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软件工程导论(第5版)习题二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96.24 KB
- 文档页数:2
软件工程导论(第5版)课后习题答案(总2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1-5 根据历史数据可以做出如下的假设:对计算机存储容量的需求大致按下面公式描述的趋势逐年增加:M=(Y-1960) 存储器的价格按下面公式描述的趋势逐年下降:P1=×(美分/位)如果计算机字长为16位,则存储器价格下降的趋势为:P2=×(美元/字)在上列公式中Y代表年份,M是存储容量(字数),P1和P2代表价格。
基于上述假设可以比较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成本的变化趋势。
要求计算:(1) 在1985年对计算机存储容量的需求估计是多少如果字长为16位,这个存储器的价格是多少(2) 假设在1985年一名程序员每天可开发出10条指令,程序员的平均工资是每月4000美元。
如果一条指令为一个字长,计算使存储器装满程序所需用的成本。
(3) 假设在1995年存储器字长为32位,一名程序员每天可开发出30条指令,程序员的月平均工资为6000美元,重复(1)、(2)题。
(1)在1985年对计算机存储容量的需求,估计是M=(1985-1960)=4474263(字)如果字长为16位,则这个存储器的价格是P=* 1985-1974*4474263=$5789(2)如果一条指令的长度为一个字,则使存储器装满程序共需4474263条指令。
在1985年一名程序员每天可开发出10条指令,如果每月有20个工作日,则每人每月可开发出10×20条指令。
为了开发出4474263条指令以装满存储器,需要的工作量是:4474263/200=22371(人月)程序员的月平均工资是4000美元,开发出4474263条指令的成本是22371*4000=¥(3)在1995年对存储容量的需求估计为:M=4080E0。
28(1995-1960)=(字)=如果字长为32位,则这个存储器的价格是:P=*32*(1995-1974)*=$7127如果一条指令为一个字长,则为使存储器装满程序共需73,577,679条指令。
《软件工程导论》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软件工程概论1.什么是软件危机?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这些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用户对开发出的软件很难满意。
(2)软件产品的质量往往靠不住。
(3)一般软件很难维护。
(4)软件生产效率很低。
(5)软件开发成本越来越大。
(6)软件成本与开发进度难以估计。
(7)软件技术的发展远远满足不了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与深入的需要。
2.为什么会产生软件危机?(1) 开发人员方面,对软件产品缺乏正确认识,没有真正理解软件产品是一个完整的配置组成。
造成开发中制定计划盲目、编程草率,不考虑维护工作的必要性。
(2) 软件本身方面,对于计算机系统来说,软件是逻辑部件,软件开发过程没有统一的、公认的方法论和规范指导,造成软件维护困难。
(3) 尤其是随着软件规模越来越大,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原有软件开发方式效率不高、质量不能保证、成本过高、研制周期不易估计、维护困难等一系列问题更为突出,技术的发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需求。
3.怎样克服软件危机?(1) 充分吸收和借鉴人类长期以来从事各种工程项目中积累的行之有效的有效原理、概念、技术与方法,特别是吸取几十年来人类从事计算机硬件研究和开发的经验教训。
在开发软件的过程中努力作到良好的组织,严格的管理,相互友好的协作。
(2) 推广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开发软件的成功的技术和方法,并研究更好、更有效的技术和方法,尽快克服在计算机系统早期发展阶段形成的一些错误概念和作法。
(3) 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开发更好的软件工具并使用这些工具。
将软件开发各个阶段使用的软件工具集合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很好的软件开发支环环境。
总之为了解决软件危机,既要有技术措施(方法和工具),又要有必要的组织管理措施。
4.构成软件项目的最终产品:应用程序、系统程序、面向用户的文档资料和面向开发者的文档资料。
