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品保存管理程序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3
实验室样品管理制度及流程为规范实验室的样品管理,保证实验数据的真实可靠性,特制定本样品管理制度。
二、管理机构:实验室样品管理由实验室主任及负责人负责。
三、管理内容:1、收样:实验室收到样品后应第一时间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包括样品名称、收样时间、送样人姓名和电话,收样人、样品数量、规格型号等信息。
同时,将样品分配到相应的测试项目中,建立样品档案。
2、存样:在收到样品后,首先应对样品进行编号。
应将样品及其相关信息在样品登记簿上做好记录,并标明样品的有效期限。
样品应存放在封闭的样品架上,防止污染和损坏。
3、领取:在实验人员进行实验前,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向实验室主任或负责人申请领取样品,并填写相关的申请单。
领取样品后,应及时进行实验。
4、检验:实验人员在进行实验时,应按照实验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检验。
实验结果应及时记录在实验记录簿上,必要时应进行复核。
5、处理:实验完成后,应对样品进行处理。
对于已使用完的样品,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废弃处理。
6、报告:实验完成后,应根据实验结果编写实验报告,并按照要求及时提交。
四、流程:1、收样:送样人将样品送到实验室→实验室进行样品登记→建立样品档案。
2、存样:对样品进行编号→在样品登记簿上记录样品信息→存放在样品架上。
3、领取:实验人员申请领取样品→填写申请单→申请单经审核后领取样品。
4、检验:按要求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簿上→必要时进行复核。
5、处理:对样品进行处理→按规定废弃处理。
6、报告:编写实验报告→及时提交。
五、其他:1、实验室样品管理制度应定期进行审查和更新。
2、对于样品的安全防范措施应加强,确保样品的安全性。
3、对于样品的保存,应严格按照规定的保存条件进行保存,防止样品变质。
4、对于样品的处置,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确保环境的安全性。
5、对于有特殊要求的样品,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特殊处理。
6、对于实验数据的保密工作应做好,确保实验数据的安全性。
7、对于实验室样品管理制度的违反者,要给予相应的处罚。
样品管理程序-检验科程序文件样品管理程序检验科程序文件一、目的为了保证检验科样品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追溯性,规范样品的采集、接收、保存、处理和销毁等环节,特制定本程序文件。
二、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检验科所有样品,包括血液、尿液、脑脊液、胸水、腹水、组织切片等。
三、职责1、采样人员负责按照相关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样品的采集,并确保样品的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
在采集样品时,应详细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采样时间、采样部位等。
2、送检人员负责将采集好的样品及时、安全地送达检验科,并与检验科接收人员进行交接。
3、检验科接收人员负责对送检的样品进行检查和核对,包括样品的数量、质量、标识等。
如发现样品不符合要求,应及时与采样人员或送检人员沟通,并记录相关情况。
4、检验人员负责按照检验项目的要求对样品进行处理和检验,并做好相关记录。
5、样品管理员负责样品的保存、管理和销毁工作,确保样品在保存期间的质量和安全。
四、工作程序1、样品的采集(1)采样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采样方法和操作规程。
(2)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采样器具和抗凝剂等。
(3)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样品受到污染。
(4)采集后的样品应立即放入相应的容器中,并做好标识,注明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采样时间、采样部位等信息。
