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145.50 KB
- 文档页数:16
一、制定依据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3. 根据《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4. 根据《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5. 参考国内外先进驾驶培训教学经验。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员具备良好的驾驶技能和驾驶素质;2. 提高学员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3. 使学员熟悉和掌握车辆的结构、性能及操作要领;4. 培养学员良好的驾驶习惯,确保行车安全。
三、教学内容1. 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1.1 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概述1.2 交通信号、标志、标线及其含义1.3 道路通行规则1.4 交通事故处理及责任认定2. 基础和场地驾驶2.1 车辆基本操作要领2.2 车辆起步、停车、倒车、掉头、会车、超车等操作 2.3 基础驾驶技能训练2.4 场地驾驶技能训练3. 道路驾驶3.1 道路驾驶基本技能3.2 道路驾驶注意事项3.3 复杂道路驾驶技巧3.4 道路驾驶安全常识4. 安全文明驾驶常识4.1 安全文明驾驶理念4.2 车辆安全检查及维护4.3 驾驶员身心健康与安全4.4 驾驶员职业道德四、教学要求1. 教学方法1.1 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远程网络教学等方式,提高学员的理论知识水平;1.2 实践教学:注重学员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提高学员的实际驾驶技能;1.3 案例教学:结合实际案例,让学员了解和掌握道路驾驶技巧和安全文明驾驶常识。
2. 教学进度2.1 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10学时;2.2 基础和场地驾驶:14学时;2.3 道路驾驶:12学时;2.4 安全文明驾驶常识:12学时。
3. 学时安排3.1 每学时为60分钟,其中有效教学时间不得低于45分钟;3.2 每个学员课堂学习时间每天不得超过4学时,实际操作学习时间每天不得超过4学时。
4. 考核方式4.1 理论考核:通过笔试、口试等方式进行;4.2 实践考核:通过实际操作、模拟考试等方式进行;4.3 考核不合格的学员,由考核员提出增加复训的内容和学时建议。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机动车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确保道路交通的安全,培训机动车驾驶员成为了一项重要任务。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驾驶员的素质和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训目标和原则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的首要任务是确保驾驶员具备安全、规范、文明驾驶的基本素质。
培训目标应该明确,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也要重视实际操作的训练。
培训的原则应该包括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理论知识的教学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中应明确各类交通法规、交通标志和交通信号的知识点。
驾驶员需要了解交通法规的基本原则和要求,熟悉各类交通标志和信号的含义和使用方法。
此外,还需要学习交通事故的原因和预防措施,了解驾驶技巧和应急处理方法。
三、实际操作的训练实际操作的训练是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员应该通过模拟驾驶、实地训练和道路测试等方式,掌握车辆操控技巧和安全驾驶技巧。
此外,还需要学习车辆维修保养知识,了解车辆故障的处理方法。
四、道德素质的培养机动车驾驶员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驾驶技术,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
培训教学大纲应该注重培养学员的交通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和公共道德意识。
学员需要明确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尊重他人的权益,遵守道德底线,做到文明驾驶。
五、培训方法和手段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中应明确培训的方法和手段。
可以采用理论教学、实践操作、案例分析、模拟考试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
培训机构可以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技术,如虚拟驾驶模拟器、交通事故重现系统等,提高培训的效果。
六、评估和考核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中应明确评估和考核的内容和方式。
评估和考核应全面、客观、公正,既要考察学员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也要考察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道德素质。
