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濮凹陷不同环境烃源岩评价及生排烃特征研究_陈洁
- 格式:pdf
- 大小:479.51 KB
- 文档页数:4
东濮凹陷咸化湖盆优质烃源岩的发育特征及意义张洪安;徐田武;张云献【期刊名称】《断块油气田》【年(卷),期】2017(024)004【摘要】采用岩石学及地球化学方法测试分析东濮凹陷咸化湖盆烃源岩,确定了咸化湖盆页岩及油页岩为优质烃源岩.其具有两层结构,主要由富含有机质的纹层和夹有黄铁矿的钙质纹层构成;生物标志化合物普遍具有奥利烷丰度低,伽马蜡烷丰度高,而C27,C30甾烷相对丰富,姥鲛烷与植烷质量分数之比(Pr/Ph)低等特征,反映出强还原咸水沉积环境,有机质主要来自于水生生物.高生产力及盐水分层造成的强还原环境是造成东濮凹陷咸化湖盆优质烃源岩的形成与发育的主要原因.富集生烃灶将是效益勘探形势下的重点研究方向.【总页数】5页(P437-441)【作者】张洪安;徐田武;张云献【作者单位】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河南濮阳457001;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18;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1+13【相关文献】1.咸化湖盆优质烃源岩的形成与分布 [J], 金强;朱光有;王娟2.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古近系古湖盆氧化还原条件及其优质烃源岩的发育模式 [J], 马小祥; 姚素平; 张柏林; 张云献; 彭君3.一种潜在的咸化湖盆优质烃源岩指相标志物研究——以东濮凹陷为例 [J], 张冬琳; 张蔻乔; 徐田武; 张云献; 张成富; 唐友军; 李洪波; 黄亚浩; 王霆4.陆相断陷咸化湖盆有机质差异富集因素探讨——以东濮凹陷古近系沙三段泥页岩为例 [J], 胡涛;庞雄奇;姜福杰;王琦峰;徐田武;吴冠昀;蔡哲;于吉旺5.柴达木盆地西部咸化湖相优质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藏意义 [J], 张斌;何媛媛;陈琰;孟庆洋;袁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东濮凹陷沙一段烃源岩生烃能力评价张庆峰;沈忠民;陈义才;汪巍【期刊名称】《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7(34)1【摘要】通过对东濮凹陷沙一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的研究,发现东濮凹陷沙一段烃源岩主要为混合型,有机质类型较好,平均有机碳含量在0.56%~1.04%之间,属于差-较好的级别.从烃源岩的潜力指数来看,东濮凹陷沙一段生烃强度比较低,期望值为2.084×106 t/km2(相当于SPI为2.1).按照纵向排油系统和横向排油系统的潜力指数评价标准,烃源岩的充载能力分别属于低和中等.【总页数】4页(P69-72)【作者】张庆峰;沈忠民;陈义才;汪巍【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115【相关文献】1.川西南部下二叠统烃源岩生烃能力综合评价 [J], 刘林;李延钧;贾学成;张本健;罗迪2.优质烃源岩成烃生物与生烃能力动态评价 [J], 秦建中;申宝剑;陶国亮;腾格尔;仰云峰;郑伦举;付小东3.川东涪陵地区长兴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生烃能力评价 [J], 古伟;陈义才;王长城;胡修全;胡东风;孙廷金4.乌尔逊凹陷烃源岩细分层评价及生烃能力研究 [J], 张利5.东濮凹陷文留斜坡石碳二叠系烃源岩生烃评价 [J], 朱炎铭;崔新瑞;赵洪;唐兴文;汤昆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原油田科研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项目名称:东濮凹陷页岩油气资源评价及选区研究编写人: _ 卢双舫_负责单位:东北石油大学二O一二年三月九日一、项目立项依据与目的意义东濮凹陷地处环渤海湾断陷盆地的西南缘,横跨河南、山东两省,主要在濮阳、东明、莘县、长垣及兰考五县,面积约5400km2。
盆地东部为鲁西隆起,西部为内黄隆起,北部为莘县凹陷,南部是兰考凸起,是一个呈北北东向、南宽北窄一个多油气藏类型的复杂断块盆地。
目前已进入高勘探程度阶段,,。
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陆续有泥岩裂缝油井发现,~,,证明了东濮凹陷泥岩裂缝含油。
此后在文14及文19等井见到泥岩裂缝油气显示,~,获工业油气流。
目前东濮凹陷已在文留、淮城、卫城、胡状、庆祖、刘庄等地区发现泥岩裂缝油气显示。
截止2003年底,东淮凹陷共有70口井泥岩裂缝见油显示,6口井测试或试油,主要分布在文留地区。
东濮凹陷展现出良好的泥页岩油勘探前景。
常规油气资源的逐步枯竭和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的不断攀升,迫使石油勘探家不得不探索油气勘探的新领域,这使非常规油气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为重要非常规油气资源的页岩油气在北美的成功勘探、开发自然就引起了油田领导对这一目标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正因为如此,国土资源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及有关油田正在组织开展全国、全探区或矿权区包括海相、陆相的页岩油气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及有利区优选的战略研究工作。