5.什么是软件生存周期?软件生存周期是指从软件定义、开发、使用、维护到淘汰的全过程。
第一章1-1 什么是软件危机? 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1-2 什么是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一门工程学科。
1-3 简述结构化范型和面向对象范型的要点,并分析它们的优缺点。
目前使用得最广泛的软件工程方法学(2种):1.传统方法学:也称为生命周期方法学或结构化范型。
优点:把软件生命周期划分成基干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任务相对独立,而且比较简单,便于不同人员分工协作,从而降低了整个软件开发过程的困难程度。
缺点:当软件规模庞大时,或者对软件的需求是模糊的或会承受时间而变化的时候,开发出的软件往往不成功;而且维护起来仍然很困难。
2.面向对象方法学:优点:降低了软件产品的复杂性;提高了软件的可理解性;简化了软件的开发和维护工作;促进了软件重用。
1-4 软件生命周期划分成哪些阶段●软件生命周期(各阶段)软件生命周期由软件定义、软件开发和运行维护三个时期组成。
1.软件定义时期划分为三个阶段: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和需求分析2.开发时期: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单元测试、综合测试。
3.维护时期:主要任务是使软件持久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1-5 什么是软件过程?它与软件工程方法学有何关系?●软件过程:是为了获得高质量软件所需要完成的一系列任务的框架,它规定了完成各项任务的工作步骤●软件工程方法学:通常把在软件生命周期全过程中使用的一整套技术方法的集合称为方法学,也称范型1-6 传统“瀑布模型”的主要缺陷是什么?试说明改进的方法。
传统的瀑布模型过于理想化了。
增加“反馈环”第二章●可行性研究的目的:就是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够解决。
●可行性研究的任务:1.进一步分析和澄清问题;2.导出系统的逻辑模型;3.从逻辑模型出发,提出若干种系统实现方案4.研究每种实现方案的可行性:●技术上的可行性——使用现有的技术能实现这个系统吗?●经济上的可行性——这个系统的经济效益能超过它的开发成本吗?(投资与效益)●操作可行性——系统的操作方式在这个用户组织内行得通吗?●社会、政策允许的可行性5.为每个可行的解决方案制定一个粗略的实现进度6.对以后的行动方针提出建议方法:1.系统流程图2.数据流图:(DFD)符号3.数据字典:数据流图与数据字典共同构成系统的逻辑模型。
P33: 5 根据历史数据可以做出如下的假设 :对计算机存储容量的需求大致按下面公式描述的趋势逐年增加:M=4080e 0.28(Y-1960) 存储器的价格按下面公式描述的趋势逐年下降:P 1=0.3×0.72Y-1974(美分/位)如果计算机字长为16位,则存储器价格下降的趋势为:P 2=0.048×0.72Y-1974(美元/字) 在上列公式中Y 代表年份,M 是存储容量(字数),P 1和P 2代表价格。
基于上述假设可以比较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成本的变化趋势。
要求计算:(1) 在1985年对计算机存储容量的需求估计是多少?如果字长为16位,这个存储器的价格是多少?(2) 假设在1985年一名程序员每天可开发出10条指令,程序员的平均工资是每月4000美元。
如果一条指令为一个字长,计算使存储器装满程序所需用的成本。
(3) 假设在1995年存储器字长为32位,一名程序员每天可开发出30条指令,程序员的月平均工资为6000美元,重复(1)、(2)题。
解答(1)在1985年对计算机存储容量的需求,估计是 如果字长为16位,则这个存储器的价格是 (2)如果一条指令的长度为一个字,则使存储器装满程序共需4474263条指令。
在1985年一名程序员每天可开发出10条指令,如果每月有20个工作日,则每人每月可开发出10×20条指令。
为了开发出4474263条指令以装满存储器,需要的工作量是: 程序员的月平均工资是4000美元, 开发出4474263条指令的成本是 (3)在1995年对存储容量的需求估计为: 如果字长为32位,则这个存储器的价格是: 如果一条指令为一个字长,则为使存储器装满程序共需73,577,679条指令。
在1995年一名程序员每天可开发出30条指令,每月可开发出600条指令,为了开发出可装满整个存储器的程序,需要的工作量为 开发上述程序的成本为:P54: 5 北京某高校可用的电话号码有以下几类:校内电话号码由4位数字组成,第1位数字不是0;校外电话又分为本市电话和外地电话两类,拨校外电话需先拨0,若是本市电话则再接着拨8位数字(第1位不是0),若是外地电话则拨3位区码再拨8位电话号码(第1位不是0)。
