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骨折
- 格式:ppt
- 大小:8.79 MB
- 文档页数:53
桡骨远端骨折(Colles骨折)【病因】本病多由于间接外力引起,摔倒时,肘部伸直,前臂旋前,腕部背伸,手掌着地。
应力作用于桡骨远端而发生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绝大多数是腕背伸受伤,其轴向作用力大部分经中央柱和外侧柱,经舟状骨、月骨传导至桡骨远端,由于头状骨位于舟、月骨之间,所以作用力主要集中在舟月韧带上,易造成舟月韧带损伤而发生舟月分离,桡骨远端关节面往往呈粉碎状。
由于掌屈不利于背侧结构的修复,尺偏使舟月分离加大,并使肱桡肌紧张,易造成桡侧移位,不利于改善腕关节不稳定。
【症状】发生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主要有以下的一些临床表现:手腕疼痛肿胀,尤其以掌屈活动受限。
骨折移位严重者,可出现餐叉状畸形,即腕部背侧隆起,掌侧突出。
尺骨茎突轮廓消失。
腕部增宽,手向桡侧移位。
尺骨下端突出,桡骨茎突上移达到或超过尺骨茎突水平。
桡骨远端有压痛,可触及向桡背移位的骨折端,粉碎骨折可触及骨擦音。
【饮食保健】【护理】(1)及时的门诊复查:复查时间一般以第1周每2天复查1次,1周后每周复查1次。
首先检查绷带松紧及肿胀情况,骨折固定时根据手腕及前臂肿胀情况随时调整夹板绷带和石膏夹的松紧度。
4周时摄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可解除固定,积极进行功能锻炼。
(2)防止肌腱、神经损伤:一般克雷氏骨折在固定时,多采用掌屈尺偏位固定,可使腕管内压力增加,有的易压迫正中神经,有的可因骨折端畸形愈合,加上长时间固定,可造成拇长伸肌腱断裂,在复查过程中应与予重视,一旦发现应及时手术探查治疗。
(3)早期应控制旋前移位:固定时应将患肢保持在旋后15°位或中立位。
旋前固定往往使前臂旋后功能受限,应及时纠正,放回到旋后位,否则将影响前臂的旋转功能。
(4)早期正确的功能锻炼:患者应克服因功能锻炼所致的怕疼怕肿,担心骨折脱位的顾虑。
在准确的复位及局部牢固外固定下,及早进行患肢的功能锻炼。
先进行被动活动,再进行主动活动,功能锻炼要循序渐进。
固定当日即可进行活动手指关节,握拳松拳活动,活动次数逐渐增多,同时做肩肘关节的屈伸运动。
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流程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流程1. 引言桡骨远端骨折是指桡骨在手腕关节附近发生的骨折。
这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常见于年轻人的高能量损伤和老年人的低能量损伤。
对于这种骨折,及时准确的诊疗至关重要,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功能恢复。
本文将深入探讨桡骨远端骨折的诊疗流程。
2. 临床表现桡骨远端骨折的典型症状包括手腕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以及异常的手腕外观。
受伤后可能会有明显的骨折声,有时还伴有手指的感觉异常或运动障碍。
3. 诊断在临床上,医生通常会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包括手腕关节的稳定性测试和神经功能评估。
为了进一步确认诊断,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影像学检查,如X射线、CT扫描或MRI。
这些检查可以提供详细的骨折情况和相关的组织损伤信息。
4. 分类根据骨折的类型和程度,桡骨远端骨折可以分为不同的分类。
常见的分类系统包括AO/OTA骨折分类系统和Frykman骨折分类系统。
了解骨折的具体类型和相关的骨折位移情况,有助于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5. 非手术治疗对于一些稳定的桡骨远端骨折,非手术治疗可能是一种选择。
这包括穿戴石膏或支具,以提供稳定性和保护复位过程中骨折的愈合。
在穿戴期间,患者通常需要进行定期的随访和X射线检查,以确保骨折愈合的进展。
6. 手术治疗对于一些不稳定的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
手术的目标是实现骨折的解剖复位和稳定性恢复。
常见的手术技术包括内固定术、关节镜手术和外固定术。
手术过程中,医生会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材料。
7. 康复治疗无论是非手术治疗还是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康复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康复早期主要侧重于减轻疼痛、控制肿胀,并帮助恢复手腕和手指的活动范围。
随着愈合的进行,康复重点逐渐转向增加肌肉力量和功能恢复。
康复治疗通常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患者积极参与和遵守医生的建议。
8. 回顾与总结桡骨远端骨折的诊疗流程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涉及到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骨折分类、治疗选择和康复治疗等多个方面。
桡骨远端骨折诊断标准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外伤性骨折。