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持续、快速升温,可以说正处于页岩油气大发展的前夜。
中原油田各级领导也十分关注这一领域,尤其是已有较多显示的东濮凹陷泥页岩油潜力。
但评价过程中,地质和地球化学家普遍感觉到缺少指导性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这是因为,泥页岩作为生成油气的源岩,虽然没有人怀疑其中残留蕴含着海量的油气资源,而且,应用现有的烃源岩定量评价技术,人们不难计算出泥页岩中有机质生排烃之后残存的油气总量(卢双舫等,2008)。
东濮凹陷-盐湖环境烃源岩评价蒋超;郭彬程【摘要】随着石油天然气勘探水平的提高,向更深层领域勘探已成了必然趋势。
研究表明,盐岩对油气成藏有着重要影响,对油气的勘探十分重要。
东濮凹陷经过近四十年的勘探开发,已经进入高勘探成熟阶段,勘探难度也愈来愈大。
落实后备资源夯实稳产的资源基础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我们建立了一套盐湖优质烃源岩识别及评价方法,创新建立了盐岩发育区油气臧具“连续接力成藏、宝塔环状分布”的成藏模式。
【期刊名称】《当代化工研究》【年(卷),期】2019(000)004【总页数】2页(P16-17)【关键词】盐岩盖层;盐构造;成藏特征;层状藻类体;标化物;生排烃模式【作者】蒋超;郭彬程【作者单位】[1]长江大学,湖北430100;[2]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1.东濮凹陷盐湖区域区域地质概况东濮凹陷位于渤海湾盆地南缘临清坳陷的东南部,东侧以兰聊断裂与鲁西隆起为界,西侧超覆于内黄隆起上,南隔兰考凸起与开封坳陷相望,北以马陵断层与莘县凹陷相连。
凹陷呈NNE走向,北窄南宽,新近系分布面积约5300km2。
该凹陷是以古-中生界为基底,以新生界为盖层的断陷沉积盆地,在构造演化及沉积相带上具有明显的“南北分区、东西分带”的特征,是一个早期箕状东断西超、晚期双断式凹陷。
东濮凹陷盐岩发育,北部沙河街组发育四套主要盐膏层,而已探明的油气储量也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此层段中,可见该盆地油气的分布在横向上和垂向上都与盐岩有比较好的对应关系。
2.盐湖环境烃源岩评价早期的油气勘探一直把分布广、厚度大的分散有机质烃源岩作为区内的主力烃源岩并对其进行评价,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勘探成果,但由于笼统地将所有暗色泥岩层均作为烃源岩进行评价,结果造成“单纯追求生油岩的厚度,应用大平均的方法代表有机质的丰度值,从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区内富集有机质烃源岩的贡献”,从而夸大了中低丰度烃源岩的贡献,特别是受“油页岩或有机质富集层排油困难”等认识的影响,认为富集有机质烃源岩对资源的贡献较小,更加强了这种倾向性认识。
附件1中原油田二○○九年博士后科研项目计划表序号项目名称研究内容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研究时间所需博士后建议承担单位备注研究领域1、东濮凹陷沙三段烃源岩精细评价1、建立含盐凹陷烃源岩精细评价1.1 含盐区与非盐区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体系方法;征;烃源岩微观结构和沉积有机相特征;提出不同层位源岩生物标志物特1.2 烃源岩平面与纵向上非均质性研究,征差异,含盐凹陷优质烃源岩评东濮凹陷沙三有效和优质烃源岩的特征、识别及分布规律。
价标准、识别方法和分散有机质、中原油田勘探1.3 油 ( 气)-- 源对比。
富集有机质沉积条件模式;有机地球化开发科学研究1段烃源岩定量 2 年2、东濮凹陷沙三段烃源岩演化及成烃机制2、明确含盐区与非盐区源岩生烃学院评价研究2.1 东濮凹陷沙三段烃源岩生烃演化;机理差异;2.2 含盐区与非盐区烃源岩成烃机制及差3、建立自然演化剖面和烃源岩生异性研究。
烃模式。
研究地区:北部以濮—前洼陷为主,南部4、可靠的油气 -- 源对比以葛岗集洼陷为主。
1、深层储层特征1、探讨高温高压环境下水岩反应东濮凹陷深层2、主要成岩作用机理;中原油田勘探2储层成岩演化3、成岩演化及成岩阶段划分2、揭示次生孔隙成因及发育规 2 年储层地质学开发科学研究及储层评价4、深层储层孔隙类型及其变化规律律;院5、深层储层评价及有效储层分布3、搞清有效储层分布规律。
1、高精度地震层序划分(以砂层组为纵向单1、地震层序划分到砂层组级别元划分地震层序)2、完成 4 条沉积演化剖面2、建立层序格架(利用多条纵横向剖面,建3、预测1-2 个有利勘探方向要求具白音查干达锡立工区层序格架)备石油地区高精度地3、单井相研究(岩心相、测井相、地震相)中原油田勘探地质基3震层序格架下4、区域沉积背景分析,确定物源方向和沉积 2 年沉积储层开发科学研究础,突出的精细沉积微体系分布状况院沉积专相研究5、地层研究(精细地层对比,砂组划分对比,长,有地研究储层纵横向变化规律)震解释6、精细沉积相研究(按照砂层组落实工区沉基础积微相)序号项目名称白音查干凹陷北部陡坡带砂4砾岩沉积体系研究前梨园洼陷带下第三系油气5成藏机理与分布规律研究中原油田储量6增长趋势及预测方法研究复杂断块群高7精度成像方法地震资料品质8定量评价与深化应用方法研研究内容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研究时间所需博士后建议承担单位备注研究领域7、勘探方向预测(根据沉积微相研究结果预测有利勘探方向)1、北部陡坡带砂砾岩沉积体系地质特征1、完成利用地震、钻井、测井、2、北部陡坡带砂砾岩体的地震地质识别、描地化等资料进行白音查干凹陷北述与预测。