2、样品的送检(1)送检人员应使用专用的送检容器和工具,确保样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2)送检过程中应避免样品受到剧烈震动、高温、低温等影响。
(3)如样品需要冷藏或冷冻保存,应按照要求进行处理。
3、样品的接收(1)检验科接收人员在接收样品时,应仔细检查样品的标识、数量、质量等。
(2)如发现样品不符合要求,应拒绝接收,并填写《样品不合格记录单》,注明不合格的原因和处理意见。
(3)接收合格的样品后,应及时进行登记,包括样品的基本信息、接收时间、检验项目等。
4、样品的处理(1)检验人员在处理样品前,应再次核对样品的信息和检验项目。
样品管理流程整理一、样品接收1. 样品接收人员需仔细核对送检单信息,确保样品名称、规格、数量等与送检单一致。
2. 检查样品包装是否完好,如有破损、泄漏等情况,应立即通知送检单位。
3. 样品接收后,填写《样品接收记录表》,记录样品相关信息,并将样品分类存放。
二、样品标识1. 样品标识应清晰、牢固,确保在整个检测过程中不易脱落。
2. 样品标识内容包括:样品名称、样品编号、送检单位、送检日期等。
3. 对于特殊样品,如易混淆、有毒有害等,应在标识上注明,以便于实验室人员识别。
三、样品储存与保管1. 样品应按照不同类别、性质分区、分类存放,确保样品安全、整洁。
2. 对于需要冷藏、冷冻的样品,应及时放入相应设备,并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况。
3. 样品储存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防止样品受损。
4. 定期对样品进行清点,确保样品数量准确,防止丢失。
四、样品分发与使用1. 实验室人员根据检测任务领取样品,填写《样品领用记录表》。
2. 领用样品时,需检查样品标识、数量,确保无误。
3. 实验过程中,实验室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样品,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性。
4. 使用完毕后,及时将剩余样品归还,并做好样品使用记录。
五、样品销毁与处理1. 对于无保存价值或已过保存期限的样品,应进行销毁处理。
2. 销毁样品前,需填写《样品销毁申请表》,经相关负责人审批同意后,方可进行销毁。
3. 销毁过程中,应确保样品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遵循相关环保规定。
4. 销毁完毕后,记录销毁情况,并将相关资料存档。
六、样品追踪与查询1. 建立样品追踪系统,确保样品在整个检测周期内的可追溯性。
2. 实验室人员可通过样品编号或送检单号快速查询样品的状态、位置及检测结果。
3. 对于需要复检或留样的样品,应详细记录其存放位置和保存期限,便于后续追踪。
七、样品库管理1. 设立专门的样品库,用于存放长期保存或待处理的样品。
2. 样品库应实行专人管理,确保样品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样品堆放管理制度一、为了规范样品堆放管理,保证样品的安全和有效使用,特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所有与样品管理相关的工作单位和人员。
三、样品堆放管理1、样品堆放区域1.1 样品堆放区域应设施施工与供应水、电、气、通风良好的地方。
1.2 样品堆放区域应保持整洁,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样品不受污染。
2、样品堆放位置2.1 样品堆放位置应按照规定进行标注和编号,方便查找。
2.2 样品堆放位置应设置符合规定的标识牌,标明堆放物品的名称、规格、数量和有效日期。
3、样品堆放分类管理3.1 样品应根据性质、用途进行分类堆放,确保不同样品互不混杂。
3.2 同类样品应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分类堆放,方便管理和取用。
4、样品堆放管理4.1 样品堆放应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保持样品整齐、干净、易于管理。
4.2 样品堆放应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防止堆叠过高和过密,避免发生堆垮事故。
4.3 样品堆放应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防止样品受潮、受热、受震、受污染。
5、样品堆放监管5.1 样品堆放管理应有专人负责,对样品的堆放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管,确保样品的安全和完好。
5.2 样品堆放管理应有定期的巡查和清点,对样品进行数量、质量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5.3 样品堆放管理应有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对样品的存放环境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环境的安全和整洁。