它可以严重影响患者的手腕和手部的功能。
因此,准确的诊断对于治疗和预后非常重要。
下面将分步骤地介绍桡骨远端骨折的诊断标准。
1. 客观检查首先,医生需要进行客观检查。
他们应该观察患者的手腕和手部周围的皮肤,查看是否有明显的肿胀、瘀伤或红肿等现象。
他们应该观察手腕、手掌和手指的形状。
2. X射线检查如果医生怀疑患者患有桡骨远端骨折,则应进行X射线检查。
X射线是一种无痛的检查方法。
医生会向患者的手腕和手部放射X射线,在计算机屏幕上观察骨折的位置和程度。
3. 图像学评估医生还可以使用其他图像学评估技术,如磁共振成像(MRI)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
这些技术可以提供更精确和详细的图像,以便确定骨折的位置、类型和程度。
4. 骨折类型根据骨折的位置和类型,可以将桡骨远端骨折分为以下几种类型:a. Colles骨折:在手腕端发生,是最常见的桡骨远端骨折。
b. Smith骨折:也称为倒置的Colles骨折,发生在手腕端的另一侧。
c. Barton骨折:在桡骨远端的凸起面发生。
d. Chauffeur's骨折:在桡骨远端的侧面发生,通常由于车祸引起。
5. 骨折程度医生还需要确定桡骨远端骨折的程度。
骨折的程度通常分为以下几个等级:a. 未移位的骨折:骨折碎片并没有移动。
b. 部分移位的骨折:骨折碎片有所移动但未完全移位。
c. 完全移位的骨折:骨折碎片已完全移位。
d. 联合骨折:桡骨和尺骨均有骨折。
在确定了骨折的类型和程度之后,医生可以建议适当的治疗方法。
这些治疗方法可能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等。
总之,准确的桡骨远端骨折诊断标准对于治疗和预后非常重要。
通过客观的检查、X射线和其他图像学评估技术,医生可以确定骨折的位置、类型和程度,并提出相应的治疗建议。
桡骨远端骨折的定义和分型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距桡骨下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这个部位是松质骨与密质骨的交界处,属于解剖薄弱处,一旦遭受外力,很容易造成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多种类型,以下是常见的三种类型:
1. 伸直型骨折(Colles骨折):最常见,多为间接暴力致伤,如跌倒时手掌着地等。
骨折远端向背侧及桡侧移位。
儿童可为骨骺分离;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轻微外力即可造成骨折且常为粉碎骨折,骨折端因嵌压而短缩。
粉碎骨折可累及关节面或合并尺骨茎突撕脱骨折及下尺桡关节脱位。
2. 屈曲型骨折(Smith骨折):此类型较少见,可能跌倒时腕关节屈曲,手背着地引起;可能腕背部受直接暴力打击出现。
伴腕部下垂、局部肿胀、腕部活动受限等表现,骨折明显时伴关节畸形。
3. 巴尔通骨折(Barton骨折):系指桡骨远端关节面纵斜型骨折,伴有腕关节脱位者。
根据发生机制和骨折线不同,分背侧型和掌侧型。
跌倒时手掌着地可引起背侧型骨折;手背着地导致掌侧型骨折,较少见。
如果遇到桡骨远端骨折的情况,建议尽快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桡骨远端骨折1.定义桡骨远端骨折是指桡骨下端关节面2~3cm以内的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主要发生在6~10岁和60 ~75岁两个年龄段,女性多于男性。
2.诊断依据2.1病史有明确外伤史。
2.2症状体征伤后腕部疼痛并迅速肿胀,常波及手背及前臂下1/3,腕关节活动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手指做握拳动作时疼痛加重,暴力轻时,骨折嵌插而无明显移位,畸形不明显;暴力重,Colles骨折移位严重者,腕掌侧隆起,而其远侧向腕背侧突出,从侧面可见典型“餐叉样”畸形。
移位严重的Smith骨折呈“锅铲样”畸形,骨折远端向掌侧移位。
Barton骨折较少见,属于关节内骨折,伴有掌侧和背侧腕关节半脱位和脱位,骨折端有时可触及移位的骨折块。
2.3影像检查X线检查即可明确骨折的部位和移位情况,并可作为复位的依据。
常规摄腕关节的正侧位X线片可确诊。
典型的Colles骨折移位表现为以下几点:桡骨远端骨折块向背侧移位;桡骨远端骨折块向桡侧移位;骨折处向掌侧成角;桡骨缩短,骨折处背侧骨质嵌入或粉碎骨折;桡骨远端骨折块旋后;正位片示尺偏角小于200,侧位片上示掌倾角小于100。
典型的Smith骨折X线片表现是桡骨远折端连同腕骨向掌侧、近侧移位,尺骨茎突可发生骨折。
很少有嵌入骨折,掌侧骨皮质常有粉碎骨折块,骨折块旋转,桡骨缩短。
Barton骨折典型X线表现为骨折位于桡骨远端背侧缘或掌侧缘,骨折块较大时常与腕关节一起向掌侧或背侧半脱位。
X线片上常见合并有尺骨茎突骨折,骨折的尺骨茎突不同程度的分离,严重者向桡侧移位。
3.骨折分型无移位型:骨折无移位,或可为轻度嵌入骨折,腕关节轻度肿胀,无明显畸形,折端有环行压痛,纵轴挤压痛,前臂旋转功能障碍。
伸直型:远端向背侧移位,前臂下端呈“餐叉样”畸形,腕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
屈曲型:远折端向掌侧移位,可伴下尺桡关节脱位,腕关节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畸形与伸直型相反。
半脱位型:桡骨远端背侧或掌侧缘骨折,可合并腕关节半脱位,腕关节肿胀,畸形呈半脱位,腕横径增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