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天津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02.00 KB
- 文档页数:5
05江苏省11.答案:1.(1)(2)0 4.9 25.02005年江苏省物理卷第12题.(12分)将满偏电流I g =300μA 、内阻未知的电流表○G 改装成电压表并进行核对.(1)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流表○G 的内阻(图中电源的电动势E=4V ):先闭合S 1,调节R ,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再闭合S 2,保持R 不变,调节R ′,,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32,读出此时R ′的阻值为200Ω,则电流表内阻的测量值Rg= Ω.(2)将该表改装成量程为3V 的电压表,需 (填“串联”或“并联”)阻值为R 0= Ω的电阻.(3)把改装好的电压表与标准电压表进行核对,试在答题卡上画出实验电路图和实物连接图.05江苏12.答案:(1)100 (2)串联 9900 (3)2005上海物理卷第12题(12分)将满偏电流I g =300μA .内阻未知的电流表○G 改装成电压表并进行核对.(1)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流表○G 的内阻(图中电源的电动势E=4V ):先闭合S 1,调节R ,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再闭合S 2,保持R 不变,调节R ′,,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32,读出此时R ′的阻值为200Ω,则电流表内阻的测量值Rg= Ω.(2)将该表改装成量程为3V 的电压表,需 (填“串联”或“并联”)阻值为R 0= Ω的电阻.(3)把改装好的电压表与标准电压表进行核对,试在答题卡上画出实验电路图和实物连接图.05江苏省12.答案:(1)100 (2)串联 9900 (3)2005全国理综卷第22(1)题(17分)(1)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一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
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像皮条。
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05全国Ⅰ)A .两根细绳必须等长B .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2005年全国卷Ⅱ14.如图所示,位于光滑固定斜面上的小物块P受到一水平向右的推力F的作用。
已知物块P沿斜面加速下滑。
现保持F的方向不变,使其减小,则加速度A.一定变小 B.一定变大C.一定不变 D.可能变小,可能变大,也可能不变15.一束复色光由空气射向玻璃,发生折射而分为a、b两束单色光,其传播方向如图所示。
设玻璃对a、b的折射率分别为na和nb,a、b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va和vb,则A.na>nb B.na <nb C.va>vb D.va<vb16.对于定量气体,可能发生的过程是A.等压压缩,温度降低 B.等温吸热,体积不变C.放出热量,内能增加 D.绝热压缩,内能不变17.图中画出了氢原子的4个能级,并注明了相应的能量E。
处在n=4的能级的一群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够发出若干种不同频率的光波。
已知金属钾的逸出功为2.22eV。
在这些光波中,能够从金属钾的表面打出光电子的总共有A.二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18.己知引力常量G、月球中心到地球中心的距离R和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T。
仅利用这三个数据,可以估算的物理有A.月球的质量B.地球的质量C.地球的半径D.月球绕地球运行速度的大小19.一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某时刻其波形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波形图可知该波的波长B.由波形图可知该波的周期C.经周期后质元P运动到Q点D.经周期后质元R的速度变为零20.处在匀强磁场中的矩形线圈abcd,以恒定的角速度绕ab边转动,磁场方向平行于纸面并与ab垂直。
在t=0时刻,线圈平面与纸面重合(如图),线圈的cd边离开纸面向外运动。
若规定由a→b→c→d→a方向的感应电流为正,则能反映线圈中感应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是21.图中a、b是两个点电荷,它们的电量分别为Q1、Q2,MN是ab连线的中垂线,P是中垂线上的一点。
下列哪种情况能使P点场强方向指向MN的左侧?A.Q1、Q2都是正电荷,且Q1<Q2B.Q1是正电荷,Q2是负电荷,且Q1>|Q2|C. Q1是负电荷,Q2是正电荷,且|Q1|<Q2D. Q1、Q2都是负电荷,且|Q1|>|Q2|22.(1)用游标为50分度的卡尺(测量值可准确到0.02mm)测定某圆柱的直径时,卡尺上的示数如图。
2006年全国各地高考物理试题分类详解-热、光、原一、分子动理论热和功1.[全国卷I.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变得剧烈,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撞击器壁时对器壁的作用力增大,从而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B.气体体积变小时,单位体积的分子数增多,单位时间内打到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增多,从而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C.压缩一定量的气体,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D.分子a从远外趋近固定不动的分子b,当a到达受b的作用力为零处时,a的动能一定最大【答案】:D【解析】:从微观上看,压强取决于分子密度和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
A选项中,分子密度的变化未知,而B选项中,分子运动剧烈程度的变化未知,故两种情况下都无法判断压强的变化。