6、样品堆放出库管理6.1 样品出库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需填写相应的出库单,由审批人签字确认后方可出库。
6.2 样品出库后应及时调整堆放位置,确保样品的整齐和数量的准确。
7、样品堆放库存管理7.1 样品堆放库存应进行及时盘点和记录,确保库存的准确和真实。
7.2 样品堆放库存管理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确保库存的合理和有效。
7.3 样品堆放库存管理应根据规定的方法进行保管,确保库存的安全和完整。
8、样品堆放故障处理8.1 发现样品堆放故障,应及时通知相关负责人,予以及时处理。
8.2 样品堆放故障处理应按照规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xxxx有限公司文件文件编号:版本号:取代:--编制日期:制发部门:质量管理部批准人:审核人:编制人:样品管理程序一、目的对样品制做或取样过程、样品确认、流转接收、储存、处置以及样品的唯一性标识,实行质量控制,保证样品的代表性、有效性和可追溯性。
二、适应范围适用客户封存样品、供应商存样品、工厂内部执行的工作样品、及样品的、采集、封存、流转、储存、识别、处置的全过程。
三、职责1、生产部负责产品样品的制作。
2、公司副总、技术经理、质量经理负责IKEA所需样品确认。
3、质量管理员负责与供应商的样品签署及工作样品的采集、储存、处置及更新。
4、验收员负责供应商样品的确认及签署。
四、样品分类及管理1、客户所需样品制做及采样1.1、制做及采样应根据客户要求,产品图纸及技术文件规定进行。
1.2、制做样品时间:拼接产品在3日内完成;非拼接产品在2日内完成;采集样品在当日内完成。
采集样品由质量管理员综合管理员负责。
1.3、质量经理、技术经理对样品做最终确认。
1.4、最终质量管理员负责样品的包装、邮寄记录。
2、客户确认封样管理2.1、适用范围:新客户、新产品、新材料、及IKEA工程师变更或客户质量要求变更时。
2.2、签署样品:样品签署前由质量部综合管理员负责采集样品,质量经理确认。
质量吉利负责在有效期内沟通与客户工程师进行封样。
2.3、样品签:最终质量管理员填写样品标签或样品卡。
“见客户封样标签”2.4、样品保管:签署后的样品,在保证散光,干燥,清洁的场所储存,由质量管理部最终质量管理负责保管,建立“封样记录”。
2.5、样品开箱记录:需要样品时每次开箱最终质量管理员负责做样品开箱记录。
见“开箱记录表”。
2.5、样品有效期:替换的封样由质量技术部保管,无需做报废处理。
3、工作参考样品建立、更新与管理3.1、车间材质利用参考样负责人:由过程管理员负责采集技术经理最终确认。
要求:根据材质缺陷的不同及位置的不同分别设有允许使用及报废两种。
样品存储管理制度一、目的和范围为了确保样品的安全和完整性,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制定样品存储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实验室的样品存储管理工作。
二、定义1. 样品:指实验室用于实验分析的各种物质,包括但不限于化学试剂、生物样本、药品等。
2. 样品储存:指将实验室使用的样品进行储存和保管的过程。
3. 样品储存条件:指样品存储的环境、温度、湿度等条件。
三、职责1. 实验室负责人:负责样品储存管理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制定并落实样品储存管理制度,确保样品储存的安全和完整性。
2. 实验室管理员:负责样品的接收、储存和发放工作,确保样品储存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3. 实验人员:负责按照实验室的样品存储管理制度规定进行样品储存和保管,对所使用的样品负责。
四、样品储存管理制度1. 样品接收和登记(1)当收到新的样品时,实验室管理员应及时将样品接收登记,并按照要求储存样品。
(2)样品应在登记簿上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样品名称、数量、来源、接收时间等信息。
2. 样品储存区域(1)实验室应设立专门的样品储存区域,保持整洁、通风、干燥,并保持适当的温湿度。
(2)不同类型的样品应储存在不同的储存区域,避免发生交叉污染或混淆。
(3)应根据样品的性质和要求对储存区域进行标识和分类管理。
3. 样品储存条件(1)化学试剂和药品应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或潮湿。
(2)生物样本应储存在低温环境中,避免腐败和变质。
(3)各种样品的储存条件应根据其性质和要求进行规范化管理。
4. 样品标识和分装(1)样品应在接收后进行标识,包括样品名称、接收日期、有效期限等信息。
