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实验)
- 格式:ppt
- 大小:13.91 MB
- 文档页数:23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理化性质实验报告第一部分提取与分离一实验目的学习应用薄层色谱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方法二实验原理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叶绿体中的叶绿体a(C55H72O5N4Mg)、叶绿素b(C55H72O6N4Mg)、胡萝卜素(C40H56)和叶黄素(C40H56O2)与类囊体膜结合成为色素蛋白复合体。
这些色素都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故可用乙醇等有机溶剂提取。
提取液可用薄层色谱法加以分离与鉴别。
薄层色谱分析法是将吸附剂均匀的涂在玻璃板上成一薄层,将此吸附剂薄层做固定相,把待分离的样品溶液点在薄层板的下端,然后用一定量的溶剂做流动相,将薄层板的下端浸入到展开剂中。
流动相通过毛细管作用由下而上的逐渐浸润薄层板,并带动样品在板上也向上移动,样品中各组分在吸附剂和展开剂之间发生连续不断的吸附、脱附、再吸附、再脱附……的过程。
由于吸附剂的吸附能力大小不同,吸附力强的物质相对移动慢一些,而吸附力弱的则相对移动快一些,从而使各组分有不同的移动速度而彼此分开。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新鲜的菠菜叶片2 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碳酸钙粉末,展开剂(石油醚:丙酮:苯=7:5:1,体积比)3 天平,研钵,漏斗,三角瓶,剪刀,点样毛细管,层析缸,硅胶预制板,滤纸四实验步骤(一)色素提取液的制备1 取新鲜叶片4至5片(2g左右),洗净,擦干叶表面,去中脉剪碎,放入研钵中。
2 研钵中加入少量碳酸钙粉末,加2至3ml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研磨至糊状,再加10至15ml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上清液用漏斗过滤,残渣再用10ml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冲洗一次,一同过滤于三角瓶中,即制成叶绿体色素提取液。
提取液应避光保存。
(二)叶绿体色素的分离1 取硅胶预制板一个,用点样毛细管吸取上述提取液,平行于硅胶板的短边,距下边缘约1cm处用毛细管划线,风干后再划第二次,重复操作3至4次。
2 在干洁的层析缸中加入适量的展开剂,高度约0.5cm,将硅胶预制板带有色素的一端放下,使其浸入展开剂中(但不要使待测样品浸入展开剂中)。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原理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研磨法。
称取、剪碎5g叶片,放入研钵中。
加入少许二氧化硅、碳酸钙、5mL丙酮。
快速、充分研磨。
根据叶绿体中的色素在有机溶剂(乙醇、丙酮等)中溶解的特性,用丙酮可将色素从叶片中提取出来(若用95%的酒精作溶剂,则应向色素提取液中加入无水碳酸钠,除去色素提取液中的水分。
若用丙酮作溶剂,则用量不宜过多,以2~5mL为宜,过多会影响色素浓度,过少不易过滤),过滤后收集滤液,将滤液收集到小试管中,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塞紧备用。
2、分离:制备滤纸条,将干燥过的定性滤纸剪成6cm×lcm的条,一端剪去两角,距该端lcm处用铅笔画一条极细的横线。
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均匀画一条细而直的滤液线,待干燥后再重复画2~3次(次数越多色素越多)。
实验原理:
1、色素提取原理:色素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可用95%的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来溶解色素,从而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色素提取也可用水浴加热法,即把叶片剪碎后放在95%的乙醇中,进行隔水加热来提取。
一般地说,叶片加热到变成黄白色,叶片中的色素基本上被提取出来了。
2、色素分离原理: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比较快,反之则比较慢,从而使各种色素相互分离开来。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学习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方法;2. 观察叶绿体中不同色素的吸收光谱。
