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交换网络
- 格式:ppt
- 大小:988.50 KB
- 文档页数:72
实训3交换式以太网在计算机网络新应用技术发展过程中,局域网技术一直是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局域网技术已经在企业、机关、学校乃至家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次实训利用多台计算机和交换机构建一个小型的交换式以太网。
【实训内容】◎局域网的特点(拓扑结构、工作模式、连接介质、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常用联网设备(交换机、路由器)◎以太网的特点以及新技术.1准备知识.1.1局域网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s)是指在较小的地理范围内,将有限的通信设备互联起来的计算机通信网络。
从功能的角度来看,局域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传输速率高局域网内计算机间数据传输速度非常快,根据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的不同,线路所提供的带宽最小也能达到10Mbps,稍快一些可达到100Mbps、1000Mbps,甚至是10Gbps,所以能支持计算机之间的高速通信,时延较低。
无论是普通的办公自动化、多媒体教学还是视频点播,都能非常轻松地实现。
2.区域范围小不同地传输介质所能够提供的传输距离是不同的。
一般,双绞线为100米,多模光纤为200~500米、单模光纤则可以达到10千米~100千米。
虽然借助于单模光纤和相应的网络设备,可以将局域网的传输访问扩大至数十千米,局域网往往不会拥有如此巨大的规模。
通常情况下,只需要使用多模光纤将各建筑物连接起来。
除非由于合并(如高等院校间的合并)或吞并(如企业间的购并)等特殊原因,将原来相隔较远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地域内的计算机连接起来而形成的网络,才会用到单模光纤。
3.误码率低相对于广域网和城域网由于局域网的传输距离较短、经过的网络连接设备少,且受到外界干扰的程度也小,所以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误码率也相对较低。
误码率通常可控制在10-8。
4.易于维护和管理局域网通常由一个单位或组织建设和拥有,易于维护和管理5.局域网的拓扑结构网络中的计算机等设备要实现互联,就需要以一定的结构方式进行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就叫做"拓扑结构"。
实验三交换式以太⽹的组建实验三交换式以太⽹的组建⼀、实验⽬的通过实训使学⽣掌握计算机局域⽹的⽹络配置与测试⽅法。
⼆、实验设备WIN2000计算机、局域⽹环境、交换机。
三、实验内容IP地址设置、⽹络测试四、实验步骤(⼀)Windows 2000/⽹络配置:IP地址配置⼀般情况下,中⽂Windows 2000会按照系统默认的⽅式设置本地连接的属性,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TCP/IP协议,步骤如下:1.当⽹卡正确安装完后,您会发现在桌⾯上出现了⼀个“⽹上邻居”图标,⽤右键单击它并选中“属性”。
2.在“⽹络和拨号连接”窗⼝中⽤右键单击“本地连接”图标,并选中“属性”。
3.选择“本地连接属性”对话框中的“Internet协议(TCP/IP)”项,并单击“属性”按钮。
4.在“Internet 协议(TCP/IP)属性”对话框中,选择“使⽤下⾯的IP地址”选项,依次输⼊⽹络中⼼提供给你的IP地址(202.***.***.***)、⼦⽹掩码(255.255.255.***)、默认⽹关(202.113.96.2);再选择“使⽤下⾯的DNS服务器地址”选项,添⼊⽹络中⼼DNS 服务器地址(202.113.96.10)。
5.按“确定”结束TCP/IP设置。
到此,您就已经完成了上⽹所需的⽹络配置。
(⼆)Windows 2000/⽹络配置:⽹络测试当进⾏完⽹络的配置后,如果⼀切正常的话,⽤户的计算机应该与校园⽹连通了,接下来就可以使⽤⼀些常见的Internet服务了。
测试⽹络连通情况时,通常使⽤ping命令。
在Windows 2000环境中,从【开始】,选【运⾏(R)】项,在【运⾏】对话框中输⼊“cmd”后单击“确定”按钮,进⼊DOS环境下。
运⾏ping命令检测⽤户计算机与⽹关(路由器)的连通情况。
1.请先检测局域⽹的⽹关,例如:某局域⽹的⽹关为202.200.48.129,则运⾏命令:ping 202.200.48.129 ,如果⽹关连通正常,则出现如下信息,如图:如果⽹关不通,则会出现如下的信息:Request timed out.Request timed out.Request timed out.Request timed out.那么,请您仔细检查您的⽹卡安装及⽹络配置是否正确。
