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广西的地理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210.00 KB
- 文档页数:15
广西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在广西高二地理学习中,我们涉及了许多重要的地理知识点。
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和理解。
1. 自然地理:广西是位于中国南部的一个省级行政区,地跨北纬 20度54分~26度24分,东经104度26分~112度04分之间。
它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对其自然环境和资源分布产生了重大影响。
- 地貌特征:广西的地貌主要由丘陵和山地构成,其中以壮乡桂林的喀斯特地貌最为著名。
喀斯特地貌以石山、石峡、地下河等形态为特征,给广西带来了独特的旅游资源。
- 气候特征:广西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交错区,气候温暖湿润,年降水量丰富。
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 水文地形:广西地处华南水网的发源地,众多河流纵横交错。
广西有灌溉和发电的重要水库,如漓江水库、龙洞江水库等。
2. 经济地理:广西经济发展依托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优势。
以下是广西的主要经济地理特点和重点产业:- 矿产资源:广西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锡、锌、铅、汞、煤炭等。
特别是锡矿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一。
这些矿产资源对广西经济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 农业和林业:广西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和园林业省份之一。
有利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使得广西适宜发展稻米、水果、茶叶等农产品。
同时,广西也是竹子的重要产地。
- 旅游业:广西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遗产,如桂林山水、印象刘三姐等。
旅游业是广西经济的重点发展方向。
3. 城市地理:广西有几个重要的城市,下面将介绍其中两个:- 南宁:南宁是广西的首府,也是该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位于广西中部地带,有便利的交通网络和发达的现代化建筑。
南宁也是广西对外开放的门户城市。
- 桂林:桂林是广西北部的重要城市,以其壮丽的山水风光而著名。
桂林山、水、洞、村四宝为其特色。
桂林是中国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也是广西旅游业的重要支柱。
4. 环境保护:广西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广西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的措施:- 生态保护区:广西设立了一系列自然保护区,如龙胜喀斯特自然保护区、太阳河自然保护区等。
广西高考地理知识点广西位于中国的西南部,是一个具有丰富的地理特征和资源的省份。
高考地理卷常常涉及到广西的地理知识点,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内容。
一、地理位置与地貌特征广西位于北纬20°54′至26°24′、东经104°28′至112°04′之间,东接广东,南濒南海,西邻贵州和云南,北与湖南相连。
广西地貌特征复杂多样,主要包括广佛山丘陵、桂东-琼崖低山丘陵、广西中山地区、南钦岭中高山地区和广西南沙群岛等。
二、气候特点广西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气候类型也存在差异。
北部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较短且温和;南部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干燥。
山区气候凉爽,年降雨量较大。
三、主要河流与湖泊广西境内有许多重要的河流和湖泊。
最主要的河流是西江和邕江,两条河流在南宁市汇合,流经广西北部,最终注入湛江海域。
此外,还有靖江、北流江、灵江等河流。
广西还拥有众多湖泊,最有名的有钦州港和南宁市的五华农垦湖。
四、自然资源广西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丰富的水资源和大量的植被。
其中,矿产资源包括铝土矿、锰、煤炭、石灰石等;水资源主要集中在西江流域和邕江流域,是广西最重要的水源地;植被资源主要有亚热带森林、山地森林和针叶林等。
五、旅游资源广西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而著名。
旅游资源包括桂林山水、漓江风光、象山和阳朔等壮美的风景区,还有壮族和瑶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
这些景点和文化给广西带来了大量的旅游收入。
六、人口与经济广西是一个人口众多的省份,常住人口超过5000万。
广西的经济以农业、工业和旅游业为主要支柱,其中农业占据重要地位,主要农产品有稻谷、玉米、甘蔗和柑橘等。
工业方面,广西主要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化工、机械制造和电力等行业。
总结广西作为一个地理特征丰富、资源众多的省份,在高考地理卷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考生们需要熟悉广西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类型、主要河流湖泊、自然资源、旅游资源以及人口和经济等方面的知识,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30个广西的冷知识1. 广西简介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南部,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
广西境内山川秀丽,人文历史悠久,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地方。
2. 广西的地理位置广西位于中国南部,东临广东省,南接越南,西邻云南省和贵州省,北界湖南省。
地处亚热带和北回归线之间。
3. 广西的面积和人口广西总面积约为23.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4800万人。
其中壮族占据绝大多数,还有汉族、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
4. 广西的行政区划广西下辖14个地级行政单位,包括10个地级市和4个自治州。
地级市有南宁、柳州、桂林等;自治州有崇左、来宾、河池、贺州等。