(2)需要分装的样品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分装,并进行相应的标识,确保可追溯。
5. 样品保管(1)储存的样品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保管,避免因摆放不当导致的样品损坏或丢失。
(2)储存的样品应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储存的样品安全和完整性。
6. 样品发放和使用(1)当实验人员需要使用存储的样品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申请和发放,确保样品的流通可控。
实验室样品管理程序1. 目的为保证检测物品妥善保存、不变质、不损坏、不混淆始终处于真实状态, 特编制本程序2. 范围适用于客户送检物品的接收、识别、流转、贮存、处置、保密等。
3. 职责3.1 综合办公室和样品管理员:3.1.1 做好检测物品、附件和资料的接收并记录其状态;3.1.2 按照客户的要求在符合要求的环境中保存检测物品;3.1.3 维护和记录检测物品贮存的环境;3.1.4 做好检测物品编号和粘贴检测物品状态标识;3.1.5 做好检测物品在各个环节中的监督。
3.2 检测员:3.2.1 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检测物品制备;3.2.2 对在检物品进行管理。
3.3 技术负责人:3.3.1 必要时对检测物品进行确认;3.3.2 对检测物品的安全和保密管理进行监督检查。
3.4 技术负责人应当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
4. 程序4.1 样品的发放、回收4.1.1 技术负责人负责建立编号规则,对样品进行唯一性标识;4.1.2 样品检测人员对客户的委托合同进行登记管理,准备好样品并按照程序文件对样品进行编号。
4.1.3 组装个人样品:探测器在组装前进行统一退火,退火完成后装入样品,在样品检测登记表中录入委托单位相关信息。
4.1.4 样品的邮寄:样品检测人员再次确认委托单的佩戴数量和样品装入探测器,并附上样品监测信息表、个人样品佩戴和管理须知以及样品邮寄信息表装入包装箱打包,根据委托合同的信息填写快递单邮寄到委托方。
4.1.5 样品回收:样品管理员接受样品包裹并和样品监测登记表核对委托单位信息和数量,检测样品的完整性,是否有损坏。
在样品收样台账中登记收样情况,样品管理员还应在检测物品上粘贴唯一编号并标注“待检”状态标识;4.2 检测物品的交接和传递4.2.1 样品管理员(收样员)在受理客户的委托检测时,应对检测物品的状态、数量、附件、资料、贮存和保密要求进行详细的登记和记录。
当客户有特殊要求时,应请客户在检测委托合同(协议)中注明。
样品的管理程序一、引言样品的管理程序是为了确保样品的安全、准确性和可追溯性而制定的一套规范和流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样品的管理程序的标准格式,包括样品接收、登记、储存、分发和销毁等环节。
二、样品接收1. 接收人员应具备相关背景知识和技能,并接受过相应的培训。
2. 接收人员应在样品送达时进行验收,检查包装完好性和标识的完整性。
3. 接收人员应将样品接收情况记录在接收登记表中,包括样品名称、数量、送样单位、送样人等信息。
三、样品登记1. 登记人员应在接收样品后,及时将样品信息录入样品登记系统。
2. 样品登记信息应包括样品名称、样品编号、接收时间、送样单位、送样人、样品性质、样品数量等。
3. 登记人员应核对样品信息的准确性,并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补充。
四、样品储存1. 样品应储存在专门的样品储存区域,确保储存环境符合样品的要求。
2. 样品储存区域应设有适当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控制设施,以防止样品受到污染和变质。
3. 样品储存区域应有明确的样品分类和编号规则,便于样品的查找和管理。
五、样品分发1. 样品分发应根据相关部门或个人的需求进行,确保分发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 样品分发前应核对分发信息的准确性,包括样品名称、样品编号、接收人等。
3. 样品分发记录应详细记录分发的样品信息,包括样品名称、样品编号、分发时间、接收人等。
六、样品销毁1. 样品销毁应按照相关法规和规定进行,确保样品的安全和环境的保护。
2. 样品销毁应由专门的人员进行,避免样品被误用或泄露。
3. 样品销毁记录应详细记录销毁的样品信息,包括样品名称、样品编号、销毁时间、销毁方式等。
七、样品追溯1. 样品追溯是为了能够追溯样品的来源和去向,确保样品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2. 样品追溯应根据样品登记信息和分发记录进行,确保每个样品的流向可追溯。