2层 3层交换机路由器之间的区别2层交换机和3层交换机是网络中常见的设备,而路由器也是网络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
本文将介绍2层交换机、3层交换机以及路由器之间的区别。
在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它们各自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2层交换机,也被称为数据链路层交换机,主要使用MAC地址进行数据包转发。
当一个数据包到达2层交换机时,它会查找目标MAC地址,并将数据包转发到该地址所在的端口。
2层交换机在局域网内实现了快速的数据转发和广播控制。
它根据MAC地址表来学习和转发数据包,这样可以减少网络的负载,并提高转发效率。
3层交换机,也被称为网络层交换机,结合了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功能。
它具备2层交换机的数据帧转发能力,同时还能进行IP路由转发。
3层交换机通过学习和记录网络设备的IP地址,利用路由算法实现了更精确的数据包转发。
与2层交换机相比,3层交换机的转发速度更快,能够更好地适应大型网络环境。
而路由器是一种用于转发数据包的网络设备,它根据目标IP地址来进行数据包的转发。
路由器主要负责在不同网络之间进行数据的转发和交互。
它通过学习和维护路由表,根据最佳路径将数据包从源网络发送到目标网络。
路由器还具备防火墙和网络地址转换(NAT)等功能,能够提供更高级的网络管理和安全保护。
那么,2层交换机、3层交换机和路由器之间有哪些区别呢?首先,功能不同。
2层交换机主要用于在局域网内进行数据包转发,实现快速的内部通信;3层交换机既能在局域网内转发数据包,又能进行跨网络的数据转发;而路由器则主要负责在不同网络之间进行数据的转发和交互。
其次,转发原理不同。
2层交换机使用MAC地址进行数据包的转发,而3层交换机既可以使用MAC地址,也可以使用IP地址进行数据包转发;路由器则通过学习和维护路由表,利用IP地址来进行数据包的转发。
再次,转发能力不同。
2层交换机在局域网内具有较快的转发速度,能够快速实现数据包的转发和广播控制;3层交换机在大型网络环境下能够提供更高效的转发能力,具备更精确的数据包转发能力;而路由器在不同网络之间具有跨网数据包转发的能力,并能够实现更复杂的网络管理和安全功能。
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对接上⽹配置⽰例组⽹图形图1 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对接上⽹组⽹图三层交换机简介配置注意事项组⽹需求配置思路操作步骤配置⽂件举例适⽤的产品和版本三层交换机简介三层交换机是具有路由功能的交换机,由于路由属于OSI模型中第三层⽹络层的功能,所以称为三层交换机。
三层交换机既可以⼯作在⼆层也可以⼯作在三层,可以部署在接⼊层,也可以部署在汇聚层,作为⽤户的⽹关。
配置注意事项本举例中的路由器配置以AR3600 V200R007C00SPCc00为例,其他路由器的配置⽅法请参见对应的⽂档指南。
本举例中的交换机作为DHCP服务器适⽤的产品和版本请参见。
组⽹需求如所⽰,某公司拥有多个部门且位于不同⽹段,各部门均有访问Internet的需求。
现要求⽤户通过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访问外部⽹络,且要求三层交换机作为⽤户的⽹关。
配置思路采⽤如下思路进⾏配置:1. 配置交换机作为⽤户的⽹关,通过VLANIF接⼝,实现跨⽹段⽤户互访。
2. 配置交换机作为DHCP服务器,为⽤户分配IP地址。
3. 配置路由器通过NAT转换,使⽤户可以访问外部⽹络。
操作步骤1. 配置交换机# 配置连接⽤户的接⼝和对应的VLANIF接⼝。
<HUAWEI> system-view[HUAWEI] sysname Switch[Switch] vlan batch 2 3[Switch]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2[Switch-GigabitEthernet0/0/2] port link-type access//配置接⼝接⼊类型为access[Switch-GigabitEthernet0/0/2] port default vlan 2//配置接⼝加⼊VLAN 2[Switch-GigabitEthernet0/0/2] quit[Switch]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3[Switch-GigabitEthernet0/0/3] port link-type access[Switch-GigabitEthernet0/0/3] port default vlan 3[Switch-GigabitEthernet0/0/3] quit[Switch] interface vlanif 2[Switch-Vlanif2] ip address 192.168.1.1 24[Switch-Vlanif2] quit[Switch] interface vlanif 3[Switch-Vlanif3] ip address 192.168.2.1 24[Switch-Vlanif3] quit# 配置连接路由器的接⼝和对应的VLANIF接⼝。