5. 广西的气候特点广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全年降水量充沛,适宜农业发展。
6. 广西的经济发展广西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其经济以农业、工业和旅游业为支柱。
主要农产品有稻米、甘蔗、柑橘等;工业方面以矿产资源开发和加工制造业为主;旅游资源丰富,吸引了大量游客。
7. 广西的名胜古迹广西有许多著名的名胜古迹,如桂林山水、漓江风光、龙脊梯田等。
这些景点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了众多游客。
8. 广西的民俗文化广西拥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包括壮族、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特色。
这些民俗活动包括舞蹈、歌曲、服饰等,展示了广西人民的独特风情。
9. 广西的美食文化广西是一个美食之地,有许多独具特色的传统菜肴。
代表性菜肴包括酸汤鱼、螺蛳粉、糖藕等。
这些美食以其独特的口味和制作工艺受到了广大食客的喜爱。
10. 广西的民族节日广西有许多重要的民族节日,如壮族的壮年节、苗族的芦笙节等。
这些节日以其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和传统习俗吸引了许多游客。
11. 广西的语言文字广西有多种语言文字,主要有汉语、壮语、瑶语等。
其中,壮语是广西最为常用的少数民族语言之一。
12. 广西的教育事业广西重视教育事业发展,拥有一批优秀高校和科研机构。
南宁师范大学、广西大学等是该地区知名的高等院校。
广西地理知识点总结广西是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位于中国南部,是中国面积第十一个、人口第八大的省份。
广西地理上北临贵州,东接广东和湖南,西北与云南相连,西南与越南接壤,南面濒临南海。
广西的地理特点丰富多样,包括山地、平原、河流、湖泊等多个方面。
广西的地势以山地为主。
广西境内有多个山脉,包括南岭山脉、连山山脉、大青山脉等。
其中最著名的是南岭山脉,它是中国南方的分水岭,也是广西的主要山脉之一。
南岭山脉从西北延伸至东南,纵贯广西境内,其山峰高度较高,地势险峻。
此外,广西还有一些其他的山脉,如连山山脉和大青山脉等,它们的地势相对较低,但也给广西带来了丰富的自然资源。
广西也有一些广阔的平原区域。
广西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东部地区,包括西江平原、北部湾平原等。
这些平原地势较为平缓,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其中最重要的平原是西江平原,它是广西最大的平原地区,也是广西农业的重要基地之一。
广西还拥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
广西的主要河流有西江、柳江、邕江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西江,它是广西的母亲河,是广西最长的河流,也是广西的重要水资源。
柳江和邕江也是广西的重要河流,它们贯穿了广西的各个地区,为当地的农业和工业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此外,广西还有一些湖泊,如骆湖、阳朔东江湖等,这些湖泊不仅美丽景色,还为广西的旅游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广西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广西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锡矿、锌矿、铅矿、铜矿等。
其中,广西的锡矿储量居全国第一,广西的锌矿和铅矿储量也较为丰富。
这些矿产资源为广西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也为当地居民带来了丰富的就业机会。
广西地理上的特点包括山地、平原、河流、湖泊等多个方面。
广西的山地地势险峻,平原肥沃适宜农业发展,河流和湖泊丰富多样,矿产资源丰富。
这些地理特点不仅丰富了广西的自然景观,也为广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初中地理必背知识重点一1.广西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山多地少。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四周山地环绕,呈盆地状,盆地边缘多决口,中部和南部多为平地。
2.广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主要特征是夏天时间长、气温较高、降水多,冬天时间短、天气干暖。
3.广西暴雨洪涝灾害频繁。
每当汛期,暴雨等强降水天气,常造成山洪暴发、河水上涨,冲毁、淹没农作物、道路、街道、房屋,冲毁水库、桥梁、电站等设施,引发山体滑波、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4.广西有色金属资源丰富。
5.广西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最著名的是桂林到阳朔的百里漓江风景区,集岩溶风景之大成,素有山水甲天下之美称,为全国四大旅游胜地之一。
6.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地处祖国南疆,首府南宁。
广西位于中国华南地区西部,南濒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西南与越南毗邻,从东至西分别与广东、湖南、贵州、云南四省接壤。
广西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在中国与东南亚的经济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
区内聚居着壮、汉、瑶、苗、侗等民族,汉语言有粤语、桂柳话、平话等,少数民族的语言有壮语等。
二1.地位和位置: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陲,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邻国最多的省区。
省会是乌鲁木齐。
是一个以维吾尔、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
2.地形特征:地形特征是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三山夹两盆,它们自北向南依次是阿尔泰山脉、准噶尔盆地、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昆仑山脉。
3.气候特征:由于远离海洋,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环抱,来自海洋的气流不易到达,所以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为温带大陆性气侯。
