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3
【名人故事】杨澜的傻劲杨澜是中国著名的新闻主持人、制片人和作家,她在新闻界的贡献不言而喻,但她的娱乐圈经历也颇具传奇色彩。
杨澜在娱乐圈中一度饱受争议,被认为是一个充满“傻劲”的人。
正是这种“傻劲”让她成功地走出了自己的独特道路。
杨澜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是一名音乐教师,母亲是一名文化工作者。
从小,杨澜对绘画和表演有着浓厚的兴趣,她梦想着成为一名艺术家。
在当时的中国,艺术家的道路并不被社会所认可,家人也不能理解她的选择。
杨澜只能遵循父母的意愿,报考了北京大学。
在北京大学期间,杨澜依然没有忘记自己对艺术的热爱,她加入了北京大学话剧社,并开始在校园剧场中表演。
这段经历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决心走上艺术的道路。
毕业后,杨澜决定放弃安稳的工作,投身娱乐圈。
娱乐圈对杨澜来说,不是一个容易的地方。
在那个年代,女性在娱乐圈中很难立足,更别提一个没有背景的普通大学生。
杨澜并没有气馁,她决心用自己的努力去争取机会。
最初,杨澜进入了电视台,成为一名实习记者。
她在工作中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华和热情,很快就得到了上级的认可。
正当她以为自己的娱乐圈之路将一帆风顺时,意外发生了。
杨澜因为一次小小的疏忽,错过了一档重要的节目录制时间。
这个错误让她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她被撤销了录制节目的机会,并被剥夺了一部分的工作机会。
对于别人来说,这可能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但对于杨澜来说,这只是她的一次教训。
在很多人看来,杨澜的这种“傻劲”是不可理解的。
她明明已经有一个安定的工作,为什么还要放弃一切去追求一个被认为几乎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呢?正是这种“傻劲”,让杨澜变得与众不同。
杨澜并没有因为失败而退缩,她继续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她参加了各种培训班和讲座,并坚持练习主持。
她也积极参与各种节目的策划和制作。
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尝试,杨澜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杨澜以她独特的个人魅力和专业能力,成功地成为了中国最受欢迎的主持人之一。
她主持的《杨澜访谈录》节目已经播出了多年,并且一直备受观众的喜爱。
杨澜,女人拥有幽默的半边天杨澜,资深传媒人士,阳光媒体投资集团创始人,现任阳光文化基金会董事局主席。
1990年,杨澜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获得英美语言文学学士学位。
从1990年至1994年,杨澜担任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节目主持人,于1994年获中国第一届主持人“金话筒奖”。
之后,杨澜就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及公共事务学院,并获国际事务硕士学位。
杨澜是一个快乐的人,口才一级棒,她在节目中妙语连珠,透着浓浓的文化气息,却又不失幽默,令观众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开怀大笑,生活中的她也是一个快乐而幽默的魅力女人。
那就让我们比一比看一看,杨澜台上台下的快乐与幽默吧。
杨澜VS朱军杨澜作客艺术人生,朱军上得台来,但许久没见杨澜出现。
可姗姗来迟的杨澜居然带了两盒面巾纸,一落坐就赶紧把面巾纸递给朱军一盒,大家都莫名其妙之际,杨澜微笑着说:“都说朱军是有名的&lsquo:催泪弹&rsquo:我带了两盒面巾纸,一盒给你一盒给我,因为一般《艺术人生》都容易感动。
”逗得在场的观众,大笑。
朱军拿着面巾纸也笑:“你自己留着就行了,我用不着这个。
”就把纸巾推给了杨澜。
杨澜别有用心地瞅朱军一眼,笑道:“还指不定谁用得上谁用不上呢!”说完便微笑着朝台下问:“大家说是不是啊?”台下观众大叫:“是!”杨澜看朱军:“怎么样?台下都说是了,你就别客气了,收下它吧。
”顺手把纸巾推给了朱军。
没家教VS没“家教”杨澜在节目中是个快乐而幽默的人,其实在生活中,她的幽默事也是常常出现。