3层交换机的数据转发原理3层交换机的数据转发原理什么是3层交换机3层交换机是一种网络设备,用于在计算机网络中转发数据包。
它可以在网络层进行数据包的转发和路由选择,实现不同子网之间的通信。
数据转发的基本原理1.数据包的封装和解封装:当源主机发送数据时,操作系统将数据分割成一系列的数据包,并为每个数据包添加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等信息。
这个过程称为封装。
在目的主机收到数据包时,操作系统会根据目的IP地址解封装数据包,还原出原始数据。
2.数据包的转发:3层交换机通过查看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决定将其转发到哪个接口。
它会维护一张转发表,记录目的IP地址与接口的对应关系。
当收到一个数据包时,它会查表找到对应的接口,并将数据包发送到该接口。
3层交换机的转发过程1.数据包的接收:3层交换机通过网络接口接收到来自源主机的数据包。
2.查找目的IP地址:3层交换机会查看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以确定是否有与之对应的接口。
3.查表转发:3层交换机会查询转发表,找到与目的IP地址对应的接口。
如果找到了对应接口的记录,则将数据包发送到该接口;如果没有找到记录,则将数据包广播到所有接口。
4.数据包的转发:3层交换机将数据包转发到对应接口,并将源和目的IP地址信息更新为交换机接口的MAC地址。
5.数据包的接收:目的主机接收到数据包,根据目的IP地址解封装数据包,还原出原始数据。
3层交换机的优势1.路由选择能力:3层交换机可以根据IP地址进行路由选择,实现不同子网之间的互联和通信。
2.提高网络性能:相较于2层交换机,3层交换机具有更高的转发速度和转发能力,可以处理更多的数据流量。
3.网络隔离:通过3层交换机的路由选择功能,可以将不同的子网隔离开来,提高网络安全性和灵活性。
小结3层交换机是一种在网络层进行数据转发的网络设备。
它通过查看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并根据转发表进行转发,实现不同子网之间的互联和通信。
3层交换机具有路由选择能力、提高网络性能和实现网络隔离的优势。
3交换专业题库通用部分一、填空题1、传统程控交换机中的交换网络主要采用电路交换方式,使用两种工作形式:(时分交换)、(空分交换)。
2、信令按照接入用途分可以分成:(用户信令)、(局间信令)。
3、程控交换机按照系统控制方式可以分为三类基本方式:(集中控制方式)、(全分散控制方式)、(分布式控制方式)。
4、本地网路由的选择顺序为:(直达路由)、(迂回路由)、(最终路由)。
5、根据CCITT的建议,国内有效号码的长度不超过(12)位,国际有效号码长度不超过(15)位。
6、No.7信令中,消息传递部分由低到高依次包括(信令数据链路)、(信令链路功能)和(信令网功能)三个功能级。
7、国内No.7信令网采用由(HSTP)、(LSTP)和(SP)组成的三级信令网。
10、常见的同步基准信号有(2048Kbit/)和(2048KHz)。
11、我国国内的信令点编码为(24)位。
12、我国交换机国内长途通信的计费方式为:原则上由发端长途局进行计费,采用详细计费记录(CAMA)方式。
13、根据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的规定,交换机采用(主从同步)方式。
14、同步网中时钟有四种工作状态:(快捕)、(跟踪)、(保持)和(自由运行)。
15、信令网是由信令点(SP)、(信令转接点STP)以及连接它们的(信令链路LINK)组成。
16、在PCM传输线上传输的码型是(HDB3码),在交换设备内采用的码型是(NRZ码)。
17、七号信令电路,国标规定了两种选线方式:(大小/小大)、(主控/非主控),优先使用(主控/非主控)方式。
18、DPC为(目的信令点编码),OPC为(源信令点编码),CIC为(电路识别码),其中CIC的最低5位表示分配给话路的实际时隙号,其余7位表示起源点和目的点的PCM系统识别码。
20、在NO.7信号中,IAM表示(初始地址信息),IAI表示(带附加信息的初始地址信息),ANC表示(应答计费),GRQ表示(一般请求信号),GSM表示(一般前向建立信号),ACM表示(地址全信息),前向拆线信号为(CLF),释放监护信号为(RLG)。