软件工程导论第五版答案【篇一:软件工程导论(第六版)部分课后习题答案】是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1-3 什么是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一门工程学科。
1-4 简述结构化范型和面向对象范型的要点,并分析它们的优缺点。
目前使用得最广泛的软件工程方法学(2种):1. 传统方法学:也称为生命周期方法学或结构化范型。
优点:把软件生命周期划分成基干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任务相对独立,而且比较简单,便于不同人员分工协作,从而降低了整个软件开发过程的困难程度。
缺点:当软件规模庞大时,或者对软件的需求是模糊的或会承受时间而变化的时候,开发出的软件往往不成功;而且维护起来仍然很困难。
2. 面向对象方法学:优点:降低了软件产品的复杂性;提高了软件的可理解性;简化了软件的开发和维护工作;促进了软件重用。
1-6 什么是软件过程?它与软件工程方法学有何关系?z 软件过程:是为了获得高质量软件所需要完成的一系列任务的框架,它规定了完成各项任务的工作步骤 z 软件工程方法学:通常把在软件生命周期全过程中使用的一整套技术方法的集合称为方法学,也称范型1-7 什么是软件生命周期模型,试比较瀑布模型,快速原型模型,增量模型,和螺旋模型的优缺点,说明每种模型的适用范围。
软件生命周期由软件定义、软件开发和运行维护3个时期组成,每个时期又进一步划分成若干个阶段。
生命周期模型规定了把生命周期划分成哪些阶段及各个阶段的执行顺序,因此,也称为过程模型。
瀑布模型的优点:1.可强迫开发人员采用规范的方法;2.严格规定了每个阶段必须提交的文档;3.要求每个阶段交出的所有产品都必须经过质量保证小组的仔细验证。
瀑布模型的缺点:1.在软件开发初期,指明用户全部需求是困难的;2.需求确定后,经过一段时间才得到软件最初版本;3.完全依赖规格说明,导致不能满足用户需求。
适用中小型项目。
快速原型模型的优点:1满足用户需求程度高;2用户的参与面广;3返工现象少快速原型模型的优点:不适用大型软件的开发适用于小型项目。
第一章1-1 什么是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1-3 什么是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一门工程学科。
1-4 简述结构化范型和面向对象范型的要点,并分析它们的优缺点。
目前使用得最广泛的软件工程方法学(2种):1. 传统方法学:也称为生命周期方法学或结构化范型。
优点:把软件生命周期划分成基干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任务相对独立,而且比较简单,便于不同人员分工协作,从而降低了整个软件开发过程的困难程度。
缺点:当软件规模庞大时,或者对软件的需求是模糊的或会承受时间而变化的时候,开发出的软件往往不成功;而且维护起来仍然很困难。
2. 面向对象方法学:优点:降低了软件产品的复杂性;提高了软件的可理解性;简化了软件的开发和维护工作;促进了软件重用。
1-6 什么是软件过程?它与软件工程方法学有何关系?z软件过程:是为了获得高质量软件所需要完成的一系列任务的框架,它规定了完成各项任务的工作步骤z软件工程方法学:通常把在软件生命周期全过程中使用的一整套技术方法的集合称为方法学,也称范型1-7什么是软件生命周期模型,试比较瀑布模型,快速原型模型,增量模型,和螺旋模型的优缺点,说明每种模型的适用范围。
软件生命周期由软件定义、软件开发和运行维护3个时期组成,每个时期又进一步划分成若干个阶段。
生命周期模型规定了把生命周期划分成哪些阶段及各个阶段的执行顺序,因此,也称为过程模型。
瀑布模型的优点:1.可强迫开发人员采用规范的方法;2.严格规定了每个阶段必须提交的文档;3.要求每个阶段交出的所有产品都必须经过质量保证小组的仔细验证。
瀑布模型的缺点:1.在软件开发初期,指明用户全部需求是困难的;2.需求确定后,经过一段时间才得到软件最初版本;3.完全依赖规格说明,导致不能满足用户需求。
适用中小型项目。
快速原型模型的优点:1满足用户需求程度高;2用户的参与面广;3返工现象少快速原型模型的优点:不适用大型软件的开发适用于小型项目。
《软件工程导论》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软件工程概论1.什么是软件危机?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这些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用户对开发出的软件很难满意。
(2)软件产品的质量往往靠不住。
(3)一般软件很难维护。
(4)软件生产效率很低。
(5)软件开发成本越来越大。