在C选项中,压缩气体,外界对气体做功,但不知气体的吸热与放热情况,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其内能不一定增加,在D选项中,若两分子作用力为零时,其距离为r0,当其距离r>r0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当其距离r<r0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a从远处向固定的分子b运动时,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当其作用力为零时,即r=r0时,其速度最大,动能一定最大,D选项正确。
【备考提示】:本题涉及了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热力学第一定律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涉及的知识点虽然较多,但多为基础知识,注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全国卷II.21]对一定质量的气体,若用N表示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分子数,则A.当体积减小时,N必定增加B.当温度升高时,N必定增加C.当压强不变而体积和温度变化时,N必定变化D.当压强不变而体积和温度变化时,N可能不变【答案】:C【解析】:一定质量的气体,在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的碰撞次数,取决于分子密度和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即与体积和温度与关,故A、B错;压强不变,说明气体分子对器壁单位面积上的撞击力不变,若温度改变,则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必改变,要保持撞击力不变,则碰撞次数必改变,同理可判断,N也必定变化,故C对D错。
2005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全集(12套)目录2005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Ⅰ(河北、河南、安徽、山西) (2)2005年高考理科综合Ⅰ(河北、河南、安徽、山西)参考答案 (5)2005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Ⅱ物理部分(黑龙江、吉林、广西等用) (6)2005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Ⅱ物理部分(黑龙江、吉林、广西等用)参考答案 (9)2005年高考理综物理部分Ⅲ(四川、陕西、贵州、云南、新疆、宁夏、甘肃、内蒙) (10)2005年高考理综物理部分Ⅲ(四川、陕西、云南等)参考答案 (13)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14)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参考答案 (18)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 (20)200年高考理科综合试卷(天津卷)参考答案 (22)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江苏卷) (24)2005年高考物理(江苏卷)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29)2005年高考物理试题上海卷 (33)2005年上海物理参考答案 (39)2005年高考广东物理试题 (41)2005年高考广东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45)2005年江苏省高考综合考试理科综合试卷 (50)2005年江苏省高考综合考试理综试卷参考答案 (51)2005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 (53)2005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参考答案 (55)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物理部分) (57)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物理部分)参考答案 (59)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物理部分)及参考答案 (59)2005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Ⅰ(河北、河南、安徽、山西)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一质量为m 的人站在电梯中,电梯加速上升,加速大小为g 31,g 为重力加速度。
2005年高考各地试题汇编(一)力学、热学部分一、 力 物体的平衡【B 】(2005辽宁综合卷)36、两光滑平板MO 、NO 构成一具有固定夹角θ0=75°的V 形槽,一球置于槽内,用θ表示NO 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如图5所示。
若球对板NO 压力的大小正好等于球所受重力的大小,则下列θ值中哪个是正确的?A 、15°B 、30°C 、45°D 、60°二、 直线运动(2005江苏理综卷)35、 (9分)如图所示为车站使用的水平传送带装置的示意图。
绷紧的传送带始终保持3.Om /s 的恒定速率运行,传送带的水平部分AB 距水平地面的高度为A=0.45m 。
现有一行李包(可视为质点)由A 端被传送到B 端,且传送到月端时没有被及时取下,行李包从B 端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g 取lOm /s 2(1)若行李包从B 端水平抛出的初速v =3.Om /s ,求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和飞出的水平距离;(2)若行李包以v 。
=1.Om /s 的初速从A 端向右滑行,包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0,要使它从B 端飞出的水平距离等于(1)中所求的水平距离,求传送带的长度L 应满足的条件。