实验三交换机的配置及VLAN背景资料:一、Cisco CLI的命令模式1. 用户执行模式Switch>2. 特权执行模式Switch#3. 全局配置模式Switch(config)#4. 特定配置模式Switch(config-if/vlan/…)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Switch>enable (进入特权执行模式)Switch#configure terminal(进入全局配置模式)Switch(config)#hostname 提示符名称(配置交换机名称,例如SW)Switch(config)#enable secret ****** (配置交换机特权模式的密文密码)Switch(config)#enable pssword ******(配置交换机特权模式的明文密码)Switch(config[-if/…])#exit (逐级退出,特定配置模式->全局配置模式->特权执行模式->用户执行模式)Switch(config)#end (直接退到特权模式)****#^Z (退到特权执行模式)--More--表示还有内容显示,此时,空格:翻页显示;回车:按行显示。
三、创建和删除VLAN1. 生成vlan 10和vlan 20Switch>enableSwitch#configure terminalSwitch(config)#vlan 10Switch(config-vlan)#name test10Switch(config-vlan)#endSwitch#configure terminalSwitch(config)#vlan 20Switch(config-vlan)#name test20Switch(config-vlan)#endSwitch#show vlan2. 删除vlan 10和vlan 20Switch>enSwitch#conf tSwitch(config)#no vlan 10Switch(config)#endSwitch#conf tSwitch(config)#no vlan 20Switch(config)#endSwitch#show vlan brief四、在VLAN中添加和删除端口1.把交换机F0/1端口分配到VLAN 10中Switch>enSwitch#conf tSwitch(config)#interface f0/1Switch(config-if)#swichport mode access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10Switch(config-if)endSwitch#show interface f0/1 switchport2.把交换机F0/1端口从VLAN 10中删除Swtich>enSwitch#conf tSwitch(config)#interface f0/1Switch(config-if)#no 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Switch(config-if)#endSwitch#show vlan brief一、实验任务掌握划分交换机VLAN的基本方法。
三层交换机划分3个vlan实现其互相通迅一台思科三层交换机划分3个vlanvlan2:ip192.168.1.1255.255.255.0192.168.1.254网段vlan3:ip192.168.2.1255.255.255.0192.168.2.254vlan4ip192.168.3.12 55.255.255.0192.168.3.254各vlan之间能互相通迅.现在增加1台cico 路由想实现共享我们的PC0、PC1处在VLAN2中,PC2、PC3处在VLAN3中,Server0处在VLAN4中。
现在要使内网能够正常访问我们的Server0服务器,然后同时还要能够访问我们的ISP外网的WWW服务器。
综合实验一台思科三层交换机划分3个vlanvlan2:ip192.168.1.1255.255.255.0192.168.1.254网段vlan3:ip192.168.2.1255.255.255.0192.168.2.254vlan4ip192.168.3.12 55.255.255.0192.168.3.254各vlan之间能互相通迅.现在增加1台cico 路由想实现共享我们的PC0、PC1处在VLAN2中,PC2、PC3处在VLAN3中,Server0处在VLAN4中。
现在要使我们内网能够正常访问我们的Server0服务器,然后同时还要能够访问我们的ISP外网的WWW服务器。