这里有我国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4.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1盆地边缘的山前平原和部分沿河地区分布着众多绿洲,是最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2这里夏季高温、光照充分热量充足和光照强烈有利于瓜果着色,如西红柿、石榴和枸杞,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种植。
水源来自山区降水和冰雪融水;3修建引水渠、灌渠、尤其是著名的坎儿井引水工程;4小麦、玉米和高粱是主要农作物,基于新疆特有的光热条件,棉花夏季炎热干燥的气候和稳定的灌溉水源使新疆成为我国优质棉花生产基地、甜菜和多种瓜果成为新疆绿洲的特色农产品。
广西壮族自治区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重点掌握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科学,研究地球表面的各种现象及其相互关系,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分支。
为了帮助广西壮族自治区考研的学生们更好地掌握地理学知识,特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重点知识点整理如下:一、自然地理自然地理研究的是地球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及其规律。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广西壮族自治区考研地理学自然地理的重点知识。
1.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理位置及地貌特征由于广西地处中国南方,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广西壮族自治区坐落在中国的西南部,北纬20°54′-26°24′,东经104°26′-112°04′之间。
广西的地貌特征可以分为三个大区,即南部山区、北部山区和其他丘陵平原区。
其中南部山区主要由喀斯特地貌组成,北部山区则以中央山脉和边缘山脉为主。
2.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气候特点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气候类型多样,受到东南季风和北部高山屏障的影响较大。
南部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在20°C以上,降雨量较大,且集中在夏季;北部地区气候稍微凉爽,冬季寒冷,夏季热,年降雨量相对较少。
3.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水文地理特点广西壮族自治区有许多重要的河流和湖泊,其中最著名的是西江、漓江和南宁湖。
西江是广西的第一大河流,流经广西境内约800多公里。
漓江是全国著名的旅游景点,其美丽的山水景色吸引了无数游客。
南宁湖是广西唯一的一个天然湖泊,是南宁市的象征。
4.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自然资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和植被资源。
广西的矿产资源种类繁多,有锡、铅、锌等多种金属矿产,还有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
广西的水资源主要来自于丰富的河流和湖泊,供应了广大农田的灌溉以及人民的饮用水。
广西的植被资源也很丰富,主要有亚热带和热带雨林,被称为“绿宝石”。
二、人文地理人文地理研究的是地球上人类活动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广西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介绍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南部,地处东经104°28′~112°04′,北纬20°54′~26°24′之间。
与广东、湖南、贵州、云南相邻,并与海南隔海相望,南临北部湾,面向东南亚。
这里地貌类型丰富,有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和弧形山脉等。
其中最高点是梧州市的翠峦山,海拔高度达2178米,而广西的第二高峰是大平山,海拔高度达2044米。
广西地处低纬度地区,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水丰沛。
夏季日照时间长、气温高、降水多,冬季日照时间短、天气干暖。
各地年平均气温在17.5~23.5℃之间。
广西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尤以铝、锡等有色金属为最,是全国10个重点有色金属产区之一。
全自治区发现矿种145种,探明储量的矿藏有97种,其中64种储量居全国前10位,有12种居全国第1位。
此外,广西河流众多,水力资源丰富,境内水资源总量约2377.3亿立方米。
广西海洋资源丰富,大陆海岸线长约1796千米,拥有全国最大面积的红树林,南缘的北部湾不仅是中国著名的渔场,也是世界海洋生物物种资源的宝库。
在人文方面,广西是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境内居住着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世居民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为1698万,占自治区常住人口的36%。
这里山川秀丽,风光旖旎,喀斯特地貌分布较广,桂林山水、环江喀斯特、左江花山岩画等风景名胜闻名中外。
同时,广西还是我国近现代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策源地和发生地,如太平天国金田起义、百色起义等。
总之,广西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访和体验。
高一地理知识点大全广西广西是中国南部的一座美丽的地方,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特点。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与广西相关的高一地理知识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广西的地理位置广西位于中国的南部,毗邻越南,是中国的西南门户,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友好合作的重要通道和桥梁。
2. 广西的地形地貌广西地势起伏,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65%以上,平原和丘陵分布较少。
广西有南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喀斯特地貌等特点。
3. 广西的气候特点广西气候湿润,夏季雨水充沛,冬季干燥,四季分明。
由于地处南方,热带和亚热带气候的影响下,广西的气候适宜,四季如春,宜居宜游。
4. 广西的自然资源广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