东濮凹陷文留地区油气相态类型及分布规律赵利杰;蒋有录;李克成;慕小水;徐田武【摘要】根据烃源岩热压模拟实验,结合温度—压力相图分析,研究了东濮凹陷文留地区油气资源在生排、运聚阶段相态的类型及演化特点.结果表明:沙三段烃源岩因埋深不同导致热演化程度不同,生、排油气相态的类型各异,主要包括重质油、常规油、挥发性油、凝析气和湿气—干气相态;运聚过程中油气相态的演化主要体现为油溶天然气出溶、原油稠化、原油裂解成气和原油逆蒸发反溶于气,其中中浅层主要为油溶天然气出溶,受温压和烃类组分双重因素控制,深层则主要为原油裂解成气,受温压条件的影响明显.在生排、运聚过程中油气相态演化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已发现油气藏相态类型的统计结果,确定了文留地区不同相态类型油气藏的垂向展布规律,深层以气藏为主,中浅层以油藏及临界态油气藏为主.【期刊名称】《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年(卷),期】2013(020)004【总页数】5页(P20-24)【关键词】油气相态;生排阶段;运聚阶段;油溶天然气出溶;原油裂解成气;文留地区;东濮凹陷【作者】赵利杰;蒋有录;李克成;慕小水;徐田武【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80;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河南濮阳457001;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河南濮阳457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2.1东濮凹陷为渤海湾盆地的含油气凹陷,北部文留地区作为主力油气富集区,除文23气田发育煤成气藏之外,油气资源主要来自于古近系沙三段腐泥型和偏腐泥型烃源岩[1-4]。
经过近40 a的勘探和开发,文留地区发现了油藏、油气藏和气藏。
其中油藏主要包括稠油(包括低成熟油)油藏、常规原油油藏和轻质油油藏;油气藏作为油藏和气藏的临界态,可细分为挥发性油藏和低、中、高凝析油含量的凝析气藏;气藏主要包括凝析气藏、湿气—干气藏。
东濮凹陷南部古近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源对比东濮凹陷位于渤海湾盆地西南缘,属临清-东濮坳陷的一部分,其西侧超覆于内黄隆起之上,东侧以兰聊断裂与鲁西隆起为界,南为兰考凸起,北与莘县凹陷相连。
东濮凹陷地理上横跨河南、山东两省,是一个呈北东向延伸、南宽北窄、总面积约5300km<sup>2</sup>。
本文以石油地质理论为指导,依据先进的测试手段对东濮凹陷古近系南部地区烃源岩及原油样品进行分析,在系统收集录井资料、TOC与岩石热解数据的基础上,判识南区的有效烃源岩的分布层段。
在现有南区沉积相研究基础上,针对有效烃源岩分布层段,从岩石的矿物组成、有机质的显微组份研究其有机相特征,并分别从有机岩石学、分子地球化学角度剖析南部地区烃源岩的生烃特征,在南区纵向烃源岩连续取样基础上,分别利用饱和烃色谱-质谱及芳烃色谱-质谱测试,等分析手段,精细剖析不同环境不同岩性烃源岩的分子组成特征,为南区典型油田油源条件解剖奠定基础,最后以东濮凹陷南部马厂地区的高蜡原油为主要研究对象,精细分析南部马厂地区原油分子组成特征,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通过多种分子标志物参数对该区原油成熟度进行综合分析。
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1.东濮凹陷南部烃源岩地球化学数据统计结果中,生烃潜量(S1+S2)主要分布在0.10<sup>0</sup>.15 mg/g,平均0.08mg/g,其中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有机质丰度最高,且Tmax值主要集中在430°C左右,已达到相对成熟阶段;部分沙河街三段中亚段1-4与沙河街三段中亚段5-9主要为Ⅱ2型干酪根;总体来看,南部烃源岩样品中,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存在中-好烃源层,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应为主力烃源层。
2.东濮凹陷南部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中,正构烷烃分布形式多数呈现前峰单峰态,少数热演化程度偏低的烃源岩存在双峰态分布,高分子量的正构烷烃化合物含量普遍较低,显示其成熟度基本已经达到成熟阶段,有机质来源主要以浮游低等水生生物为主。
东濮凹陷煤系烃源岩评价中的几个问题
王德仁;周开义;常俊合;李新军;吕红玉
【期刊名称】《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年(卷),期】2003(022)006
【摘要】在明确了有机质丰度参数不一致的地球化学根源后,提出泥岩评价标准的下限值,并剖析了古生界地层中火成岩侵入时期及其热催化作用对二次生烃的贡献.结果表明:马厂和长垣地区烃源岩评价应侧重于有机碳含量,尤其是煤系泥岩;煤系泥岩有机碳标准下限值应定为0.80%;火成岩侵入时期早(白垩纪时期),对晚期成藏不利;煤和泥岩低温阶段演化同步,高温阶段煤的演化速率高于泥岩,但均以晚期生烃为主.