实验原理: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特殊细胞器,其中含有多种色素,包括叶绿素 a、叶绿素 b、类胡萝卜素等。
这些色素能够吸收不同波长的光线,并转化为化学能以参与光合作用。
本实验利用溶剂提取和色谱柱分离的方法,将叶绿体中的色素提取出来,并通过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色素的吸收光谱。
实验步骤:1. 取一片鲜叶(最好选择深绿色的叶片)切碎,加入适量的乙醇或醋酸乙酯中浸泡,使叶绿体释放出色素。
注意保持容器密封以避免光照。
2. 将浸泡片刻半小时,使叶绿体彻底释放色素。
3. 将叶绿体悬液过滤,收集含有色素的过滤液。
4. 取一支色谱柱,填充色谱吸附剂(如硅胶),再用无色溶剂(如正己烷)预洗一次。
5. 将收集到的含色素液体加入色谱柱中,用无色溶剂洗脱,收集不同色素的洗脱液。
6. 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色素的吸收光谱。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得到不同色素的吸收光谱曲线,可观察到叶绿素 a 在400-500 nm波长范围内有最大吸收峰,叶绿素 b 在450-550 nm波长范围内有最大吸收峰,类胡萝卜素在500-600 nm波长范围内有最大吸收峰。
根据吸收光谱的不同,可以推测各色素在光合作用中的吸收波长和参与的反应。
实验结论:通过该实验,我们成功地提取和分离了叶绿体中的色素,并观察到不同色素的吸收光谱。
这些实验结果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机制,以及不同色素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
同时,该实验也展示了提取和分离生物样品中化学物质的基本实验技巧和原理。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一种细胞质器,主要功能是光合作用。
叶绿体包括一系列色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叶绿素。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以便进一步分析其
结构和功能。
实验步骤:
1. 从新鲜的叶子中剪下片段,用无菌蒸馏水洗涤。
2. 用离心机将叶片离心,离心速度为1000 rpm,时间为5分钟。
3. 将上清液取出并过滤,过滤剂为细孔过滤纸。
5. 将上清液取出,并用1ml无菌蒸馏水洗涤叶绿体色素。
7. 取出上清液,将其光度值调至0.4-0.6。
(400nm处)
8. 将上述上清液转入紫外吸收仪中,观察叶绿素的吸收曲线。
实验结果:
实验得出的叶绿体色素提取液中,吸收最强的波长为680nm和430nm。
这对应着叶绿
体和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峰。
实验得到的叶绿体色素移液后,需要经过离心的过程,这样可去除混杂物质,获得更
为纯净的叶绿素。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成功地提取和分离了叶绿体色素。
叶绿素是植物所特有的,它起
到了光合作用的关键作用。
实验中的提取和分离方法,可以为进一步的分析叶绿素的结构
和功能提供帮助。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叶绿素的结构和性质。
2. 掌握叶绿素的提取和提纯方法。
3. 学习利用有机溶剂提取叶绿素,并通过色谱法进行分离和纯化。
二、实验原理叶绿素是绿色植物中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色素,主要由叶绿素a和叶绿素b组成。
叶绿素不溶于水,但可溶于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等。
通过提取和提纯,可以得到高纯度的叶绿素,为进一步研究其性质和作用提供条件。
实验过程中,首先将植物叶片用有机溶剂提取叶绿素,然后通过层析法分离叶绿素和其他色素,最后收集纯化的叶绿素。
三、实验器材1. 新鲜植物叶片(如菠菜、青菜等)2. 研钵、研杵3. 乙醇、丙酮(分析纯)4. 层析柱、层析板5. 滤纸、脱脂棉6. 移液管、滴管7. 恒温水浴锅8. 显微镜9.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四、实验步骤1. 提取叶绿素(1)取新鲜植物叶片,用剪刀剪碎,放入研钵中。
(2)加入适量乙醇和丙酮(体积比1:1),研磨至匀浆。
(3)将匀浆倒入分液漏斗,静置分层。
(4)收集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
(5)过滤,得到叶绿素提取液。
2. 分离叶绿素(1)将层析板放入层析柱中,在底部铺一层脱脂棉。
(2)取适量叶绿素提取液,用移液管滴加于层析板上,确保液面低于层析板边缘。
(3)选择合适的溶剂系统,如正己烷-乙酸乙酯(体积比4:1)。
(4)将溶剂滴加于层析板上,观察层析过程,直至溶剂前沿到达预定位置。
(5)取出层析板,用铅笔标记层析结果。