有一天,杨澜和朋友天南海北的聊天,朋友们都夸自己的孩子聪明,有的说“我的孩子钢琴弹得一级棒”,有的说“我的孩子舞蹈总是最优美”。
只有杨澜不说话。
最后呢,朋友们实在没有可说的了,就一起问杨澜:“您的孩子最近怎么样啊?”杨澜笑着说:“昨天去学校开家长会,老师说我们孩子没家教,尴尬死了!”“哦,不会吧。
真这么说?”朋友们大眼瞪小眼,觉得很奇怪。
这样的事情平民家庭有可能发生。
简介杨澜
1968.3.30 出生
在中国·北京
1980-1986 就读
于北京理工大附中
1986-1990 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
1990-1994 期间一直担任中国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节目主持人
1994-1996就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获得国际事务学硕士学位
杨澜经典语录——与思想交朋友
一:养成看书的习惯
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谈吐与修养是最
能征服别人的。
喜欢看书的女孩,她一定是沉
静且有着很好的心态,一定是出口成章且优雅
知性的女人。
二:拥有品位
品味是一个人去观察事物时的态度,同样
的东西,不同的人眼光下会出现着不同的版
本。
在某些程度上,一个人的品味与她的气质
是相辅相成,品位的高低取决于一个女孩在日
常生活里对新事物的发现。
三:要试着发现生活里的美
不要总提醒着自己遇到的不幸,要知道在
这个世界上有着很多人比你还不幸,只要能够
抬头看到阳光就是幸运的,一个人把自己标榜
成什么样,她就只能生活在自己给自己设下的
心牢里,只有积极向上的情操才会让生活变得
美好,相信明天一定比今天会好,只要你努力
了,社会一定是公平的,不要报怨生活,否则
只能证明你自己没有真正的去努力。
2006级计算机(2)班团支部
第六期
2008年6月6日。
背景介绍:杨澜,系资深传媒人士,阳光媒体投资集团创始人,现任阳光文化基金会董事局主席。
1990年,杨澜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获得英美语言文学学士学位。
从1990年至1994年,杨澜担任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节目主持人,于1994年获中国第一届主持人“金话筒奖”。
之后,杨澜就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及公共事务学院,并获国际事务硕士学位。
1998年至1999年,杨澜女士加盟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开创名人访谈类节目《杨澜工作室》,并担任制片人和主持人。
2000年,杨澜女士创办了大中华区第一个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卫星频道―阳光卫视。
2001年,杨澜女士应邀出任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形象大使;同年7月,在莫斯科国际奥委会会议上代表北京作申奥的文化主题陈述。
自2003年3月起,杨澜女士成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005年,杨澜女士开始主持针对中国都市女性观众的大型谈话节目《天下女人》。
第一章奋斗历程1986年至1990年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
1990年,杨澜成为中国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节目女主持人。
1994年,杨澜获得中国首届主持人“金话筒奖”。
1996年5月,以全优的成绩获得硕士学位1996年夏,杨澜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曾数次获得普利策奖的制片人莫利斯·莫米德共同制作导演了《2000年那一班》两小时纪录片,在哥伦比亚电视网晚7点黄金档向全美播出,创下了亚洲主持人进入美国主流媒体的先河,获评论界好评。
1997年4月,她应联合国副秘书长之邀,作为东亚惟一代表,出席了联合国世界媒体圆桌会议,当年11月又应邀出席联合国“1997世界电视论坛”。
1997年1月,杨澜散文集《凭海临风》出版,销量超过50万册。