【总页数】2页(P11-12)
【作者】王德仁;周开义;常俊合;李新军;吕红玉
【作者单位】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河南,濮阳,457001;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河南,濮阳,457001;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河南,濮阳,45700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河南,濮阳,45700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河南,濮阳,457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22.1
【相关文献】
1.东濮凹陷不同环境烃源岩评价及生排烃特征研究 [J], 陈洁;鹿坤;冯英;苑克红;王德波;崔红;张文洁
2.煤系烃源岩评价中的误区 [J], 徐春华;樊庆真;孔凡顺;王秀珍
3.东濮凹陷西南洼沙河街组烃源岩评价 [J], 范晓丽
4.东濮凹陷-盐湖环境烃源岩评价 [J], 蒋超;郭彬程
5.东濮凹陷-盐湖环境烃源岩评价 [J], 蒋超;郭彬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东濮凹陷文留油田原油特征差异及其来源研究发表时间:2020-07-03T15:38:46.080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月第5期作者:杨洪震[导读] 本文运用饱和烃色谱、色谱-质谱、碳同位素等技术手段摘要:本文运用饱和烃色谱、色谱-质谱、碳同位素等技术手段,结合原油的密度、地层水矿化度,研究东濮凹陷文留油田的原油特征及来源。
明确东濮凹陷文留油田原油差异、来源层位及每个烃源灶的供烃范围,对下步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东濮凹陷文留油田原油差异原油来源大规模的油田都具有多套烃源岩、多洼供烃或者多期油气充注的特征[1]。
东濮凹陷为“两洼一隆一斜坡”构造格局,纵向上具有多套源岩、平面上多个烃源灶、时间上多期生烃的特征。
本文以文留油田为例,通过分析原油的密度、地层水矿化度,运用饱和烃色谱、色谱-质谱、碳同位素等技术手段,研究东濮凹陷文留油田原油差异及来源,为下步勘探提供有利依据。
1.区域概况东濮凹陷位于渤海湾盆地南缘的新生代断陷凹陷,自下而上发育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沙河街组、东营组、馆陶组、明化镇组)和第四系(平原组)地层。
东濮凹陷主要存在两期隆升剥蚀,一期为印支-燕山期构造作用下使得中生界地层遭受剥蚀;一期为古近系末期东营运动造成了东营组地层被不同程度剥蚀。
东濮凹陷内部形成了4个构造带:东部洼陷带、中央隆起带、西部洼陷带、西部斜坡带,呈北东向斜列展布。
文留油田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东靠前梨园洼陷,西临海通集洼陷,北西与柳屯洼陷相邻,南与刘庄油田相望,北与户部寨油气田相接。
2 原油特征差异 2.1原油物性差异文东断层西南地区原油为低密度、低粘度及地层水高矿化度特征;文东断层西北地区原油为较高密度、高粘度、较低地层水矿化度特征;文东断层以东原油为较低密度、低粘度、高矿化度特征。
原油的物性差异可能由生烃母质类型及成熟度差异造成,不同的供烃洼陷可能会导致地层水矿化度差异大。
2.2 原油族组成及碳同位素特征差异文东断层西北原油具有高饱和烃含量、低r蜡烷/C30藿烷比值、饱和烃碳同位素较低的特征;文东断层西南原油具有饱和烃含量高、r-蜡烷/C30藿烷较高、较高饱和烃碳同位素的特征;文东断层以东原油具有较高饱和烃含量、r-蜡烷/C30藿烷比值高、低饱和烃碳同位素的特征。
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文留地区储层烃类地球化学特征陈义才;罗小平;赵俊兴;沈忠民;常振恒;胡玉杰【摘要】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文留地区东营组埋藏较浅,储层中的烃类受到不同程度的生物降解.储层孔隙中自由烃、矿物表面吸附烃和矿物有机包裹体中烃类的气相色谱、色质资料对比分析揭示,在未遭到生物降解井段,同一油砂样品中3种相态的烃类组成特征具有相似性,但某些指标存在差异.相似性主要反映在γ蜡烷含量高(γ蜡烷指数为0.28~0.81),姥/植比相对较低(0.21~0.51),表明生烃母质主要为低等水生生物,形成于强还原性的盐湖沉积环境.差异性则表现为自由烃的饱和烃主峰碳数相对较低(在C22-C24之间),包裹烃的甾烷C29ααα20S/(20S+ 20R)成熟度指标为0.25~0.35.在遭到生物降解井段,包裹烃的正构烷烃分布基本完整,但自由烃和吸附烃的正构烷烃基本消失,反映储层中的油气是不同期次充注的产物.【期刊名称】《石油实验地质》【年(卷),期】2007(029)005【总页数】5页(P486-489,494)【关键词】生物标志物;烃类包裹体;东营组;文留地区;东濮凹陷;渤海湾盆地【作者】陈义才;罗小平;赵俊兴;沈忠民;常振恒;胡玉杰【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1;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1;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1;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研究院,河南,濮阳,457000;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研究院,河南,濮阳,45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1文留地区位于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中段,呈北东走向,南北长约40 km,东西宽约50 km,面积约2 000 km2。