Switch#configtSwitch(config)#vlan2创建VLAN2Switch(config-vlan)#e某iSwitch(config)#vlan3创建VLAN3Switch(config-vlan)#e某iSwitch(config)#vlan4创建VLAN4Switch(config-vlan)#e某itSwitch(config)#intfa0/2将我们的fa0/2添加到VLAN2中Switch(config-if)#wmoacSwitch(config-if)#wacvlan2Switch(config-if)#e某itSwitch(config)#intfa0/3将我们的FA0/3添加到VLAN3中Switch(config-if)#wmoacSwitch(config-if)#wacvlan3一台思科三层交换机划分3个vlanvlan2:ip192.168.1.1255.255.255.0192.168.1.254网段vlan3:ip192.168.2.1255.255.255.0192.168.2.254vlan4ip192.168.3.12 55.255.255.0192.168.3.254各vlan之间能互相通迅.现在增加1台cico 路由想实现共享我们的PC0、PC1处在VLAN2中,PC2、PC3处在VLAN3中,Server0处在VLAN4中。
2层 3层交换机路由器之间的区别2层 3层交换机路由器之间的区别2层 3层交换机路由器之间的区别二层交换机:二层交换技术是发展比较成熟,二层交换机属数据链路层设备,可以识别数据包中的MAC地址信息,根据MAC地址进行转发,并将这些MAC地址与对应的端口记录在自己内部的一个地址表中.具体如下:(1)当交换机从某个端口收到一个数据包,它先读取包头中的源MAC地址,这样它就知道源MAC地址的机器是连在哪个端口上;(2)再去读取包头中的目的MAC地址,并在地址表中查找相应的端口;(3)如表中有与这目的MAC地址对应的端口,把数据包直接复制到这端口上.三层交换机: 三层交换技术就是将路由技术与交换技术合二为一的技术。
在对第一个数据流进行路由后,它将会产生一个MAC地址与IP地址的映射表,当同样的数据流再次通过时,将根据此表直接从二层通过而不是再次路由,从而消除了路由器进行路由选择而造成网络的延迟,提高了数据包转发的效率.路由器:传统地,路由器工作于OSI七层协议中的第三层,其主要任务是接收来自一个网络接口的数据包,根据其中所含的目的地址,决定转发到下一个目的地址。
因此,路由器首先得在转发路由表中查找它的目的地址,若找到了目的地址,就在数据包的帧格前添加下一个MAC地址,同时IP数据包头的TTL(Time To Live)域也开始减数,并重新计算校验和。
当数据包被送到输出端口时,它需要按顺序等待,以便被传送到输出链路上。
路由器在工作时能够按照某种路由通信协议查找设备中的路由表。
如果到某一特定节点有一条以上的路径,则基本预先确定的路由准则是选择最优(或最经济)的传输路径。
由于各种网络段和其相互连接情况可能会因环境变化而变化,因此路由情况的信息一般也按所使用的路由信息协议的规定而定时更新。
主要区别:二层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三层交换机工作在网络层,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
具体区别如下:二层交换机和三层交换机的区别:三层交换机使用了三层交换技术简单地说,三层交换技术就是:二层交换技术+三层转发技术。
3层交换机工作原理三层交换机是在OSI模型的第三层(网络层)上工作的网络设备,它具有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功能。
其主要工作原理如下:1. 硬件结构:三层交换机通常由高速交换芯片、CPU、存储器和网络接口等组成。
高速交换芯片负责在数据包转发时进行数据包的处理和转发决策,CPU负责管理和配置交换机的各种操作,存储器用来存储交换机的配置和状态信息,网络接口用来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2. 端口功能:三层交换机上的每个端口都可以配置为不同的工作模式,包括物理接口、VLAN接口、多播接口等。
不同的接口模式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例如将不同的网络分隔成不同的VLAN,实现不同的子网之间的互相通信。
3. VLAN:三层交换机支持虚拟局域网(VLAN)功能,它可以将一个物理局域网划分成多个逻辑局域网,每个VLAN之间相互隔离,只能通过路由器进行通信。
VLAN的划分可以基于端口、MAC地址、协议、子网等多种标准。
4. 路由功能:三层交换机可以根据目标IP地址对数据包进行路由决策,将数据包转发到正确的目标网络。
它可以学习到网络中的路由信息,构建路由表,并根据路由表进行数据包的转发。
通过路由功能,三层交换机可以实现不同子网之间的互通。
5. IP地址转发:三层交换机可以对数据包进行IP地址转发,即将源IP地址替换为交换机的出口IP地址,并更新数据包的校验和。
这样可以隐藏真实的源IP地址,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6. QoS支持:三层交换机可以支持服务质量(QoS)功能,可以对数据包进行优先级的标记和分类,根据不同的优先级进行转发。
这样可以提高延迟敏感型应用的性能,提供更好的网络体验。
总的来说,三层交换机结合了交换机和路由器的优点,既能提供高速的数据包转发能力,又能实现不同子网之间的互通。