1997年7月,杨澜被选为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校董,成为这所美国常春藤名校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董事。
1997年7月,杨澜加盟凤凰卫视中文台,并于1998年1月推出访谈节目《杨澜工作室》。
1.关于杨澜的英语文章翻译杨澜,1968年生于北京,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是中国五十位最成功的女企业家和最富有的白手起家的女士之一。
1990年,杨澜在北京外语学院赢得了担任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节目主持人的资格,当时她年仅21岁。
在《正大综艺》的一年里,她主持的黄金时间周六的名人问答和脱口秀,是中国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达到220百万人次。
虽然她取得如此好的成就,但是杨澜在四年之后仍然选择离开这个脱口秀节目去了纽约,在纽约她用了两年时间获取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国际与公众学院硕士学位。
为满意回答。
2.求一篇关于杨澜ted演讲的观后感,英文文章,是观后感,英语写的哈啧啧,这年头连杨澜都批不得了吗?!╮(╯▽╰)╭1.英语口语水平和演讲水平不能划等号,这演讲题目太大内容太空,结构松散是不争的事实。
TED上多的是带较重口音的演讲人,内容比这好的大有人在,更何况,从这场来看,杨澜的英语,至少是口语没多好。
2.我不需要会做菜才能评价一道菜的好坏,也不需要会制冷才能说一台冰箱烂,所以我不需要超越杨澜才能评价她的一篇演讲。
请把基本的逻辑关系搞清楚。
+++++++++++++1 不是批评不得,你一句|这演讲大,空,结构松散| 就是很有理有据了么?我只听了一遍,但我觉得她说的很好,她开场用中国苏三大妈的那个例子算有趣吧?然后说到她自己当年毕业应聘的迷茫,然后讲到现在的中国孩子有什么想法,他们的现状,他们的困难,最后是中国的希望,这结构还松散?告诉我,怎样不叫松散!她用了十几分钟时间,把中国的一些热点都说到位了,很hold住好不好!2 你说不会做菜就不能评价好坏,不是的!而是你在批评之后要提出中肯的意见,你不能只说,不好吃!你可以说太咸了或者太淡了或者太油了,你得有理由。
如果这是说不好吃,你就是没有资格评论,因为你不是专业的,所谓术业有专攻,批评别人的时候,要看看自己有没有资本。
人云亦云有意思么?你上面说,杨澜的口语没多好,你知道什么叫口语好么?杨澜侃侃而谈,用词都很到位,说的浅显易懂,口音非常纯正,这已经很好了。
杨澜的成功背后杨澜的简介生日:1968年生于北京毕业学校:北京外国语大学1990年:担任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主持人1994年:获得中国首届主持人金话筒奖1997年7月:加盟凤凰卫视中文台1998年1月:推出访谈节目《杨澜工作室》目前担任阳光文化影视公司董事局主席每个人都会在生活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当年杨澜找到的第一个位置就是《正大综艺》的舞台,杨澜的清纯形象开始成为一种全新的电视主持风格,掀起了一场属于杨澜的电视主持风暴。
1994年,从事电视主持仅4年的杨澜,就获得了中国首届主持人金话筒奖。
这是中国电视主持人的最高荣誉,在很多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的心目中,杨澜不仅仅是当时最杰出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也是当时中国最杰出的女性之一。
杨澜在《正大综艺》的电视主持生涯正式开始了,搭档是著名相声演员姜昆。
所以杨澜在跟姜昆搭档的时候,就有了说相声的感觉。
姜昆是个大名人,来正大主持节目首先就能保证节目的可看性。
看过姜昆说相声的人都知道,这个人一开口就是包袱。
姜昆的语言风格始终离不开相声的定位,所以姜昆的主持诙谐幽默,包袱很多,时不时地抖搂出来一个,让现场的人都能笑出声来。
而杨澜却以机敏、内秀、清晰、纯情为住。
这样一来,两个人就形成了说相声不相声,说主持不主持的另一种风格。
要在主持的时候适当的变化一下语言的比重,就能达到左右逢源的电视主持艺术效果。
这是当时《正大综艺》风靡全国的原因之一。
姜昆对杨澜的评价是:杨澜有主持天分,干电视这行干对了。
一般做节目的时候,都是杨澜开始说一个话题,然后姜昆在后面补充,两个人一交一替把节目贯穿在一起。
但有时候杨澜也会因为经验不足,出现一些小差错。
比如,姜昆使用相声的语气和逻辑,在相声的角色里是逗哏,逗哏就需要有人来捧哏,而杨澜是一种正统的主持,根本不知道相声里捧哏和逗哏的语气差别。
