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的现状及发展
- 格式:pdf
- 大小:393.37 KB
- 文档页数:5
第1篇一、岩土工程施工技术不断进步1. 针对不同岩层,采用相应的施工技术。
例如,针对软土地基,采用排水固结法、预压法等技术;针对岩石地基,采用爆破、钻孔、锚杆等技术。
2. 隐蔽性地基处理技术。
桩基地下连续墙、锚杆等施工技术,在岩土中实现隐蔽施工,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
3. 施工新技术应用。
近年来,岩土工程施工新技术不断涌现,如自动化施工、智能化施工等,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
二、岩土工程施工现状1. 岩土工程施工质量得到提高。
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岩土工程施工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为建筑行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 施工效率得到提升。
岩土工程施工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使得施工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3. 施工成本降低。
岩土工程施工技术的进步,使得施工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提高了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4. 施工安全得到保障。
岩土工程施工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提高了施工安全性,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岩土工程施工面临的挑战1. 施工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尽管岩土工程施工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施工技术水平上仍有较大差距。
2. 人才短缺。
岩土工程施工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但目前我国岩土工程行业人才短缺问题较为严重。
3. 施工环境复杂。
岩土工程施工往往面临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给施工带来一定难度。
4. 施工监管有待加强。
岩土工程施工涉及多个环节,施工监管有待加强,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总之,岩土工程施工在我国建筑工程中占据重要地位。
面对挑战,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加强施工监管,推动岩土工程施工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2篇一、岩土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现状1. 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我国岩土工程施工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果,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岩土工程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这些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类岩土工程,提高了施工质量和效率。
2. 施工方法多样化。
针对不同岩土工程特点和需求,岩土工程施工方法逐渐丰富,如地基处理、桩基础、地下连续墙、锚杆等。
岩土工程及防灾减灾现状及发展一、概述1. 岩土工程岩土工程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将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工程地质学、岩体力学三者逐渐结合为一体并应用于土木工程实际而形成的新学科[1]。
2.防灾减灾工程防灾减灾工程是一个具有显著综合交叉性的新型学科,它涵盖到各种自然和人为灾害发生条件和发展规律、监测和预报、工程防治和灾时应急措施等科学技术难题。
按现行学科体系来说,防灾减灾工程涉及地质、气象、地震工程、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信息和管理等学科的相关专业领域。
二、岩土工程及防灾减灾主要研究方向1.岩土工程主要研究方向①城市地下空间与地下工程:以城市地下空间为主体,研究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各种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地下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策略,以及各类地下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和地下工程的施工技术(如浅埋暗挖、盾构法、冻结法、降水排水法、沉管法、TBM法等)及其优化措施等等。
②边坡与基坑工程:重点研究基坑开挖(包括基坑降水)对邻近既有建筑和环境的影响,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理论和方法,基坑支护结构的优化设计和可靠度分析技术,边坡稳定分析理论以及新型支护技术的开发应用等。
③地基与基础工程:重点开展地基模型及其计算方法、参数研究,地基处理新技术、新方法和检测技术的研究,建筑基础(如柱下条形基础、十字交叉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及桩基础等)与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机理和规律研究等。
2.防灾减灾工程主要研究方向①地下工程减灾防灾,利用工程学的方法研究解决和防治自然灾害、人为灾害、施工灾害的破坏效应,开展地下结构减震、隔震理论与方法,地下工程火灾特征及损伤评估方法,地下工程施工灾害的防御技术,动态可靠度与耐久性设计理论,高应力场与高温度场耦合分析等。
②线路系统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
该方向的研究内容以高山峡谷区重力作用为主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山地灾害的铁路、公路工程防治技术为主线,同时覆盖了特殊岩土地质条件的路基病害整治及公路路面病害处理技术、轮轨和车路系统本身的运行安全技术以及工务安全管理保障系统等领域。
