价值整合答案:D6. 政治决策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
A. 问题识别B. 政策制定C. 政策执行D. 政策评估答案:B7. 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是()。
A. 法律B. 传统C. 民意D. 权力答案:C8. 政治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A. 经济增长B. 政治民主化C. 社会稳定D. 国际地位提升答案:B9. 政治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A. 经济理论B. 政治哲学C. 社会制度D. 文化价值观答案:B10. 政治沟通的主要目的是()。
A. 信息传递B. 利益协调C. 权力分配D. 社会动员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政治制度的类型包括()。
A. 君主制B. 共和制C. 民主制D. 独裁制答案:ABCD2. 政治行为的主体可以是()。
A. 个人B. 政党C. 政府D. 国际组织答案:ABCD3. 政治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
A. 政治信仰B. 政治价值观C. 政治知识D. 政治行为模式答案:ABCD4. 政治参与的途径包括()。
A. 投票B. 抗议C. 游说D. 参政答案:ABCD5. 政治权力的表现形式有()。
A. 强制力B. 影响力C. 权威D. 资源控制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政治学是一门研究政治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
()答案:正确2. 政治权力是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
武大考研政治学原理历年真题及答案04原理一名解1 功利主义政治学 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的革命任务在欧美已经基本完成,资产阶级成为了统治阶级,同时,随着无产阶级的成长和壮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资产阶级面临的政治任务变成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利益。
因此,西方政治学的主体从倡导和阐发资产阶级的民主价值转向论述和分析资产阶级个人利益与政治权力之间的关系、资产阶级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了以边沁和穆勒为代表的功利自由主义。
边沁的政府简论道德与立法的原理和穆勒的论自由功利主义成为主张功利主义、强调个人自由、反对政府干预私人活动的代表作。
他们标志着资产阶级由革命转向保守,标志着西方政治学逐渐趋向维护资产阶级的政治秩序。
2王道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政治学说。
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
主张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儒家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的“王道”.3 二元君主立宪政体立宪君主政体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体形式的一种,它通常存在于资产阶级在进行政治革命时力量不够强大,革命以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妥协而告终的国家,立宪君主政体本身就是这种妥协的产物。
由于各资产阶级国家的实际情况的不同,因而君主的实际地位和权限也不一样,按照这种差别,立宪君主制可以进一步分为二元君主制和议会君主制。
二元君主政体形式上存在君主和议会两个权力中心,君住权力受到议会和宪法限制。
可是,实际上君主掌握着政府任命权、解散议会权、钦定宪法权等权力。
二元君主制一般存在于封建势力强大,资产阶级政治力量相对软弱的国家,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意志帝国,当代的尼泊尔、摩洛哥、约旦等。
4、政党政治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又称政党政治,它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的政党进行社会政府活动的合法规则、程序和方式。
按照轮流执政的政党数目,通常把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划分为两党制、多党制和一党制。
《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个不属于政治学的范畴?() A. 政治哲学 B. 政治经济学 C. 政治地理 D. 政治历史2.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
A. 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 B. 政治意识和政治行为 C. 政治组织和政治文化 D. 政治现象和政治规律3.政治学的学科特点包括()。
A. 应用性 B. 综合性 C. 规范性 D. 以上都是二、简答题4.请简述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5.请简述政治权利的基本内涵及其构成。
6.请简述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
三、论述题7.论述题:请结合实际,论述政治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
8.论述题:请论述政治学在公共决策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分析题9.请分析当前我国政府治理面临的挑战及其原因。
10.请分析民主政治与法治的关系。
五、综合题11.综合题:请结合某个国家的实际情况,论述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的关系。
答案:一、选择题1.正确答案是:C. 政治地理政治地理不属于政治学的范畴。
2.正确答案是:A. 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
3.正确答案是:D. 以上都是政治学的学科特点包括应用性、综合性、规范性和人文性。
因此,以上都是正确答案。
二、简答题4.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首先,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研究各种政治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规律;其次,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等方法,获取有关政治现象的数据或事实材料,并进行统计和分析;再次,运用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对政治现象进行理论分析和抽象概括;最后,通过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对政治现象进行系统综合和概括。
5.政治权利是指公民依据法律参与国家事务和公共事务管理的一种资格和权能。