(6)软件成本与开发进度难以估计。
(7)软件技术的发展远远满足不了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与深入的需要。
2.为什么会产生软件危机?(1)开发人员方面,对软件产品缺乏正确认识,没有真正理解软件产品是一个完整的配置组成。
造成开发中制定计划盲目、编程草率,不考虑维护工作的必要性。
(2)软件本身方面,对于计算机系统来说,软件是逻辑部件,软件开发过程没有统一的、公认的方法论和规范指导,造成软件维护困难。
(3)尤其是随着软件规模越来越大,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原有软件开发方式效率不高、质量不能保证、成本过高、研制周期不易估计、维护困难等一系列问题更为突出,技术的发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需求。
3.怎样克服软件危机?(1)充分吸收和借鉴人类长期以来从事各种工程项目中积累的行之有效的有效原理、概念、技术与方法,特别是吸取几十年来人类从事计算机硬件研究和开发的经验教训。
在开发软件的过程中努力作到良好的组织,严格的管理,相互友好的协作。
(2)推广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开发软件的成功的技术和方法,并研究更好、更有效的技术和方法,尽快克服在计算机系统早期发展阶段形成的一些错误概念和作法。
(3)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开发更好的软件工具并使用这些工具。
将软件开发各个阶段使用的软件工具集合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很好的软件开发支环环境。
总之为了解决软件危机,既要有技术措施(方法和工具),又要有必要的组织管理措施。
4.构成软件项目的最终产品:应用程序、系统程序、面向用户的文档资料和面向开发者的文档资料。
5.什么是软件生存周期?软件生存周期是指从软件定义、开发、使用、维护到淘汰的全过程。
软件工程导论(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ok 《软件工程导论》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软件工程概论 1-11.什么是软件危机?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这些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用户对开发出的软件很难满意。
(2)软件产品的质量往往靠不住。
(3)一般软件很难维护。
(4)软件生产效率很低。
(5)软件开发成本越来越大。
(6)软件成本与开发进度难以估计。
(7)软件技术的发展远远满足不了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与深入的需要。
2.软件危机有那些典型表现?(1) 对软件开发成本和进度的估计常常很不准确。
(2) 用户对“已完成的”软件系统不满意的现象经常发生。
(3) 软件产品的质量往往靠不住。
(4) 软件常常是不可维护的。
(5) 软件通常没有适当的文档资料。
(6) 软件成本在计算机系统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
(7) 软件开发生产率提高的速度,远远跟不上计算机应用迅速普及深入的趋势。
3.为什么会产生软件危机?(1) 开发人员方面,对软件产品缺乏正确认识,没有真正理解软件产品是一个完整的配置组成。
造成开发中制定计划盲目、编程草率,不考虑维护工作的必要性。
(2) 软件本身方面,对于计算机系统来说,软件是逻辑部件,软件开发过程没有统一的、公认的方法论和规范指导,造成软件维护困难。
(3) 尤其是随着软件规模越来越大,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原有软件开发方式效率不高、质量不能保证、成本过高、研制周期不易估计、维护困难等一系列问题更为突出,技术的发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需求。
4.怎样克服软件危机?(1) 充分吸收和借鉴人类长期以来从事各种工程项目中积累的行之有效的有效原理、概念、技术与方法,特别是吸取几十年来人类从事计算机硬件研究和开发的经验教训。
在开发软件的过程中努力作到良好的组织,严格的管理,相互友好的协作。
(2) 推广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开发软件的成功的技术和方法,并研究更好、更有效的技术和方法,尽快克服在计算机系统早期发展阶段形成的一些错误概念和作法。
一、选择题1、系统流程图是一种传统工具,用于描绘(D)。