文留地区在平面上由西向东划分为4个次级构造单元:胡状集断阶、海通集次凹、文留构造亚带以及前梨园次凹(图1)。
东营组沉积期间,文留地区西部胡状集次凹和东部前梨园次凹主要发育泛滥平原亚相以及冲积扇亚相,在文留中央隆起一带主要发育河道亚相。
东濮凹陷北部地区古近系烃源岩热演化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东濮凹陷北部地区古近系烃源岩是该地区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之一,对其地质特征及热演化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该区域古近系烃源岩具有以下热演化特征:
一、成熟度较高
东濮凹陷北部地区古近系烃源岩埋深较深,经历了长期的高温高压作用,成熟度较高,生烃潜力较大。
其干酪根成熟度指标在1.1%-1.4%之间,表明其已经进入到油突期,烃源岩内部已经形成了大量的油气。
二、热演化历史较长
该地区热演化历史较为悠久,经历了多期不同程度的热事件。
其中最为显著的是中生代晚期的火山活动和较为强烈的构造运动,对烃源岩的热演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热演化作用不断加强,烃源岩成熟度逐渐提高。
三、热演化演化模式复杂
根据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该地区热演化演化模式相对复杂。
由于该地区属于低幅向、多个构造单元交汇的区域,构造运动强烈,受热事件的影响程度不同。
因此,烃源岩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也较为复杂,往往呈现出非均一性分布的特点,引起了油气成藏的分异性。
四、主控因素多样
东濮凹陷北部地区古近系烃源岩热演化主控因素较为复杂。
随着地质条件的变化,不同岩性烃源岩受到的影响程度也不同。
综合影响因素包括构造-地层耦合作用、深部热流场、生物和地球化学作用等。
综上所述,东濮凹陷北部地区古近系烃源岩的热演化过程及主控因素具有相对复杂的特点,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完善油气成藏模式,提高勘探开发水平。
东濮凹陷西南部晚古生代—早新生代烃源研究刘忠亮;张成富;李清辰;刘军;安海玲【期刊名称】《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8(040)002【摘要】东濮凹陷西南部有石炭系—二叠系和沙三段两套主力烃源岩,其生烃能力及对油气成藏的贡献影响着该区勘探层系和目标的评价,尤其是沙三段能否生气、气藏是否混源等存在不同的观点.应用碳同位素、稀有气体同位素、天然气组分、色谱-质谱等多种地球化学方法,进行了油、气源对比及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研究认为,沙三段烃源岩有机质以Ⅱ2型~Ⅲ型干酪根为主,丰度较高,为差—中等烃源岩;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有机质以Ⅲ型干酪根为主、丰度高,为好—优质烃源岩.工区原油来自沙三段;沙三段烃源岩具有先生原油,再进入高成熟阶段生成具有重碳同位素特征的煤型气的特点,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主要生成煤成气,两种气混合成为工区重要的天然气来源;两套烃源岩共同供烃的区带是该区最有利的勘探方向.【总页数】11页(P35-45)【作者】刘忠亮;张成富;李清辰;刘军;安海玲【作者单位】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河南濮阳 457001;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河南濮阳 457001;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河南濮阳 457001;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河南濮阳 457001;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河南濮阳 457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32【相关文献】1.山西南部晚古生代煤的煤化作用及其控气特征 [J], 秦勇;宋党育2.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晚古生代早-中期物源分析 [J], 陈全红;李文厚;王亚红;金栓联;高永祥3.达尔布特断裂西南部布尔克斯台一带晚古生代蛇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含矿性评价[J], 潘飞;邹国庆;余牛奔4.兴蒙造山带中部晚古生代构造格局:来自晚泥盆-早石炭世色日巴彦敖包组碎屑锆石和火山岩岩浆锆石年代学的制约 [J], 王树庆;胡晓佳;杨泽黎5.广西南部晚古生代放射虫组合及其地质意义 [J], 吴浩若;咸向阳;邝国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东濮凹陷北部地区古近系烃源岩热演化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刘景东;蒋有录
【期刊名称】《中国地质》
【年(卷),期】2013(40)2
【摘要】依据可溶有机质、生物标志化合物和镜质体反射率资料,结合EASY% Ro 法数值模拟,综合分析了东濮凹陷北部地区不同洼陷古近系烃源岩的热演化特征及其差异性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前梨园洼陷和海通集洼陷进入高、过成熟阶段,濮卫次洼进入成熟阶段,前梨园洼陷和濮卫次洼相对海通集洼陷具有较宽的生烃窗范围,对应的生烃门限深度较浅,而高成熟门限深度较深.沙三段为各洼陷主力生烃层系,东营沉积末期为主要生烃期,明化镇期-现今出现二次生烃.烃源岩热演化差异的主控因素为地温,其次为异常高压,有机质类型影响较小.