可以采用笔试、实操考核、道路测试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估和考核。
七、培训质量的监督和评估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的实施需要进行质量监督和评估。
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大纲
一、汽车驾驶培训教学大纲
1.安全意识和交通安全法规
(1)安全意识:了解交通安全法规、增强安全意识,注意安全驾驶。
(2)交通安全法规:驾驶之前应当清楚违法行为的界定、相关处罚和新发布的有关法律法规等。
2.驾驶基础知识
(1)洗车、润滑及维修知识:如何有效维护汽车,保持汽车正常运行。
(2)发动机系统基本知识:引擎的结构原理、发动机内部工作原理与检查;冷却系统、供油系统、排气系统及电子气门控制系统等汽车系统部件有关知识。
(3)电气系统基本知识:电气系统原理与检查、电子火花塞、发电机、蓄电池和起动机等。
(4)波箱及转向系统操作知识:熟练使用汽车操纵系统,判断换挡、行驶、变向的正确操作方式。
(5)轮胎、制动器:汽车轮胎的类型、作用、维修保养;制动技术,正确使用制动器,提高驾驶安全性。
3.实践操作培训
(1)起步、变道、停车操作能力;
(2)急刹车、逆行能力;
(3)驾驶路况适应能力;
(4)夜间行车以及遇到恶劣气候、复杂路段的应对能力等。
四、总结及考核
1.对学员的学习进度进行总结,确定学员的训练成绩;
2.组织考试,考试内容包括理论考(安全理论、驾驶知识等)和实践考(车辆操作能力);
3.给予学员学习成绩等级,按照级别奖励学员,以此激励学员学习。
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大纲一、引言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大纲是为了规范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活动,提高驾驶员的驾驶技能和安全意识,保障道路交通安全而制定的。
本大纲明确了机动车驾驶培训的目标、任务、内容、方法和要求,为驾驶培训机构和教练员提供教学指导,为学员提供学习参考。
二、培训目标机动车驾驶培训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安全、文明、合法驾驶技能的驾驶员。
通过培训,使学员掌握驾驶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安全驾驶规范,提高驾驶素质,增强安全意识和责任感,为成为一名合格的驾驶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培训任务机动车驾驶培训的任务包括:1. 培养学员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法规意识,使其了解并遵守交通法规,养成文明驾驶习惯。
2. 培训学员掌握机动车驾驶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包括车辆操控、驾驶技巧、应急处理等。
3. 培养学员的安全驾驶意识,提高其在复杂道路条件下的驾驶适应能力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4. 培训学员了解机动车维护保养知识,提高车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四、培训内容机动车驾驶培训内容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两部分。
1. 理论教学包括:(1)交通法规知识:学习交通法规、交通信号、交通标志和交通标线等相关知识。
(2)交通安全知识:学习安全驾驶、安全行车、安全行车规则等相关知识。
(3)车辆基本知识:学习车辆结构、性能、工作原理和驾驶操作等相关知识。
(4)道路驾驶知识:学习道路类型、交通流量、驾驶技巧和应急处理等相关知识。
2. 实际操作包括:(1)基础驾驶操作:学习车辆的启动、停车、换挡、转向、制动等基本操作。
(2)场地驾驶训练:学习倒车入库、侧方停车、曲线行驶、直角转弯等场地驾驶技能。
(3)道路驾驶训练:学习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山区道路等不同道路条件下的驾驶技能。
(4)应急处理训练:学习车辆故障处理、事故处理、紧急避险等应急处理技能。
五、教学方法机动车驾驶培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包括理论教学、模拟教学、实践教学等。
1. 理论教学:采用讲解、演示、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教学,注重启发学员的思维,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教学目的:通过对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的学习,掌握国家对驾驶员培训过程的具体要求,监督驾校和教练员的教学行为,保证培训效果,维护自身利益。
教学重点:1.驾驶培训各阶段的教学项目和教学目标。
2.教学日志的使用。
教学难点:教学日志的规范化使用。
教学手段和方法:采用多媒体课件、课堂具体讲解和课后作业练习。
教学内容:1.《大纲》的常识:制定与颁布、作用、种类为了加强机动车驾驶培训与考试管理工作,规范驾驶培训机构教学行为,提高驾驶培训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大纲,自2013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它包括: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大纲、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大纲和驾驶培训教学日志。