解析:(1)设行李包在空中运动时间为t ,飞出的水平距 离为s ,则 12h g t = s =vt代入数据得:t =0.3s s =0.9m(2)设行李包的质量为m ,与传送带相对运动时的加速度为a ,则 滑动摩擦力F mg ma μ==代入数据得:a =2.0m/s 2要使行李包从B 端飞出的水平距离等于(1)中所求水平距离,行李包从B 端飞出的水平抛出的初速度v=3.0m/s设行李被加速到时通过的距离为s 0,则 22002as v v =- ⑦代入数据得s 0=2.0m ⑧ 故传送带的长度L 应满足的条件为:L ≥2.0m ⑨三、 牛顿运动定律【BC 】(2005广东物理卷)1、一汽车在路面情况相同的公路上直线行驶,下面关于车速、惯性、质量和滑行路程的讨论,正确的是:A、车速越大,它的惯性越大 B、质量越大,它的惯性越大C、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 D、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所以惯性越大【D 】(2005北京春季理综)20、如图,一个盛水的容器底部有一小孔。
2004年至2013年天津高考物理试题分类——万有引力(2005年)21.土星周围有美丽壮观的“光环”,组成环的颗粒是大小不等、线度从1m μ到10m 的岩石、尘埃,类似于卫星,它们与土星中心的距离从7.3×104km 延伸到1.4×105km 。
已知环的外缘颗粒绕土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约为14h ,引力常量为6.67×10-13N ·m 2/kg 2,则土星的质量约为(估算时不考虑环中颗粒间的相互作用 DA .9.0×1016kgB .6.4×1017kgC .9.0×1025kgD .6.4×1026kg(2007年)17.我国绕月探测工程的预先研究和工程实施已取得重要进展。
设地球、月球的质量分别为m 1、m 2,半径分别为R 1、R 2,人造地球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 ,对应的环绕周期为T ,则环绕月球表面附近圆轨道飞行的探测器的速度和周期分别为 A A.v R m R m 2112,T R m R m 312321 B. v R m R m 1221,T R m R m 321312 C. v R m R m 2112,T R m R m 321312 D.v R m R m 1221,T R m R m 312321 (2010年)6.探测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变轨后在周期较小的轨道上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变轨后与变轨前相比AA .轨道半径变小B .向心加速度变小C .线速度变小D .角速度变小(2011年)8.质量为m 的探月航天器在接近月球表面的轨道上飞行,其运动视为匀速圆周运动。
已知月球质量为M ,月球半径为R ,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引力常量为G ,不考虑月球自转的影响,则航天器的ACA.线速度v =B.角速度w C.运行周期2T =D .向心加速度2Gm a R =(2012年)3、一个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假如该卫星变轨后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动能减小为原来的1/4,不考虑卫星质量的变化,则变轨前后卫星的 CA . 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4:1B . 角速度大小之比为2:1C . 周期之比为1:8D . 轨道半径之比为1:2(2013年)(1)“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卫星相继完成了对月球的环月飞行,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的第一阶段己经完成。
05年全国各地高考物理试题 (2)力、平衡 (2)质点运动 (2)牛顿定律 (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4)机械能 (7)动量 (9)振动和波 (10)热学 (12)电场 (13)电流 (15)磁场 (17)电磁感应 (20)交变电流 (23)电磁场和电磁波 (24)反射和折射 (25)光的本性 (25)原子物理 (27)实验 (30)05年全国各地高考物理试题答案 (40)力、平衡答案 (40)质点运动答案 (40)牛顿定律答案 (40)曲线运动、万有引力答案 (41)机械能答案 (43)动量答案 (45)振动和波答案 (48)热学答案 (48)电场答案 (49)电流答案 (50)磁场答案 (51)电磁感应答案 (56)交变电流答案 (58)电磁场和电磁波答案 (58)反射和折射答案 (58)光的本性答案 (59)原子物理答案 (59)实验答案 (60)05年全国各地高考物理试题力、平衡1.如图所示,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顶端安有滑轮,两物块P .Q 用轻绳连接并跨过滑轮(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P 悬于空中,Q 放在斜面上,均处于静止状态。
当用水平向左的恒力推Q 时,P .Q 仍静止不动,则(05天津)A.Q 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小 B.Q 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大C.轻绳上拉力一定变小 D.轻绳上拉力一定不变 质点运动1.一人看到闪电12.3s 后又听到雷声。
已知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30m/s~340m/s ,光速为3×108m/s ,于是他用12.3除以3很快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到他的距离为4.1km 。
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可以判断(05北京)A .这种估算方法是错误的,不可采用B .这种估算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与观察考间的距离C .这种估算方法没有考虑光的传播时间,结果误差很大D .即使声速增大2倍以上,本题的估算结果依然正确2.(3分)“大洋一号”配备有一种声呐探测系统,用它克测量海水深度。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质量的气体被压缩时,气体压强不一定增大 B.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不变压强增大时,其体积也增大 C.气体压强是由气体分子间的斥力产生的D.在失重的情况下,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对器壁没有压强15.如图所示,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顶端安有滑轮,两物块P 、Q 用轻绳连接并跨过滑轮(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P 悬于空中,Q 放在斜面上,均处于静止状态。