其构成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公民有参与国家事务和公共事务管理的权利;二是公民有依照法律规定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三是公民有在国家法律范围内从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的权利。
6.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包括:一是平等原则,即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二是多数原则,即多数人统治的国家机关应得到多数人的拥护;三是合法原则,即国家权力必须依照法律规定行使;四是分权原则,即国家权力应当分立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大部分,并分别由不同部分行使;五是参与原则,即公民有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政治学专业考研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政治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什么?A. 经济行为B. 政治行为C. 社会行为D. 文化行为答案:B2. 以下哪位学者被认为是现代政治学的奠基人?A. 马克思B. 韦伯C. 柏拉图D. 亚里士多德答案:B3. 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来源于:A. 强制力B. 传统C. 法律D. 人民的同意答案:D二、简答题1. 简述政治制度的分类及其特点。
答案:政治制度通常分为民主制、专制制、共和制等类型。
民主制强调人民的参与和决策权,专制制则集中权力于少数人或个人,共和制则强调法治和代表制度。
2. 论述政治文化对政治稳定的影响。
答案:政治文化是影响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
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如果能够促进公民对政治制度的认同和支持,有助于政治稳定;反之,如果政治文化中存在对现有政治制度的不满和反抗情绪,可能会导致政治动荡。
三、论述题1. 论述政治参与的重要性及其对民主政治的影响。
答案: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核心要素之一。
它不仅能够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实现政治决策民主化的重要途径。
政治参与可以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增强政府的问责性,从而促进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
2. 分析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及其对个体政治行为的影响。
答案:政治社会化是个体学习政治知识和政治态度的过程,通常通过家庭、学校、媒体等途径进行。
政治社会化对个体的政治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塑造了个体的政治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影响其对政治事件的理解和反应。
四、案例分析题1. 请结合具体国家的政治发展,分析政治制度变迁的原因及其影响。
答案:以某国为例,其政治制度的变迁可能受到经济基础、社会结构、文化传统、国际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政治制度的变迁通常伴随着社会利益的重新分配,影响着国家的政治稳定性、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结束语:政治学考研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政治问题的能力。
希望本题库能够帮助考生系统复习,提高答题技巧,最终在考研中取得优异成绩。
1.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1)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国家的起源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根。
概括的说主要阐明了两个观点,第一,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说明了国家产生的时间问题;第二,国家的出现,是社会内部发展的结果。
它是生产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阶级的形成、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这说明了国家产生的原因问题。
这一理论也表明了国家是个历史现象。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这说明了国家产生的实质和根源。
国家的作用是缓和冲突,是把冲突控制在秩序范围以内。
这说明了国家的职能。
(2)关于国家的本质与职能理论,列宁认为,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
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迫使一切从属的阶级服从于一个阶级的机器。
这个定义可理解为: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这说明国家是一个历史现象。
国家是阶级统治。
这表明国家的本质。
国家是个特殊的机器。
国家具有公共权力。
这是国家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的根本区别。
(3)关于国家消亡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揭示了国家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历史现象,它有发生、发展、灭亡的客观规律。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阶级出现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当生产力高度发展之后,随着阶级的灭亡,国家也不可避免地要灭亡。
国家消亡的条件是消灭阶级,消除一切阶级差别。
国家消亡的途径:国家的消亡具有渐进性和自发性。