它在网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提高了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
页眉内容实验名称:3层交换机配置一.实验目的和要求了解DES-3326SR的虚端口的设置了解单台DES 3326SR直接路由的设置了解多台DES 3326SR静态路由的设置二.实验原理和内容1.网络硬件环境的准备2.对等网络的建立3.通过交换机实现VLAN的划分与通信4.通过路由器实现不同VLAN之间的通信5.无线局域网的组建三、实验步骤步骤1:交换机1,2VLAN配置分别配置交换机1,交换机2的VLAN,保证每个交换机至少各有2个VLAN 可以正常工作,假设:交换机1(VLAN2和VLAN3)交换机2(VLAN6和VLAN7)注:配置指令参见实验1,这里不再详细说明步骤2:交换机1,2虚接口配置分别为交换机1,交换机2的每个VLAN配置虚接口,1:配置指令为:Create ipif <虚接口名称><虚接口IP地址>/<子网掩码长度><虚接口对应的vlan名称>例如:create ipif 192.168.2.1/24 vlan22:查看指令为:Show ipif步骤3:交换机1,2级联端口配置分别为交换机1,交换机2创建VLAN5,VLAN5成员为两台交换机的级联端口(即两交换机的连线端口号),同时创建VLAN的虚接口配置1:配置指令为:a.两台交换机均执行如下指令,创建vlan5,并增加级联端口Create vlan vlan5 tag 5Congfig vlan vlan5 add untag 2b.两台交换机均执行如下指令,创建vlan5虚接口Create ipif if5 192.168.5.1/24 vlan5 state enableCreate ipif if5 192.168.5.2/24 vlan5 state enable注:此处两个虚接口属于同一网段,不允许使用相同的IP地址步骤4:交换机路由配置分别为交换机1,交换机2创建静态路由a.交换机1Create iproute 192.168.2.0/24 192.168.5.1Create iproute 192.168.3.0/24 192.168.5.1b.交换机2Create iproute 192.168.6.0/24 192.168.5.2Create iproute 192.168.7.0/24 192.168.5.2步骤5:测试配置结束后,VLAN2,VLAN3,VLAN6,VLAN7能够全部互通实验名称:3层交换机配置一.实验目的和要求了解DES-3326SR的虚端口的设置了解单台DES 3326SR直接路由的设置了解多台DES 3326SR静态路由的设置二.实验原理和内容1.网络硬件环境的准备2.对等网络的建立3.通过交换机实现VLAN的划分与通信4.通过路由器实现不同VLAN之间的通信5.无线局域网的组建三.主要仪器设备Dlink-3624SR交换机*2四.实验步骤步骤1:交换机1,2VLAN配置分别配置交换机1,交换机2的VLAN,保证每个交换机至少各有2个VLAN 可以正常工作,假设:交换机1(VLAN2和VLAN3)交换机2(VLAN6和VLAN7)注:配置指令参见实验1,这里不再详细说明步骤2:交换机1,2虚接口配置分别为交换机1,交换机2的每个VLAN配置虚接口,1:配置指令为:Create ipif <虚接口名称><虚接口IP地址>/<子网掩码长度><虚接口对应的vlan名称>例如:create ipif 192.168.2.1/24 vlan22:查看指令为:Show ipif步骤3:交换机1,2级联端口配置分别为交换机1,交换机2创建VLAN5,VLAN5成员为两台交换机的级联端口(即两交换机的连线端口号),同时创建VLAN的虚接口配置1:配置指令为:a.两台交换机均执行如下指令,创建vlan5,并增加级联端口Create vlan vlan5 tag 5Congfig vlan vlan5 add untag 2b.两台交换机均执行如下指令,创建vlan5虚接口Create ipif if5 192.168.5.1/24 vlan5 state enableCreate ipif if5 192.168.5.2/24 vlan5 state enable注:此处两个虚接口属于同一网段,不允许使用相同的IP地址步骤4:交换机路由配置分别为交换机1,交换机2创建静态路由a.交换机1Create iproute 192.168.2.0/24 192.168.5.1Create iproute 192.168.3.0/24 192.168.5.1b.交换机2Create iproute 192.168.6.0/24 192.168.5.2Create iproute 192.168.7.0/24 192.168.5.2步骤5:测试配置结束后,VLAN2,VLAN3,VLAN6,VLAN7能够全部互通五.实验记录和处理VLAN及端口配置:交换机1:交换机2:网关配置:交换机1:交换机2:交换机1:2实验结果截图:口配置正确,交换机路由配置正确,不同VLAN间能够通过它们互相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