当用水平向左的恒力推Q 时,P 、Q 仍静止不动,则A.Q 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小 B.Q 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C.轻绳上拉力一定变小 D.轻绳上拉力一定不变16.将硬导线中间一段折成不封闭的正方形,每边长为l ,它在磁感应强度为B 、方向如图的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转速为n ,导线在a 、b 两处通过电刷与外电路连接,外电路有额定功率为P 的小灯泡并正常发光,电路中除灯泡外,其余部分的电阻不计,灯泡的电阻应为 A.(2πl 2nB )2/P B.2(πl 2nB )2/P C.(l 2nB )2/2P D.(l 2nB )2/P17.某光电管的阴极是用金属钾制成的,它的逸出功为2.21eV ,用波长为2.5×10-7m 的紫外线照射阴极,已知真空中光速为3.0×108m/s ,元电荷为1.6×10-19C ,普朗克常量为6.63×10-34J s ,求得钾的极限频率和该光电管发射的光电子的最大动能应分别是A.5.3×1014H Z ,2.2J B.5.3×1014H Z ,4.4×10-19J C.3.3×1033H Z ,2.2J D.3.3×1033H Z ,4.4×10-19J 18.一带电油滴在匀强电场E 中的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电场方向竖直向下。
若不计空气阻力,则此带电油滴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能量变化情况为A.动能减小 B.电势能增加C.动能和电势能之和减小 D.重力势能和电势能之和增加19.图中实线和虚线分别是x 轴上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和t=0.03s时刻的波形图,x=1.2m 处的质点在t=0.03s 时刻向y 轴正方向运动,则A.该波的频率可能是125H Z B.该波的波速可能是10m/sC.t=0时x=1.4m 处质点的加速度方向沿y 轴正方向 D.各质点在0.03s 内随波迁移0.9m20.现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线度为d 的某生物大分子的结构。
2005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全集12套(一)目录2005年高考物理试题上海卷 (2)2005年上海物理参考答案 (7)2005年高考广东物理试题 (10)2005年高考广东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5)2005年江苏省高考综合考试理科综合试卷 (20)2005年江苏省高考综合考试理综试卷参考答案 (22)2005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 (23)2005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参考答案 (26)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物理部分) (28)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物理部分)参考答案 (29)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物理部分) (30)2005年高考物理试题上海卷一.(20分)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或指定位置,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本大题中第l、2、3小题为分叉题。
分A、B两类,考生可任选一类答题.若两类试题均做。
一律按A类题计分.A类题(适合于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1A.通电直导线A与圆形通电导线环B固定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通有如图所示的电流时,通电直导线A受到水平向___的安培力作用.当A、B中电流大小保持不变,但同时改变方向时,通电直导线A所受到的安培力方向水平向____.、S2发出的波的波峰位置,2A.如图所示,实线表示两个相干波源S则图中的_____点为振动加强的位置,图中的_____点为振动减弱的位置.3A.对“落体运动快慢”、“力与物体运动关系”等问题,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存在着不同的观点.请完成下表:B类题(适合于使用二期课改教材的考生)2B.正弦交流电是由闭合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的.线圈中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则此感应电动势的有效值为____V,频率为____Hz.3B.阴极射线是从阴极射线管的阴极发出的高速运动的粒子流,这些微观粒子是_____.若在如图所示的阴极射线管中部加上垂直于纸面向里的磁场,阴极射线将_____(填“向上”“向下”“向里”“向外”)偏转.公共题(全体考生必做) B类题(适合于使用二期课改教材的考生)4.如图,带电量为+q的点电荷与均匀带电薄板相距为2d,点电荷到带电薄板的垂线通过板的几何中心.若图中a点处的电场强度为零,根据对称性,带电薄板在图中b点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______,方向______.(静电力恒量为k)5.右图中图线①表示某电池组的输出电压一电流关系,图线②表示其输出功率一电流关系.该电池组的内阻为_____Ω.当电池组的输出功率为120W 时,电池组的输出电压是_____V .二.(4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答案全选出来,并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方括号内.每一小题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得部分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O 分.填写在方括号外的字母,不作为选出的答案. 6.2005年被联合国定为“世界物理年”,以表彰爱因斯坦对科学的贡献.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贡献有(A)创立“相对论”. (B)发现“X 射线”.(C)提出“光子说”.(D)建立“原子核式模型”.7.