3. 收集纯化叶绿素(1)用移液管收集叶绿素层,倒入小烧杯中。
(2)加入少量乙醇,搅拌均匀。
(3)用滤纸过滤,收集滤液。
(4)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用恒温水浴锅蒸干。
(5)用少量乙醇溶解残留物,得到纯化叶绿素。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叶绿素提取:通过有机溶剂提取,可以得到绿色叶片提取物,表明叶绿素已从植物叶片中提取出来。
2. 叶绿素分离:通过层析法,可以将叶绿素与其他色素分离,证明叶绿素具有独特的性质。
3. 叶绿素纯化:通过蒸发和溶解,可以得到纯化的叶绿素,说明实验过程中叶绿素得到了有效的纯化。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一、实验目的
1. 学会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
2. 比较、观察叶绿体中四种色素:理解它们的特点及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
光合色素主要存在于高等植物叶绿体的基粒片层上,而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
中。
故要提取色素,要破坏细胞结构,破坏叶绿体膜,使基粒片层结构直接与有机溶剂接
触,使色素溶解在有机溶剂中。
叶绿体中的色素有四种,不同色素在层析液(脂溶性强的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
因而随层析液的扩散速度也不同。
三、材料用具
取新鲜的绿色叶片、定性滤纸、烧杯、研钵、漏斗、纱布、剪刀、小试管、培养皿、毛细吸管、量筒、有机溶剂、层析液(20份石油醚、2份丙酮、1份苯混合)、二氧化硅、碳酸钙。
四、实验过程(见书P54)
1.提取色素:
2.制备滤纸条:
3.色素分离,纸层析法。
(不要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4.观察:
层析后,取出滤纸,在通风处吹干。
观察滤纸条上出现色素带的数目、颜色、位置和宽窄。
结果是:4条色素带从上而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您正浏览的文章由(第一·范·文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五、讨论
1.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为什么不能接触到层析液?
2.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关键是什么?。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理化性质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引言: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一个重要细胞器,其中主要存在着叶绿素等色素,它们在光合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理化性质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对于了解光合作用的机理以及研究植物生理生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手段提取叶绿体色素,进行色素的分离、理化性质的研究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材料与方法:材料:菠菜叶片、研钵、磨杵、丙酮、乙醇、石油醚、叶绿素提取液、测色皿、高锰酸钾溶液、浓硫酸。
方法:1.取适量菠菜叶片放入研钵中,加入适量丙酮,用磨杵捣碎成糊状。
2.将捣碎的菠菜糊状物转移到玻璃漏斗中,用石油醚冲洗3次,使叶绿体附着物进一步析出。
3.将漏斗中的上清液收集,并加入适量乙醇,振摇混合,使叶绿素慢慢析出。
4.将释放出的叶绿体颗粒通过离心机离心沉淀10分钟,收集沉淀。
5.取收集到的叶绿体沉淀,加入适量叶绿素提取液,用乳钙酸钠解离剂进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6.将其中一部分叶绿体溶液加入高锰酸钾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7.将其余叶绿体溶液与浓硫酸混合,观察颜色变化。
结果与讨论:通过上述方法,我们成功地提取并分离出菠菜叶片中的叶绿体色素。
加入石油醚可以去除一部分杂质,使叶绿体进一步纯化。
加入乙醇可以使叶绿素从叶绿体中溶出。
通过离心沉淀,我们收集到了叶绿体的沉淀物。
叶绿体的提取液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后呈现蓝色或紫色,这是由于高锰酸钾通过氧化反应将一些具有现菌酮结构的物质氧化为合成叶绿素的前体物质所引起的。
这种反应也证实了叶绿体的存在。