广西是中国锡、锌、金、铅、铝、锰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主要产地。
此外,广西还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和森林资源。
5. 广西的行政区划广西自治区下辖14个地级行政单位,包括10个地级市和4个自治州。
这些行政单位各具特色,有着不同的经济发展重点和文化背景。
6. 广西的人口特点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主要民族有汉族、壮族、瑶族、苗族、炎黄子孙彝族等。
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语言、文化和传统习俗,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广西文化。
7. 广西的经济发展广西经济以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为支柱。
广西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供给区之一,主要农作物有稻谷、甘蔗、柑橘等。
工业方面,广西以冶金、电力、化工和建材等行业为主。
此外,广西还发展了旅游业,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休闲。
8. 广西的交通运输广西拥有发达的交通网络,包括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路。
广西交通便利,与内地和越南等国家有着良好的联系,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总结:以上是关于广西地理知识点的简要介绍。
广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美丽的风景,同时也面临着经济发展不平衡、环境保护等问题。
了解广西的地理特点和发展状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这个地方,并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支持和建议。
广西区域地理知识点广西是中国的一省,位于中国南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广西的地理特点主要包括地貌、气候、水系和自然资源。
以下将详细介绍广西的地理知识点。
一、地貌广西地貌复杂多样,以喀斯特地貌为主。
喀斯特地貌是由于长期的溶蚀作用而形成的,广西有许多喀斯特地貌景观,如桂林的漓江、阳朔的著名山水画廊等。
此外,广西还有丘陵、河谷和平原等地貌类型。
这些多样的地貌为广西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二、气候广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暖湿润。
广西的气候特点是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在夏季,广西经常受到台风的影响,降雨量较大。
而冬季则相对较干燥,适宜旅游和户外活动。
三、水系广西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
最著名的河流是西江,它是广西省内最长的河流,流经广西中部,对于当地的农业灌溉和交通运输起着重要作用。
此外,广西还有柳江、百色江等河流。
湖泊方面,广西有象州湖、邕江湖等,这些湖泊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也是广西的旅游资源之一。
四、自然资源广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其中,矿产资源是广西的重要资源之一,包括铝土矿、锡矿、锰矿等。
此外,广西还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水资源。
森林覆盖率较高,尤以北部和西部地区为主。
水资源方面,广西有许多河流和湖泊,水资源丰富,为当地经济和人民生活提供了保障。
总结:广西是一个地貌复杂、气候多样、水资源丰富的地区。
它以喀斯特地貌为主,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广西的地理特点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旅游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同时,广西的气候适宜,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在未来的发展中,广西将进一步利用其地理优势,加快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为人民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广西高一地理知识点广西是中国的一个自治区,位于中国的南部地区,东临越南,南濒南海,西隔广西与越南为邻。
广西地理知识点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河流和湖泊等方面的内容。
接下来将依次介绍广西高一地理的相关知识点。
1. 地理位置广西位于中国的南部地区,东经104°30′~112°04′,北纬20°54′~26°24′之间。
东临越南,南濒南海,西隔广西与越南为邻,与越南隔海相望,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枢纽。
2. 地形地貌广西地势南高北低,整体呈东北偏南的斜度。
广西的地形地貌主要可以分为五个区域:广西西部丘陵区、广西中部平原区、广西东南部高山区、广西北部盆地区和沿海平原区。
其中,西部丘陵区是广西自然地理景观最显著的区域之一,地貌复杂多样,山岳起伏,相对较高;中部平原区地势相对较低,水网密布,有利于农田的灌溉与农业发展;东南部高山区地势崇山峻岭,气候较凉爽,属于广西境内的喀斯特地区之一;北部盆地区地势较为平坦,交通便利,是广西的重要工业基地;沿海平原区则位于广西的南部,是沿岸海域与陆地之间过渡的沿海地带。
3. 河流和湖泊广西境内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西江、漓江、柳江、邕江、浔江等主要河流。
这些河流形成了广西壮族民族自治区的丰富水资源,并提供了良好的水运条件和灌溉条件,对广西的农业、工业和交通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4. 气候特点广西气候类型主要有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三种。
整体上,广西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相对较干燥。
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也为广西的农业、旅游等各个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5. 自然资源广西是一个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这里蕴藏着大量的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等。