卢瑟福通过实验首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核反应方程为4141712781He N O H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过此实验发现了质子. (B)实验中利用了放射源放出的γ射线.(C)实验中利用了放射源放出的α射线. (D)原子核在人工转变过程中,电荷数可能不守恒. 8.对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 轮带动B 轮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B)B 轮带动A 轮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C)C 轮带动D 轮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D)D 轮带动C 轮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如图所示,A 、B 分别为单摆做简谐振动时摆球的不同位置.其中,位置A 为摆球摆动的最高位置,虚线为过悬点的竖直线.以摆球最低位置为重力势能零点,则摆球在摆动过程中 (A)位于B 处时动能最大.(B)位于A 处时势能最大.(C)在位置A 的势能大于在位置B 的动能. (D)在位置B 的机械能大于在位置A 的机械能.10.如图所示的塔吊臂上有一可以沿水平方向运动的小车A ,小车下装有吊着物体B 的吊钩.在小车A与物体B 以相同的水平速度沿吊臂方向匀速运动的同时,吊钩将物体B 向上吊起,A 、B 之间的距离以22d H r =- (SI)(SI 表示国际单位制,式中H 为吊臂离地面的高度)规律变化,则物体做(A)速度大小不变的曲线运动.(B)速度大小增加的曲线运动.(C)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的曲线运动.(D)加速度大小方向均变化的曲线运动.11.如图所示,A是长直密绕通电螺线管.小线圈B与电流表连接,并沿A的轴线OX从D点自左向右匀速穿过螺线管A.能正确反映通过电流表中电流,随工变化规律的是12.在场强大小为E的匀强电场中,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物体以某一初速沿电场反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0.8qE/m,物体运动S距离时速度变为零.则(A)物体克服电场力做功qES(B)物体的电势能减少了0.8qES(C)物体的电势能增加了qES(D)物体的动能减少了0.8qES13.A、B两列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经过t=T A时间(T A为波A的周期),两波再次出现如图波形,则两波的波速之比V:V B可能是(A)1:3 (B)1:2(C)2:1 (D)3:1三.(32分)实验题.14.(6分)部分电磁波的大致波长范围如图所示.若要利用缝宽与手指宽度相当的缝获得明显的衍射现象,可选用___________波段的电磁波,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5年高考真题物理2005年高考真题物理近年来,高考物理试题一直备受考生关注。
物理是一门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性的科目,考查学生对自然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2005年高考真题中的物理部分。
一、单选题1. 不同电流在导线中的传播速率与下列哪个无关?A. 电流大小B. 电流方向C. 导线截面积D. 导线材料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电流在导线中传播速率的影响因素的理解,正确答案为B项,即与电流方向无关。
2. 下列物理现象中,不属于波动现象的是:A. 双缝干涉B. 多普勒效应C. 光电效应D. 温度传导本题考查学生对波动现象和非波动现象的区分能力,正确答案为D 项,即温度传导。
二、填空题1. 在把一根直径为d、长度为L的均匀金属导线拉直细线后,它的电阻将变为原来的________。
本题考查学生对电阻与长度、截面积的关系的理解,答案为d^2/L。
2. 鱼竿用鱼线时,线长l和线的质量m关系最接近的是________。
答案为m = kl,其中k为比例系数。
三、简答题请解释杠杆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条件是指杠杆上物体达到平衡时,杠杆两边所受的力矩相等的原理。
即在平衡状态下,左边力矩等于右边力矩,这个原理可以表示为∑M=0,即力矩的代数和等于零。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以求解平衡时各点的受力情况。
综上所述,2005年高考真题中的物理题目涵盖了基础概念、计算题型和简答题型,考查了考生的理论知识掌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考生们能够认真复习,做好准备,顺利应对高考物理考试。
祝愿所有考生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14.在静电场中,将一电子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了正功,则A.电场强度的方向一定是由A点指向B点B.电场强度的方向一定是由B点指向A点C.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一定比在B点高D.电子在B点的电势能一定比在A点高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量不能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B.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必定增加C.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D.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16.公路上匀速行驶的货车受一扰动,车上货物随车厢底板上下振动但不脱离底板。
一段时间内货物在坚直方向的振动可视为简谐运动,周期为T。
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以某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即,其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则()A.时,货物对车厢底板的压力最大B.时,货物对车厢底板的压力最小C.时,货物对车厢底板的压力最大D.时,货物对车厢底板的压力最小17.中子内有一个电荷量为的上夸克和两个电荷量为的下夸克,一简单模型是三个夸克都在半径为的同一圆周上,如图1所示。