2.《大纲》的特点、教学目标、学时安排①新大纲将原有的四个阶段改成三个阶段②培训学时有了变化③安全文明驾驶单独列出④更加注重实际驾驶能力的培养⑤按学时收费第一阶段:了解机动车基本知识,掌握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及道路交通信号的规定第二阶段:掌握基础的驾驶操作要领,具备对车辆控制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场地和场内道路驾驶的基本方法,具备合理使用车辆操纵机件、正确控制车辆运动空间位置的能力,能够准确地控制车辆的行驶位置、速度和路线第三阶段:掌握安全文明驾驶知识,具备对车辆综合控制能力;了解行人、非机动车的动态特点及险情的预测和分析方法;熟练掌握一般道路和夜间驾驶方法,能够根据不同的道路交通状况安全驾驶;形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有效处置随机交通状况、无意识合理操纵车辆的能力。
考试顺序按照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依次进行,前一科目考试合格后可以参加下一科目,前一科目不合格,继续该科目考试A1B1 A2 B2 A3 C1C2C5 C3 DEFC482 88 118 120 78 56 483.教学日志的作用和分类:①教学日志的作用教学日志是加强教学过程管理,规范教学行为,确保《教学大纲》落实到位的主要手段和载体。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教学项目: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教学目标:了解教学大纲目的、意义,教学日志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分阶段教学内容,教学日志的填写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大纲培训学时规定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手段:计算机,演示教学场所:理论教室一、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1、目的:加强机动车驾驶员素质教育工作、规范驾驶培训机构教学行为、提高培训质量2、意义:机动车驾驶培训工作,以“安全第一、珍爱生命”为准则,注重培养驾驶员树立安全意识,规范驾驶和文明行车;以“普及安全知识,提高驾驶员素质”为目标。
注重培训内容和实效,以科技创新为动力,节约资源,提高培训效率,以案例和情景教学为手段。
提高培训效果,着力推进机动车驾驶员素质教育。
3、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分类:⑴普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⑵道路客货运输驾驶从业资格教学大纲⑶教学日志4、普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普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按车型分七大类,十二个车型特点:教学大纲按计时制要求和培训阶段性特点,分阶段教学,分阶段把关,注重理论教学,以理论指导实际操作,实施目标化教学。
按计时制培训:理论时间每天不得超过6个学时,实际操作培训时间每天不得超过4个学时每个学时按时间60分钟计算学时安排:C1、C2总学时:86个学时B2总学时:96个学时A1、B1总学时:96个学时、A2总学时:90个学时D、E、F总学时:53个学时道路客货运输:42个学时教学日志:教学日志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培训车型和学时,培训机构名称,学员姓名,要求,记录,核实,特殊标注教学时教学日志由教练员填写每次教学完成后,必须经学员本人签字确认教学日志存入学员的毕业档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机动车成为现代交通的主要工具之一。
然而,机动车的增加也带来了交通安全问题。
为了规范和提高驾驶员的驾驶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了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
二、培训目的1. 培养学员具备安全驾驶的意识和责任感,以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2. 提高学员的驾驶技能,保证道路通行安全和畅通。
3. 培养学员具备遵守交通规则和法律法规的能力,提高道路交通秩序。
三、培训内容1. 驾驶员基本知识包括道路交通法规、车辆结构和性能、基本机动车维修知识等。
2. 驾驶技能培训包括控制车辆、变换车速、超车、转弯、倒车等各项驾驶技能训练。
3. 驾驶安全知识包括夜间、恶劣天气、特殊路况下的驾驶技能、应急处理等。
4. 驾驶心理素质培训包括对紧急情况的应对能力、长途驾驶疲劳预防等。
四、培训方法1. 理论教学通过课堂教学、讲解、讨论等方式,使学员掌握驾驶理论知识。
2. 实务教学通过模拟驾驶、动手操作、实际驾驶等方式,培养学员的实际驾驶技能。
3. 安全教育通过案例分析、交通安全视瓶、实地考察等方式,增强学员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五、培训要求1. 学员必须达到一定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标准,如视力、听力、反应能力等。
2. 学员必须严格遵守培训纪律,听从教练指挥,服从培训安排。
3. 学员必须全程参与培训讲座、课堂教学和模拟操作,确保培训质量。
4. 学员须通过相关考核,包括理论考试和实际驾驶考试,达到合格标准方可毕业。
六、教材和设施1. 教材培训教材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经过专业审核,确保内容科学、合理。
2. 设施培训场地和设备必须符合国家交通管理部门规定标准,确保学员安全。
七、培训质量评估1. 每期培训组织专门评估组,对培训内容、方法和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改进。
2. 学员毕业后,交通管理部门进行驾驶员资格考试,考核通过方可颁发驾驶证。