学岩土的发展趋势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的重要分支领域,研究岩石和土壤的工程性质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岩土工程也在不断演进,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
1. 可持续发展:在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各个行业的关键词。
岩土工程也不例外,在工程设计与施工中,越来越注重环保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例如,通过加强土壤改良技术,减少土地开发对土壤的破坏,同时采用可再生材料来替代传统的岩土工程材料,降低环境的影响。
此外,岩土工程领域还在研究和推广低碳、无碳等技术。
2. 数字化与智能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岩土工程也逐步开始引入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概念。
通过数字化管理、监测、检测与设计等手段,提高岩土工程的效率和质量,并减少人为因素的干预。
例如,利用无人机和遥感技术进行地质勘探、施工监测和灾害预警等,大大减少了时间、成本和人力,提高了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多学科交叉:岩土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需要多个学科的知识与方法的综合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岩土工程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越来越紧密。
例如,岩土工程与地质学、材料科学、力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关联越来越密切。
这种多学科交叉有利于提高岩土工程的研究和实践水平,推动岩土工程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4. 土壤与岩石力学研究的深入:土壤与岩石力学是岩土工程的核心内容,也是其发展的基础。
随着实验技术的提升和数值模拟方法的发展,土壤与岩石力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通过对土壤和岩石的微观和宏观力学性质的深入理解,可以更好地预测和评估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新的岩土力学模型、试验及监测技术的出现,也为工程实践提供了更准确、可靠的依据。
5. 岩土工程灾害与防治:岩土工程灾害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引起的工程结构灾害,如滑坡、泥石流、地基沉降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加,岩土工程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影响范围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岩土工程灾害的防治成为了岩土工程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现状及发展问题述评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建筑行业就是变化较大的行业之一,不仅因为人们越来越关注建筑行业,还因为建筑行业给我国的工程建设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而我国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光其勘察技术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很大跨度的突破,而且其勘察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但是在新时代发展下我国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
本文中笔者针对我国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进行分析,并且对目前我国岩土工程勘察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最后对如何解决岩土工程的勘察方法和有效途径进行探讨,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现状;发展;问题;述评引言:勘察过程中的岩土工程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基础工程,不仅对整体的勘察领域有很大的影响,还对我国现代化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岩土勘察作为岩土工程中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岩土工程的初步设计、施工图纸的设计、勘察手段的使用等内容。
岩土勘察主要针对在岩土下方的地质体,将它们的一些信息数据采集出来,然后为岩土工程的单位提供有用的参考资料和报告,通过岩土勘察不仅能对地基工程的地质条件和场地进行有效的反映,还能为整个岩土工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1.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岩土勘察作为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内容,其目的主要是反映建设场地附近的岩土工程情况以及岩土介质中的实况,然后根据岩土工程勘察的数据进行准确的分析从而确保建设场地的地质不会在建设过程中出现问题,如有问题发生则需要进行和岩土工程相关的解决方法和具体的实施对策,所以说岩土工程的勘察工作是建设工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1]。
1.我国岩土工程勘察的现状目前我国的岩土工程已经可以完全承担各种大型、复杂以及困难的工程勘察工作,而且岩土工程的勘察不再仅限于勘察,还包括建设工程的设计、有关问题的解决、实施方案的制定等内容,此外还要一些地下复杂情况的地基处理工作,例如在一些高层建筑、海上平台的挖掘工作、深处基坑的开挖工作等内容都需要使用岩土工程勘察,根据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我国的岩土工程勘察有着很大的重要性,而且我国对于岩土工程勘察也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在一些勘察过程中一些工程的任务文件、资料上报等过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也是目前我国岩土工程勘察重点解决的问题,如果能将岩土工程勘察工程中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那么将会引导岩土工程勘探进一步提高[2]。