图2给出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出各夸克所受静电作用力的是( )图1A. B. C. D.18.一台理想降压变压器从10kV的线路中降压并提供200A的负载电流。
已知两个线圈的匝数比为,则变压器的原线圈电流、输出电压及输出功率是( )A. 5A,250V,50kW B.5A、10,C. 200A,250V,50 D. ,10,19.激光散斑测速是一种崭新的测速技术,它应用了光的干涉原理.用二次曝光照相所获得的“散斑对”相当于双缝干涉实验中的双缝,待测物体的速度与二次曝光时间间隔的乘积等于双缝间距。
实验中可测得二次曝光时间间隔、双缝到屏之距离以及相邻两条亮纹间距。
若所用激光波长为,则该实验确定物体运动速度的表达式是( )A.B.C.D.20.人眼对绿光最为敏感.正常人的眼睛接收到波长为530nm的绿光时,只要每秒有6个绿光的光子射入瞳孔,眼睛就能察觉.普朗克常量为,光速为,则人眼能察觉到绿光时所接收到的最小功率是( )A. W B. W C. W D. W21.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的A、B两球在同一直线上运动。
电学实验(06)22(2)(6/)一多用电表的电阻档有三个倍率,分别是×1、×10、×100。
用×10档测量某电阻时,操作步骤正确,发现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很小,为了较准确地进行测量,应换到_____档。
如果换档后立即用表笔连接待测电阻进行读数,那么缺少的步骤是,若补上该步骤后测量,表盘的示数如图,则该电阻的阻值是Ω。
(06)22(3)(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右图所示电路测量电池组的电动势E和内阻r。
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如下图所示的R~1/I图线,其中R为电阻箱读数,I为电流表读数,由此可以得到E= V,r=Ω。
(08)22、(2)(4/)用下列器材组装成描绘电阻R伏安特性曲线的电路,请将实物图连线成为实验电路。
微安表μA(量程200μA,内阻约200Ω);电压表V(量程3V,内阻约10KΩ);电阻R(阻值约20kΩ);滑变R(最大阻值50Ω,额定电流1 A).电池组E(电动势3V,内阻不计);开关S及导线若干。
(09)3.(6/)为探究小灯泡L的伏安特性,连好图示的电路后闭合开关,通过移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中的电流由零开始逐渐增大,直到小灯泡正常发光。
由电流表和电压表得到的多组读数描绘出的U-I图象应是I=300μA,内阻R g=100 Ω,可变(09)9、(2)(8/)图示为简单欧姆表原理示意图,其中电流表的满偏电流R电阻R的最大阻值为10 kΩ,电池的电动势E=1.5 V,内阻r=0.5Ω,图中与接线柱A相连的表笔颜色应是色,接正确使用方法测量电阻R x的阻值时,指针指在刻度盘的正中央,则R x= kΩ.若该欧姆表使用一段时间后,电池电动势变小,内阻变大,但此表仍能调零,按正确使用方法再测上述R x其测量结果与原结果相比较(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0)9.⑶要测量电压表V1的内阻R V,其量程为2V,内阻约2kΩ。
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电流表A,量程0.6A,内阻约0.1Ω;电压表V 2,量程5V ,内阻约5k Ω;; 定值电阻R 1,阻值30Ω; 定值电阻R 2,阻值3k Ω;滑动变阻器R 3,最大阻值100Ω,额定电流1.5A ; 电源E ,电动势6 V ,内阻约0.5Ω; 开关S 一个,导线若干。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桑水制作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没有胰岛素基因B 人体内不再分裂的体细胞中共有46个DNA分子C 性激素的合成与内质网有关D 内质网与细胞膜相连,不与核膜相连2.下列有关根瘤菌及其生物固氮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A 制备根瘤菌DNA时需用纤维素酶处理细胞壁B 根瘤菌的固氮基因编码区含有内含子和外显子C 大豆种子用其破碎的根瘤拌种,不能提高固氮量D 根瘤菌固氮量与其侵入植物的生长状况有关3.原发性低血压是一种人类的遗传病。
为了研究其发病率与遗传方式,正确的方法是①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计算发病率②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研究遗传方式③在患者家系调查并计算发病率④在患者家系中调查研究遗传方式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4.成年女性排卵的前1天,血浆中雌激素、促性腺激素互相调节,二者均逐渐增加。
血浆中血糖、胰高血糖素浓度互相调节,二者均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雌激素浓度上升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②雌激素浓度上升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加③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④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A ①③B ②④C ②③D ①④5.人类的卷发对直发为显性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遗传性慢性肾炎是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有一个卷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女人与直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男人婚配,生育一个直发无肾炎的儿子。