【总页数】10页(P498-507)
【作者】刘景东;蒋有录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江苏南京210093;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江苏无锡,214126;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55;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5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13
【相关文献】
1.东濮凹陷北部地区古近系油型气成因类型及分布特征 [J], 蒋有录;胡洪瑾;谈玉明;刘景东;赵利杰
2.有机质热演化过程中异常压力的作用——以东濮凹陷古近系烃源岩为例 [J], 高平;张放东;尚雅珍
3.丽水凹陷西次凹古近系烃源岩热演化特征研究 [J], 李宁
4.东濮凹陷古近系优质烃源岩特征与剩余资源潜力分析 [J], 谈玉明;李红磊;张云献;徐田武;周勇水;龚瑞程
5.东濮凹陷古近系烃源岩特征及其形成环境分析 [J], 刘宣威;王学军;李红磊;张云献;张文彬;黄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北部页岩油富集类型和烃类组成特征——以文410井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为例冷筠滢;钱门辉;鹿坤;徐二社;周勇水;鲍云杰;李志明;蒋启贵【期刊名称】《石油实验地质》【年(卷),期】2022(44)6【摘要】为研究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北部页岩油的含油性及烃类组成特征,对文410井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岩心样品开展了冷冻热解、三维定量荧光、气相色谱—质谱、岩石薄片等分析测试。
东濮凹陷北部沙三段主要发育夹层型和裂缝型2种页岩油富集类型,烃类赋存主要为粒间孔和微裂缝2种形式,有效孔缝组合是页岩油高效富集的关键;岩心样品抽提物烃类组成特征主要以低碳数正构烷烃为主,C 27—C 28—C 29规则甾烷呈“V”型分布,反映出有机质来源主要为陆生高等植物与低等水生生物;伽马蜡烷含量较高,较低的Pr/Ph比值,反映该区有机质沉积环境主要为咸化的还原环境;结合C_(31)22 S/(22 S+22 R)、T_(s)/(Ts+Tm)、C_(29)ααα20 S/(20 S+20 R)、C_(29)ββ/(αα+ββ)等参数,表明烃源岩处于成熟阶段。
【总页数】9页(P1028-1036)【作者】冷筠滢;钱门辉;鹿坤;徐二社;周勇水;鲍云杰;李志明;蒋启贵【作者单位】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化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116【相关文献】1.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沉积相类型及平面分布特征2.陆相湖盆页岩层系基本地质特征与页岩油勘探突破——以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古近系孔店组二段一亚段为例3.江汉盆地潜江凹陷盐间页岩油储层不同岩相微观储集特征——以古近系潜江组三段4亚段10韵律为例4.盐间超压裂缝形成机制及其页岩油气地质意义——以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为例5.湖相页岩型页岩油勘探开发理论技术与实践--以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古近系孔店组为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东濮凹陷西部斜坡带成藏流体历史分析
吴娟;叶加仁
【期刊名称】《地质科技情报》
【年(卷),期】2009(0)5
【摘要】应用含油气盆地数值模拟技术和储层烃类成藏化石记录资料,比较并分析了东濮凹陷西部斜坡带不同台阶带的成藏流体历史,为研究区的勘探评价与部署提供了重要参数及依据。
生排烃史模拟表明,I台阶沙三段主力烃源岩的生烃史曲线表现为早期生烃型,Ⅱ台阶为持续生烃型,Ⅲ台阶为二次生烃型;从Ⅰ台阶→Ⅱ台阶→Ⅲ台阶,同一层位烃源岩进入生烃门限和开始排烃的时间逐渐变晚,生排烃能力逐渐减小。
储层流体包裹体资料揭示,西部斜坡带经历了两期油气充注过程,其中第一期发生时间相对较早,以液态烃形式充注于Ⅰ台阶和Ⅱ台阶的沙三段储层之中;第二期发生时间晚,但涉及范围广,以气态烃形式充注于Ⅰ、Ⅱ和Ⅲ台阶的沙三下亚段储层之中。
【总页数】6页(P65-70)
【关键词】东濮凹陷;成藏流体历史;生排烃史;流体包裹体;油气充注
【作者】吴娟;叶加仁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22.3
【相关文献】
1.东濮凹陷西部斜坡带胡庆地区成藏潜力分析 [J], 王萍霞;王学军
2.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濮卫洼陷带复杂岩性油气藏形成条件与成藏规律 [J], 慕小水;何锋;顾勤;张东霞;吴莉芝;范建敏;魏新源;宋瑞荣
3.东濮凹陷濮卫环洼带油气成藏条件及成藏规律 [J], 李世银;钟建华;孙钰;王勇
4.东濮凹陷文东斜坡带油气成藏规律及滚动勘探实践 [J], 王艳博
5.东濮凹陷西部斜坡带潜山成藏条件与成藏模式 [J], 赵新国;苏玉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东濮凹陷西南洼沙河街组烃源岩评价
范晓丽
【期刊名称】《石化技术》
【年(卷),期】2018(025)012
【摘要】西南洼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与西部斜坡带之间南部区域,目前勘探程度较低.此次研究对该地区烃源岩的认识起了重要的补充和促进作用,对油气勘探也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总页数】1页(P110)
【作者】范晓丽