八、结语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的制定和执行,旨在提高驾驶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保障道路交通的安全和畅通。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本大纲旨在规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培训质量,确保驾驶员的安全驾驶技能。
二、教学内容1.交通安全法规:学习交通法规,了解机动车驾驶相关法规和规定。
2.驾驶理论知识:学习机动车原理、操作方法、交通标志和标线等知识。
3.驾驶技能训练:学习场地驾驶、道路驾驶等技能,包括起步、加速、刹车、转向、并线等操作。
4.应急情况处理:学习应对突发情况的措施和处理方法,如紧急制动、避让等。
5.车辆维护知识:学习车辆维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更换轮胎、检查油水等。
三、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采用讲解、图示、影像等多种方式,生动形象地讲解理论知识。
2.实践教学:让学生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不断熟悉驾驶技能。
3.模拟训练:利用模拟器进行训练,让学生在安全环境下体验真实驾驶感觉。
4.道路训练:在符合规定的场地内进行实际道路驾驶训练,提高驾驶技能。
四、教学评估1.理论考试:进行书面理论考试,评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技能考核:进行实际操作考核,评估学生的驾驶技能水平。
3.教练评估:教练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人表现进行评估。
五、教学安排1.理论教学:占总课时的30%,分阶段进行讲解和复习。
2.实践教学:占总课时的50%,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进度。
3.模拟训练:占总课时的20%,在模拟器上进行训练,提高驾驶技能。
4.道路训练:占总课时的20%,在符合规定的场地内进行实际道路驾驶训练。
六、教学资源1.教学场地:提供符合规定的驾驶训练场地和模拟训练场地。
2.教学车辆:提供符合规定的机动车,并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
3.教练人员:聘请有经验的教练员,负责教学和训练工作。
七、教学管理1.学生管理:建立健全的学生管理制度,确保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安全。
2.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3.教学质量:定期进行教学评估和检查,提高教学质量。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长岭县东鹏职业培训学校
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大纲
为了加强机动车驾驶培训管理工作,规范驾驶培训教学行为,提高驾驶培训质量,制定本大纲。
一、制定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大纲,主要包括: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大纲和驾驶培训教学日志。
二、学时安排
1.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的学时安排见下表:
学时安排表
备注:每学时为60分钟。
其中,有效教学时间不得低于45分钟。
2.本大纲的学时为各车型基本学时要求。
3.增加考试内容和项目的,须相应增加学时。
4.每个学员课堂学习时间每天不得超过4学时,实际操作学习时间每天不得超过4学时。
三、教学要求
1.本大纲分为“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基础和场地驾驶”、“道路驾驶”和“安全文明驾驶常识”四部分内容。
每部分内容培训结束后,应对学员的学习进行考核。
“基础和场地驾驶”、“道路驾驶”两部分考核不合格的,由考核员提出增加复训的内容和学时建议。
鼓励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以下简称驾培机构)聘用二级及以上教练员担任考核员。
2.“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和“安全文明驾驶常识”教学可采取多媒体教学、远程网络教学、交通安全体验等多种方式,倡导课堂教学与远程网络教学相结合。
课堂教学不得低于6学时,其中,“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不得低于4学时,“安全文明驾驶常识”不得低于2学时。
3.“基础和场地驾驶”中“操纵装置的规范操作”和“起步前车辆检查与调整”教学内容,应采用驾驶模拟设备教学;“道路驾驶”中“恶劣条件下的驾驶”、“山区道路驾驶”、“高速公路驾驶”等内容,可采用驾驶模拟设备教学。
模拟教学学时为4学时。
4.“安全文明驾驶常识”教学应与“道路驾驶”教学交叉融合;“基础和场地驾驶”与“道路驾驶”可交叉训练。
四、其他
1.驾培机构应根据本大纲制定教学计划,倡导根据学员特点进行差异化教学。
2.轮式自行机械车(M)、无轨电车(N)、有轨电车(P)三种准驾车型的培训教学大纲,由各省根据需要和地方特点自行制定,并报交通运输部备案。
3.各省应当根据实际对各准驾车型培训里程做出相关要求,但最低不得少于300公里。
4.大型客货车驾驶员职业教育,参考本大纲,按有关规定另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五、培训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
第二部分基础和场地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