A、逻辑模型B、程序结构C、体系结构D、物理系统2、软件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C)。
A、证明软件开发项目可行B、证明软件开发项目不可行C、阐述软件开发项目值得或不值得做D、为了确定软件开发项目要不要做3、技术可行性研究要解决的问题是(A)。
A、从技术方面说明项目是否可行B、从技术上定义项目要解决的问题C、给出项目开发可行的技术路线D、给出精简的项目需求设计报告4、可行性研究的步骤首先是(A)。
A、确定项目目标,即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定义B、研究项目要求C、对项目目标进行可行性分析D、给出可行的解决方案5、可行性研究的任务不包括(D)。
A、技术可行性B、经济可行性C、法律可行性D、政治可行性6、系统流程图是描述(A)的工具。
A、物理系统B、逻辑系统C、体系系统D、程序系统7、可行性研究实质上是要进行一次(A)需求分析,设计过程。
A、简化、压缩的B、详细的C、彻底的D、深入的8、系统流程图的符号不包括(D)。
A D、二、简答题1、软件开发的早期,为什么要进行可行性研究?目标的可行性研究有几个方面?答:许多软件开发问题都不能在预期的时间范围内或资源限制下得到解决。
如果开发人员没有尽早停止没有可行解决方案的开发项目,就会造成时间、资金、人力、物力的浪费。
为了降低软件开发失败的可能性,需要进行软件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要从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运行可行性和法律可行性四方面进行. 2、简述可行性研究的步骤。
答:(1)审核系统的规模和目标;(2)分析研究现行系统;(3)设计新系统的高层逻辑模型;(4)获得并比较可行的方案;(5)撰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3、某航空公司为了方便旅客,拟开发一个机票预订系统。
将旅客的信息(姓名、性别、工作单位、身份证号、旅行时间、旅行目的地等)输入该系统后,系统自动为旅客安排航班.打印出取票通知和票务账单.旅客可在航班的前一天凭取票通知和票务账单交款取票.系统校对无误后即打印出机票给旅客。
软件工程导论第五版课后答案【篇一:软件工程答案第五版答案】方法学(3个要素):通常把软件生命周期全过程中使用的一整套技术方法的集合称为方法学,也称范型。
三要素:方法、工具和过程。
? 软件生命周期模型–瀑布模型:优点:1.可强迫开发员采用规范的方法2.严格地规定了每个阶段必须提交的文件3.要求每个阶段交出的所有产品都必须经过质量保证小组的仔细验证。
–缺点:传统的瀑布模型过于理想化,是由文档驱动的。
–快速原型模型:通过快速构建起一个可在计算机上运行的原型系统,让用户试用原型并收集用户反馈意见的方法,获取用户真正的需要。
–增量模型:优点:能在较短时间内向用户提交可完成部分工作的产品;逐步增加产品功能可以使用户有较充实的时间学习和适应新产品,从而减少一个全新的软件可能给客户组织带来的冲击。
–螺旋模型:优点:对可选方案和约束条件的强调有利于已有软件的重用;减少了过多测试;维护只是螺旋模型中另一个周期。
1-1 什么是软件危机? 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1-2 什么是软件工程? 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一门工程学科。
1-3 简述结构化范型和面向对象范型的要点,并分析它们的优缺点。
目前使用得最广泛的软件工程方法学(2种):1. 传统方法学:也称为生命周期方法学或结构化范型。
优点:把软件生命周期划分成基干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任务相对独立,而且比较简单,便于不同人员分工协作,从而降低了整个软件开发过程的困难程度。
缺点:当软件规模庞大时,或者对软件的需求是模糊的或会承受时间而变化的时候,开发出的软件往往不成功;而且维护起来仍然很困难。
2. 面向对象方法学:优点:降低了软件产品的复杂性;提高了软件的可理解性;简化了软件的开发和维护工作;促进了软件重用。
1-4 软件生命周期划分成哪些阶段? 软件生命周期(各阶段)软件生命周期由软件定义、软件开发和运行维护三个时期组成。
1. 软件定义时期划分为三个阶段: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和需求分析 2. 开发时期: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单元测试、综合测试。
P53 习题二4.目前住院病人主要由护士护理,这样做不仅需要大量护士,而且由于不能随时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还可能会延误抢救时机。
某医院打算开发一个以计算机为中心的患者监护系统,试写出问题定义,并且分析开发这个系统的可行性。