叶绿体溶液与浓硫酸混合后呈现蓝绿色,这是由于浓硫酸通过剥离叶绿体周围的蛋白质和其他有机物质,将叶绿素分子释放出来,产生颜色变化。
叶绿素的含量测定是通过与乳钙酸钠解离剂反应来进行的。
乳钙酸钠解离剂能够与叶绿体中的叶绿素结合,并形成稳定的叶绿素-乳钙酸钠络合物。
这种络合物通过光密度的测定,可以根据比色法来测量叶绿素的含量。
实验10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及其性质鉴定一、目的学会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的方法,了解叶绿体色素的性质。
二、材料用具及仪器药品(1)层析液配方:石油醚20ml+丙酮2ml+苯1ml(2)天平、研钵、烧杯、量筒、滤纸、表面皿、剪刀、90-95%乙醇、汽油、漏斗、滴管(3)菠菜、木茨等叶子三、原理叶绿体含有叶绿体色素,叶绿体色素主要包括有Chla、Chlb、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可用有机溶剂乙醇、丙酮等将它们提取出来。
纸层析法是分离叶绿体色素最简单的方法。
它的原理是利用混合色素中各个成分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别,分别以不同程度分布于两相中(即固定相和流动相)。
由于它们以不同的速度移动,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叶绿体色素容易受光的破坏,变成褐色。
叶绿体色素具有荧光现象。
叶绿素分子的镁可被铜替代,形成铜代叶绿素。
叶绿体色素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吸收作用。
四、方法1、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方法1)(1)称取新鲜叶片(木茨、菜心、菠菜等叶均可)1克,剪碎,放在研钵中,加乙醇5m1,共研磨成匀浆,静置5分钟。
(2)用滴管吸取上面的色素提取液4~5滴。
一滴一滴地滴在滤纸的中央(滤纸要平放在表面皿或培养皿上)。
待色素点风干后,向该色素点上慢慢滴加汽油,使四种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在滤纸上分离出来,四种色素在滤纸上的移动速度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2、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方法2)(1)称2克新鲜绿色叶片,剪碎,放在研钵中,加入5ml乙醇,共研磨成匀浆,过滤,该滤液即为色素提取液。
(2)取一块预先干燥处理过的定性滤纸,将它剪成长约10cm ,宽约1cm的滤纸条。
(3)用毛细管吸取色素提取液。
在滤纸条的一端(约距这一端的1cm处)划出一条滤液细线,等滤液干燥后,再重复划4~5次。
(4)将滤纸条的另一端(约距这一端1cm处)拆成“V”字形,并将它挂在放有层析液的烧杯壁上(注意:色素线要略高于层析液面,且滤纸条下端最好不要碰到烧杯壁),盖上培养皿。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学习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方法。
2. 了解叶绿体中色素的组成和结构。
实验原理:叶绿体是植物和藻类细胞中含有叶绿素的细胞器。
叶绿体中有多种不同类型的色素,包括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等。
这些色素通过吸收太阳光能量进行光合作用。
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可以使用酒精提取法。
酒精可以溶解叶绿体膜,使色素溶解到酒精中。
然后,使用色谱技术可以将不同类型的色素分离出来。
实验材料:1. 鲜叶样品2. 酒精3. 氯仿4. 丙酮实验步骤:1. 将鲜叶样品切碎并置于研钵中。
2. 加入足够量的酒精,用研钵研磨混合,直到叶碎细胞完全破裂。
3. 使用滤纸过滤混合物,得到澄清的叶绿体提取物。
4. 将叶绿体提取物转移到试管中,加入少量氯仿。
5. 等待一段时间,观察到叶绿体提取物分为两个层次:上层为酒精层,下层为氯仿层。
6. 使用滴管将上层的酒精取出,置于干燥的容器中保存。
7. 将下层的氯仿层转移至另一个试管中。
8. 加入适量的丙酮,轻轻摇匀,观察色素在丙酮中溶解。
9. 使用滤纸过滤丙酮溶液,得到单一色素溶液。
实验结果:从叶绿体提取物中分离出不同类型的色素,如叶绿素a、叶绿素b等。
通过色素的溶解性质和色谱技术,可以将这些色素分离出来。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方法。
了解了叶绿体中的色素组成和结构。
同时,也掌握了使用色谱技术进行色素分离的基本步骤。
这对于进一步研究叶绿体的功能和光合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理化性质和含量测定实验一、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1.实验名称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实验2.实验原理叶绿体中色素与内囊体膜结合成为色素蛋白复合体。