有时候杨澜一口气就把自己需要说的话来个竹筒倒豆子,自己先痛快了再说,一回头,才发现只顾自己抒情了,却没有考虑到自己应该给姜昆打个铺垫。
杨澜导读:本文是关于杨澜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杨澜简介:杨澜,女,生于北京。
中国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及企业家。
从1990年起曾与赵忠祥一同主持中国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节目并为大家熟知。
现主持多档谈话节目,如采访类节目《杨澜访谈录》及女性类节目《天下女人》。
曾被评选为“亚洲二十位社会与文化领袖”、“能推动中国前进、重塑中国形象的十二位代表人物”、“《中国妇女》时代人物。
现时她是阳光媒体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主席。
杨澜北大演讲:成长,你唯一的把握个人的成长需要寻找三个坐标在我来之前,曾委托院方向同学们征集问题。
我注意到大家都希望我来谈谈“如何成功?”这个问题。
说实在的,这个题目,让我感觉很惶恐。
首先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对于什么是成功,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我不敢肯定自己是不是成功。
因为一个人的成功与否更多的是你周围的人对你的评价和判断。
正如古人所说: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
的确,毁誉就不是自己能说了算的。
再者我认为所谓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遇,外界的环境等等的影响,很难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一种简单的复制。
甚至可以说,成功是难以把握的。
成功是一种结果,而今天,我更想谈一谈这个过程,也就是成长。
对于我来说,我有一个很深的体会就是:人生在世,你唯一能够有把握的也就是成长。
因此,我把“成长:你唯一的把握”作为今天与大家交流的题目。
什么是个人的成长?我觉得我做了母亲以后,我对成长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
有一次,我女儿幼儿园的老师给孩子们出了一道题:“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颜色……。
”让孩子们自己来回答。
有的小朋友说:“如果只有一种颜色,就不可能有彩虹了。
”有的小朋友说:“我最喜欢粉红色,如果只有一种颜色,我希望是粉红色。
”……。
我注意到我女儿的回答,她对老师说:“如果只有一种颜色,那么连白天和黑夜都没有。
”所以,我觉得一个孩子的成长,就是他对外部世界的不断探索和认知的过程。
那么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讲,什么是一个人的成长?以前的儒家思想要求人成长的轨迹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杨澜个人资料2010年01月02日星期六 17:16[杨澜档案][杨澜简介] [杨澜视频]职业:主持人生肖:猴星座:白羊座职业:主持人教育程度:北京外国语大学英美文学学士,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及公共事务学院国际事务学硕士全名:杨澜地区:中国大陆职业:主持人生日:1968-3-29体重:168 kg星座:白羊座个人简介:个人博客杨澜,北京外国语大学英美文学学士,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及公共事务学院国际事务学硕士。
1990年,杨澜在中央电视台开始主持《正大综艺》节目,受到全国观众一致喜爱。
1994年,获得中国首届主持人“金话筒奖”。
1996年,与上海东方电视台联合制作的《杨澜视线》节目成功发行全国。
1997年,被选为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及公共事务学院院长顾问委员会成员。
1997年7月至1999年,在香港凤凰卫视制作并主持访谈节目《杨澜工作室》。
2000年,担任阳光文化媒体集团董事局主席,开创“阳光卫视”。