岩土工程勘察的现状与发展展望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项目工程的数量不断增加,因此很多的演示勘察设计中难度系数较大的工作也逐渐增加。
而岩土勘察工作影响了项目工程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从岩土勘察工作的概述入手,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关的建议和意见,希望能够促进我国岩土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现状与展望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全国各地的工程建设也发展迅速起来。
而工程的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不可避免的也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因此作为工程勘察的前期准备要素,受到各方的高度重视。
尤其是在岩土工程建设中,岩土的勘探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施工情况。
因此,在岩土的勘察中,要注重人员的技术培训,还要注重勘探技术与先进设备的紧密结合。
1 国内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现状1.1 勘察从业人员专业技能水平良莠不齐目前,随着国内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业在施工规模、技术水平和人员素质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这方面,岩土勘察和设计人员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并不高,专业技术人员的高水平是非常稀缺的。
此外,许多调查和设计院对测量师的教育和培训也不太重视,并密切关注眼前利益。
在单位不能建立科学合理的技术团队,不能形成长期的技术人员管理机制的培训,导致企业内部的技术水平不平衡。
1.2 勘察所需工具落后近年来,我国的建筑标准不断提高,作为项目岩土工程勘察的基础,要求相应的提高精度。
调查人员使用的大多是陈旧的设备和传统技术,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调查数据的准确性。
而现代新款的岩土勘察设备,改变了原来笨重的外形,变得小了很多,而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都能方便搬运,运输过程中也方便了很多,而且拆装都很方便。
而且使用的是智能,能迅速适应各种环境下的工作,而且测量的数据也精确很多。
过时的测量设备可以很容易地阻碍项目的顺利发展,由于不方便拆卸和运输,以及测量数据的不准确,也会导致项目的出错率的增加,这将导致工期延长和资金的浪费。
岩土工程未来20年前景岩土工程作为土木工程的重要分支领域,在未来20年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的增加,岩土工程的市场需求将会持续增长,为岩土工程行业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
首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日益增长。
岩土工程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包括地基处理、地下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等。
未来20年,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和复杂度的增加,岩土工程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市场需求也会随之增长。
其次,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岩土工程在环境保护领域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岩土工程在矿山治理、土壤污染修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对岩土工程技术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加。
再次,新兴领域的发展也将为岩土工程带来新的机遇。
例如,岩土工程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也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发展,如风电场、太阳能发电厂等,对地质勘察与地基处理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
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的推动,岩土工程的技术水平也会不断提高。
例如,岩土工程中的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地质勘察技术、土壤力学与岩石力学等方面的研究与创新将不断推动岩土工程行业的发展。
新的材料、新的工艺将为岩土工程提供更多更好的解决方案,使其在实践中更加高效、可靠。
然而,岩土工程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岩土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是关键。
岩土工程领域需要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人才,但目前行业内高水平的专业人才仍然相对匮乏。
因此,高校应该加强相关专业的培养,同时鼓励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岩土工程行业。
综上所述,岩土工程在未来20年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新兴领域的发展,岩土工程的市场需求将会持续增长。
然而,还需要解决岩土工程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以保证岩土工程行业的健康发展。
浅谈岩土工程的现状及发展摘要:岩土工程是将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工程地质学、岩体力学三者结合为一体并应用于土木工程实际而形成的一门应用性新学科。
它涉及到土木工程建设中岩石与土体的利用、整治或改造,其基本问题就是岩体或土体的稳定、变形和渗透等问题。
岩土工程的发展将围绕相待土木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岩土工程并融取吸收其它学科所取得的新成果。