2.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民主的定义是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历史,是在西方各国社会主义者在为人民民主的斗争中开始的,资本主义的统治者被迫接受人民的社会主义的诉求..所以,对于西方民主的本质,可从三方面观察.一,有其进步性一面:资本主义接受人民的社会主义的诉求..是社会的一大进步.是资本主义从野蛮阶段走向良性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能够与资本主义合作双赢共同发展的重要依据.从而使资本主义制度在缓和阶级矛盾建立自我完善机制中得以延长其寿命.另一方面,也有其虚伪性欺骗性一面:由于资本主义的统治阶层接受人民的民主诉求.是被迫的.因而资本主义民主模式的设计师们为维护少数人的特权而绞尽脑汁,重点是如何扭曲作为民主原则的"少数服从多数".他们通过权力的分割(三权分立)分层(参众议院),再引入政治骗子各色各样由背后财团操纵下的政客在玩弄选举游戏,再注入赌慱元素"赢者通吃"及"认赌服输",把民主的精神也扭曲了.如此一来,大多数人的意愿被化解于无形之中,根本无法通过资本主义的民主来实现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 人民所得到的只是假民主.第三方面,还有其反动性倒退性的一面:当资本主义发展到霸权主义阶段,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提出美式民主全球化,以各种手段通过硬战争软战争推行冷战政策下的"颜色革命",强迫他国人民实行美国的模式,这是民主的大倒退.不惜发动了一场又一场战争,制造大量的生灵涂炭,可见其反动性的一面.社会主义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高和最后类型的国家3.社会主义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高和最后类型的国家。
政治学原理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政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政治权力的分配与运作B. 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C. 政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D. 政治行为的规范与引导2. 下列哪项不是现代国家的基本特征?()A. 固定的领土B. 稳定的政权C. 单一的民族构成D. 确定的国际地位3. 政治参与的扩大化是()。
A. 民主政治的必然结果B. 专制政治的体现C. 政治腐败的标志D. 社会不稳定的根源4. 政治文化的核心是()。
A. 政治信仰B. 政治价值观C. 政治行为模式D. 政治知识体系5. 政治社会化的主要途径不包括()。
A. 教育系统B. 家庭影响C. 政治宣传D. 个人经验6. 政治制度的变迁通常是由()引起的。
A. 经济发展B. 科技进步C. 个人意愿D. 社会革命7. 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是()。
A. 法律规范B. 道德规范C. 强制力量D. 传统习俗8. 在政治体系中,利益集团的主要作用是()。
A. 维护社会秩序B. 影响政策制定C. 促进经济发展D. 监督政府行为9. 政治发展的目标是实现()。
A. 经济增长B. 社会公正C. 政治稳定D. 国际地位提升10. 下列哪项不属于政治决策的特点?()A. 权威性B. 程序性C. 随意性D. 目的性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威的区别。
12. 描述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及其对政治体系的意义。
13. 阐述政治文化对政治行为的影响。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4. 论述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及其在现实政治生活中的表现。
15. 分析政治制度对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的作用。
政治学原理考研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A2. C3. A4. B5. D6. D7. B8. B9. B10. C二、简答题11. 政治权力是指在社会关系中,个人或集团通过各种手段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而政治权威则是建立在合法性基础上,被社会成员普遍认可和接受的政治权力。
政治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
1.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
A.政治B.政府C.国家D.法律。
答案,A.政治。
2.政治学的基本任务是()。
A.描述B.解释C.预测D.指导。
答案,B.解释。
3.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
A.历史法B.比较法C.实证法D.逻辑分析法。
答案,C.实证法。
4.政治学的基本原理是()。
A.政治合法性B.政治平等C.政治权力D.政治正义。
答案,C.政治权力。
5.政治学的核心概念是()。
A.政治参与B.政治社会化C.政治制度D.政治权力。
答案,D.政治权力。
二、问答题。
1.请简要解释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答,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政治,包括政治的本质、形式、内容、发展规律等方面。
其范围涉及政治的各个方面,如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政治参与、政治文化等。
2.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请简要描述其中一种方法。
答,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历史法、比较法、实证法和逻辑分析法。
其中,比较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通过比较不同国家、地区或时期的政治现象,揭示其共性和差异性,从而推导出普遍规律。
3.政治学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请简要解释其中一条基本原理。
答,政治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政治权力、政治合法性、政治平等和政治正义等。
其中,政治权力是政治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指的是一种对人的行为的控制能力,是政治活动的核心内容。
4.政治学的研究内容与其他社会科学有何区别?请简要说明一个方面的区别。
答,政治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区别在于其研究对象和方法的特殊性。
政治学主要研究政治领域的现象和规律,而其他社会科学则更多关注其他领域的内容,如经济学关注经济领域,社会学关注社会领域等。
三、论述题。
请论述政治学对于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