【作者单位】中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河南濮阳 457001【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东濮凹陷西南洼断层的油气输导作用与机理探讨 [J], 国殿斌;向才富;蒋飞虎;李继东;袁波;梅冰
2.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沙河街组沙四段沉积相分析及烃源岩评价——以渤南洼陷罗家鼻状构造北翼为例 [J], 盖云飞;栾纪昊
3.辽东湾辽西凹陷沙河街组烃源岩评价及油源研究 [J], 梁建设;张功成;苗顺德;李友川;陈桂华
4.沉积相研究方法的综合应用——以东濮凹陷西南洼沙二下亚段地层为例 [J],
5.东濮凹陷西南洼沙二下砂泥岩薄互层地震描述技术 [J], 李令喜;苏云;唐娟;肖曾金;刘欣欣;马识途;窦安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19卷第1期Evaluation on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s and characteristicsof hydrocarbon generation and expulsion in Dongpu DepressionChen Jie 1,Lu Kun 1,Feng Ying 1,Yuan Kehong 1,Wang Debo 1,Cui Hong 2,Zhang Wenjie 2(1.Research Institute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Zhongyuan Oilfield Company,SINOPEC,Puyang 457001,China;2.ZPEBInternational,SINOPEC,Puyang 457001,China)Abstract:In different environments,the potential of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h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Dongpu Depression.By studying the organic geochemistry of source rock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ydrocarbon generation and expulsion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s,it is shown that the source rocks in the northern salt water environment are good to excellent,the source rocks in northern brackish environment are medium to good and the source rocks in southern fresh water -brackish water environment are poor to medium .Source rocks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s have twice hydrocarbon generations and expulsions .The first phase is R o <0.7%,in which the soluble organic matters directly convert into immature or low mature oil.The second phase is R o >0.7%,in which the thermal degradation of kerogen mainly generates mature oil .The evaluation on source rocks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study of hydrocarbon generation and expulsion can provide an instructive role for the next step exploration in Dongpu Depression .Key words:sedimentary environment;evaluation on hydrocarbon source rock;characteristics of hydrocarbon generation and expulsion;Dongpu Depression1区域概况东濮凹陷是一个典型的含盐盆地,整个盆地呈北北东向展布,南宽北窄。
其东侧隔兰聊大断裂与鲁西隆起为邻,西侧以六塔-石家集断层为界与内黄隆起相接,南至兰考凸起,北到马陵断层,面积约5300km 2(见图1)[1-2]。
东濮凹陷北部盐岩发育,主要分布在沙三段。
其中,沙三中盐岩厚度最大,分布最广。
东濮凹陷不同地区烃源岩的沉积环境不同,其中,北部含盐区为典型的咸水环境,北部无盐区为半咸水环境,而南部地区则为淡水—微咸水环境(见图1)。
不同沉积环境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及生排烃特征差别较大,通过对不同沉积环境烃源岩评价及生排烃特征研究,可以为资源评价及生烃潜力预测提供依据。
东濮凹陷不同环境烃源岩评价及生排烃特征研究陈洁1,鹿坤1,冯英1,苑克红1,王德波1,崔红2,张文洁2(1.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河南濮阳457001;2.中国石化中原石油勘探局对外经济贸易总公司,河南濮阳457001)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渤海湾盆地南部精细勘探关键技术”(2008ZX05000-006)资助摘要东濮凹陷不同环境烃源岩生烃潜力差别巨大,文中对不同环境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和生排烃特征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东濮北部咸水环境烃源岩为好—优质烃源岩,北部半咸水环境烃源岩为中等—好烃源岩,南部淡水—微咸水环境烃源岩最差,为差—中等烃源岩。