这对夫妻再生育一个卷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孩子的概率是A 1/4B 3/4C 1/8D 3/86.下列各图中不正确的是 .杂合体豌豆连续自交, 自交的代数 1 2 3 4 纯合体的比例氧浓度 CO 2浓度A 杂和体碗豆连续自交,其纯合体比例的变化B 酵母菌产生的CO 2的浓度变化分裂次数 每个细胞的相对体积 C .卵裂时每个细胞体积的变化 0 1 2 3 间期 时期 每个细胞DNA 含量分裂期 C 卵裂时每个细胞体积的变化 D 细胞有丝分裂中DNA 含量的变化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 与D ,16O 与18O 互为同位素;H 216O 、D 216O 、H 218O 、D 218O 互为同素异形体;甲醇、乙二醇和丙三醇互为同系物B 在SiO 2晶体中,1个Si 原子和2个O 原子形成2个共价键C HI 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HF ,所以HI 的沸点高于HFD 由ⅠA 族和ⅥA 族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电子总数为38的化合物,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型化合物8.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酸性溶液Na +、K +、MnO 4-、Br -B 酸性溶液Fe 3+、NH 4+、SCN -、NO 3-C 碱性溶液Na +、K +、AlO 2-、SO 42-D 碱性溶液Ba 2+、Na +、CO 32-、Cl- 9.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NO (g )+CO(g)=1/2N 2(g )+CO 2(g );ΔH =-373.2 kJ/mol ,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 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A 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B 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C 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 2D 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10.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不可行的是A 用过量氨水除去Al 3+溶液中的少量Fe 3+B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除去N 2中少量O 2C 用新制的生石灰,通过加热蒸馏,以除去乙醇中的少量水D 用盐酸除去AgCl 中少量的Ag 2CO 3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反应Na 2O 2+2HCl =2NaCl +H 2O 2为氧化还原反应B 反应:HOCH 2--CH(OH)CH 2COOH +HBrBrCH 2--CH =CHCOOH +2H 2O 仅涉及消去反应类型C 10mL 0.02 mol/L AgNO 3溶液与10mL 0.02 mol/L HCl 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 =2(设溶液总体积不变)D 10mL 0.04 mol/L HCl 溶液与10mL 0.02 mol/L Na 2CO 3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 =7(设溶液总体积不变)12.金属镍有广泛的用途。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质量的气体被压缩时,气体压强不一定增大 B.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不变压强增大时,其体积也增大 C.气体压强是由气体分子间的斥力产生的D.在失重的情况下,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对器壁没有压强15.如图所示,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顶端安有滑轮,两物块P 、Q 用轻绳连接并跨过滑轮(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P 悬于空中,Q 放在斜面上,均处于静止状态。
当用水平向左的恒力推Q 时,P 、Q 仍静止不动,则A.Q 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小 B.Q 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C.轻绳上拉力一定变小 D.轻绳上拉力一定不变16.将硬导线中间一段折成不封闭的正方形,每边长为l ,它在磁感应强度为B 、方向如图的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转速为n ,导线在a 、b 两处通过电刷与外电路连接,外电路有额定功率为P 的小灯泡并正常发光,电路中除灯泡外,其余部分的电阻不计,灯泡的电阻应为A.(2πl 2nB )2/P B.2(πl 2nB )2/P C.(l 2nB )2/2P D.(l 2nB )2/P17.某光电管的阴极是用金属钾制成的,它的逸出功为2.21eV ,用波长为2.5×10-7m 的紫外线照射阴极,已知真空中光速为3.0×108m/s ,元电荷为1.6×10-19C ,普朗克常量为6.63×10-34J s ,求得钾的极限频率和该光电管发射的光电子的最大动能应分别是 A.5.3×1014H Z ,2.2J B.5.3×1014H Z ,4.4×10-19J C.3.3×1033H Z ,2.2J D.3.3×1033H Z ,4.4×10-19J18.一带电油滴在匀强电场E 中的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电场方向竖直向下。
若不计空气阻力,则此带电油滴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能量变化情况为 A.动能减小 B.电势能增加C.动能和电势能之和减小 D.重力势能和电势能之和增加19.图中实线和虚线分别是x 轴上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和t=0.03s 时刻的波形图,x=1.2m 处的质点在t=0.03s 时刻向y 轴正方向运动,则A.该波的频率可能是125H Z B.该波的波速可能是10m/sC.t=0时x=1.4m 处质点的加速度方向沿y 轴正方向D.各质点在0.03s 内随波迁移0.9m20.现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线度为d 的某生物大分子的结构。
为满足测量要求,将显微镜工作时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设定为d /n ,其中n >1。
已知普朗克常量h 、电子质量m 和电子电荷量e ,电子的初速度不计,则显微镜工作时电子的加速电压应为A.222m ed h n B.313222⎪⎪⎭⎫⎝⎛e n h md C.2222men h d D.2222med h n 21.土星周围有美丽壮观的“光环”,组成环的颗粒是大小不等、线度从1μm 到10m 的岩石、尘埃,类似于卫星,它们与土星中心的距离从7.3×104km 延伸到1.4×105km 。