这些色素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可用乙醇等有机溶剂提取。
提取液用薄层色谱法加以分离和鉴别。
本实验采用酒精提取。
层析法原理: K=Cs/Cm。
3.实验试剂与材料新鲜菠菜叶体积分数百分之九十五的乙醇,碳酸钙粉末,展开剂(石油醚:丙酮:苯=7:5:1)天平,研钵,漏斗,三角瓶,剪刀,点样毛细管,层析缸,硅胶预制板,滤纸4.实验步骤1.叶绿体色素的提取(1)取菠菜或其他植物新鲜叶片4~5片(2g左右),洗净,擦干,去掉中脉,剪碎,放入研钵中。
(2)研钵中加入少量石英砂及碳酸钙粉,加2~3ml 95%乙醇,研磨至糊状,再加10ml 95%乙醇,暗处放置3~5min,上清液过滤于三角瓶中,残渣用10ml 95%乙醇冲洗,一同过滤于三角瓶中。
2.色素分离:取硅胶预制板一个,用毛细管吸取提取液,在板短边据下端1厘米处划一细线,待干后再次划线,重复3,4次。
在层析缸中加入层析液,高度0.5厘米,将预制板放入层析液中进行层析。
改好缸盖。
待色素较好分离后,取出硅胶预制板,迅速用铅笔标出展开剂前沿和各色素带的位置。
5.实验结果与分析滤纸条上出现4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橙黄色胡萝卜素(最快)黄色叶黄素蓝绿色叶绿素a(最多)黄绿色叶绿素b(最慢)二.理化性质1.实验目的验证叶绿素的理化性质。
2.实验原理叶绿素是一种二羧酸——叶绿酸与甲醇和叶绿醇形成的复杂酯,故可与碱起皂化反应而生成醇(甲醇和叶绿醇)和叶绿酸的盐,产生的盐能溶于水中,可用此法将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分开;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都具有光学活性,叶绿素吸收光量子而转变成激发态,激发态的叶绿素分子很不稳定,当它变回到基态时可发射出红光量子,因而产生荧光。
叶绿素中的镁可以被H+所取代而成褐色的去镁叶绿素,后者遇铜则成为绿色的铜代叶绿素,铜代叶绿素很稳定,在光下不易破坏,故常用此法制作绿色多汁植物的浸渍标本。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理化性质的鉴定实验报告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一个重要细胞器,它含有丰富的叶绿体色素。
叶绿体色素是维
持植物正常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必要物质,具有重要的生理和生化功能。
本实验旨在提取叶
绿体色素,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鉴定。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
1.材料
5克菠菜叶、95%酒精、二氧化硅、氯仿、丙酮、乙醇、碳酸钠。
2.实验步骤
1)提取叶绿体色素
将5克菠菜叶放入搅拌器中,加入适量的二氧化硅和95%酒精,搅拌均匀,过筛去固体,接着用氯仿萃取上层液,得到浸提液。
将菠菜叶浸提液用离心机离心,收集上清液,加入适量碳酸钠后,用乙醇洗涤2-3次,离心去沉淀。
收集淀粉体沉淀,加入丙酮,用搅拌器搅拌均匀,过滤得到红褐色丙酮溶液,即为叶
绿体色素提取液。
取一些提取液,在紫外光下观察有无吸收,记录波长和最大吸收值,并通过取样加入
不同浓度的乙醇,绘制吸收光谱图。
二、实验结果与分析
1.提取结果
经过上述方法提取得到浸提液2毫升,离心得到上清液1.5毫升,并最终得到叶绿体
色素提取液0.5毫升。
2.鉴定理化性质结果
在紫外光下观察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发现呈现深绿色,并且在波长为663nm处有最大
吸收值。
绘制不同浓度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光谱图,根据图像变化,可以得出吸收光谱具有典型
的三峰特征,并且在663nm处有最大吸收值,这与理论上的结果相符合。
三、实验结论。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教案【实验名称】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实验目的】1.了解叶绿体中的主要色素成分;2.掌握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与分离方法。
【实验原理】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其中含有许多重要的光合色素,包括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
叶绿素是叶绿体中最主要的光合色素,起到吸收光能并参与光合作用的关键作用。