3. 样品追溯记录应详细记录样品的接收、登记、储存、分发和销毁等环节的信息。
八、总结样品的管理程序对于确保样品的安全、准确性和可追溯性具有重要意义。
样品封存管理制度一、概述为规范样品封存管理工作,确保样品的安全和完整性,提高样品管理的效率和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和岗位的样品封存管理工作。
三、相关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四、样品封存管理流程及责任1. 样品封存(1)责任部门:样品管理部门(2)流程:a. 接收样品:接收来自研发部门或其他部门的样品,并登记建档。
b. 分类储存:按照样品性质和用途进行分类储存,并标注编号和储存位置。
c. 样品管理系统录入:将样品信息录入样品管理系统,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d. 封存:对样品进行封存,包装并标注封存日期及有效期限。
e. 样品库存监控:对样品库存进行定期盘点,确保库存数量准确。
2. 样品取出(1)责任部门:申请部门或人员(2)流程:a. 申请样品:由申请部门或人员填写样品申请单,注明样品名称、数量、用途和申请日期。
b. 审批取出:样品管理部门根据申请单进行审批,如符合条件则批准取出。
c. 样品出库:将样品从库存中取出,并记录出库信息。
d. 样品使用监控:对取出的样品进行监控并记录使用情况。
3. 样品归还(1)责任部门:申请部门或人员(2)流程:a. 使用完毕:使用部门或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完毕样品。
b. 样品归还:将样品归还到样品管理部门,并填写归还单。
c. 样品登记:样品管理部门对归还的样品进行登记,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记录。
五、样品封存管理制度执行1. 部门负责人应当严格遵守公司的相关制度文件和规章制度,对部门下属员工的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监督。
2. 公司领导应当加强对样品封存管理工作的检查和监督,确保样品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执行情况。
3. 员工应当按照制度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样品封存管理工作,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保障样品的安全和完整性。
4. 对于违反本制度和规定的行为,公司将进行相应的处罚,并建立相应的记录和档案。
实验室样品管理制度及流程
为了保证实验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实验室样品的管理制度和流程非常重要。
以下是实验室样品管理的基本规则和流程:
一、样品接受
1.实验室应该设立专门的样品接受台,接受实验室成员或外部客户提供的样品。
2.所有送样品的单位或个人应当填写送样单,并注明样品的名称、数量、来源、性质等信息。
接受样品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应该核对送样单的信息,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样品处理
1.实验室应该按照标准操作规程,对样品进行处理。
2.样品的处理应该在指定的工作区域内进行,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避免对人员和环境造成伤害。
三、样品存储
1.样品在处理完后,应该按照其特性分类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2.存储样品的区域应该标注清楚,以便实验室成员快速找到所需的样品。
3.实验室应该建立样品库,对样品进行统一管理、保存和查询。
四、样品分配
1.根据实验室的工作需要,样品应该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分配。
2.分配样品的人员应该经过合格的培训和授权,以确保分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样品报告
1.样品处理和测试后,实验室应该及时向客户提交报告。
2.报告中应该包括样品的性质、检测结果、分析方法、测试结论等内容。
六、样品处置
1.在样品处理和测试中,可能会产生一些废弃物,实验室应该按照环保要求处理这些废弃物。
2.对于已经测试完毕的样品,实验室应该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置。
以上是实验室样品管理制度及流程的基本规则和流程。
实验室成员应该熟悉这些规则和流程,以确保实验室的质量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