2001年,杨澜出任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形象大使;同年7月,在莫斯科国际奥委会会议上代表北京作申奥的文化主题陈述;同年推出世界名人专访节目《杨澜访谈录》;同年获得海内外十位有影响力的“《中国妇女》时代人物”之一。
2002年度“中国企业女性风云人物”之一。
2003年3月,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现担任阳光媒体投资有限公司主席。
1968年:生于北京1990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文系1990年:成为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节目主持人1994年:荣获全国主持人金话筒奖1998年:回国与上海东方电视台联合制作《杨澜视线》1999年:任香港凤凰卫视主持人2000年:收购香港良记,出任阳光文化网络电视控股有限公司主席2001年:任申奥形象大使,并在同年重新推出《杨澜工作室》爱好:家庭背静:高级知识分子家庭气质:暂以善良女子计算学历:国际名校硕士。
杨澜个人经历幸福的童年1968年,杨澜出生在北京的一所医院里。
小杨澜刚出生时,爸爸正在阿尔巴尼亚作外援专家,直到杨澜4岁时,他才有机会回国,看到这个天真可爱的独生女。
出生后不久,杨澜就被妈妈送到上海的外婆家寄养。
外婆住在上海城隍庙附近的侯家路,那是一条窄窄的小巷,住在里面的人,每天都早早地起来,说着一种杨澜很难听懂的方言。
在外婆身边,杨澜一天天地长大。
她爱外婆,也喜欢那条窄窄的小巷,可是,她很想妈妈,常常感到孤独。
10岁时,杨澜被接回北京,回到她日夜思念的爸爸妈妈身边。
刚回北京时,天正在下雪。
见到雪,杨澜太高兴了,白茫茫的雪,就像被子一样。
很快,她就有了新伙伴,常常同他们一起去打雪仗、堆雪人、捉鸟、爬树,自由自在地玩耍,生活非常快乐。
在学校里,生活也是快乐的。
每天清早,杨澜都穿起白衬衣,还有心爱的蓝裙子,晃着两个粗短的小辫,快乐地走在通往学校的小路上。
路上的景致,总是那样美。
太阳露出灿烂笑脸,花儿在路旁散发出缕缕清香,鸟儿在枝头轻唱……越走,杨澜心里越快乐,甚至希望这段路能变得再长一些。
小学三年级时,杨澜开始与同学们一起学习英语。
杨澜很喜欢学英语,她的发音是班上最标准的。
除了英语,杨澜也喜欢文艺活动,每当学校组织演出,她总是起着骨干的作用,大方地站到台上,用中英文表演《我爱北京天安门》,或者用英文来唱“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
听着台下爆发出的阵阵掌声,杨澜心里特别激动。
她想,学习好,固然令自己快乐,能把英文歌唱好,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从此,她更喜欢英语了。
在小学四年级的暑期,学校举行夏令营,来到了有花有草、有庄稼有农舍的郊区,准备在一所平房里住上一个星期。
第一次走出家门,和同学们睡在一起,杨澜非常兴奋。
当夜色渐渐沉下来时,天空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四周一片寂静。
突然,杨澜听见了一种神秘的怪叫声,是猫头鹰还是狐狸呢?不好,有个黑影渐渐走近了,走近了……“啊——”杨澜的尖叫声,让同学们也开始感到害怕,吓的浑身发抖。
杨澜的成功经历杨澜,1968年生于北京。
1986年至1990年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
国内著名资深电视节目主持人。
曾在国内具有强大影响力的电视台担任电视栏目主持,以极具亲和力的主持风格倍受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
曾主持《正大综艺》、《杨澜访谈录》等电视栏目;曾被评选为“亚洲二十位社会与文化领袖”、“能推动中国前进、重塑中国形象的十二位代表人物”、“<中国妇女>时代人物”。
20年前,杨澜从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
当时国家刚开始不包分配,她跑了多家单位也没找到很满意的工作,于是找父亲“撒气”。
“你为什么不能给你那些学生打个电话,找点关系?”杨澜说,当时父亲连续问了她三个问题:你是不是大学毕业了?你是不是接受到很好的教育了?你是不是成年了?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父亲语重心长地说了一句:“父母责任已尽到了,剩下的靠你自己。
”外国语大学才女转行干电视1986年杨澜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
女大18变,杨澜变成了气质美女。
