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文献综述》读书笔记_崔灿
- 格式:pptx
- 大小:1.06 MB
- 文档页数:40
《怎样做文献综述》读后感精选10篇《怎样做文献综述》是一本由劳伦斯•马奇/布伦达•麦克伊沃著著作,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10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怎样做文献综述》读后感(一):走向成功不仅要六步,更要坚持!能就如何撰写文献综述写到这个程度也很是不错了,但可能是由于该书是面向社会科学类研究者的,对于理工科的适用性并不很强,但仍然值得一读。
一些思维、方法和技巧也是共通的。
论文写作是个熬体,更是熬心的活,如果你是简单的六步那有多么美好?其实每一步都是坚持,都是与自我搏斗的坚持!《怎样做文献综述》读后感(二):文献综述的一站式指南很薄的一本书,但是很到位地讲解了文献综述的过程和步骤,写文献综述和做论文的同学可以不用再那么苦逼了,直接来一本吧!也许两三个小时就可以看完,但是对写文献综述的帮助却不是一点点;写论文的过程随时翻出来看,每每会有新的体会。
这本书写作风格和翻译都十分平实到位,版式和用纸也非常好!强力推荐!《怎样做文献综述》读后感(三):不功不过刚刚从卓越拿到书,大略翻了一遍。
这本书把文献综述分为六个阶段,分别是:选择主题文献搜索展开论证Literaturesurvey:“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Whatdoweknow?”文献批评(?!):“我们可以得到何种结论?Whatcanwedetermine?”撰写综述由于文献综述本身有一定的理论性,涉及到逻辑推断,这些名词翻译后读起来有点困难,有些地方很有歧义,比如文献批评和推理(warrant)。
对于我比较关心的文献整理的部分,提出的方案是1、记录文献信息,可用indexcard或者用软件2、粗读文献,记录每一篇文献中相关章节和部分,并写下摘要。
对于indexcard可以写在背面,对于软件呢?3、制作核心观点图来初步整理文献和规划后续论证和阅读4、建立一个中心文档来控制文献的集中、组织和分析,可用Excel5、在master文档中记录每一个资料的来源、关键词、主要观点,评价资料的质量6、对资料进行分类7、对同一类的资料进行分析,提出简单论断8、将简单论断综合而成复杂论断第1步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第2步应该到底该何时做和如何做我却不太确定。
如何做文献综述:克雷斯威尔五步文献综述法文献综述抽取某一个学科领域中的现有文献,总结这个领域研究的现状,从现有文献及过去的工作中,发现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角度。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分析综合当前该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从而揭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为后续研究寻找出发点、立足点和突破口。
文献综述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
在国外,宏观的或者是比较系统的文献综述通常都是由一个领域里的顶级“大牛”来做的。
在现有研究方法的著作中,都有有关文献综述的指导,然而无论是教授文献综述课的教师还是学习该课程的学生,大多实际上没有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而到了真正自己来做研究,便发现综述实在是困难。
约翰 W.克雷斯威尔(John W. Creswell)曾提出过一个文献综述必须具备的因素的模型。
他的这个五步文献综述法倒还真的值得学习和借鉴。
克雷斯威尔认为,文献综述应由五部分组成:即序言、主题1(关于自变量的)、主题2(关于因变量的)、主题3(关于自变量和因变量两方面阐述的研究)、总结。
1. 序言告诉读者文献综述所涉及的几个部分,这一段是关于章节构成的陈述。
在我看也就相当于文献综述的总述。
2. 综述主题1提出关于“自变量或多个自变量”的学术文献。
在几个自变量中,只考虑几个小部分或只关注几个重要的单一变量。
记住仅论述关于自变量的文献。
这种模式可以使关于自便量的文献和因变量的文献分开分别综述,读者读起来清晰分明。
3. 综述主题2融合了与“因变量或多个因变量”的学术文献,虽然有多种因变量,但是只写每一个变量的小部分或仅关注单一的、重要的因变量。
4. 综述主题3包含了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的学术文献。
这是我们研究方案中最棘手的部分。
这部分应该相当短小,并且包括了与计划研究的主题最为接近的研究。
或许没有关于研究主题的文献,那就要尽可能找到与主题相近的部分,或者综述在更广泛的层面上提及的与主题相关的研究。
如何做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抽取某一个学科领域中的现有文献,总结这个领域研究的现状,从现有文献及过去的工作中,发现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角度。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分析综合当前该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从而揭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为后续研究寻找出发点、立足点和突破口。
文献综述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
在国外,宏观的或者是比较系统的文献综述通常都是由一个领域里的顶级“大牛”来做的。
在现有研究方法的著作中,都有有关文献综述的指导,然而无论是教授文献综述课的教师还是学习该课程的学生,大多实际上没有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而到了真正自己来做研究,便发现综述实在是困难。