政治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对于现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政治学研究政治现象和规律,有助于人们深入了解政治的本质和运行机制,为政治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其次,政治学研究政治权力、政治制度等内容,有助于揭示政治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模式,为政治改革和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政治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政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政治权力的分配与运用B. 政治制度的演变C. 政治文化的传承D. 政治行为的动机2.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认为,政治的根源是:A. 经济基础B. 社会文化C. 民族传统D. 宗教信仰3. 政治参与的主体是:A. 政府B. 政党C. 公民D. 国际组织4. 政治制度的类型包括:A. 君主制和共和制B. 民主制和专制制C. 联邦制和单一制D. 所有选项5. 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来源是:A. 传统B. 法律C. 个人魅力D. 人民的同意6. 政治决策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A. 问题识别B. 政策制定C. 政策执行D. 政策评估7. 政治意识形态的主要功能是:A. 指导政治行为B. 塑造政治文化C. 维护政治稳定D. 所有选项8. 政治文化对政治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 政治态度B. 政治行为C. 政治制度D. 所有选项9. 政治社会化的主要途径包括:A. 教育B. 媒体C. 家庭D. 所有选项10. 政治发展的主要目标是:A. 经济增长B. 社会稳定C. 政治民主化D. 政治制度化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政治权力的三个基本特征。
2. 描述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
3. 解释政治参与对民主政治的重要性。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政治制度对政治稳定的影响。
2. 分析政治意识形态在政治动员中的作用。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请根据以下案例,分析政治决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案例:某国政府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决定实施单双号限行政策。
然而,政策实施后,交通拥堵问题并未得到有效缓解,反而引起了市民的广泛不满。
答案:一、选择题1-5: A, A, C, D, D6-10: B, D, D, B, C二、简答题1. 政治权力的三个基本特征包括:权威性、强制性和合法性。
2. 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和塑造的。
政治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政治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A. 经济现象B. 社会现象C. 政治现象D. 文化现象2. 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来源于:A. 个人魅力B. 传统习俗C. 法律制度D. 人民授权3. 以下哪项不是政治制度的类型?A. 君主制B. 民主制C. 专制制D. 封建制4. 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是:A. 投票选举B. 社会运动C. 媒体宣传D. 个人游说5. 政治文化的核心是:A. 政治信仰C. 政治价值观D. 政治知识6. 政治意识形态的分类不包括:A. 自由主义B. 保守主义C. 社会主义D. 民族主义7. 政治决策的过程通常涉及:A. 问题识别B. 政策制定C. 政策执行D. 所有上述选项8. 政治社会化的主要途径是:A. 教育B. 家庭C. 媒体D. 宗教9. 政治发展的主要目标是:A. 经济增长B. 社会稳定C. 民主化D. 国家统一10. 政治系统的功能不包括:A. 资源分配B. 社会整合D. 文化创造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政治权力的来源可以是:A. 强制力B. 经济控制C. 社会地位D. 法律授权12. 政治制度的变迁可能由以下哪些因素推动:A. 技术革新B. 社会需求C. 外部压力D. 内部冲突13. 政治参与的障碍可能包括:A. 信息不对称B. 政治冷漠C. 经济不平等D. 制度限制14. 政治文化的功能包括:A. 社会整合B. 政治动员C. 政治稳定D. 政策制定15. 政治意识形态的作用包括:A. 指导政治行为B. 形成政治认同C. 影响政策选择D. 促进社会变革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威的区别。
17. 描述民主制与专制制的主要特点。
18. 解释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及其重要性。
19. 阐述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之间的关系。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20. 论述政治参与对民主政治的重要性。
天津政治学原理考研题库及答案天津政治学原理考研题库及答案政治学原理是政治学研究的基础课程之一,对于考研学子来说,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的知识点至关重要。
天津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城市,其政治学原理考研题库及答案备受考生关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考题,并给出相应的答案,希望对考生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原理1.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观点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观点是以阶级斗争为纲,以无产阶级专政为最终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2.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核心概念有哪些?答: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核心概念包括阶级、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法治等。
3.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方法论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通过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研究,揭示社会的本质和规律,为实现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科学指导。
二、西方政治学的基本理论1. 自由主义政治学的核心观点是什么?答:自由主义政治学的核心观点是以个人自由和私有财产权为基础,主张限制政府权力,保护个人权利和自由,强调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
2. 实用主义政治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实用主义政治学的主要特点是强调政治决策的实用性和效果,注重实证研究和政策分析,强调政治行为的理性性和实践性。