矿产资源方面,广西是中国重要的锡矿、锰矿、铅锌矿的产地;水资源方面,广西拥有丰富的水系,利用这些水资源进行农田灌溉和水力发电等有着重要的意义;森林资源也是广西的重要资源之一,广西拥有较多的热带雨林,为国家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广西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规律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如昼夜更替、季节变化等。
2. 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的比例尺、地图的种类(如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等)、地图的符号和注记。
3. 地图的阅读与解读:如何识别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的计算、地图上的基本地形识别。
二、广西地理概况1. 地理位置:广西位于中国南部,与越南接壤,地理坐标、在中国的区位优势。
2. 地形地貌:广西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和盆地相间分布,主要山脉有桂林山水、十万大山等。
3. 气候类型:广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三、广西的自然资源1. 土地资源:广西的土地资源分布、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及其特点。
2. 水资源:广西的河流分布、水资源总量、主要河流如西江、浔江等。
3. 生物资源:广西的植被类型、主要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种类及其分布。
4. 矿产资源:广西的主要矿产资源,如锰矿、铝土矿等的开发利用情况。
四、广西的人口与城市1. 人口分布:广西的人口总数、民族构成、人口分布特点。
2. 主要城市:广西的主要城市及其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状况、文化特色。
3. 城乡结构:广西城乡结构的特点、城乡发展差异及原因。
五、广西的经济发展1. 农业:广西的农业产业结构、主要农作物(如水稻、甘蔗等)的种植分布、农业技术的发展。
2. 工业:广西的工业布局、主要工业部门(如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的发展状况。
3. 服务业:旅游业、金融业等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4. 对外经济合作:广西的对外贸易情况、主要贸易伙伴、对外经济合作的特点。
六、广西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 环境问题:广西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
2. 环境保护措施:广西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法规、实施效果。
3. 可持续发展策略:广西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的发展。
一、自然地理一.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祖国南疆,西起东经104°29′,东至东经112°04′,南起北纬20°54′,北至北纬26°20′,北回归线横贯全区中部。
广西区位优越,东南连广东,东北接湖南、西北靠贵州、西倚云南、南濒北部湾、西南临越南,有约637千米的陆界国境线和约1597千米的大陆海岸线。
全区设南宁、来宾、柳州、桂林、贺州、梧州、贵港、玉林、北海、钦州、防城港、崇左、百色、河池等14个地级市,下分34个市辖区,7个县级市,12个自治县,56个县。
二.地形、地貌广西四周环山,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像箕形,全区山地约占63.9%,平原占14.4%;西北部属云贵高原边缘,金钟山、青龙山、东风岭延伸其间,海拔1000-1500米;北部为凤凰山、九万山、大苗山、大南山、天平山,海拔1500米左右;东北部有越城岭、海洋山、独庞山、萌渚岭,平行排列,海拔1500-1800米,最高山峰为猫儿山,海拔2141米,其中有“湘桂走廊”谷底,沟通湘桂地区,常常成为寒潮入侵广西的主要途径;南与西南有云开大山、六万大山、十万大山、大青山,海拔1000米上下;中部向东北有大瑶山,向西北有大明山,两山脉构成一个大弧形,其间分布有高低不等的山丘、盆地和岩溶洼地。
全区裸露灰岩面积97735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的41%,占全国裸露灰岩面积130万平方公里的7.5%,埋藏灰岩面积24752平方公里,约占全区总面积10%,两项合计,全区灰岩面积约占总面积的51%,主要分布在河池、柳州、南宁三个地区。
根据岩溶地貌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四大类型:(一)峰丛洼地地形:分布于宜山、都安、平果、大新以西的大部地区,主要特点是三个以上的陡峭山峰坐落在一个共同的山体基座上构成纵横百里的峰丛区,石峰高程多在900-1000米以上;峰群之间连成星罗棋布,高程在500米以上,深达200-400米,宽不过100-200米的封闭小洼地,如锅底、蜂窝状,每隔数十公里,常常出现一些长若干公里,宽数百米的谷地。
广西社会地理知识1 (1)地形:广西地貌总体是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呈盆地状。
广西位于全国地势第二台阶中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地处两广丘陵西部,南临北部湾海面。
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山岭连绵、山体庞大、岭谷相间,四周多被山地、高原环绕,呈盆地状,有“广西盆地”之称。
(2)气候:广西地处低纬,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南濒热带海洋,北接南岭山地,西延云贵高原。
按全国地形分类,广西属云贵高原向东南沿海丘陵过渡地带,具有周高中低、形似盆地,山地多、平原少的地形特点。
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理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热量丰富、雨热同季,降水丰沛、干湿分明,日照适中、冬少夏多,灾害频繁、旱涝突出的气候特征。
(3)河流:河流众多广西河流大多沿着地势呈倾斜面,从西北流向东南,形成了以红水河—西江为主干流的横贯广西中部以及支流分布于两侧的树枝状水系。
其中集雨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86条,总长度有3.4万公里,河网密度0.144公里/平方公里。
分属珠江、长江、桂南独流入海、百都河等四大水系。
珠江水系是广西最大水系,流域面积占广西总面积的85.2%,集雨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833条,主干流南盘江—红水河—黔江—浔江—西江自西北折东横贯全境,全长1239公里,出梧州流向广东入南海。