不同环境烃源岩均有2次生烃和2次排烃,第一期生烃为镜质体反射率R o 小于0.7%,该期主要是可溶有机质直接转化成未熟或者低熟油,第二期为R o 大于0.7%,主要以干酪根热降解生成成熟油为主。
东濮凹陷不同环境烃源岩评价及生排烃特征的研究,对东濮凹陷下一步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沉积环境;烃源岩评价;生排烃特征;东濮凹陷中图分类号:TE12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8907(2012)01-0035-04引用格式:陈洁,鹿坤,冯英,等.东濮凹陷不同环境烃源岩评价及生排烃特征研究[J ].断块油气田,2012,19(1):35-38.Chen Jie ,Lu Kun ,Feng Ying ,et al.Evaluation on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hydrocarbon generation and expulsion in Dongpu Depression [J ].Fault -Block Oil &Gas Field ,2012,19(1):35-38.收稿日期:2011-08-09;改回日期:2011-11-28。
作者简介:陈洁,女,1965年生,工程师,现从事油田地质研究工作。
E -mail :zhychj666@ 。
断块油气田FAULT -BLOCK OIL &GAS FIELD 2012年1月2012年1月断块油气田图1东濮凹陷构造单元及沉积环境划分2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评价有机质丰度是评价烃源岩生烃能力的重要参数之一。
通过对东濮凹陷沙三段不同沉积环境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统计来看(见表1),东濮凹陷北部咸水环境烃源岩有机碳质量分数(TOC )平均值为1.54%,氯仿沥青“A ”平均值为0.1820%,生烃潜量平均值为6.44mg/g ,为好—优质烃源岩;北部半咸水环境烃源岩TOC 平均值为0.71%,氯仿沥青“A ”平均值为0.1273%,生烃潜量平均值为1.82mg/g ,为中等—好烃源岩;南部的淡水—微咸水环境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最差(TOC 平均值为0.34%,氯仿沥青“A ”平均值为0.0244%,生烃潜量平均值为0.36mg/g ),为差—中等烃源岩。
从不同环境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统计来看,沉积环境对有机质丰度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即古盐度越高,有机质丰度越高。
表1东濮凹陷沙三段不同环境烃源岩评价注:数据格式为最小值~最大值。
3烃源岩有机质类型评价不同的有机质类型具有不同的元素组成和化学结构,有机质类型决定了源岩的生烃演化及其产物特征[3]。
从东濮凹陷沙三段烃源岩氢碳、氧碳元素组成范氏图(见图2)上可以看出,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Ⅱ1和Ⅱ2型为主,兼有部分Ⅰ型和Ⅲ型。
沉积环境TOC /%氯仿沥青“A ”/%S 1+S 2/(mg ·g -1)烃源岩评价咸水0.14~6.511.54(185)0.0017~1.93080.1820(133)0.02~61.236.44(238)好—优质半咸水0.10~4.720.0022~1.75160.01~38.02中等—好淡水—微咸水0.04~3.120.34(274)0.0013~0.27420.0244(150)0.02~7.330.36(269)差—中等图2东濮凹陷沙三段烃源岩干酪根类型元素分类a 咸水环境b 半咸水环境c 淡水—微咸水环境36第19卷第1期图3东濮凹陷不同环境烃源岩演化剖面c 南部淡水—微咸水环境b 北部半咸水环境a 北部咸水环境其中,北部咸水环境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Ⅱ1和Ⅱ2型为主,分别占30%和40%;北部半咸水环境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Ⅱ2型为主,占50%;南部的淡水—微咸水环境烃源岩有机质类型略差,以Ⅱ2和Ⅲ型为主,分别占50%和40%。
从不同环境烃源岩的有机质类型统计来看,古盐度对有机质类型也具有控制作用,即古盐度越高,有机质类型越好。
4有机质热演化特征在一个连续的沉积盆地中,沉积岩的埋藏深度与岩石中镜质体反射率具对数关系,应用镜质体反射率可将有机质热演化过程划分为未成熟(R o <0.5%)、低成熟(R o 为0.5%~0.7%)、成熟(R o 为0.7%~1.3%)、高成熟(R o 为1.3%~2.0%)和过成熟(R o >2.0%)5个阶段[4]。
从东濮凹陷不同沉积环境烃源岩R o 与深度关系图(见图3)上可以看出,东濮凹陷最重要的生油层位沙三段都已进入成熟阶段。
其中,1)北部咸水环境烃源岩R o 达0.5%时,埋藏深度已达2450m ,生油岩埋深进入3150m 后即开始成熟,3800m 已进入生油高峰,4250m 进入湿气-凝析油阶段,进入过成熟及干气阶段的深度已达4900m 。
2)北部半咸水环境烃源岩R o 达0.5%时,埋藏深度为2300m ;当R o 为0.7%时,其埋藏深度为2900m ;当R o 为1%时,其埋藏深度为3590m ,当R o 为1.3%时,其埋藏深度为4000m ;当R o为2.0%时,其埋藏深度巳达4700m 。
3)南部淡水—微咸水环境生油岩埋藏深度进入3150m 后即开始成熟,3850m 已进入生油高峰,4350m 进入湿气-凝析油阶段,进入过成熟及干气阶段的深度已达5200m 。
陈洁,等.东濮凹陷不同环境烃源岩评价及生排烃特征研究372012年1月断块油气田5不同环境烃源岩的生排烃特征生排烃特征的研究方法很多[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