医院对患者监护系统的基本要求是随时接收每个病人的生理信号(脉搏体温血压心电图等)定时记录病人情况以形成患者日志,当某个病人的生理信号超出医生规定的安全范围试向值班护士发出警告信息,此外,护士在需要时还可以要求系统印出某个指定病人的病情报告。
答:问题定义:某医院打算开发一个以计算机为中心的患者监护系统是为了更好地让医生监护病人的生理信号(脉搏、血压、心电图等)的变化,定时记录病人情况以形成患者日志,防止没能及时发现危重病人的病情恶化而耽误抢救时机的现象出现;当某个病人的生理信号超出医生规定的安全范围时向值班护士发出警告信息,此外,护士在需要时还可以要求系统印出某个指定病人的病情报告。
可行性研究:(1)技术可行性:开发系统的计算机硬件已经非常普及,现在的计算机各方面的技术都非常成熟,相对来说开发此系统的技术也要求比较简单,因此在技术方面是可行的;同时医院还必须有一定量的系统管理和维护的专业人员。
医院的患者监护系统由三部分构成:监护中心、护士监听部分和Internet 医疗网站。
监护中心通过Internet与护士监护部分、Internet连接、把监听到的患者声音、视频信息以及影像资料通过通讯网络实时传送到护士监听部分(便于护士随时掌握患者的生理状况)和Internet医疗中心(有利于实现生理数据的共享)。
因此技术上分析是可行的。
(2)经济可行性:随着经济越来越发达,人们可以支付的治疗疾病的花费也挺高了,因此其开发具有广阔的市场。
目前住院病人主要由护士护理,这样做不仅需要大量护士,而且由于不能随时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还可能会延误抢救时机。
当前的社区医疗保健系统还不够完善,大多数据收集工作主要采取手工方式;并且信息不利于共享,采集的资料存在一台计算机里,社区中心与居民之间不能建立起随时访问和被采访的关系。
P53 习题二
4.目前住院病人主要由护士护理,这样做不仅需要大量护士,而且由于
不能随时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还可能会延误抢救时机。
某医院打算开发一个以计算机为中心的患者监护系统,试写出问题定义,并且分析开发这个系统的可行性。
医院对患者监护系统的基本要求是随时接收每个病人的生理信号(脉搏体温血压心电图等)定时记录病人情况以形成患者日志,当某个病人的生理信号超出医生规定的安全范围试向值班护士发出警告信息,此外,护士在需要时还可以要求系统印出某个指定病人的病情报告。
答:
问题定义:某医院打算开发一个以计算机为中心的患者监护系统是为了更好地让医生监护病人的生理信号(脉搏、血压、心电图等)的变化,定时记录病人情况以形成患者日志,防止没能及时发现危重病人的病情恶化而耽误抢救时机的现象出现;当某个病人的生理信号超出医生规定的安全范围时向值班护士发出警告信息,此外,护士在需要时还可以要求系统印出某个指定病人的病情报告。
可行性研究:
(1)技术可行性:开发系统的计算机硬件已经非常普及,现在的计算机各方面的技术都非常成熟,相对来说开发此系统的技术也要求比较简单,因此在技术方面是可行的;同时医院还必须有一定量的系统管理和维护的专业人员。
医院的患者监护系统由三部分构成:监护中心、护士监听部分和
Internet医疗网站。
监护中心通过Internet与护士监护部分、Internet连接、把监听到的患者声音、视频信息以及影像资料通过通讯网络实时传送到护士监听部分(便于护士随时掌握患者的生理状况)和Internet医疗中心(有利于实现生理数据的共享)。
因此技术上分析是可行的。
(2)经济可行性:随着经济越来越发达,人们可以支付的治疗疾病的花费也挺高了,因此其开发具有广阔的市场。
目前住院病人主要由护士护理,这样做不仅需要大量护士,而且由于不能随时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还可能会延误抢救时机。
当前的社区医疗保健系统还不够完善,大多数据收集工作主要采取手工方式;并且信息不利于共享,采集的资料存在一台计算机里,社区中心与居民之间不能建立起随时访问和被采访的关系。
(3)操作可行性:计算机的普及使人们对以计算机为中心的患者监护系
统的使用做了铺垫,系统的操作人员需要经过专业的人员指导以及培训。
(4)法律可行性:医院想要使用患者监护系统需要购买正版的软件,机
器设置也需要通过正当途径购买。
5.北京某高校可用的电话号码有以下几类:校内电话号码由4位数字组成,
第1位数字不是零;校外电话又分为本市电话和外地电话两类,拨校外电话需先拨0,若是本地电话再接着拨8位数字(第一位不是0),若是外地电话则拨3位区码再拨8位电话号码(第一位不是0)。
用2.5.2小节讲诉的数据定义的方法,定义上述电话号码。
答:电话号码=[校内电话号码|校外电话号码]
校内电话号码=非0数字+3{数字}3
非0数字= [1|2|3|4|5|6|7|8|9]
校外电话号码= 0+[本地电话号码|外地电话号码]本地电话号码= 非0数字+7{数字}7
外地电话号码= 3{数字}3+非0数字+7{数字}7。