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观点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观点是以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础,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的剥削本质和阶级矛盾,主张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
三、中国政治学的研究内容1. 中国政治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哪些方面?答:中国政治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中国政治制度、中国政治文化、中国政治发展道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等方面。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理和运行规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政治学原理》学习中心:专业:学号:姓名:作业练习一(第1、2、3章)一、名词解释题1.政治答:政治,是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2. 非零和博弈答:非零和博弈是政治博弈的两大类型之一,即一方参加者的所得不再恰好是另一方所失。
它们不完全是敌对的,而且可能一致认为博弈的某一结局比另一结局更佳。
在这种状况时,自己的所得并不与他人的所失的大小相等,连自己的幸福也未必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即使伤害他人也可能“损人不利己”,所以博弈双方存在“双赢”的可能,进而合作。
3.公共选择理论答:公共选择理论:属于理性选择主义中的一种理论。
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布坎南。
该理论可以定义为非市场决策的经济研究,是一种把经济学应用于政治学的研究。
公共选择理论的主题与政治系是一样的:国家理论、投票规则、投票者行为、政党政治、官员政治等。
该理论的方法是经济学方法,像经济学一样,其理论的基本行为假设是,人是一个自利的、理性的、最求效用最大化的人。
4.人格型权力答:也叫影响力,如果权威来自人们对制度与过程的崇敬,那么影响力则来自人们对特殊类型的人的尊敬,这种人具有超凡的品质、个人魅力、启示力。
具有人格型权力的人并不一定占居官职,人们对他们的服从主要是因为其人格因素。
当然,在现代政治中,来自机构中的权威与来自个人的人格魅力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
5.政治文化答:1956年,美国著名政治学者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在其《比较政治体系》一文中首先使用了政治文化这一概念,用以替代传统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等概念,并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分析框架。
我们认为,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社会成员在长期政治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国家政治生活的政治心理倾向和政治价值取向的总和。
6.政治社会化答:政治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意识和政治立场的能动过程。
《政治学原理》学习中心:专业:学号:姓名:作业练习一(第1、2、3章)一、名词解释题1.政治答:政治,是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2. 非零和博弈答:非零和博弈是政治博弈的两大类型之一,即一方参加者的所得不再恰好是另一方所失。
它们不完全是敌对的,而且可能一致认为博弈的某一结局比另一结局更佳。
在这种状况时,自己的所得并不与他人的所失的大小相等,连自己的幸福也未必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即使伤害他人也可能“损人不利己”,所以博弈双方存在“双赢”的可能,进而合作。
3.公共选择理论答:公共选择理论:属于理性选择主义中的一种理论。
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布坎南。
该理论可以定义为非市场决策的经济研究,是一种把经济学应用于政治学的研究。
公共选择理论的主题与政治系是一样的:国家理论、投票规则、投票者行为、政党政治、官员政治等。
该理论的方法是经济学方法,像经济学一样,其理论的基本行为假设是,人是一个自利的、理性的、最求效用最大化的人。
4.人格型权力答:也叫影响力,如果权威来自人们对制度与过程的崇敬,那么影响力则来自人们对特殊类型的人的尊敬,这种人具有超凡的品质、个人魅力、启示力。
具有人格型权力的人并不一定占居官职,人们对他们的服从主要是因为其人格因素。
当然,在现代政治中,来自机构中的权威与来自个人的人格魅力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
5.政治文化答:1956年,美国著名政治学者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在其《比较政治体系》一文中首先使用了政治文化这一概念,用以替代传统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等概念,并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分析框架。
我们认为,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社会成员在长期政治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国家政治生活的政治心理倾向和政治价值取向的总和。
6.政治社会化答:政治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意识和政治立场的能动过程。
1.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1)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国家的起源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根。
概括的说主要阐明了两个观点,第一,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说明了国家产生的时间问题;第二,国家的出现,是社会内部发展的结果。
它是生产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阶级的形成、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这说明了国家产生的原因问题。
这一理论也表明了国家是个历史现象。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这说明了国家产生的实质和根源。
国家的作用是缓和冲突,是把冲突控制在秩序范围以内。
这说明了国家的职能。
(2)关于国家的本质与职能理论,列宁认为,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
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迫使一切从属的阶级服从于一个阶级的机器。