1.取一片新鲜的绿色叶片,仔细清洗干净;2.将叶片切碎,放入研钵中;3.加入适量的酒精,用研钵研磨叶片,使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4.将研磨好的悬浮液倒入试管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5.用过滤纸过滤悬浮液,得到褐绿色的叶绿素酒精溶液。
对于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可以通过色谱技术实现。
常用的色谱技术有薄层色谱法和色谱柱法。
其中,薄层色谱法适用于对色素进行初步分离和检测,而色谱柱法适用于对色素进行精细分离和定量分析。
【实验步骤】1.将酒精提取得到的叶绿素酒精溶液滴在薄层色谱板上;2.将薄层色谱板放入色谱槽中,注入色谱移动相,使之静置一段时间,待色素被吸附;3.取出薄层色谱板,将其放在试验纸上,用铅笔轻轻描绘出色素分布的斑点;4.将带有色素斑点的色谱板放入色谱槽中,注入色谱移动相,使之静置一段时间,让色素分离;5.取出色谱板,将其放在试验纸上,再次描绘出色素分布的斑点,比较与第一次描绘的斑点;6.根据色素斑点出现的位置,判断叶绿体中主要含有的色素成分。
【实验记录】实验记录表【实验结果分析】根据色素分离的结果和斑点分布位置的变化,可以初步确定叶绿体中含有的主要色素成分。
叶绿体中主要包含的色素有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等。
叶绿素a和叶绿素b是叶绿体中最常见的两种色素,它们在薄层色谱板上的斑点通常位于相对位置较低的地方,而类胡萝卜素则位于相对位置较高的地方。
【实验结论】通过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初步确定叶绿体中主要包含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等色素成分。
【思考题】1.为什么要进行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2.除了实验中所使用的方法,你还知道其他提取与分离色素的方法吗?3.叶绿体中的色素对光合作用有什么影响?。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设计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一、实验目标1、知识方面(1)探究叶绿体中含有几种种色素:理解它们的特点及与光合作用的关系(2)了解纸层析法的原理。
2、能力方面掌握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二、实验原理1、色素提取的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中,故可用丙酮和无水乙醇提取色素。
2、色素分离的原理:叶绿体中的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溶解度大的色素,在滤纸上随层析液的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的色素,在滤纸上随层析液的扩散速度慢。
三、实验准备实验材料:新鲜的绿叶(如新鲜菠菜叶片)。
实验仪器及用具:定性滤纸,研钵,玻璃滤斗,脱脂棉,尼龙布,毛细吸管,剪刀,药勺,量筒(10mL),天平,试管,试管架,滴管,培养皿,三角瓶,烧杯试验试剂:无水乙醇(或丙酮),层析液(CCl4),石英砂(SiO2)和碳酸钙(CaCO3)四、实验步骤1、叶绿体色素的提取(1)取菠菜新鲜叶片5g,洗净,擦干,去掉中脉,剪碎,放入研钵中。
(2)向研钵中加入少许碳酸钙和二氧化硅,再加10mL无水乙醇,进行迅速、充分研磨(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得充分,碳酸钙可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3)将研磨液迅速倒入漏斗(漏斗基部放一块单层尼龙布)中进行过滤。
将滤液收集到试管中,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严。
2、制备滤纸条用预先干燥处理过的定性滤纸,将滤纸剪成长10 cm、宽1cm 的滤纸条,在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两角(防止层析液在滤纸条的边缘扩散过快),并在距离这一端1cm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的横线。
3、画滤液细线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均匀地画出一条细而直的滤液细线。
待滤液干后,再画二三次。
4、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将3 mL层析液到入烧杯中,将滤纸条(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略微斜靠着烧杯的内壁,轻轻地插入到层析液中,随后用培养皿盖盖上烧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