找到一家单位上班后,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来了——央视要在女大学生中招聘《正大综艺》主持人,杨澜也去应聘。
“我其实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去的。
”她说,在面试时,她还反问了面试官一个问题:“为什么女主持人都要青春貌美的?”弄得在场其他的应聘者都瞪大眼睛望着她。
杨澜的第一个主持搭档姜昆杨澜最早的搭档是姜昆,姜昆对杨澜的评价是:“杨澜有主持天分,干电视这行干对了。
”那时候,都是杨澜开始说一个话题,然后姜昆在后面补充,两个人一交一替的用语言把节目贯穿在一起。
姜昆的主持当然以幽默为主,而杨澜的主持却以机敏、内秀、清晰、纯情为主。
这种相声演员和主持人搭档的组合迅速风靡全国的。
赵忠祥杨澜开创老少配主持风格但杨澜在中央电视台最成功的主持搭档应该说还是赵忠祥。
在此之前,中国还没有一个年轻女主持和一个上了岁数的男主持搭档主持的经历。
杨澜和赵忠祥开创了这样的先河。
杨澜的女学生气质和赵忠祥渊博的学者气质相得益彰。
是中国主持人至今为止最成功的男女搭档之一。
杨澜简介
国内著名资深电视节目主持人。
曾在国内具有强大影响力的电视台担任电视栏目主持,以极具亲和力的主持风格倍受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
曾主持《正大综艺》、《杨澜访谈录》等电视栏目;曾被评选为“亚洲二十位社会与文化领袖”、“能推动中国前进、重塑中国形象的十二位代表人物”、“《中国妇女》时代人物。
2011年6月,“出版人马志明”发质疑其涉嫌“私吞”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希望工程项目,杨澜身陷“私吞捐款门”,25日,质疑者公开致歉。
生命中的三件事
经历了以上人生的不断变换,如果问杨澜什么改变了她的命运?她脱口而出的是,知识改变命运。
然后她说,具体有三件事情对她最有影响。
第一件事是她感谢父母,因为他们给了她长期温暖有爱的家庭。
“我是他们的独生女儿。
在一个很有教养的环境中长大。
当时大陆都很穷,但我生活在这个有亲情有乐趣的家庭,培养了我的自信心,这是很根本的,我不会有什么心理缺憾。
” 第二件事是她进入中央电视台,有1000个人去考试,但她考赢了,这次考试不但改变了她的命运,也改变了她对生活的设计。
原来她的理想是去一个国外的公司做金融贸易,就像她现在很多同学都在做的事一样。
但她进入央视才发现传媒才是她最喜欢做的事。
第三件事是她去美国读书。
“其实那时候我是没钱去美国读书的,虽然我在中央电视台做了两年,自己也可以赚一些钱,出场费也很高了,但毕竟还是不够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书。
很感谢正大集团的总裁谢国民,他是泰国著名的华裔资本家,当时我做正大综艺的主持,跟他有认识。
”
个人评价“我不是中国的华莱士”
永嘉路387号(阳光卫视上海总部)一楼,杨澜坦言,阳光卫视成立2年来,自己获得的人生阅历,远远超过了过去10年的总和。
“做阳光以来,经济管理、公司运作等各个方面给我很大的压力。
”
杨澜展现给公众的,是一个多角度的形象。
虽然外界有“杨澜是阳光文化形象大使而不是掌门人”的说法,杨澜说:她现在一半时间做主持,一半时间做管理。
做访谈节目至今,杨澜已经采访了200多个政界、经济界或文化界的名人。
“他们都给我很大的启发。
有的是人生故事有意思,有的是思想深刻——采访对于我来说,就像是…采气‟:从每个人身上,我都可以采到…气‟。
”
杨澜坚持认为,自己从《正大综艺》的“出走”,不是什么大不了的转型。
“90年代初中国还不是特别开放,《正大综艺》实际上是给国人介绍国外风土人情和知识的节目,严格说来是一个益智类的节目。
”从益智类的节目到深度访谈,杨澜认为自己
的所作所为始终以文化为导向:“从家世背景到个人爱好,我的兴趣一直在文化方面,所以真的不存在什么大的跨越。
”
杨澜承认《杨澜视线》是一个不成功但很重要的转型:“《杨澜视线》严格说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介绍美国百老汇和电影的幕后制作,当时忽略了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虽然介绍了一些美国电影的幕后特技,但中国观众根本看不到这些电影,同明星和幕后制作的情感联系不是很紧,自然也就不关心。
”但后期的《杨澜视线》,就明显地具有了更后来的《杨澜访谈录》的影子,节目的主题转到了社会、经济方面,风格也与《杨澜访谈录》如出一辙。
杨澜曾经两访基辛格。
“今年初我又访问了基辛格,想起自己1996年的采访,真是太小儿科了,问的问题都是八杆子打不着的,无一例外地在结尾希望人家对中国观众说几句话,你在外交事业中感到最骄傲的是什么等等:都是对任何人都可以问的问题。