这个定义可理解为: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这说明国家是一个历史现象。
国家是阶级统治。
这表明国家的本质。
国家是个特殊的机器。
国家具有公共权力。
这是国家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的根本区别。
(3)关于国家消亡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揭示了国家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历史现象,它有发生、发展、灭亡的客观规律。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阶级出现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当生产力高度发展之后,随着阶级的灭亡,国家也不可避免地要灭亡。
国家消亡的条件是消灭阶级,消除一切阶级差别。
国家消亡的途径:国家的消亡具有渐进性和自发性。
2.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民主的定义是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历史,是在西方各国社会主义者在为人民民主的斗争中开始的,资本主义的统治者被迫接受人民的社会主义的诉求..所以,对于西方民主的本质,可从三方面观察.一,有其进步性一面:资本主义接受人民的社会主义的诉求..是社会的一大进步.是资本主义从野蛮阶段走向良性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能够与资本主义合作双赢共同发展的重要依据.从而使资本主义制度在缓和阶级矛盾建立自我完善机制中得以延长其寿命.另一方面,也有其虚伪性欺骗性一面:由于资本主义的统治阶层接受人民的民主诉求.是被迫的.因而资本主义民主模式的设计师们为维护少数人的特权而绞尽脑汁,重点是如何扭曲作为民主原则的"少数服从多数".他们通过权力的分割(三权分立)分层(参众议院),再引入政治骗子各色各样由背后财团操纵下的政客在玩弄选举游戏,再注入赌慱元素"赢者通吃"及"认赌服输",把民主的精神也扭曲了.如此一来,大多数人的意愿被化解于无形之中,根本无法通过资本主义的民主来实现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 人民所得到的只是假民主.第三方面,还有其反动性倒退性的一面:当资本主义发展到霸权主义阶段,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提出美式民主全球化,以各种手段通过硬战争软战争推行冷战政策下的"颜色革命",强迫他国人民实行美国的模式,这是民主的大倒退.不惜发动了一场又一场战争,制造大量的生灵涂炭,可见其反动性的一面.社会主义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高和最后类型的国家3.社会主义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高和最后类型的国家。
一.社会主义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否定(一)体现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对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基础的历史性否定。
1、从经济基础性质来看,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核心特征;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基础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核心特征。
2、从经济基础的确立过程来看,社会主义国家是人类历史有国家以来,第一次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而资本主义国家仅仅通过改变私有制的经营方式得以发生和发展,而未改变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性质。
(二)体现为无产阶级统治对资产阶级统治的否定。
1、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标志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地位的根本对立。
2、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抛弃了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方式和价值原则。
3、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根本改变了阶级发展的历史命运。
(三)体现为无产阶级对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的否定。
1、资本主义的国家机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用来镇压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权力工具,无产阶级必须将它打碎和摧毁。
2、无产阶级摧毁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一般方式是通过暴力革命,但不排斥以和平过渡方式实现国家机器的更替。
3、资本主义国家机器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是典型的阶级压迫和阶级统治机器,如军队、监狱、警察、管理机构等,对此,无产阶级必须将之摧毁。
另一部分是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机构,对此无产阶级可以加以改造利用,使其转变为服务于社会主义社会职能的机构。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和历史地位1.新型的民主与新型的专政。
社会主义的新型民主的基本特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1)社会主义民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地位的经济基础上的。
(2)社会主义民主以无产阶级政治统治的确立和政治管理的实施为政治前提。
(3)社会主义民主是广泛、真实的民主。
(4)社会主义民主通过不同于资本主义民主的一系列制度,规范民主的运行和公民权利的实现。
社会主义国家的专政是新型的专政,主要表现(1)从掌握政权、实施对于对立阶级专政的主体来看,人民民主专政是人类社会政治发展史第一次由被剥削阶级代替剥削阶级掌握政权,使劳动者成为剥削阶级实施专政的主体,而剥削阶级和敌视社会主义的势力成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对象。
(2)从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在人口中的比例来看,人民民主专政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
(3)从专政职能来在国家职能中的作用来看,人民民主专政职能是把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文化作为自己最重要的职能,而以暴力镇压剥削阶级和敌对分子的职能也是为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和文化服务的。