长江水系分布处于桂东北,流域面积占广西总面积3.5%,集雨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0条,主要河段有湘江、资江,属洞庭湖水系上游,经湖南汇入长江。
其中湘江在兴安县附近通过秦代开凿的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独流入海水系主要分布于桂南,流域面积占广西总面积10.7%,较大河流有南流江、钦江、北仑河等,均注入北部湾。
经越南入北部湾的百都河水系流域面积占广西总面积0.6%。
喀斯特地下河众多,有433条,其中长度超过10公里的有248条,坡心河、地苏河等均独自形成地下河水系。
2 (1)农业:广西是一个农业大省,拥有丰富的农林资源。
广西区域地理知识点广西是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位于中国南部,东临南海,西北与云南相连,东南与越南毗邻。
广西地理上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形以丘陵、山地和盆地为主,河流众多,自然资源丰富。
广西地处南亚热带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在20-23摄氏度之间。
由于地势起伏,广西的气候分布不均匀,山区气温较低,而平原地带气温较高。
其中,桂林地区以其秀丽的山水景色而闻名于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广西地势复杂多样。
广西东南部以平原地带为主,主要有钦州平原、北部湾平原和南宁平原等。
而广西北部则是丘陵和山地地貌,主要有桂林丘陵、柳州丘陵和南宁丘陵等。
广西西北部则是高山地带,主要有梧州山地、桂西山地和北部山地等。
这种多样的地形使得广西的自然景观丰富多样。
广西拥有众多的河流,其中最重要的是西江、龙江和漓江等。
西江是广西的母亲河,全长约1230公里,横贯广西南部,是广西的重要水源和交通要道。
龙江是广西的第二大河流,全长约800公里,流经柳州市等地,是广西的经济发展带。
漓江是广西最著名的河流之一,被誉为“山水甲天下”,其沿岸风景如画,是广西重要的旅游资源。
广西是中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基地,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其中,铝土矿和锡矿是广西的特色矿产资源。
广西是中国最大的铝土矿产区,主要分布在桂林、梧州和贺州等地。
广西也是中国重要的锡矿产区,主要分布在南宁、柳州和桂林等地。
这些矿产资源的开发对广西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广西还拥有丰富的植被资源,森林面积达到了2500多万亩。
广西的植物种类繁多,其中有很多是独特的物种。
广西是中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主要有柚木、红木和橡胶木等。
广西也是中国重要的药材产地,主要有人参、黄芪和当归等。
广西的植被资源为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广西是一个地理条件优越的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景观。
广西的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复杂多样,河流众多,矿产资源丰富,植被资源丰富多样。
广西高考知识点理科地理广西地理是广西高考理科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
广西位于中国南部,地理环境多样,具有丰富的地理资源与旅游景点。
在高考中,理科生需要对广西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经济地理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本文将从广西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三个方面来介绍广西高考知识点。
一、广西自然地理广西自然地理主要包括地貌、水文、气候等方面的知识。
广西地貌复杂多样,有喀斯特地貌、丘陵地貌、平原地貌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喀斯特地貌,广西是喀斯特地貌发育最为典型的地区之一。
广西的水文资源丰富,有较多的河流、湖泊和水库。
广西的气候呈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干燥。
二、广西人文地理广西人文地理主要涉及到广西的人口、民族、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内容。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有汉族、壮族、瑶族等多个民族。
其中壮族是广西最大的少数民族,他们以勤劳善良、热情好客而闻名。
此外,广西还有很多历史文化名城,如桂林、南宁等,这些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文化。
三、广西经济地理广西经济地理主要关注广西的经济发展现状和特点。
广西的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甘蔗、茶叶等,其中水稻是广西的支柱产业。
此外,广西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铝土矿、锰矿、钨矿等。
近年来,广西积极发展旅游业,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总结起来,广西高考地理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包括广西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方面的内容。
这些知识点不仅在高考中有一定的考查概率,而且对于了解广西的自然环境、地域特点和经济发展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帮助。
因此,广西的高中理科生需要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以便在考试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同时,广西的教育部门也应加强对这些知识点的教学指导,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源和平台。
相信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广西的高考地理成绩能够有所提升,为广西地理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广西壮族自治区考研地理复习资料自然地理要点总结广西壮族自治区考研地理复习资料——自然地理要点总结自然地理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它主要探讨地球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对于考研地理的复习而言,掌握自然地理的要点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围绕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地理特点,总结自然地理要点,以供考生复习参考。