”6年以后的杨澜,同样是访问基辛格,问的是“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中东战争)后,你也在中东有外交穿梭……”(因为访问时正值鲍威尔的中东之行),这样的问题具体、有针对性。
这和“采访前做足了功课”有很大关系。
采访前,杨澜阅读的是基辛格的主要外交著作等材料;采访后,基辛格对杨澜的采访是“AMAZING”(令人惊奇)。
《杨澜访谈录》的制片人郝亚兰说:“这个节目,实际上是对杨澜和被采访对象智慧的双重倚重,是杨澜和被采访对象智慧的碰撞交融。
”杨澜认为,自己是一个“认真而有韧性的人”;这一点,得到了同事们的一致认同。
郝亚兰说:“坦白地讲,杨澜是这个制作组里最勤奋的人。
”事实上,杨澜不仅仅作为主持人出现在节目中,她对节目制作的参与是全方位的。
“有时甚至是否需要一个反光板她都会提出建议;作为一个职业的主持人,她对节目的品质有很高的敏感度。
”
我的风格是“绵里藏针”
曾经有评论说,杨澜是中国的华莱士。
但事实上,杨澜并不喜欢华莱士的主持风格:“他(有时)问问题显得有些生硬。
”
杨澜认为自己向来的重点不在风格,而在内涵:“风格是你在具备一定内涵后才体现出来的东西。
”
《杨澜访谈录》目前走的路线,是“温和的深刻型”。
提及当初节目制作组在风格取舍上的抉择,杨澜说:“到底是开着轰炸机把这块地都炸平,还是钻井取油?后来我们认为,深刻的问题也可以用一种温和的形式提出来。
对节目风格的取舍和杨澜的性格息息相关。
“平时就不是一个凶巴巴的人嘛!”杨澜对自己的定位在她的每一次采访中都表现无遗。
《杨澜访谈录》采访龙永图时,杨澜问及中国加入WTO最后阶段协议时朱总理的两个让步,龙回答:“具体的就不要说了”,杨当即表示“没关系”。
但杨澜并不认为自己不尖锐。
“采访吴基传的时候,我问了一个问题:“中国的电信改革,是改革拉着你走,还是你拉着改革走?吴基传最先回避了这个问题,我后来又把他拉了回来,问他…那刚才那个问题呢?‟”
杨澜形容自己的主持风格:“绵里藏针”。
“观众要看的是内容,而不是两个人吵架。
”
《杨澜访谈录》没有噱头,没有八卦;一律的开头和结尾,一样的穿插和解说。
杨澜认为,这类深度访谈的节目形式应该相对稳定,没有必要像娱乐节目一样三天一小变、五天一大变。
杨澜从来不认为采访有什么特别的诀窍,除了认真:“我不是每一次都有灵感,但我每一次都很认真。
”采访前做一大堆的研究,目的只有一个:“我必须了解我在说什么。
”而一次成功的采访,最重要的是要让被采访者知道,你明白了他在说什么,而不是把一个问题扔给他,得到答案后又接着问采访提纲上的另一个问题。
“毕竟,我不是采访的主角,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他们。
”
二十岁女孩很美丽
二十岁,是一个如花的年龄。
二十岁女孩的美丽显而易见,如果再有一些优秀的品质会让美丽锦上添花。
1.拥有自然真诚的教养
中国刚刚富裕起来的一代人对所谓“贵族”和“格调”的认识还多么肤浅。
我见过不少拿腔拿调,只会用名牌包装自己的人,也见到他们送到外国念书,希望沾点贵族气的孩子,骄傲无礼让人头痛。
也许我们忘了最高贵的格调是自然真诚,无论是百姓还是皇家,无论在外国还是中国。
2.初生牛犊的闯劲与勇气
初出茅庐,二十岁的女孩要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
那怕犯很多的错误都没有关系,我总是说,年轻最大的资本就是犯的起错误。
所以要勇敢的去追求自己热爱的事业。
因为你不去追求,你怎么知道你是不是能够做的到呢!
勇气对于二十岁的女孩来说是最可嘉的品质之一,哪怕稍微有一点点狂妄,都是非常可爱的。
因为它充满了对一个世界去探索的好奇。
作一些将来可以回忆的年少轻狂之事,有过一次暗恋、拍一套写真集、在发型和化妆上多做新尝试……这都是二十岁的丰富之处。
3.梦想
梦想是成长的动力,二十岁的女孩要有做一番事业、获得基本的社会承认的强烈愿望。
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期待。
4.决定自己到底要成为怎样的人
这世上到底由什么来决定我们是谁?我认为大概有三类事:一、完成的事——世人以此来估量我们的成就与价值;二、不做的事——后人以此来评价我们的操守与底线;三、想做却没有做成的事——这常常是只有自己最了解、最在乎的事,是一个更真实的自我的认定。
二十岁的自己,可以开始学习定义自己是谁?并培养相关的技能和气质。
5.养足未来的资本
多读几本好书、多交几个好朋友、甚至养成几个好习惯。
二十岁是投资和储蓄的时候,要养足未来的资本。
魅力的三十,不会从天而降,如果之前的29年不够努力,那么过了30岁也不会有奇迹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