已知环的外缘颗粒绕土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约为14h ,引力常量为6.67×10-11N m 2/kg 2,则土星的质量约为(估算时不考虑环中颗粒间的相互作用)A.9.0×1016kg B.6.4×1017kg C.9.0×1025kg D.6.4×1026kg第Ⅱ卷22.(16分)现有毛玻璃屏A 、双缝B 、白光光源C 、单缝D 和透红光的滤光片E 等光学元件,要把它们放在图1所示的光具座上组装成双缝干涉装置,用以测量红光的波长。
⑪将白光光源C 放在光具座最左端,依次放置其他光学元件,由左至右,表示各光学元件的字母排列顺序应为C 、_________、A 。
⑫本实验的步骤有:①取下遮光筒左侧的元件,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束能直接沿遮光筒轴线把屏照亮; ②按合理顺序在光具座上放置各光学元件,并使各元件的中心位于遮光筒的轴线上; ③用米尺测量双缝到屏的距离;④用测量头(其读数方法同螺旋测微器)测量数条亮纹间的距离。
在操作步骤②时还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⑬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条亮纹中心对齐,将该亮纹定为第1条亮纹,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2所示。
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6条亮纹中心对齐,记下此时图3中手轮上的示数__________mm ,求得相邻亮纹的间距Δx 为__________mm 。
⑭已知双缝间距d 为2.0×10-4m ,测得双缝到屏的距离l 为0.700m ,由计算式λ=________,求得所测红光波长为__________nm 。
23.(16分)图中MN 和PQ 为竖直方向的两平行长直金属导轨,间距l 为0.40m ,电阻不计。
导轨所在平面与磁感应强度B 为0.50T 的匀强磁场垂直。
质量m 为6.0×10-3kg 、电阻为1.0Ω的金属杆ab 始终垂直于导轨,并与其保持光滑接触。
导轨两端分别接有滑动变阻器和阻值为3.0Ω的电阻R 1。
当杆ab 达到稳定状态时以速率v 匀速下滑,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P 为0.27W ,重力加速度取10m/s 2,试求速图2率v和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部分的阻值R2。
24.(18分)如图所示,质量m A为4.0kg的木板A放在水平面C上,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0.24,木板右端放着质量m B为1.0kg的小物块B(视为质点),它们均处于静止状态。
木板突然受到水平向右的12N s的瞬时冲量I作用开始运动,当小物块滑离木板时,木板的动能E M为8.0J,小物块的动能为0.50J,重力加速度取10m/s2,求Array⑪瞬时冲量作用结束时木板的速度v0;⑫木板的长度L。
25.(22分)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PET)是分子水平上的人体功能显像的国际领先技术,它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全新的手段。
⑪PET在心脏疾病诊疗中,需要使用放射正电子的同位素氮13示踪剂。
氮13是由小型回旋加速器输出的高速质子轰击氧16获得的,反应中同时还产生另一个粒子,试写出该核反应方程。
⑫PET所用回旋加速器示意如图,其中置于高真空中的金属D形盒的半径为R,两盒间距为d,在左侧D形盒圆心处放有粒子源S,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如图所示。
质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q。
设质子从粒子源S进入加速电场时的初速度不计,质子在加速器中运动的总时间为t(其中已略去了质子在加速电场中的运动时间),质子在电场中的加速次数于回旋半周的次数相同,加速质子时的电压大小可视为不变。
求此加速器所需的高频电源频率f和加速电压U。
⑬试推证当R>>d时,质子在电场中加速的总时间相对于在D形盒中回旋的时间可忽略不计(质子在电场中运动时,不考虑磁场的影响)。
2005年高考理科综合试卷(天津卷)参考答案14. A 15.D 16.B 17.B 18.C 19.A 20.D 21.D22.⑪E D B ⑫单缝和双缝间距5cm~10cm ,使单缝与双缝相互平行⑬13.870 2.310 ⑭ x ld ∆,6.6×10223.由能量守恒定律得:mgv=P ① 代入数据得:v=4.5m/s ② 又 E =BLv ③ 设电阻R a 与R b 的并联电阻为R 外,ab 棒的电阻为r ,有111a bR R R +外= ④EI R r=+外 ⑤P=IE ⑥ 代入数据得:2R =6.0Ω ⑦24.(1)设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有:I =0A m v ① 代入数据得:v =3.0m/s ②(2)设A 对B 、B 对A 、C 对A 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AB F 、BA F 、CA F ,B 在A 上滑行的时间为t ,B 离开A 时A 和B 的速度分别为A v 和B v ,有0()BA CA A A F F t mv m v +=-- ③AB B B F t m v = ④ 其中AB F =BA F)CA A C F m m g μ+=( ⑤设A 、B 相对于C 的位移大小分别为s A 和s B ,有22A A A 011()s 22BA CA F F mv m v +=-- ⑥ AB F s B =KB E ⑦动量和动能之间的关系为:A A m v =⑧A A m v = ⑨木板A 的长度 L =s A -s B ⑩ 代入数据得:L=0.50m ○1125.(1)核反应方程为:1611348172O H N He →++ ①(2)设质子加速后最大速度为v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得:2v qvB m R= ②质子的回旋周期为:22R mT v qBππ==③ 离频电源的频率为: 1=2qB f T mπ=④ 质子加速后的最大动能为:212K E mv = ⑤设质子在电场中加速的次数为n ,则:K E nqU = ⑥ 又 t =2Tn⑦ 可解得:U =22BR tπ ⑧(3)在电场中加速的总时间为:122nd ndt v v ==⑨ 在D 形盒中回旋的意时间为2Rt n vπ= ⑩故1221t dt Rπ= ○11 即当R d 时,可以忽略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