三.社会主义国家的特征1、社会主义国家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经济基础。
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题,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
2、社会主义国家以工人阶级为领导阶级,以工农联盟作为国家的阶级基础。
3、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职能在于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
4、社会主义国家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国家,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构成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特征。
5、社会主义国家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四.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地位和作用1、建立和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2、依法打击极少数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反抗和破坏活动,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同时,防御国际敌对势力的侵略和颠覆,捍卫国家主权。
3、组织和管理社会主义经济,大力发展生产力。
4、协调人民内部的利益和矛盾,健全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5、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
6、创造条件消灭三大差别,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
4.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当代世界各国,政党是政治体系的核心,社会主义国家也是一样的。
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根本原则。
1.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
2.党的领导的具体方式共产党核心地位和领导作用主要是通过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来实现的。
3.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1)正确处理党政关系(2)必须认真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3)必须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既保证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又充分发挥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和其他方面的职能作用。
(4)必须坚决维护党和国家的团结统一,维护党中央的权威。
(5)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还要求我们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改进党的领导作风、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4.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类型。
(1)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
(2)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党制5.资本主义国家司法独立分权制衡——资本主义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司法独立作为现代司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是由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学说派生出来的。
资产阶级在革命取得胜利后即按照三权分立理论建立起新的国家政治体制,设立议会、总统(或内阁)、法院分别独立行使立法权、行政权或司法权,并使之互相制约,以达到国家权力的平衡。
资本主义国家的司法机关一般仅指法院,独立于立法权、行政权之外的司法权由法院依法行使。
在资本主义国家,司法机关与立法机关、行政机关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行政机关经立法机关同意有权任命法官,二是对行政机关违法的行政决定,法院有权通过行政诉讼进行审查并予以撤销;三是对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或法令是否违反宪法,法院拥有否认或撤销的权力即违宪审查权。
而要行使后两种权力,很显然法院必须拥有不受他人干涉的独立地位。
由此,司法独立便成为资本主义各国处理司法权和立法权、行政权之间关系的根本原则。
已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和行之有效的保障机制:1.严格的法官任用制。
首先,各级法院的法官均由中央任命,从而保证法官不受地方干涉和影响。
其次,资本主义国家为确保法官独立审判,一般都要求法官精通法律,熟悉业务;很明显,法官只有精通法律,熟悉业务,才能胜任审判工作,正确处理案件。
否则,独立审判就没有质量保证。
2.法官不可更换制。
对于法官的任用,多数国家实行终身制,但也有实行任期制的,任期最多可长达十年,而且可以连任。
无论终身制还是任期制,都坚持“不可更换制”,即法官一经任用,便不得随意更换,3.法官专职及中立制。
即法官不得兼职,包括不得兼任行政官员、议员和从事最高法院不允许的其他有报酬的职务。
甚至不得有政党身份或从事政治活动。
4.法官高薪制。
许多资本主义国家以使法官生活安定富裕,不致发生贪赃枉法、营私舞弊为由,规定给予法官高薪待遇,甚至还规定法官出差费用不受限制,实报实销。
5.法官不受民事起诉的豁免权。
即对于法官在审判中所发表的言论以及所作的一切行为,均不追究法律责任,以免除他(她)们的后顾之忧,便于他(她)们更放心地“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外界的任何影响(哪怕是非常微弱的影响)。
6.法官退休制。
在资本主义国家,法官退休年龄一般较大,而且退休后可以领到优厚的退休金,优厚的退休金亦可解除法官的后顾之忧,为其在职时保持公正廉洁提供可靠的保障。
7.自由心证制度。
所谓自由心证,是指在审理案件中,对于一切证据的证明力及其运用,法律预先不作规定,完全由法官根据自己的良知、经验作出判断。
这是因为,由法官根据自己的良知和经验对证据进行认定,既是法官独立的一个重要内容,又是实现法官独立审判的一个必要保障:只有法官在思想上内心上是自由的,其审判行为才有可能做到独立自主,不受他人干涉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