一、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广西位于中国的南部,东经104°29' - 112°04',北纬20°54' - 26°24'之间。
其地理位置决定了其丰富多样的自然地理特征。
1. 地理位置广西东临广东,西隔北部湾与越南相望,南界滇池,北接贵州、湖南交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2. 地形特征广西地势复杂多样,可分为五个区域:南部丘陵、西部山地、中部盆地、东北部盆山区和北部平原。
其中,南部丘陵区和西部山地区地势较为陡峭,分布有众多丘陵和山脉;中部盆地地势相对平坦,地理条件较为优越;东北部盆山区地势交错,形成了独特的地貌景观;北部平原地势平坦,适宜农业发展。
二、气候特点广西气候温暖湿润,呈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交汇的特点。
1. 季风气候广西夏季受到暖湿气流的影响,气温较高,降水充沛,容易出现热带风暴和台风;冬季受到冷空气的影响,气温下降,但仍然较为温和。
2. 湿润气候广西年降水量较多,全年湿润,有“多雨之乡”之称。
雨季主要集中在5月至10月,其余时间相对较干燥。
三、地理景观广西自然地理景观独特,拥有众多名山、巍峨的喀斯特地貌和丰富多样的河流湖泊。
1. 名山广西有多座著名的名山,如龙胜喀斯特世界地质公园、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百色平乐古崖壁画等。
这些山峰形态各异,景色壮丽,是旅游观光的热门景点。
2. 喀斯特地貌广西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之一,拥有众多的喀斯特溶洞、天坑、石林等景观。
典型的代表包括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和贺州百龙潭。
广西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
首府南宁是东盟十国和中国团结合作的聚会地点,素有绿城之美称。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祖国南疆,位于东经104°26'—112°04',北纬20°54'—26°24'之间,北回归线横贯全区中部。
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中国西部资源型经济与东南开放型经济的结合部,在中国与东南亚的经济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
全自治区聚居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民族。
中文名称:广西别名:桂行政区类别:自治区所属地区:中国西南下辖地区:南宁,柳州,桂林,贵港政府驻地:南宁电话区号:0771地理位置:104°26'—112°04'E,20°54'N 面积:23.67万平方公里人口:5002万(2008年)方言:南宁白话,壮语,粤语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著名景点:桂林乐满地主题乐园、桂平西山、桂林山水著名高校: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美景的万种风情,靖江王陵与灵渠的辉煌神秘,象山水月的造化奇观!广西公园胜景繁多,莲花瀑布、试剑石、望夫石、磨菇石、仙人床、情人树、海豹采果、人工草坪会使你心旷神贻,流连忘返,别具一格的森林沐浴更会使你充分享受大自然的奥妙。
公园内动、植物种类甚多,有被称为活化石的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植物桫椤(树蕨),花中之王金茶花,还有悠久漫游的千年龟、欢腾的五爪金龙和活泼嬉戏的猴群,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主峰莲花山是桂东南第一峰以及广西北海旅游景点最佳旅游时间全年各个季节来广西都会错过另外一个季节可以得到的收获,而大部分游赏对象在一年四季中各有特色,并无优劣之分。
一般而言,冬季,初春气候不冷,对于北方旅行者是非常舒服的天气,而且可以体会,甚至参与各民族年俗,但此时处于枯水期,像瀑布和溶洞这样的景点也可一观,但肯定不如旺水期时。
另外,冬季时和雨季多阴天,去海边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住宿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城市如南宁、柳州、桂林、北海等地,各类宾馆一应俱全,五星级宾馆的价格一般在800元以上,四星级宾馆的价格在400元至900元之间,三星级宾馆价格一般在200元至500元之间。
一般的商务连锁酒店在广西南宁以及区内各大城市均有连锁店,最大的优势是,干净温馨,价格实惠。
比如城市便捷、锦江之星、7天连锁等。
是年轻人来桂旅游最佳的住宿地。
广西特产罗汉果、沙田柚、荔枝、香蕉、广西柑橙、融安金桔、木菠萝、菠萝、桂圆、田阳芒果、山楂、桂花糕、山葡萄、恭城月柿、黄皮果、灌阳红枣、扁桃、猕猴桃、白果、八角、茴油、香菇、黑木耳、广西名茶、甜茶、甘蔗和梅花牌白糖、玉林优质谷、薏米、东兰墨米、环江香梗和靖西香糯、木薯、零粉、荔浦芋、桃榔粉、桂林马蹄、玉林和全州大蒜、南丹羊角皱椒、横县大头菜、西林烤姜、蜂蜜、八步红瓜子、苗山冬笋、田林八渡笋、豆豉与黄皮酱、青刀豆罐头、桂林豆腐乳、广西名酒、广西动物药酒、蛤蚧、灵香草、金银花、桂皮、五倍子、灵芝菌、黄精、安息香、白木香、砂仁、田七、茯苓、梧州桑寄生茶、红豆与相思豆、正骨水与云香精、桂林桂花、桂油、广西丁香、蓖麻、山苍子、恭城篙竹、金茶花、肥牛树、剑麻、苎麻、油桐、柠檬桉、香樟、棕榈、木棉花、银杉与蚬木、油茶、黄麻、松香、大蚝、大虾、青蟹、石斑鱼、北部湾的海珍品、海牛、全州禾花鱼、平果没六鱼、巴马油鱼、梧州嘉鱼、富川桂花鱼、娃娃鱼、合浦珍珠、西林三珍、广马、中堡黄牛和富川水牛、巴马香猪与陆川猪、三黄鸡与霞烟鸡、广西名猴、果子狸、穿山甲、大瑶山鳄蜥、壮锦、毛难族花竹帽、钦州坭兴陶器、合浦沙煲、乌石酱油与乌石小刀、龙州砧极和菜刀、桂林羽绒及其其制品、环江凉席、合浦北海的烟花炮竹。
地理地形概况广西位于全国地势第二台阶中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地处两广丘陵西部,南临北部湾海面。
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山岭连绵、山体庞大、岭谷相间,四周多被山地、高原环绕,呈盆地状,有“广西盆地”之称。
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广西地貌总体是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呈盆地状。
其特征是:1、盆地大小相杂。
西、北部为云贵高原边缘,东北为南岭山地,东南及南部是云开大山、六万大山、十万大山。
盆地中部被广西弧形山脉分割,形成以柳州为中心的桂中盆地,沿广西弧形山脉前坳陷为右江、武鸣、南宁、玉林、荔浦等众多中小盆地,形成大小盆地相杂的地貌结构。
2、山系多呈弧形,层层相套。
自北向南大致可分为4列:第一列为大苗山—九万大山;第二列为大南山—天平山—凤凰山;第三列为驾桥岭—大瑶山—莲花山—镇龙山—大明山—都阳山(此列亦称广西弧〕;第四列为云开大山—六万大山—十万大山—大青山。