约翰W.克雷斯威尔(John W. Creswell)曾提出过一个文献综述必须具备的因素的模型。
他的这个五步文献综述法倒还真的值得学习和借鉴。
他认为,文献综述应由五部分组成:即序言、主题1(关于自变量的)、主题2(关于因变量的)、主题3(关于自变量和因变量两方面阐述的研究)、总结。
1. 序言告诉读者文献综述所涉及的几个部分,这一段是关于章节构成的陈述。
在我看也就相当于文献综述的总述。
2. 综述主题1提出关于“自变量或多个自变量”的学术文献。
在几个自变量中,只考虑几个小部分或只关注几个重要的单一变量。
记住仅论述关于自变量的文献。
这种模式可以使关于自变量的文献和因变量的文献分开分别综述,读者读起来清晰分明。
3. 综述主题2融合了与“因变量或多个因变量”的学术文献,虽然有多种因变量,但是只写每一个变量的小部分或仅关注单一的、重要的因变量。
4. 综述主题3包含了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的学术文献。
这是我们研究方案中最棘手的部分。
这部分应该相当短小,并且包括了与计划研究的主题最为接近的研究。
或许没有关于研究主题的文献,那就要尽可能找到与主题相近的部分,或者综述在更广泛的层面上提及的与主题相关的研究。
如何做文献综述:克雷斯威尔五步文献综述法文献综述抽取某一个学科领域中的现有文献,总结这个领域研究的现状,从现有文献及过去的工作中,发现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角度。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分析综合当前该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从而提醒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程度、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为后续研究寻找出发点、立足点和打破口。
文献综述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
在国外,宏观的或者是比拟系统的文献综述通常都是由一个领域里的顶级“大牛〞来做的。
在现有研究方法的著作中,都有有关文献综述的指导,然而无论是教授文献综述课的老师还是学习该课程的学生,大多实际上没有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而到了真正自己来做研究,便发现综述实在是困难。
约翰 W.克雷斯威尔〔John W. Creswell〕曾提出过一个文献综述必须具备的因素的模型。
他的这个五步文献综述法倒还真的值得学习和借鉴。
克雷斯威尔认为,文献综述应由五局部组成:即序言、主题1〔关于自变量的〕、主题2〔关于因变量的〕、主题3〔关于自变量和因变量两方面阐述的研究〕、总结。
1. 序言告诉读者文献综述所涉及的几个局部,这一段是关于章节构成的陈述。
在我看也就相当于文献综述的总述。
2. 综述主题1提出关于“自变量或多个自变量〞的学术文献。
在几个自变量中,只考虑几个小局部或只关注几个重要的单一变量。
记住仅阐述关于自变量的文献。
这种形式可以使关于自便量的文献和因变量的文献分开分别综述,读者读起来明晰清楚。
3. 综述主题2交融了与“因变量或多个因变量〞“前人的肩膀〞、出发点、研究的立足点、自己可能的打破等等。
这才是真正的难点。
所以,对于第4步主题3的综述,我个人的看法是“不能短〞文献综述的写法一、文献综述的含义文献阅读报告,即“文献综述〞,英文称之为“survey〞、“overview〞、“review〞。
是在对某研究领域的文献进展广泛阅读和理解的根底上,对该领域研究成果的综合和考虑。
如何做文献综述:克雷斯威尔五步文献综述法文献综述抽取某一个学科领域中的现有文献,总结这个领域研究的现状,从现有文献及过去的工作中,发现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角度。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分析综合当前该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从而揭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为后续研究寻找出发点、立足点和突破口。
文献综述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
在国外,宏观的或者是比较系统的文献综述通常都是由一个领域里的顶级“大牛”来做的。
在现有研究方法的著作中,都有有关文献综述的指导,然而无论是教授文献综述课的教师还是学习该课程的学生,大多实际上没有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而到了真正自己来做研究,便发现综述实在是困难。
约翰W.克雷斯威尔(John W. Creswell)曾提出过一个文献综述必须具备的因素的模型。
他的这个五步文献综述法倒还真的值得学习和借鉴。
克雷斯威尔认为,文献综述应由五部分组成:即序言、主题1(关于自变量的)、主题2(关于因变量的)、主题3(关于自变量和因变量两方面阐述的研究)、总结。
1. 序言告诉读者文献综述所涉及的几个部分,这一段是关于章节构成的陈述。
在我看也就相当于文献综述的总述。
2. 综述主题1提出关于“自变量或多个自变量”的学术文献。
在几个自变量中,只考虑几个小部分或只关注几个重要的单一变量。
记住仅论述关于自变量的文献。
这种模式可以使关于自便量的文献和因变量的文献分开分别综述,读者读起来清晰分明。
3. 综述主题2融合了与“因变量或多个因变量”的学术文献,虽然有多种因变量,但是只写每一个变量的小部分或仅关注单一的、重要的因变量。
4. 综述主题3包含了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的学术文献。
这是我们研究方案中最棘手的部分。
这部分应该相当短小,并且包括了与计划研究的主题最为接近的研究。
或许没有关于研究主题的文献,那就要尽可能找到与主题相近的部分,或者综述在更广泛的层面上提及的与主题相关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