我国土木工程建设的规模、发展的时间以及建设中遇到的岩土工程技术问题都是其它国家不能相比的,这给我国岩土工程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关键词:岩土工程;工程特点;发展前景;施工技术1.引言岩土工程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形成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岩体和土体,是将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工程地质学、岩土力学三者结合为一体并的一门既古老又新近的专业技术。
上古时代的修路建桥、挖渠道,近代中建厂房、修铁路其土木工程中都与岩石和土打交道。
对于岩土工程人们有几种不同的表述:一种认为土木工程中涉及岩石和土的利用、处理和改良的科学技术;另一种看法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以工程地质学、岩石力学、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学为理论基础的涉及到岩石和土利用的一门技术科学。
第三种则认为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研究岩土体最为支撑体、荷载、介质或材料,必要时改良或治理的一门工程技术学。
以上三种表述方式基本上都是一样的,总的来说,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研究的是岩石和土、是一门技术科学或工程技术。
岩土工程的实践性很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岩土作为房屋建筑、道路、桥梁等的支撑体,主要研究承载力或变形问题;边坡工程、基坑工程、隧道及地下开挖工程,岩土体即可是载体、也可是自承体,面临的问题是稳定和变形;对于填土、水坝、路堤等岩土可以作为其材料,除了研究稳定和变形外,另外一个就是考虑材料选择和质量控制的问题;塌陷、滑坡、泥石流等沉降地质灾害时,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也是岩土工程的一部分;地址和水文的评估、土石文物的保护等等都是作为环境岩土工程来研究的。
浅谈岩土工程发展现状及进展摘要:根据岩土工程学科特点、工程建设对岩土工程发展的要求、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分析了12个应予以重视的研究领域,展望了21世纪岩土工程的发展。
关键词:岩土工程,发展,展望引言岩土工程研究的对象是岩体和土体。
岩体在其形成和存在的整个地质历史过程中,经受了各种复杂的地质作用,因而有着复杂的结构和地应力场环境。
而不同地区的不同类型的岩体,由于经历的地质作用过程不同,其工程性质往往具有很大的差别。
岩石出露地表后,经过风化作用而形成土,它们或留存在原地,或经过风、水及冰川的剥蚀和搬运作用在异地沉积形成土层。
在各地质时期各地区的风化环境、搬运和沉积的动力学条件均存在差异性,因此土体不仅工程性质复杂而且其性质的区域性和个性很强。
岩石和土的强度特性、变形特性和渗透特性都是通过试验测定。
在室内试验中,原状试样的代表性、取样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扰动以及初始应力的释放,试验边界条件与地基中实际情况不同等客观原因所带来的误差,使室内试验结果与地基中岩土实际性状发生差异。
在原位试验中,现场测点的代表性、埋设测试元件时对岩土体的扰动,以及测试方法的可靠性等所带来的误差也难以估计。
岩土材料及其试验的上述特性决定了岩土工程学科的特殊性。
岩土工程是一门应用科学,在岩土工程分析时不仅需要运用综合理论知识、室内外测试成果、还需要应用工程师的经验,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
岩土工程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将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工程地质学、岩体力学三者逐渐结合为一体并应用于土木工程实际而形成的新学科。
岩土工程的发展将围绕现代土木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岩土工程问题并将融人其他学科取得的新成果。
岩土工程涉及土木工程建设中岩石与土的利用、整治或改造,其基本问题是岩体或土体的稳定、变形和渗流问题。
2 岩土工程的概念我国的大百科全书中,对岩土工程的定义[1]是:“以工程地质学、土力学、岩石力学及地基基础工程学为理论基础,以解决和处理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与所有与岩体和土体有关的工程技术问题的新的专业学科。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岩土工程的现状及发展
作者:陈东佐, 李静, Chen Dongzuo, Li Jing
作者单位:陈东佐,Chen Dongzuo(太原大学,建工系,山西,太原,030009), 李静,Li Jing(山西城市建设职工中专,山西,太原,030013)
刊名:
太原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AIYUAN UNIVERSITY
年,卷(期):2003,4(3)
被引用次数:2次
1.李远耀.殷坤龙.代云霞基于广义Hoek-Brown准则强度折减法的岩坡稳定性分析[会议论文]-2008
2.谢国忠.曾庆招浅谈岩土工程的发展[期刊论文]-四川建材2006,32(6)
3.胡岱文.吴曙光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会议论文]-2006
4.龚晓南.马克生.白晓红.梁仁旺.巨玉文.张小菊复合地基沉降可靠度分析[会议论文]-2002
5.李晓俊.白晓红.黄仙枝土工带加筋碎石土本构关系的三轴试验研究[会议论文]-2004
6.陈东佐.梁仁旺水泥土桩及CFG桩复合地基问题的探讨[期刊论文]-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3,34(3)
7.阎凤翔.白晓红.梁仁旺.栗润德太原东山黄土静力与动力性质对比[会议论文]-2004
8.白晓红.黄仙枝.岂连生土工加筋带技术在建筑地基中应用[会议论文]-2006
9.王佳.白晓红.贺武斌.贾军刚湿陷性黄土的原位载荷试验研究[会议论文]-2005
10.张平.尹建军.杨存龙.李宁.ZHANG Ping.YIN Jianjun.YANG Cunlong.LI Ning H-B准则及其在某公路隧洞支护设计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南公路工程2006,31(6)
1.王元锋.黎来福.张虹野浅议岩土工程新发展[期刊论文]-山西建筑 2007(33)
2.唐春海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静力共同作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期刊论文]-中国科技信息 2005(12)
本文链接:/Periodical_tydxxb200303012.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