山系走向明显呈现东部受太平洋板块挤压、西部受印度洋板块挤压迹象。
山地以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山为主,占广西总面积23.5%;海拔400—800米低山次之,占广西总面积15.9%。
桂东北猫儿山主峰海拔2141米,为广西第一高峰,也是南岭最高峰。
越城岭—猫儿山与海洋山之间的湘桂走廊是中国三大走廊之一。
3、丘陵错综,占广西总面积10.3%,在桂东南、桂南及桂西南连片集中。
4、平地(包括谷地、河谷平原、山前平原、三角洲及低平台山)占广西总面积26.9%。
广西平原主要有河流冲积平原和溶蚀平原二类。
河流冲积平原主要分布于各大、中河流沿岸,较大平原有浔江平原、郁江平原、宾阳平原、南流江三角洲等。
其中浔江平原最大,面积达630平方公里。
5、喀斯特广布,占广西总面积37.8%,集中连片分布于桂西南、桂西北、桂中、桂东北。
其发育类型之多为世界少见。
河流众多广西河流大多沿着地势呈倾斜面,从西北流向东南,形成了以红水河—西江为主干流的横贯广西中部以及支流分布于两侧的树枝状水系。
其中集雨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86条,总长度有3.4万公里,河网密度0.144公里/平方公里。
分属珠江、长江、桂南独流入海、百都河等四大水系。
珠江水系是广西最大水系,流域面积占广西总面积的85.2%,集雨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833条,主干流南盘江—红水河—黔江—浔江—西江自西北折东横贯全境,全长1239公里,出梧州流向广东入南海。
长江水系分布处于桂东北,流域面积占广西总面积3.5%,集雨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0条,主要河段有湘江、资江,属洞庭湖水系上游,经湖南汇入长江。
其中湘江在兴安县附近通过秦代开凿的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独流入海水系主要分布于桂南,流域面积占广西总面积10.7%,较大河流有南流江、钦江、北仑河等,均注入北部湾。
经越南入北部湾的百都河水系流域面积占广西总面积0.6%。
喀斯特地下河众多,有433条,其中长度超过10公里的有248条,坡心河、地苏河等均独自形成地下河水系。
海岸、岛屿广西南部濒临属于南海的北部湾。
大陆海岸东起合浦县的洗米河口,西至中越交界的北仑河口,大陆海岸线长约1500公里,岛屿岸线46l公里。
海岸线曲折,类型多样。
南流江口、钦江口为三角洲型海岸;铁山港、大风江口、茅岭江口、防城河口为溺谷型海岸;钦州及防城港两市沿海为山地型海岸;北海、合浦为台地型海岸。
广西近海滩涂广大,面积达1005平方公里。
0—20米浅海广阔,面积达6488平方公里。
整个北部湾的面积约12.93万平方公里,东起雷州半岛、琼州海峡,东南为海南岛,北至广西,西迄越南。
湾内海底平坦,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倾斜,倾斜度不到2°,水深一般20—50米,最深不超过90米。
广西沿海有697个岛屿,总面积约66.9平方公里。
其中最大的涠洲岛面积约24.7平方公里。
气候广西地处低纬,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南濒热带海洋,北接南岭山地,西延云贵高原。
按全国地形分类,广西属云贵高原向东南沿海丘陵过渡地带,具有周高中低、形似盆地,山地多、平原少的地形特点。
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理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热量丰富、雨热同季,降水丰沛、干湿分明,日照适中、冬少夏多,灾害频繁、旱涝突出的气候特征。
气候温暖,热量丰富广西北部地处中、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南部属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热量丰富。
各地年平均气温在16.5~23.1℃之间。
等温线基本上呈纬向分布,气温由南向北递减,由河谷平原向丘陵山区递减。
全区约65%的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0.0℃以上,其中右江河谷、左江河谷、沿海地区在22.0℃以上,涠洲岛高达23.1℃。
桂林市东北部以及海拔较高的乐业、南丹、金秀年平均气温低于18.0℃,其中乐业、资源只有16.5℃。
降水丰沛,干湿分明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全国降水量最丰富的省区之一,各地年降水量为1080~2760mm,大部分地区在1300~2000mm之间。
其地理分布具有东部多,西部少;丘陵山区多,河谷平原少;夏季迎风坡多,背风坡少等特点。
广西有三个多雨区:(1)十万大山南侧的东兴至钦州一带,年降水量达2100~2760mm;(2)大瑶山东侧以昭平为中心的金秀、蒙山一带,年降水量达1700~2000mm;(3)越城岭至元宝山东南侧以永福为中心的兴安、灵川、桂林、临桂、融安等地,年降水量达1800~2000mm。
另有三个少雨区:(1)以田阳为中心的右江河谷及其上游的田林、隆林、西林一带,年降水量仅有1080~1200mm;(2)以宁明为中心的明江河谷和左江河谷至邕宁一带,年降水量为1200~1300mm;(3)以武宣为中心的黔江河谷,年降水量1200~1300mm。
由于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广西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干湿季分明。
4~9月为雨季,总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85%,强降水天气过程较频繁,容易发生洪涝灾害;10~3月是干季,总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5%~30%,干旱少雨,易引发森林火灾。
日照适中,冬少夏多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地年日照时数1169~2219小时,与邻省比较,比湘、黔、川等省偏多,比云南大部地区偏少,与广东相当。
其地域分布特点是:南部多,北部少;河谷平原多,丘陵山区少。
北海市及田阳、上思在1800小时以上,以涠洲岛最多,全年达2219小时。
河池、桂林、柳州三市大部及金秀、乐业、凌云、那坡、马山等地不足1500小时,金秀全年日照时数最少,只有1169小时。
其余地区在1500~1800小时之间。
广西壮族自治区日照时数的季节变化特点是夏季最多,冬季最少;除百色市北部山区春季多于秋季外,其余地区秋季多于春季。
夏季各地日照时数为355~698小时,占全年日照时数的31%~32%;冬季各地日照时数只有186~380小时,仅占全年日照时数的14%~17%。
矿产资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矿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储量较大,是中国10个重点有色金属产区之一。
有色金属矿宽20多厘米。
既是生产工具,也是一种艺术品,祭祀稻作神灵时又是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